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包括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题,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除法运算方面,可能还存在着对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认识不足,以及对除法算式的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说出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除法运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说出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对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自主地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除法算式,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讲解演示: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模型,生动地展示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3.练习巩固: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理解。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讨论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强调重点。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三、练习中深化除法算式的理解
3. 圈一圈,填一填。
24里面有( 6 )个4。
24 ÷ 4 = 6
20里面有( 4 )个5。
20 ÷ 5 = 4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16页练习三,第6题、第7题。
被除数 除数 商
被除数 除数 商
被除数 除数 商
三、练习中深化除法算式的理解
1. 分一分,填一填。
每份2个,分成了( 6 )份。
12÷ 2 = 6 每份3个,分成了( 4 )份。
12 ÷ 3 = 4
每份6个,分成了( 2 )份。 12 ÷ 6 = 2
4.
每个小朋友 2 串糖葫芦,可以分给( 5 )个小朋友。
我们能把刚才分 竹笋的情况和结 果也用一个算式 表示吗?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5 )盘。 除法算式:20÷4=5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5 )盘。 除法算式:20÷4=5
被 除 数 „ „ 除 商 数 „
看算式,记住算式中 各部分的名称。
(24)÷( 4 )=( 6 )(组)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同学们好!我想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 能放几盘?请你帮帮我。
“每4个放一盘”是 什么意思?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一)汇报交流
分的结果是什么? 你是怎样分的?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5 )盘。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二)探讨新知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四)深化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理解
同学们!如果我想把20个竹笋, 每5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20个竹笋,每5个放一盘,能放( 4 )盘。 除法算式:20÷5=4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是指被除以的数,通常用符号a或b表示。
被除数是一个整数,它是一个需要被除以的数。
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通常位于除号的左边。
除数是指除以的数,通常用符号c或d表示。
除数是一个整数,它是用来除以被除数的数。
在除法算式中,除数通常位于除号的右边。
商是指除法算式的结果,即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的值。
商通常用符号q表示,它是一个整数或小数。
商表示被除数被除以除数的结果,它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或一个复杂的分数。
余数是指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的余数。
余数通常用符号r表示,它是一个整数。
余数表示在除法过程中,除数不能完全整除被除数时所剩下的部分。
除法算式可以表示为以下形式:被除数 ÷ 除数 = 商 + 余数 / 除数例如,用算式7 ÷ 3 = 2 + 1/3来表示7被3整除得到商2,余数1的结果。
在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是基本的数学概念,它们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被除数和除数是除法算式的基本元素,它们决定了除法的运算结果。
商是除法算式的结果,表示被除数被除以除数的值。
余数是除法算式的剩余部分,表示被除数被除以除数后不能整除的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除法算式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比如,在购物时,我们需要计算商品的单价和数量来得到总价,这就涉及到了除法算式。
又比如,家庭中的分币问题也需要用到除法算式,来平均分配家庭开支。
因此,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是有帮助的。
总之,除法算式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它包括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等部分。
这些部分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于理解和掌握除法算式,有助于我们在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它们。
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2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教学内容:P76—P78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除法含义的基础上,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分层教学目标:A、基本目标B、能正确理解和说出除法算式表示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课前准备:口算卡片、黑板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型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先说说图的意思,再列算式。
☆☆☆☆☆☆□÷□=□▲▲▲▲▲▲▲▲▲▲□÷□=□2、先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1)把12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
□○□=□(2)把15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个。
□○□=□3、小结揭题。
我们已经知道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含义,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认识“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出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1)出示题目:把10面红旗,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面。
