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比例判断及答案
(完整版)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及答案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及答案一、对号入座。
1、35:=20÷16==%=2、因为X=2Y,所以X:Y=:,X和Y成比例。
3、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0%,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
4、向阳小学三年级与四年级人数比是3:4,三年级人数比四年级少% 四年级比三年级多%5、甲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2:3,甲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甲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6、一个比例由两个比值是2的比组成,又知比例的外项分别是1.2和5,这个比例是。
7、已知被减数与差的比是5:3,减数是100,被减数是。
8、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6厘米,乙丙两地距离8厘米;已知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乙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9、从2:8、1.6:和:这三个比中,选两个比组成的比例是。
10、一块铜锌合金重180克,铜与锌的比是2:3,锌重克。
如果再熔入30克锌,这时铜与锌的比是。
二、明辨是非。
1、一项工程,甲队40天可以完成,乙队50天可以完成。
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比是4:5。
2、圆柱体与圆锥体的体积比是3:1,则圆柱体与圆锥体一定等底等高。
3、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甲数就是乙数的。
4、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5、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
6、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与比例尺成正比例。
7、正方体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8、订阅《今日泰兴》的总钱数和份数成正比例。
三、选择题。
1、把一个直径4毫米的手表零件,画在图纸上直径是8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A、1:B、2:1C、1:20D、20:12、已知=1.2、=1.2,所以X和Y比较。
A、X大B、YC、一样大3、如果A×2=B÷3,那么A:B=。
A、2:B、3:C、1:D:1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5、体积和高都相等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它们底面积的比是。
正反比例应用题及答案

正反比例应用题及答案正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反比例应用题是反比例的意义和解比例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数量关系)判断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是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
许多典型应用题都可以转化为正反比例问题去解决,而且比较简捷。
(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方法是:把分率(倍数)转化为比,应用比和比例的性质去解应用题。
正反比例问题与前面讲过的倍比问题基本类似。
例1 修一条公路,已修的是未修的1/3,再修300米后,已修的变成未修的1/2,求这条公路总长是多少米?解由条件知,公路总长不变。
原已修长度∶总长度=1∶(1+3)=1∶4=3∶12现已修长度∶总长度=1∶(1+2)=1∶3=4∶12比较以上两式可知,把总长度当作12份,则300米相当于(4-3)份,从而知公路总长为300÷(4-3)×12=3600(米)答:这条公路总长3600米。
例2 张晗做4道应用题用了28分钟,照这样计算,91分钟可以做几道应用题?解做题效率一定,做题数量与做题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设91分钟可以做X应用题则有28∶4=91∶X28X=91×4 X=91×4÷28 X=13答:91分钟可以做13道应用题。
例3 孙亮看《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每天看24页,15天看完,如果每天看36页,几天就可以看完?解书的页数一定,每天看的页数与需要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设X天可以看完,就有24∶36=X∶1536X=24×15 X=10答:10天就可以看完。
例4 一个大矩形被分成六个小矩形,其中四个小矩形的面积如图所示,求大矩形的面积。
解由面积÷宽=长可知,当长一定时,面积与宽成正比,所以每一上下两个小矩形面积之比就等于它们的宽的正比。
又因为第一行三个小矩形的宽相等,第二行三个小矩形的宽也相等。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讲义-正比例和反比例(含答案)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课堂讲义教材导入: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总价和数量是成正比例的量,总价与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2.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高度和底面积是成反比例的量,高度与底面积成反比例关系。
(一)正比例的意义例1 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填空:1、表中有和两种量,当时间是1小时,路程是当时间是2小时,路程是,这说明时间这种量变化了,路程这种量也。
2、观察表格:我们从左往右观察,时间扩大2倍,对应的路程也倍,时间扩大3倍,对应的路程也倍……从右往左观察,时间缩小8倍,对应的路程也;时间缩小7倍,对应的路程也……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路程是随着的变化而变化的。
时间扩大路程也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
