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教材分析 人教新课标版
2019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八年级语文采用的是人教版部编教材,本册共有24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2篇,自读课文12篇),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6个板块。
其中,阅读与写作构成教材的主体。
阅读着重培养阅读一般文章的能力和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写作相对独立同时又与阅读教学相互配合。
各单元相机安排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古诗词诵读等内容,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二、学情分析经过七年级的语文学习,13班和14班的语文素养有了一定提升。
就考试成绩而言,目前两个班的语文成绩都是良好。
其中13班学生朗读能力较为突出,但写作能力欠佳。
14班学生写作能力较强,但阅读、朗读能力较薄弱。
两个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量比较贫乏,需要加强课外阅读量。
另外,两个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一)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二)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目标:1.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学习和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尤其要加强朗读和写作的能力。
2.在语文素养方面,要求边默读边勾画标注,并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
培养学生一般的语文能力,包括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度等阅读方法和理解作者情感,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把握文章思路,掌握文章体裁、结构等诸多策略。
3.改变过去一年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通过建立语文学习小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三)人文素养目标: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养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在语文学习中提高为人处世,接人待物,应用写作等方面的能力。
人教版部编教材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最新整理】

人教版部编教材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原因是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在所有的新教材,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唯一涉及说明文的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它对说明文的要求更为简洁、准确,使得说明文教学理所应当成为本册教材的重点。
其次,它体现了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的阅读目标:“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这表明对说明文的阅读也是初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非常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的具体内容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而且新教材所有的教材都采用了这种模式。
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习 .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
六个单元是指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
下面我就按五个板块加以说明:阅读新教材的一至四册都是30篇课文,五册是25篇课文,估计六册应该也是25篇课文。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30篇课文,根据内容和体裁分为:一单元,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二单元,以“爱”为主题的文章;三单元,事物说明文;四单元,事理说明文;五单元,文言文单元(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六单元,关于自然景物的文言文单元。
共有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4篇,由于说明文的阅读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所以三、四单元是教学的重点,而且《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馆》、《大自然的语言》一直都是以前教材的重点篇目,在教学时应加以注意。
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说明文已经从第四册提前到了新教材的第三册,阅读的量由以前的三个单元 15篇课文减少到两个单元10篇课文,并在单元设置上,把说明文单元安置在两个记叙文单元和两个文言文单元中间,与以前教材第四册前三个单元都是说明文相比,更为合理,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另一点变化是,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第一次将文言文收编在两个单元中,后面的教材也相应地都有了两个单独的文言文单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解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解读教材分析一、八年级教材总体结构:从总体上看,八年级上册教材与七年级教材保持了整体结构的一致性,都由6个单元和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等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学习内容组成。
就具体而言,八年级上册教材的结构又有很多不同于七年级教材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设置一个“活动·探究”单元2. 设置两个口语交际专题3. 开始设置专门的古诗文单元4. 现代文读写单元的“自读”课文增为两篇“活动·探究”单元课文原则上全为“自读”课文。
二、各单元内容及教学思路第一单元本单元是本套教科书的第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单元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基本材料,包括课文、注释、旁批、补白和技巧点拨;另一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各项学习活动的要求,包括“活动任务单”和任务说明。
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依托单元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展开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探究单元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在“活动任务单”中对整个单元的任务做概要说明,以方便学生总体把握。
每个单元均安排三个任务,分别设置任务说明进行具体解说。
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分别是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
单元教学重点:1.“活动·探究”单元的设置,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学习提供了具体的学习内容,有利于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2.“活动·探究”单元的设置,要求教师改变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课为主的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突破原有学科教学在时空、内容、手段等方面的封闭状态,将学习的自主权真正还给学生,变当堂教授为全程指导,变掌控课堂为帮助自学,变关注成果为关注过程。
