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蹈《秦俑魂》中艺术赏析
中国古典舞《秦俑魂》《庭院深深》赏析

中国古典舞《秦俑魂》《庭院深深》赏析中国古典舞融汇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其独特的姿态和韵律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目光。
在众多的古典舞作品中,《秦俑魂》和《庭院深深》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在情感而备受赞誉。
本文将深入分析和赏析这两个作品,带领读者一窥中国古典舞的魅力所在。
《秦俑魂》是一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古典舞蹈作品。
通过舞蹈的形式,它向观众展现了秦代的盛世和秦俑的神秘。
作品以秦皇陵中的秦俑为主要形象,舞蹈演员通过独特的动作和优美的舞姿,将秦俑们恢宏壮丽的场景再现在观众眼前。
舞蹈中的动作设计充满力量感,仿佛秦俑真的获得了生命,展现出他们在秦代盛世时期所扮演的壮丽角色。
在《秦俑魂》中,舞蹈演员灵活运用手势、步伐和眼神来表达秦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生活的场景。
例如,舞蹈中的手势表达了秦代人们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和敬畏之情。
舞者们优美而精准地演绎出秦俑们被埋葬的过程,并通过虚实结合的舞蹈手法,展现出壮丽的墓室和秦俑的神秘气息。
整个作品不仅将秦代的社会氛围和秦俑的神秘感完美呈现,还凝聚了中国人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庭院深深》是一幕具有叙事性的古典舞剧。
该作品以唐代名妓杜十娘的传奇故事为基础,表达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独立自主、顽强不屈的精神。
舞剧通过细腻动人的舞蹈语言,深情表现了杜十娘在世俗压力和爱情考验下的坚守和成长。
《庭院深深》中的舞蹈形式独具一格,舞者们通过舞动的力度、舞姿的柔美与刚劲,打造出了一个优雅而又激情的舞台画面。
在剧中,杜十娘从少女到妇人的成长历程,以及对爱情和家庭的坚守,都通过舞蹈的形式娓娓道来。
舞者们的每个动作都富有表情,准确地诠释着杜十娘内心的思绪和情感,同时舞台布景和音乐也与舞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舞作品《秦俑魂》和《庭院深深》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流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民族精神。
通过舞蹈的形式,它们生动地诠释了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之间的精神纽带。
浅析《秦俑魂》的艺术特点及历史价值

浅析《秦俑魂》的艺术特点及历史价值摘要: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
古典舞创立于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
而作品《秦俑魂》就是中国古典舞的杰出的代表作,本文以作品《秦俑魂》为代表,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了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作为一个中国的舞蹈爱好者来说,每一个中国舞蹈爱好者都应该把编舞和对舞蹈的认知提升到一个文化和历史的领域,要考虑一个舞蹈的发展性和方向性,这才能叫做艺术。
这是中国后现代舞蹈爱好者所缺少的部分,希望能够从本文中得到启迪,并在此祝愿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能蒸蒸日上,让全世界的人爱好中国舞蹈,爱好中国的文化。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秦俑魂;黄豆豆;舞蹈Analysis of the Chinese Dance "Terracotta Soul" featuresthe artistic and historical valueAbstract:Chinese classical dance in the dance art as a category, in national traditional folk dance is the basis, through professional workers in refining, sorting, processing, create, and after a long period