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四年级数学上册《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上册《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天平、卷尺、秒表、100米大米、实物投影学生准备计算器、练习簿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大家认识它吗?教师在100000000上面板书“一亿”。
谈话:大家都会读会写一亿,但是这一亿到底有多大呢?想了解吗?那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一亿有多大”。
二、实践操作1、数一数小组活动,动手数一数。
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拿出一些练习簿,合在一起,以循环的方式一本一本地数,数到100本告诉老师,老师立即告诉各小组所用的时间,组长记录下来。
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数100本练习簿大约所用的时间。
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谈话:如果照这样的速度,我们数1亿本练习簿要用多少秒呢?出示书本上的表格,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推算,并把推算结果填入表格。
小组反馈,指名读最后的得数。
进一步探究问题。
谈话:9千万秒,这段时间长不长?这么长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显然不合适,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时间单位?怎样把9千万秒换算成多少年?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后看书上的算式。
小组合作,借助计算器计算出结果。
提问:看了这个计算结果,你有什么感想?2、排一排谈话: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从时间上感受了一亿的大小,大家还想不想通过其他的方式,再来感受下一亿的大小呢!实际测量长度。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亿有多大》教案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培养对1亿大小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准备: 课件、一包打印纸、一把大米、尺子、天平、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一)猜想1亿有多大 师:我们学过了许多大数,看,这个数是多少?(课件出示:100000000)对,是1亿,1亿大吗?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能会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想。
) (二)引入 师:从同学们的猜想中可以感觉出,大家都觉得1亿是个很大的数,确实是这样的。
1亿到底有多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四)建立1亿表象 1.师:1亿张纸有多高?说说你们的研究成果。
(1)A组: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 100000000÷100=1000000 1×1000000=1000000(厘米)=10000米 (2)B组:500张纸大约厚5厘米 100000000÷500=200000 5×200000=1000000(厘米)=10000米 (3)C组:1000张纸大约厚9厘米 100000000÷1000=100000 9×100000=900000(厘米)=9000米 (4)师:为什么推算出的结果却不同?(测量的张数越多,误差就越小。
) 2.建立1亿表象 师:1亿张纸大约有1万米高,你知道1万米有多高吗? 师:世界上的山峰是什么?(珠穆朗玛峰)它有多高?(8844米)与1亿张纸的高度比比,有什么感觉?(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师:我们站在1亿张纸上就能爬上珠穆朗玛峰了。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亿有多大 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1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亿有多大》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亿”这个数的概念,并通过各种实例感受1亿的大小,培养学生对大数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和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知到1亿的真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对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1亿作为一个非常大的数,学生可能还比较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亿的大小,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个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感受1亿的大小,初步建立对“亿”这个数的概念。
2.培养学生对大数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感和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感受1亿的大小,初步建立对“亿”这个数的概念。
2.难点:让学生理解1亿的具体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空间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亿的大小。
2.合作学习法: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道具,如图片、卡片、计数器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整理学习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图片,如足球队、班级人数等,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一支足球队,每队有11人,那么10支这样的队伍总共有多少人?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答案是110人。
教师接着提问:那么100支这样的队伍呢?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答案是1100人。
教师继续提问:那么1000支这样的队伍呢?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答案是11000人。
教师最后提问:那么1亿支这样的队伍呢?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答案是110000000人。
《一亿有多大》教案(优秀4篇)

《一亿有多大》教案(优秀4篇)《一亿有多大》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的感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导入1、复习:一亿怎么写?()2、导入:从1数到,愿意吗?为什么?3、揭题:到底有多大?今天研究几个具体问题。
