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过氧化氢溶液2

合集下载

过氧化氢的漂白原理

过氧化氢的漂白原理

过氧化氢的漂白原理
过氧化氢的分解产物有HO2-、HO2·、HO·、OH-和O2以及新生态氧[O]。

关于过氧化氢漂白的机理有三种观点:一种是过去认为,过氧化氢漂白是由于生成的新生态氧的氧化作用而实现的,这一点不能体现漂白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多相性。

第二种说法认为,HO2-是漂白的有效成分,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过氧化氢的漂白速率是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加快的,其漂白是由于HO2-可与色素中的双键发生反应,产生消色作用。

第三种说法认为,过氧化氢分解出的自由基与有色物质作用而消色,需要指出的是自由基虽有破坏色素而漂白的作用,但易损伤织物,尤其是HO·。

因此漂白液中如果有铜、铁等重金属离子存在,织物会产生破洞,应严加注意。

此外,过氧化氢分解产物中的氧气无漂白作用,如果渗透到纤维内部,在高温碱性条件下,将使纤维氧化而受到严重损伤,使强力和聚合度大大下降,并且增加了过氧化氢的消耗。

所以,从漂白角度看,我们可将H2O2的分解分为两种类型:
(1)有效分解:
分解产物是对漂白有贡献的HO2-的分解,称为有效分解。

在漂白过程中,H2O2受碱的作用不断释放HO2-,HO2-又不断与色素作用,从而达到漂白的目的。

(2)无效分解:
分解产物是对纤维有损伤的HO2·、HO·等自由基和O2等物质的分解,称为无效分解。

在实际生产中,两种分解同时存在,应尽量控制好工艺条件,使分解朝着有效分解反应发生,尽量减少无效分解,以获得良好的漂白效果。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报告模板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报告模板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用品
1、仪器:锥形瓶、铁架台、单孔橡胶塞、胶皮管、集气瓶、水槽、玻璃片、药匙
2、药品:20%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三、实验原理
过氧化氢水 + 氧气
四、实验装置
五、实验步骤
1、按实验装置连接好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药品:取下导管和塞子,向锥形瓶中先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再用注射器取10毫升20%过氧化氢溶液,将塞子塞紧,从注
射器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3、收集气体:当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开始收集。

4.验满方法:当集气瓶的一侧有气泡放出时,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5.放置方法
在水下面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6、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体瓶内,若木条复燃,则所收集气体为氧气
六、注意事项
1、药品的取用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2、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胶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3、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刚开始冒出的气泡是空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过氧化氢分解影响因素分析

过氧化氢分解影响因素分析

过氧化氢分解影响因素分析一、过氧化氢的性能过氧化氢又名双氧水,分子式为H2O2,结构式为H-O-O—H,相对分子质量为34。

01。

它是一弱酸性的无色透明液体,相对密度1。

4067(25℃),溶点-0.41℃,沸点150.2℃,溶于水、醇、醚,不溶于石油,极不稳定,遇热、光、粗糙表面、重金属及其它杂质会引起分解,同时放出氧气和热量。

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一般商品的过氧化氢溶液里都加有酸作为稳定剂。

在温度稍高时,高浓度的过氧化氢能使有机物质燃烧,与二氧化锰相互作用能引起爆炸,不利于运输。

过氧化氢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为强氧化剂,腐蚀性很强,贮存双氧水容器的材质只能用纯铝(>99。

6%)、不锈钢、玻璃、陶瓷和聚乙烯塑料等。

二、过氧化氢的用途过氧化氢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含量一般有3%、30%、35%,有的甚至高达90%,常用的有30%或35%。

