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21页
《中国自然环境》课件

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地跨多个气候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其疆域包括多个省份、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中国地形地貌特征
总结词
中国地形地貌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等,高 原包括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等。此外,中国还有广阔的平原和盆地 。
感谢观看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包括污染物排放标 准、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收费等,以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 破坏。
水污染治理
中国政府加强了水污染治理,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推行 排污许可制度等措施,改善了部分地区的水环境质量。
空气污染治理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治理空气污染,包括加强工业 污染治理、推广清洁能源、限制机动车等,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
法律法规制定
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法律 保障。
生态修复
通过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修复工程,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 多样性。
国际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 保护进程。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挑战
生境丧失
城市化、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等人 类活动导致生物栖息地不断丧失,对 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气候变化、大气环流异常等因素 导致气象灾害的发生。气象灾害 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行业
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自然灾害防治和减灾
加强监测预警
通过加强地震、气象等监测网 络建设,提高预警准确率,为
减灾工作争取宝贵时间。
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
加强建筑行业监管,提高建筑 物抗震设计标准和质量,减少 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特征

感谢观看
THEME TEMPLATE
水资源的储量及分布
储量: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分布:中国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南方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80%以上, 而北方地区的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20%左右。
河流:中国有许多大江大河,其中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和珠江等五大 河流的流域面积占据了全国总面积的40%左右。
开采利用: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合理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与问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中国拥有丰富的自 然资源,如煤炭、稀土、铁矿等,但开 发利用方式较为粗放,资源浪费和环境 污染问题严重。
资源开发利用对策:政府应加强监管, 推动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转变,加强科技 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加强环 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灾害预警系统:包括气象、地质、海洋等多种预警方式,及时发布灾 害信息。
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灾害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快速响 应。
应急救援队伍:建立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先进的救援设备,提 高救援效率。
公众教育:加强公众对灾害预警和应急管理的认识,提高自救互救 能力。
灾害的减灾防灾措施
建立灾害预警系统,提高灾害防范意识 加强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灾害应急预案 推进灾害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 建设应急救援队伍,提高救援能力
河流:中国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等,这些 河流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湖泊:中国湖泊众多,主要湖泊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 湖泊在调节洪水、提供水源、发展航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的地理分区
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培训讲义.ppt