它们扩大、缩小的规律是。
3、比值60,实际上是火车的:将这些式子所表示的意义写成一个关系式:路程=速度(—定)。
时间4、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分析.我们知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 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
)路程和时间这两种量的变化规律是 。
(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速度)总是一定的。
)【规律方法】理解成正比例的意义。
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分三步:一看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两种量;二是看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是不是也随着变化;满足了前面两个条件,再看它们的比值是否一定。
不要省去任何一步。
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这样的式子来表示:xy= K (一定)。
【变式训练1】【难度分级】 A1、下面各题中哪两种量成正比例?为什么? ①笔记本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②汽车行驶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③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正反比例练习题及答案

正反比例练习题及答案相关热词搜索:练习题正反比例答案六年级比例练习题答案正反比例的概念正比例和反比例篇一:正比例和反比例习题精选及答案正比例和反比例习题精选一、判断.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7.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8.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二、选择.1.把一堆化肥装入麻袋,麻袋的数量和每袋化肥的重量.()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2.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3.在汽车每次运货吨数,运货次数和运货的总吨数这三种量中,成正比例关系是(),成反比例关系是().A.汽车每次运货吨数一定,运货次数和运货总吨数.B.汽车运货次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总吨数.C.汽车运货总吨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的次数.三、填空.1.两种()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如果这两种量中()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关系式是().2.两种()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如果这两种量中()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关系式是().3.一房间铺地面积和用砖数如下表,根据要求填空.铺地面积(平方米)1 2 3 4 5用砖块数25 50 75100 125(1)表中()和()是相关联的量,()随着()的变化而变化.(2)表中第三组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是(),比值是();第五组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是(),比值是().(3)上面所求出的比值所表示的的意义是(),铺地面积和砖的块数的()是一定的,所以铺地面积和砖的块数().4.练习本总价和练习本本数的比值是().当()一定时,()和()成()比例.二、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1.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它的底和面积.2.被除数一定,商和除数.3.小明的年龄和他的体重.4.天数一定,生产零件的总个数和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三、思考.、、三种量的关系是:×=1.如果一定,那么和成()比例;2.如果一定,那么和成()比例;3.如果一定,那么和成()比例.参考答案一、判断.(√)(√)(×)(√)(√)(×)(√)(√)二、选择.1.(B )2.(C )3.(C ).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关系式是((一定)).2.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关系式是((一定)).(1)表中(铺地面积)和(用砖块数)是相关联的量,(用砖块数)随着(铺地面积)的变化而变化.(2)表中第三组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是(75∶3),比值是(25);第五组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是(125∶5),比值是(25).(3)上面所求出的比值所表示的的意义是(每平方米用砖块数),铺地面积和砖的块数的(比值)是一定的,所以铺地面积和砖的块数(正比例).4.练习本总价和练习本本数的比值是(练习本单价).当(练习本单价)一定时,(练习本总价)和(练习本本数)成(正)比例.二、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1.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它的底和面积.理由:因为,高一定,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与底的比值一定.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成正比例.2.被除数一定,商和除数.理由:因为被除数一定,就是商和除数的乘积一定,所以,商和除数成反比例.3.小明的年龄和他的体重.理由:小明的年龄和他的体重虽然也是一对相关联的量,但是这两个量的变化并没有什么规律,找不出哪个是不变量,所以,小明的年龄和他的体重不成比例.4.天数一定,生产零件的总个数和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理由:因为,天数一定,就是生产零件的总个数和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的比值一定,所以,生产零件的总个数和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成正比例.三、思考.、、三种量的关系是:×=1.如果一定,那么和成(正)比例;2.如果一定,那么和成(正)比例;3.如果一定,那么和成(反)比例.篇二:正反比例练习题正反比例练习题一、选择、填空。
