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圆的认识(二)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圆-圆的认识(二)》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圆-圆的认识(二)》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圆-圆的认识(二)》一. 教材分析《圆-圆的认识(二)》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性质,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圆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需要进一步加深对圆的特征的理解,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此外,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圆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圆的性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探讨圆的性质。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圆规、直尺、绳子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圆,以及用于测量和计算的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车轮、圆桌等,引导学生关注圆的特征。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为什么是圆形的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圆的性质。

通过实物演示和讲解,让学生初步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用绳子测量圆的周长,用直尺和圆规计算圆的面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说课稿《圆-圆的认识(二)》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说课稿《圆-圆的认识(二)》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说课稿《圆-圆的认识(二)》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圆的认识(二)》这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性质,包括圆的对称性、圆心角的特点等,并且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图片、视频、实践活动等,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对称性、圆心角的特点等知识,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圆的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对称性,了解圆心角的特点,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的对称性,圆心角的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对称性和圆心角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观察操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基本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导入:介绍圆的对称性和圆心角的特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圆的性质。

3.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详细讲解圆的对称性和圆心角的特点,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圆的性质。

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利用操作卡片,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圆的性质。

5.交流分享:学生分组汇报实践活动的情况,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互相交流学习。

6.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学期数学圆的认识(二)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学期数学圆的认识(二)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 圆是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 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折一折
亮亮用纸剪出了一个圆,这个圆的圆心在哪 里呢?你有办法找出来吗?
折一折
圆是轴对称图形。
画一画
圆是轴对称图形, 每条直径所在的 直线都是它的对 称轴。圆有无数 条对称轴。
我们学过的图形中 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新发现
直径 d
d=2r
d r= 2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 度与半径有什么关系?
智慧城堡
加油啊!
画出下面每组图形的对称轴。各能画几条?
d=6.4cm r= 3.2cm
d=3.8dm r=1.9dm
d=2.5m r=1.25m
图中圆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1)从位置A向 平移 个方格到位置B, 再向 平移 个方格到位置C。 (2)从位置C向 平移 个方格到位置D, 再向 平移 个方格到位置E。 (3)从位置A怎样平移可以得到位置F。
课外延伸 : 剪出和下面完全相同的圆、正方形
和等边三角形,标出中心点A,并将各个图形分别与下 面相对应的图形重合,然后沿中心点A转动图形,你 发现了么?
A
A
A
一、把圆对折、再对折就能找到圆心。 二、圆是轴对称图形。 三、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 圆的认识(二)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 圆的认识(二)

图形名称 正方形 长方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等腰梯形 圆
有几条对称轴 4条 2条
1条
3条
0条
1条 无数条
平行四边形对折 后,两边不重合。
你有办法找出一个圆的圆心吗? 情境导入
方法一 把圆对折后再对折,两条半径的公共端点就是 这个圆的圆心。
情境导入
方法二 把圆沿直径所在的直线任意对折两次, 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一圆
第3课时 圆的认识(二)
复情习境导导入入 下列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探情究境新导知入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几条对称轴?用一个圆 形纸片,折一折。
请同学们拿出圆形 纸片,动手试一试!
折一折
将圆沿直径对折, 正好完全重合。
圆是轴对称图形
我们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情形境?导有入几条对称轴? 做一做,填一填。
情境导入 请找出下面各图的对称轴,与同伴交流。
4条
4条
6条
6条
由圆和正多边形组成的图形,对称轴的条数 由正多边形的对称轴的条数决定。
练情一境练导入
(教材P6 练一练T1)
1.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画出轴对称图形的2条 对称轴。
画法不唯一 画法不唯一
画法不唯一
(教材P6 练一练T2)
2.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 (1)1元硬币的直径是 25 mm。 7.5-5=2.5(cm) 2.5cm=25mm (2)照样子量一量1角和5角硬币 的直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情堂境小导结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情后境作导业入
(教材P6 练一练T3)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圆的认识二精品教学PPT课件1 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圆的认识二精品教学PPT课件1 北师大版
圆的认识(二)
课前复习
填空:
1.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作(半径 ),用 字母 ( r )表示。
2.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作(直径 ),用 字母( d )表示。
3.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4.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长度都( 相等),所有 的直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2倍 )。
3.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 )
4.将圆对折,再对折,就找到圆心了。( √ )
5.平行四边行有4条对称轴。( × )
6.半圆只有一条对称轴。(√ )
选一选
1.对称轴是( A )
A.直线
B.线段
C.射线
2.一个圆最少对折( B )次,可以找到圆心。
A.1
B.2
C.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助自己找到一份谋生的差事。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摇摇头。"历史,地理怎样?"青年还是摇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父亲的朋友接连发问,青年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那你先把住址写下来吧。"青年写下了自己的住址,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你的名字写的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要一些小优点,但由于自卑常被忽略了。其实,每个平淡的生命中,都蕴涵着一座丰富金矿,只要肯挖掘,就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爱因思念而美丽 我曾以为,爱一个人 可以是在心里暗暗的 并不需要对方清楚 我发誓,要把这份美好的感情 珍藏在记忆中,只是记忆 若不是,想到可能永远失去你 永远失去,这份自已如此看重的感情 若不是,又一次在梦中呼喊你的名字 并且从梦中惊醒,或许 这份感情会永远是一个秘密 在默默地想念和为你祝福之中 我从来都是幸福的 等待,我不清楚这样的结果是什么 或许,根本就没有去考虑什么结果 我一直希望 能以一种默默等待的姿势告诉你 我对你的感情是认真的 可以经受时间和距离的考验 那些过往的曾经共同拥有的细节 一一变得无比清晰 仿佛触手可摸,却明明相隔万里 是不是藏得越久 感情就会更加浓呢? 你不在的日子里 思念象野草一般疯狂生长 也许是因为终于不甘这样失去可能的机会 终于不甘刻骨铭心的思念和等待 会随岁月的流逝而染上灰尘 我鼓励自已说,释放自已 我不相信 从物理的距离到心灵的距离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我不相信 经过岁月沉淀以后的爱依旧不堪一击 我不相信 默默的等待是一场默默的徒劳 若付出必有回报,投入必有结果 那是不是,我还没有投入 是不是付出太少,我默默等待 默默考量自已的信心和爱的程度的做法 是否令我错过适当的机会? 愿你今夜能有一个好梦 如果你在梦中也露出甜美的笑容 那是我托明月清风祝福你 爱上你,毕竟也是淡淡的哀愁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二)》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二)教学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6页。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圆的轴对称性,创设一个“找圆心”的活动,引导学生借助折纸活动,找出这个圆的圆心,进一步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的特征。

