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八垂线与平行线综合与实践怎样滚得远练习课件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直与平行线》全单元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直与平行线》全单元课件

线段可以量 出长度,射 线和直线都 是无限长的。
连接A、B两点的三条线, 哪一条最短?
B A
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 叫作这两点间的距离。
以一点为端点,画两条 例2 射线。
从一点引出的两 条射线,可以组 成角。
你能指出角的 顶点和两条边 吗?
角通常用符
号“∠”表示。
1
左图的角可以记
作∠1。∠1读作
锐角 5
89°
° 20 °
平角 180°
直角 90°
周角 360° 钝角 105°19510°°179°
试一 试
1 2 已知∠1=90°, ∠2=9(0 )°。
2
1
3
已知∠1=50°, ∠2 =5( )°, ∠3=(130 )°, ∠410=3(0 )°
4
例4
根据上图可以画出下面三组相交 直线。
每组的两条直 线都交于一点
每组两条直 右 边 两 组 直 线
线相交成4个 相交的4个角都

是直角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 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 线是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这 两条直线的交点是垂足。
画框的长边和 短边互相垂直
墙面上的横 线和竖线互
相垂直
三角尺有两条 边互相垂直
从点P点向已知直线画一条垂直的 线段和几条不垂直的线段。量一量 所有画出的线段的长度,你有什么 发现?
垂直与平行线
本节课知识点:
认识垂直、平行、相交等概念。 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通过平行与垂直等概念解决实际
问题。
例1
这些灯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 作射线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救得到 一条射线。
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救得到 一条值线。

最新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苏教版课件

最新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苏教版课件

新知讲解
3
在量角器上,从右边起,依次找出0°、20°、 90°、135°和180°的刻度线;再从左边
起,依次找出这些度数的刻度线。
90°
135°
20°
180°

新知讲解
3
在量角器上,从右边起,依次找出0°、20°、 90°、135°和180°的刻度线;再从左边
起,依次找出这些度数的刻度线。
4
是多少度?量一量。
这个角等于180°。
角的两边乘一条直线时,这样的角叫平角。 平角=180°
新知讲解
4
锐角、钝角与直角、平角有什么关系?用 活动角做出几个大小不同的锐角和钝角,
先想一想,再量一量。
钝角比直角大, 锐角比直角小, 比平角小。钝角 锐角小于90°。 大于90°,小于
180°。
新知讲解 4 锐角、钝角与直角、平角有什么关系?
新知讲解 3 为了准确量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度量工
具和计量单位。量角器是度量角的工具。
量角器的外刻度
量角器的90 °刻度线

角 器
的 内


量角器的中心 量角器的0 °刻度线
新知讲解 3 认识量角器。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 是1度的角。“度”是角的计量单位,用 符号“°”表示,如1度记作 1°。
第 八 单元 垂 线 与 平 行 线
第 1 课时 直 线、射 线 和 角 的 认 识
新知讲解
1
这些灯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作射线。
说一说,射线有什么特点?
新知讲解
1 这些灯射出的光线有什么特点呢?
这些灯射出的光线是从一点射出的。 这些灯射出的光线是直的。 这些光线射的很远很远……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8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第10课时 整理与练习|苏教版(2018秋) (共11张PPT)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8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第10课时 整理与练习|苏教版(2018秋) (共11张PPT)

第 八 单元 垂 线 与 平 行 线
第 10 课时 整 理 与 练 习
回顾与思考
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说一说 已经认识的角吗?
怎样用量角器画角?怎样画已知直 线的垂线?
练习与应用
1. 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射线。
练习与应用
2. 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并说一说各是 什么角。
探索与实践
7. (1)你能用一张正方形纸折出下面度数
的角吗?
90°
45°
135°
(2)用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怎样折, 折痕互相垂直?怎样折,折痕互相平行? 有不同的折法吗?
探索与实践
8. (1)下图中哪些道路互相平行?哪些道 路互相垂直?
探索与实践
8. (2)污水处理厂要将处理达标的水排入 白龙湖,排水口设在哪个位置可以使管道 最短?把它画出来。
90° 55° 直角 锐角

110° 钝角
180° 平角
练习与应用
3. 画出下面度数的角。
35° 130° 20° 165° 70°
练习与应用
4. 分别量出正方形和长方形中∠1和∠2的 度数,再算出∠3和∠4的度数。
练习与应用
5. 下面每个图形中哪些线段互相平行,哪 些互相垂直?
练习与应用
6. 经过点A分别画出两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练习》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练习》课件

90° 直角
55° 锐角
110° 钝角
180° 平角
练习与应用
3. 画出下面度数的角。
35° 130° 20° 165° 70°
练习与应用
4. 分别量出正方形和长方形中∠1和∠2的 度数,再算出∠3和∠4的度数。
练习与应用
5. 下面每个图形中哪些线段互相平行,哪 些互相垂直?
练习与应用
6.经过点A分别画出两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探索与实践
7.(1)你能用一张正方形纸折出下面度数的 角吗?
90°
45°
135°
(2)用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怎样折,折痕 互相垂直?怎样折,折痕中哪些道路互相平行?哪些道 路互相垂直?
探索与实践
8. (2)污水处理厂要将处理达标的水排入 白龙湖,排水口设在哪个位置可以使管道 最短?把它画出来。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
整理与练习
回顾与思考
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不同的地 方?
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说一说 已经认识的角吗?
怎样用量角器画角?怎样画已知直 线的垂线?
练习与应用
1. 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射线。
练习与应用
2. 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并说一说各是 什么角。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数学上册《31 综合实践怎样滚得远》课件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数学上册《31 综合实践怎样滚得远》课件