(板书课题)数一数1、一亿秒有多长(1)猜想:一秒钟数一个数,从1数到要多长时间?(一一秒)一亿秒有多长?(2)启发:说法不同,有人还不敢猜,为什么呀?(数字太大)怎么办呢?(3)换算:秒→?分怎么算?(÷60)能知道有多长了吗?(省略个位后面的尾数)为什么?怎么办呢?分→?时怎么算?(÷60)能知道有多长了吗?为什么?27778时→?天怎么算?(÷24)能知道有多长了吗?为什么?1157天→?年怎么算?(÷365)能知道有多长了吗?(3年)想:从1一直数到速度不变,要3年。
→一亿秒太长了。
(4)小结:我们是怎么知道秒有多长的?(单位化大,数字变小)2、一亿毫米有多长(1)设疑:知道毫米有多长吗?(2)讨论方法:怎么研究?(化成大单位)(3)换算:毫米=?米=?千米(4)再体会:100千米有多长知道吗?想沿跑道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100千米要跑400圈。
→毫米很长。
3、方法小结:通过两例的研究,说说大吗?怎么知道的?(大数字小单位化成小数字大单位)感知二(测量与推算)1、一亿粒米有多重(1)导入:巴依老爷为难阿凡提,出了一题:粒大米有多重?阿凡提想了想就知道方法了。
(2)讨论方法:猜猜阿凡提想了什么办法?(3)择优:1粒称不出,10粒还太少,测100粒的重量。
(100粒→2克)(3)推算:1000粒呢?能推算出的重量吗?(学生完成克)(4)体会:a、克有多种知道吗?怎么办?(化成大单位)→20某某千克→2吨(重吗?)b、每人每天吃400克,一亿粒大米可吃几天?几年?(14年)c、一亿粒大米重吗?多吗?(5)小结:粒大米怎么知道有多重的?先想100粒的重量,再推算出结果。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亿有多大》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亿有多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1亿的概念,能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1亿。
2.能够理解1亿与其他数的大小关系。
3.能够灵活运用1亿进行数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1亿的概念。
2.掌握1亿与其他数的大小关系。
3.掌握使用1亿进行数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1.1亿的概念和表示方式。
2.1亿与其他数的大小关系的理解。
3.使用1亿进行数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课件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好课本、练习册以及写字工具等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在教室中张贴大大的数字“1亿”,让学生围绕这个数字展开讨论,引出1亿的概念。
2. 学习1亿的概念•让学生说出1亿的含义,并写在黑板上。
•教师向学生展示1亿的不同表示方式,如阿拉伯数字、汉字等。
3. 1亿与其他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与同学一起讨论,1亿与其他数的大小关系。
•给出不同数字,让学生排列大小关系,加深对1亿的理解。
4. 运用1亿进行数的计算•给学生进行例题练习,如:“从1亿减去1000,结果是多少?”•引导学生利用1亿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加深对1亿的运用能力。
5. 拓展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与1亿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馈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答关于1亿的思考题,收集学生答案并进行评价。
七、教学延伸组织学生一起进行数学游戏,以1亿为基础进行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八、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1亿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1亿进行数的计算,并对数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1亿的概念和运用。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四篇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四篇《一亿有多大》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大数的认识后的一节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2.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培养对1亿大小的感性认识.教学难点: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教学准备:课件、一包打印纸、一把大米、尺子、天平、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一)猜想1亿有多大师:我们学过了许多大数,看,这个数是多少?(课件出示:100000000)对,是1亿,1亿大吗?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能会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想.)(二)引入师:从同学们的猜想中可以感觉出,大家都觉得1亿是个很大的数,确实是这样的.1亿到底有多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设计意图:根学生运用自己对数的认识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想象1亿有多大,不同的想象会产生不同的猜想从而使学生对 1亿有多大充满好奇心,产生去探索、研究的兴趣.】二、活动范例(一)确定研究课题1.师:(拿出一张打印纸)这是一张纸,它很薄,1亿张纸摞在一起呢?猜一猜有多高.2.师:大家猜的都不一样,1亿张纸摞在一起到底有多厚?我们从1亿张纸有多厚研究起.(二)确定研究方案局部推算整体1.师: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算出1亿张纸的厚度.)2.师:真是个好方法,用部分推算出整体,那一部分应当取多少张纸呢?(10张、100张、1000张 )3.师:有没有想到362张、1510张的?为什么不选择这样的张数?(1亿不是362的整倍数,不好推算)4.师:再说说我们要怎样研究?(先量出100张纸的厚度,算出1亿是100的几倍,就用几乘100张纸的厚度,求出的结果就是1亿张纸的高度.)(三)进行实验:测量、计算1.师:知道怎么做了吗?那大家就以小组为单位,取100张、5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厚度,推算出1亿张纸的高度.2.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成A、B、C三组:A组:测量出1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B组:测量出5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C组:测量出10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张亿纸的高度.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四)建立1亿表象1.师:1亿张纸有多高?说说你们的研究成果.