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21.青蛙卖泥塘_参考教案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21.青蛙卖泥塘(优质教案)

21青蛙卖泥塘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14个生字。
会写8个字,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
【过程与方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语感,学习语言文字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双手创造出来的。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蛙是怎样不断改进泥塘建设的。
【教学难点】小动物们不买泥塘的原因以及青蛙如何改造泥塘的。
1第一课时(一)布告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刚才老师在门口看到一张很特别的布告,你们想看吗?2.(出示布告)瞧,它在这儿呢!布告本人现有一泥塘出售,泥塘周围绿草如茵,塘中有清凉泉水是休息养身的好地方,如有想买者,请速与本人联系。
青蛙3.看来青蛙的泥塘还没有卖出去,它听了老牛的话将泥塘周围种了青草,听了野鸭的话将泥塘里引入泉水,可现在还是没有卖出去,青蛙多着急呀!你们想帮帮它吗?4.那现在请你们坐好了,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吧!(课前在黑板上画好图)(二)识记生字,扫清阅读障碍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1)标好小节号。
(2)读准字音。
(3)读通课文中的长句子。
22.检查自学情况。
(1)朗读纠音:出示一类生字词wā mài bān dào zǐ quán pòyīnɡ青蛙卖泥塘搬家倒好草籽泉水破开应该①你能正确读出这些词语吗?自由朗读试一试,读准字音。
②小组之间读一读、评一评,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组内互读)③谁能大胆地站起来,声音响亮、正确、流利地读好这些词语?(生个别读)师评价:你读得真好!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汇报。
)师总结强调:“搬”“泉”都是前鼻音,“籽”是平舌音,整体认读音节,“应”是后鼻音、整体认读音节。
(2)记忆生字①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呢?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
②全班交流展示:加一加:买----卖般----搬到----倒3子----籽白----泉换一换:娃----蛙泼----破猜谜语:“庭前举首听莺声”是“应”。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1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1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1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第1篇】《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课文内容分析:《青蛙卖泥塘》是第七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述了青蛙为了把烂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根据小动物们提出的不足,通过种草、引水、栽树、种花、修路等方法一次又一次改造烂泥塘,使烂泥塘变成了有花有草、鸟飞蝶舞的好地方,最后青蛙决定留在这个好地方,不再卖泥塘了。
课文一共有12个自然段,围绕一个“卖”字,按照故事发展顺序展开。
第1至2自然段,写的是故事的起因:青蛙想把烂泥塘卖掉。
第3至10自然段,是故事的经过:青蛙是怎样卖泥塘的?第11至12自然段,是故事的结果: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从为什么“卖”,到怎样“卖”,再到不卖了,完整地再现了青蛙卖泥塘的全过程。
课文在写青蛙前两次卖泥塘时,行文方式是相同的:先写青蛙吆喝着卖泥塘,再写老牛和野鸭来了,然后他们指出泥塘存在的问题后离开,最后写青蛙改造泥塘。
这两次卖泥塘,写得比较具体,老牛、野鸭具体说了什么话,青蛙听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都有清楚的交代。
从青蛙第三次卖泥塘开始,行文出现了变化,概括地列举了小动物指出了泥塘的不足,青蛙对泥塘的多次改造也一笔带过。
最后,青蛙叫卖泥塘时,具体而生动地介绍改造好的泥塘。
课文有两幅插图。
第一幅图对应泥塘改造前的内容:泥塘里水很少,周围光秃秃的,青蛙正在烂泥塘旁边竖起“卖泥塘”的牌子。
第二幅图对应泥塘改造好的内容:泥塘里,水灌满了,荷叶绽开了圆圆的笑脸。
泥塘边,草儿绿了,花儿开了,蝴蝶正在花丛中飞舞,青蛙咧开了嘴,似乎在欢快地歌唱。
借助插图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青蛙有想法、有行动,最终通过自己的劳动让泥塘变得越来越美好。
学情分析: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十分感兴趣,喜欢听,也喜欢讲,但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讲故事的时候容易出现有偏差、有遗漏的现象,也存在讲不清楚、讲不完整的问题。
