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作品赏析
十大经典中国古典舞作品鉴赏

十大经典中国古典舞作品鉴赏中国古典舞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它以独特的舞姿、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技艺,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众。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十大经典中国古典舞作品,让我们一起鉴赏这些优美的舞蹈艺术。
《梅花三弄》这是一支由中国国家大剧院舞蹈团演绎的著名古典舞作品。
它通过细腻的舞姿描绘了梅花在寒冬中的坚强和美丽,展示了中国文化中对梅花的崇敬和赞美。
《游园惊梦》这是一支脍炙人口的古典舞作品,由中国舞蹈家协会表演艺术中心编创。
它通过舞蹈的形式将中国文学名篇《红楼梦》中的场景和人物生动地展现出来,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红楼梦的世界中。
《白蛇传》这是一支根据中国古代传说改编的古典舞作品,故事情节动人。
它通过独特的舞蹈语言诠释了白蛇的仁爱和勇敢,展示了中国人对于爱情和道义的思考。
《红色娘子军》这是一支动感十足的古典舞作品,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红色娘子军的真实故事改编。
舞蹈中充满了革命热情和英勇的精神,展现了中国妇女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和贡献。
《东方红》这是一支以中国革命歌曲为主题的古典舞作品,由北京舞蹈学院编创。
它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了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的坚定意志和团结一致的力量。
《春之祭》这是一支由中国歌舞团演绎的古典舞作品,舞剧结合了春天的气息和人们的欢乐。
它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示了人们对于春天的热爱和美好祝愿。
《红灯记》这是一支由中国少年儿童艺术剧院编创的古典舞作品。
它通过舞蹈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有关传统戏曲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黄土情》这是一支以陕北黄土地风貌为背景的古典舞作品,由中国舞蹈家协会表演艺术中心编创。
它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了陕北人民对家乡土地的深情厚意。
《印象刘三姐》这是一支以中国云南民歌为主题的古典舞作品,由云南省舞蹈团演绎。
它通过舞蹈的方式展示了中国西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战马奔腾》这是一支由中国军事歌舞团编创的古典舞作品,以中国军队的战马为主题。
舞蹈作品赏析中国古典舞

舞蹈作品赏析中国古典舞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深受世人喜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几个经典的中国古典舞蹈作品进行赏析,探索其独特之美。
一、《百花争艳》《百花争艳》是中国古典舞蹈中的精品之一,以其典雅优美的舞姿展示了各种花卉的风采。
舞者们以细腻的动作和独特的舞蹈编排,将花开花谢、花香花艳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柔美的荷花、高洁的百合,还是烂漫的牡丹、婀娜多姿的梅花,都在舞者们的身姿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通过《百花争艳》,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对大自然万物的崇敬之情,以及中国舞蹈艺术的高度表现力。
二、《春之祝福》《春之祝福》是中国古典舞蹈中一部充满欢乐和节日气氛的作品。
它以春天的到来为主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场面。
整个舞蹈以轻快的旋律和舞动传递着喜庆和祝福之情。
舞者们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以欢快的节奏展示出四季更迭的美妙变化。
通过《春之祝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样的舞蹈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古典舞蹈的优雅,也表达了中国文化中对于和谐与美好的向往。
三、《仙女散花》《仙女散花》是中国古典舞蹈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广为人知的水袖舞。
这个舞蹈以仙女散花的情节为基础,展示了仙女轻盈飞舞、行云流水的神态。
