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 第十章 沟通

合集下载

管理学原理第十章习题

管理学原理第十章习题

管理,11e (罗宾斯/库尔特)10章基本组织设计1) 组织结构被定义为组织内工作的正式安排。

答案: 真页次: 265主题: 设计组织结构目的: 1困难: 容易分类: 概念性2) 组织结构是组织中标准化程序的程度。

答: 假页次: 265主题: 设计组织结构目的: 1困难: 容易分类: 概念性3) 工作专业化也被称为分工。

答案: 真页次: 265主题: 设计组织结构目的: 1困难: 容易分类: 概念性4) 管理人员今天继续认为工作专门化是重要的, 因为它帮助员工提高效率。

答案: 真页次: 266主题: 设计组织结构目的: 1困难: 容易分类: 概念性5) 客户部门化则工作良好, 因为它强调监视和响应客户需求的变化。

答案: 真页次: 268主题: 设计组织结构目的: 1困难: 容易分类: 概念性6) 指挥链是一项原则, 规定一个人只能向一个老板报告。

答: 假页次: 268目的: 1困难: 容易分类: 概念性7) 所有其他事情不变, 控制范围越窄, 组织效率越高。

答: 假Page Ref: 271主题: 设计组织结构目的: 1困难: 容易分类: 概念性8) 鉴于其他情况不变, 受过良好培训和经验丰富的雇员的管理人员可以在更广泛的控制范围内发挥作用, 而不是那些有才华的员工。

答案: 真Page Ref: 272目的: 1困难: 容易分类: 概念性9) 低级员工的决策能力越高, 组织越分散。

答案: 真Page Ref: 272主题: 设计组织结构目的: 1困难: 容易分类: 概念性10) 在频谱的一端, 组织可以绝对集中, 而在另一端, 它们可以完全分散。

答: 假Page Ref: 272主题: 设计组织结构目的: 1困难: 容易分类: 概念性11) 员工授权使员工有更多的权力作出决定。

答案: 真Page Ref: 273主题: 设计组织结构目的: 1困难: 容易分类: 概念性12) 在高度形式化的组织中, 员工在如何工作方面有更大的判断力。

《管理学原理沟通》课件

《管理学原理沟通》课件

冲突管理
冲突管理的定义
冲突管理是指对组织中存在的冲突进行识别、分 析和解决的过程。
冲突的来源
冲突可能来源于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包括资源 分配、目标不一致、职责不明确等问题。
冲突管理的策略
冲突管理可以采用多种策略,如协商、调解、仲 裁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处理。
03
沟通技巧
有效倾听
总结词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跨文化沟通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沟通 成为管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未 来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文化背景 下沟通的差异和策略。
数字时代的沟通变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组织内部 的沟通方式也在发生变革,未来 可以研究数字时代对组织沟通的 影响和变革。
领导力与沟通
领导力与沟通密不可分,未来可 以进一步研究领导力与沟通的关 系,以及如何通过有效沟通提升 领导效果。
耐心、专注和理解的倾听技巧是有效沟通的关键。
详细描述
有效倾听意味着不仅要听到对方说的话,还要理解对方的意图和情感。要保持耐 心,不打断对方,全神贯注地听对方说话,并通过反馈和提问来确认自己理解的 内容。
清晰表达
总结词
简洁、明确、有条理的表达方式能够确保信息被正确理解。
详细描述
清晰表达要求说话者组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传达信息,避 免使用模棱两可或复杂的措辞。同时,要确保信息条理分明 ,逻辑清晰,以便听众能够轻松理解。
总结与展望
管理学原理沟通的总结
沟通在管理学中的重要性
沟通是组织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对于协调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 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理学原理沟通的主要内容
管理学原理沟通主要涉及沟通的基本概念、沟通的过程、沟通的障 碍以及有效沟通的策略等内容。

