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西师版五下数学期末总复习题2.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西师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西师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西师版第一篇: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西师版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一、分数1.将一个物体或者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

14.最大的分数单位是(),没有最小的分数单位。

25.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商相当于分数值。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6.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b=(b≠0)7.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8.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真分数<1)。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假分数≥1)。

9.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10.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1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ab12.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3.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附:最大公约数,大,大方,只要除数不要商。

】14.如果小数是大数的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小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15.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且分子、分母都比原来小的分数的过程,叫做约分。

16.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17.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018年西师版五下数学期末总复习题2.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doc

2018年西师版五下数学期末总复习题2.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doc

2.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加减法1. 填空(1)5的分数线单位是(),里面有()这样的分数单位。

7(2) 6 =3=15=()(填小数)(......) 4 20(3)写出分母是 5 的所有真分数();写出分子是7 的所有假分数()。

2.比较大小2 ○ 7 5 ○ 25 2 ○ 4 7 ○ 33 12 8 25 9 5 15 103.化简24 36 40 2186 90 75 334.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15 分=()时 6 时=()日110mL =()L50cm=()m 600g =()kg 400 cm3=() dm3 5. 算一算(1)口算1-1= 3 + 1 =7- 1= 1 + 1 =5 4 4 6 2 34 + 4 = 2 - 1 + 1 =1+1=2 +1=5 10 3 4 3 4 5 2(2)计算下面各题6 - 2 3 + 1 3 + 5 5 - 1 13 - 1 3 + 37 3 5 2 4 12 8 4 14 15 9 10( 3)计算正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7 + 5 + 3 3 + 2 + 7 4 - 3 + 7 3-4-39 8 8 10 5 10 11 22 11 7 75-( 1 + 7 )5+(2 - 4)1 -( 1 - 1 )7+ 7- 14 12 6393 7 9 186. 把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1 3 1 4 80.252547. 找规律1 3 571 4 916( 1)按此规律,第 5 个数是()( 2)用字母表示第 n 个数是( )8. 五( 2)班今天出席 42 人,缺席 3 人。

出席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9. 有三堆香蕉,第一堆重2吨,第二堆比第一堆多1吨,第三堆重量是一、二堆的总和。

53( 1)第二堆香蕉有多少吨?( 2)第三堆香蕉有多少吨?( 3)这三堆香蕉共有多少吨?10. 一节数学课2时,老师讲解用了3 时,学生实验用了 1时,剩下的时间学生独立做练习。

五年级下册 分数加减法(一)教材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 分数加减法(一)教材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一)教材西师大

在五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有一个重要的主题是分数的加减法。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分数的加法
分数的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分数相加得到一个总和的过程。

在进行分数的加法时,首先需要确保分母相同,如果分母不同,则
需要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将分数化为相同分母的形式,然后将
分子相加即可。

例如,给定两个分数1/2和1/3,我们需要找到它们的最小公
倍数,这里是6。

然后将分数化为相同分母的形式,得到3/6和2/6。

最后,将分子相加,得到总和为5/6。

分数的减法
分数的减法是指将一个分数减去另一个分数得到一个差的过程。

与分数的加法类似,进行减法时也需要确保分母相同。

如果分母不同,则需要进行和分数加法相同的步骤,找到最小公倍数并将分数
化为相同分母的形式,然后将分子相减即可。

例如,给定两个分数3/4和1/4,它们的分母相同,所以直接
将分子相减,得到差为2/4,可以化简为1/2。

以上就是五年级下册的分数加减法(一)教材内容的简要介绍。

通过研究这个教材,学生将能够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对应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参考资料:
- 《新版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西师大版

课堂引入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与原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的过程,叫做通分。 约分:把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
的分数 ,叫做约分。
课堂练习
答:2只金丝猴是这个整体的 2 5
能力拓展
5 1 ,分子3,4,1的最小公倍数是12,
15 3
3 所以 10
12 ,1 40 3
12 36 ,中间的分数的分子4乘以3
等于12,所以,符合条件的分母只能是 “13×3”,
因此,原分母是13 。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懂得了 什么?
下一节课我将复习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知识。
同学们课后想想这节课分数的 内容和下节课长方体和正方体 需要掌握的内容。
课堂引入
单位“1” 什么叫分数
分数单位
真分数
分 数

假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约分 通分
课堂引入
单位“1”:将一个物体或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它可 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 份的数, 叫做分数 。
分数单位: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3
课堂练习——通分
1和1 34
1和 3 5 10
4和5 96
1 1 4 4 3 3 4 12 1 13 3 4 4 3 12
1 1 2 2 5 5 2 10
4 42 8 9 9 2 18
5 5 3 15 6 6 3 18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全部PPT课件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全部PPT课件

