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练习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阅读练习及答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①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武昌黄鹄矶,背靠蛇山,俯临长江,雄伟壮观。
②之:往,到……去。
③广陵:扬州的旧名。
④故人:老朋友(指孟浩然)。
⑤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⑥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⑦下:沿江顺流而下。
⑧尽:消失。
⑨唯见:只能见到。
⑩天际:天边。
【译文】
春光灿烂,知心朋友扬帆启程,我站在楼上,凝望孤帆渐渐远去,直到它完全隐没在青天绿水之中。
最后只见滚滚江水流向天边,我的感情也随着江流而起伏。
【阅读训练及答案】
(1)这是一首_____(填诗的种类),寓离情于写景之中。
(送别诗)
(2)首句点出了送别的_____:黄鹤楼;第二句写送别的时间和去向:______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
(地点烟花三月)(3)三、四句,写送别的_______:目送孤帆远去,眼前只留下一江春水向着远处的天空流去。
(场景)
(4)《唐诗三百首》编选者,清朝的蘅塘退士评价“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千古丽句”。
请用你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个评价。
{千年以来最美丽(艳丽、亮丽)的诗句。
}。
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同步练习题

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同步练习题一、选择(说法正确的画上“√”,错误的画上“×”)1、“辞”:左右结构,部首是“舌”,音序是“S”。
()2、“孟”:上下结构,部首是“子”,音序是“M”。
()3、“君”:半包围结构,部首是“口”,音序是“J”。
()二、写出诗句的意思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填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在这首诗中()两句叙事,()两句写景。
描写了作者在春天里()的情景,表达了()的感情。
四、填上表示色彩的词()毛浮()水,()掌拨清波。
()日依山尽,()河入海流。
日暮()山远,天寒()屋贫。
两个()鹂鸣()柳,一行()鹭上()天。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橘()时。
五、阅读天地还读过别的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句,来给大家背一背,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课后练习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精选文档

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课后练习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点呢?我们建议大家多做一些与之相关的题,接下来就为大家整理了四年级上学期语文课后练习题,希望大家学习愉快!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广陵指的是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
(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他被后人誉为“诗仙”。
( )3、诗人与友人送别的地点是广陵的黄鹤楼。
( )4、“故人”是老朋友的意思,在这里指的是李白。
( )5、诗人送别友人的时间是阳春三月。
( )二、选出下列诗句所有的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反问设问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5、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三、倾心交流。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_________诗,前两句轻快流畅,意境优美,后两句情景交融,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2、因为黄鹤楼在_____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3、从“__________ ”一句中能看出来这首诗是在阳光明媚、百花盛开的的春天写的。
四、小练笔。
如果你是李白,你想对孟浩然说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学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面对小学,各位学生一定要放松心情。
我们为大家准备的四年级上学期语文课后练习题,希望给各位学生带来帮助。
【作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练习

练习一、解释划横线意思。
之广陵唯见碧空尽下扬州二、回顾课文“故人西辞黄鹤楼”这句话出自,“故人”是指,送别的地点是时间是这首诗是表达了送别好友的情感。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中只字未提送别,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依依不舍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上表示色彩的词语。
()毛浮绿水,()掌拨清波。
()日依山尽,()河入海流。
日暮()山远,天寒()屋贫。
两个()鹂鸣翠柳,一行()鹭上青天。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橘()时。
四、小练笔诗中有画,你看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有话,你想说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楚山孤:孤零零的楚山。
冰心:像冰一样的莹洁的心。
诗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心情下送别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0_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练习卷(解析版)1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练习卷
(解析版)1
填空题
1. 默写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练习卷
(解析版)1
填空题
1.
【答案】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考点】
诗词默写
送孟浩然之广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默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或形近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渭、朝、浥、客、柳、酒。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习题及答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习题及答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习题及答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习题及答案引导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
小学语文-有答案-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0_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练习卷(解析版)2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练习卷(解析版)2古诗阅读1. 总结诗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中心思想。
2. 用现代文翻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 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如何理解“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4. 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为什么叫“西辞?填空题默写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练习卷(解析版)2古诗阅读1.【答案】这首诗表达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考点】诗词鉴赏送孟浩然之广陵【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这首诗表达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答案】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
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考点】诗词鉴赏送孟浩然之广陵【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
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3.【答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考点】诗词鉴赏送孟浩然之广陵【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
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
4.【答案】孟浩然是由西向东而行。
【考点】诗词鉴赏送孟浩然之广陵【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填空题【答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考点】诗词默写送孟浩然之广陵【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默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或形近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四上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当堂达标】

《送孟浩然之广陵》当堂达标检测题
班级姓名
一、我会写。
告cí() mèng( )hào( )然
广línɡ() wéi()见
二、比一比,再组词。
凡()浩()猛()
帆()告()孟()
唯()辞()陵()
惟()欲()凌()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
A.的B.去,到c.代词,代替人或事物2.故.人西辞黄鹤楼 ( )
A.意外的事情 B.缘故,原因 C.老,旧,过去的
四、解释诗中划横线的词
1.故人西辞黄鹤楼。
辞:
2. 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
五、下面诗句中划横线的词的意思相同吗?在相同的后面打“√”。
1.故人西辞黄鹤楼,西出阳关无故人()2.孤帆远影碧空尽,劝君更尽一杯酒()
六、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句意思是: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是( )朝诗人( )。
这首诗写的是他送别好友( )的情景。
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 ),景中寄情。
八、默写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
当堂检测答案:
一、告辞孟浩然广陵唯见
二、略
三、 1.B 2.C
四、解释诗中划横线的词
1.告辞。
2.烟雨迷蒙繁花似锦
五、1.×2.×
六、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唐朝,李白,孟浩然,写景
八、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你知道下面的字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吗?请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陵(línɡ)尽(jìn)唯(wéi)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3、请你写出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辞:辞别。
烟花:艳丽的春景。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唯见:只看见。
4、根据古诗的内容回答问题。
(1)这首送别诗先后写出了送别的地点:黄鹤楼;送别的时间: 烟花三月;故人的去向:扬州;以及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最后一个填空用自己的语言)。
(2)后人评说此诗是:千古丽诗。
请结合诗歌说说“丽”的具体内容。
送别的地点是名胜黄鹤楼;送别的时间是“烟花三月”的春天;朋友的去向是东南形胜的“扬州”;送别的场景是孤帆、碧空、长江……诗以绚丽的春色和浩渺的长江为送别的背景,渲染、描绘出了一幅情丝不绝、色彩明快的送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