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不规则交叉口优化设计
道路工程中的交叉口设计与优化

道路工程中的交叉口设计与优化在道路工程中,交叉口的设计与优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交叉口是道路交通网络中连接不同方向流量的重要节点,合理的交叉口设计能够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升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首先,交叉口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交通流量、车辆种类、道路等级和交通需求。
通过研究交通流量统计数据,了解各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布情况,可以确定交叉口的类型和形式。
目前常见的交叉口类型包括十字交叉口、T型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等。
而车辆种类的不同,也需要在设计中考虑相关因素,例如大型车辆回转半径的需求。
此外,道路等级和交通需求的差异也会导致交叉口设计的差异化,例如在城市主干道与支路的交叉口,需要考虑流量调控和交通信号灯等因素。
在交叉口的设计中,可利用各种交通工具,例如地下通道、天桥和立交桥等,来分离不同方向的交通流,减少交通冲突,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交通工具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交叉口的情况来决定,例如在车流量较大的交叉口,可采用立交桥形式,将主要流量分离,降低交叉冲突。
而在车流量较小的交叉口,使用地下通道或者天桥能够更好地满足交通需求。
此外,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等控制装置,也是交叉口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道路交通网络中,交叉口的优化问题也备受关注。
交叉口的优化是为了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概率。
在交叉口优化中,主要有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首先,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是优化的核心。
通过合理设置车道宽度、转弯半径和转向车流的流量控制,可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例如,在左转车道和直行车道之间设置大转角,能够提高转向车流的通行能力。
此外,设置合理的信号灯时长和相位配时也是交叉口通行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其次,交叉口的可视性和安全性也是需要优化的方面。
在交叉口设计中,需要合理设置视线距离和交通标志信号,以保证车辆驾驶员的视野清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通过设置减速带和反光镜等装置,能够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城市老街区道路畸形交叉口的优化设计

城市老街区道路畸形交叉口的优化设计针对城市老街区现有路网中一些畸形交叉口存在的客观事实,从分析这些畸形交叉口带来的交通问题的角度出发,进而提出了对其交通改善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标签:城市老街区道路;畸形交叉口;优化设计我国许多城市老街区都存在多条道路交叉呈不规则状的交叉口,往往成为城市道路交通优化和改善的难点。
若通过改变交叉口几何特征来改善畸形交叉口的问题,务必来带大幅度拆迁。
因此,如何能利用较少资金、较短时间解决城市路网中的“堵点”和“黑点”,是老街区交通管理的难点和重点。
本文提出畸形口的平面优化设计、信号控制等手段,最大程度地发挥原有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延误,并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实践。
1、城市老街区道路畸形交叉口优化设计的基本思想1.1 交通渠化设计交通渠化可通过标线、绿化带或交通岛来分隔车道,使交通者按照规定的方向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的行驶。