of testing art practice of certain model significance and classical style of dance. Founded in the 1950s, digest once was some people called "opera dance". And the works "QinYongsoul" is the outstanding Chinese classical works, this paper takes the masterpiece of the "QinYongsoul" represented, and analyzed from two aspects to Chinese classical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rical value. As a Chinese dance lovers, every Chinese dance lovers should be put on the dance choreography and cognitive ascend into a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area, want to consider a dance of developmental and direction, it can be called art. This is the Chinese post-modern dance lovers are missing parts, the hope can get inspiration from this, a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ance wishes to day, let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love Chinese culture and Chinese dance.Key words: Chinese classical dance;Terracotta soul;Huang dou dou;Dance目录摘要 (Ⅱ)关键词 (Ⅱ)Abstract (Ⅲ)Key words (Ⅲ)引言 (1)一、简要介绍舞蹈《秦俑魂》 (2)(一)编导及演员简介 (2)(二)《秦俑魂》的舞蹈特点 (3)(三)《秦俑魂》的音乐特点 (5)二、中国舞《秦俑魂》的历史价值 (6)(一)文化价值 (6)(二)艺术价值 (7)结语 (7)注释 (8)参考文献 (8)致谢 (10)引言中国古典舞从起源来说,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是戏曲舞蹈的复苏,是几千年中国舞蹈传统的复兴。
舞蹈鉴赏

浅谈中国民族舞剧的艺术特征——以《秦俑魂》为例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和阐述中国民族舞剧的艺术特征和概况,来进一步清晰和明确这一发展着的艺术概念,要探索解决如何在民族文化艺术的传统基础上,吸收外来的经验,创作新型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舞剧形式。
并从这一重要的使命中来欣赏和了解民族舞剧的魅力之所在。
让这一中华民族文化与西方艺术形式相结合的艺术结晶,更好的在中国舞蹈史上创造出更多的经典和传奇。
关键词中国传统舞剧发展概况艺术特征一中国民族舞剧的含义及内容组成民族舞剧是以特定地域的民族风情为背景,结合西方舞剧的表演形式将一个人们熟知或鲜为人知的民族文化形态以无声的舞台表演展示给我们。
由前苏联芭蕾编导大师查普林与表演艺术家李少春联合指导的对于中国舞剧的发展来说,《宝莲灯》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它是鲜明成型的中国第一部大型的民族舞剧,标志着中国民族舞剧的初建成型,树立了我国古典民族舞剧一种比较完整的样式,为这一类型舞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宝莲灯》又名《劈山救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古典神话故事。
编导进行这部舞剧创作的目的,就是要探索解决如何在民族文化艺术的传统基础上,吸收外来的经验,创作新型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舞剧形式。
编导首先考虑的是作为独立的舞剧艺术,不用语言,主要靠舞蹈动作,以及和音乐、舞美的结合,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这种做法,符合了建国初期发展民族文化的时代要求。
在此之前,中央实验歌剧院舞剧团创作演出了《盗仙草》《刘海戏蟾》《碧莲池畔》等由传统戏曲改编的舞剧,本剧延续了该团一直以来对创作民族舞剧的探索和风格。
