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类APP翻转课堂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研究

合集下载

体育运动类APP改善大学生体质研究

体育运动类APP改善大学生体质研究

体育运动类APP改善大学生体质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体质现状的分析,探讨了体育运动类APP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情况,进一步研究了该类APP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机制。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体育运动类APP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体质水平。

提出了大学开展体育运动类APP推广的建议,并总结了体育运动类APP对大学生体质的促进作用,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为提升大学生体质水平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体育运动类APP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体育运动类APP、改善、研究、促进作用、普及情况、影响机制、实证研究、推广建议、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学生体质一直以来备受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体育运动逐渐淡出他们的生活。

大学生普遍存在久坐少动、缺乏锻炼的现象,导致体质下降,易患各种慢性病。

为了改善大学生体质,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体育运动类APP应运而生。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体育运动类APP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APP以其便捷、个性化的特点,受到大学生群体的欢迎。

通过这些APP,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运动锻炼,监测身体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提高运动的趣味性和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体育运动类APP如何改善大学生体质,明确其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其促进作用。

为大学在推广体育运动类APP提出建议,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体质水平,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通过深入研究体育运动类APP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情况,可以了解大学生对于此类健身工具的接受程度和使用情况,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通过探讨体育运动类APP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促进健康的作用机制,为今后的健康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实证研究体育运动类APP对大学生体质的改善效果,可以为大学和相关健康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校园健康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

运动类APP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运动类APP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运动类APP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增加,尤其是大学生群体。

体育锻炼作为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

而运动类APP作为体育锻炼的辅助工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育行为。

本文将探讨运动类APP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一、运动类APP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方式的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传统的体育锻炼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年轻人的需求。

而运动类APP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多样化的体育锻炼选择。

通过运动类APP,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锻炼。

这种个性化的体育锻炼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体育锻炼的行列中。

二、运动类APP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运动类APP不仅仅是提供了运动锻炼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通过运动类APP,大学生可以了解到各种运动项目的好处和方法,还可以通过定制运动计划、设置运动目标等功能,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大学生逐渐养成了固定的锻炼时间和方式,形成了持续的体育锻炼习惯。

三、运动类APP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成果的监督和管理在传统的体育锻炼方式下,很难对自己的锻炼成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很多人由此产生了锻炼效果不佳的困扰。

而运动类APP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通过运动类APP,大学生可以记录自己的运动数据,包括运动量、消耗的热量、锻炼时长等,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等功能,全面了解自己的运动成果,更好的监督和管理自己的体育锻炼效果。

这种及时的反馈和监督,使大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增加了锻炼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运动类APP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社交影响运动类APP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社交机会。

在运动类APP上,大学生可以加入到不同的运动群体中,结识到更多志同道合的运动爱好者。

体育运动类APP改善大学生体质研究

体育运动类APP改善大学生体质研究

体育运动类APP改善大学生体质研究
随着当今社会节奏的快速加快和现代化的进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同时也
导致了人们健康状况的不断下降。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因为他们在校期间需要面对
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例如学业、社交等等。

由于生活和学业的压力,许多大学生忽略
了健康问题。

对此,体育运动类APP应运而生,成为了帮助大学生重视和改善健康状况的
一种新途径。

体育运动类APP可以提供各种健康指导和建议,例如运动计划、饮食习惯、日常保健
等等。

通过这些指导和建议,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掌握如何保持身体
健康的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此外,许多APP还提供在线健身班、个人记录等
功能,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运动情况,跟踪进度,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运动是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定期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力、减轻压力、改善心理状况等等。

因此,体育运动类APP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运动计划,根据自己的情况定制运动方案,提高运动效果。

有些APP还提供了社交功能,可以让用户
结交志同道合的运动爱好者,建立团队,一起锻炼,增强互动和支持,提高参与度。

然而,完全依赖APP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并不可取。

体育运动类APP只能提供一些
指导和建议,而具体的实施还需要用户的自觉性和毅力。

大学生需要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将其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并积极实践。

