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习感受
现当代文学课程感悟

现当代文学课程感悟
现当代文学课程感悟示例如下:
在现当代文学课程中,我学习了许多作家和作品,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和力量。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了解了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欣赏和理解不同文化和背景下的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在课程中,我学习了现当代文学中的许多经典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和老舍的《骆驼祥子》等,这些作品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弱点,同时也展现了作家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我还学习了其他一些优秀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余华的《活着》等,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矛盾。
通过这门课程,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文学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现当代文学是一门充满魅力和力量的课程,它让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人类文化和历史,也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人性和社会问题。
现当代文学学习心得体会

现当代文学学习心得体会篇一:现代文学心得现代文学心得:文学一个纯洁的代名词当身边充斥着灯红酒绿当大脑无止尽的被视屏灌输现在我令愿静静的捧这一本书慢慢品味。
在学习现代文学之后,我更深层次了解了文学以及其带给我的巨大的影响。
首先,在思想方面,文学作品可以让人品味到形形色色的人生:辛酸、幸福、贫贱、富贵,透过文学的窗口,我们可以更多的了解人生百态,让我们在纷扰的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惑的时候更加得当的取舍,以豁达的心胸去面对。
其次,文学作品有助于我们提高个人修养,可以改变人的气质,提升人格魅力:正如古语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文学作品的阅读意味着你能够与遥隔千载的先人们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意味着你的心灵之翼可以自由自在地另一个想象的世界里翱翔,意味着你能够体验你今生无缘亲历的许许多多浪漫奇异、惊心动魄的生活……。
而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少年人,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
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借助于各种方式,表达了人类社会的一些共同的基本准则,如正直、勇敢、忠诚、互助等,也表达了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如母爱、爱情、友情、手足之情等,以及对美和理想的永恒的追求。
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少年人的心灵,帮助他们抵御世俗的种种侵染,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在我们学习现代文学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许多中学里不知道的文学常识,比如各个时期的文学思潮及其代表的文学社团等等。
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许多以前不曾接触的著名作家,让我感觉到了文学世界的悠远而精深。
比如周作人,曹禺,郁达夫、林语堂、闻一多、徐志摩、朱自清、茅盾、巴金、老舍......以及他们的优秀作品,人生经历。
不仅丰富了我的文学知识,在阅读作品过程中,更让我懂得了一些深层次的道理。
看一好本书对人的触动,就好比你在茫茫人海中,突然遇见一个让你怦然心动的那一位,他很独特,让你一眼钟情,那种感觉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你心里十分清楚那种力量,但是你不一定会清楚地描述给别人。
现当代文学学习心得体会_0

现当代文学学习心得体会篇一:现当代文学自己总结乡土文学:又称乡土小说,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
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
文学研究会“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
它“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文学研究会简章》),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均倾向于现实主义。
伤痕文学”是一批深刻地控诉十年动乱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和心灵创伤的作品的涌现,这批小说被称为“伤痕文学”.“伤痕文学”的主体是短篇小说,包括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新写实小说,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对个性极力张扬是徐志摩诗歌创作最主要的浪漫主义特色,具体表现有四大特点:一是注重理想境界的创造与描绘;二是抒发了强烈的思想感情;三是塑造了众多抒情主人公形象;四是大胆的幻想、新奇的比喻及诸多修辞手法的运用.继伤痕文学后,八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是中西文化在时代大潮下不可避免的激烈碰撞中语言精英知识分子深刻驾驭语言的内在张力与根植于民族灵魂深处的传统人文素养追溯式裂变的产物。
寻根文学往往通过对某一落后观念、某一愚昧表征、某一缺憾心智、某一悲哀现实渗透血液歇斯底里的透视,频频质问单纯的生命与本真的生活中夹杂的惨淡的厚重,不断叩击整体国民心理接纳与反叛的底线。
韩少功《爸爸爸》展现的是楚地固有的与现代断裂的孤僻闭塞的僵性的文明、野蛮的风俗与落后的生存状态。
期末总结现当代文学