最终目的是分离不同性质的交通流,进而达到减少冲突点目的。
渠化交叉口的关键之一是增设交通岛,主要分为用于行人过街的避车地点即安全岛;控制和指引交通的导流岛;分隔反向和同向车流的分车岛;用于车辆绕行的中心岛。
通常用高出路面的花岗岩缘石围砌。
关键点之二是合理设置人行横道位置,其间距和位置应适当,不但要尽可能靠近交叉口,且应设在驾驶员视距良好的位置。
當人行道大于16m时,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5m的二次过街安全岛,对于有中分带的道路,可利用中分带设置安全岛;对于无中分带道路,可通过减窄交通岛宽度或利用路口缘石转角曲线扩展空间作为过街安全岛。
1.2 右进右出交通右进右出交通通过限制左转向车流,简化交通流的同时提高节点通行能力。
交叉口处存在不同方向的转向行为,各转向交通流可用通行时间不足路段的一半。
且左转车在各转向车流中引起冲突点最多,对于一个规则的四路交叉口,禁左后车流冲突点可从16个减少至4个。
在左转交通量较大的路口实行全天或高峰小时禁左管理措施,可提高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及通行能力。
道路交叉口优化设计

道路交叉口优化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道路交叉口已经成为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如何优化设计道路交叉口,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成为了城市规划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 待优化的问题首先需要分析道路交叉口目前存在的问题,以便设计出优秀的交叉口。
一些常见的问题如下:1) 交通拥堵城市交通拥堵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在交叉口处的拥堵更甚。
这主要是由于车辆流量过大、车辆行驶速度低、道路宽度不足和没有完善的信号灯控制等原因造成的。
2) 安全问题交通事故在道路交叉口处比比皆是,这一方面是由于行驶速度快,对于其他车辆和行人来说反应时间短,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交叉口设施不完备,如无视线、交通标志不清楚等。
3) 车辆流量失控在一些客流极度密集区域,车辆流量过大时将会超出交叉口的承载能力,导致车流失控,这将会给驾驶员、行人和其他车辆带来很大的危险。
1) 信号灯优化设计信号灯的设置是控制道路交通流量的重要手段。
优化信号灯的设计有助于引导车辆行驶、提高交通效率。
目前一些新兴技术,如智能交通系统等,会在信号灯控制中应用。
2) 减少行人对车流的干扰行人是道路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交通规划师们常常在道路两侧设置行人专用的人行道。
3) 设施设备完善为了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在交叉口设施设备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
路牌、交通标志、垃圾箱、电话亭等都必须要有一个妥善的安排方案。
4) 调解交通冲突在一些繁忙的交叉路口,同向和对向的车辆流量交叉协调不当,将会引发交通事故。
通过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和设施,可以减少交通冲突,避免车辆流量失控。
3. 设计思路在进行道路交叉口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道路交通的各种因素。
一些因素需要注意的地方包括:1) 常规道路网上的交叉点常规道路网络中,交叉点如何设计以避免车辆拥堵是需要注意的。
在交通流量密集的区域,应该考虑设置专用车道或者专用通道,以便车辆能够尽快穿越交叉路口。
2) 繁华商业区在这些繁华的商业区,需要注意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行驶和交通效率。
道路交叉口改造设计优化方案

道路交叉口改造设计优化方案摘要:文章依据工程实例分析了城市道路交叉口改造设计方案,强调了优化道路交叉口改造设计的重要性,立足于道路交叉口拥堵现状提出了建设交通岛、增加车道数量、偏移道路中线、规划道路渐变段等有效策略,对提高城市道路交叉口通行效果、保障通行安全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道路交叉口;改造设计;优化方案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交通问题,交通拥堵、秩序混乱等问题日益严峻,影响着人们正常生活与出行,甚至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道路系统中,道路交叉口非常重要,因运行效率较低,成为城市交通系统稳定运行的阻碍之一,非常容易产生交通安全事故。