舞剧《宝莲灯》也是北京舞蹈学校第一期编导班学员李仲林和黄伯寿的毕业习作,导师为苏联专家查普林和京剧名家李少春,根据舞剧艺术形式的特殊要求,编导把剧情概括为六场:本剧根据西安出土的华夏古老文明的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创编。
1984年参加西安市首届戏剧节,获剧本三等奖。
同年,获中国舞协陕西分会颁发的舞蹈创作优秀作品纪念奖。
古典舞蹈《秦俑魂》中的艺术赏析

古典舞蹈《秦俑魂》中的艺术赏析作者:邓小龙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1期摘要:舞蹈是一种表达内心情感世界的艺术创作,也是一种崇高的动作文化艺术。
中国古典舞是在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基础上,经过老一辈舞蹈家们精心的提炼、加工、编排、创造和长期的艺术实践,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艺术。
本文通过古典舞蹈作品《秦俑魂》中的艺术特征、意境创造、来分析中国古典舞。
关键词:古典舞;艺术特征;意境创造;特殊性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122-01艺术源于劳动,源于生活。
中国古典舞也不例外,它来自于历史文化的积累,来自于历史的延续。
学习与研究中国古典舞,对扩大我们的舞蹈艺术视野,接受我国传统历史文化艺术的熏陶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历史的演变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取向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古典舞中的人物性格与情感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进程丰富多彩,这也是中国古典舞蹈艺术走向世界的体现。
古典舞蹈作品《秦俑魂》首演于1997年,表演者,黄豆豆,作品是根据四人舞蹈《秦王点兵》而改编成的单人舞蹈,并在桃李杯舞蹈比赛中荣获金奖,获得观众和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作品中展示出中国古典舞蹈动作的规范、鲜明的民族色彩、严谨科学的语言等艺术特征。
将华夏的时代精神发挥到极致,使整部作品表现出浓烈的民族色彩和民族情感,其中本作品展现出来的艺术特征尤为明显。
舞蹈《秦俑魂》中采用了中国特有的民族打击乐器“鼓”,在中国古代“击鼓”有着重要作用。
战场杀敌,击鼓助威,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特例。
本作品采用击鼓而舞的方式,把古代战场奋勇杀敌的气氛发挥的淋淋尽致,表演氛围深深地感染着观众。
本作品的节奏感上也很突出,这也是与我们中华民族的音乐特点是分不开的,所形成的舞蹈动作、内在节奏、吞吐、动静、提沉、相结合,从而产生我们所熟悉的动律与神韵。
《秦俑魂》中,演员服装没有采用大众化的长袖、大褂这种与戏曲艺术类似的服饰,而是根据作品的主题,给演员穿上了更加形象化的士兵盔甲的服装。
中国古典舞《秦俑魂》《庭院深深》赏析

中国古典舞《秦俑魂》《庭院深深》赏析《秦俑魂》《庭院深深》是中国古典舞的两部经典作品。
它们通过舞蹈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对《秦俑魂》《庭院深深》进行赏析,分析它们的舞蹈特色和艺术内涵。
首先,我们来赏析《秦俑魂》。
这是一部以古代秦俑为主题的舞蹈作品。
舞蹈的舞台布置和音乐氛围都与秦墓中的宏伟场景相呼应,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
舞蹈中运用了大量的手势动作和身体语言,展示了古代人们对生死和永恒的思考。
舞者们优美的身姿和舞步流畅的转换令人叹为观止,给人一种恢弘壮丽的感受。
《秦俑魂》的舞蹈动作和音乐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整个舞蹈充满了寓意和哲理,深深触动了观众的情感内核。
接下来,我们进入《庭院深深》的赏析。
这是一部以古代庭院生活为背景的舞蹈作品。
舞蹈以一个古老庭院中的女子命运为线索,展现了她在家族典礼、婚姻和爱情之间的纠结和选择。
舞者们通过优美的舞姿和动人的情感演绎了女子内心的挣扎和决断。
舞蹈中的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简洁而具有古代庭院的气息,给人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感觉。
整个舞蹈强调了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并通过舞蹈编排展示了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家族观念和女性角色的心理困境。