3.“活动·探究”单元的设置,体现了本套教材重视阅读的核心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八年级语文教材重视文体学习的特点。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目标:把握两种文体的基本特征;体会多样化的写法和语言;理解课文深广的人文内涵单元教学重点:1. 通过阅读回忆性散文和传记,了解文中人物的人生经历、个性、思想,并能从中有所领悟,丰富自己的人生智慧。
八年级语文 教材与教法分析 人教新课标版

初二语文教材与教法分析人教新课标版我希望同学们带上“热情”、“爱”、“美”、“语感”、“技巧”上路,让我们的语文学习之旅成为追寻诗意的旅程。
——郝老师新学期寄语一、学习目标:1. 全面了解初二语文学习的内容和特点。
2. 初二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二、重点、难点:1. 初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内容梳理。
2. 初二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三、重点解析:1. 全面了解语文这门学科——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所谓工具性,即它的实用功能。
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外壳,情感的载体人文性,是指语文的情感熏陶功能。
教育要培养的,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一个灵动的、感性的人心中有爱、有恨、有幻想,更有梦想。
善良、真诚,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一个用心灵生活的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对生活充满了热情的人。
2. 带上“热情”,就是在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朗读能力的培养、说话能力以及基本的写作能力上要满怀热情。
第一单元主题战争以叙事作品为主阅读要点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努力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3. 带上“爱”,就是要珍惜爱、感受爱、抒写爱。
第二单元大家作品,文质兼美阅读要点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的运用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吸收融进典雅的书面语,提高语言能力4. 带上“美”,就是要学会发现美、感受美。
第三、四单元说明文阅读要点了解各种说明方法的使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第五、六单元诗文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阅读要点诗歌品鉴5. 带上“语感”。
所谓“语感”,就是对言语的直觉地整体地领悟与感受。
语感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感悟能力。
第五、六两个单元古文需要背诵的内容较多6. 带上“技巧”,主要是老师给大家总结的学习方法。
(1)温故知新。
《论语》的第一句就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看来,孔子是把温习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2019-2020学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为了使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顺利地完成我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本教学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扎实基础。
对于八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
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为2017年秋全新改版,共分为六个单元。
八年级上册六个单元的专题分别是:一变化着的社会、二生活的记忆、三美景依然、四情感哲思、五文明的印迹、六情操与志趣,第一单元是阅读新闻类文章,获取主要信息,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第二单元是阅读传记类文章,对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第三单元是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第四单元是阅读不同类型的散文,把握其共性和个性;第五单元是学习说明方法,揣摩说明语言,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第六单元是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大意,积累常见文言虚词。
本册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跟前两册显然不同;前两册是分散在各个单元里,每单元一篇;本册则是单独组元,编排在第三、六单元中。
这个变化表明:过去一年里的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
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本册教材中写作有六个单元安排,体现出新版教材对写作的重视,并结合本单元课文文体特点进行写作;使学生能做到学以致用。
口语交际安排了两个单元,分别是第一、五单元;与以往教材相比显示出对口语交际的重视;综合性学习安排了三个单元,分别是第二、四、六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总体结构与特点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遵循了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目标,具有以下特点:1.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教材按照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几个板块组织内容,每个板块下又有若干个单元,单元下设置课文、活动等内容。
结构清晰,易于教师和学生把握。
2.选文优美,题材广泛:教材选文注重文质兼美,既有经典名篇,也有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佳作。
题材涉及古今中外,既有文学作品,也有科普、议论等非文学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强化实践,注重能力:教材注重写作与表达训练,每个单元都安排了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环节。
此外,还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和综合性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4.语言规范,难度适中:教材的语言规范、简练,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语法与语言点的呈现上,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助于学生逐步提高语文水平。
二、课文选编与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共收录课文30篇,其中精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15篇。
课文内容涵盖了小说、散文、随笔、杂文、翻译及长篇小说节选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掌握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语法与语言点分析本册教材在语法与语言点的呈现上,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每篇课文后都附有重点词语和语句,供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在每个单元的“研讨与练习”中,还设计了相应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写作与表达训练本册教材注重写作与表达训练。
每个单元都安排了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环节。
写作指导包括写作知识介绍和例文展示;写作实践则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实际写作练习。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五、语文实践活动与综合性学习本册教材注重语文实践活动与综合性学习。
每个单元都安排了相应的实践活动和综合性学习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调查访谈等方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教材分析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教材分析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教材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