实验记录:斜坡与地面成(
) °角
第1次 滚动距离 /cm
第2次
第3次 平均数
比较每次求得的平均数,你发现了什么?
小试牛刀(选题源于《典中点》)
1.实验活动:斜面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得远一些?
(1)活动步骤及要求: ①用木板搭一个( 斜坡 ),使斜坡与地面成一定度数的角。 ②将( 圆柱形 )物体放在斜坡的( 顶上 )。 ③轻轻松开手,让物体( 自动往下 )滚。
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垂线与平行线
怎样滚的远
SJ 四年级上册
(活动课)
1
活动目的
1.综合应用有关角的度量、统计和计算的知识,体验 物体在多少度的斜坡上滚得更远一些。积累数学与 生活的广泛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发挥想象能力,培养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学 习数学的兴趣。
2
活动过程
提出 问题
实验 讨论
汇总 分析
维拓展练”习题,具体内容见习题课件。
④等物体( 停止 )滚动后,量出它在地面上( 滚动的距离 )。
要求:( 反复做几次 )这样的实验,测量并记录每次滚动的距 离,再求出它们的( 平均数 )。
(2)活动记录: 华华选了30厘米长的木板和36克的固体胶做实验器材,
记录了本次实验活动情况如下:
①斜坡与地面成30°角
262
②斜坡与地面成45°角
314
③斜坡与地面成60°角
246
④斜坡与地面成75°角
160
(3)得出实验结果:
①算出每种角度滚动距离的平均数,再比较每次求得的平均 数,这样得到的结论( 更可靠 )。 ②我们发现: a.斜坡与地面的角度不同,物体滚动的距离( 也不同 )。 b.选一选:木板与地面的夹角为( B )度时,物体从木板上 自由滚下的距离最远。想使物体从斜面上向下滚动时尽可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课件(共122张PPT)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课件(共122张PPT)
第 3 课时 练 习 十 三
1. 在下面的直线上画出两个点,使这两点 之间的距离是4厘米。
2. 下图中有几条射线?组成了几个角?你 能指出每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一共有3条射线,组成了3个角。
3.
4.
15×6= 90
75÷5= 15
360÷60= 6 720÷80=9
4×120= 480 200÷40= 5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两边可以无限延长。
新知讲解 2 角通常用符号“∠”表示。
1 记作:∠1 读作:角一
还记得直角怎么表示吗?
巩固训练
1. 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是射线?直线呢?
射线
线段 线段 射线 直线
巩固训练
2. 在直线上任意画两个点,量出它们之间的 距离。
巩固训练
3. 以下面每条射线为一条边,分别画一 个角。
名称 图示
线段 射线 直线
端点个 延长情况 长度
两数个
不能向两 端延长
可以度量
一个
只能向一端 无限延长
不能度量

可以向两端 无限延长 不能度量
新知讲解
1
射线、直线和线段相比,有什么不同?
射 线 线段 直线
射线
射线和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新知讲解
1
A
连接A、B两点 的三条线,哪 B 一条最短?
连接A、B两点的三条线,线段AB最短。
形成锐角 形成直角 形成平角 形成周角
30°
90°
180°
360°
9. 用量角器分别画出65°、140°和155° 的角。
第 八 单元 垂 线 与 平 行 线
第 6 课时 认 识 垂 直
新知讲解

四年级数学上册八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平行线)教学课件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八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平行线)教学课件苏教版
认识平行线
交点
相交
不相交
不相交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判断下面图形中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吗?

不是

不是
长方形的两条长互相平行 长方形的两条宽互相平行
平面图形中的平行线
生活中的平行线
黑板的上下两条边互相平 行。
秋千架的两根立柱互相平 行。
五线谱的横线互相平行。
你能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吗?
在方格纸上画
你能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吗?
用直尺画
你能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吗?
用三角尺பைடு நூலகம்直尺画



分别画出每条直线的平行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综合与实践 怎样滚得远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综合与实践   怎样滚得远
你在生活中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吗?
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 物体滚得远一些呢?
实验讨论
用木板搭一个斜坡, 使斜坡与地面成 30°角。
将圆柱形物体放 在斜坡的顶上。
轻轻松开手,让物 体自动往下滚。
等物体停止滚动后,量出 它在地面上滚动的距离。
反复做几次这样的实验,测量并记录每次滚动的距离, 再求出它们的平均数。
实验记录:斜坡与地面成30°角
把木板分别搭成与地面成45°和60°的斜坡,进行同 样的实验,并记录实验的结果。
实验记录:斜坡与地面成45°角
实验记录:斜坡与地面成60°角
各小组自己选择一个角度试一试,并记录实验的结果。
实验记录:斜坡与地面成( )°角
比较每次求得的平均数, 你发现了什么?
回顾反思
情境导入
通过这次活动,你有 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 本课时的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