过氧化氢广泛应用于化学品合成、纸浆、纸和纺织品的漂白(是一种优良的氧化漂白剂),金属矿物质处理、环保、电子及军工等领域。

目前,我国双氧水的消费结构为纺织工业50%,造纸工业13%,化工23%,其他14%。

纺织工业:纺织工业中过氧化氢主要用于纺织品退浆、漂白,还原染料染色时显色.如纯棉织物、麻织物、皮毛及工艺品的漂白。

三、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过氧化氢的分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浓度、温度、PH值、重金属离子、酰胺类化合物、过氧化氢酶、其它物质.在氧化漂白过程中要综合地考虑,合理制定工艺,有效地控制其分解,充分地利用。

1、浓度:过氧化氢在较低浓度时,分解速率较慢,但随着浓度的升高,分解速率逐渐增大.当含量超过65%,温度稍高时,分解加剧,遇有机物还会容易引起爆炸,且不宜于运输和保存。

2、温度:过氧化氢受热和日光照射时分解速率加快,在温度为30℃以下时比较稳定,在70℃以上时,分解速率更快.因为过氧化氢商品中都加有稳定剂,过氧化氢的分解要超过其活化能时才能分解,因此当温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便加速分解,温度越高则分解越快。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
程式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H2O2 + 2MnO2 → 2H2O + O2 + 2MnO
这个化学反应是典型的分解反应。

过氧化氢(H2O2)经过加热或
加入催化剂会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氧气和水。

而二氧化锰(MnO2)则
被用作催化剂,促进H2O2的分解。

因此,当H2O2溶液与MnO2反应时,会出现气泡,释放氧气(O2)。

反应的产物还包括水(H2O)和MnO,
但由于MnO是固体,通常会被滤掉,只有氧气和水才是最终的产物。

这个反应在实验室和工业上非常常见,因为氧气是许多化学实验
和工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气体,而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都是比较便宜
和易于获得的化学品。

此外,制氧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或副产品,因此比其他制氧方法更安全和环保。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要点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要点

步骤
现象
[实验2-6]
待实验2-5的试管中 有气 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 泡产 过氧化氢溶液,但不加 生 入二氧化锰,也不加热,
观察现象
木条 复燃
结论
有氧气 产生
【思考】二氧化锰好象永远也用不完,二氧化锰在这 个反应中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
2.催化剂 和催化作用
⑴催化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 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
2H2O2 M==n=O=2 2H2O+ O2 ↑ C.加热高锰酸钾分解:
2KMnO4
△ ===
K2MnO4 + MnO2 + O2 ↑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KClO3 M==△n=O=2 2KCl + 3O2↑
(特点:一变二不变)
催 一 变: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化 剂
二不变:本身的质量 化学性质
在化学反应的前后
注意:①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并不是唯一的。
②没有催化剂并不是意味着不能进行反应,只是反 应速率不同。
③催化剂不能增多或减少生成物的总质量。
⑵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思考】在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还有别的 催化剂吗?
AB…… “多变一”。
注意: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第八单元学 4.复分解反应:第十一单元学
氧化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课堂练习】
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C ),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C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过氧化氢分解影响因素分析

过氧化氢分解影响因素分析

过氧化氢分解影响因素分析一、过氧化氢的性能过氧化氢又名双氧水,分子式为H2O2,结构式为H-O-O-H,相对分子质量为34.01。

它是一弱酸性的无色透明液体,相对密度1.4067(25℃),溶点-0.41℃,沸点150.2℃,溶于水、醇、醚,不溶于石油,极不稳定,遇热、光、粗糙表面、重金属及其它杂质会引起分解,同时放出氧气和热量。

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一般商品的过氧化氢溶液里都加有酸作为稳定剂。

在温度稍高时,高浓度的过氧化氢能使有机物质燃烧,与二氧化锰相互作用能引起爆炸,不利于运输。

过氧化氢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为强氧化剂,腐蚀性很强,贮存双氧水容器的材质只能用纯铝(>99.6%)、不锈钢、玻璃、陶瓷和聚乙烯塑料等。

二、过氧化氢的用途过氧化氢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含量一般有3%、30%、35%,有的甚至高达90%,常用的有30%或35%。

