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一条几何光学题:显微镜的调节

合集下载

初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初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初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初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一、引言显微镜是一种科学研究和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它可以放大微小的物体并使其可见。

初一显微镜是一种适用于初中生的显微镜,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初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准备工作1. 将显微镜放在平稳的桌面上,确保其稳固不摇晃。

2. 准备一片玻璃片,用纯净水洗净并晾干,以备后用。

3. 准备好待观察的样本。

可以是昆虫的翅膀、植物的细胞、动物的血液等。

三、调节显微镜1. 调节光源:打开显微镜下方的光源开关,通过旋钮调节光源的亮度,使其适合观察。

2. 调节目镜:将目镜(位于顶部的镜筒)对准样本,通过旋钮调节目镜的位置,使其与样本保持适当的距离。

3. 调节物镜:将物镜(位于目镜下方的镜筒)转至最低放大倍数,即“4X”或“低倍镜”,通过旋钮调节物镜的位置,使其与样本接触。

4. 调节焦距:通过旋钮调节焦距,使样本清晰可见。

可以先用粗调焦距旋钮大致调节,再用细调焦距旋钮微调,直到样本清晰。

四、观察样本1. 将待观察的样本放在显微镜的玻璃片上。

2. 将玻璃片放在样本夹上,并将样本夹固定在显微镜的样本台上。

3. 通过旋钮调节样本的位置,使其处于光源的正下方,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4. 通过旋钮调节物镜的倍数,可以选择“10X”或“高倍镜”进行进一步放大观察。

5. 通过旋钮调节焦距,使样本清晰可见。

6. 可以适当调节光源的亮度和角度,以改变样本的明暗程度和细节的展示。

五、注意事项1. 使用显微镜时,要保持桌面整洁,并注意避免碰撞和摔落。

2. 在调节显微镜时,要轻拧旋钮,避免过度调节或用力过猛导致损坏。

3. 在观察样本时,要轻轻转动样本夹和旋钮,避免过度压力或移动导致样本损坏。

4. 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眼睛与目镜的适当距离,避免眼睛与镜筒直接接触,以免划伤眼睛。

5. 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光源的照射时间,避免过长时间的连续观察对样本产生热损伤。

六、清洁和保养1. 使用完显微镜后,要将目镜和物镜调至最低倍数,关闭光源开关,将显微镜放回存放位置。

中考生物实验: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中考生物实验: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生物会考实验: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取镜和安放
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安放: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
二、对光展示(举手展示)
升:双手
..转动粗准焦螺旋,上升镜筒
转:转动转换器(转动时不要触碰物镜,用食指和拇指转动,其他手指紧握),使低倍物镜对准最大通光孔(将光圈转至最大,并对准通光孔)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调: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举手展示)
三、观察展示(举手展示)
放:把要观察的装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标本要正对
..通光孔的中心。

压:用压片夹压住装片
降: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侧视: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观察: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看到清晰物像为止(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观察要求:1.最中心:观察材料移至圆形视野的圆心处 2.最亮:再次检查,视野是否是最亮 3.最清晰:将视野中心调至最清晰(双手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
四、收镜整理
升: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上升2cm左右)
后:压片夹平行向后
取:取下玻片标本放回原处
转: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呈“外八字”)
转动通光孔至最小Array
降: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竖:反光镜竖直放置
归位:把显微镜送回原处(右握左托)。

显微镜的结构及调节.ppt

显微镜的结构及调节.ppt

显微镜下的影像:上下左右 相反
标本
• 显微镜视野
• 将要观察的标本移到视野的中央
思考题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 放大倍数 × 物镜 放大倍数
1.目镜:___螺旋,放大倍数越 , 镜头越短 2.物镜: 螺旋,放大倍数 越 ,镜头越长
3.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物像数 目越 ,视野越 。
随堂练习
1.目镜:___螺旋,放大倍数 越 ,镜头越短 2.物镜: 螺旋,放大倍数 越 ,镜头越长
二、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
1.取镜与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2.对光: 低倍镜、左眼看右眼睁、转反光
3.压片 压玻片、对准通光孔 4.调焦: 看物镜、下镜筒、左眼看、上镜筒、
先粗调后细调 5. 观察: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低倍镜左眼看右眼睁转反光看物镜下镜筒左眼看上镜筒先粗调后细调取标本取目镜物镜外下镜筒竖反光放回箱压玻片对准通光孔1
显微镜的结构 与调节
一 、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
• 目镜
物镜
• 高倍镜
光圈
3
1
4
2
5
6 11
7 8
9
10
12
13
14
思考题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 放大倍数 × 物镜 放大倍数
6.收镜: 取标本、取目镜、物镜外、下镜筒、竖 反光、放回箱
三、显微镜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取送方法要正确,动作一定要轻。 2.观察标本应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 3.镜头的保护。镜头脏了,只能用专用的擦镜 纸擦拭,擦时要顺着一个方向擦。 4.粗、细准焦螺旋的使用和防止镜筒下滑。一 般地说,粗、细准焦螺旋各转动一周,可以使镜筒 分别移动10 mm和0.1 mm。在镜筒下降时,一定要用 眼睛直接看着物镜,使镜筒缓缓下降。否则,很容 易出现物镜和玻片标本相互挤压、损坏的后果。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仪器,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细节和结构。