(1)A组: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100000000 100=10000001 1000000=1000000(厘米)=10000米(2)B组:500张纸大约厚5厘米100000000 500=2000005 200000=1000000(厘米)=10000米(3)C组:1000张纸大约厚9厘米100000000 1000=1000009 100000=900000(厘米)=9000米(4)师:为什么推算出的结果却不同?(测量的张数越多,误差就越小.)2.建立1亿表象师:1亿张纸大约有1万米高,你知道1万米有多高吗?师:世界上的山峰是什么?(珠穆朗玛峰)它有多高?(8844米)与1亿张纸的高度比比,有什么感觉?(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师:我们站在1亿张纸上就能爬上珠穆朗玛峰了.3.小结:我们是怎么研究1亿张纸有多高的?【设计意图:学生经历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验研究、得出结论的全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1亿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三、自己设计方案,再次体会(一)确定主题1.师:刚才我们研究了1亿张纸的高度,你们还想研究哪些有关1亿的问题呢?(1亿粒大米有多重?1亿颗黄豆有多重?1亿秒有多长时间 )2.师:每个小组先确定一个研究课题,设计好研究方案(先测量多少?怎样推算?),然后开展实验研究,得出结论.(二)学生自主设计方案研究(三)汇报1.1亿粒大米有多重(1)100粒大米约重2克100000000 100=10000002 1000000=2000000(克)=2000千克=2吨(2)师:如果一个人一天可以吃500克大米,1亿粒大米够一个人吃多长时间?(一年按365天计算)2000000 500=4000(天)4000 365 11(年)(3)师:我国约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全国1天就可节省大约13亿粒大米,这些大米够一个人吃多长时间?13 11=143(年)(4)师: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就够一个人吃一辈子还多,你有什么想法? 2.1亿秒有多长时间(1)100000000 60 1666667(分)1666667 60 27778(时)27778 24 1157(日)1157 365 3(年)(2)师:1秒只是1眨眼的时间,1亿秒却有3年多,再说准确些大约是3年62天的时间,你有什么感想?师:是呀,1秒钟的时间很短,仅仅是一眨眼的工夫,它往往不被我们所重视,但1秒1秒地累加起来,我们就在这眨眼之间浪费了3年多的时光,这就是光阴如箭,岁月如梭的含义.【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过程,体验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在活动交流中,从不同的具体情境中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数感.同时向学生进行节约粮食,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四、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1亿有多大?1亿确实很大,但它再大,也是从1开始,积少成多.节约应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米,每一滴水做起.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于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能用倍比法或归一法帮助解答有关1亿的问题,能借助计算器处理较复杂的数据.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猜想、讨论、计算等过程,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发展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数感.教学难点:如何借助小数估计大数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一份、天平秤、大米学生:计算器、书本、尺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多媒体演示):古时候,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尊敬的陛下,就请您在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放8粒,16粒,32粒, 一直到第64格.国王哈哈大笑: 你真傻,就要那么一点米粒? 大臣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 陛下,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算了,我只要第28格的米粒就可以了.请允许我把它们带回家. 同学们,你们猜猜看,第28格大约有多少米粒呢?2、学生猜测3、验证猜测师:谁说的更接近实际情况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棋盘格数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第5格第6格第7格第8格第9格第10格米粒(单位:粒) 1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第11格第12格第13格第14格第15格第16格第17格第18格第19格10242048 4096 8192 16384 32768 65536 131072 262124第20格第21格第22格第23格第24格第25格第26格第27格第28格5242881048576 2097152 4194304 8388608 16777216 33554432 67108864 134217728 ?师:原来第28格的米粒有这么多,你们猜对了吗?师:我们就把这些米四舍五入到亿位,看成1亿粒.二、实际操作、初步感知1、猜测1亿粒米有多少大臣要把1亿粒米带回家.可是1亿粒米到底有多少呢? (板书:1亿粒米有多少)学生猜想(可能的情况):一(几)包大米、可以堆满一(几)个教室、可以装一(几)卡车、1万千克2、设计方案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测,1亿粒米究竟相当于多少?你们能证明自己的猜测吗?想一想,可以怎么证明呢?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引导:通常我们都用什么来表示大米的多少?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来计算一下1亿粒米的质量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能的情况:把1亿粒大米称一下先称出100粒大米的重量 ,再除以100,再算出1粒大米的重量,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或用倍比关系算)先称出10克大米,再除以大米的粒数,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3、教师提出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案计算出1亿粒大米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以方便后面的汇报,可以用计算器来帮助计算.4、学生分组计算5、各组汇报结果,教师板书,感受1亿粒米的多少.6、延伸:师:刚才我们知道了1亿粒米重2吨(多媒体出示问题)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个人每天节约1粒米,全国每天就能节约__________粒米,相当于_________吨.学生口答,师:每人每天只要节约一粒米,全国就能省下那么多米,我们以后可要爱惜粮食啊!7、小结方法:师:刚才我们研究1亿粒米有多重,谁能说说看我们是怎么研究的?学生说教师小结方法:三、合作探究、再次体会1、刚才我们研究了一亿粒米,你们还想研究哪些有关1亿的问题呢?2、学生大胆想象,提出问题.