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a) 1、中国的陆地面积 2、中国的地理位置 3、中国的疆域四个端点 4、中国的邻国(陆上、海上) 5、四大海域和两大岛屿 6、我国的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知识梳理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1、国土面积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欧洲面积相 等,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 想一想:我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
哈尔滨冰雕节
N
冰天雪地,寒气袭人
这是因为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广,南北气候差异很 大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海南岛风光
s
阳光普照,热气蒸人
2、我国的邻国 陆上邻国: 方向 邻国
东
东北、 西北 北 西北 西 西南
朝鲜
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 克斯坦 阿富汗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
二、我国辽阔疆域 1、中国的疆域
方位 经纬度 端点位置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 主航道中心线汇合 处(黑瞎子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的帕米尔高原上 南海南沙群岛的曾 母暗沙 黑龙江省漠河以北 的黑龙江主航道中 心线上 端点间距离
东
西 南 北
135° E
73° E 4° N 53° N
东西横宽约 5200千米(62经 度)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国家
1707 面积 万km²
中国的陆地面积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巴西
国土面积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巴西
997
960
937
854
澳大 利亚 763
海陆位置
亚洲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
中国陆地边界长度约2万千米,大陆海岸线长度约8万千米。
海域分布着大小岛屿7600个,面积最大的是台湾岛,面积平方千米。
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山地、高原面积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大陆海岸线修长。
中国地貌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
中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类型。
每年又可分为寒、暖两季,以1月份为寒季,2月份为暖季。
中国是世界上100多个生态系统和生态景观类型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和类型均位于世界前列。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
截至2013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达272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63个。
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着大量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着大江大河源头、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具有特殊意义的河流与湖泊等湿地生态系统以及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
中国的自然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而重要的领域,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了解。
保护自然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并采取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中国,一个拥有广袤土地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自然环境和饮食民俗在地理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源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特性和文化传承等多重因素,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中国北部,包括华北、东北等地,其自然环境以平原、草原为主,气候寒冷干燥。
这种环境为谷物种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北方的饮食民俗以面食为主,如馒头、面条、饺子等。
由于气候寒冷,炖菜、火锅等重口味、高脂肪的菜肴也成为了北方冬季的主要食品。
中国南部,包括华东、华南等地,其自然环境以丘陵、山地为主,气候温暖湿润。
中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二)、中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P4主备人:李小飞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面积、地理位置、疆域,濒临的海域和岛屿;2、知道我国行政区的划分;3、知道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地由于地形和气候差异,因而造成自然景观的差异。
感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4、知道我国黄河、长江的基本特征,理解气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了解人类利用自然的得失。
5、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和运用等各方面能力。
6、了解中国的秦岭——淮河分界线,分析中国南北地区的气候。
中国南北的气候差异对南北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7、区分我国东西部的范围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了解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考点5、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a)第二单元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第三单元第一课第一目辽阔的疆域考点6、知道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及其(浙江省)位置(a)第三单元第一课第二目行政区划考点7、比较长江和黄河的概况(b)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三目母亲河考点8、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b)第三单元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综合探究三游历华夏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考点9、分析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c)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目多样的地形第二课第二目季风的影响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单位及人口民族的分布;2、我国地形地势、气候特点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3、黄河、长江的主要问题4、季风气候与旱、涝灾害的关系5、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南北气温和降水的特点。
6、认识我国东西部的差异了解西部大开发。
7、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文体的能力。
教时安排:4课时复习过程:考点5、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a)(1课时)目标:知道我国的面积、地理位置、疆域,濒临的海域和岛屿;1、辽阔的疆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位居第三位。
中国的半球位置特征:(从东西两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两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中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2) 你认为东西部地区应该如何发挥各自优势 , 表二 :西部的矿产储量占全国储量的比例 加强合作和交流 , 实现共同发展 ? 矿种 天然气 锰矿 煤炭 铅矿 锌矿 钾矿 鳞矿
西部储量(%) 57.6 67.3 61.2 56.3 64.5 99.6 58.5
⑴结合图表,说说东西部分别有哪些优势? 东部:经济较发达,高等教育发达; 西部:面积广阔,资源丰富。
黄河入海口
1
B A
2
E C D
宁夏平原 地上悬河 龙羊峡大坝
3
4
5
虎跳峡
长江入海口
各拉丹东雪峰
1
A
2
C
B
3
D
F E
宜昌
湖口
武汉港
都江堰
三峡工程
4
5 5
6
长江、黄河的治理
(1)长江的治理 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防洪 长江流域易发洪涝灾害的原因(自然+人为) (七社P56+九社P46) ①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流域内若普降 暴雨,会发生特大洪水。 ②中上游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剧。 ③人们不合理占用河道,围湖造田,使湖泊、河流 行洪能力大大降低。 治理措施; ①兴建水库②中上游禁止滥伐森林,做好水土保持 工作③疏浚河道④加固江防大堤⑤退耕还湖
我国东西部自然、人文环境特征对比表
方面 地形 气候
资源 人口 城市 交通 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地区
平原、丘陵为主 较为湿润 矿产和能源资源短缺
西部地区
高原、盆地为主 气候干旱 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
人口密集,人才多
城市众多 交通发达 相对较发达
人口稀疏,人才缺乏
城市较少 交通落后 相对落后
中国自然人文环境介绍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 从西部的青藏高原到 东部的平原,从北部 的沙漠到南部的热带 雨林,呈现出鲜明的 地理特征。主要地形 包括山地、高原、盆 地、平原和丘陵。这 些地形地貌孕育了丰 富的生态系统和生物 多样性
自然环境
2. 气候特征
自然环境
中国跨越五个气候带 :寒温带、温带、亚 热带、热带和青藏高 原气候区。这使得中 国的气候多样,既有 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 ,又有热带雨林的湿 热气候。多样的气候 为中国带来了丰富的 自然资源
3 PART
结语
1
中国的自然人文环境是丰富多样和充满魅力的
2
无论是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是深厚的文化底蕴,
都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智慧
3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其自然人文环境还将 继续展现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
清新简约风
十分感谢大家观看
演示文稿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可以是演示,演讲,报告等。大部分时间,它们都是在为观众服务。演示文稿 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可以是演示,演讲,报告等。
20XX
中国自然人文 环境介绍
-
目录
CONTENTS
1
自然环境
2
人文环境
3
结语
2
中国自然人文环境介绍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是 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
文化的国宝
下面将从自然环境和人文 环境两个方面来介绍中国
的魅力
1 PART
1. 地形地貌
自然环境
3. 自然资源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 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以及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如 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此外, 中国还拥有丰富的金属和非金属 矿产资源。这些资源为中国的发 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考点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

目录
• 中国地理概览 • 中国自然资源 • 中国人口与民族 • 中国历史文化 • 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
01
CATALOGUE
中国地理概览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
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 接俄罗斯、蒙古,南与缅甸、老挝、 越南接壤,东临日本海、东海,西靠 阿富汗、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
佛教文化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 的佛教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中国传统艺术
01 02
书法
书法是中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通过书写汉字来表现艺术的韵律和美 感。不同书体如篆、隶、草、行、楷各有特色,代表了不同的审美风格 。
绘画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包括山水、花鸟、人物等多种题材。中国画注重意 境和气韵生动,强调笔墨运用和画家的情感表达。
产业结构优化
02
中国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经
济和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能力提升
03
中国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取得了一批重大
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社会事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教育事业发展
中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提 高,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
民族分布
中国的各民族分布广泛,但主要 集中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和东北
地区。
民族文化
中国的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有 着独特的语言、风俗习惯和传统
艺术。
中国的语言文字
语言
中国的官方语言是普通话(汉语),但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当地民族语言也 被广泛使用。
文字
汉字是中国的主要文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同时,中国的少数民 族也有自己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