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教学教案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人教版教学教案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人教版教学教案——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中常见的元素和化合物,理解它们在细胞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研究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细胞中的常见元素:C、H、O、N、P、S、K、Ca、Mg等。

2. 细胞中的重要化合物:水、无机盐、蛋白质、核酸、脂质、糖类等。

3. 元素和化合物在细胞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细胞中常见元素和重要化合物的名称、作用和重要性。

2. 难点:元素和化合物在细胞中的具体作用和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2. 利用实验、图片、动画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细胞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2. 新课导入:介绍细胞中常见元素和重要化合物的名称、作用和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实例,说明元素和化合物在细胞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讨论元素和化合物在细胞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图,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绘制概念图的质量,评估其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介绍了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作用。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清单一、组成细胞的元素1.生物体与无机自然界的关系(2)原因:组成细胞的元素是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获取的。

2.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和含量(2)含量①占玉米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

②占人体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

③占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干重较多的四种元素是C、H、O、N。

(3)存在形式: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2.含量(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2)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3)细胞中占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实验原理[连线]检测物质使用试剂颜色变化①还原糖a.苏丹Ⅲ染液Ⅲ.砖红色沉淀②淀粉b.斐林试剂Ⅲ.橘黄色③脂肪c.双缩脲试剂Ⅲ.蓝色④蛋白质d.碘液Ⅲ.紫色提示:①-b-Ⅲ②-d-Ⅲ③-a-Ⅲ④-c-Ⅲ2.实验材料的选择①白萝卜匀浆②花生种子③豆浆④梨匀浆⑤鸡蛋清稀释液⑥葡萄匀浆⑦马铃薯匀浆⑧芝麻种子⑨西瓜汁⑩花生种子匀浆请将适合的材料编号填到下面横线上:(1)还原糖检测①④⑥。

(2)脂肪检测②⑧⑩。

(3)蛋白质检测③⑤。

3.实验流程(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2)脂肪的检测和观察(3)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考点突破考点0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典型例题】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H2O、蛋白质B.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C、HC.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由此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D.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的化合物含量,则A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答案】C【解析】A、活细胞中水含量最多,分析图1可知A含量最多,其次是B,因此如果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H2O、蛋白质,A正确;B、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其次的C、H,因此如果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C、H,B正确;C、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是指组成细胞的元素都能在自然界中找到,没有细胞特有的元素,而不是指化学元素的含量,C错误;D、蛋白质是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因此如果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的含量,则A化合物为蛋白质,含有的元素为C、H、O、N等,D正确。

2019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2019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思考 (1)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有什么区别? 提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主要在于分子组成中是否有碳元素,如糖类是有 机化合物,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水是无机化合物,由 H、O 两种元素组成。但这并不 是严格意义上的区别,严格来说,有机化合物是指除了 CO2、碳酸及碳酸盐以外的含碳化合 物。另外,有机化合物氧化分解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无机化合物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 (2)细胞处于鲜重和干重时化合物含量有什么变化? 提示:
(2)由 表 中 数 据 可 知 , 同 一 元 素 在 地 壳 和 细 胞 中 含 量 相 差 甚 远 , 这 一 事 实 说 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表 1 数据可知,组成细胞的元素中 C、H、O 含量最多,请据表 2 分析原因:
[例 1] 表 1 是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表1
O
Si
C
N
H
地壳 48.60 26.30 0.087 0.03 0.76
细胞 65.0 极少 18.0 3.0 10.0
(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地壳中都普遍存在,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所特有的,这
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析] 本题依托表格信息,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及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审]——提取信息
信息 a:由表 1 信息可以看出,组成细胞的 C、H、O、N、Si 等化学元素与组成地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课件:第2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课件:第2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表1:组成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的部分元素及含量 (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
元素 O
C
H
N
K
Ca P
Mg S
玉米 44.43 43.57 6.24 1.46 0.92 0.23 0.20 0.18 0.17
人 14.62 55.99 7.46 9.33 1.09 4.67 3.11 0.16 0.78
3.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都是碳 B.在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含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是蛋白质、脂质、无机盐、 糖类、核酸 C.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与食物中的各种化合物成分相同 D.在不同的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相同,含量有所差别
答案 D 解析 活细胞中水分含量最高,因此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活细胞中含 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然后是脂质、无机盐、糖类和核酸; 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与食物中的各种化合物成分不完全相同,体内各 种化合物是利用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重新合成的;在不同的细胞中各种 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相同,都是水、蛋白质、脂质、糖类、核酸等,但它们的 含量不同。
2.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两同三不同”
NaOH
CuSO4 0.1 g/mL