对此,应掌握道路交叉口拥堵现状及其成因,针对性设计,采用多种手段优化改造设计,降低城市道路系统运行压力。
一、工程概述某A路段交叉口位于城市中心区域,此区域较为繁华,周围矗立着商品住房、文娱场所等。
此区域长度为500m,宽度为26m,路段区域设计为双车道,交叉口设计为四车道,道路两旁设置了停车位。
此路段交通量大、人流量大,在上下班高峰期出现了严重的拥堵现象,将此交叉口设为圆心,其周围约800m半径内没有公共停车场。
二、道路交叉口拥堵现状及成因(一)拥堵现状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事故类型具有特殊性,因道路行驶方向差异性较大,交叉路口车辆具有多种行驶形式,如正常行驶、加速启动、直角转弯等,提高了汽车追尾等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究其原因,司机驾驶不当、行人行为不当是引起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但是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事故还受多种因素影响,甚至是几种因素联合引起的。
同时,交叉口长度、车道宽度等环境因素也是引起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此可知,优化城市道路交叉口改造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二)拥堵成因1.出行集中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仅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还间接加快了生活节奏,导致城市居民出行时间从自由性转为固定性,上下班时段成为交通高峰期,由此加重了道路交叉口的拥堵现象,提高了城市交通压力。
公路路基施工中的交叉口优化设计与施工研究

公路路基施工中的交叉口优化设计与施工研究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拥堵问题愈发突出。
针对此问题,交叉口优化设计与施工成为公路路基施工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从交叉口优化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交叉口优化设计1. 交叉口类型选择在进行公路路基施工交叉口优化设计时,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叉口类型。
交叉口类型包括十字型交叉口、T型交叉口、环形交叉口、立交桥等。
选择合适的交叉口类型可以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2. 交叉口几何设计在进行交叉口几何设计时,需要考虑交叉口的安全性、通行能力和设计标准等因素。
几何设计包括车行道宽度、弯道半径、坡度等方面的设计。
合理的几何设计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并提高交叉口的通行效率。
3. 交叉口信号控制交叉口信号控制是交叉口优化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设置信号灯、标线和交通指示标志等设施,可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还可以根据交通流量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减少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
二、交叉口施工研究1.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交叉口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方案设计、施工工艺技术研究等。
在进行交叉口施工方案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交通运输的连续性和安全性,确保交叉口施工不会对道路交通产生较大的影响。
施工工艺技术研究包括施工材料的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工期等方面的研究。