(2)先让学生用10个圆片来分一分。
(3)教师利用投影片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并指出学生中错误的分发的存在的问题。
(4)根据投影片完整地说出图的意思,并将题目填写完整。
(5)根据意思,指名列出算式。
10÷2=5(面)(6)读一读。
指名说说算式中的“10”、“2”、“5”各表示的意思?(7)你知道他们各叫什么名字吗?依次板书。
2、完成“试一试”。
小组合作,每人说一道题各部分的名称。
3、“练一练”第一题:看图写出除法算式。
(1)第一小题:你能看懂图的意思吗?(6个枇杷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2)除法算式怎么列?6、2、3各表示什么意思?(3)他们叫什么名字?(4)第二小题:同桌互说。
4、小结:算法算式各部分都有它们自己的名称和意思。
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表示要分的总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表示要分的份数;等于号后面的叫“商”,表示每一份的数。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二题2、3。
2、口答下面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8+2=10 8-2=6 8×2=16 8÷2=4你能想其他小朋友介绍一下8÷2=4 这个算式吗?(从读法、名称、意义来介绍)3、独立完成第4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部分知识复习

除法的初步认识1.每份分得( 同样多)叫平均分,平均分包括两种情况,用除法算式可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第一种等分,把15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5根。
15÷3=5第二种包含,18个苹果,每9个分一份,可以分成2份。
(18里面有2个9。
)18÷9=22.除法算式的读法(数字不变,把“除号和等号”写成汉字)。
例:10÷2=5 读作:10除以2等于53.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叫做“被除数”,除号后面的叫做“除数”,等号后面的叫做“商”)。
例:10 ÷ 2 = 5………被除数÷除数=商4.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5.从右图中可以了解到的数学信息有:(1)每组有3块糖果(每份数是3)(2)有4组糖果(份数是4)(3)共有12块糖果(总数是12)从已知的数学信息中任选两个提出数学问题;(1)每组有3块糖果,4组一共有多少块糖果?列式:3×4=12(块)或4×3=12(块)(2)有12块糖果,平均分成4组,每组有几块?列式:12÷4=3(块)(3)有12块糖果,每组3块,可以分成几组?列式:12÷3=4(块)6.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1)(2)(3)7.列出下列各题的算式。
(1)30个苹果,平均放到5个盘里,每个盘里有()个苹果。
除法算式:(2)30个苹果,每6个放一盘,能放()盘。
除法算式:(3)56里面有()个7。
除法算式:(4)除法算式:(5)除法算式:。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归纳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归纳一、表内乘法1.乘法的初步认识:o乘法的含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
o乘法的各部分名称: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乘得的结果叫做积。
2.乘法口诀:o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口诀进行计算。
o了解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并能熟记。
3.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o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计算。
o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除法的初步认识1.除法的含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做商。
3.了解“0”在除法中的特性: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4.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除法算式,并计算。
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含义: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其中,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这个公共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
2.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当角的两条边互相垂直时,这个角就是直角;当角小于直角时,这个角就是锐角;当角大于直角小于平角时,这个角就是钝角。
3.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4.会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四、表内除法(一)1.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除法算式,并计算。
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理解除法的含义。
4.了解“0”在除法中的特性。
5.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了解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在除法算式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的名称:
1. **被除数**:除法算式中被除以另一个数的数,通常写在除号的左边。
它是需要被分割或分配的数量。
2. **除数**:用来除以被除数的数,写在除号的右边。
除数决定了将被除数分成多少等份。
3. **商**:除法运算的结果,即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的数值,位于除号上方。
4. **余数**:当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剩余的未被除尽的部分就是余数。
余数的大小取决于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
5. **除号**:用来表示除法运算的符号,通常用"÷"表示。
例如,在算式$12 ÷ 3 = 4$ 中,12 是被除数,3 是除数,4 是商。
如果$12$除以$3$的结果不是整数,那么剩余的部分就是余数。
这些部分在除法运算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被除数表示要被分割的数量,除数决定了如何进行分割,商表示每个等份的大小,余数则表示无法完全整除时剩余的部分。
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关系对于进行数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都非常重要。
它们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和操作除法运算,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分配物品、计算比例等。
如果你对除法算式还有其他疑问,或者需要进一步解释某个部分的概念,请随时提问。
我将尽力提供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4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写一写
2.
每个小朋友 2 串糖葫芦,可以分给(5)个小朋友。 10 ÷ 2 = 5
写一写 3.
每 2 只一副。
8÷ 2 = 4
13 + 4 =17 16 - 4 = 12
...
... ...
...
... ...
... ...
... ...
除加法数算式加和数减法和算式, 被减数 减数 差 看看他们有什么关联?
3、除法算式24÷6=4中,被除数是(A )
A.24 B.3 C.4 选一选?