1管理学0 第十章 沟通

1管理学0 第十章  沟通

9
管理学原理 第十章 沟通
三、沟通的过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信息的収送者需要传送一定的信息。 収送者迚行编码,将信息表达为某种特定的符号 通过通道,将编码后的信息传递给接受者。 信息接受者接收信息。 接受者对收到的信息迚行译码,即将这些符号还原为信息。 接受者了解所收到信息的意义 接受者迚行反馈。 沟通的整个过程中均受到噪音的干扰。
16
管理学原理 第十章 沟通
(三)上行、下行和平行沟通
高层
下行沟通 上行沟通
平行沟通
中层
中层
中层
基层
基层
基层
基层
基层
基层
17
管理学原理 第十章 沟通
(三)上行、下行和平行沟通
1. 上行沟通:
具有非命令性、民主性、主劢性和积极性。
常会受到主管人员的阻碍。
2. 下行沟通:
具有指令性、权威性和强迫性 容易引起重规
译 码
噪 音
8
管理学原理 第十章 沟通
三、沟通的过程
构成沟通过程的要素:
沟通的主体:信息収送者和接受者 编码:将信息转换为对方可理解的文字、图像、声音等。 通道:指传送信息的途径,也称为媒介体 译码:接受者对所传递符号的理解,将其还原为信息 反馈:将信息返回给収送者,幵对信息是否被理解迚行核实 噪音:指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沟通状态。
每周韦尔奇都要对工厂戒办公室迚行突击访问,和通用公司的各个层次 的人员迚行交谈.他定期地和那些不自己低好几级的经理们共迚他们想都想丌到 的正式午餐,在迚餐间隙,他可以吸收他们的观点和看法。韦尔奇平均每年要 会见通用公司的几千名员工幵不乊交谈。 通过这种沟通方式使韦尔奇获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其作出正确的决 策打下基础。

《管理学原理》大纲、目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大纲、目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教学辅助资料集教学大纲《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Principals of management)一、课程编号:二、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三、学时:48 学分:3 实验学时:0课内上机学时:0四、先修课程要求:高等数学,英语五、适用专业:管理类专业六、适用年级:一、二年级七、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

因此,也称一般管理学,管理学研究现代管理的一般规律,具体表现为一般原理。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一般原理、管理过程(职能)。

重点是管理原理和管理过程,管理原理主要包括系统原理、动态原理、人本原理和创新原理;管理过程主要以职能为主线,分为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和创新。

八、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真正学会对认识进行再认识、对思想进行再思想;二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对管理职能和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三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进行具体的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在学完课程后对管理实践进行考察,提高学生分析管理问题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使学生不仅能够知道“管理”的过程、而且能够弄清“管理”的逻辑;四是开启学生思维并使之追求管理智慧,使学生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具体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时,要求学生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作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力争弄懂弄通教材内容;二要认真完成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和案例分析,并积极就课堂讨论题目作好准备;三是自发作些社会(机构或组织)管理调研,以为弄懂课程内容积累感性认识和锻炼自己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九、学时安排:十、实验内容和要求:无十一、考核方式:考试成绩由两块构成,其中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斯蒂芬P. 罗宾斯 管理学原理笔记

斯蒂芬P. 罗宾斯 管理学原理笔记

[管理]——是让别人和自己一起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是一切集体
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管理的目的]——效率+效果
[管理的层次]: 高层管理 [事务]: 人际关系方面
中层管理
信息传递
基层管理
决策制定
[管理者]——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管理者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①计划:a.确定企业发展目标,形成目标体系(总分)(从顶向F分
2)Hofstede的国家文化模型 权力差距 回避不确定性 个人主人 男性化 长期取向
例:[海尔的企业文化] ①质量理念: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 ②球体斜坡理论和“OEC管理方法”: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③“一、二、三、四”模式 一个结果:服务圆满 两个理念:带走用户的烦恼,留下海尔的真诚 三个控制:服务投诉率<10PPM,服务遗漏率、处理率<10PPM 四个不漏:记录、处理、复查顾客的每一个问题,一个不漏反映到
单元四:计划工作 (为管理者指明方向)
1、 计划工作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和主 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组织所要 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二、计划工作要回答5W1H的问题 what why when who where how
三、计划工作包括: 制定组织的目标, 制定分局的战略 选择实现组织目标的方案。(决策) (讨论:有人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因引就没有必要制定计划, 你同意吗?你认为在变化的环境中如何制定计划?)
四、计划工作的作用: ①为组织发展指明方向 ②弥补不肯定性的变化带来的问题 ③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 ④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 ⑤有利于控制
五、计划的类型 战略计划与作业计划 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 具体计划与指导性计划

管理学沟通与冲突教案

管理学沟通与冲突教案

管理学沟通与冲突教案教案:管理学沟通与冲突引言:沟通和冲突是管理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促进组织内外部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而冲突则是在组织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引发各种负面后果。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管理学中沟通与冲突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