2. 施工机械设备选择交叉口施工中,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对于施工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可以减少人力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3. 施工管理与监控交叉口施工管理与监控是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监控和施工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同时,还需要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4. 环境保护和安全措施交叉口施工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安全措施。
在施工中,需要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和施工流程,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公路不规则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及优化研究核心思路分析

公路不规则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及优化研究核心思路分析摘要:在公路网上,往往存在着X形四路交叉路口、Y型三路交叉路口或多路交叉路口。
不规则交叉口是公路网上的薄弱环节,对它们进行交通组织比较困难,车辆在这些不规则交叉路口通行,极易出现拥堵,甚至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必须知难而进,对这些不规则交叉路口展开认真的研究,做好不规则交叉口的交通组织。
本文将就此方面的问题展开探讨、分析。
关键词:公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不规则交叉口;设计;优化近些年来,国内公路建设不断提速,主要公路网已经基本建成。
由于公路网连接四面八方各个地区,因此,在路网上必然出现许多交叉口,其中一些交叉口还是不规则交叉口。
这些不规则交叉口是公路网的薄弱环节,是路网的“瓶颈”、“咽喉”,而我们则应当对它们进行认真研究,认真做好不规则交叉口的交通组织。
一、交叉口交通组织公路交通组织,是为了解决公路交通问题,提高路网通行效率,提升路网交通服务水平而采取的各种软措施的总和。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则是公路交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叉口属于路网上最危险的区域,来自不同方向的机动车交通流在交叉口上相遇,并转换运行方向;而且这些交通流有的是直行交通流,有的是转弯交通流,若交通组织不当,极易出现冲突。
因此,交叉口交通组织必须保证各方向交通流的安全[1]。
在交叉口上,车辆通行速度缓慢,车主等待时间较长,极易出现拥堵。
因此,交叉口交通组织必须尽可能减少车主等待的时间,尽可能提高交叉口交通运行效率。
做好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必须坚持交通流分离原则,确保不同流向的交通流在交通时间、交通空间上分离;同时,又要坚持人性化原则,从车主的角度出发,以车主为中心进行交通组织。
二、研究不规则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由于地形、居民区布局等多种原因,在公路网上常常存在一些不规则交叉口。
这些不规则交叉口多分布在省道或城镇道路上,而且这些不规则交叉口往往实行无信号控制,因此,其交通组织的难度较大。
这就需要我们对不规则交叉口的具体情况进行精细化分析,耐心细致地做好交通组织。
不规则十字路口改善案例

不规则十字路口改善案例咱就说那个不规则十字路口啊,简直就是交通混乱的“重灾区”。
之前那状况,就像一锅乱炖,各种车和人都在那搅和。
我给你讲个我们这儿的改善案例。
以前那个路口形状歪歪扭扭的,车道划分也特别不科学。
有些车要转弯得横跨好几个车道,这不是找事儿嘛。
首先呢,交通部门重新规划了车道。
就像给每个类型的车都安排了专属的“小窝”。
把左转车道、直行车道和右转车道分得清清楚楚,还画了特别明显的箭头。
这就好比给每个舞者在舞台上划好了自己的位置,大家就不会乱跳了。
然后啊,信号灯也进行了优化。
以前那信号灯就跟闹着玩儿似的,有时候这边绿灯了,对面还有车在转弯,就容易“亲嘴”。
现在呢,有了专门的左转信号灯时间,和直行车的完全分开。
而且啊,信号灯的时长也调整得很合理。