此外,大学生的健康还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
和心理健康,这也需要他们自己的努力。

翻转课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现状与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翻转课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现状与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翻转课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现状与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翻转课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引言部分介绍了翻转课堂的背景、定义及应用背景,并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分析了翻转课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参与度不高、师生互动减少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设计引人注目的学习资源、加强在线互动平台建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体育教学、现状、问题、对策、学生参与度、师生互动、自主学习能力、在线互动平台、学习资源、方法、技巧、研究成果、局限性、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翻转课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背景介绍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体育课程的特点是注重实践和互动,翻转课堂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平台,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互动方式,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活力。

翻转课堂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

研究翻转课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翻转课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1.2 翻转课堂的定义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将课堂内外的学习过程进行颠倒,通过让学生在课堂外预习学习内容,然后在课堂内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应用。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互动性,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传统的大学体育课程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环节和互动性,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和缺乏兴趣的现象。

“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对课堂教学和学习的重新安排,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能力的目的。

在体育教学中,翻转课堂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就该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针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涉及到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模仿,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着“一人讲、众生听”的特点,学生们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理解不深刻、记忆不完整的现象。

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可以使得学生们在课前自学体育知识,如体育文化、运动原理等,课堂上教师可以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知识点。

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对于体育知识不了解的难题,又可以使教师更加聚焦于深层次的讲解。

对于体育技能的教授,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容易出现学生个体差异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而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可以使得学生们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自查基本技术动作,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水平进行更加个性化的指导,针对性更强,效果自然更好。

二、针对身体素质的重视体育教育注重的不仅是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加强调身体素质的培养。

然而,传统教育模式下,体育课的时间通常都比较短,时间分配也比较宽泛,导致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而翻转课堂模式则可以针对此问题进行解决。

通过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一定的体能训练,譬如晨练、短跑、跳绳等,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锻炼的主动性,同时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

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能操练,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素质的目的。

三、体现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强调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课前自己学习知识,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小组学习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合作完成任务,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翻转课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翻转课堂是指将传统课堂上的讲授内容转移到课堂外完成,而将课堂内的时间用于学生的讨论、合作和实践。

翻转课堂的兴起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方法,尤其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翻转课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是基于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它要求学生在课堂外通过视频、阅读材料等形式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然后在课堂内进行探讨、交流和实践,促进学生能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是非常重要的,翻转课堂理论正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翻转课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目前,国内外一些大学已经开始尝试在体育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教师利用网络视频、多媒体教学等手段,让学生在课堂外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然后在课堂内进行实践教学、讨论和互动。

这种模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翻转课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优势1.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堂外进行自主学习,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

2. 促进学生交流和协作。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课堂内进行讨论和实践,这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大学体育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翻转课堂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

4. 个性化教学。

翻转课堂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进行学习。

五、翻转课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挑战和对策1. 技术设备支持。

教师需要借助各种技术设备支持翻转课堂的实施,包括网络视频、电子白板等设备的使用。

2.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进行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需要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翻转课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它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教学形式,将课堂讲解的内容转移到了网络平台上进行,在课堂时间内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这种教学模式逐渐在教育领域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翻转课堂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传授实践知识,而学生们在课堂外练习。

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缺点,如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态度不尽可观、互动少等。

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持续创新,翻转课堂逐渐成为了新型教育模式之一。

翻转课堂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知识,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体育教学更是如此,翻转课堂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技能,增强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识和掌握。

因此,在当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体育教学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1、在网络平台上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如体育教学视频、教育软件、电子课件等,使学生可以在家里预习、复习或者提高自己的技能。

2、课堂时间内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通过小组合作、课堂互动、集体探讨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3、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翻转课堂可以应用于柔道、跆拳道、武术、篮球、足球、体操等多个项目。

例如,在柔道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在家里预习必要的柔道知识,做好认识、了解和准备。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和实践技能操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课堂交流探讨。