⑥当一个数是合数,而另一个数是质数
时,若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一般情况
下这两个数也是互质数。
.
36
特殊情况 熟练掌握两种特殊情况。
两数关系 互质关系 倍数关系
最大公因数 1
较小数
最小公倍数 两数积 较大数
同时熟记7、11、13、17、19等数的倍数 及11—20所有数的平方数以提高计算速度。
.
37
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特殊规律: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 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
4
单位“1”与分数单位的区别
单位“1”表示: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 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 表示,通常把它叫做“1”。 分数单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1 2
(a+b)h
(底×高)÷2
S=
1 2
ah
.
41
三、 明确长方体、正方体的异同。
从点、棱、面三方面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长方体
正方体
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6个面都是长方形( 6个面都是正方形, 有时相对的两个面 6个面完全相同 是正方形),相对 面完全相同。
相对棱的长度相等 12条棱长度都相等
)个 )
a
在 中,a是不为0的自然数。
5 (真分数?假分数?最小假分数?最大真分数?)
.
22
分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 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总复习2(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加减法)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总复习2(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加减法)

=6
16
=
3 8
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 只把分子相加减。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2、分母不同的分数怎样加减?
1 2
+
1 4
=
2 4
+
1 4
=3
4
1 2
-
1 4
=
2 4
-
1 4
=1
4
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
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 的运算顺序相同。还是应该从左向右依次 计算,但是有时为了简便,可以一次通分 再计算。
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5 10
+
3 8
+
1 10
= 20 + 15 + 4 40 40 40
= 39
40
=
5 10
+
1 10
+
3 8
= 3 +3
5
8
= 39
40
3、在直线上面的括号里填适当的分数,在直线下面的括号 里填适当的小数。说一说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

1 4
)(
1 2
1 =8
5、计算下面各题。
7
4 9

6 1
4 9
5 =6 9
11 2 11 6 15 5 15 15
1 =3
3 5 24 35 7 8 56 56
59 = 56
3 2 15 8 4 5 20 20
=
7 20
6、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2课时 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2课时 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2课时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意义2. 分数的表示方法3. 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4. 分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 教学难点:分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

2. 利用实际例子,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加减法。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整数加减法,引入分数加减法的学习。

2. 讲解分数的意义(1)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中的一部分。

(2)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如分子、分母、分数线等。

3. 讲解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举例说明分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对分数意义和分数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2. 组织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加减法的能力。

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在以上提供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细节需要特别关注,那就是“讲解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因数和倍数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2.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4)2、3、5的倍数特征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能同时被2、3、5整除(也就是2、3、5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同时满足2、3、5的倍数,实际是求2×3×5=30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3.完全数:除了它本身以外所有的因数的和等于它本身的数叫做完全数。

如:6的因数有:1、2、3(6除外),刚好1+2+3=6,所以6是完全数,小的完全数有6、28等4.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叫奇数。

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关系:奇数+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5.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0四类.质数(或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0:最小的自然数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连续的两个质数是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加减法
1.填空
(1)7
5的分数线单位是( ),里面有( )这样的分数单位。

(2)
(......)6=43=2015=( )(填小数) (3)写出分母是5的所有真分数( );
写出分子是7的所有假分数( )。

2.比较大小
32○127 85○2525 92○54 157○10
3 3.化简
8624 9036 7540 33
21 4.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15分=( )时 6时=( )日 110mL =( )L
50cm =( )m 600g =( )kg 4003cm =( )3dm
5.算一算
(1)口算
1-51= 43+41= 6
7-1= 21+31= 54+104= 32-41+3
1= 41+51= 2+21= (2)计算下面各题
76-3
2 53+21 43+125 85-41 1413-151 93+103
(3)计算正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97+85+83 103+52+107 114-223+117 3-74-7
3
5-(
41+127) 65+(32-9
4) 1-(31-71) 97+187-1
6.把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81 0.25 43 21 5
4 7.找规律
1
1 43 95 167…… (1)按此规律,第5个数是( )
(2)用字母表示第n 个数是( )
8.五(2)班今天出席42人,缺席3人。

出席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9.有三堆香蕉,第一堆重5
2吨,第二堆比第一堆多31吨,第三堆重量是一、二堆的总和。

(1)第二堆香蕉有多少吨?
(2)第三堆香蕉有多少吨?
(3)这三堆香蕉共有多少吨?
10.一节数学课32时,老师讲解用了83时,学生实验用了4
1时,剩下的时间学生独立做练习。

独立练习的时间是多少?
11.计算
2018...6421917...5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