比如说,这个路口早上上班的时候直行车多,就把直行车的绿灯时间拉长了一点,像高峰期的时候,就像个聪明的指挥家,让交通这个大乐队有条不紊地演奏。
还有就是在路口设置了很多指示牌。
那些指示牌就像路口的小导游一样,告诉大家哪条路通向哪儿,前面有什么特殊的规定。
比如说,有个指示牌写着“前方学校,减速慢行”,司机们一看到,就知道要悠着点儿了。
在行人方面呢,原来行人过马路那叫一个惊心动魄。
现在啊,重新规划了斑马线,而且在斑马线两端设置了行人信号灯。
行人信号灯还有个小倒计时,就像在跟行人说:“您还有多少秒可以过马路,可别磨蹭啦。
”而且在路口周围还种了一些花花草草。
这可不光是为了好看,这些花草就像一个个小小的“交通警察”,把各个区域划分得更明显。
比如说,有花坛把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隔开,这样非机动车就不会乱跑到机动车道上去了。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这个不规则十字路口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以前是交通混乱的“小恶魔”,现在成了秩序井然的“小天使”了。
车走车的道,人走人的路,大家都在这个路口和谐共处,不再像以前那样整天“掐架”了。
道路不规则交叉口渠化设计方法

大于 4 5 。 的 交 叉 口。该 类 交叉 口夹 角较 小 , 行 车 视 距 受影 响 , 且 小角 处 右转 交 通对 相 应 的 汇入 车 道 车
流容易 产生 影 响 。故 对 X形 交 叉 口进 行 渠 化 改 造
改善 和提 高平交 口的交 通安 全状况 能够 大幅度 地提 高整个 公路 系统 的 交通 安 全 状 况 , 具有 重 要 的现实
弯 困难 , 交通 流 向较 为 复杂 , 交 通 冲 突几 率 增 大 , 车 辆也容 易驶 入错 误车道 。故在 进行 多路交 叉 口的渠 化改造 时 , 重点应 考 虑 的是 如 何使 通 过 交叉 口的车 辆降 速通 过 、 如何 保 障视 距 和转弯半 径 、 如 何合理 引
导车辆 的行 驶轨 迹 。
使 各种 渠化 方法能够在公路不规则 交叉 1 2 中更具科 学性和 针对性 , 提 出 了不规则 交叉 1 2渠化 的基 本思路 , 列举 了
不规 则交叉口渠化 的常用方法 , 结合 了具体 实例 , 进行 了不规 则交叉 口的渠化设计 , 提 出渠化方案 并进 行 了方案评
价。
关键词 : 不规则交叉 口; 渠化 设 计 ; 渠化 方 案
思路 并结 合客观 条 件 , 找 到解 决 问题 的关 键 点 和突
破。
全 改善设 计 为依托 , 对 道 路 不规 则 交 叉 口的渠 化 设 计进 行研 究 。
2 不规 则 交叉 口渠化 的基 本 思路
3 不规 则交 叉 口的渠化 方法
一
( 1 ) Y形 交叉 口 Y形交 叉 口的交通 冲突 点主要 存在 于左 转 车流 中, 故进 行交 叉 口渠 化 改造时 , 应重点 考虑 如何 组织 管理 车流使 其互不 干扰 、 安全 有序地 运行 , 以达 到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3
科技信息
○规划与设计○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 年 第 14 期
段大型车辆较多, 而路口较宽, 在上下班期间, 人车混行, 存在很大的 安全隐患。为了解决周边居民过街难问题, 完善行人过街设 e 施, 本次 改 造 将 对 该 路 口 实 施 灯 控 。在 路 口 各 个 车 流 方 向 均 设 置 交 通 信 号 灯 控 制, 并配合行人过街需要进行相位设计。同时, 考虑到该路口路面过 宽, 设计时利用了路口的两个渠化岛实现行人二次过街, 使设计更为 人性化。
2.3.4 优化竖向设计, 改善行车条件 由于东莞庄路地势较高, 与粤垦路相交处有一突变坡度, 在不足 10 米的距离内有一段 7%的陡坡, 对车辆行驶存在一定的危险。为了 进一步改善交叉口的行车条件, 提高路口通行能力, 本次改造将优化 该路口的竖向设计。结合对周边已有建筑物地台标高的勘察, 利用可 抬高的空间, 对粤垦路与东莞庄路相交路面适当抬高。路面抬高后, 粤 垦路由路口中心向南北两边原路面接顺; 东莞庄路利用路口往东延伸 100 米 进 行 调 整 路 面 高 程 , 有 效 地 消 除 了 相 交 处 的 陡 坡 , 使 东 莞 庄 路 路口的坡度降为了 3%, 大大改善了路口的行车条件, 并提高了路口的 安全性。 2.3.5 纳入“SCATS”系统, 实现路口联控 SCATS(Sydney Coordinated Adaptive Traffic System)系 统 是 一 种 实 时的区域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由澳大利亚开发, 是目前世界上 最 先 进 的 交 通 信 号 控 制 系 统 之 一 。工 程 实 施 上 主 要 是 通 过 埋 广州市天河区已率先 引 入 “SCATS”系统, 因此本次路口改造也纳入了该系统。此外, 由于该路口 与南 边 的 广 园 路 口 相 距 不 足 130 米 , 为 了 避 免 距 离 过 近 , 两 个 路 口 因 相位差造成的交通堵塞, 本次设计采取与南边路口进行联控的措施, 令路口改造与周边路网更为协调, 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车流量 人流量