这节课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借助文本结构相同的特点,帮助学生理清故事的顺序,搭建讲故事的支架,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
《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优秀7篇)

《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优秀7篇)《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篇一一、说教材首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青蛙卖泥塘》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1课的文章,是一篇童话故事。
为了把烂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青蛙根据小动物们的问题,一次又一次改造着烂泥塘,烂泥塘渐渐变成了有花有草、鸟飞蝶舞的好地方。
最后,青蛙决定留在这个“好地方”,不再卖泥塘了。
这个故事告诉《.》学生美好的环境是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二、说学情合理的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这个年级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在教学时,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以读代讲,激发学生读的愿望。
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激发其想象,加强对语言的感悟。
加强环境教育。
三、说教学目标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结合新课标对该学段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文生字新词。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3、理解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创造。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难点是理解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创造。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
教学中我采用朗读法、角色扮演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是导入环节,在上课伊始我将采用谈话法进行导入。
同学们,在遥远的田野里,有一只小青蛙。
他想住进大城市里,买漂亮点的房子,不愿意住在烂泥塘里,准备要卖掉泥塘,究竟他卖掉泥塘了吗?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青蛙卖泥塘》。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这样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快速的带入到课堂中,为本节课的讲解铺设一个良好的感情基调。
青蛙卖泥塘教学教案(4篇)

青蛙卖泥塘教学教案(最新4篇)《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喝、卖、灌、烂、坑、舒、挺、集、播、撒”10个生字,理解“吆喝”,会写“搬、倒”两个生字。
2、知道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3、能演一演青蛙和老牛的对话。
教学准备:PPT 青蛙和老牛头饰教学过程:课前:振兴小学二(1)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来自朱家中心小学,我姓王,你们可以叫我——王老师。
平时你们喜欢听故事吗?都听过什么有趣的故事?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出课题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来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青蛙。
今天,青蛙要——卖泥塘。
2、揭题:这就是今天咱们要学习的故事,一起读!二、整天感知,初读课文1.这是个怎样的故事呢?咱们一起去读读。
待会儿先标好自然段序号,再大声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2.读好了,谁来说说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相机贴板书:种草、灌水、栽树、种花、修路、盖房。
学习“灌”:“灌”是我们今天要认得生字,篆文的“灌”是这样写的,左边表示水,右边表示一种长嘴罐,两个部件合在一起表示用罐子注水。
3、灌了水,青蛙还做了什么?青蛙为卖泥塘做了这么多事,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那最后为什么又不卖了呢?4、改造后的泥塘这么美,那原来这是个怎么样的泥塘?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说吗?(引导说“烂泥塘”)5、学习“烂”:你们瞧,这就是青蛙的烂泥塘,看了有什么感觉?泥塘不好就叫——烂泥塘(出示词卡,相机贴板书),那苹果不好就叫——烂苹果。
还有烂什么?(说三、四个即可)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烂泥塘实在不怎么样,于是青蛙开始第一次卖泥塘。