正反比例判断及比例解应用题(讲义)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正反比例的判断技巧学完正、反比例这部分内容以后,很多同学感到枯燥难学,具体到判断正反比例关系的题目准确性不高。
其实只要统一正反比例思路,总结正反比例的内在联系,判断正反比例就可迎刃而解。
成正、反比例的两种量必须符合三个条件:有关联;能变化;比值或乘积一定。
口诀:正反比例莫慌乱,一找二写三细看;是商是积最关键,商正积反好判断。
步骤:“一找”是指首先找出两种变量,即相关联的量,也就是要判断成什么比例的量。
其次找出一定的量,或暗含着一定的量。
“二写”是指根据三种量的关系写出合情合理的分数形式或乘积形式的等式,即x/y=k, xy=k,此为关键也是难点。
如果写不出关系式或写不出乘法的关系式就不成比例。
这需要学生多记一些数量关系式。
如:总价=单价×数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等;还要会相互转换。
“三细看”是指根据关系式,结合叙述,甚至有时候经过计算,来确定一定的量是哪一个。
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条件和问题不管多么复杂,我们要紧扣正反比例的意义,从题中的定量入手,对应用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进行正确的判断。
定量等于两种相关联的量相除,则成正比例;定量等于两种相关联的量相乘,则成反比例。
判断下列各题中两个变化的量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
2、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的平方。
3、3、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的平方。
4、4、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
5、5、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6、6、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和宽。
7、7、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和宽。
8、8、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底和高。
9、9、梯形的面积一定时,上底和下底的和与高。
10、10、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
11、1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12、12、一堆煤的总量不变,烧去的煤与剩下的煤。
13、13、花生的出油率一定,花生的重量与榨出花生油的重量。
1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它的底与高。
15、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16、圆的面积一定,直径与圆周率。
正反比例应用题及答案

正反比例应用题及答案正反比例应用题及答案正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反比例应用题是反比例的意义和解比例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数量关系】判断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是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
许多典型应用题都可以转化为正反比例问题去解决,而且比较简捷。
【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方法是:把分率(倍数)转化为比,应用比和比例的性质去解应用题。
正反比例问题与前面讲过的倍比问题基本类似。
例1 修一条公路,已修的是未修的1/3,再修300米后,已修的变成未修的.1/2,求这条公路总长是多少米?解由条件知,公路总长不变。
原已修长度∶总长度=1∶(1+3)=1∶4=3∶12现已修长度∶总长度=1∶(1+2)=1∶3=4∶12比较以上两式可知,把总长度当作12份,则300米相当于(4-3)份,从而知公路总长为300÷(4-3)×12=3600(米)答:这条公路总长3600米。
例2 张晗做4道应用题用了28分钟,照这样计算,91分钟可以做几道应用题?解做题效率一定,做题数量与做题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设91分钟可以做X应用题则有28∶4=91∶X28X=91×4 X=91×4÷28 X=13答:91分钟可以做13道应用题。
例3 孙亮看《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每天看24页,15天看完,如果每天看36页,几天就可以看完?解书的页数一定,每天看的页数与需要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设X天可以看完,就有24∶36=X∶1536X=24×15 X=10答:10天就可以看完。
例4 一个大矩形被分成六个小矩形,其中四个小矩形的面积如图所示,求大矩形的面积。
解由面积÷宽=长可知,当长一定时,面积与宽成正比,所以每一上下两个小矩形面积之比就等于它们的宽的正比。
又因为第一行三个小矩形的宽相等,第二行三个小矩形的宽也相等。
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试题答案及解析

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试题答案及解析1.(2013•中宁县模拟)盐是每包1.2元,小明的妈妈买盐的包数和用的钱数成比例.【答案】正.【解析】判断买盐的包数和用的钱数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买盐用的钱数÷买盐的包数=每包盐的价钱=1.2元(一定),所以小明的妈妈买盐的包数和用的钱数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 3A÷5=20%B,A和B成什么比例?为什么?【答案】成正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3A÷5=20%B,则3A=20%B×5,3A=B,则A:B=1:3=(一定),所以A和B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3.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上画几个边长各不相同的正方形.根据画出的正方形,把下表填写完整.