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扁桃体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介绍
急慢性扁桃体炎ppt课件

扁桃体切除术
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扁 桃体炎,可能需要进行
扁桃体切除术。
免疫增强治疗
通过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减少扁桃体炎的发作
。
生活方式调整
如保持良好的作息、饮 食、卫生习惯等,有助 于预防慢性扁桃体炎的
发作。
中医治疗
如针灸、中药等,可辅 助治疗慢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的预防与控制
增强免疫力
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方 式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
保健方法
保持口腔卫生
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以减少 口腔内的细菌。
适量运动
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 力。
合理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提 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吸入 二手烟。
饮食调理
01
多饮水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排出 体内的毒素。
预防措施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良好的心态,有 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扁桃体炎的发生。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接种相关疫苗,提高 对特定病原体的抵抗力。
ABCD
避免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感染源接触,以 降低感染的风险。
及时治疗
一旦出现类似扁桃体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 免延误治疗时机。
咽旁脓肿
脓肿发生在扁桃体周围的咽旁间隙, 表现为咽侧壁隆起、咽腔狭窄,可能 导致呼吸困难。
扁桃体周围炎
扁桃体周围组织发炎,可能导致扁桃 体肿大、疼痛,严重时可引起呼吸困 难。
中耳炎
扁桃体炎可引起中耳炎,表现为耳痛 、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全身并发症
扁桃体炎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

扁桃体炎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一、概述:建议就诊于耳鼻咽喉科。
扁桃体炎是扁桃体的炎症。
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主要症状是咽痛、发热及咽部不适感等。
此病可引起耳、鼻以及心、肾、关节等局部或全身的并发症,故应予重视。
扁桃体炎的致病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其他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以及病毒等也可引起。
二、临床表现:1、急性充血性扁桃体炎:全身和局部症状均较轻。
检查见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无脓性渗出物。
常有邻近部位的粘膜炎症。
2、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潜伏期约为3~4日,咽痛开始于一侧,继则双侧咽部均明显疼痛,吞咽时疼痛加剧。
患者有全身不适,恶寒、发热,四肢疼痛等症状。
另外,某些患者可有同侧耳痛及耳鸣和听力减退现象。
检查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面有脓性渗出物,并可连接成片如伪膜状,但易于拭去,不留出血创面。
两侧下颌角下淋巴结常有肿痛。
3、慢性扁桃体炎局部多无明显自觉症状,时有咽干、异物感、发痒等,常有急性发作史。
儿童扁桃体过度肥大可影响呼吸和吞咽。
若腺样体也大时,则致鼻堵、打鼾。
因小窝内细菌及毒素吸收,可致头痛、乏力及低热等。
检查可见舌腭弓慢性充血、扁桃体肥大;病程长者,扁桃体不大,甚至萎缩,但小窝口有干酪样脓栓。
三、检查:1、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均增高。
2、尿液检查:可有暂时性蛋白尿。
四、治疗:(一)急性充血性扁桃体炎不需用抗菌素,对症治疗即可。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全身应用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疗效较好。
可用朵贝尔氏液含漱,4小时1次。
两侧下颌角部位热敷或超短波透热理疗有消炎作用。
(二)手术切除:1.扁桃炎合并其它疾病,如合并有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或肾炎等疾病者;2.有扁桃体周围脓肿病史的儿童;3.每年都有超过5次的扁桃体发炎的儿童;4、打呼噜、呼吸不畅的儿童;5.扁桃体发炎,并长有肿瘤,不管是良性肿瘤、囊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的患者,都必须做扁桃体切除手术。
五、预防:1.慢性扁桃体炎的病人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去除室内潮湿的空气,都是重要的。
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方法

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方法
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
1. 抗生素:常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等可用于治疗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
2. 口腔消炎药物:如漱口水、喉咙喷雾剂等,可帮助缓解炎症症状。
3. 长效抗生素注射: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可考虑使用长效抗生素注射,通过药物渗透扁桃体深部,达到持久疗效。
手术治疗:
1. 扁桃体切除术:对于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扁桃体切除术。
手术包括传统的切除术和近年来发展的微创手术。
2. 激光或高能电疗法:通过激光或高能电疗法切除扁桃体,减少创伤和出血,适用于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患者还可以采取以下自我护理措施:
1. 多饮水:保持口腔湿润,有助于缓解症状。
2. 漱口:使用温盐水或口腔消毒水进行漱口,减轻炎症症状。
3. 健康饮食:均衡膳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4. 避免过度用声:控制说话和唱歌的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刺激扁桃体。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需结合具体病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
扁桃体发炎偏方