通过上述步骤,不仅能够提高柔道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体育育人能力。

四、总结总的来说,翻转课堂对于大学体育教学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增强实践能力。

体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体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概述了翻转课堂模式和体育教学中的优势,详细讨论了研究方法、实施效果评估和案例分析。

结论部分分析了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究不同翻转课堂模式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并持续优化实施策略。

【关键词】体育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优势、研究方法、效果评估、案例分析、应用前景、研究方向、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翻转课堂模式是指将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环节放到课堂之外,让学生在课堂外自主学习,而将课堂内的时间用于深化学习、讨论和实践。

这种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教学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动技能和规则,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外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研究体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体育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研究旨在探讨翻转课堂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对比传统教学方法和翻转课堂模式的差异,分析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翻转课堂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体育教学中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

研究还将探讨如何科学评估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效果,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促进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提升,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和指导。

2. 正文2.1 翻转课堂模式概述翻转课堂是一种将课堂内外学习环境进行颠倒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是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而在课堂外则是学习理论知识与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2卷第10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 o l.42 N o. 10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7年10月O ct.2017D O I:10.13718/). cnkl.xsxb.2017. 10.026运动类A P P翻转课堂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研究!陈丽,杨佳文重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重庆401331摘要:研究目的:为提高听障大学生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寻找新的方法和路径.研究方 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①运动类A P P体育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听障大 学生体育态度得分,减小听障大学生和正常大学生体育态度得分差距#②运动类A P P体育教学能够有效地改善听 障大学生体育行为.结论(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路径(①运动类A P P翻转课堂提升听障大学生体育课 程质量#②运动类A P P翻转课堂使听障大学生体育课延续至课外#③运动类A P P翻转课堂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育习 成.关键词:听障大学生#翻转课堂#运动类APP#体育习惯中图分类号:G642. 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 - 5471(2017)10 - 0153 - 06听障大学生是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群体,随着失聪人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在对失聪生进行高等教育的同时,特别需要加强对失聪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引导,使他们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获得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而听障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无法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成为对听障大学生体育教学的一道鸿沟.近几年来,翻转课堂成为国内外教育专家及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翻转课堂不仅是增加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时间的一种手段,它更是一种全新的“混合式学习方式”,被学者和教师群体开始尝试使用[1].目前,手机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人手必备的信息工具之一,截止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 94亿[2],到2016年A P P S t o r e应用程序下载已超440亿次3•美国大约有20j的智能手机用户利用至少一个运动健康类A P P来支持他们运动和健康的目标,其中多达38j A P P用户下载了有关运动类和身体活动的A P P[4].