还原糖 蛋白质
Cu(OH)2
0.05 g/mL 0.01 g/mL
3.还原糖、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在加入相应试剂之前,为什么要留出一部 分组织样液? 答案 以便与检测后样液的颜色对比,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归纳提升】 1.实验材料的选择 (1)所选材料应富含被检测的有机物,易出现明显的实验现象。 (2)材料本身应为白色或近于白色,不干扰实验结果。 2.三类有机物的检测在操作步骤上的差异 (1)唯一需要加热的——还原糖的检测,且必须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 接加热),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2)唯一需要显微镜的——花生子叶切片脂肪的检测。 (3)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后加入的——斐林试剂;NaOH溶液和 CuSO4溶液分别加入的——双缩脲试剂。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知识结构组成细胞的元素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二、教学目标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⑴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⑵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解决方法]⑴让学生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观察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图,书中的表解和“思考与讨论”获得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

⑵教师先演示实验,再指导学生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研究。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⑴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⑵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解决方法]⑴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碳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特点,以及碳的性质,理解C元素对生命的重要作用。

⑵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开展实验研究。

四、课时安排2课时(上课1,实验1)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

六、教具准备挂图,实验用品七、学生活动1、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学习新知识。

2、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八、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见教学目标(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问题探讨]投影教材P16《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提问:组成生命的细胞和组成地壳的元素有没有什么不同?一、组成细胞的元素投影教材P17图2—1和图2—2,提问:1、哪些元素含量较多,哪些元素含量较少?2、在鲜重和干重中含量都最多的元素是什么?3、在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教师总结:1、细胞中最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各种元素的归属范围可归纳如下:大量元素:C、H、O、N、P、S、K、、Mg等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基本元素:C、H、O、N、S(Ca)P、主要元素:C2、C为什么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这样碳原子就具有了4个能够成键的价电子。

2019高中生物 第二章专题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1

2019高中生物 第二章专题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1

专题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组成细胞的元素【知识点讲解】1. 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1)微量元素:铁(Fe)猛(Mn)碰(B)新(Zn)木(Mo)桶(Cu)。

(铁猛碰新木桶)(2)大量元素: C(探)、O(洋)、H(亲)、N(丹)、S(留)、P(人)、Ca(盖)、Mg(美)、K(家)。

(洋人探亲,丹留人盖美家)2.细胞中元素的含量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占鲜重百分比:O>C>H>N;占干重百分比:C>O>N>H。

原因:鲜重含自由水,而细胞中水含量最高,故O>C>H>N;而干重不含自由水,有机物都含碳,故C>O>N>H。

3.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的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命特有的。

但是元素在细胞中和无机环境中的含量却有区别,说明生命和非生命的无机环境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

4.由于碳原子的性质,决定其可以形成含有多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故碳元素是生命最基本的元素。

【典型例题】如图是由4个圆所构成的元素概念的关系图,其中4为最大圆,3、2、1依次减小。

试判断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 )A.1.大量元素、2.主要元素、3.基本元素、4.最基本元素B.1.基本元素、2.最基本元素、3.大量元素、4.主要元素C.1.最基本元素、2.基本元素、3.主要元素、4.大量元素D.1.主要元素、2.大量元素、3.最基本元素、4.基本元素【答案】C【解析】最基本元素为C,基本元素是C、H、O、N,主要元素是C、H、O、N、P、S,大量元素为C、H、O、N、P、K、S、Ca、Mg。