《庭院深深》精彩的编舞和出色的表演技巧使观众能够深入体验其中的情感与故事。
中国古典舞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注重舞者技巧的表演,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秦俑魂》和《庭院深深》都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特点和精髓。
首先,中国古典舞注重身体的柔美和舞姿的优雅。
舞者通过修炼和训练,使得身体柔软而有力,舞姿流畅而自然。
舞者的手势动作、身体曲线和舞步的转换都要求舞者达到一种舞蹈的极致美感。
这种追求舞者身体美学和艺术表现力的特点使中国古典舞与其他形式的舞蹈有着显著的区别。
其次,中国古典舞强调舞蹈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意境塑造。
舞者通过表情、动作和舞姿将情感娓娓道来。
而舞蹈音乐的选取和舞台设计也都能够与情感表达相协调,共同营造一种意境和气氛。
中国古典舞《秦俑魂》《庭院深深》赏析

中国古典舞《秦俑魂》《庭院深深》赏析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其中,《秦俑魂》和《庭院深深》作为经典之作,以其独特的舞蹈语言和精湛的表演技艺,吸引着众多观众的目光。
本文将对这两部作品进行赏析,探讨其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一、《秦俑魂》:穿越千年的寂灭之声《秦俑魂》以中国大型考古发现之一的秦俑为背景,展示了秦朝灿烂文明和秦俑的生动形象。
舞剧以具有浓郁秦风的舞蹈形式为基础,通过丰富多样的动作与编排,再现了秦俑们在长眠千年后重见天日的场景,以及他们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情感。
在《秦俑魂》中,舞者们的舞姿鲜明而有力,展现了秦朝时期的庄严和雄壮。
他们优雅的舞步,配合精确的身体协调和丰富的手势动作,充分展示了舞者们的舞蹈功力和表演技艺。
通过韵律感强烈的音乐,搭配绚丽多彩的服饰和舞台背景,整个舞剧呈现出一种古朴而庄严的氛围,使观众仿佛穿越到了秦朝的时代。
《秦俑魂》不仅仅是对秦朝文化的传承和展示,更是在向观众述说着历史的沧桑与秦俑的悲壮。
通过舞蹈表达,观众似乎能感受到秦俑们长久岁月中的寂寞与孤独,以及他们渴望重新与世界相见的温情。
这种深邃的表演艺术,不仅赋予了舞剧以情感内涵,更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从心灵深处产生共鸣。
二、《庭院深深》:百年光影中的人间悲欢《庭院深深》是一部以名著《红楼梦》为题材的古典舞作品。
舞剧通过舞蹈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贾府的庭院景象和情感纠葛,呈现了小说中的众多经典场景,使观众能够更加贴近小说的哲思和情感。
《庭院深深》中,舞者们通过精湛的技巧和流畅的舞蹈动作,展现了贾府的宏伟和庄严。
他们以流畅灵动的舞步和精准的配合,再现了小说中贾府的风雨人生和众多人物的情感变化。
音乐、服饰和舞台布景的细腻设计,使整个舞剧充满了古典而庄重的气息,使观众彷佛走入了小说的世界。
《庭院深深》的舞蹈情节紧密,层次丰富,既有喜庆的婚礼场景,也有凄凉的离别情节。
通过舞者们的精湛表演,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小说中所描述的那种世态炎凉、情感纠结和人生无常。
浅谈毯子功在古典舞中的运用——以舞蹈《秦俑魂》为例

一
软翻( 手为支撑 , 脚为着落点的各种 软翻 ) 由两方 面所组成 :
、
是单一的( 例如 , 单一 的项 目单腿前桥 、 单腿后桥等 ) 。 通过对
单一项 目的反复训练使学生在生理的适应能力上和大脑 的支配
能力 上得 到了锻炼 , 起 到提高和加强学生基本能力 的作用 。 第二 个方 面是把两个不 同类型的项 目有 目的组合进行训练 ,这种类
的方式方 法都有很多共 同点。 近些年古典舞中又添加了如体操 、
翻提 等 。
( 一) 软 开 度 训 练 部 分
杂技 等当中的一些特点 , 这就是古典舞 , 而古典舞 中的毯子功又
是必不可少的 , 毯子功的内容包括翻 、 腾、 扑、 跌、 滚、 摔等各项技 术技 巧的基本功 。由于这些技 巧的高强度 、 难 度大 、 技术条件 复 杂的训练 , 都是在毯子上进行 的 , 以保 护练习者不受伤 害 , 故 而 称之为“ 毯子功” 。 毯子功的由来是根据汉代百戏中即有杂技 、 筋 斗的表演 , 比如 土 的西汉乐舞 陶俑中 , 就有“ 拿顶 ” 、 “ 下腰 ” 等 等多种多样 的表演 姿态。经过历代杂技 和戏曲艺人 的创造 、 发 展, 从 而 形成 了具 有 民族 风 格 的 翻 、 滚、 腾、 扑、 跌等各种技艺。 随 着戏 曲的形成 , 毯子功在戏 曲表演 中 , 成 为塑造人物性格 、 表现
2 0 1 _ 4