边长/cm52(2)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吗?为什么?【解析】(1)先确定出正方形的边长,进而依据正方形的特征,即可画出符合要求的正方形;(2)依据正方形的周长C=4a,代入数据即可求解;(3)依据正比例的意义,即如果两个相关联量的比值一定,则这两个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据此即可判断.解:(1)据分析画图如下:;(2)6×4=24(厘米),5×4=20(厘米),3×4=12(厘米),(3),因为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值一定,所以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正比例的意义.4.判断变化的量是否成正比例,说明理由.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答案】成反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除数×商=被除数(一定),所以除数和商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5.订阅《扬子晚报》,订的份数与总价.(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答案】成正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成正比例;因为总价÷数量=单价(一定),所以订阅《扬子晚报》,订的份数与总价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6.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说明理由:房间的面积一定,铺地砖的块数与每块地砖的面积.【答案】成反比例.【解析】判断铺地砖的块数与每块地砖的面积是否成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商)一定,如果是乘积(商)一定,就成反(正)比例,如果不是乘积(商)一定或乘积(商)不一定,就不成比例.解:因为:每块地砖的面积×块数=房间的总面积(一定),也就是每块地砖的面积和块数的乘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每块地砖的面积和块数成反比例.点评: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成反比例的关系,用字母表示为yx=k(一定).7.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为什么?(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2)每头奶牛的产奶量一定,奶牛的头数和产奶总量.(3)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4)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5)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答案】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不成比例,反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1)因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一定),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2)牛奶的产量÷奶牛的头数=每头奶牛的产奶量(一定),所以每头奶牛的产奶量一定,奶牛的头数和产奶总量成正比例;(3)因为:长×宽=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所以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方形的长和宽成反比例;(4)正方形的边长×边长=面积,在这个关系式中,正方形的面积随一条边的变化而变化,而正方形的另一条边也会随着变化,这样三个量都是变化的,所以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不成任何比例;(5)因为“速度×时间=路程(一定),所以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8.判断变化的量是否成正比例,说明理由.若S= t,则S 和t.【答案】成正比例.【解析】要想判定S和t成是否成正比例,必须根据式子,进行推导,然后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一定的量,看这两个变量是否是比值一定,从而判定成不成正比例关系.解:因为S=t,所以=(一定),是S和t对应的比值一定,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S和t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比例的量,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再做出判断.9.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关系?比值一定,比的前项与后项.【答案】成正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与比值有下面的关系:前项:后项=比值(一定),已知比值一定,也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比值一定,所以比的前项和后项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0.工程队施工的效率一定,施工的时间和施工总量..【答案】成正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一定),即工程队施工的效率一定,施工的时间和施工总量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1.判断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被除数一定,商和除数.【答案】成反比例.【解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商×除数=被除数(一定),是乘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被除数一定,商和除数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2.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关系?=,x和y.【答案】成反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即xy=6(一定),是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x和y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3.