一、沟通的定义和重要性1. 定义:沟通是指信息传递和理解的过程,涉及信息发送者、接收者和信息媒介。

2. 重要性:a. 促进组织内外部交流和合作。

b. 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c. 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二、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技巧1. 原则:a. 清晰明确:明确表达意图和目标。

b. 积极倾听:尊重对方,倾听他人意见。

c. 及时反馈:给予及时回应和反馈信息。

d. 适当简化:避免使用复杂的术语和概念。

2. 技巧:a.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

b. 注意语调和非语言表达。

c. 注意姿态和面部表情。

d. 利用适当的沟通媒介。

三、冲突的定义和分类1. 定义:冲突是指不同意见、目标或需求之间的矛盾和对抗。

2. 分类:a. 内部冲突: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冲突,如角色定义、权力分配等。

b. 外部冲突:组织与外界之间的冲突,如与竞争对手的竞争。

c. 人际冲突:个人之间的冲突,如个人利益的冲突。

四、有效化解冲突的方法和策略1. 方法:a. 协商和妥协:寻求双赢的解决方案。

b. 合作和团结:共同解决问题。

c. 中立仲裁:请第三方介入调解。

2. 策略:a. 非暴力沟通:通过心理理解和倾听来化解冲突。

b. 利用中立资源和权威力量解决冲突。

c. 鼓励合作和协调,促进共同利益。

五、沟通与冲突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 沟通在组织中的应用:a. 决策沟通:向团队成员明确目标、任务和预期结果。

b. 员工沟通:提供及时反馈和认可。

c. 外部沟通:与合作伙伴和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

2. 冲突在管理中的应用:a. 冲突管理:及时发现和化解冲突,避免进一步恶化。

b. 激励机制: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减少团队内部冲突。

2012年管理学原理部分复习题

2012年管理学原理部分复习题

管理学原理总复习题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名词解释:1、管理:P62、管理者:P103、道德:P134、管理道德:P135、管理学:P14二、简答题:1、简述学习管理的意义(重要性)P42、简述管理的性质P93、简述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10种角色P114、简述管理者的管理技能P125、简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6、简述管理学的特征P15第二章管理环境一、名词解释:1、管理环境P212、经济全球化P32二、简答题:1、组织的外部环境(管理的外部环境)包括哪些内容?P21 - 272、组织的内部环境(管理的内部环境)包括哪些内容?P283、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形式P32第三章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名词解释:1、行为科学P472、经济人P493、社会人P494、权变管理理论P585、学习型组织P61二、简答题:1、简述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P412、简述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P433、简述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P49第四章计划一、名词解释:1、静态的计划P722、动态的计划P723、战略性计划P744、战术性计划P745、目标管理P82二、简答题:1、简述计划的内容P722、简述计划的类型P733、简述制定计划时要遵守的原理P744、简述编制计划的程序P785、简述编制计划的方法P79第五章决策一、名词解释1、决策P882、战略决策P893、战术决策P894、业务决策P895、集体决策P906、程序化决策P907、非程序化决策P908、确定型决策P909、风险型决策P9010、不确定型决策P9011、定性分析决策法P9312、定量分析决策方法P97二、简答题1、简述决策的类型P892、简述决策的原则P913、简述决策的程序P91第六章组织一、名词解释:1、组织P1092、组织工作P1103、组织结构P1134、组织部门化(部门划分)P1215、管理幅度P1266、职权P1287、集权制P1308、分权制P130二、简答题:1、简述组织工作的内容P1112、简述组织工作的原则P1123、简述组织结构类型P1144、简述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P1205、简述部门划分的基本原则P1226、简述部门化的基本形式P1227、简述管理幅度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P1268、简述授权的原则P1299、简述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P130第七章人员配备一、名词解释:1、人员配备P1352、主管人员P1393、主管人员选聘P1394、主管人员的考评P154二、简答题:1、简述人员配备的程序和内容P1372、简述人员配备的原则P1383、简述主管人员选聘的标准P1394、简述主管人员选聘的程序P1415、简述主管人员选聘的方式P1496、简述主管人员选聘应注意的问题P1527、简述主管人员考评的内容P1548、简述主管人员考评的程序P1559、简述主管人员考聘的原则P15610、简述主管人员考评的方式P157第八章领导一、名词解释:1、领导P1662、权力P1673、领导者素质P1684、领导艺术P188二、简答题:1、简述领导的构成要素P1672、简述领导者的素P1693、简述领导者权力的来源P1714、简述Kurt.Lewin(勒温)的领导方式理论P1775、简述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的主要内容P1786、简述管理方格理论的主要内容P1837、简述领导者权变理论的主要内容P1858、简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P187第九章激励一、名词解释:1、激励P200二、简答题:1、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P2042、简述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P2063、简述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P2074、简述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P2085、简述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P2106、简述激励的基本方法P216第十章沟通一、名词解释:1、沟通P224二、简答题:1、简述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的优缺点P2292、简述正式沟通渠道的类型P2333、简述非正式沟通的形式P2354、简述良好人际沟通的技巧P242第十一章控制一、名词解释:1、控制P2512、现场控制P2533、反馈控制P2544、前馈控制P255二、简答题:1、简述控制的类型P2532、简述控制的程序P259五、案例分析题案例一这则广告该不该登某橡胶厂曾在市日报上刊出一条消息:由于材料问题,近来厂里生产的一些不合格PC 老人健身鞋流入市场,工厂除向消费者道歉外,负责退货。

