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 文言文中的亲情召唤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
高二语文 感恩亲情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

设计鲁教版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至爱亲情课件鲁人版必修3

《陈情表》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抚 养的辛勤,详尽而委婉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既表达了对晋 朝皇帝的由衷感激之情,又申述了自己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 《我不是个好儿子》以平实的语言,通过记叙母亲生活的一些琐事,塑造了一 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蕴涵着对母亲深深的爱以及无以报答 母亲的愧疚之情。 《项脊轩志》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对 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之情。 《我与地坛(节选)》作者通过对地坛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来衬托母亲的无 私和伟大,同时在字里行间也表达了成功时不能与母亲分享的愧疚遗憾。
第二层面:感受性诵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感受性诵读就是力求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力求与作者达成共鸣。应用轻 重缓急的不同节奏来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激越时节奏加快,声调昂扬; 情感悲戚时节奏舒缓,声调压抑…… 第三层面:提高性诵读——读出性格,读出问题 我们还要努力揣摩体悟文本的思想和情感。在朗读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多读多诵,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
第一单元 至爱亲情 单元学习导引
内容概述 学法指导
内容概述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 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人们。”萧伯纳从最深处道出亲情的真 谛。我们的生命历程融进了亲情的每一朵浪花,每一组旋律,每一句叮咛, 每一声欢笑,每一个眼神……亲情,她是夏日里的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她 是冬季里的火炉,温暖我们的心;她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夜行回家的路。 亲情永恒,至爱永远!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8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至爱亲情单元写作至亲至爱学案鲁人版必修

单元写作至亲至爱品味深秋的清晨已是寒气袭人,但为了不迟到,我不得不早早地下楼去骑车,然后,在寒风中费力地蹬着车子,向学校狂奔.麻烦的是,楼道里的自行车很多,往往是一辆辆自行车相互挤压着,几乎让人取不出去,也推不进来.所以,每天早上光是取自行车就得用五分钟.五分钟,对中学生的早晨来说,这是多么宝贵啊!爸爸似乎也觉察到了这一点.爸爸是个很有毅力的人,不管天气多冷,天天早晨都会跑上三千米.他经常在我吃早饭的时候满头大汗地跑回来.“儿子……”“什么?”“自行车我帮你推出去了.”我没再说话,匆匆吃完饭,便急着下楼了.打开那扇难缠的楼道门(很难开的门,而且反弹的速度和力量都很大),我那辆又矮又小的自行车已经安安静静地在门外等候我了.以后的日子,天天都是如此,几乎没什么变化,不管怎样,我都可以在刺骨的寒气中看到门外那辆又矮又小的自行车.我渐渐习惯了这种事——而爸爸也没再提过,就像一切都已成为自然似的.有一天,这种自然突然被打破了.爸爸的腿受了点伤,没有去跑步,所以当我要走出家门的时候,他突然对我说:“自行车我没给你推出去.”语气里似乎颇有些愧意.为下文写父亲坚持每天早晨替“我”推自行车做了铺垫.作者把父亲帮自己推自行车这事当成了一件小事,也把这事看成是理所当然.此处为文章的转折处,自然引出作者亲自推自行车时的感受.我仍旧没有回答,急急地下了楼.我在那堆自行车里找到了那又矮又小的自行车.打开锁后,我便往外推车,但被另外几辆挤压在一起的自行车挡住了,我只好把那些自行车一一搬到旁边,有了勉强通过的空隙,人和车一起倒退着往门口一点一点地蹭.每往前蹭一点,心里的火就上涨一点,好不容易挨到门口,我没好气地一脚踹开那个脾气暴躁的门,可用力太猛了,火气更大的门猛地又反弹回来,我急忙用右腿顶住它,然后用左手将车子推出去,同时还必须用右手帮着扶住车子……待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自行车推出去之后,楼道门发出“嗵”的一声巨响. 