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渠化设计讲解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的分析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的分析摘要: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提高其通行能力的重要咽喉,也是交通事故和交通阻塞情况出现最为频繁的地区,城市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加以及城市拥堵情况的日益加剧,使得我国逐渐面临着严重的城市病,城市道路利用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交叉口的拥堵,要想快速改善城市交通情况,首先就必须要提升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通行能力,对交叉口加强渠化就是提升器通行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城市道路交叉口渠化设计的含义以及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渠化设计要点等内容。
关键词: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城市道路的平面交叉口是一个城市交通网络中的节点,也是城市交通的瓶颈所在,交叉口的配时、设计以及渠化是否合理,能够直接影响到城市道路网的整个通行的能力,怎样可以使行人和车辆快速通过城市道路的交叉口,是一个城市提升其交通运输能力的关键所在,在道路的交叉口,除了要对信号灯等一系列的交通管理方式加强控制之外,其渠化设计对道路交叉口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缓解交通阻塞的情况、控制行车的速度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道路交叉口渠化设计的含义城市道路的交叉口主要可以分为平面交叉口以及立体的交叉口两种主要类型,由于立体的交叉口具有投资性价比低和占地面积较大的特点,在我国的城市道路管理过程中所占的比例较小,我国城市道路主要是以平面交叉的形式为主。
平面交叉口设计过程中的主要一项内容就是渠化交通,所谓渠化交通,就是指给进出交叉口的不同高的交通流安排和组织相应的通行空间,以此来相处交叉口交通流之间所产生的相互间的干扰,达到交通流顺畅和安全的目的,充分运用实体交通岛、标志以及标线等设施按照流向导向和分流的设计对交通流进行相关设计,其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导向岛、导向标线和车道的功能划分等。
有效实现人和车之间的分流,强制或者引导不同流向的行人和车辆能够各行其道,相互之间不产生任何干扰。
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提高其通行能力的重要咽喉,也是交通事故和交通阻塞情况出现最为频繁的地区,城市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加以及城市拥堵情况的日益加剧,使得我国逐渐面临着严重的城市病,城市道路利用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交叉口的拥堵,要想快速改善城市交通情况,首先就必须要提升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通行能力,对交叉口加强渠化就是提升器通行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加强对交叉口进行相应的渠化设计,能够有效实现车与车、人与人之间的分道行驶,不断提高交叉口的交通运输能力。
交叉口渠化设计方法

交叉口渠化设计方法一、交叉口渠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进行交叉口渠化设计时要掌握如下几个设计原则:1、分离原则渠化设计应尽可能减少不同交通流之间的干扰,通过交通标志标线引导交通参与者按照车道分离、机非分离、人车分离的通行方式,促使各行其道。
2、疏导原则明确不同交通流的行驶轨迹,通过单向交通、变向交通、专用道、禁止左转等措施疏导交通流。
二、交叉口渠化设计的一般方法1、交叉口断面分布:相交两条道路交叉口断面的合理分布是渠化设计的先决条件。
由于交叉口的交通流量要远大于路段中交通流量,为保障交叉口进口道与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应增加进出口车道,对交叉口断面进行合理分布。
增加进出口车道的方法有下列几种:⑴展宽路口:展宽路口的宽度增加值一般为5—15m,长度一般为50—100m,根据道路的等级,根据功能定位不同适当增减。
⑵压缩车道宽度:路段车道宽度为3.75m,进入路口车道宽段为3.5m,在大型车辆不超过10%进口车道可压缩到2.75m,特殊情况下进口车道可压缩到2.5m。
⑶压缩非机动车道宽:如非机动车交通流量不大时,可以压缩非机动车道宽。
⑷削减绿化带:在二块板或三块板绿化带隔离的道路上,如条件允许,可削减交叉口绿化带的宽度,以实现增加车道的功能。
2、车道的功能划分:车道功能的合理划分是交叉口快速分流的重要保障。
渠化设计中要先对交叉口进行交通流量的调查。