扁桃体发炎偏方扁桃体炎在中医称为乳蛾,这也是小儿常患的呼吸道疾病,扁桃体炎患儿可以见到咽喉两侧喉核红肿疼痛、吞咽不利。
这个病多见于4岁以上的患儿,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病。
扁桃体炎治疗得当,一般预后良好,若病程较长,可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如不及时恰当治疗,容易出现鼻窦炎、中耳炎、颈淋巴结炎等并发症。
扁桃体炎有急性、慢性之分。
慢性扁桃体炎往往反复发作。
[主要症状]急性患儿可以见到扁桃体充血,呈鲜红色或深红色肿大,部分患儿扁桃体表面有脓点,严重者有小脓肿。
而慢性患儿则见扁桃体肿大充血呈暗红色,或不充血,表面有脓点。
按中医辨证,急性扁桃体炎初起,咽痛,轻度吞咽困难,伴发热,恶寒,咳嗽,咯痰,咽粘膜充血,扁桃体红肿、不化脓,是风热外袭证;咽痛较甚,吞咽困难,身热口渴,大便秘结,咽部及扁桃体充血红肿,上有脓点或脓肿,是胃火炽盛证。
病程迁延,咽部干燥,灼热,微痛不适,干咳少痰,手足心热,精神疲乏,或午后低热,颧红,扁桃体暗红肿大,或有少许脓液附于表面,则是肺肾阴虚证。
1.扁桃体一般3~10岁时最大, 10岁以后逐渐萎缩,因此儿童时期的扁桃体炎是防治的重点。
2.加强锻炼,特别是冬季,要多参与户外活动,使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增强,减少扁桃体发炎的机会。
3.保持口腔清洁,吃东西后要漱口。
4.急性扁桃体炎多为细菌感染所致,特别是化脓菌,如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因此必须使用抗生素,其中青霉素类最有效,根据炎症的轻重程度可选择口服或静脉注射。
5。
慢性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肥大可作扁桃体切除,现在多采用扁桃体快速挤切术,手术时先在病儿嘴内喷表面麻醉药,稍等一会儿,病儿的咽部感觉就会迟钝,再让他躺在床上,医生使用一种叫挤切刀的器械,在病儿张口的一瞬间就能将扁桃体全部切除。
手术十分迅速,病儿还未感觉疼痛,手术就完成了,病儿一直清醒,所以能马上吃冷食,目的是促进血管收缩,预防术后出血。
手术不需住院,术后门诊观察1~2小时便可以回家。
如何防治孩子的扁桃体炎孩子患扁桃体炎的原因是:1、全身或局部受凉,机体反应性失调,抵抗力降低。
扁桃体炎的诊疗规范与指南解读