期末总结现当代文学作为课程的最后一节,我要来总结一下现当代文学的学习收获。
现当代文学,指的是从20世纪初到现在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各种文学流派和形式。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著名的作家和作品,对文学的发展和变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文学的意义以及如何欣赏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通过学习现当代文学,我明白了文学对于社会和人类的重要性。
文学是对人类经验和情感的艺术表达,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情感和思想,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共鸣和分享作者的体验。
文学是一种跨越时空和文化的交流方式,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拓宽自己的视野。
其次,学习现当代文学也让我了解了文学的多样性和变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文学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文学流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文学的规范和限制,开辟了新的创作领域。
现代主义作品追求形式的创新,弃用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和人物角色,以及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常规写作方法。
后现代主义则更加注重叙事的多样性和模糊性,通过拼贴和碎片化的手法,展示多样性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
这些新的写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形式,也挑战了读者的理解和阅读方式。
此外,在学习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我也深刻认识到文学作品对于社会和个体的影响力。
文学作品可以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引发思考和启示。
通过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体验到各种情感和人类经验的广度和深度,感受到作家对于生活和人类状态的洞察和理解。
同时,文学也可以激起读者的反思和行动,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如《1984》和《动物庄园》,以及一些现当代文学作品,如《平凡的世界》和《活着》,无不通过作品中的主题和情节,探讨人类的苦难和追求,引发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最后,学习现当代文学也让我充分认识到文学的艺术性和价值。
文学作品的语言和结构的精妙,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感想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提到现当代的文学作品,首先想到的就是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
对于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觉得这些作品影响的不仅是在文学方面,更影响的是中国人民的人心,激励的是人们的精神!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我认为他当之无愧!而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
这是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白话小说。
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
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
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
《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文章通过常人视角,我们可以合理地解释狂人眼中他人对其的“迫害行为”。
比如小说的第一节中狂人记道: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
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因为得知狂人发了狂,因此大家对他有些害怕,并且议论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里,却认定是大家谋划好了,要害了他了。
再如,狂人的大哥请了医生来给狂人诊治,开了药,嘱咐大哥赶快给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里,却是这样的情形: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
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有了这些描写,于是我们得到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故事:一个年轻人由于脑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但不久之后由于医生的治疗年轻人的疯病治愈了,重新进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赴某地候补矣)。
中国现当代文学之读书心得

中国现当代文学之读书心得中国现当代文学之读书心得读一本好书,我会很愉快,因为我闻到了他的味道。
读书季伴随着开学悄悄的来了,为了寻找一本不错的好书,着实花费了很大的精力。
我算是一个爱书的闲人吧,平常喜欢看书写小说,对中国文学很是喜欢。
对每一位有过贡献的作者,我除了仰慕,就是看完他们的作品,并试着去融入他们所处的环境,怎样的灵感能够孕育出有灵性的文学著作。
这仅仅是对文学的热爱,可以说,文学占据了我整个心灵。
当我在众多本中挑选出一本,我选择了它,这个囊括了两个时代的文学,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读者和作家,他们在文学的隧道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脚印,留给了我们宝贵的财富。
从小学开始,语文课上会不间断地提起萦绕在耳畔的名家,像鲁迅,老舍等,也许他们就是我唯一崇拜的文学家。
随着不断地学习,更多的名家出现在我的视角,渐渐地我发现,文学是个无底洞,不是一天两夜就能读得完,看得透的。
从儒家文化到百花齐放,不同性格的作家名人写着贴近生活的作品,不是一时兴起,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感以及对艺术境界的不懈追寻。
家庭的不如意,社会的腐败以及自身的诸多不幸,常常会给那些有灵感冲动的作家,抛开一切,拿起笔,挥洒着那一行行对现实批判一季度未来美好的向往。
读一本带着书生气质的著作,往往会凝神细视,揣摩作者的性格和当时的背景,再想想如今的生活,是否是作者笔下神往的境地。
真正喜爱文学的读者闲人,不一定要认识名家,还有他们的著作。
只要能够看懂一本带有主观作者的书,我想这已经足够了。
如果能够与书中的灵感共鸣,我想这该到了疯狂的地步了。
现当代文学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到新中国成立至今,可以想象拜托了古代封建制度的中国,文学浪潮不断的的冲击着人们新的思想,一代代有着时代背景的作者不断地涌现,让枯燥无味的儒家文化不再孤单,新文化的出现让文学的格局发生了改变,从此百花齐放。
许多名家对现当代文学有着一致的看法:过去是一个单调的声音,全都得按照某种既定的政治标准来研究,学术创造的通道被堵上了;现在则开放了,自由多了,但如果缺少基本的评判标准,“多元化”也只落下个众声喧哗,表面热闹,却无助于争鸣砥砺,还会淹没那些独特的学术发现。
中国现代文学的心得体会

中国现代文学的心得体会•相关推荐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心得体会(精选15篇)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心得体会(精选1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现代文学的心得体会篇1前世的乡愁,这是三毛奔赴撒哈拉的理由。
而我,少见这种愁感出现在这本书中。
听闻三毛这名字,脑中首先浮现的是动画片《三毛流浪记》的三毛形象,而后才迟钝地去接触这现实中的作家三毛。
动画片的那三根毛发给人一种漂泊无依、心地却善良的纯粹之感。
同样,作家三毛十分纯粹,感觉就像七八岁的小女孩,一种欢脱奔泻到底。
对,就是欢脱这个现代化的词汇,完完全全就是三毛的感觉。
不知是由于欢乐而产生的自由感,还是因自由而欢乐?倒像只锦鲤,小巧纯色的那种,任性游。
“哇,指甲油补人牙齿!他吓得全部头发刷一下完全竖起来,像漫画里的人物一样好看极了。
我看他如此,一面笑一面跑到安全地带,等他想起来要追时,这个巫医已经逃之夭夭了。
”短短的一段文字,感觉就好像是度过了愉快一天的小女孩顺手记下的日子,没有太多的矫饰或硬生生扯进成熟的孤独感,文绉绉的华美词藻更是少见。
我很羡慕三毛,但没有敬仰之情。
我阅读她的作品就好像阅读邻家女孩的快乐事迹,没有高高在上的教诲和难以理解的文字。
她很欢脱,很快活,在所爱的土地上做各种各样的事,与各样的人们来往。
她的幸福和自由是可以传阅的,而不是让人费尽心思去设身处地。
三毛的乡愁来自于沙漠而不是海滩。
同是夏天,人声鼎沸的阳光沙滩未必比寂寥的沙漠凉快。
沙漠是个小自闭,三毛却热闹个不停,沙漠会微笑,而不是手舞足蹈。
沙漠性偏冷,有种独特的神秘感。
三毛和沙漠是朋友,三毛也是沙漠。
沙漠并非一种一成不变的事物,她是有生命的,她和三毛一样曾经叛逆却依旧单纯。
其实她很喧闹,仿佛从不落寞。
沙漠应是轻盈的,风一吹便能飞起来,挂在树梢上等下一阵风。
现当代文学学习心得体会_0