根据交通流量调查结果,确定车道的功能划分。
一般的解决方法有如下几种:⑴根据交通需求,确定是否单独设置转弯车道。
当一个信号放行周期内左、右转车辆低于3pcu,在路幅宽度较窄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不设左、右转专用车道。
⑵由于右转交通流的绿灯时间较其它方向的长,因此在路口渠化中,一般右转车道不做重点研究,但右转的进口道和出口道相邻间应留有一定距离,满足一辆小汽车的长度,一般情况下为6米。
⑶左转交通流在路口的冲突点最大,因此在路口渠化设计中应重点解决左转交通问题。
比如施划左转车辆导流线,设置左弯待转区等方法,加强对左转车辆的引导和控制,以减少左转车辆与其它方向行驶的车流冲突,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交叉口渠化方法》课件

通行能力
渠化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用以评估渠化措 施对道路承载能力的提升。
渠化效果评价方法
对比分析法
将渠化前后的交通数据进行对 比,分析渠化措施对交通的影
响。
数学模型法
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渠化措施 对交通流的影响,预测未来交 通状况。
实地观测法
在渠化后进行实地观测,收集 交通数据,评估渠化效果。
专家评估法
渠化岛的设置
在交叉口范围内设置渠化岛,将 不同方向的车辆进行分流,减少 车辆冲突,提高行车安全性。
交通安全措施
设置交通标志和标线
根据交通组织设计,设置相应的交通标 志和标线,指示车辆行驶方向和规定行 驶速度。
VS
安全设施的配备
在交叉口范围内设置安全岛、红绿灯等安 全设施,保障行人及车辆的安全通行。
交叉口渠化的目的和意义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通过渠化措施,可以明确交通流向,减少车辆在 交叉口的冲突和延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提高交通安全
渠化措施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交通事 故的严重程度,提高道路安全性。
缓解交通拥堵
通过改善交通流的组织和流向,可以缓解交通拥 堵现象,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
交叉口渠化的基本原则
邀请交通规划专家对渠化效果 进行评估,给出专业意见和建
议。
渠化效果评价案例分析
北京某交叉口渠化效果评价
通过对比分析法、数学模型法和实地观测法对该交叉口的渠化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发现渠化措施有效提高了交 通效率和安全性。
上海某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渠化效果评价
采用专家评估法和数学模型法对该互通立交的渠化效果进行了评估,发现渠化措施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
02
交叉口渠化方法分类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要点分析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要点分析摘要:城市道路交叉口是不同方向的道路相交处,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时需要保障交叉口通行安全,提高交叉口车辆通行能力,减少交通延误,并提高交叉口行驶舒适性。
本文阐述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渠化优化、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vissim交通仿真分析等。
关键词: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交通仿真1交叉口交通渠化优化1.1交通渠化概述1.1.1交通渠化原则交叉口渠化设计总的要求应有利于交通安全、提高通行能力和行车速度,减少延误和方便行车、行人。
①简单易懂。
渠化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尽量使交叉口简单、明确,使驾驶人明确渠化意图。
②符合规范。
渠化的一切措施,如设岛、划线、建立各种标志,均应按国家有关规范的规定。
③有利安全。
分离交通流,以减少相互干扰与碰撞,有利于行车安全。
④保证视距。
渠化应充分保证各方向各车道的车辆和行人视距。
市政设施均应以不阻挡视线为原则。
⑤美观醒目。
交通岛的路缘石必须醒目、美观,使人有视觉美感。
1.1.2交通渠化作用交叉口是制约道路网整体效率发挥的关键,典型城市的研究结果表明,若道路网中的所有平面交叉口进行渠化,则路网容量可以大幅提高,交叉口渠化代价小、效益大。
交叉口渠化可以起到如下作用:(1)减少冲突面积,指引汽车行驶方向,减小交通流在交叉口的冲突范围,减少车辆和行人过街时发生碰撞的危险性。
(2)增大交叉角度,使对向车流以较大角度尽可能成直角交叉减少车辆行驶冲突的面积。
缩短交叉时间,为司机提供判断车辆相对位置和速度的最佳条件。
(3)减小汇入角使交通流以 10o~15o的合理角度,最小的速度差进行合流,使汇合车辆可利用最小车头间距。