道路名称 粤垦路
粤垦路/东莞 庄路口
粤垦路 东莞庄路
流向 南往北 北往南 南往东 东往南 北往东 东往北 东西向 南北向
单位 pcu/h pcu/h pcu/h pcu/h pcu/h pcu/h 人 次 /h 人 次 /h
高峰小时交通量 1638 1530 936 540 360 396 312 324
要原因。针对该状况, 结合利用东北角拓宽的路面, 铲除原绿化岛, 新 建两座交通渠化岛, 对交通真正起到渠化作用。通过对现状流量及现 状平面的分析, 在交叉口的东北面及东南面设置两座渠化岛。东北面 渠化岛用于分离由东莞庄路驶出的向左/右转车流, 渠化岛北侧为右 转专用道, 南侧为左转待转区。东南面渠化岛用于分离由南往东驶入 东莞庄路的车辆及由北往东驶入的车辆, 并利用相位设置避免交织造 成的进出口车道数不匹配问题。
2.3.2 完善交通标线、标志设计 现状交叉口标线基本没有, 粤垦路路口南面路面宽达 33 米, 由南 往北方向的路面只有两条车道分界线, 剩余路面既没交通标线也没交 通标志, 造成车辆行驶混乱及乱停乱放, 从而影响了路口交通畅顺, 因 此必须完善路面交通标线、标志设计。经过分析研究, 粤垦路路口南面 虽然路面较宽, 但考虑到路口北面只有 2 条出口车道, 根据进出口车 道数匹配的原则, 南面仅设置 2 条入口车道, 剩余路面利用导流带进 行划分, 再分离出 1 条由南往东的右转车道。同时, 为了防止车辆违规 穿越导流带, 将在导流带中间设置 99 式护栏。为了更好地引导车辆各 行其道, 在地面各条车道地面上喷涂路名, 并设置指路牌, 提前提示驾 驶员驶入相应的车道。 2.3.3 设置灯控, 解决行人过街难问题 粤 垦 路 周 边 有 学 校 、居 住 区 及 餐 饮 服 务 业 , 东 莞 庄 路 主 要 为 住 宅 区, 随着周边环境的进一步完善, 预测人流量将会日益增加。由于该路
2.2 交叉口道路交通问题分析 2.2.1 交叉口平面线型不规则 交叉口路面最宽处达 33 米, 中央设有一绿化岛。由于绿化岛设置 缺乏科学性, 对车辆未能起到渠化作用。由东莞庄路驶出的车辆, 经由 绿化岛南面驶出, 直接进入粤垦路, 与粤垦路右转进入东莞庄路的车 辆 产 生 冲 突 。而 由 粤 垦 路 北 往 东 左 转 入 东 莞 庄 路 的 车 辆 经 由 绿 化 岛 北 侧进入, 与由东莞庄右转出粤垦路的车辆发生冲突, 严重影响了整个 路口的通行能力, 造成了粤垦路交通堵赛。 2.2.2 交通标线、标志不完善 整 个 交 叉 口 交 通 标 线 、标 志 极 不 完 善 。 特 别 是 粤 垦 路 路 口 南 边 由 南往北的路面, 地面标线仅有 2 条车道分界线, 无法有效引导车辆各 行其道, 存在随 意 超 车 、不 按 线 行 驶 、乱 停 乱 放 等 现 象 , 严 重 影 响 了 交 叉口的通行能力。交通标志基本没有, 对车辆缺乏指引作用。车辆随意 穿插、左转, 影响粤垦路南北向直行车辆的正常行驶。 2.2.3 人车混行, 存在安全隐患 交叉口缺乏人行过街设施, 行人过街只能与车辆争道, 左穿右插, 险象环生, 既影响了车辆的正常行驶, 又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随着周 边环境的进一步完善, 人流量日益增加, 情况会更为严重。 2.2.4 行车条件有待改善 由于地理条件的原因, 东莞庄路地势较高, 与粤垦路相交处存在 一段陡坡, 特别是车辆由东莞庄路右转出粤垦路时, 会造成车速过快, 影响行车安全。 2.3 交叉口优化设计 2.3.1 优化交叉口平面线型 通过对交叉口现状分析, 对交通影响最大的是该交叉口的平面线 型。由于路口城不规则的“Y”字形, 车辆行驶未能各行其道, 存在多个 冲突点。因此此次改造, 将充分发掘周边可利用土地, 对平面线型进行 优化。根据调查, 交叉口东北角有一片空地, 现状为停车场, 且在规划 红线范围内, 属市政用地, 可以利用。本次改造将利用该地块拓宽东莞 庄东北角路面, 开辟一条由东往北的右转专用道, 减少冲突点。 路面拓宽后, 为了进一步优化交叉口平面线型, 渠化交通, 将在交 叉口设置交通渠化岛。根据对现状车流的调查和分析, 路口过宽及现 状绿化岛未能对车辆起到渠化作用是造成该交叉口冲突点较多的重