这“嗵”的一声,突然让我打了个寒战.刹那间,我突然感受到了别的什么东西,确切地说,我品味到了一种淡淡的爱,不,是浓浓的爱!就像品茶一样,天天喝茶不一定喝出茶的滋味,只有用心去细细地品,你才能觉出茶的馥郁浓香.爸爸的爱原来就浓缩在这又矮又小的自行车里!我可以想象出他推车时吃力的样子,因为他没有车的钥匙,所以推起车来,不,是搬起车来,比我更费力.现在,我真想对爸爸说句“谢谢”.作者真正感受到了父亲为自己推自行车时的不容易.“谢谢”两字饱含深情,这两字充满了理解,充满了感激.【文本借鉴】假如你想摆脱思路枯竭、头脑空空的烦恼,就一定要有意识地、自觉地在生活中寻找并捕捉到“动情点”.所谓的“动情点”就是在生活的某一时刻打动了你的内心,牵动了你情思的人、事、物.【技法总结】怎样才能拥有一双善于捕捉“动情点”的慧眼呢?首先可以通过研读范文来提炼典型情景.所谓范文,可以是课内的经典名篇,也可以是课外自己喜欢的美文.通过研读范文,可以提炼出一些典型的生活情景,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借鉴.其次要勤于思考,注意提升自己的敏锐意识.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引发自己心灵震动的瞬间,并及时将这种情感的火花记录下来.很多人并不缺少“动情”的体验,只是因为司空见惯而忽略了它们,让它们在不经意间从自己的身边滑走.比如一次温馨的晚餐,你还能描述当时的氛围吗?和父母的一次冲突,你还记得起原因吗?有心人应该学会留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不断积累,使之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自然也就不会文思枯竭了.另外,还要关注细节,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动情点”不只是一些煽情的故事情节,它还包括个人独特的人生体验.发现“动情点”,捕捉“动情点”都是为了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素材库,使写作时情感的流淌更加真实自然,从而更好地与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更好地凸显“动情点”,增强文章的力度.【文题展示】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请你用发现的眼睛捕捉生活中的亮点,以赞美“人性之美”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800字左右. 【实战练笔】题目:________________答案精析写作导学案(一)实战练笔惩罚出来的感动星期五我班又被扣了5分,原因是109室的几个同学又迟到了.还好一个宿舍里还有两个没迟到的,但看到扣分单后我还是气不打一处来,这个让我头痛的109已不是一次出现这种事情了.“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今天我就是要惩罚一下自己,要好好生一回气,来维护我这个班主任的权威,来威慑其他同学,来提升实验三的整体形象.我让班长看了扣分通知单,上面有迟到同学的名字.上完课间操,我“命令”班长让“榜上有名”的同学到我办公室.我“下命令”时挺生气的,当然也有些生班长的气,他就在109室.那几个同学到了办公室,当然知道意味着什么,都低着头,不说一句话,也许已经做好了迎接暴风雨的准备.我刚想给他们来点“狂风暴雨”,却发现多了一个叫崔怀明的同学,扣分单上写的明明是5位同学.我对他说:“没有你的事,你走吧.”我本来想当着他们的面再夸夸崔怀明,想说同在一个宿舍他能起来你们为什么不能起来,差距怎么会这么大之类的话.结果崔怀明的一句话,让我把想说的话又吞到了肚里.他站在那里,也低着头,根本没有要走的意思,小声地说:“老师,我也迟到了,检查的没记我.”说完又小心翼翼地站在原地,还是低着头,也做好了迎接“暴风雨”的准备.我很生气,也觉得挺好笑,又没记你,你本来是可以不来挨训的,结果老老实实地来了.这学生,连气也不让我生完,因为我心里的气瞬间转化成了感动,一种非常非常珍贵的感动,这份感动叫“诚实”.结果可想而知,那几个同学都被崔怀明“救”了,被我的好心情“救”了,我又一次宽恕了他们.而我也被惩罚出来的这份诚实给“救”了.今天晚上开班会,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了发生的这一件事.当我说到我被“诚实”感动,心变软了,那几个迟到的同学也被我宽恕了的时候,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想这就是对“诚实”的最好回报吧.但愿这些时不时好犯点小错误的可爱的同学们能理解我的良苦用心!。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至爱亲情1陈情表课件鲁人版必修

文本精解
祖孙相濡之情
奉诏两难之情
陈情表
悲恻动人
当效微命之情
乌鸦反哺之情
2.本文表达了作者真挚复杂的情感,从文章中你能体会到作者的哪几种 感情?作者又是以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层次分明地表达这些感情的?