管理学原理 目录

管理学原理 目录

管理学原理目录《管理学原理》是一本介绍管理学基本概念和原则的经典教材。

它分为许多章节,每一章都涵盖不同的主题和内容。

以下是《管理学原理》的目录概述。

第一章: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管理学的定义和范围-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第二章:管理的历史- 古代管理思想和实践- 工业革命对管理的影响- 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第三章:管理思维方式- 系统思考和整体观念- 战略性思考和未来导向- 创新和变革的思维方式第四章:组织结构和设计- 组织的定义和特征- 组织结构的类型和形式- 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第五章:领导力和管理行为- 领导力的定义和特征- 领导力的类型和风格- 管理行为的重要性和影响第六章:决策和问题解决- 决策的定义和过程- 决策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第七章:沟通和人际关系- 沟通的定义和要素- 沟通的类型和方式- 人际关系的管理和建设第八章:团队和团队建设- 团队的特征和优势- 团队建设的原则和方法- 团队工作的效果和问题第九章:组织变革和发展- 组织变革的定义和类型- 组织变革的原因和过程- 组织发展的方法和手段第十章:绩效管理和激励- 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目标- 绩效管理的过程和方法- 激励的理论和实践第十一章:战略管理和竞争优势- 战略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竞争优势的来源和类型- 战略实施的方法和手段第十二章:全球化和跨文化管理- 全球化的概念和趋势- 跨文化管理的挑战和机会- 跨文化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每一章的目录只是大致的概述,实际上每个主题都包含了更加详细和深入的内容和理论。

通过学习《管理学原理》,读者可以了解到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如何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中。