题中的两个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每块地砖的面积一定,地砖的块数和铺地的面积..【答案】正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用同样大小的地砖铺地,铺地面积÷地砖的块数=每块地砖的面积(一定),即地砖的块数和铺地面积的比值一定,所以地砖的块数和铺地的面积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4.先判断X和Y的关系,再填空.(1)x249…成比例.(2)成比例.反比例【解析】先看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再确定成什么比例,在此基础上再填空.解:(1)根据==0.04,是比值一定,X和y成正比例,所以0.12÷0.04=3,0.04×9=0.36.(2)根据3×40=1×120=120,是乘积一定,X和y成反比例,所以120÷20=6,120÷2=60.点评: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要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15.下表中x与y两个量成反比例,请把表格填写完整.【解析】x与y成反比例关系,也就是x与y的乘积是一定(相等)的.根据相对应x与y都是已知的一栏,可求出乘积,然后根据已知项,求出未知项填入.解:3×4=12,12÷=36,12÷0.2=60,12÷60=0.2;最后一栏可填入任意乘积为12的两个数;X3360.260点评:此题考查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16.判断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指出成什么比例:(1)浓度一定时,水和药的用量.(2)车轮转数一定,所行路程和车轮周长.(3)圆锥体积一定,底面半径和高.(4)4X﹣5Y=0,(X、Y不等于0),X和Y..【答案】正比例;正比例;不成比例;正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1)因为药的质量÷(水+药)的质量=浓度,水的质量=药的质量×(﹣1),所以水的质量÷药的质量=﹣1(一定),所以浓度一定时,水和药的用量成正比例;(2)因为车轮所行驶的路程÷车轮的周长=车轮的转数(一定),即车轮所行驶的路程与车轮的周长的比值一定,所以车轮所行驶的路程与车轮的周长成正比例;(3)圆锥的体积:V=sh=πr2h,所以r2h=(一定),即底面半径的平方与高成反比例,所以底面半径与高成不成比例,(4)因为4x﹣5y=0,所以4x=5y,即=(一定),所以x与y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7.买笔记本的数量和钱数的关系如下表:数量/本01234567…(1)将表格补充完整,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描点再顺次连接.(2)哪个量没变?数量和总价之间成什么比例?(3)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买9本笔记本,需要多少元钱?【答案】(2)单价没有变,数量与总价之间成正比例.(3)13.5元.【解析】①每本的价格是1.5元,由此可以完成上表,从而完成统计图;②根据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出数量与总价成正比例的特点;③代入数据即可计算得出.解:(1)根据题意可得,每本的价格为1.5元,由此可完成下表:根据表格中数据可在右图中描点连线,得出统计图如右图:(2)单价没有变,数量与总价之间成正比例.(3)9×1.5=13.5(元),答:单价不变,数量与总价之间成正比例,如果买9本笔记本,需要13.5元.点评:此题考查了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以及成正比例关系的量的特点.18.(2012•潞西市模拟)车轮的周长、转数和行驶的路程三者之间分别成什么比例关系?(举例说明)【答案】行驶的路程与车轮的转数成正比例;行驶的路程与车轮的周长成正比例;车轮的周长与车轮的转数成反比例.【解析】分别从车轮的周长一定、车轮的转数一定和行驶的路程一定这三种情况分析,找出另外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另外两种量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另外两种量就成反比例.解:(1)当车轮的周长一定时,行驶的路程:车轮的转数=车轮的周长(一定),是比值一定,行驶的路程与车轮的转数成正比例;(2)当车轮的转数一定时,行驶的路程:车轮的周长=车轮的转数(一定),是比值一定,行驶的路程与车轮的周长成正比例;(3)当行驶的路程一定时,车轮的周长×车轮的转数=行驶的路程(一定),是乘积一定,车轮的周长与车轮的转数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解决此题关键是先确定一个量一定,再看另外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判断.19.(2012•沛县模拟)先判断,再填空.3a=b a和b成比例.【答案】正比例.【解析】由3a=b得出;a:b=,根据正比例的关系式x:y=k(一定)所以a和b成正比例.解:因为3a=b所以a:b=,符合正比例关系式x:y=k(一定),所以a和b成正比例.点评:此题主要先根据等式改写成比例式,再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20.(2013•华亭县模拟)设一个量x与另一个量y成正比例,已知当X=6时,y=4.(1)写出y和x的关系式.(2)求出当x=6.9时,y的值.【答案】x:y=6:4;y=4.6.【解析】(1)因为一个量x与另一个量y成正比例,所以x与y的比值一定,即x:y=6:4;(2)把x=6.9代入(1)即可求出y的值.解:(1)因为一个量x与另一个量y成正比例,所以x与y的比值一定,即x:y=6:4;(2)把x=6.9代入x:y=6:4,即6.9:y=6:4,6y=6.9×4,6y=27.6,y=4.6.点评:本题主要是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和解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21.已知4y=6x,x和y成反比例..【答案】×.【解析】判断x和y是否成反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不是乘积一定或乘积不一定,就不成反比例.解:4y=6x,x:y=4:6=,即x与y的比值一定,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x和y成正比例,不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种变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判断.22.