中国运动类A P P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内常见的A P P多达几十种[5];学生群体作为中国第一大网民群体[],运动类A P P的使用已经逐渐融人学生的生活.而在教学环节中,上课时段学生频繁使用手机及其A P P软件,无疑已成为教学工作者一个头疼的问题.如何使手机及A P P软件有效地为教学所用,使学生不再成为上课的低头族,正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国内已有学者对运动类A P P与体质健康关系问题进行过相关研究,国外关于运动类A P P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健身功能和健身路径的实现方面,但尚未发现将运动类A P P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的实验尝试,且针对听障大学生群体的运动类A P P相关研究也没有查阅到.笔者将运动类A P P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为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育课程的良好进行、为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探寻一条新的道路.①收稿日期(2016-10 - 02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15SKG042)#重庆师范大学校青年基金项目(13XWQ06).作者简介:陈丽(1985 -),女,重庆丰都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教学研究.154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h ttp://第42卷i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重庆师范大学听障大学生36人、正常大学生46人;天津理工大学听障大学生47人、正常大学生 43人;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听障大学生67人;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听障大学生60人.听障大学生合计210人,正常大学生89人.1.2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以“运动类A P P”、“运动辅助软件”、“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 络(C N K I)搜索与本研究相关度较高的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搜集互联网关于“运动类A P P”、“运动辅助 软件”、“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等的相关最新信息,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1.2.2 问卷调查法体育锻炼习惯是指人在特定环境中养成的、持续参与运动、锻炼身体,以达到改善、维持生活或生存 状态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不易改变的运动倾向和运动行为.本文采用“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3个指标来 衡量体育习惯的养成情况.体育态度量表采用毛荣建&'针对青少年学生编制的《锻炼态度量表》,包括8个维度,从8个维度反映 了体育锻炼的态度.量表信度表中8个维度的克隆巴赫数均在0.8以上,信度可以接受,问卷可以直 接使用.体育行为调查问卷主要采用自编问卷题目,问题编制参考了体育习惯人群的特点标准,并按照卢兆振 等&'的划分方法,将体育人口划分为4类:优、良、中、差问卷经过专家检验效度可行,问卷信度克隆 巴赫a系数为0.71,问卷信度、效度均可行,能够基本反映被调查对象的体育行为情况.问卷共发放299份,回收问卷299份,根据以下标准剔除废弃问卷:①超过10j的项目没有作答的问 卷;②明显乱答或有作答规律的问卷;③效度自评题目得分低于4分的.上课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均选择没有使用过A P P的学生,剔除对照班中途自行使用运动类A P P软件的7人,最后有效问卷总人数为281份,有效回收率为93. 98%.1.2.3 !法因为重庆师范大学和天津理工大学听障大学生是和正常大学生一起上体育课,为了实验能正常进行,对班上听障大学生和正常大学生都进行统一要求.实验班学生自行下载自己合适的A P P,对照班级按照传 统教学方法不变.实验为期18周,在上课第一周发放问卷,并于18周重新发放问卷.1.2.4 !法应用SPSS17. 0软件对收集到的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主要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均值比较等.2研究结果与分析2.1听障大学生体育态度得分情况分析2.1. 1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体育态度得分对比分析表1是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体育态度得分的差异比较统计表.由表1可以知:1)实验前,听障大学生和正常大学生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分析中,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也即在样本的选择上面,样本的基本条件一致,后面实验的差异不由样本选择所致.2)实验后,实验组听障大学生除主观标准维度外,其他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也就是说运动类A 运用于体育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能有效地提升听障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3)实验后,实验组正常大学生除行为习惯与主观标准维度外,其他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在行态度、行为认知、行为意向、行为控制和总分等方面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运动类A P P运用于体 育教学对正常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4个维度和总体得分影响显著,运动类A P P运用于体育教学与传统 体育教学相比,也能够有效地提升正常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第10期陈丽,等:运动类A P P翻转课堂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研究1554)从听障大学生和正常大学生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维度情况来看,听 障大学生6个维度和总分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大学生4个维度和总分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因此,运动类A P P应用于体育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相比,对听障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 响要大于正常大学生.