过氧化氢广泛应用于化学品合成、纸浆、纸和纺织品的漂白(是一种优良的氧化漂白剂),金属矿物质处理、环保、电子及军工等领域。

目前,我国双氧水的消费结构为纺织工业50%,造纸工业13%,化工23%,其他14%。

纺织工业:纺织工业中过氧化氢主要用于纺织品退浆、漂白,还原染料染色时显色。

如纯棉织物、麻织物、皮毛及工艺品的漂白。

三、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过氧化氢的分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浓度、温度、PH值、重金属离子、酰胺类化合物、过氧化氢酶、其它物质。

在氧化漂白过程中要综合地考虑,合理制定工艺,有效地控制其分解,充分地利用。

1、浓度:过氧化氢在较低浓度时,分解速率较慢,但随着浓度的升高,分解速率逐渐增大。

当含量超过65%,温度稍高时,分解加剧,遇有机物还会容易引起爆炸,且不宜于运输和保存。

2、温度:过氧化氢受热和日光照射时分解速率加快,在温度为30℃以下时比较稳定,在70℃以上时,分解速率更快。

因为过氧化氢商品中都加有稳定剂,过氧化氢的分解要超过其活化能时才能分解,因此当温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便加速分解,温度越高则分解越快。

九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3制取氧气

九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3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发生装置应选择(
C 收集装置应选择( )装置。
)A 装置,
B A
E D C
归纳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一变 多
分解反应
氧气的工业制法
• 工业上生产大量氧气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 方法
• 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 气,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 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 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
【思考】
我们知道氧气是一
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
气体,它可以跟很多物 质发生反应。那么,在
O2
实验中我们用到的这些
氧气是如何得到的呢?
氧气的制取方法可分为: 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法
一、实验室制法
加热高锰酸钾(KMnO4) 原理 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
化锰(MnO2)的混合物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H2O2)
分离液态空气法
降温
空气 加压
液态空气
液态氮气(-196℃) 液态氧气(-183℃)
利用沸点不同 液态氮气先蒸发了,剩下
蒸发
的主要是液态氧气,再把 它贮存起来
三、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依据: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液 氮较低先蒸发,剩下的是液氧)
(物理变化)
③催化剂并不具有通用性,如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
分解制取氧气时,能够起催化作用,是催化剂,但 对于其他反应就不一定了。
④同一化学反应可有多种催化剂。如双氧水分解制取 氧气时,既可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也可用硫酸铜 溶液做催化剂。

一级反应—过氧化氢分解

一级反应—过氧化氢分解

一级反应—过氧化氢分解一、实验目的1、熟悉一级反应的特点。

2、掌握静态量气法测定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3、测定过氧化氢水溶液在碘化钾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反应的速率常数。

二、实验原理实验证明22O H 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

许多催化剂如光的作用、Pt Ag FeCl MnO KI 、、、、32等都能大大加快此反应的反应速率。

22O H 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21O O H O H +→本实验用KI 作为催化剂,按下列步骤进行反应:(快)(慢)22222121O KI KIO OH KIO KI O H k k +−→−+−→−+其中第一步基元反应为控速步骤。

因此,反应的速率方程可以表达为:]][[][221221KI O H k dtO H d r r =-== 由于反应过程中KI 不断再生,其浓度][KI 保持不变,上式可以简化为:][][22.22O H k dtO H d obs =-式中.obs k 称为表观速率常数。

将上式积分得:t k O H O H obs .02222][][ln-= (1)式中022][O H 为22O H 的初始浓度,][22O H 为反应时刻t 时的22O H 浓度。