正方体的棱长一定,它的体积和表面积比例.【答案】不成.【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所以正方体的棱长一定,它的体积和表面积不成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3.一筐桃平均分给猴子,猴的只数和每只猴分桃的个数..【答案】成反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猴的只数×每只猴分桃的个数=桃子的总数(一定),所以一筐桃平均分给猴子,猴的只数和每只猴分桃的个数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4.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答案】不成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S÷r=πr,r变化,πr就变化,所以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不成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5.判断题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答案】反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分数的分子÷分母=分数值,所以分母×分数值=分数的分子(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6.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答案】不成比例.【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不一定),比值不一定,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7.互相咬合的齿轮的齿数和转数比例.【答案】反.【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因为:齿轮的齿数×转数=转过的总齿数(一定),所以齿轮的转数与齿数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8.份数一定,每份数和总数比例每份数一定,份数和总数比例总数一定,每份数和份数比例.【答案】正,正,反.【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总数÷每份数=份数(一定),所以每份数和总数成正比例;因为:总数÷份数=每份数(一定),所以份数和总数正比例;因为:每份数×份数=总数(一定),所以每份数和份数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9.已知xy=5,x与y成比例.【答案】反.【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xy=5(一定),则x与y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30.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面积与半径也成正比例..(判断对错)【答案】×.【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解:因为圆的周长÷直径=π(一定),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圆的直径和周长成正比例;圆的面积÷半径=π×半径(不一定),是比值不一定,所以圆的面积与半径不成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31.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速度因为和的一定,所以和成正比例.【答案】√,路程,÷,时间,一定,路程,时间,比值,路程,时间.【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即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所以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32.已知y=x,x与y不成比例..(判断对错)【答案】×.【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已知y=x,则:y÷x=(一定),所以x与y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33.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烧煤量和烧煤天数成比例.理由:.【答案】反,两种相关联量的乘积一定.【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每天烧煤量×烧煤天数=煤的总量(一定),所以每天烧煤量和烧煤天数成反比例;理由:两种相关联量的乘积一定;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34.如果y=,那么x和y成反比例..(判断对错)【答案】√.【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如果y=,则:xy=8(一定),即乘积一定,所以x和y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35.货物的总吨数一定,运走的吨数与余下的数成反比例..【答案】错误.【解析】根据题意知道,运走的吨数与余下吨数的和就是货物的总吨数,由此即可判断.解:因为,运走的吨数+余下的吨数=总吨数,不是比值与乘积一定,所以不成比例.点评:此题考查了两个量成何比例的方法,即如果两个量的比值一定,则这两个量成正比例,如果两个量的乘积一定,那两个量就成反比例.36.如果,A×B等于C一定,那么A和B成正比例.【答案】反.【解析】判断成A和B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A×B=C(一定),是乘积一定,所以A和B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37.运一批粮食,卡车的载重量和所需要的次数如下表:每次运的重量/吨34568②表中涉及到这批粮食总质量、、三种量,其中是一定的,和是相关联的量,它们成比例.【解析】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3×40=4×30=5×24=6×20,即每次运的重量×所需次数=这批粮食的总重量(一定),每次运的重量和所需次数成反比例;据此解答,然后填表即可;②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可知:表中涉及到这批粮食总质量、每次运的重量、所需次数三种量,其中这批粮食的总重量是一定的,每次运的重量和所需次数是相关联的量,它们成反比例.