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体育态度得分差异比较实验前实验后维度组别听障正常听障正常M SD P M SD P M SD P M SD P行为态度实验组对照组23.04222.8724.8834.689$.61225.32225.5425.1244.9310.G6425.12323.1824.8324.6390.024*26.43324.4525.1244.9310.035*目标态度实验组对照组42.89243.0077.9337.194$.81445.22645.7836.3997.7760.33245.81941.9377.8327.0420.001**46.22645.8326.3997.7760.822行为认知实验组照25.73926.$153.1723.342$.57828.11527.9913.6683.7020.76228.11426.7423.34G3.4260.0673 .1428.1793.6683.7 20.036*行实验组照29.18229.$335.8276.469$.8$431.26832.$116.3045.9040.11G33.13330.6125.2876.0460.019*32.22833.536.3 45.9 40.515行为意向实验组照20.82621.4693.9153.991$.21524.31225.1174.3074.1730.09724.12822.6934.01G3.8110.05924.71523.1974.3 74.1730.047*情感体验实验组照33.10732.7746.1395.905$.44535.54836.2196.6626.4730.20637.71233.1445.9146.0 80.000**36.56835.9 56.6626.4730.526行实验组照2$.1$620.7825.5146.132$.23222.81323.3166.1345.9320.35124.02619.8235.6946.3270.000**24.81323.136.1345.9320.035*主观标准实验组照23.67523.9984.6453.917$.47121.77222.$134.1274.1990.G2620.07G22.9184.424.0170.014*19.33120.1334.1274.1990.526总分实验组照229.653228.91539.17339.775$.162239.635240.26538.97739.0130.292238.G32220.15239.40339.80.00*240.935233.65138.97739.130.018*注(M代表平均值# S D代表方差# *表示f(0. 05 表示f(0. 01 # ™表示f(0. 001 #下同.2.1.2 实验组听障大学生和正常大学生实验前后体育态度得分对比分析表2是实验组听障大学生和正常大学生实验前后体育锻炼态度得分的差异比较统计表.由表2可知:1)实验前,听障大学生除主观标准维度得分高于正常大学生之外,其余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正常大学生,且在体育锻炼态度的各维度和总分得分方面均显著低于正常大学生.实验前实验组听障大学生和正常 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态度上差异较大.表2实验组听障大学生与正常大学生实验前后体育锻炼态度得分差异比较分组维度实验前实验后-维度实验前实验后M SD P M SD P M SD P M SD P正常听障行为态度25.32223.0425.1244.8830.039*26.43325.1235.1244.8320.041*行为意向24.31220.8264.3 73.9150.001**24.71524.1284.3 74.15.91正听障目标态度45.22642.8926.3997.9330.044*46.22645.8196.3997.8320.127情感体验35.54833.1 76.6626.1390.012*36.56837.7126.662(5.914..034*正听障行为认知28.11525.7393.6683.1720.022*3 .1428.1143.6683.3450.028*行22.8132 .1 66.1345.5140.038*24.81324.266.1345.694.69正听障行31.26829.1826.3 45.8270.047*32.22833.1336.3 45.287.51主观标准21.77223.6754.1274.6450.049*19.3312 .754.1274.542.652)实验后,听障大学生行为习惯、情感体验和主观标准维度得分高于正常大学生,其余各维度得分仍 旧低于正常大学生,但是情感体育维度显著高于正常大学生.与正常大学生相比,只有行为态度、行为认156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http ://xbbjb . swu . edu . cn 第42卷知2个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组听障大学生在运动类A P P 使用于体育教学之后,正常大学 体 方面的差,并且在情感体方面得分已过正常大学生,说类A P P 使用于体育教学后,在体育锻炼的情感体验方面,听障大学生获得了比正常大学生更加愉悦的情感体验.2. 2听障大学生体育行为情况统计分析1照后体育人口数量变化的统计图,通过体育人口的变化,可以直观 地反应听障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变化.1%照学生体育行为优、、中、差人数相差不大,说明2组学体行为差异不大.2% 后,体育行为优的从8人上升至26人,体育行 的从"%人上升至人,体育行为中的从G "人至23人,体育行为差的从11人下降至3人.从上面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运动类A P P 应用于体育教学有效地改善了听障大学生的体育行为.3)对照 后,体育行为优的从%人上升至13人,体育行为良的从31人上升至35人,体育行为中的从53人 至46人,体育行为差的从9人至6人.说统体学也能照组听障大学生的体育行为,果远不及类A P P 应用于体学的效果.3运动类A P P 翻转课堂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路径分析3.1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理论基础体堂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习惯.