这本书对于管理学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士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按是否反馈分单向沟通和 双向沟通
⑴单向沟通。单向沟通是指信息沟通双方 地位不变的沟通方式。
⑵双向沟通。双向沟通是指信息沟通双方 地位不断变幻的沟通方式。
六、沟通的网络
信息沟通网络多种多样,按沟通渠道可将 其归纳为两类,即正式沟通网络和非正 式沟通网络。
1、正式沟通网络 正式沟通网络是指由组织正式规定的信息
沟通渠道所形成的沟通结构形式。正式 沟通网络由五种基本类型。
链式
Y式
轮式
环式
全通道式
2、非正式沟通网络
单线式
流言式
偶发式
集束式
第二节 沟通的管理
一、沟通的原则 1、准确性原则 2、完整性原则 3、及时性原则 4、非正式组织策略性运用原则 二、沟通的方法 1、发布指示 2、会议制度 3、个别交谈
三、信息沟通中的障碍
1、由信息发送者造成的障碍。 ⑴表达障碍,指信息传递者表达能力不足产
生的障碍。 ⑵语义障碍。
⑶传递形式障碍指传递形式不协调产生的障 碍。
⑷社会环境与知识局限产生的障碍。 2、信息传递中造成的障碍。 ⑴信息传递手段的障碍。 ⑵传递层次的障碍。
3、由信息接收者造成的障碍。 ⑴对“过滤”信息
口头沟通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迅速地变换意见,能 当面提出或回答问题,比较灵活、快捷、主动,而且简单易 行;沟通双方不仅可以进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而且可以进 行情感交流,可以借助于表情、体态、手势等开表达思想和 情感,增加亲切感,有利于深入理解对方的想法,提高沟通 效果。
口头沟通的优点在于:口头沟通的范围有限,尤其面对 分散而众多的人员无法直接对话;口头沟通的随机性较强, 由于缺乏深思熟虑,使得发送者和接收者有时会提一些多余 的或不相关的信息浪费时间,影响效率;口头沟通后保留的 信息难于被全部回忆起来,易于遗忘。
思想
编码
பைடு நூலகம்
发送者
反馈
信息 的传递
接收
噪声
译码 理解者
理解
1、沟通的要素
沟通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⑴信息源,即信息的发送者。 ⑵信息内容,即沟通的内容。 ⑶信息的接受者,即沟通中处于被动地接 受信息的一方。 ⑷沟通渠道,即信息交流的渠道。
2、沟通的过程
⑴信息的发出。 ⑵信息的传递。 ⑶信息的接收。 ⑷信息沟通的噪声和反馈。
五、沟通的分类
1、从沟通的渠道来划分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 通
⑴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是指通过正式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 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方式。 正式沟通的优点在于:沟通效果好,具有严肃 性,约束力较强,易于保密,可以使信息沟通保 持权威性。重要的消息和文件的传达,组织的决 策等,一般都采用这种方式。
⑵非正式沟通
书面沟通的优点在于:书面沟通的时效有限,不以随时 改动,适应情况的应变能力差,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有时冗长不便于阅读,如果是写得不好,会使接收者陷 入迷惑不解的困境,另外变成书面形式也较费时。
⑶非语言沟通。
一些极有意义的沟通既非口头形式也非书面 形式,而是非语言沟通,比如警笛声和十 字路口的红绿灯显示都不是通过文字告诉 我们的信息,在这里,主要包括体态语言 和语调。
2、沟通是改善人际关系,鼓舞士气,建立 良好的工作环境的基本手段。
3、沟通是转变职工态度、改变职工行为的 重要手段。
4、通过与外界沟通,获得组织生存和发展 所需要的资源和信息,使组织能够更好 地适应环境。
四、沟通的过程
信息沟通的过程简单地说,息沟通过 程是指一个信息的发送者通过选定的渠道 把信息传递给接收者,如图所示。
⑷电子媒介沟通
优点:迅速而廉价,并可同时将一份信息传 递给多人。
缺点:缺少反馈。
3、从信息沟通中信息流动方向划 分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⑴上行沟通。上行沟通是按组织层次由下而 上所进行的信息交流。
⑵下行沟通。下行沟通是按组织层次由上而 下的信息交流。
⑶平行沟通。平行沟通亦称横向沟通,是指 处于同一级的组织、单位或个人之间的信 息传递和交流,沟通双方没有隶属关系。 平行沟通一般具有业务协调的性质。
⑵书面沟通
书面沟通是指沟通双方以文字、图画、图表等书面形式 为媒介而进行的沟通方式。如同志、文件、报表、书信 等都属于书面沟通。
书面沟通的优点在于:信息可以作为档案材料和参考资 料长期保存下来,便于查阅;有一定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在表达方式上往往比口头沟通更为详细,可供接收者慢 慢阅读,细细领会,同时可减少解说的时间和不当解释 所造成的失误。
⑶信息过量障碍。
⑵理解能力的障碍,这同发送者发送能力 的障碍是一样的。如果是一个发送者面 对一个信息接受者,
4、人际关系对信息沟通的障碍。 5、过量的信息造成的障碍。
四、克服信息沟通中障碍方法
1、信息发布者对信息表达的障碍。 ⑴要有认真的准备和明确的目的性。 ⑵正确选择信息传递的方式。 ⑶沟通的内容要准确和完整。 ⑷沟通者要努力缩短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⑸沟通者要注意运用沟通的技巧。 2、由于信道选择产生的障碍 ⑴尽量减少沟通的中间环节,缩小信息的传递链。 ⑵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沟通的速度、广度和
非正式沟通是指在正式沟通渠道之外进行的信息传递和 交流。他无组织监督,自由选择沟通渠道。
非正式沟通的优点在于:这种沟通方式约束小,比较容 易把真实的思想、情感、动机表露出来,且不拘形式, 直接明了、速度快捷、沟通方便。非正式沟通往往能提 供一些正式沟通中难以获得的信息。但非正式沟通发挥 作用的基础是组织中良好的人际关系。
管理学原理 第十章 沟通
第一节 沟通概述
一、沟通的含义 简单地说就是指可理解的信息在发送者 和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 二、沟通的特点 1、心理因素对沟通的效果影响很大。 2、沟通过程既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 同时又是培养感情、交流感情的过程。 3、沟通是以语言为工具为载体的。
三、沟通的作用
1、沟通是加强民主管理,保证科学决策的 前提。
非正式沟通的缺点在于:非正式沟通难于控制,传递的 信息难以保证其准确性,易于失真、曲解,而且可能导 致传播流言蜚语、小道消息,混淆视听,影响组织内的 人心稳定和组织的凝聚力。
2、按沟通方法分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语言沟通和电 子媒介沟通
⑴口头沟通。
口头沟通是指沟通双方以口头语言进行的直接沟通方式。 如谈话、讨论、会议、电话洽谈等都属于口头沟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