参考答案:①对祖母刘氏的孝敬之情。②尽忠与尽孝难两全的为难之情。 ③对朝廷重用自己的感激之情。④对皇帝的忠诚之情。 文章共四个自然段,可分成四个部分来赏读。 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自己不是有意回避,而是 实在不能丢下祖母去做官。 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写自己对朝廷的感激之 情,以此说明自己不仅没有不满情绪,而且确实想感恩图报,只是由于祖 母病笃,实在走不开。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再表白自己“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是个很想官职显达,并不想自夸名节的人。言外之意是绝不 是为亡蜀尽节不肯做官。 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自己与祖母的年龄作比 较,说先尽孝后尽忠,表明自己肯定要为晋武帝效忠,只不过时间上推迟 一点,不存在心怀故国、不肯与新朝廷合作的想法。
二、局部揣摩 1.文章一开始就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这句话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总领作用。作者先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八字,概括自己坎 坷的命运;然后以“慈父见背”“舅夺母志”讲述自己幼年丧父失母、孤 苦多病,全赖祖母抚养;接着以“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写家中人丁衰微, 以“夙婴疾病,常在床蓐”写祖母多病,以“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说明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这是陈情不仕的唯一事实根据,作者说得凄 切尽情,想使晋武帝准许他的奏请。
二、相关链接 1.文体知识 “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文心雕龙·章表》:“章 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陈”是陈述的意思,“情”是 什么呢?情:①情况(事实);②衷情(孝情、忠情);③情理(忠孝之道)。本文 中陈情的对象是晋武帝。“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陈”的内 容: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陈”的方法:融理于情,融 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至爱亲情单元整合课件 鲁人版必修3

海潮不断上涨。海龙随海水不断上浮,到插尖担的地方,鱼篓满了。要是爸爸便 立即上岸小跑回家,钻进孩子们用体温焐热的被窝……不!此刻礁屿附近的尖头鱼 还很多,他太舍不得离开了。可是鱼篓满了,没地方放呀!他爬上礁石,添了柴火,拿 过裤子,用石头把裤带砸成两段,一段把裤角扎牢,把篓里的鱼倒进去,再用另一段 扎了口。海龙带着鱼篓又一次溜下海里,身子接触到密密麻麻滑滑溜溜的尖头鱼。 他激动得热血沸腾,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困乏。抓鱼的动作越来越 快……他干狂了,干傻了,恨不得把海里的尖头鱼都抓进自己的鱼篓里。
与之相关的内容。因此,阅读本单元的几篇文章要深刻领会作品主旨和作者情感,
把握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从而积累阅读此类文章的知识,提高解答此类文学作品 阅读题的能力。从写作方面来看,“亲情类”文章紧扣学生生活,利于学生表达真情 实感。学习本单元,一定要注意课文与作文的衔接。同时,李密、史铁生、贾平凹 的文章也是很典型的写作素材。从名句默写这个题型来看,《陈情表》一文很受 命题人关注。另外,《陈情表》《项眷轩志》两课中的其他文言基础知识在高考 中也经常考查。
风寒侵入肌体,生起病来,家里仅有的一点钱在药煲里化作一缕缕轻烟,欠下一屁股
债。年关在即,爸爸躺在床上发愁。 听到妈妈的喊声,海龙跳下礁石,赤着脚板,沿着沙滩走回来。
一家人正围着低矮的桌子吃晚饭。爸爸舀了一碗粥汤,弓着腰,埋头就着番薯艰
难地咀嚼吞咽,不时停下来咳嗽。有时咳得喘不过气来,妹妹便给他捶捶腰背。 海风穿过破屋石缝,像吹箫一样呜呜响。爸爸说:“阿龙,天气这么冷,别去耍海水 了,弄出病来怎么办!” “浸浸海水少生病,邻居老叔说的。”海龙抓了一个番薯端着碗到屋外吃,看看海 边的天色变化。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3课件:第一单元至爱亲情自读文本项脊轩志

⑧老妪( yù ) ⑨先妣( bǐ ) ⑩呱呱而泣( ɡū ) ⑪阖门( hé ) ⑫象笏( hù ) ⑬扃牖( jiōnɡ yǒu ) ⑭焚烧( fén ) ⑮枇杷( pípá)
答案
2.辨形组词 修qì( 葺 )
① rónɡ( 茸 )毛
yà( 揠 )苗助长 ②
yǎn( 偃 )旗息鼓
bān( 斑 )斓 ③
8.名句默写 ①借书满架,_偃__仰__啸__歌_,__冥__然__兀__坐__,万籁有声。 ②三五之夜,_半__墙_______,桂影斑驳,__风__移__影__动__,__珊__珊__可__爱___。 ③高山仰止,_景__行__行__止___。
答案
返回
合作探究
1 文本助读
结构图示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答案
7.文言句式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_判__断__句___ ②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_状__语__后__置__句___ ③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__略__句__,__省__略__介__词__“__于__”___
答案
知识宝库 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句,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 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予)手自笔录,(予)计日以还……录毕,(予)走 送之…… (曹刿)问:“(公)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寡人)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曹刿)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鲁人版精品课件《第一单元 至爱亲情 复习课件》