文 艺生活 L I T ER A TU RE L I F E
乐 舞 歌 赋
浅谈毯子功在古典舞 中的运 用
— —
以舞蹈《 秦俑魂 》 为例
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舞蹈鉴赏

舞蹈鉴赏我看《秦俑魂》在舞蹈鉴赏课上,老师给我们欣赏了黄豆豆在第五届桃李杯比赛中表演的《秦俑魂》。
短短的5分多钟,黄豆豆将他饰演的秦俑表现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秦俑威武的身躯和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一片黑暗中,舞台正中央立着一尊秦俑,随着灯光一点点变亮,音乐声慢慢响起,秦俑的头一上一下僵硬的转动着,然后他突然伸出一只手,冲破外层的束缚,摘掉他脸上的面具,慢慢地他的双腿也获得自由,最终破“俑”而出。
他机械地迈动脚步,突然凌空翻了两个跟斗,举起双手,仰望着天,似在呼喊着“我自由了---”是啊,他已经沉睡了上千年,现在挣脱了一切禁锢,怎能不让他欣喜若狂!在越来越强烈的音乐声中,他由远而近,慢慢挪动脚步,由一开始的僵硬逐渐变得流畅起来,一招一式是那么的优美而又充满阳刚之气。
随着远方传来的号角声,他大吼一声,似在呼喊“兄弟们,冲啊!”动作也更加激烈,似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看哪,他是多么的英勇无畏,多么的坚韧不拔,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在一片硝烟中,随着音乐里众人的呐喊声,屏幕上出现了浩浩荡荡威武不屈的秦俑,是的,他只是千千万万个秦俑中的渺小的一个,可他们每一个都是不可缺少的。
在舞蹈的最后,他半跪在地上,仰望着天空,灯光渐渐熄灭,他————就这样消失了··虽然我不是舞蹈专业的学生,对舞蹈了解不是很多,但我还是可以看出黄豆豆的许多动作是需要技术和深厚的舞蹈底子的。
他的速度之快,旋转之多,稳定性之强,让我不禁为之折服。
我在看他的连续凌空翻,单手翻等高难度动作时,心中不由为他捏把汗,可他完美的演绎了秦俑的满腔热血和永不退缩,以及华夏儿女昂扬的斗志,坚持的信念和满腔的热血,我想这世上再也没有人能比他更好地诠释出秦俑的灵魂了。
而从舞蹈的设计来看,他的动作和音乐配合的也是天衣无缝,并且很好的运用了秦俑这个道具,将秦俑的挣脱过程更加真实清晰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一目了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舞蹈《秦俑魂》中的艺术赏析摘要:舞蹈是一种表达内心情感世界的艺术创作,也是一种崇高的动作文化艺术。
中国古典舞是在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基础上,经过老一辈舞蹈家们精心的提炼、加工、编排、创造和长期的艺术实践,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艺术。
本文通过古典舞蹈作品《秦俑魂》中的艺术特征、意境创造、来分析中国古典舞。
关键词:古典舞;艺术特征;意境创造;特殊性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122-01
艺术源于劳动,源于生活。
中国古典舞也不例外,它来自于历史文化的积累,来自于历史的延续。
学习与研究中国古典舞,对扩大我们的舞蹈艺术视野,接受我国传统历史文化艺术的熏陶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历史的演变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取向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古典舞中的人物性格与情感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进程丰富多彩,这也是中国古典舞蹈艺术走向世界的体现。
古典舞蹈作品《秦俑魂》首演于1997年,表演者,黄豆豆,作品是根据四人舞蹈《秦王点兵》而改编成的单人舞蹈,并在桃李杯舞蹈比赛中荣获金奖,获得观众和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作品中展示出中国古典舞蹈动作的规范、鲜明的民族色彩、严谨科学的语言等艺术特征。
将华夏的时代精神发挥到极致,使整部作品表现出浓烈的民族色彩和民族情感,其中本作品展现出来的艺术特征尤为明显。
舞蹈《秦俑魂》中采用了中国特有的民族打击乐器“鼓”,在中国古代“击鼓”有着重要作用。
战场杀敌,击鼓助威,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特例。
本作品采用击鼓而舞的方式,把古代战场奋勇杀敌的气氛发挥的淋淋尽致,表演氛围深深地感染着观众。