仙女们手持长长的彩色丝巾,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曳舞动,彷佛真正的下凡仙子。
这样的舞姿给人一种超然脱俗的感觉,也让观众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
通过《仙女散花》,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典舞蹈中对于宇宙间梦幻形象的追求,以及对于舞者技巧和表现力的高要求。
四、《霓裳羽衣舞》《霓裳羽衣舞》是中国古典舞蹈中的经典之作,以神话传说中仙女穿着霓裳羽衣翩翩起舞的场景为主题。
舞者们在制作精良的羽衣下展示出轻盈飘逸的舞姿。
这个舞蹈以古代衣饰中的“霓裳”为特色,给人一种梦幻而又神奇的感觉。
舞者们如仙女般从天而降,或轻歌曼舞,或翩若惊鸿,将古代传说中仙境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古典舞《秦俑魂》《庭院深深》赏析

中国古典舞《秦俑魂》《庭院深深》赏析中国古典舞融汇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其独特的姿态和韵律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目光。
在众多的古典舞作品中,《秦俑魂》和《庭院深深》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在情感而备受赞誉。
本文将深入分析和赏析这两个作品,带领读者一窥中国古典舞的魅力所在。
《秦俑魂》是一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古典舞蹈作品。
通过舞蹈的形式,它向观众展现了秦代的盛世和秦俑的神秘。
作品以秦皇陵中的秦俑为主要形象,舞蹈演员通过独特的动作和优美的舞姿,将秦俑们恢宏壮丽的场景再现在观众眼前。
舞蹈中的动作设计充满力量感,仿佛秦俑真的获得了生命,展现出他们在秦代盛世时期所扮演的壮丽角色。
在《秦俑魂》中,舞蹈演员灵活运用手势、步伐和眼神来表达秦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生活的场景。
例如,舞蹈中的手势表达了秦代人们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和敬畏之情。
舞者们优美而精准地演绎出秦俑们被埋葬的过程,并通过虚实结合的舞蹈手法,展现出壮丽的墓室和秦俑的神秘气息。
整个作品不仅将秦代的社会氛围和秦俑的神秘感完美呈现,还凝聚了中国人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庭院深深》是一幕具有叙事性的古典舞剧。
该作品以唐代名妓杜十娘的传奇故事为基础,表达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独立自主、顽强不屈的精神。
舞剧通过细腻动人的舞蹈语言,深情表现了杜十娘在世俗压力和爱情考验下的坚守和成长。
《庭院深深》中的舞蹈形式独具一格,舞者们通过舞动的力度、舞姿的柔美与刚劲,打造出了一个优雅而又激情的舞台画面。
在剧中,杜十娘从少女到妇人的成长历程,以及对爱情和家庭的坚守,都通过舞蹈的形式娓娓道来。
舞者们的每个动作都富有表情,准确地诠释着杜十娘内心的思绪和情感,同时舞台布景和音乐也与舞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舞作品《秦俑魂》和《庭院深深》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流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民族精神。
通过舞蹈的形式,它们生动地诠释了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之间的精神纽带。
浅析古典舞《橘子红了》中的审美意境

浅析古典舞《橘子红了》中的审美意境【摘要】古典舞《橘子红了》展示了一种优雅与美的审美意境。
通过舞蹈动作、服装和道具的设计、音乐选择配合、舞台布景的营造以及舞者的表现与情感传达,呈现出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
舞蹈中的优美动作与舞者身姿的优雅相互呼应,展现出一种优美的气质。
服装和道具的审美设计突出了传统的美感,与音乐的选择与配合相得益彰。
舞台布景的营造通过色彩和光影的运用,打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情境。
舞者的表现及情感传达让观众更加沉浸其中。
整体呈现出一种唯美、优雅、动人的审美意境。
欣赏这一舞蹈作品需要一颗静心感受美的心境,能够领略其背后的深意。
通过对古典舞审美意境的反思与思考,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一艺术形式。
【关键词】关键词:古典舞《橘子红了》,审美意境,舞蹈动作,服装,道具,音乐,舞台布景,情感传达,心境,反思。
1. 引言1.1 古典舞《橘子红了》的背景介绍古典舞《橘子红了》是一部融合中国古典舞和现代元素的舞蹈作品,由知名编舞家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创作而成。