它是怎么卖的呢?你来读!2、学习“牌”:青蛙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起来,你能从图片上找到那块牌子吗?就是它。
在我们的校园里,你还见过哪些牌子?(拿出词卡,让学生说出三个即可)看来牌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是很实用的。
咱们再来读读——牌子。
3、学习“吆喝”:要想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还要学会吆喝,“吆喝”这个词读轻声,单独念“hè”,比如说“大喝一声、喝彩”就读“ hè”。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1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1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1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第【1】篇〗青蛙卖泥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能说说青蛙为卖泥塘做了那些事,最后为什么不买泥塘了。
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从而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课时重难点:重点:1、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能说说青蛙为卖泥塘做了那些事,最后为什么不买泥塘了。
难点: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从而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复习字词。
1、谜语引入,老师相机在黑板上贴青蛙图。
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
(打一动物)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写的是青蛙卖泥塘。
可是这只小青蛙昨天上课时没有认真听讲,它分不清买和卖,谁能教教它?(用顺口溜:有“十”就卖,没“十”就买。
)老师用红色粉笔补充课题中的“卖”。
3、小老师们带着小青蛙复习本课的生字词。
我会读:采集游泳草籽水坑坑应该道路尽情绿茵茵牌子舒服吆喝强调多音字:喝 hè(吆喝) hē(喝水)在吆喝一词中喝读轻声。
我会选:撒洒1、青蛙就去采集草籽,播()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2、妈妈在院子里()水区别:撒:指撒像草籽这样的固体的东西。
洒:指洒像水一样的液体的东西。
二、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1、播放课文的动画朗读,请大家边听边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最后青蛙还要卖泥塘吗?2、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抓住“烂泥塘”,想象烂泥塘到底是怎样的呢?(烂泥塘周围全是烂泥,缺少花草,泥塘里的水也少,难怪青蛙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改变居住环境,把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
)(相机板书:卖泥塘:烂)3、最后青蛙还要卖泥塘吗?(板书:不卖泥塘)4、那么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为什么最后不再卖泥塘了呢?(板书?)现在就让我们细读课文,一起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1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1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1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第【1】篇〗活动目标:1.在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的过程中,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有趣。
2.通过自主阅读,能大胆从各个角度设想,并用“什么真不错,要是有什么就更好了”的句式,阐述自己的想法。
3.乐意参与讲述辩论,体验青蛙把烂泥塘建成美好家园的积极情感。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有趣,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难点:能大胆从各个角度设想,并用“什么真不错,要是有什么就更好了”的句式,阐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故事挂图,青蛙、卖泥塘的牌子、老牛、野鸭、蝴蝶、小鸟、小兔、小鹿等。
2.故事《青蛙卖泥塘》录音。
3.幼儿人手一本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一、导入,引起兴趣。
教师出示师:谁来了?青蛙住在哪里?原来它住在烂泥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烂泥塘?青蛙住在xxx的烂泥塘里心里会怎么想呢?过渡:是的,青蛙不喜欢这个烂泥塘,打算把它卖掉,青蛙会怎么吆喝呢?师:听,青蛙是怎么卖的。
(播放录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卖泥塘咯!卖泥塘)二、谈话交流,理解画面。
1.老牛。