可能的情况:1亿张纸的厚度、1亿个一元硬币的厚度、1亿个人的质量、1亿秒有多长教师板书3、学生活动:4人为一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任意确定一个问题进行探究.4、各组汇报研究结果,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四、课件欣赏1亿米有多长地球赤道的周长为40066.449千米,1亿米相当于绕地球两圈半.如果汽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1亿米要连续行驶1429个小时左右,大约需要2个月.飞机每小时可以飞行800千米,1亿米大约要连续飞行125小时,只要5天多.宇宙飞船每小时可以飞行50000千米, 1亿米宇宙飞船仅需要2小时.?1亿张贺卡有多少浙江省总人口约5000万,如果平均每年每人消费2张贺卡,就需要1亿张贺卡,相当于砍伐25000棵大树!这些大树所占的森林面积相当于我们10个校园那么大呢! 身体里的 1亿一个正常人平均每分钟心跳75下,1亿次心脏跳动是一个正常人大约926天(2年半左右)心脏跳动的次数.据统计,1个10岁左右的儿童皮肤表面大约有1亿个微生物,尤其以皮肤褶皱处及指尖上为多.一个成年人每毫升血液中平均有500万个红细胞,20毫升血液(约重20克)里就有1亿个红细胞.五、小结归纳1、现在在你心目中1亿有多大?2、谁能给今天这堂课取个题目?(板书课题)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通过思考后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出本节课的所思所感(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以恰当的评价.如学生回答: 知道如何估算通过学习知道了1亿是一个很大的数等等都可以)教师小结: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像1亿这样的大数还有许许多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六、布置作业三题中任选一题:(1)收集比1亿还大的数及相关资料.(2)收集比1亿还大的数,并设计出自己的方案,与同伴比一比,看看谁的方案更能让人深切感受到这个数有多大.(3)写一篇《1亿到底有多大》的数学小日记.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数学是一门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思考,在范例研究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合作实验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于大数的感受.(1)创设情境,发展数感.大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教学以故事《锡塔应得多少麦粒》引入,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展示出麦粒由少到多的变化,直观反映出学生对数的认识由小到大的过程的变化.开放性问题你能猜测一下1亿粒麦粒大约有多少吗? 则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新的学习活动.(2)联系生活,培养数感.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小学生的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根据这个特点,联系小学生生活中的事物,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利用可想像的素材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则可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课件中,从身边的数据、长度资料、面积资料、时间资料、重量资料等五个方面,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样一些具体、与学生密切联系的材料,使学生对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并且在遇到相似情境时,在头脑中出现一个具体的参照物,同时这些又是综合知识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等教育的渗透.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又发展了学生的数感.(3)小组合作,加强交流,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具有强烈的选择性,它与学生的个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同一数学情境中,有的学生反应敏捷,有的学生则不得要领.这些表现都直接指向于个人的数学气质.议一议、做一做、写一写、评一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灵感产生于思维碰撞中、动作交流、语言交流,合作分工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中共同启发,共同进步.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三教学内容:第33页~34页的内容.活动目标: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活动重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活动难点: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活动准备:纸张、书、大米、黄豆等.活动过程:包括四个阶段:设计方案──动手实际──获得结论──表达交流阶段一:确立问题设计方案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2.确立研究的问题.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一亿滴水有多少?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3.制定活动方案.(1)活动步骤.(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阶段二:动手实践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阶段三:获得结论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阶段四:表达交流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2.活动小结.A 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B 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课后随记.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四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实践,通过操作活动并借助推算和计算器的计算,从不同角度感受一亿的大小,进一步发展数感.2、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教具、学具准备:1.学生每人准备计算器、100粒大米.2.教师准备:练习本,秒表五个,天平三台,电子称一台、卷尺一把.教学过程:一、(1)谈话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大约有多少人吗?那么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揭示课题:一亿有多大.在黑板上写出100000000和1亿.