(4)束窄进口宽度缩小进口宽度或使进口道路弯曲,使驶入交叉口车辆有明确方向并降低速度,尽可能使干道车辆少受影响。
(5)分隔车流分散交叉口内的交叉与冲突点,使车辆在交叉口的固定区域内交叉通行,减少冲突碰撞。
(6)禁止左转弯限制车辆驶入禁区,防止车辆转错车道。
交通设计7-交叉口内部区域渠化设计标志标线

在同一地区,标志和标线的标准应保 持一致,以避免混淆。
04
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城市交叉口的渠化设计
总结词
交通繁忙,车流量大
详细描述
某城市交叉口,由于交通流量大,经常出现拥堵和事故。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对交叉口进行了渠化设计,包括拓 宽进口车道、设置左转、右转专用车道和等待区等措施,同时优化了信号灯配时。经过改造后,交叉口的通行效 率显著提高,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
交叉口内部区域渠化设计的重要性
01
提高交通流畅度
渠化设计能够明确交通流的方向和路径,减少车辆在交 叉口的冲突和交织,提高交通流畅度。
02
提升行车安全
通过合理的渠化设计,减少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和冲突 ,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升行车安全。
03
缓解交通压力
渠化设计能够有效地分流不同方向的交通流量,减轻交 通压力,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设置人行横道、非机动车道
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减少交通事故。
设置左转、右转专用车道
提高左转、右转车流的效率,减少交通冲突。
设置交通岛、分隔带
分隔不同方向的车流,提高交通安全性。
交叉口渠化设计的步骤
现场勘查 需求分析 设计方案 方案评估 方案实施
对交叉口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交通流量、车 速、车道数等情况。
通过设置专门的进出口标 志和标线,可以管理车辆 的出入,减少交通混乱。
交通岛设置
在交叉口内部设置交通岛, 通过标线和标志引导车辆 按规定的轨迹行驶。
标志标线的设计原则
简洁明了
标志和标线应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避免产生歧义。
一致性
动态调整
随着交通状况的变化,标志和标线应 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的交通需 求。
《交叉口渠化设计》课件

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竣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交叉口渠化设计中 的关键要素
车道数量: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等级确定 车道宽度:根据车辆类型和行驶速度确定 车道划分:直行、左转、右转、掉头等车道划分 车道标志:设置车道标志,引导车辆行驶方向和速度
交叉口渠化设计
汇报人:PPT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交叉口渠化设计概 述
交叉口渠化设计的 方法和步骤
交叉口渠化设计中 的关键要素
交叉口渠化设计的 效果评估
交叉口渠化设计的 案例分析
添加章节对交叉 口进行优化设 计,以提高交 通效率和安全
性。
渠化设计包括 对交叉口的交 通标志、标线、 信号灯等进行
改善交通环境:通 过绿化、美化等措 施,改善交叉口的 交通环境
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采用环保、节 能等措施,促进交 叉口的可持续发展
交叉口渠化设计的 方法和步骤
现场调查:收集交 叉口的交通流量、 交通冲突、交通延 误等数据
交通分析:分析交叉口 的交通流量、交通冲突、 交通延误等数据,找出 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改善交通秩序:通过渠化设计,提 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现象
提高行人安全:通过渠化设计,提 高行人过马路的安全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升城市形象:通过渠化设计,美 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渠化设计,提 高交通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提 高通行速度
降低交通事故:减少交通事故 发生率,保障交通安全
节省时间成本:减少等待时间, 提高出行效率
浅谈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摘要:交叉口渠化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渠化设计可以减少交通冲突点,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从而减少交通隐患的发生,增加道路的快捷性和安全性。