按照D u h ig g [8]关于习惯形成和改变的研究理论,一个行 的形成,:回路的 建构过程,这个习惯回路遵循暗示、行为、奖赏和形成行为的心理渴求4个要素.体 行为的暗示,会导致 的体 行为的 ,从得体行为后的奖赏.这赏将会创造出人们对于体 行为的不断渴求,,使体行为的重复和持续,最终形成体 .邵德伟认为体的不开对体、技能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体育能力以为养成体基础.乔玉成[1°]认为体 人在后天长期参加体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内在 、固、参与、坚持身体的行为方式.听障大学生参加体,在体、技术技能学习方面的要求 观 ,他们的 正常大学 感,要求在体 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关注, 多直观 的“奖赏”、“鼓励”、“成就感”和“胜利感”,这 求教师对其不断 的体 行为给予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良好的体育锯感体验,保 们体 行为不间断.本研究提取到听障大学生体 成的一系列特征(①听障大学生体 的养成 有一定的体 、: 能为基础.② 保障听障大学生体 之后要得到良好的体感体验.③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行为不断 .3. 2 “运动类A P P 翻转课堂”促进听障生体育习惯路径解析3.2.1 运动类A P P 翻转课堂提升听障大学生体育课程质量运动类A P P 在体 师的监督和参与下使用于体 学全过程,其专人定制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指导能够给听障大学 得师讲解以外的更多体、: 能,这些通过 的形观地表达. ' 个人的G P S 定位、卡路 数据分析,让不的体果变得可以‘测# 的、海拔、配速、轨迹、次数、质量等 好的表展时,能够及时地反应给听障大学生.果能 观地反馈给听障大学生, 师手 划 使听障大学,以激们对体程的兴趣,提升体 的上课质量.3. 2. 2 运动类A P P 翻转课堂使听障大学生体育课延续课外运动类A P P 的社 持类功能群晒、点赞、排名、圈组互动、分享、归属感等积极的社会互动.运动带来的活力力有助们建立持社会关系,,得成就感.:听障大学,:类^实验组实验前 |=|实验组实验后-对照组实验前--对照组实验f图1实验前后听障大学生体育行为情况统计第10期 陈丽,等:运动类A P P翻转课堂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研究157A P P上的文字交流更加随意,减轻了听障大学生的语言交流负担,使他们的运动情感体验能够顺利地和正 常人分享、群晒,从而提升听障大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好友间的竞赛也能随时参与,能够激励听障大学生 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提高体育运动兴趣.听障大学生在运动类A P P上对其运动后的变化不断地关注,促使 体育课程由课内延续到课外,形成一个课上课下循环互动的良好运动模式,使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源源不 断,体育运动不断,使单独的体育课与课后的体育锻炼生活链接在一起.3.2.3 运动类A P P翻转课堂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本研究提取到了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一系列特征,笔者梳理出运动类A P P翻转课堂促进听障 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最终路径(①在体育课上通过教师的讲解,结合运动类A P P的使用,不断地吸收新 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为体育习惯的养成打下知识储备的基础.②听障大学生在运动类A P P翻转课堂 上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不断增强,并使体育课程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体育课不 仅仅是单独的课程,更是一个有效的体育锻炼循环圈.③运动类A P P翻转课堂显著地改变了听障大学生参 与体育锻炼的态度,有效地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不断发生,使体育人口数量有效地提升,促进听 障大学 体 的 成.4结论与建议4. 1结论4. 1. 1运动类A P P能够有效提升听障大学生的体育态度1)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在体育锻炼态度各个维度上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验后体育锻炼态度对比,多个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听障大学生实验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维 度比正常大学生更多,说明运动类A P P运用于体育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更能够有效地改善听障大学 生体育锻炼的态度.2)实验后听障大学生和正常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维度有所减少,说明验组听障大学生在运动类A P P体育教学之后,与正常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方面的差距减小,并且在情感体 育维度方面得分已经超过正常大学生,说明运动类A P P使用于体育教学后,在体育锻炼情感体验方面,听 障大学生获得比正常大学生更愉悦的情感体验.4. 1.2 运动类A P P能够有效改善听障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听障大学生体育行为差异不大,实验后两组听障大学生体育行为均有所改善,实验组听障大学生体育行为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运动类A P P应用于体育教学对听障大学生体育行为改善效果显著.4.1.3 运动类A P P翻转课堂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路径笔者对前期学者关于体育习惯养成的定义进行归纳,结合听障大学生的基本身体心理特征,以及听障 大学生使用运动类A P P的主要体验,梳理出运动类A P P翻转课堂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路径:①提升听障大学生体育课程质量#②使听障大学生体育课延续至课外#③促进听障大学生体育习惯养成.4.2 建议1)由于听障大学生听力方面的缺陷导致了听障大学生心理更加敏感,体育工作者在体育习惯养成面应该更加注重其兴趣的培养.