因此,C选项符合要求。

【变式训练】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人体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症B.每种大量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都是相同的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D.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总是最多的【答案】C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知识点解读】水无机物无机盐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糖类有机物脂质蛋白质核酸1.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主要看它们的分子组成中是否有碳元素,如糖类是有机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水是无机化合物,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P1 上课!同学们好,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的内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P2 在学习完本节课后,希望大家能达成以下学习目标,其中标红的是本节课的重点,总体来说,就是要知道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有哪些,这些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又有什么,最后一个是学会鉴定常见食物中的四类化合物的方法P3 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课件右侧展示的两张图片大家认不认识呢,上方是珊瑚,下方是珊瑚虫,珊瑚是由一代一代的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堆积而来。

珊瑚虫和珊瑚,生命与非生命,那么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呢?在上一章中我们学习了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那我们现在就要走进细胞,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说过,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必需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基础上。

为什么细胞能表现出生命的特征,是因为它有什么非物质的活力因素吗?生命与它所处的无机环境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和差异呢,P4 我们现在来看一组数据,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地壳代表非生命系统,细胞则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现在请大家思考讨论1中的问题: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教师:这个表格由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分析,首先,从两个系统中组成元素种类来看,表中所列的约占细胞96%的元素在地壳中都存在,剩余4%的元素也都能在无机环境中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细胞所独有的。

说明生命和非生命在元素组成上具有统一性。

其次呢,细胞总是和与外界进行着物质交换,组成细胞的元素都是自然界中所具有的元素,因此细胞是物质的。

第二我们从含量上来看,以C为例,在细胞中的含量远高于在地壳中的含量,这是因为C元素的化学性质较为稳定,容易和O、N、H结合形成生物大分子,C还可以形成稳定的长链,进而形成生物大分子,所以C被称为生命的最基本元素。

我们再来看Si,与C相比,Si在细胞中的含量极少,这是因为Si的稳定性没有C好,无法形成长链和生物大分子。

P5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生命与非生命的差异体现在元素的含量上,生命系统从无机环境中选择了部分元素来构建生命体,二者存在质上的统一,差异仅仅体现在量上。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教案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教案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教材分析《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一节,在引言中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内容,这部分内容较为浅显,但是结论非常重要,对于学生了解生物的物质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内容,一开始就指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20多种,紧接着以人体细胞为例,将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以及各种元素的含量制成图形。

通过对图形内容的分析,概括出两点:一是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是C、O、H、N;二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含量相差很大,由此进一步说明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和种类。

并且强调指出在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

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首先说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进一步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接着指出组成细胞化合物的种类及各种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从而说明它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采用列表对比、图表分析法使学生了解细胞中的主要元素种类及其比例,并理解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利用实验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生物组织中的化合物的种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 举例说出列举细胞中的主要元素。

b. 简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c. 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能力目标能够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3.情感目标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a. 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教学难点a. 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

教具准备:挂图,实验用品六、学生活动1、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学习新知识。

2、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七、教学程序八、作业布置P19练习九、板书设计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组成细胞的元素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1、分类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2、基本元素:C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水无机物无机盐糖类有机物脂类蛋白质核酸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组成细胞的元素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2)差异性: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不同。

2.元素的种类和含量(1)分类依据:根据各种元素的含量不同。

(2)分类⎩⎪⎨⎪⎧ 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等微量元素:Fe 、Mn 、Zn 、Cu 、B 、Mo 等 (3)人体细胞含量最多的元素⎩⎪⎨⎪⎧ 鲜重:O 元素干重:C 元素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种类(1)无机化合物:有水和无机盐。

(2)有机化合物:主要有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等。

2.含量(1)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2)占细胞鲜重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3)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连线)一、组成细胞的元素1.教材问题分析分析教材P16[问题探讨]中的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数据,思考并交流下列问题:(1)同种元素在生物细胞和地壳中含量是否相同?说明什么问题?提示:不同。

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2)根据表中所列元素种类,确认细胞中有其特有的元素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没有。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组成生物体的各种物质都来自于生物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的吸收。