这部舞剧以中国古代诗词《橘子红了》为灵感来源,通过舞者的优美舞姿和动作,展现了一幅唯美悠扬的画面。
《橘子红了》在舞蹈艺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成为了中国古典舞的瑰宝之一。
该舞剧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了中国古典舞的魅力和韵味,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通过对《橘子红了》的欣赏和解读,观众可以感受到中国古典舞的美妙之处,领略其独特的审美意境。
结束。
1.2 审美意境的定义审美意境是指在人们审美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意境和美感。
它是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氛围和情感色彩,往往通过艺术作品的表现和构思来传达给观众。
审美意境是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情感效果,是艺术家通过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和意境,让观众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和感受。
审美意境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它是观众在接触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主观情感和体验,同时也受到作品本身所呈现的客观形式和内容所影响。
古典舞《桃夭》作品分析

古典舞《桃夭》作品分析古典舞《桃夭》是一部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经典舞蹈作品。
本文将从舞台效果、故事情节和舞蹈技巧等方面对《桃夭》进行分析,以展现其艺术魅力。
舞台效果《桃夭》的舞台布景和道具设计旨在还原古代宫廷环境和神话故事背景。
舞台上常见的宫殿场景、山水池塘等元素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典雅细腻的舞台空间。
此外,服装的选择和搭配也非常考究,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精致的细节,营造出富有东方韵味的舞台画面。
故事情节《桃夭》的故事情节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桃花源记》。
舞剧通过表演者的肢体语言和舞蹈动作,生动地再现了故事中的桃花源美景和主人公的喜悦心情。
情节的安排紧凑合理,以舞蹈的方式将故事中的戏剧性事件展现在观众面前,引人入胜。
舞蹈技巧《桃夭》融合了中国古典舞的技巧与现代编舞风格。
舞蹈者的身姿挺拔、步伐轻盈,以舞姿的优美和舞者之间的默契配合展示出舞蹈的美妙。
此外,踏寻技巧与翩跹动作的结合,使舞蹈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舞蹈的节奏与音乐相得益彰,使整个舞蹈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审美效果。
通过对《桃夭》的舞台效果、故事情节和舞蹈技巧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个作品在多个方面都彰显了古典舞的艺术魅力。
它以其细腻、优美和高度的艺术性,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对于古典舞爱好者来说,《桃夭》无疑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经典作品。
古典舞《桃夭》不仅在舞蹈圈子中备受推崇,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通过传统舞蹈形式和现代编舞手法的完美结合,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和魅力。
希望大家能够欣赏和喜爱这部杰出的古典舞作品,感受其中所传递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美感。
十大经典中国古典舞作品鉴赏

十大经典中国古典舞作品鉴赏摘要:一、引言二、中国古典舞概述三、十大经典中国古典舞作品1.《霓裳羽衣曲》2.《十面埋伏》3.《飞天》4.《黛玉葬花》5.《黄河》6.《梁祝》7.《茉莉花》8.《扇子舞》9.《天鹅湖》10.《大红灯笼高高挂》四、中国古典舞的传承与发展正文:一、引言中国古典舞是中国舞蹈艺术中的瑰宝,其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为您介绍十大经典中国古典舞作品,带您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二、中国古典舞概述中国古典舞起源于中国古代,以表现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神话、传说等为主要内容,融合了武术、戏曲、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艺术。