解:①因为3×40=4×30=5×24=6×20,即每次运的重量×所需次数=这批粮食的总重量(一定),每次运的重量和所需次数成反比例;则:3×40÷8=15(吨),3×40÷12=10(次),填表如下:×所需次数=这批粮食的总重量,因为这批粮食的总重量是一定的,每次运的重量和所需次数是相关联的量,它们成反比例;点评:此题应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及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反比例的方法进行解答.38.速度、路程和时间这三种量,一定,和成正比例.【答案】速度;路程;时间.【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不是比值一定或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解:速度、路程和时间这三种量中,路程÷时间=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一定,所以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同理也可得出时间一定时,路程与速度成正比例);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再做出判断.39.在如果x与y成正比例,那么“?”是;若x与y成反比例,那么“?”是【答案】1,4.【解析】(1)如果x和y成正比例,则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根据比值一定,列出比例式:4:12=?:24,求得“?”的值;(2)如果x和y成反比例,则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根据乘积一定,列出方程:4×12=?×24,可求得“?”的值.解:(1)x和y成正比例,则2:600=?:300,?×600=2×300,?=600÷600,?=1;(2)x和y成反比例,则?×300=2×600,?×300=1200,?=1200÷300,?=4;点评:根据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的算式,进而求得“?”的数值即可.40.若7x=y,那么x:y=:,x与y成比例.【答案】1、7、正.【解析】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即可写出这个比例式,再看x与。
(完整版)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及答案

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题及答案一、对号入座。
1、35:=20÷16==%=2、因为X=2Y,所以X:Y=:,X和Y成比例。
3、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0%,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
4、向阳小学三年级与四年级人数比是3:4,三年级人数比四年级少% 四年级比三年级多%5、甲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2:3,甲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甲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6、一个比例由两个比值是2的比组成,又知比例的外项分别是1.2和5,这个比例是。
7、已知被减数与差的比是5:3,减数是100,被减数是。
8、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6厘米,乙丙两地距离8厘米;已知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120千米,乙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9、从2:8、1.6:和:这三个比中,选两个比组成的比例是。
10、一块铜锌合金重180克,铜与锌的比是2:3,锌重克。
如果再熔入30克锌,这时铜与锌的比是。
二、明辨是非。
1、一项工程,甲队40天可以完成,乙队50天可以完成。
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比是4:5。
2、圆柱体与圆锥体的体积比是3:1,则圆柱体与圆锥体一定等底等高。
3、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甲数就是乙数的。
4、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5、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
6、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与比例尺成正比例。
7、正方体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8、订阅《今日泰兴》的总钱数和份数成正比例。
三、选择题。
1、把一个直径4毫米的手表零件,画在图纸上直径是8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A、1:B、2:1C、1:20D、20:12、已知=1.2、=1.2,所以X和Y比较。
A、X大B、YC、一样大3、如果A×2=B÷3,那么A:B=。
A、2:B、3:C、1:D:1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5、体积和高都相等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它们底面积的比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反比例判
断
令狐采学
判断下列各题中两个变化的量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
2、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的平方。
3、圆的周长和直径
4、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
5、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6、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和宽。
7、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和宽。
8、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底和高。
9、梯形的面积一定时,上底和下底的和与高。
10、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
1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12、一堆煤的总量不变,烧去的煤与剩下的煤。