(√)(2)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体现在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上。

(√)(3)大量元素在细胞内作用重大,微量元素在细胞中的作用微小。

(×)(4)占细胞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C 。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思考(1)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有什么区别?提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主要在于分子组成中是否有碳元素,如糖类是有机化合物,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水是无机化合物,由H 、O 两种元素组成。

但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区别,严格来说,有机化合物是指除了CO 2、碳酸及碳酸盐以外的含碳化合物。

另外,有机化合物氧化分解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无机化合物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

(2)细胞处于鲜重和干重时化合物含量有什么变化?提示:(3)不同细胞中化合物的含量都一样吗?提示:不一样。

如植物的叶肉细胞、果实细胞和种子细胞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禾谷类的果实、种子中含淀粉(多糖)较多;花生、芝麻种子中含脂质较多;大豆种子中含蛋白质较多等。

2.判断正误(1)组成细胞的元素全部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无机化合物有水和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是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

(√)(3)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4)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脂质。

(×)3.连线将下列试剂与相应的待测样品及实验结果用线连起来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1.种类⎩⎪⎨⎪⎧ ①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等②微量元素:Fe 、Mn 、Zn 、Cu 、B 、Mo 等③基本元素:C 、H 、O 、N2.作用⎩⎪⎨⎪⎧ ①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②调节生物体的生理功能③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3.特点⎩⎪⎨⎪⎧ ①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②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二、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正确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关键是要明确鉴定的原理:(1)斐林试剂甲液(0.1 g/mL 的NaOH 溶液)与乙液(0.05 g/mL 的CuSO 4溶液)混合后生成Cu(OH)2,然后在水浴加热条件下,还原糖中的醛基(—CHO)将Cu(OH)2中的Cu 2+还原成Cu +,从而生成砖红色的Cu 2O 沉淀。

(2)只有在双缩脲试剂A 液(0.1 g/mL NaOH 溶液)的强碱环境下,肽键才能与双缩脲试剂B 液(0.01 g/mL 的CuSO 4溶液)中的Cu 2+结合成紫色络合物。

由此可见,斐林试剂的实质是现配制的Cu(OH)2,而双缩脲试剂的实质是碱性环境下的CuSO 4。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实验原理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化合物能与某些化学试剂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糖类⎩⎪⎨⎪⎧ 还原糖:还原糖+斐林试剂――→50 ℃~65 ℃水浴加热约2 min 砖红色沉淀淀粉:淀粉+碘液―→蓝色(2)脂肪+⎩⎪⎨⎪⎧ 苏丹Ⅲ染液――→镜检橘黄色苏丹Ⅳ染液――→镜检红色(3)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2.实验流程(1)还原糖的检测:(2)淀粉的检测: 取材马铃薯匀浆检测向样液中滴加2滴碘液,摇匀后变成蓝色(3)脂肪的检测:取材花生种子浸泡过的:将子叶削成薄片①取最理想的薄片②在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③去浮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④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在低倍显微镜下找到已着色的圆形小颗粒,然后换高倍显微镜观察(4)蛋白质的检测:3.注意事项(1)材料选择、处理的科学性①应根据需要,选择待测物质含量高的器官或组织,如还原糖的检测用苹果或梨,脂肪的检测用花生种子,蛋白质的检测用蛋清液。

②采用恰当的方法处理材料:还原糖、蛋白质存在于细胞内,要采用破碎细胞的方法将这些物质提取出来用于检测;脂肪的鉴定则要采用切片染色的方法。

不同的材料用于不同的实验,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材料进行处理。

(2)实验条件控制的适宜性还原糖的检测需要在盛有50 ℃~65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而蛋白质的鉴定不需要加热。

(3)试剂加入的精确性斐林试剂宜现配现用。

双缩脲试剂应先加入A液,造成碱性环境,只有在碱性环境中,蛋白质才容易与Cu2+发生颜色反应;后加入B液,只能加入3~4滴,因为若加入过量的B 液,CuSO4在碱性溶液中生成大量的蓝色Cu(OH)2沉淀,会遮蔽实验中蛋白质反应所产生的紫色,影响观察结果。