师:我们的吆喝声把谁引来了?老牛会想买这个烂泥塘吗?为什么?(幼儿讲述)老牛喜欢吃什么?可是周围有吗?所以老牛不想买烂泥塘。
师:听,老牛是怎样说的,一起学一学。
(播放录音)(老牛说:这个水坑坑的,在里面打打滚挺舒服的,不过要是周围有些小草就好了.)师:所以老牛不想买泥塘,走了。
师:听了老牛的话,青蛙会怎么做?小结: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
于是在泥塘周围播撒了种子。
春天到了,看,长出了什么呀?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
三、幼儿自主阅读1.教师交代要求师:还会有谁来买呢?答案就藏在你们的小书里,请你看一看,说一说,谁来了,小动物对青蛙说了什么?请你用“什么真不错,要是有什么就更好了”的话说一说。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1青蛙卖泥塘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1青蛙卖泥塘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1青蛙卖泥塘教案与反思第【1】篇〗《青蛙卖池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阅读童话,了解故事大意,懂得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3. 补充小鸟、蝴蝶、小兔等动物的语言,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观察,练习仿说句子。
二、教学重难点1.阅读童话,了解故事大意,懂得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2.补充小鸟、蝴蝶、小兔等动物的语言,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二、自读课文、认读生字三、分段朗读、熟悉内容第二课时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青蛙卖力地吆喝,辛勤地忙碌,都是为了卖一块——泥塘。
师:这是一块什么样子的泥塘呢?青蛙最终为什么还是没有卖出泥塘呢?这节课我们来继续阅读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二、阅读课文(一)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泥塘最初的样子和最终的样子?生默读课文,圈划语句。
生:池塘一开始是“烂泥塘”“不怎么样”。
师:那是什么样子的啊?(师板画)谁能来说说。
生1:只有烂泥巴,什么也没有。
师:光秃秃、脏兮兮的一片烂泥。
生2:黑乎乎的,臭烘烘的。
师:哎呦,味道好难闻啊!生3:太脏了,一点儿也不漂亮师:这哪能是温暖、舒适的家啊?青蛙住在这烂泥塘里,心情怎么样啊?请你来读读这句话,读出青蛙的心情。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师:听了你的朗读,我知道青蛙一定很难过,难怪它要到城里去住。
可是,故事的最后,这泥塘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呢?生读11自然段。
师:哇,泥塘的变化那么大呢,同学们瞧,老师这里有青蛙广告里介绍的这些事物,我们一起来改变这泥塘吧。
指名逐句读,学生上讲台依次板贴画。
师:泥塘的变化还不仅如此呢,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这一回,老师来贴,谁能像青蛙一样来做做广告,夸夸这片泥塘?师出示范例:这儿有的;这儿有的;你可以看(谁)在(哪儿)(干什么)你可以听(谁)在(哪儿)(干什么)你可以在(哪儿)(干什么)你可以在(哪儿)(干什么)(三)师:听了你们的介绍,我都蠢蠢欲动,想买下青蛙的泥塘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创新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创新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创新教案第【1】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教案教材解析《青蛙卖泥塘》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
“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本课的故事中,青蛙听取小动物的建议,不断改造泥塘,让烂泥塘渐渐变成了有花有草、鸟飞蝶舞的好地方。
最后青蛙决定不再买泥塘。
教学目标1、认识“卖、烂”等15个生字,理解“采集”“播撒”“绿茵茵”等重点词语。
2、感知课文内容,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3、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4、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想象、说话训练。
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话。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读中设问导入:在美丽而神秘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们,今天老师从森林里请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
(播放青蛙卖泥塘视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读中寻思1、出示学习提示(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通读全文。