1陈情表
一、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字令伯,三国时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 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 干。曾仕蜀汉任尚书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 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 祖母年老无人供养为由,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 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一读•整体感知
一、理理文章思路
2我不是个好儿子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当代作家,
陕西丹凤人。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 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 ,
长篇小说《浮躁》、《废都》、《白夜》
散文代表作《丑石》、《一棵小桃树》、《文竹》
小说大都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 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有地域风土特色, 格调清新、隽永、自然。
4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在一篇文章里,贾平凹回忆说:当初“背着一卷印花粗布 纺的薄被子从山地来到西安,一站在金碧辉煌的钟楼面前, 我险些要被吓昏了”。 B近日,2010青岛第三届大学生绿色营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 校区正式开营。 C中央领导强调,要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社区警务建设, 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校园及周边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D没有汶川抗震救灾的胜利,就没有北京奥运会放心、顺利 地筹办,或者说不可能办得那么成功、那么漂亮。
•问题一:为什么作者不以我有一 个好母亲为题?
•含蓄。饱含愧疚之情。
问题二:“我”为什么不是个好儿子
“我”寄钱给母亲只为求得心理平衡,寄了 就忘了 从来没有像母亲对“我”那样深入骨髓的关 心过母亲。
“我”料理不好自己的生活反而让母亲那么 苍老了还揪心的牵挂“我”。
【鲁人版】必修三第一单元至爱亲情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主题单元标题最爱亲情作者姓名所属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打+ 表示相关)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一所需时间8课时(课上6课时+课下2课时)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珍视亲情,善待亲情,呵护亲情,让亲情永驻心间。
本单元共有两篇必读文本,两篇自读文本。
其中既有传统的经典篇目,如李密的《陈情表》和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也有当代的名家名作,如贾平凹的《我不是个好儿子》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表达人间亲情。
本单元拟通过品读感悟至爱亲情,探讨表达情感的写法,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本单元以《陈情表》《我不是个好儿子》为主体,以《项脊轩志》《我与地坛》为辅助,指导学生感受作品表达的浓浓亲情,学习文本通过记叙生活琐事和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写法,学会表达自己感受到的亲情。
最后,以设计“讲述亲情故事,举行读书报告会”的活动,完成本单元学习的成果展示。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诵读课文,品味语言,感受作品表达的浓浓亲情,背诵《陈情表》。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梳理、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掌握文言虚词“于”“以”的用法,准确翻译文言语句,掌握古代文化知识。
3、正确评价和理解文本的观点和思想感情,培养探究意识和能力4、依据文本,进行写作练习,学会表达自己感受到的亲情。
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
2、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表达情感的写法。
3、通过写作展示研究成果,提高鉴赏及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养成团体合作意识。
2、感悟“亲情”在人生历程中的重要意义,懂得珍惜和感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单元标 题 作者姓名 高中文言文中的亲情召唤 所属单位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 第一中学
徐芳 山东临沂市临港 经济开发区临港 一中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276624 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梳理文言知识。 2.回味亲情经典佳作,体味他们的选材特点。 3.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评价文学作品。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分过合作交流探究作品选材特点,掌握分析选材的技巧。 3. 在研究作者的人生经历对于主题表达的影响的过程中,掌握“知人论世”的评价 方法。 4. 通过论文写作展示研究成果,提高鉴赏及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养成团体合作意识。 2. 学习古人在逆境中奋发的精神,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3.