随着城市的发展, 车辆数量日益增多, 交通压力增大, 如何在有限 的城市道路资源上改善交通状况, 已成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 要问题。在城市中心区域大规模拓宽道路, 显然是难以实现的。但可以 通过打通一些关键节点, 起到疏导交通、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特别是 对于交通繁忙而道路用地资源有限的中心城区, 更为切实可行。在我 国的许多大城市, 都存在一些不规则的交叉口。这些交叉口可能是由 于 道 路 走 向 、道 路 周 边 用 地 以 及 特 殊 的 历 史 和 社 会 原 因 而 存 在 平 面 线 型 怪 异 、通 行 能 力 不 足 、车 道 数 量 不 匹 配 、交 通 流 之 间 产 生 冲 突 点 等 普 遍性道路交通问题。虽然数量不多, 却往往成为城市道路交通改善和 优化的难点。交叉口优化设计就是在一般平交路口设计原则的基础 上, 充分发掘周边可利用土地, 加入渠化要素, 重组并优化利用交叉口 空间资源, 使路口交通组织更为有序、高效, 达到提高通行能力和提升 交通安全性的目标。
科技信息
○规划与设计○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 年 第 14 期
道路不规则交叉口优化设计
欧阳绮玲 ( 广州市鸿维城市建设工程设计院 广东 广州 510050)
【摘 要】以广州市粤垦路/ 东莞庄路路口为例, 探讨了道路不规则交叉口优化设计对交通的作用及设计方法。 【关键词】城市道路; 不规则交叉口; 渠化交通; “SCATS”系统
首先, 应对交叉口所在区域进行分析, 了解周边用地情况, 车流方 向, 冲突点的形成因素及对周边路网的整体影响, 并深入现场, 获得一 手数据。这对改造方案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决定了设计方案的实 施方向。其次, 应尽可能优化线型, 可以运用拓宽部分路面、设置渠化 岛 、地 面 划 线 、99 式 护 栏 等 措 施 , 使 不 规 则 交 叉 口 成 为 较 正 常 的 标 准 路口, 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再次, 在考虑车辆交通的同时应重视行 人过街系统, 因为城市道路人流量较大, 对交通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还有一点, 在进行交叉口优化的同时, 要注意加强该路口与周边路口、 路网的联系, 不能改造的路口好了, 却影响到其他的路口, 顾此失彼。 设计时应注意从整体、全局考虑, 这样才能为城市交通打通关键节点, 真正起到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科
交叉口改造后平面图
3.道路不规则交叉口优化设计方法的探讨 不规则交叉口具有多样性, 一般而言 可 分 为 : T 形 、Y 形 、十 字 形 、 X 形、错位、环形等形式。由于不规则交叉口在平面线性上、相交道路
性质上、交通流向要求上等具有不同的组成, 因此, 在进行道路不规则 交叉口优化设计时, 一定要深入现场, 充分了解交通需求及冲突, 逐一 分析解决, 才能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交叉口改造方案。在道路不规则 交叉口优化设计工程中, 有共通点也有异同点, 以下就本文对一些共 通点进行一些探讨。
1.道路不规则交叉口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
优化设计主要包括了几个方面: 首先是道路平面线型优化。大部 分的不规则路口都存在着线型怪异的问题, 设计时要尽可能在有限的 道路空间上合理改善平面线型。可充分发掘周边可利用的空间, 如比 较宽的人行道, 闲置用地等等。其次是道路交通渠化设计, 指的是在平 面交叉口设置 交 通 标 志 、标 线 和 渠 化 岛 等 , 引 导 车 流 和 行 人 各 行 其 道 的 设 计 。城 市 内 的 不 规 则 交 叉 口 在 调 整 线 型 时 可 能 会 受 到 许 多 客 观 条 件的限制, 所以要充分运用渠化岛、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使各种不同性 质和不同速度的车辆, 能像渠道内的水流那样, 顺着规定的方向互不 干扰地行驶。再次是要考虑行人过街设施, 城市道路人流量较大, 特别 是城市中心区 域 , 交 叉 口 优 化 设 计 应 充 分 体 现 以 人 为 本 、方 便 居 民 出 行的原则, 处理好车辆与行人的冲突问题。对于城市道路而言, 交叉口 是城市交通的关键。道路不规则交叉口优化设计, 应在充分了解现状 情况的前提下, 结合客观条件遵循以上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从 而逐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