学情分析:圆给学生建立感性的认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以及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学生在折纸及小组交流合作中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的策略。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体会圆的对称性;整理已学过的轴对称图形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能力目标:在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和折纸找圆心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也让学生感受轴对称的美。

情感目标:在课堂中注重交流学习数学的感受,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也让学生感受轴对称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对称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多种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新课。

上课开始,先课件出示轴对称景物的图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问:同学们,这些景物美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估计学生一眼就会看出来,这都是些轴对称图形。

)再问:那你们还记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吗?(让学生说一说,以进一步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再看这张图片,哪张脸比较漂亮呢?为什么?相信学生肯定觉得第三张脸最漂亮,因为它的眼睛、鼻子、嘴巴长得对称。

(二)折纸,识对称性。

导入新课:同学们,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

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究其中的奥妙。

(板书课题)同学们,圆是轴对称图形吗?请你用学具圆形纸片折一折,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会发现:将圆对折,正好完全重合,说明圆是轴对称图形。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二)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二)

四、考点4:正方形、长方形与圆的关系。 1、在边长为6cm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 直径是( 6cm )。
2、在边长为6cm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
半径是( 3cm )。
3、在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
直径是( 8 半径是( 4 )厘米。 )厘米。
Page 14
3、半圆有( 1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 3 )条对称轴。
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圆是(轴对称 )图形,(
圆有( 无数 )条对称轴。半圆只有( 1 )条对称轴。
Page 16
考点练习
五、考点5:常见的轴对称图形与它们的对称轴。
5、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2 )条对称轴;
沿任意一条 直径对折, 都能完全重 合。
Page 4
圆的对称性 圆是轴对称图形
将圆沿直径对折,两侧正好 完全重合,说明圆是轴对称 图形。 沿着任意一条直径对折圆, 直径两侧的部分都能完全重 合,所以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Page 5
圆的对称性的应用
亮亮用纸剪出了一个圆,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 你有办法找出来吗?
Page 6
圆的对称性的应用
我们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 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Page 7
圆的对称性的应用
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正方形 等腰梯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4条

1条
1条
3条
长方形
2条
无数条
Page 8
圆的对称性的应用
我们学过图形都有几条对称轴
图形名称
正方形
长方形
等边三角形
Page 11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5单元第二课时《圆的认识(2)》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5单元第二课时《圆的认识(2)》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5单元第二课时《圆的认识(2)》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2)》是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圆的认识,主要包括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圆的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圆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原理,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践体验,加深对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圆的模型、圆规、直尺、剪刀等。

2.教学素材: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数学实验室,以便于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和交流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车轮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引发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再折纸,体会圆的轴对称性,画出圆的对称轴.
(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3、通过折纸你还发现了什么?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1)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个圆里的半径有什么特点?
(2)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圆里的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
(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一个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体会圆的对称性.
教学难点: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
第3课时 圆的认识(二)
教学内容
圆的认识(二)
分享本来不属于东西,属于事,就像颜色不属于物体,属于事,就像美丽不属于物,属于事,就像爱不属于物,属于事,她依赖于人的心存在,但分享给你带来了不同的结果和感受,有这些就够了,不管是物是事,不管天荒地老,我就是需要这种感觉,谢谢你的下载与我在这个世界开始链接.(word文档可以删除编辑)
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优越性 圆的对称性
利用圆设计美丽图案
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亮亮借助光盘画了一个圆,剪பைடு நூலகம்了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来了.你有办法找出来吗?
二、探索活动:
1、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找到圆心.
(1)自己动手找到圆心.
(2)汇报交流找圆心的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想法.
2、通过折纸你发现了什么?理解圆的对称性.
(1)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三、课堂练习
1、让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填一填”,做完后交流汇报.
2、完成巩固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完成“填一填”
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并试着填一填,有困难的向老师或同桌请教.汇报交流,说答题根据.
4、完成书后“练一练”第3题.
四、课后总结
让学生自由发言,归纳板书出来
补评:
板书设计:
圆的画法 圆的半径和直径以及他们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