感受《陈情表》 《项脊轩志》 《祭十二郎文》所蕴含的浓浓亲情。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行标准》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 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 的人生启示。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 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 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的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 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合作学习,养 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在探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 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在阅读《陈情表》 、 《项脊轩志》 《祭十二郎文》等作品的基础上,了解 李密、归有光笔下的悲剧情怀,分析概括他们写作的缘由,并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现象。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阅读两篇文章,积累文中重要文言现象。 2.熟悉两位作者的人生经历、命运起伏。 3.通过对两篇文章的比较分析,总结他们的情感触发点。 1.两位作者的人生分别经历了哪些起伏跌宕?你能用流畅的语言描 述他们的悲情遭遇吗? 本专题问题设计 2.他们的亲情倾诉有哪些?你能在文章中找到依据吗? 3.你体悟到了他们的泣血倾诉了吗?怎么看待这种情感的抒发?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 境 其 他 多媒体投影设备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ArticleID=66073 人教版读本《陈情表》 、 《项脊轩志》 《祭十二郎文》 多媒体教室
关于亲情的分类的文章
(课下用两节课时间阅读两篇文章,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用法,课前完成 “文言知识积累达标检测” )
学 习 活 动 设 计 ( 针 对 该 专 题 所 选 择 的 活 动 形 式 及 过 程 )
1.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每组选一位同学发言描述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一 点体会。 2.老师组织讨论:生活中有哪些让你情感奔发的亲情?说一说你在生活中 印象深刻的动情场面。 (投影补充关于亲情的相关影视视频) 3.组内讨论:三位作者的人生经历是悲剧吗?为什么?如果是,那他们悲 剧命运的根源各是什么?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语段。 4.试着根据三位作者悲剧原因的异同给他们分类,确定分类标准和理由, 组长做好讨论记录,班内交流。 (提示参考标准,如性格、环境、偶然因素 等) 5.思考:他们悲剧的命运给了你什么启示?组内交流。 6. 每小组选取命运相近的一组人物,如李密与晋帝、韩愈与十二郎等,讨 论人物遭遇对人物命运所产生的影响,组长在班内发言展示。 7. 你认为偶然的遭遇与人生命运有必然联系吗?请把你的观点和想法写在 日志上。 8.课下思考:亲情对你的人生发展,成长会有影响吗? 1.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知识总结全面、准确。 2.发言积极大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通过阅读分析概括作者的悲剧遭遇及写作缘由 4.能客观评价作者的情感倾诉,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陈情表》 、 《项脊轩志》 《祭十二郎文》亲情倾诉刻画; 1 课时
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 求实的学风
1.如何体味古人的丰富情怀? 主题单元问 题设计 2.作者是怎样体现这浓郁情怀的? 3.怎样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他笔下悲情的关系? 专题一:走进古人的浓郁情怀; 专题划分 专题二: 《陈情表》 、 《项脊轩志》 《祭十二郎文》亲情倾诉刻画; 专题三:至情至性——散文大家的赤子情怀。 专题一 所需课时 走进古人的浓郁情怀 课上 1 课时+课下 4 课时
学科领域 (在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其他(请列出) : 适用年级 所需时间 高二年级 课上 3 课时+课下 6 课时
高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是在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制定上,更多地考虑了这一阶段母语 教学的特点。高中阶段的母语教学,应该在认知和情感教育兼顾的情况下,更加注重情感 目标的实现。选入教材的一些描写亲情的文言篇目都是千百年来被世人传诵的名篇佳作, 内容上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形式上能唤起读者的浓郁美感以及深刻的情感体验。但 是,毕竟许多文章有千百年的时间跨度,毕竟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学生与某些课文有距 离感、陌生感也是客观存在。韩愈的一篇《祭十二郎文》,亲情浓郁,悼亡伤逝,令许多略 经人世沧桑的成年人潸然泪下,不忍卒读,而涉世未深的学生却很难动情。因此,本单元试 图在教学中从现实生活中的手足之情、母子之情、祖孙之情、朋友之情等入手,加以必要 的点拨,让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产生对情感的珍惜。 本单元将分为三个专题。专题一:走进古人的浓郁情怀;专题二: 《陈情表》 、 《项脊轩志》 《祭十二郎文》亲情倾诉刻画;专题三:至情至性——散文大家的优美文笔。本单元通 过《陈情表》 、 《项脊轩志》 《祭十二郎文》等作品来了解古人情怀,引领学生结合《陈情 表》 《项脊轩志》 《祭十二郎文》进行拓展研究,进一步了解韩愈、归有光人生经历,进 而理解作者所倾注的情感,最后完成关于 亲情召唤的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