2、指名读1、2自然段,引导学生说出泥塘的“烂”和“不怎么样”,得出青蛙卖泥塘原因。
3、指名吆喝,默读3到10自然段,找找哪些动物准备来买青蛙的泥塘。
指名回答,顺次呈现动物图:老牛、野鸭、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小狐狸。
三、细读课文,读中品味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引导学生通过读老牛的话,说出泥塘的优点和缺点。
2、找出老牛走后青蛙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相机指导词语“播撒”“采集”“绿茵茵”。
3、通过指名和师生合作读,了解野鸭对泥塘的满意和不满意,并引导学生将野鸭满意的地方说具体。
4、默读第8自然段,将青蛙怎样想得画上——线,怎样做的话~~线,(动词变化)。
思考:你从青蛙的举动中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指名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优质教案21 青蛙卖泥塘一、教材分析《青蛙卖泥塘》是一篇童话故事,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故事。
讲述了青蛙为了把烂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根据小动物们的问题,一次又一次改造着烂泥塘,烂泥塘渐渐变成了有花有草、鸟飞蝶舞的好地方。
最后,青蛙决定留在这个“好地方”,不再卖泥塘了。
这个故事告诉学生美好的环境是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本文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二是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不卖泥塘了。
明白美好的环境是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道理。
2.识记“卖、牌、舒”等15个生字,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牌、播、撒”以及多音字“喝”,通过做动作、联系上下文理解“播撒、愣住”等词语的意思。
3.指导书写“蛙、破、籽”等8个生字,重点指导字的结构及笔画的避让和穿插。
会写“青蛙、草籽”等9个词语。
4.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四、教学时数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有一只小青蛙不愿意住在烂泥塘里,准备要卖掉泥塘,究竟他卖掉泥塘了吗?让我们走进课文《青蛙卖泥塘》。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相机指导学生与“买”比较认识“卖”,理解卖的含义(拿东西换钱。
跟“买”相对)。
(二)初读课文,尝试自学。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边听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接读课文,指导读好人物对话的语气。
课件出示:“卖泥塘喽,卖泥塘!”“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
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引导学生抓住“喽”和“!”,读好青蛙的吆喝。
抓住“不过”、“就是”,读出意思的转折。
(三)师生合作,集中识字。
课件出示:破烂牌子吆喝水坑采集挺舒服播撒灌水缺少游泳愣住绿茵茵1.借助拼音、去掉拼音读准词语。
可采用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等方式。
课件出示:烂牌喝坑挺舒集播撒茵灌缺泳愣2.同桌合作读。
3.重点指导难认生字。
用字源识字法引导学生识记“集”,从“木”从“隹”,表示鸟儿停歇在树上,引申为聚集、集合。
通过组词认识多音字“喝”。
4.“青蛙过河”识字游戏。
(四)引读课文,分段学习。
1.学习课文第1至2自然段,了解青蛙卖泥塘的原因。
(1)标画出写青蛙卖泥塘的原因的词句,师生交流。
烂泥塘这儿不怎么样搬到城里住引导学生理解“烂”的意思,想象烂泥塘的样子,指导读好句子。
(2)青蛙是怎样卖自己的泥塘的?借助图片,引导学生理解“牌子”,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见过哪些牌子。
(五)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1.指导书写“蛙”“搬”“籽”“破”4个字,重点强调左右结构的字的部件比例及左右两部分避让和穿插规律。
然后范写指导,学生练写,评价交流。
2.比一比,组词语。
蛙()般()坡()子()娃()搬()破()籽()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巩固识字。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课下再读这个故事,说说都有谁来买泥塘,为什么没买?板书设计:21 青蛙卖泥塘卖买烂泥塘搬到城里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温故知新。
1.听写词语。
听写“青蛙、草籽、破烂、搬家”等词语,重点关注左窄右宽字书写比例。
2.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反馈评价。
(二)引读课文,分段学习。
1.学习3至9自然段,感悟青蛙卖泥塘的过程,知道青蛙没有卖出泥塘的原因。