中国古典舞注重舞蹈动作与音乐、道具、服装的协调配合,力求舞姿优美、技艺精湛,使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十大经典中国古典舞作品1.《霓裳羽衣曲》《霓裳羽衣曲》是一部具有浓郁宫廷气息的中国古典舞作品,表现了唐朝宫女们身着华丽霓裳,舞动羽衣的优美舞姿。
作品通过舞蹈展示了唐朝宫廷的富丽堂皇和繁荣昌盛。
2.《十面埋伏》《十面埋伏》是一部表现中国古代战争场面的舞蹈作品,舞蹈中展现了战士们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的精神风貌。
作品通过舞蹈动作和音乐,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战争氛围,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古代战场。
3.《飞天》《飞天》是一部取材于敦煌壁画的中国古典舞作品,表现了壁画中仙女们翩翩起舞的场景。
舞蹈动作优美、流畅,展示了仙女们在空中飞舞的飘逸姿态。
4.《黛玉葬花》《黛玉葬花》是一部根据《红楼梦》改编的中国古典舞作品,表现了黛玉葬花时的悲伤情感。
舞蹈动作细腻、传神,将黛玉的内心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5.《黄河》《黄河》是一部表现黄河流域人民生活的舞蹈作品,舞蹈中展现了黄河儿女勤劳、勇敢、善良的品质。
作品通过舞蹈动作和音乐,展示了黄河流域的壮丽景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6.《梁祝》《梁祝》是一部根据古代传说改编的中国古典舞作品,表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忠贞不渝的爱情。
十大经典中国古典舞作品鉴赏

十大经典中国古典舞作品鉴赏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古典舞艺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展现了独特的魅力,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下面将为您介绍十大经典中国古典舞作品,让您品味古典舞融入艺术的魅力。
1.《白蛇传》《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被反复改编和演绎,也成为了中国古典舞的经典之作。
这部作品以舞台美术、音乐和舞蹈相结合的形式,讲述了法海与白蛇的故事,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让观众沉浸在传说的世界中。
2.《红色娘子军》《红色娘子军》是中国舞台艺术的一大瑰宝,讲述了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红色娘子军的故事。
舞剧通过生动的舞蹈、激情的音乐和视觉效果,展现了红军女战士的坚持和英勇,以及中国妇女解放的伟大历程。
3.《梅花烙》《梅花烙》是中国古典舞艺术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
剧中女主角以梅花的形象为主题,以探寻命运与自由的追求为主线,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了人性的真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舞剧版本将小说中的复杂情感和人物关系以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
舞剧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角色深入的人物刻画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感和美感。
5.《蝶恋花》《蝶恋花》是中国古典舞中的经典之作,以浓郁的南方风情为特色,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了恋人之间的爱情与坚守。
舞剧通过优美的舞姿、精湛的技巧和细腻的表演,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爱与美的世界。
6.《牡丹亭》《牡丹亭》是中国古代戏曲作品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舞的经典之作。
舞剧通过舞者的动作和舞台美术展现了唐代著名作家元稹的爱情故事,以及对人生和艺术的思考。
7.《柳湖辞》《柳湖辞》是中国古典舞中的经典之作,以柳湖辞为题材,通过舞者的舞姿和技巧展现了水乡的美景和人文风情。
舞剧通过独特的编排和表演手法,将观众带入柳湖的美丽世界,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8.《百鸟朝凤》《百鸟朝凤》是中国古典舞中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一个中国民间音乐家的传奇故事。