八年级上册四个现代文单元的专题分别是战争、普通人与平民、建筑园林与名胜古迹、科学,其中前两个单元以记叙类文章为主,后两个单元以说明类文章为主。
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
另外,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
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组元的。
五篇课文,有反映解放战争的《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扛》《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有反映反法西斯战争的《蜡烛》,有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有反映抗日战争的《芦花荡》,有反映德国法西斯暴行的《亲爱的爸爸妈妈》“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以战争为主题;“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第二单元主要由记叙类作品组成,着重培养阅读记叙类作品的能力。
从单元课文的内容来说,都是写普通人的。
在七年级下册已经安排了一个写杰出人物的单元,让学生领略了世界杰出人物的风采。
那么有必要再安排一个写普通人的单元,让学生对人世间亿万普通人民有更深刻的认识。
这一单元的前边;恰恰是一个写战争的单元,显得十分沉重。
因此,这个单元有必要高声赞颂人间的爱,吁唤,“让世界充满爱”。
通过这个单元,可以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和启示。
第三单元所选课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上侧重于说明文。
《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目标中没有关于阅读说明文的要求,只是提出“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而在写作目标中提出“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
(完整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完整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1. 引言本文将对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进行全面分析,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效果和研究成绩。
2. 教材概述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共包括X个单元,涵盖X个研究模块。
每个单元都由一篇议论文和若干文学作品组成,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写作能力,同时拓展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教学目标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正确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准确、流畅、有逻辑地表达观点;-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并批判性地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的阅读惯,提高阅读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4. 教材内容分析4.1 议论文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的议论文围绕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的话题展开,旨在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并培养批判性思维。
其中,涉及到的议论模式有对比、解析、现象分析等,能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议,并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写作技巧。
4.2 文学作品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其中,古代文学作品着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使学生了解古人的智慧与情感;现代文学作品则关注当代社会现象和青少年成长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深化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4.3 研究模块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的研究模块包括阅读、写作、研究性研究等。
其中,阅读模块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写作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研究性研究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5. 教学建议5.1 注重阅读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提问、归纳、概括等策略,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
5.2 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阅读分享等,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更好地掌握课本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一)初二承上启下,继续积累语文知识和词语,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写作表达技巧,培养文体感。
重点是学好复杂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也加强了文言文的教学,为初三的议论文教学及总复习打下基础。
关于新闻文体:新闻是使用广泛的文体。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时发生的事件报导,要求真实、客观、简洁、时效。
通讯是比消息更详尽、生动的报道。
特写是抓住新闻消息中一个细节重点叙写的一种报导。
报告文学是一种兼具新闻和文学双重特点的文体,它以真人真事为对象,可以以文学性的表现手段报导。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真实性。
八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二)
记叙文与记叙性散文:前者以记叙人或事情经过为主要目的,要求记述完整。
后者的重点在于通过记叙人或事表达一定的情感,不要求事件的完整,叙事是为抒情服务的。
八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三)
八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四)
八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五)
陶渊明《桃花源诗》: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所从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
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
是为小康。
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有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
八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六)
张岱《陶庵梦忆·烟雨楼》嘉兴人开口烟雨楼,天下笑之。
然烟雨楼故自佳。
楼襟对莺泽湖,涳涳蒙蒙,时带雨意,长芦高柳,能与湖为浅深。
湖多精舫,美人航之,载书画茶酒,与客期于烟雨楼。
客至,则载之去,舣舟干烟波缥缈。
态度幽闲,茗炉相对,意之所安,经旬不返。
舟中有所需,则逸出宣公桥、甪里街,果蓏蔬鲜,法膳琼苏,咄嗟立办,旋即归航。
柳湾桃坞,痴迷伫想,若遇仙缘,洒然言别,不落姓氏。
间有倩女离魂,文君新寡,亦效颦为之。
淫靡之事,出以风韵,习俗之恶,愈出愈奇。
本册选入古诗词25首(含课文练习中),涉及到汉至宋代的15位诗人,另有毛泽东《长征》诗。
从诗歌体裁上讲,有古体诗(《古诗十九首》、《归园田居》、《望岳》等)、乐府诗(《长歌行》、《西洲曲》、《石壕吏》等)、有词(《破阵子》、《浣溪沙》等),其余均为格律诗(七绝、五律、七律)。
从内容、风格、手法上看,也十分丰富、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