以下是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调节光源:打开显微镜的照明系统,确保其能够提供足够的光源。

一般来说,可通过旋转光源的控制盘来调节光的强弱。

2. 调节目镜管和物镜:将目镜管从显微镜顶端的架子上拉起,并将物镜旋转至最低放大倍数。

将顶端的一片玻片或载玻片放置在物镜下方。

3. 调节工作台:用显微镜的粗动调节按钮将工作台调整至与物镜的焦点位置相距较远,然后再利用细动调节按钮缓慢地将工作台移至物镜的焦点处。

4. 将试样放置在载玻片上:将待观察的样品或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并用夹片固定住。

5. 定位和对焦: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工作台上,并利用粗动调节按钮将载玻片移动至显微镜的中心位置。

然后,通过细动调节按钮逐渐调整焦距,直到图像清晰可见。

6. 观察和调整:开始观察样品,如果图像不够清晰,可以通过细动调节按钮微调焦距直至满意的清晰度。

7. 调整放大倍数:如果需要调整放大倍数,可通过转动物镜切换旋钮或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8. 完成观察:观察完毕后,将物镜旋转至最低放大倍数,移开载玻片,并关闭显微镜的照明系统。

使用光学显微镜需要注意保持仪器的清洁,并小心操作,避免损坏。

观察时应遵循安全规范,尤其是当使用高倍物镜时,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眼睛。

高倍显微镜的调节方法

高倍显微镜的调节方法

显微镜的调‎节方法1.先用低倍目‎镜和物镜观‎察,因为低倍的‎容易找到目‎标:(1)准备:将显微镜放‎于前方略偏‎左侧,必要时使镜‎筒倾斜以便‎观察。

转动粗调节‎钮,将镜筒略升‎高使物镜与‎载物台距离‎略拉开。

再旋转物镜‎转换器,将低倍镜对‎准载物台中‎央的通光孔‎(可听到“咔哒”声)。

(2)对光:打开光圈,上升聚光器‎,双眼同时睁‎开,以左眼向目‎镜内观察,同时调节反‎光镜的方向‎,直到视野内‎光线明亮均‎匀为止。

反光镜的平‎面镜易把其‎他景物映入‎视野,一般用凹面‎镜对光,光线不足时‎,可使用电光‎源。

(3)放标本片:标本片的盖‎片朝上,将标本片放‎到载物台上‎用移动尺的‎两个夹子夹‎住标本片,然后把要观‎察的部分移‎到通光孔的‎正中央。

(4)调节焦距:从显微镜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同时旋转粗‎调节钮,使镜筒缓慢‎下降,大约低倍镜‎头与玻片间‎的距离约5‎m m时,再用左眼从‎目镜里观察‎视野,左手慢慢转‎动粗调节钮‎,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为‎止。

如物像不太‎清晰,可转动细调‎节钮,使物像更加‎清晰。

如果按上述‎操作步骤仍‎看不到物像‎时,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①转动调节钮‎太快,超过焦点。

应按上述步‎骤重新调节‎焦距.②物镜没有对‎正,应对正后再‎观察。

③标本没有放‎到视野内,应移动标本‎片寻找观察‎对象。

④光线太强,尤其观察比‎较透明的标‎本片或没有‎染色的标本‎时,易出现这种‎现象,应将光线调‎暗一些后,再观察。

2.低倍镜转高‎倍镜的使用‎(1)依照上述操‎作步骤,先用低倍镜‎找到清晰物‎像。

(2)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用手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

注意,此时不需要‎调节粗调节‎钮(4)眼睛向目镜‎内观察,同时微微上‎下转动细调‎节钮,直至视野内‎看到清晰的‎物像为止。

如按上述操‎作仍看不到‎物像时,可能由下列‎原因造成:①观察的部分‎不在视野内‎,应在低倍镜‎下寻找到后‎,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如何调节显微镜获得最佳观察效果

如何调节显微镜获得最佳观察效果

如何调节显微镜获得最佳观察效果在科学研究、医学检验、教学实验等众多领域,显微镜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然而,要想通过显微镜获得清晰、准确且令人满意的观察效果,正确的调节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如何调节显微镜以达到最佳观察效果。

首先,在开始调节之前,需要确保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且周围环境光线适中,避免过强或过弱的光线影响观察。

同时,要对显微镜的各个部件有基本的了解。

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调焦旋钮、聚光器等组成。

接下来,我们从安装玻片标本开始。

将待观察的玻片标本放置在载物台上,用玻片夹固定好,确保标本的位置在通光孔的正中央。

这一步看似简单,却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观察效果。

如果标本放置偏斜,可能会导致观察到的图像不完整或者部分区域模糊。

然后,调节光源。

现代显微镜通常配备有内置光源或者外接光源。

对于内置光源的显微镜,可以通过调节亮度旋钮来控制光线的强弱。

一般来说,观察透明的标本时,光线可以适当调弱;而观察较厚或者颜色较深的标本时,则需要增强光线。

对于外接光源的显微镜,要注意光源的位置和角度,使其能够均匀地照亮标本。

紧接着是调节粗调焦旋钮。

顺时针转动粗调焦旋钮,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当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时,改用微调焦旋钮,慢慢转动,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有时候,可能需要反复调节粗调和微调焦旋钮,才能找到最清晰的图像。