扁桃体炎的诊疗规范与指南解读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喉咙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咽部疼痛、咳嗽、发热、咽部红肿等。
在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指南进行治疗,以便提供最佳的护理和帮助患者迅速康复。
首先,对于患者的初步评估,在接诊时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主要症状以及病情发展情况。
医生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咽部疼痛、发热、吞咽困难等症状,并观察扁桃体的肿胀程度。
此外,对于病情较严重或存在并发症风险的患者,应进行更加深入的检查,例如喉镜检查或拍片检查,以确诊和评估病情。
其次,根据诊断结果,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对于轻度的扁桃体炎患者,通常采用休息、饮食调节和使用退烧药物等保守治疗方法。
然而,对于重度病例或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扁桃体切除术。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为他们提供恰当的治疗建议。
同时,对于患者的护理和病情观察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此外,医生还应告知患者并家属关于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以预防术后感染和并发症发生。
最后,对于扁桃体炎的诊疗,需要严格依据相关的规范和指南进行。
目前,世界各地都有制定的扁桃体炎诊疗指南,例如美国小儿科学会(AAP)的指南、欧洲喉科学会(UEMS)的指南等。
这些指南提供了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建议,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和病情分级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导。
医务人员应该熟悉和运用这些指南,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
综上所述,扁桃体炎的诊疗规范与指南是医务人员提供高质量照护的基础。
通过详细评估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提供专业的护理,并遵循相关的指南,我们能够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在扁桃体炎的诊疗中,请医务人员始终遵循规范的治疗流程,并根据最新的指南进行实践,以提供最佳的护理。
常见的几种扁桃体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常见的几种扁桃体炎的病症和治疗方法扁桃体炎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以及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当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时,一般都会有全身病症,包括发热、畏寒、全身疼痛、倦怠、食欲下降等等,特别是儿童出现全身病症比拟多。
部分的病症包括咽痛、咳嗽、吞咽困难,以及口臭、口腔异味等。
治疗主要是用全身抗生素的治疗,同时给予支持治疗,多喝水、多吃含维生素C以及高蛋白的饮食。
同时,给予部分的漱口、雾化,以及口含片的治疗。
假如治疗不当就会迁延成慢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的病症主要是有咽痛、咳嗽、咳痰,以及吞咽不畅,或者全身有低热的表现,精神倦怠、萎靡等。
慢性扁桃体炎假如反复急性的发作,就要采取手术的治疗,以防止发生全身的并发症。
扁桃体炎可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
患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流感、白喉等〕后,可引起慢性扁桃体炎,鼻腔有鼻窦感染也可伴发本病。
病菌以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等最常见。
临床表现为经常咽部不适,异物感,发干、痒,刺激性咳嗽,口臭等病症。
1.急性期〔1〕全身病症起病急,畏寒,高热可达39~40℃,尤其是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呕吐或昏睡、食欲不振、便秘以及全身酸懒等。
〔2〕部分病症咽痛明显,吞咽时尤甚,剧烈疼痛者可放射至耳部,幼儿常因不能吞咽而哭闹不安。
儿童假设因扁桃体肥大影响呼吸时可阻碍其睡眠,夜间常惊醒。
2.慢性期〔1〕反复发作咽痛每遇感冒、受凉、劳累、睡眠欠佳或烟酒刺激后咽痛发作,并有咽部不适及堵塞感。
〔2〕口臭由于扁桃体内细菌的繁殖生长及残留于扁桃体内的脓性栓塞物,常可致口臭。
〔3〕扁桃体肿大肥大的扁桃体可使吞咽困难,说话模糊不清,呼吸不畅或睡眠时打鼾。
〔4〕全身表现扁桃体内的细菌,脓栓常随吞咽进入消化道,从而引起消化不良。
如细菌毒素进入体内,可有头痛、四肢乏力、容易疲劳或低热等表现。
1.一般治疗〔1〕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睡前刷牙,饭后漱口,以减少口腔内细菌感染的时机。
扁桃体炎的病理类型与病程演变

扁桃体炎的病理类型与病程演变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和成人疾病,它会引起咽喉部的疼痛和不适。
本文将介绍扁桃体炎的病理类型和病程演变,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
病理类型:扁桃体炎通常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两种类型。
急性扁桃体炎是指扁桃体突然发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
这种类型的炎症病程短暂,症状明显,包括发热、咽喉疼痛、咽部红肿和淋巴结肿大等。
慢性扁桃体炎则是指扁桃体反复发炎,并出现持久的症状。
这种类型的炎症常常由长期的感染和炎症引发,导致扁桃体组织的萎缩和纤维化。
病程演变:对于急性扁桃体炎,病程通常持续7到10天左右。
在感染初期,病毒或细菌侵入扁桃体组织,引发炎症反应。
患者常出现咽喉疼痛、红肿和发热等症状。
随着免疫系统的介入,炎症逐渐得到控制,并逐渐消退。
大部分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在10天内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可能进展为慢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的病程相对复杂且持久。
在感染后,扁桃体组织经历多次反复的炎症过程,病情可能有所缓解但不完全消退。
这种反复的炎症导致扁桃体组织形态的改变,包括扁桃体体积增大、表面溃疡形成以及组织纤维化等。
患者常常出现咽痛、咽喉干燥、口腔异味和咽喉部不适等症状。
在治疗不当或感染频繁的情况下,慢性扁桃体炎可能引发并发症,如扁桃体周围脓肿或淋巴结感染。
总结: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病理类型包括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扁桃体炎是短暂的炎症反应,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而慢性扁桃体炎则是长期的反复感染和炎症,导致扁桃体组织的萎缩和纤维化。
对于急性扁桃体炎,病程一般持续7到10天,并很少进展为慢性炎症。
而慢性扁桃体炎的病程较为复杂,持续时间更长,治疗也更为困难。
及时治疗和适当预防是控制扁桃体炎病程演变的关键。
扁桃体炎的健康宣教