后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由1个亿组成的、由10个千万组成的、由100个百万组成的、由1000个十万组成的、由10000个万组成由100000000个一组成的.(2)同学们请观看以下信息,并说一说一亿有多大 ?中新网2003年1月17日电,美国电脑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创办人比尔盖茨仅2002年第四季度的分红就将近1亿美元.中国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将超过1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部门就业.2001年中国移动电话的数量已经突破了1亿部.中国移动2004年6月底公布的财务报告显示,中国移动已经达到了平均每天净赚1亿元.2005年中国的网民已超过1亿人.在中国有1亿多听力受损人群.哈雷彗星的尾巴长达一亿多公里.我国的小麦产量近年来稳定在1亿吨左右.新明日报2004年2月26日电,联合国粮农组织周三宣布,爆发禽流感的亚洲迄今已杀鸡1亿多只.学生阅读相关信息,体会一亿有多大 ,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结合生活实际描述1亿的大小.(3)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算一算一亿到底有多大?今天我们就来开展几项活动,在活动中让同学们感受一下一亿有多大 .二、开展活动.1.宣布实践操作活动的要求.我们的活动工具有:天平、电子称、秒表、卷尺、计算器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选好活动的材料并确定好主题.组长根据活动主题和要求在组内将组员自由组合,再细分工后活动,要确保每一位组员都能参与活动. 请及时的记录好活动中统计的数据,并在记录单上完成相应的分析(分析中引导学生将最终数据与生活中常见数据作对比,加深理解.)活动主题预设:数1亿本书要多少时间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1亿粒米有多重1亿个硬币(数学书)叠在一起有多高数1亿个数字要多长时间数1亿本练习本要多长时间1亿个硬币有多重1亿秒有多久1亿毫米有多长1亿步有多长补充提供相应的数据:固城中心校大约有1000人,固城镇大约有40902人,高淳县大约有400121人,南京市大约有613万人,江苏省大约有7433万人.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大约是8848米.珠穆朗玛峰是喜玛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8米,是地球上第一高峰,位于东经 86.9 ,北纬27.9 .长江自沱沱河开始,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是一条名符其实的长河 ,为世界第三大河.地球赤道全长约40000000米.一个成人每天大约需要400克大米.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3.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记录单,并作简要的说明和分析.三、在活动中提升认识、升华情感.1.出示以下信息,再次引导学生阅读并结合情境说一说一亿有多大.1亿滴水大约可以汇成3333升水,能够装四辆大型运水车.1亿张纸叠在一起,约有10000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相当于将1分米平均分成1亿份,取其中的1份.2.完成全课小结: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说一说:一亿有多大,你有什么体会.。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亿有多大》教案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亿有多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1~100000000的读法及其大小关系。
2.掌握亿的概念及其在数字中的位置和作用。
3.通过实例理解亿的概念,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准备1.PowerPoint演示文稿2.学生用的黑板、白板、彩色笔3.数字卡片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5分钟)在黑板上写下数字1~100,以审题的方式引出今天的主题:“1亿有多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在黑板上留言,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导入今天的数学主题。
2. 理解亿的概念(15分钟)演示PPT,介绍“亿”的概念。
让学生学会一个亿,十个亿和百个亿分别有多少个零,体验“亿”的概念。
通过数字卡片,让学生数出多少个亿,了解亿的概念。
3. 亿与万的区别(20分钟)让学生以开始导入的1-100数字为例,通过比较区别亿和万之间的数字数量和单位,学习亿和万的区别。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掌握情况。
4. 亿数字的排列顺序(20分钟)通过展示PPT或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学习亿、千万、百万、十万、万这五个数字,了解它们在数字中的先后顺序,以及在数字中的位置。
5. 真实生活中亿的使用(20分钟)通过现实生活例子,介绍了亿的使用,比如1亿元、100亿元等。
通过例子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察觉能力和运用能力。
四、教学题型1.选择题2.判断题3.计算题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数出亿的数量和亿后面跟随的数字的大小关系。
2.学生能够掌握亿在数字中的位置和作用。
3.学生能够通过真实例子理解亿的概念和运用。
4.学生掌握了亿和万之间数字数量的不同回答,理解了亿和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六、总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亿的概念和使用,带领学生体验“亿”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了解亿的数值和特点,从而掌握亿的概念和运用。
《一亿有多大》(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一亿有多大》(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对《一亿有多大》这一课的教学内容的详细阐述。
一、教学内容本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数学》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亿的含义和大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一亿的概念,掌握一亿的大小,并能够运用一亿进行相关的数学运算。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 让学生理解一亿的概念,知道一亿的大小。
2. 培养学生运用一亿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一亿的概念和大小,难点是学生能够运用一亿进行数学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作业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如足球场、篮球场等,让学生感受到一亿的大小。
2. 新课导入: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一亿的概念和大小。