(1)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谁来看了青蛙的泥塘?泥塘为什么没有卖出去?标画出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
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引导学生发现老牛和野鸭的话的特点,都是先说泥塘的优点,再说缺点,分别用“不过”、“就是”连接起来,表示意思的转折。
(2)小组讨论,根据文意填空。
课件出示:第一个来买泥塘的是,他没有买走泥塘是因为。
第二个来买泥塘的是,他没有买走泥塘是因为。
引导学生填空说话:老牛来看过,但是没有买。
因为老牛希望周围有些草。
野鸭来看过,但也没有买,他觉得池塘里的水太少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指导学生把老牛、野鸭的不满意读出来。
(4)自读课文,标画出写青蛙听了老牛和野鸭的建议后的想法和做法的句子。
课件出示: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
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青蛙想,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
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把水引到泥塘里来。
引导学生抓住“就能”,读出青蛙迫切想把泥塘卖出去的心理。
抓住“采集、播撒”,读出青蛙为卖泥塘认真做事,同时,通过做动作理解“播撒”的意思。
也可以联系下文“绿茵茵的小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泥塘的变化。
教师相机板书“种草”“引水”。
抓住“跑、砍、破、接、引”等动词,体会青蛙付出的辛勤劳动。
(5)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习第10段,练习想象说话。
(1)自由读一读第10自然段,标画出有哪些小动物从小泥塘边经过?(2)角色扮演,想象说话。
课件出示:小鸟飞来了,它说:“”。
蝴蝶飞来了,它说:“”。
小兔跑来了,它说:“”。
小猴跑来了,它说:“”。
来了,它说:“”。
(3)讨论交流。
听了这些小动物们的话,青蛙是怎样做的?如果你是青蛙,你会怎么做?(4)朗读展示,交流评价。
3.学习第11、12段,讨论青蛙不卖泥塘的原因,并进行说话练习。
(1)自读第10段,标画出青蛙介绍自己泥塘的句子。
(2)感情朗读,体会泥塘的美好。
课件出示: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
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
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引导学生抓住4个“有”和两个“可以”,展开想象,想象烂泥塘改造后的样子,读出泥塘的美好,从而明白青蛙不卖泥塘的原因。
通过师生合作读,了解本段的总分结构。
(3)朗读展示,交流评价。
(三)综合练习,实践运用1.指导书写“卖”、“泉”、“应”、“倒”,重点强调上下结构的字上窄下宽的特点,同时强调“应”字的笔顺先外后内。
教师可先引导观察发现这几个字的书写规律,然后范写指导,学生练写,评价交流。
2.抄写本课词语,做到端正、整洁。
3.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4.拓展阅读。
一袋花生米张先震小老鼠不爱劳动,大伙都叫他“让人讨厌的懒惰的小老鼠”。
小老鼠当然不愿意别人这么叫他,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确实不爱劳动呀。
春暖花开,小老鼠在门口玩,一只乌龟背着一袋东西,吃力地走来。
到了跟前,乌龟放下袋子,说:“小老鼠,麻烦你了。
亲戚送我一袋花生,我家离这里还好远,我实在背不动啦。
我想先寄放在你家里,以后来取,行吗?”“行!行!”小老鼠爽快地答应着,和乌龟一起把花生抬进了屋。
乌龟走了。
小老鼠把鼻子凑到花生袋上嗅嗅。
啊,真香啊!他的口水顿时嘀嗒嘀嗒落下来。
“不能馋,这是别人的东西,不能吃!”小老鼠打着自己的嘴巴说。
可是口水一点也不听话,反而流得更多更快了。
“唉,真没办法!”小老鼠打开袋子,吃了几粒花生。
第二天,小老鼠看着花生,口水又流出来。
他啪啪啪用力打自己的嘴巴:“昨天不是尝了吗,怎么还馋?不能馋!”可是不项用,口水仍越流越多。
“唉,真没办法!”小老鼠又打开袋子,吃了几粒花生。
一天又一天,每天小老鼠都忍不往要吃花生。
终于有一天,花生米只剩小半袋了,这时小老鼠慌了:明儿乌龟来取,怎么还他呀?小老鼠急得吃不香睡不着,想呀想,唯一的办法就是快点把剩下的花生种下,也许能在乌龟来取之前收到花生,还给他。
于是,小老鼠在屋后开垦了一块地,播下了花生种子。
在小老鼠的精心照料下,种子很快发芽、长苗、结果……成熟啦!小老鼠收回花生,剥出花生米,把乌龟的袋子装得满满的,还剩下好多。
“真香啊!”小老鼠吃着自己种出的花生,好不开心,他想:“劳动真快乐,以后我还要种,种花生。
种玉米、种土豆……”就这样,不爱劳动的小老鼠变得爱劳动了。
大家也不再叫他“让人讨厌的懒惰的小老鼠”,而是亲切地改叫“讨人喜欢的勤劳的小老鼠”。
思考与练习想一想,小老鼠为什么变得爱劳动了?(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教师小结。
小青蛙用它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美丽、舒适的环境,同学们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起来改造我们身边的环境。
2.布置作业。
假如你想卖一本书或者文具盒,你会怎样吆喝呢?课下同学们交流一下。
多好的一本书!。
多好的文具盒!。
板书设计:21 青蛙卖泥塘种草引水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栽树种花修路盖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