扁桃体炎的健康宣教
1.什么是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分急性和慢性。
急性扁桃体炎(acute tonsillitis)为腭扁桃体的性非特异性炎症,常伴有程度不等与范围不一的急性咽炎,是一种很常见的咽部疾病。
慢性扁桃体炎(chronic tonsillitis)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
2.扁桃体炎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受凉、潮湿、过度劳累、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有慢性病灶存在等,使机体抵抗力减弱,受细菌感染而发病了。
3.扁桃体炎有哪些症状?
(1)急性扁桃体炎:发病急,伴高热、头疼、周身酸痛无力等,局部可见扁桃体充血、有时可见脓点,下颌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2)慢性扁桃体炎:常引起全身疾病,如风湿热、肾炎、心肌炎等。
4.如何治疗扁桃体炎?
(1)保守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通大便,体温正常可适当活动。
进流质及半流质饮食。
抗生素消炎,及控制体温。
观察患儿体温、脉搏、
呼吸及下颌淋巴结肿大的变化,发烧2周后注意观察全身性疾病的发
生,如风湿热、肾炎、心肌炎等。
(2)手术治疗:实施扁桃体切除术(tonsillectom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多人患了扁桃体炎而不自知,有可能误认为咽炎,自行买药治疗后,不但没有治愈反而延误病情,及时认识扁桃体炎的症状,可以方便广大患者明辨扁桃体,及时治疗。
急慢性扁桃体炎的症状汇总
一、急性扁桃体炎:
1、起病较急,可有恶寒及高热,体温可达39~40℃。
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
2、咽痛明显,吞咽时尤重,甚至可放射到耳部。
病程约7天左右。
检查见扁桃体显著肿大、充血、小窝口有黄白色点状脓性渗出物,粘膜下可见因滤泡化脓而形成的黄白色隆起。
二、慢性扁桃体炎:
1、局部多无明显自觉症状,时有咽干、异物感、发痒等,常有急性发作史;
2、儿童扁桃体过度肥大可影响呼吸和吞咽。
若腺样体也大时,则致鼻堵、打鼾;
3、因小窝内细菌及毒素吸收,可致头痛、乏力及低热等。
检查可见舌腭弓慢性充血、扁桃体肥大;病程长者,扁桃体不大,甚至萎缩,但小窝口有干酪样脓栓。
急慢性扁桃体炎治疗方法总汇
一、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
(1)一般疗法本病具有传染性,故患者要隔离。
卧床休息,进流质饮食及多饮水,加强营养及疏通大便,咽痛较剧或高热时,可口服退热药及镇痛药。
(2)抗生素应用为主要治疗方法。
青霉素应属首选抗生素,根据病情轻重,决定给药途径。
若治疗2~3d后病情无好转,须分析其原因,改用其他种类抗生素。
激素可酌情使用。
(3)局部治疗常用复方硼砂溶液,口泰(复方氯乙定含漱液)或1:5000呋喃西林液漱口。
(4)中医中药据中医理论,本病系内有痰热,肺胃不清,外感风火,应疏风清热,消肿解毒。
常用银翘甘桔汤或用清咽防腐汤。
针刺疗法对止痛、解热疗效显着,取穴合谷、曲池。
剧痛高热者可刺少商。
(5)手术治疗如多次反复发作急性扁桃体炎,特别是已有并发症者,应在急性炎症消退后施行扁桃体切除术。
二、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
(1)非手术疗法可试用下列方法:①基于慢性扁桃体炎是感染—变应性状态的观点,
本病治疗不应仅限于抗菌药物和手术,而应将免疫疗法或抗变应性措施考虑在内,包括使用有脱敏作用的细菌制品(如用链球菌变应原和疫苗进行脱敏),以及各种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如注射胎盘球蛋白、转移因子等。
②局部涂药、隐窝灌洗、冷冻及激光疗法等均有人试用,远期疗效仍不理想。
③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2)手术疗法目前仍以手术摘除扁桃体为主要治疗方法。
但要合理掌握其适应证,只有对那些炎症已呈不可逆性病变时才考虑施行扁桃体切除术。
扁桃体炎预防方法
扁桃体炎这种疾病的发生与患者自身的一些习惯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想远离这种耳鼻喉疾病的困扰,注重从一些生活细节入手是特别关键的。
患者宜用淡盐水漱口既可涤洗扁桃体上的炎性分泌物,又有利减轻咽喉部的水肿充血及其疼痛感。
多喝水,也可以预防扁桃体炎的发生。
扁桃体炎患者宜多饮水多喝开水或利尿性饮料,可促进毒素排泄。
注意生活中的一些忌宜,扁桃体炎患者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油腻食物。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扁桃体炎患者的饮食宜清淡饮食选用偏凉、偏寒性食物,如鲜芦根汁、绿豆汁、藕汁、梨汁、酸梅汤等,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以利清热解毒,可补充感染性发热时颇为需要的维生素c和粗纤维素。
本文由重庆耳鼻喉医院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