本作品的节奏感上也很突出,这也是与我们中华民族的音乐特点是分不开的,所形成的舞蹈动作、内在节奏、吞吐、动静、提沉、相结合,从而产生我们所熟悉的动律与神韵。
《秦俑魂》中,演员服装没有采用大众化的长袖、大褂这种与戏曲艺术类似的服饰,而是根据作品的主题,给演员穿上了更加形象化的士兵盔甲的服装。
舞台上的表演效果更是使观众耳目一新,直接展现出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兵马俑苏醒的那一瞬间,砖制的盔甲片片碎裂,兵马桶冲出束缚,突破石俑,这些道具的应用更为巧妙。
士兵与盔甲的结合,这种表达方式,直奔主题,使舞台上的表演深化,更能突出的表现中华民族这种不屈不饶的民族气节与民族精神。
虽然中国古典舞是以戏曲艺术为基础,但是他们在训练方法和表演形式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
戏曲要求腿功、腰功、勾脚训练,舞姿多以唱、打、翻为主,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艺术。
中国古典舞不仅要求腿功、腰功、还要绷脚训练,同时还要求各个关节的灵活运用,舞姿丰富多彩,表演形式多以舞蹈动作为主,纯舞蹈才是中国古典舞的本质。
戏曲艺术大量运用生活动作来表达作品,根据作品的需要,还要有
跳跃、翻腾等动作,最显著的是将手语动作发展成为舞蹈动作,这也是戏曲艺术固有的表演形式。
在中国古典舞中,肢体动作的节奏与力度也不是平均分布。
中国古典舞的动态表演中总给人一种飘逸的感觉,舞蹈动作的主体意识和舞蹈动作都具有抽象功能。
形、神、劲、律也是中国古典舞蹈重要的表现手段。
四大要素的完美结合,构成了中国古典舞元素性动作的高度统一和谐,也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审美理念。
作品中,舞台美术、灯光的配合,使舞蹈《秦俑魂》的表演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意境。
在配合音乐等多方面因素,更能烘托这种氛围。
开场兵马俑从黑暗中破俑而出到作品的结尾,演员黄豆豆慢慢抬腿倒地的那一刻,这种威武的气势给观众们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
把整部舞蹈作品推向顶端,从而深深地升华了作品的主题,观众无一不为这种精神所倾倒。
中国舞艺术的发展,坚持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是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前进的重要标志。
一些成功作品的问世,反映中华人民对生活,对社会发展的感受,表明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复兴中国。
大部分舞蹈作品的传感性,对社会也起到了巨大的团结能聚作用,使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中国舞蹈艺术是一个庞大而又系统的工程,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道路,才能在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取得舞蹈艺术事业的繁荣昌盛。
想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舞蹈事业,还需要我们下一代不断探索,不断努力,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古典舞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科学的训
练体系和教学方法,而且这套体系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审美标准和美学规范,这种表现力是其他舞种所代替不了的。
中国古典舞是我国所独有的舞蹈种类,是经过舞蹈工作者们精心的加工,提炼,整理出来,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体系这是中国古代舞蹈的文艺复兴,也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传承。
中国古典舞是美的艺术,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历史的延续。
中国古典舞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步积累形成的传统舞蹈,有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经过现代艺术家们的发展创造,大量吸收西方舞蹈文化的精华,不断创新,不断开阔,使我们中国古典舞具有更加深厚的内涵与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