中国古典舞作品赏析

中国古典舞作品赏析中国古典舞作为传统艺术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其独特的舞蹈动作、婉约的舞姿、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深深吸引了人们的注目。
本文将对几部中国古典舞作品进行赏析,以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和美感。
第一部作品是《下江南》。
这是一部由中国舞蹈家杨丽萍编创的经典舞剧,以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中国南方地区的田园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舞蹈家们身着色彩斑斓的传统服饰,以柔美的舞姿表现了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田园生活和悠久历史。
他们灵活的身姿和流畅的舞步,使观众仿佛置身于江南的花海和水乡之中,感受着自然的美好和宁静的氛围。
第二部作品是《红楼梦·贾宝玉》。
这是中国古典舞团编创的一部以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为题材的舞剧。
舞蹈家们通过精湛的舞蹈技巧和精细的表情演绎了《红楼梦》中贾宝玉这一角色的命运起伏和内心世界。
他们用舞蹈呈现出贾宝玉的忧郁、温柔和敏感,展现了他对花、对情感的独特感悟。
舞蹈家们的表演充满力量感和戏剧性,将观众带入了贾宝玉的世界,让他们感受到这个经典人物的复杂性和纷繁的情感世界。
第三部作品是《印象·刘三姐》。
这是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编创的一部大型舞剧,以四川地区的苗族民间故事为背景,展现了四川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舞蹈家们身着苗族的传统服饰,在舞台上展现出苗族特色的舞蹈和音乐。
他们的舞步矫健有力,表达出苗族人民的勇敢和坚韧。
整个舞剧以壮观的场景和精彩的舞蹈,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众,让他们领略到四川苗族文化的魅力和深厚的艺术底蕴。
第四部作品是《江山美人》。
这是一部以中国古代历史为背景的舞剧,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和美丽女性的故事。
舞蹈家们通过华丽的舞台和精心编排的舞蹈,呈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辉煌和美丽。
他们的舞姿婉约而高贵,体现了中国古代女性的优雅和坚毅。
舞剧中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舞者们的表演充满激情和力量,使观众如同穿越时空,亲身经历那段古老而辉煌的历史。
通过对这几部中国古典舞作品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典舞的独特魅力和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舞作品赏析----《情天恨海圆明园》
舞剧总编导:陈维亚
舞剧作曲:赵季平
舞剧编剧:赵大鸣
舞台美术:高广建
灯光设计:沙晓岚、于福申
舞剧服装道具设计:韩春启
副导演:沈晨
舞蹈编导:肖燕英、陈兆斌、杭晓光
配器:韩兰奎、崔炳元
舞剧首演:2001年北京
首演团体:北京歌舞团
首演演员:孙晓娟、汪子涵、王舸等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建于明代。
在清代,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宏伟最美丽的人工花园。
园内有综合中西建筑艺术的建筑物200余座,宫殿、宝塔、湖、桥等,蔚为壮观。
圆明园还藏有各种无价珍宝、罕见典籍和珍贵的历史文物。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对圆明园进行了疯狂洗劫,之后又放火将之焚毁。
这是一部以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烧为历史背景的大型舞剧。
《情天恨海圆明园》巧妙地借用太监这一复杂性、多面性人物,以浓重的戏剧表演线索贯穿,通过一段世代为圆明园劳作的老石匠之女玉与其徒弟石之间悲欢离合的恋情,讲述了一个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让观众难忘这千年的浩劫,更为这惊天动地的爱情而感动不已,热情地讴歌了“玉石俱焚”这一悲壮的爱情绝唱。
该剧以情为结构的支点,通过平民百姓石和玉的爱情命运来表现圆明园的兴衰历史,进而展示了作为文明世界的北京古迹圆明园经历的历史风雨。
把男女主人公放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如火如荼的爱情悲剧,以小见大,以情动人,个人命运与历史走向殊途同归。
《情天恨海圆明园》除序幕和尾声外,分四幕组成。
故事发生在清朝咸丰年间一个多事之秋。