体育教师在对听障类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评价时,应该更加注重鼓励其变 化,而非盲目要求其达到一定的体育锻炼效果.2)目前运动类A P P主要集中在健身、跑步2个方面,一些深受学生喜爱的项目,如篮球、网球、球、足球、游泳等课程运动类A P P不太方便,建议开发商加以完善.3)运动类A P P在以身体改变运动表现数据和社交互动方面的呈现方式丰富,作用最为突出;而在于刺激感的呈现方面表现不佳,建议运动类开发商在设计运动类产品时,加以完善.参考文献:[1]曹洪龙,胡剑凌,俞一彪,等.利用微课翻转课堂优化DSP实验教学探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58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h ttp://第42卷40(10):191-196.[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 -05-m[2016-05-20] http//![3]COWAN L T,VAN WAGENEN S A,BROWN B A,et al.APPs Ofsteel:Are Exercise APPs Providing Consumers Withreal-istic Expectations:A Content Analysis of ExerciseAPPs for Presence of Behavior Change Theory[J].Health Educ Behav, 2013,40(2): 133-139.[4] FO XS,DUGGAN M.MobileHealth2012 [EB/OL].(2012 —11—08)[2016 —05 —20] /2012 /11/08 /mobil—health—2012 /.[5] 资本论财经网.2016年1月运动健身类A P P活跃用户报告[EB/OL].(2016-02-04)[2016-05 —20] h ttp://www./news/.2016 —05 —20.[]毛荣建.青少年学生锻炼态度—行为九因素模型的建立及检验[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卢兆振,杨洪辉.关于体育人口划分标准的再界定—苏北农村体育人口问题实证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2):32-34.[8] DuhiggC.习惯的力量[M].吴奕俊,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邵伟德.学校体育学科中运动技术、运动技能和终身体育习惯等概念之关系探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27(1):83-84.[0]乔玉成.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养成机制及影响因素[].体育学刊,2011,18(3):87 —94.O n S p o r t s A P P F l i p p e d C l a s s r o o m t o P r o m o t et h e H e a r i n g-I m p a i r e d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S p o r t H a b i tC H E N L i,Y A N G J i a-w e n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ongqing Norma! U 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ChinaA b s tra c t:In order to im prove t he P.E.teaching quality of hearing-impaired collegem ethod and path of prom oting the hearing-impaired stu den ts’sports habit.literature data m e t h o d,ques­tionnaire survey m e t h o d,experimental method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 ethod.Results sh ow that 1) Sports A P P P.E.teaching can effectively im prove the hearing-impaired college students’scores o f attitude toward s p o r t s,a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score gap in sports attitude between the hearing-impaired college students and normal o n e s;2) Sports A P P P.E.teaching can effectively im prove the hearing-impaired col­lege students’sports behavior.A ccordin g to the basic theory of hearing-impai can be concluded the p ath o f prom oting hearing-impaired stu den ts’sports habit:the first step is to im­prove the P.E.teaching quality of hearing-impaired college students by Sports A P P flipped cla ss room;the second step is to make the P.E.teaching o f hearing-impaired college students extend to extracurricular by Sports A P P flipped classroom;the third step is to prom ote the hearing-impaired habit by Sports A P P flipped classroom.It is concluded that sports A P P flipped classroom A P P can effec­tively im prove the P.E.teaching quality and prom ote the hearing-impaired college students’sports habit.K e y w ords:hearing-impaired college stu den ts;flipped cla ss room;Sports A p p;sports habit责任编辑夏娟崔玉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