填一填
(12)汽球,平均分成( 4 ) 组,每组是( 3 )汽球。
12 ÷ (4 )=(3 )
填一填
(12)个汽球,每( 3 )个一 组,分成( 4 )组。
12 ÷ (3 )=(4 )
写一写
1.
请你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5×3 = 15 15÷5 = 3 3×5 = 15 15÷3 = 5
5 x 4 = 20
20 ÷ 4 = 5
...
...
乘数 乘数 积
被除数 除数 商
20个竹笋,每5个放一盘,能放( 4)盘。
除法算式:20 ÷ 5=4
列出除法算式,说一说
… … …
被 除商 除数 数
算式的意思,并说说算 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三、练习中深化除法算式的理解
1. 分一分,填一填。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每份2个,分成了( 6)份。
12÷ 2= 6
表内除法(一)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 名称
一、复习导入,作好铺垫
同学们,15个扣子,平均分成5份,
3 每份( )个。
怎样列算式来表示?
15÷5=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12 人,每 3 人坐一条船,需要( 4 ) 条船。
12 ÷ 3 = 4
2 +2 +2 +2 =8 12 = 4 + 4
+
=2 =4
4
(四)深化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理解
同学们!如果我想把20个竹笋, 每5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20个竹笋,每5个放一盘,能放( 4 )盘。 除法算式:20÷5=4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被 除 数
…
…
除 商 数
…
列出除法算式,说一说 算式的意思,并说说算 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表示有20个竹笋,每4个分成一份,分成了5份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5 )盘。 除法算式:20÷4=5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被 除 数
…
…
除 商 数
…
看算式,记住算式中 各部分的名称。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9÷3 = 3 9 个苹果,每 3 个一份,分成了 3 份。
8. 看图写算式。
请你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5×3 = 15 15÷5 = 3 15÷3 = 5
9.
每条船上有 3 人,4 条船上共有( )人。 12
3 × 4 =12
9.
12 人坐 4 条船,平均每条船上有( 3 )人。
12 ÷ 4 = 3
“每4个放一盘”是 什么意思?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一)汇报交流
分的结果是什 么?你是怎样 分的?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 放( 5 )盘。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二)探讨新知
我们能把刚才分 竹笋的情况和结 果也用一个算式 表示吗?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5 )盘。
除法算式:20÷4=5
表内除法(一)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 名称
一、复习导入,作好铺垫
同学们,15个扣子,平均分成5 份,每份( 3 )个。
怎样列算式来表 示?
15÷5=3
2.读出除法算式:
8÷ 4= 2
9÷ 3= 3 10÷2=5
10÷5=2
15÷3=5 18÷3=6
12÷2=6
20÷5=4 16÷8=2
3.分一分,填一填
10÷5=2 48÷8=6 15÷3=5 56÷7=8 18÷2=9 28÷4=7
3.
每个小朋友 2 串糖葫芦,可以分给( 5 )个小朋友。
10 ÷ 2 = 5
4. 先用 12 个
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每堆 6 个,分成了( 2)堆。 12 ÷ 6 = 2 每堆 3 个,分成了( 4)堆。 12 ÷ 3 = 4
每堆 2 个,分成了( 6)堆。 12 2 = 4
6. 圈一圈,填一填。
24 ÷ 4 = 6
(个)
15 ÷ 5 = 3
7. 请写出除法算式。 6 除以 3 等于 2 。
6÷3 = 2
被除数是 15,除数是 3,商是 5。15÷3 = 5
把 20 平均分成 5 份,每份是 4。 20÷5 = 4
把10枝笔平均奖给5位同学, 每位同学得( 2 )枝。
10÷5=2
把1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同学们好!我想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 能放几盘?请你帮帮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思考问题: (1)我们要帮熊猫分什么? (2)分的要求是什么? 请你用学具帮熊猫分一分。
三、练习中深化除法算式的理解
1. 分一分,填一填。
每份2个,分成了( 6 )份。
12÷ 2
6 =
每份3个,分成了( 4 )份。
12 ÷ 3
4 =
每份6个,分成了( 2 )份。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12 ÷ 6
2 =
三、练习中深化除法算式的理 解
2. 读算式,说说算式的意思,并说出算 式中各部分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