关键字:城市道路渠化设计通行能力一概述:交叉口是道路网的交点,是交通网络的咽喉,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和交通瓶颈所在。
交叉口拥堵是造成道路利用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合理的交叉口渠化设计对道路畅通的作用非常重大。
通过交叉口的渠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人与车,车与车分道行驶,互不干扰,能够有效地保证行人和自行车的安全。
所以交叉口渠化设计对于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车流冲突,缓解交通阻塞,降低交通事故等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所谓渠化设计就是通过导流岛与路面标线相结合,在交叉口平面几何构造上通过拓宽进口车道,增加专左或专右车道数量;设置交通岛、交通标志、施划标线等实现人车分流,引导或强制不同流向的车辆和行人各行其道;以分隔或限制冲突的车流为目的一种综合设计方式。
恰当的渠化设计可以控制交通流,调整冲突角度,使交叉口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并增加其安全性。
交叉口渠化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1 在路口进口道增设专左或专右车道,增大交通流断面,令特定车流使用特定车道,从而缩短车辆排队长度。
2 适当减少车道宽度,达到强制减速目的,最大程度避免进口道车辆因速度过快而产生的追尾事故。
3 设置交通导流岛,明确交叉口内各个方向车辆的行进轨迹,避免交通流的交织和冲突,在提高交叉口空间利用率的同时增进行车的安全性。
4 尽量缩小交叉口空间,缩短车辆通过停车线之间距离,使停车线及人行横道线的位置尽可能靠近交叉口中心,并结合信号灯控制实现人车分离,使人、车最便捷、最快速的通过交叉口。
5 偏移交叉口处道路中线,使进口道与出口道直行车道轨迹相对应。
二渠化设计:1交叉口进口车道设计(1)进口道宽度及车道数的设计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数应根据进口道通行能力同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的原则进行增加;进口道应确保增加车道数所需宽度。
交叉口渠化理论与渠化方案设计

交通事故率
对比渠化方案实施前后交叉口的交通事故率, 评估渠化方案的安全效果。
交通延误
通过调查车辆在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时间,评 估渠化方案对交通流畅度的影响。
驾驶员与行人满意度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驾驶员和行人对 于渠化方案的评价和满意度。
渠化效果的评估实例
以某城市某繁忙交叉口为例,通过实 施渠化方案,交通流量明显增加,且 车速明显提高,交通事故率也有所下 降。
案例二
某市一T型路口,通过设置左转待转区,提高了左转车流的通过效 率,减少了拥堵。
案例三
某市一大型立交桥,采用分层设计,将不同方向的车流分层行驶,减 少了车辆交织和冲突,提高了交通流畅性。
04 渠化方案实施与效果评估
渠化方案的实施
A
方案制定
根据交叉口的交通流量、车流方向、道路宽度 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渠化方案。
大型交叉口的车流量和人流较大,需 要进行渠化交通设计以提高通行效率 和安全性。
如学校、医院等场所,需要进行渠化 交通设计以满足特殊需求。
适用于交通繁忙的地区
在交通繁忙的地区,车辆和行人的流 量都很大,需要进行渠化交通设计以 缓解交通压力。
03
渠化方案设计
交叉口渠化的基本原则
安全原则
渠化设计应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避免冲 突和事故的发生。
在另一个交叉口,通过优化渠化方案 ,成功减少了交通延误时间,提高了 交通流畅度,得到了驾驶员和行人的 一致好评。
05
结论与展望
交叉口渠化的效果与影响
减少交通拥堵
提高交通安全
通过合理的渠化设计,能够有效地引导车 流,减少车辆在交叉口的等待时间和延误 ,从而降低交通拥堵程度。
渠化设计能够明确车辆的行驶轨迹和路权 ,减少车辆冲突和交通事故的风险,提高 交通安全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设施设计
不规则交叉口、非常规交叉口
交通设施设计
错位交叉口的改良实例(道路线形的改良)
错 位 交 叉 口 的 改 良 实 例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8:非常规交叉口主交通的行进方向要明确
• 主交通为左转或右转的交叉口(不规则交叉口),交 叉口的通行能力往往降低。并且,由于司机的判断错 误,也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这样的交叉口的改良,应 改良主交通方向道路的线形,这对于交通处理和安全 方面都是有利的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交通设施设计
收集现场的资料
• 在交叉口改良过程中,为了弄清楚欲改良的交叉口存 在的问题,要收集必要的资料和数据:
▪ 交叉口交通量数据
▪ 交叉口事故数据
▪ 交叉口现状图
▪ 交叉口交通控制和交通管理状况
▪ 交叉口周围的土地利用状况(特别是有交通出入的设施的位 置)等。
• 不仅要着眼于改良对象的交叉口附近,而且要以改良 对象的交叉口为中心尽量收集、研究对象范围的资料 和数据
口及其改良的实例
锐角交叉口的改良实例
交通设施设计
交叉口渠化的关键与实例分析-5 ——交叉口进口道的车道运用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10:进口道和出口道的关系
• 进口道和出口道的数量必须满足以下关系:
进口道的车道数≤出口道的车道数 • 如果交叉口进口道的直进车道数是3,则直进方向的出
交通设施设计
多岔交叉口的改良实例(信号相位调整前)
交通设施设计
多岔交叉口的改良实例(信号相位调整后)
改良后 三相位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6:由于多岔交叉使得交叉口非常大时,可 考虑将交叉口分割成2个交叉口
• 如果将新建道路与已有的道路简单地连接,则 容易使交叉口非常大,其结果是变成多岔交叉 口,容易发生交通堵塞与事故等问题
• 左转专用车道必须作为与其他车道独立的附加 车道来设置。
• 基本设计原则是使直行车不需要车道变更即能 通过交叉口,而左转车应该通过车道变更才能 进入交叉口,下图所示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交通设施设计
• 基础资料、数据的收集、研究 • 现场勘察 • 分析明确存在问题 • 规划设计条件的整理和基本方针的研究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概略设计阶段
交通设施设计
• 基本形状的研究(草图) • 几何结构的基本数值的决定及概略设计 • 交通控制方法和交通处理能力的研究 • 概略设计方案的比较及详细设计方案的选定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现状分析
交通设施设计
•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的原因,需要对收集的资料 和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 阻塞严重
▪ 事故频发
•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进行现场勘察,详细观察 了解现场的状况
• 根据现场观察,发现一些仅凭资料和数据不清 楚的问题,对照现场观察和收集的资料、数据
• 可以更明确、更具体地弄清楚问题所在
(多 分岔 割交 交叉 叉口 口的 )改
良
交叉口渠化的关键与实例分析-3 ——不规则交叉口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7:将错位交叉口改造成十字形和T形 交叉口
• 改造错位交叉口,需要首先变更交叉口的结构, 将其改造成十字形交叉口。当结构上的变更不 能实现时,通过实行交通规制及改善信号相位 方案,使之可能形成与T形及十字形交叉相同 的交通流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交通设施设计
确立对策,制定改良方案
• 尽量制定多个认为可能的方案,按照交叉口的实际条 件比较分析哪一个方案具有实际实施的可能性
• 注意针对某一问题所采取的对策,即使对解决该问题 很有成效,但同时也许会引起新的问题的出现。
▪ 将平面交叉改为立体交叉,能够解决该交叉口的阻塞问题, 但可能会使阻塞现象在其他的交叉口发生,从道路整体来看, 并没有全面解决阻塞问题,只是阻塞的地点发生了转移
交叉 3 16 50
124
合流 3 8 15 24
分流 3 8 15 24
合计 9 32 80
172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3:将已有的多岔交叉口改成四岔 以下
• 将已有的多叉交叉口改造成4岔以下的交叉口, 是对交叉口的根本性改良。这种改良是将一条 或一条以上道路从交叉口处削除,使之与交叉 口以外的道路区间相交叉
• 因此,在制定改良方案的时候,要注意所采取的改良 对策所带来的新的影响,在可能的情况下将这种影响 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交通设施设计
改良效果分析与评价
• 以效果评价为目的进行交通调查
▪ 交通量、交通容量 ▪ 阻塞排队长度(高峰时的最大长度或平均长度) ▪ 通过交叉口所需的时间(高峰时的旅行时间) ▪ 事故发生状况(表示在何时、何地、发生了怎样的
事故的图面)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交通设施设计
改良效果分析与评价
• 进行调查的时间
▪ 与交通拥挤相关的项目,在改良后稍过一段时间进行为好(一般分三个月和 六个月后两次进行)
▪ 关于交通事故的调查项目至少需要在改良六个月后,通常是一年后的结果, 否则不能评价
▪ 而且,在此之后仍需继续收集数据,据此可以进行充分的效果评价
▪ 为右转车等待步行者提供足够的停车空间 ▪ 对右转车多的交叉口可减少对直行车的影响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1:交叉口面积要合理
• 这种行人过街横道向外平移多少要根据交叉口的进口 车道数及右转车交通量的不同而异。对于视线不好的 交叉口,如果过于死板地刻守这一设置原则,反而会 使视线更差,所以要充分注意.