现当代文学学习心得体会篇一:现当代文学自己总结乡土文学:又称乡土小说,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
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
文学研究会“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
它“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文学研究会简章》),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均倾向于现实主义。
伤痕文学”是一批深刻地控诉十年动乱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和心灵创伤的作品的涌现,这批小说被称为“伤痕文学”.“伤痕文学”的主体是短篇小说,包括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新写实小说,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对个性极力张扬是徐志摩诗歌创作最主要的浪漫主义特色,具体表现有四大特点:一是注重理想境界的创造与描绘;二是抒发了强烈的思想感情;三是塑造了众多抒情主人公形象;四是大胆的幻想、新奇的比喻及诸多修辞手法的运用.继伤痕文学后,八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是中西文化在时代大潮下不可避免的激烈碰撞中语言精英知识分子深刻驾驭语言的内在张力与根植于民族灵魂深处的传统人文素养追溯式裂变的产物。
寻根文学往往通过对某一落后观念、某一愚昧表征、某一缺憾心智、某一悲哀现实渗透血液歇斯底里的透视,频频质问单纯的生命与本真的生活中夹杂的惨淡的厚重,不断叩击整体国民心理接纳与反叛的底线。
韩少功《爸爸爸》展现的是楚地固有的与现代断裂的孤僻闭塞的僵性的文明、野蛮的风俗与落后的生存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习感受
一学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就要结束了。
总的来说,收获颇多。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把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脉络梳理清楚了。
对鲁迅,矛盾,沈从文,钱钟书,郭沫若,余光中等作家的作品,我在课本,课外阅读中看过一些。
我了解的都是作家和作品本身的特点,内容。
而对于作家的流派,思想渊源,他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很少,就像英国诗人约翰说的那样,他们都是一座座孤岛,无法相连。
学习完现当代文学后,我知道了五四文学,30,40年代文学,现实主义文学,80.90年代文学,现代小说,散文,戏剧等等。
在时间上,流派上把这些作家放在了属于他们的位置上,算是大概理清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脉络。
把一座座孤岛连成了一片大陆。
我比较喜欢历史,上高中的时候看历史书,就感觉很多地方没有说到,比如南北朝,比如五代十国等内容,完全被省略了。
后来看了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才把这一块历史空白填补上。
我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起到了同样的作用,梳理清楚了一段时间的文学发展历史。
其次,是利用课余时间读了几本书。
忘记了哪位大家说过:文学课就应该多读一些文学的书。
讲到现代散文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购物车正好有几本散文的书,就买了周国平《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山川岁月长》,还有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前
两本已经读完。
我非常喜欢他们这种淡然却又富有激情的生活态度。
后来又简单回看了一遍台湾作家袁哲生的《寂寞的游戏》,书中对生与死的界限,自我存在的意义等进行了思考,我深受启发。
还有,是老师课上留出的思考时间我觉得很有用。
不仅可以用来思考讨论的问题,和大家互相讨论自己的观点。
在不断的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还可以用来复习上传的教学课件,找到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进行初步的记忆,节省了我们课下的复习时间。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习完立刻复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从长远来看,对通过期末考试也是有利的。
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最后是我的一点想法。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理论性太强,单纯的学习时间,流派,代表作家,作品这些内容会感到很枯燥他们距离我们的生活还是太远了。
课上讲过的不少作品我们是没有阅读过的,依靠课件的几行文字很难能体会到作品的精髓。
不少经典的文学作品都已经拍成了电影,电视剧,可以选取比较符合原著,受到大众认可的版本,在课上播放。
时间有限,可以播放片段。
相对于文字,视频更加直观,便于我们去理解作品中的意蕴和丰富内涵。
视频片段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教学补充资料使用。
这些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收获和想法。
每一次的学习经历都是宝贵的,我希望它能陪伴我继续前行。
在以后的学习旅程中越走越远,持之以恒,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