(4)显色反应的对照性检测还原糖、蛋白质、脂肪是利用其与特殊试剂的显色反应来进行鉴定的。

做鉴定实验时,在鉴定之前要留取一些组织样液,与显色反应后的颜色作对比,增强说服力。

选材时选择颜色较浅的材料,就是为了避免原色对显色反应的遮盖作用。

[例1] 表1是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表1(1)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同一元素在地壳和细胞中含量相差甚远,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表1数据可知,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含量最多,请据表2分析原因:表2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析] 本题依托表格信息,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及特点,具体分析如下:[审]——提取信息信息a:由表1信息可以看出,组成细胞的C、H、O、N、Si等化学元素与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完全相同,含量上存在明显差异。

信息b:表2数据显示,在组成细胞的无机物中,水的含量最高,占85%~90%。

有机物蛋白质、脂质、糖类等含量占到10%左右。

[联]——联系基础设问(1)可联系:无机自然界和生物界的化学元素种类相同,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设问(2)可联系:同一种元素在地壳和细胞中含量不同,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设问(3)可联系:水在细胞中含量最高,由H 、O 两种元素组成,而组成细胞的蛋白质、脂质、糖类等都含有C 、H 、O 三种元素,故C 、H 、O 三种元素含量最多。

[答]——解题规范设问(1)(2):答题时应总结出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答“地壳和细胞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不给分。

设问(3):答题时应明确说明细胞中H 2O 的含量最多,细胞中有机物的元素组成都含有C 、H 、O 三种元素。

[答案] (1)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3)①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占85%~90% ②构成细胞的有机物都含有C 、H 、O 三种元素细胞中元素的记忆方法(1)大量元素:谐音记忆“他请杨丹留人盖美家”(C、H 、O 、N 、S 、P 、Ca 、Mg 、K)。

(2)微量元素:谐音记忆 “铁猛碰新木桶”(Fe、Mn 、B 、Zn 、Mo 、Cu)。

[例2] 某同学对一待测物质进行如下实验,假设实验步骤均正确,其进行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

那么他鉴定的物质及试剂A 分别是( )A C .劣质奶粉 碘液 D .劣质奶粉 斐林试剂[解析] 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实验原理是: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还原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50 ℃~65 ℃约2 min砖红色沉淀;淀粉+碘液→蓝色;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由检测结果推知,鉴定的物质中含有蛋白质和淀粉,因此不可能是鸡蛋清,试剂A 是斐林试剂,试剂B 是碘液。

[答案] D网络构建]填充:①统一 ②差异 ③C 、H 、O 、N 、P 、S 、K 、Ca 、Mg 等④Fe 、Mn 、Zn 、Cu 、B 、Mo 等 ⑤水 ⑥无机盐关键语句]1.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有Fe、Mn、Zn、Cu、B、Mo等。

2.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依次是O、C、H、N、P、S等。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占鲜重最多的是水,占干重最多的是蛋白质。

4.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5.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6.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1.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的含量甚微,但是对人体的健康却起着重要作用。

下列各组元素全部是微量元素的是( )A.I、K、O、S B.B、Mo、Fe、Zn、CuC.N、H、O、P、C D.Fe、Ca、Cu、Mg、C解析:选B 观察比较可知,选项A中有O、S、K三种大量元素,选项B中全部都是微量元素,选项C中全部为大量元素,选项D中有C、Mg、Ca三种大量元素。

2. 如图是由4个椭圆所构成的元素概念的关系图,其中④为最大椭圆,③②①依次减小。

试判断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A.①大量元素、②主要元素、③基本元素、④最基本元素B.①基本元素、②最基本元素、③大量元素、④主要元素C.①最基本元素、②基本元素、③主要元素、④大量元素D.①主要元素、②大量元素、③最基本元素、④基本元素解析:选C 大量元素通常有C、H、O、N、P、S、K、Ca、Mg,其中C、H、O、N、P、S 为主要元素,而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