Y型交叉口改良实例(改良前) 交通设施设计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12:在交叉口的进口道有左转交通时要尽可能设置 左转专用车道
• 无论是新建交叉口,还是已有交叉口的改良,只要在 交叉口有左转车,就应设置左转专用车道
• 在交叉口内,如果左转车由于对向的直行车而停止, 则后续车为了避免受阻就不得不进行车道变更,因此 将导致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下降,发生交通堵塞,或诱 发事故等问题。
• 循环工作
▪ 交叉口改良工作,仅仅一次改良很少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改良后充分进行效 果评价,明确未解决的问题或新出现的问题,然后再进一步地不断进行改良 是十分必要.
交通设施设计
5.3 交叉口渠化的关键与实例分析
——1 交叉口面积的合理化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1:交叉口面积要合理
• 以尽量缩短车辆通过停车线之间所需时 间为原则,因此,对于面积过大的交叉 口,停车线或人行过道的位置应尽量靠 近交叉口的中心设置。这种情况下,靠 近交叉口中心的极限位置是从侧向道路 边缘线的延长线留出一台车的位置往外 作为行人过街横道的位置——其目的是
• 在线形改良不可能的情况下,可根据主交通流方向交 通量的多少,采取在交叉口附近增设车道数的方法, 以及考虑绿灯时间的分配,使之满足要求。特别是在 主交通为左右转的情况下,应在交叉口上游位置设置 标志,使司机明确行进方向
交通设施设计
非常规交叉口改良的原则
交叉口渠化的关键与实例分析-4 ——锐角交叉口
• 为了消除这种左转车的影响,基本思路是将左转交通 与直行交通分离
• 具体做法就是设置左转车专用车道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13:根据需要设置右转专用车道
• 当右转交通为主流交通,或者横过人行道者非 常多,右转交通也非常多时,应设置右转专用 车道。右转专用车道不象左转专用车道那样, 只要有左转方向的交通就要设置,如上所述, 只有在右转车的影响很大时才设置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9:尽量将锐角相交的交叉口(X型及Y型)改良成十 字型及T型交叉口
• 锐角相交的交叉口与直角交叉口相比,停车线 间距离长,交叉口面积增大。
• 其结果车辆往往以较高速度通过交叉口,容易 引发左右转车与横过人行道的步行者的事故。
• 这种交叉口的视野不良,交通处理能力方面也 有问题。此类交叉口的改良,原则上应使之尽 量接近直角(大约75度以上)
已有的多岔交叉口的改良实例
交通设施设计
改良前
已有的多岔交叉口的改良实例
交通设施设计
改良后
交通设施设计
进行多岔交叉口结构改造时,要注意的问题
• 要充分注意废弃道路上原来的交通量,应能够 利用别的路径前往目的地方向
• 将狭窄街道与干道的交叉位置变更到交叉口以 外时,新设的交叉位置要使得出入窄细街道的 交通对原交叉口不带来不良的影响,同时要调 整一些必要的交通管理措施
口道也需要3车道以上。同样,需要设置2条左转车道 时,左转方向的出口道也需要2条以上的车道。如果出 口道不能满足这个车道数的要求,就不应该设置2条左 转车道
交通设施设计
进口道与出口道的必要车道数
交通设施设计
要点11:在交叉口的进口道要确保必要的车道宽度
• 交叉口进口道的标准车道宽度:3.0~3.25米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详细设计
• 详细设计 • 检查有无问题 • 确定最终方案
交通设施设计
5.2 交叉口改良设计的基本步骤
交通设施设计
明确问题所在及其原因
• 改良交叉口时最重要的一点是明确 交叉口的问题所在及其原因。如果 这一点不搞清楚,就对交叉口进行 改良,往往无法解决改良前的问题, 也就谈不上改良效果
– 车道过宽——车道内可能平行行驶2台车,交通流不稳定 – 车道过窄——相临车道间的车辆将相互影响而难以行走
• 左转专用道
– 对于必须设置左转车道、同时受道路总体幅度限制,只能设置比3.0 米还窄的车道时,通常情况下左转专用车道的宽度可以降到2.75,在 大型车很少的情况下,最小可缩小到2.5米
• 交叉口出口道的车道宽度,希望与交叉口附近以外的 道路(路段)保持一致,即标准宽度3.0-3.25米
• 当高等级的道路连接到交叉口上时(比如城市 过境道路连接到交叉口上时),右转弯车的行 走速度往往较快。这时,在交叉口内为了安全 右转有必要使右转车减速。这时设置的右转车 专用车道有减速车道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