主要情节:一位在圆明园内劳作一生的老石匠,因为失手击碎了皇帝钦点的、准备做成丹陛的珍贵石料而犯下杀身之罪。
菜市口临刑之前,老石匠将女儿玉终身托付给徒弟石。
不料,圆明园总管太监早已看中玉儿,并想占为己有,于是乘此机会假公济私、落井下石。
时逢英法联军兵临城下,京城内外人心惶惶。
炮声中,大街小巷一片萧瑟凋零。
在张灯结彩的总管太监府,荒谬绝伦的太监娶妻发生了。
洞房花烛夜,面对令人作呕、丑态百出的总管太监,玉更加思念高大伟岸的石。
圆明园外的仁和酒店里,失去心爱之人的石正借酒消愁,几个伙伴百般劝解。
此刻,总管太监一帮人簇拥着衣着华美而面容憔悴的玉闯人酒店,总管太监以其特有的阴暗心理和怪僻性情,故意在大庭广众之下炫耀、展示、折磨玉儿。
忍无可忍的石痛斥其丑陋行径,恼羞成怒的太监即令随从将石重镣锁身,押向圆明园工地,完成老石匠未竞之事。
八里桥战场,疾风呜咽、残阳如雪。
咸丰十年阴历八月二十二日,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大肆劫掠焚烧。
瞬时万园之园陷入火海之中。
仓皇的总管太监逼迫玉与他出逃。
而她宁死不从,毅然转身扑入火海寻找石。
烈火中,玉与重镣锁身而无法脱身的石在绝望中生死相依;烟雾下,一对苦苦相爱的恋人紧紧相拥。
忽然,门拱飞檐轰然坍塌,顿时,玉石俱焚。
在舞剧《情天恨海圆明园》中,扮演玉和石的孙晓娟与汪子涵,均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他们以全面开发训练的肢体、上乘的技术和中国古典舞独特的韵律,形象生动地塑造了两位正面的主要人物。
而剧中充当反派角色的总管太监,为该剧的成功立下汗马功劳,增光添色。
他的扮演者王舸,虽舞段不多,但表演出众。
以其出神入化、活灵活现的高超表演将复杂多变的太监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表现得惟妙惟肖。
尤其是在洞房和在酒店的那两段,正可谓是剧中的重头戏,把他的狂躁、阴暗、复杂及多变,表现得非常到位。
就拿洞房花烛夜的表演来说,王舸紧紧抓住太监身心双重扭曲的特殊性,对玉儿采取的软硬兼施的伎俩,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他在百般威胁无济于事之后,转而苦苦相求、死乞白赖、纠缠不休。
这就把可恨又可悲、阴阳怪气交织一体的太监活脱脱地逼真地表现在人们面前,令观众刮目相看,拍案叫绝,成为剧中的亮点。
其次,《情天恨海圆明园》中也不乏一些具有特色的群舞,如展示京城奇特景观的“铁算盘舞”、渲染宫廷气氛的“宫女舞”等,这同时也展现了北京歌舞团强大的演员阵容。
再者,豪华精致的服装,大制作的舞美灯光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很好的感官视觉享受,体现了它的综合实力。
舞台上二层楼高的北京仁和大酒楼,以及杂耍、叫卖、杂技……这一切都构成了这部舞剧的迷人风景,表现出浓郁的北京风土人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创作的音乐优美动听,把皇家的恢弘华丽风格和北京风情、人物爱情的缠绵婉转有机结合在一起;舞美高广建以及灯光沙晓岚,也巧妙而富有表现力地在舞台上展现了比较难以传达的“万园之园”的特色,同时还借鉴了一些影视表现方法,具有一定的历史厚重感。
该舞剧于新世纪开始第一年的岁末在北京隆重地推出,演出完满成功,引起社会热烈的反响,获得各界人士的好评,是一部献给新世纪的力作。
该剧是北京歌舞团历史上第一部原创的大型舞剧,为北京歌剧舞剧院的“开山之作”。
作为北京的又一部进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三十台剧目之一的舞剧,于2003年10月12日接受了来自评审团专家和观众的检验,为冲击最后“十强”尽了最大的努力。
难能可贵的是,《情》剧在获得“十强”的提名后,总导演陈维亚就和北京歌剧舞剧院的演职人员一道,花了很大的功夫,潜心对其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大幅度修改,现在看起来视觉上的冲击力更强烈了。
陈维亚谈到该剧修改的总体构想:“我们的修改加强了男女主人公的个性表现,使得过去较弱的主人公感情线得
到了加强,其中第一幕第一场是重新编创的,表现亮丽的圆明园美景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第四幕也增加了‘石’和‘玉’的爱情双人舞,将爱情的命运与圆明园的悲剧相联系,感人的主题歌再次出现,形成先抑后扬的反差,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
”由此主人公的爱情主线更加清晰明了,使得戏剧效果更为强烈,尤其是对剧中男女主人公“玉”和“石”的双人舞的侧重,使这段情感戏更显浓墨重彩,加重了舞剧中“舞”的分量,加强了“剧”中人物性格的戏剧性。
另外,在布景、服装和音乐上也做了重大的调整,主要是强化圆明园的特色,如石碑、海盐堂、福海、大水法等圆明园的主要景色都在舞台布景中有所表现。
在最后一幕“圆明园”三个字被炸裂时,观众会感受到悲剧的力量:一种时代风雨历程下的普通百姓的坎坷命运。
在全剧结尾,一改原来的“漫天雪”为“火海一片”。
2003年11月25日起再次登场保利剧院,这也标志着该剧在经过精心修改之后,正式走进演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