3. 例题讲解:我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如“一亿个苹果有多少斤?”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亿的大小。
4. 随堂练习:我设计了一些随堂练习题,如“如果有10个一亿,那么是多少?”等,让学生运用一亿进行数学运算。
六、板书设计一亿的概念和大小一亿 = 100,000,000七、作业设计1. 一亿个苹果有多少斤?2. 如果有10个一亿,那么是多少?答案:1. 一亿个苹果有25,000斤。
2. 如果有10个一亿,那么是100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一亿的概念和大小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课后,我让学生进行了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如“一亿个乒乓球有多少个?”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亿的大小。
同时,我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教案
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教案
《1亿有多大》教案
设计意图:
数学实践活动,顾名思义为:数学+实践活动。
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际目标的手段。
数学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明确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
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考虑日常事务的习惯。
为此,要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好动、有较强求知欲的特点,尽可能做到方法要“活”,组织形式能“动”。
本节设计基于两点: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通过讨论和交流丰富学生对1亿有多大的直观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2、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探究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通过量一量、数一数让学生充分感受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渗透用局部解决整体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活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
难点:数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
、纸、尺、计算器、电子表、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板书“100000000”,提问:这个数是多少?应该怎样读?
2、1亿是由( )个千万组成的、由( )个百万组成的
师:仅仅知道这些知识还是不够的,今天我们一起去研究一亿有多大。
(揭题)
二、合作探究
1、猜一猜。
出示研究问题:
(1)1亿张纸又叠起大约有多厚?
(2)数一亿纸,大约要用多久?
(3)一亿粒大米大约有多重?
(4)当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大约可以绕地球赤道多少圈?(地球赤道全长是40000000米)
学生发挥想象,说说自己想象中1亿的大小。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好奇,不知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有什么好方法进行验证吗?
2、确立研究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前材料准备情况,合理分组,选择堂上能进行实验操作的研究问题(1)或(2)。
3、确定研究方案
选择问题(1)的小组说说应如何进行测量?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是否真的要量出1亿张纸叠起直接进行测量呢?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由部分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教师继续提问:那“部分”应该取多少呢?
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量出100张纸的厚度或1000张纸的厚度。
教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不取101张、1021张呢?
教师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
选择问题(2)的小组说说如何去数一亿张纸?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先数出10张或100张纸所需要的时间?
师:为了计算方便应取整十秒算。
电子表上的秒数最好从整秒开始计
时。
[设计意图:通过描述研究方案的过程,初步渗透用局部解决整体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4、实验操作
教师提供实验记录表:
小组成员:
活动名称:
10张纸
100张纸
1000张纸计算过程:结论: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记录在记录表中。
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
、交流汇报
(1)小组交流活动过程及体会。
启发学生发现:选择基数不同,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得出:基数越大,误差越小。
(2)验证猜想
(3)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我们教学楼的一层约4米高,1万米就相当于200层楼那么高。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量一量、数一数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
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在活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
三、综合应用
1、简要说说问题(3)一亿粒大米有多重?的研究方案
显示数据:我国约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那么全国1天大约可节约多少粒?如果每人每天平均吃400克,13亿粒米又够多少人吃1天呢?
师:了解到这种情况,你有何感想?(渗透思想教育)
2、读有关“1亿有多大”的信息。
①1亿张纸叠在一起,比珠穆郞玛峰还要高。
②1亿个点,一刻不停地画,每秒钟画一个点,需要3年2个多月。
③1亿滴水可汇成3333升水,可装四辆大型运水车。
④1亿粒米大约重200000千克,用载重量为10吨的卡车运,需20辆同时运才能运完。
四、堂小结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样进行研究的?
师:1亿确实很大,浪费的确严重。
但它再大,基数还是1。
节约应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米,每一滴水做起。
五、作业布置
后研究问题(4)当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可以绕地球赤道多少圈?(地球赤道全长是40000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