13、花生的出油率一定,花生的重量与榨出花生油的重量。
1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它的底与高。
15、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16、圆的面积一定,直径与圆周率。
17、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与比值。
18、时间一定,速度与路程。
19、被减数一定,减数与差。
20、圆锥体体积一定,底面积与高。
21、买相同的电脑,购买的电脑台数与总价
22、每捆练习本的本数相同,练习本的总本数与捆数
23、总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与未行的路程
24、分数值一定,分数的分子与分母
25、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面积和宽
26、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27、一本书的总页数一定,看的天数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
28、六(1)班同学做操,每排站的人数与排数29、订阅《唐山晚报》,订的份数与总价
30、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与比例尺
31、小麦的出粉率一定,小麦的质量与面粉的质量
参考答案
判断下列各题中两个变化的量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
不成比例。
因为s÷r=πr(不一定),且
s×r=πr3(不一定)所以s与r不成什么比例。
2、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的平方。
成正比例。
因为s÷r2=π(一定)所以s与r2成正比例。
3、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因为c÷d=π(一定)所以c与b成正比例。
4、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
不成比例。
因为s÷a=a(不一定),且s×a=a3(不一定)所以s与a不成什么比例。
5、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成正比例。
因为c÷a=4(一定)所以c与a成正比例。
6、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和宽。
成反比例。
因为a×b=s(一定)所以a与b成反比例。
7、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和宽。
不成比例。
因为a÷b= (不一定),且a×b= (不一定)
8、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底和高。
成反比例。
因为a×h=2s(一定)所以a与b 成反比例。
9、梯形的面积一定时,上底和下底的和与高。
成反
比例。
因为(a +b)×h=2s(一定)所以a b与s成反比例。
10、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
成正比例。
因为c÷r=2π(一定)所以c与r成正比例。
1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成反比例。
因为v×t=s(一定)所以v与t成反比例。
12、一堆煤的总量不变,烧去的煤与剩下的煤。
不成比例。
因为烧去的煤与剩下的煤和一定,但是积和商都不一定。
13、花生的出油率一定,花生的重量与榨出花生油的重量。
成正比例。
因为油的重量÷花生的重量=出油率(一定)所以花生的重量与榨出花生油的重量成正比例。
1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它的底与高。
成反比例。
因为a×h=s(一定)所以a与h成反比例。
15、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成正比例。
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一定)所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16、圆的面积一定,直径与圆周率。
不成比例。
因为π是常数,不是变量,不符合比例定义,所以π和d不成比例。
17、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与比值。
博主回复:
成反比例。
因为比的后项×比值=比的前项(一定)所以比的后项与比值成反比例。
18、时间一定,速度与路程。
成正比例。
因为s÷v=t(一定)所以s与v成正比例。
19、被减数一定,减数与差。
不成比例。
因为减数÷差=? (不一定),且减数×差= ?(不一定)20、圆锥体体积一定,底面积与高。
成反比例。
因为s×h=3s(一定)所以s与h成反比例。
21、买相同的电脑,购买
的电脑台数与总价成正比例。
因为总价÷电脑台数=单价(一定)所以电脑台数与总价成正比例。
22、每捆练习本的本数相同,练习本的总本数与捆数成正比例。
因为总本数÷捆数=每捆练习本的本数(一定)所以总本数与捆数成正比例。
23、总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与未行的路程不成什么比例。
因为已行的路程÷未行的路程= (不一定),且已行的路程×未行的路程= (不一定)24、分数值一定,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成正比例。
因为分子÷分母=分数值(一定)所以分子与分母成正比例。
25、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面积和宽成正比例。
因为s÷b=a(一定)所以s与b成正比例。
26、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因为s×h=v(一定)所以s与h成反比例。
27、一本书的总页数一定,看的天数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成反比例。
因为分数值×平均每天看的页数=总页数(一定)所以分数值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成反比例。
28、六(1)班同学做操,每排站的人数与排数成反比例。
因为每排站的人数×排数=全班人数(一定)所以每排站的人数与排数成反比例。
29、订阅《唐山晚报》,订的份数与总价成正比例。
因为总价÷份数=单价(一定)所以总价与份数成正比例。
30、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与比例尺成反比例。
因为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一定)所以实际距离与比例尺成反比例。
31、小麦的出粉率一定,小麦的质量与面粉的质量成正比例。
因为面粉的质量÷小麦的质量=出粉率(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