在22O H 催化分解过程中,t 时刻22O H 的浓度][22O H 可以通过测定在相应时间内释放出的氧气体积得出。

因分解过程中,放出氧气的体积与分解了的22O H 浓度成正比,其比例常数为定值。

令∞V 表示22O H 全部分解释放出的氧气体积,t V 表示22O H 在t 时刻分解释放出的氧气体积,则∞∝V O H 022][,()t V V O H -∝∞][22,将该关系代入(1)式中得到:t k V V V O H O H obs t .02222ln ][][ln-=-=∞∞ (14-1)或∞∞+-=-V t k V V obs t ln )ln(. (14-2)如果以t V V t ~)ln(-∞作图得一直线,即可验证是一级反应,由直线的斜率可以求出.obs k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步骤:
a.连接好仪器;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先在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中注入水,且液面要浸没 长颈漏斗末端(分液漏斗则不必)防止气体从漏斗 中逸出,将导管的末端放入水中,双手捂住锥形瓶, 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如果有气泡冒出且放手 后导管中有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好。 c. 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塞好带有长颈漏斗 (或分液漏斗)和导管的橡皮塞,向长颈漏斗中加 入过氧化氢溶液; d.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收集气体。
KMnO4 加热
MnO2
MnO2
K2MnO4 + MnO2 + O2
H2O2
KClO3
H2O + O2
KCl
【思考】上述几个变化中,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种类上看,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 像这样的反应与以前我们学的化合反应有什么不 同?我们称他什么反应呢? 正好相反
概念: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 应叫做分解反应。(一变多,AB A+B)
因为他们都含有氧元素
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1)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2)药品: (3)发生装置的选择: 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制取气体的装置
(4)收集装置的选择: 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 作用
• ( 1 )在试管中加入 5mL5 %的过 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 入试管,木条是否复燃? • ( 2 )对( 1 )微微加热有什么现 象发生? • (3)将纯净的二氧化锰放入试管 中,并加热,同时伸入带火星的 木条,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 (4)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过氧化 氢溶液,并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 有什么现象发生?
加热
+
O2
例题: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B)
A、氧化汞 → 汞 + 氧气
B、碱式碳酸铜 → 氧化铜 + 水 + 二氧化碳
C、铁+硫酸铜 → 硫酸亚铁 + 铜
D、蜡烛+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辨别:检验与验满
检验(验是不是):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 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验满(验满不满):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 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满了。
符号表达式: H2O2
MnO2
H2O + O2
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 变的物质叫催化剂(触媒)。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的作用
介 绍 催 化 剂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到的作用。
居 巢
黄 麓
谢 玉 荣
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D、要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
否则就不能发生分解反应
2.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C)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C 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硫 + 氧气 B. 石蜡 + 氧气 点燃
D

二氧化硫
点燃二氧化碳 + 水 点燃 C.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加热 D. 氧化汞 汞 + 氧气
5.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 D ) A.质量减少 C.质量增加 B.在化学反应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一、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探究
试验编号 ( 1) ( 2) ( 3) ( 4) 现象
木条不复燃 木条复燃 木条不复燃 木条复燃
原因
常温下放出的氧气极少 过氧化氢在加热时能分解出氧气 二氧化锰不能分解出氧气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二氧化锰 分解出大量氧气
文字表达式: 室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注意事项
a.装药品时,先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向长颈 漏斗中加过氧化氢;
b.长颈漏斗的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 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c.长颈漏斗可用分液漏斗代替,这样可以控制反应的 开始与结束,便于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d.导管只需略微露出双孔橡皮塞。
分解反应
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2、加热氯酸钾固体; 3、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无 色液体; • 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____ 黑 色固体粉末; • 二氧化锰是一种____ 白 色固体物质; • 氯酸钾是一种____ 暗紫 色的固体。 • 高锰酸钾是一种____ 为什么选用这三种物质?
三、工业制法:
原料:液态空气 方法:分离液态空气
加 压
空气 降 温 氮气 液态空气
蒸 发
液氧 氧气
工业制法是
物理变化
练习:
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化学反应中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质量和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均不改变的物质称为催化剂
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在化学反应中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称为 催化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