物镜的选择也是影响观察效果的重要因素。

显微镜通常配备有多个不同倍数的物镜,如低倍物镜(4×、10×)、高倍物镜(40×)和油镜(100×)。

在初次观察时,一般先使用低倍物镜,因为低倍物镜视野较大,容易找到目标。

找到目标后,再转换到高倍物镜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当使用高倍物镜或油镜时,需要特别注意对焦的准确性,因为此时景深较小,稍微的偏差都可能导致图像模糊。

聚光器的调节也不能忽视。

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的七个步骤

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的七个步骤

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的七个步骤一、调整光源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的第一步是调整光源。

打开显微镜的光源开关,调节光源的亮度,使其适合观察样本。

通常情况下,适度的光源亮度可以提供清晰明亮的图像,但过亮的光源可能造成样本过度照亮,导致图像模糊。

二、调节物镜接下来,需要调节物镜。

物镜是放置在显微镜下方的镜头,决定了观察样本的放大倍数。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物镜并将其转到工作位置。

通常,显微镜配备的物镜有多个倍数可供选择,例如4倍、10倍、40倍等。

根据样本的大小和细节,选择适当的物镜,然后使用调节旋钮将其转到工作位置。

三、调节目镜目镜是位于显微镜顶部的镜头,也称为眼镜。

调节目镜的主要目的是使观察者眼睛对焦清晰,以获得最佳观察效果。

根据观察者的视力,可以通过调节目镜旋钮来使图像变得更加清晰和锐利。

四、调节聚焦聚焦是观察样本的关键步骤。

通过调节显微镜上的焦距调节旋钮,可以使样本的不同部分逐渐变得清晰。

开始时,将焦距调节旋钮转到最低位置,然后将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下方。

通过慢慢转动焦距调节旋钮,观察样本的不同部分是否逐渐变得清晰。

根据需要,可以微调焦点,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五、移动样本在观察样本时,有时需要移动样本,以便观察不同的区域。

在移动样本之前,需要先将样本固定在显微镜的台座上,以避免移动时样本的晃动。

然后,使用显微镜上的移动旋钮或移动手柄,以平稳的方式移动样本,以便观察到不同的区域。

六、调节光圈光圈是位于显微镜下方的圆形开口,用于调节光线的通量。

通过调节光圈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显微镜的光线量,从而影响观察到的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

通常情况下,打开光圈可以增加亮度,而关闭光圈可以增加对比度。

七、注意调节细节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样本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避免将手指或其他物体直接接触物镜和目镜,以免污染或刮伤镜面。

其次,注意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及时清除样本残留物,以保持图像的清晰度。

最后,观察样本时要保持耐心,不要急于移动或调节显微镜,以免错过重要的细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镜的调节要想将显微镜视野中偏右上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向什么方向移动装片或切片()A.右上方B.左下方C.右下方D.左上方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视野中物像的移动.解答时可以从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方面来分析解答.解答:解: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的,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注意:若将题中条件更改为:若切片的样品偏向右上方,致使镜中的影像移出视野,问此时应如何调节切片?答:按上面分析,答案应选择B。

所以,学生在做题时,应认真审题,不可简单地将已做过的成题答案真上。

显微镜有关知识总结2011-07-25 18:31:18| 分类:2011.5-2012.6复|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我们生物组张东总结的显微镜的相关知识,非常全面,练习后,效果很好。

)一高中阶段用到显微镜的实验有:11用花生子叶鉴定脂肪;2、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33观察大肠杆菌和酵母菌;4、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55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试验;66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7、制作并观察根尖染色体加倍的装片。

二、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与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保持镜身直立,放在自己身体的左前方。

2、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2)转动遮光器,使一个较大的光圈正对通光孔;3)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用手转动反光镜,对向光源,直至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3、低倍镜的使用1)放置装片升高镜筒,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中央,用压片夹压住。

2)调焦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让镜筒徐徐下降,直至物镜距玻片2-5mm处,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3)低倍镜下观察4、高倍镜的使用在低倍物镜下将需要放大观察的标本部位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将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正中央,直接调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

5、使用后的整理观察结束,应先将镜筒升高,再取下切片,然后转动转换器,使物镜与通光孔错开,做好清洁工作。

再下降镜筒,使两个物镜位于载物台上通光孔的两侧,呈八字形。

放回镜箱。

三.高低倍镜的区别:四、高低倍镜下视野的区别:五、关于放大倍数: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指对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即线性放大。

而不是对面积的放大。

例题:1、当用显微镜(目镜5×,物镜10×)观察细胞时,发现整个视野中有紧密排列的64个细胞,如果改用40×的物镜来观察,能看到多少个细胞?2、当用显微镜(目镜5×,物镜10×)观察细胞时,发现视野直径上有紧密排列的8个细胞,如果改用40×的物镜来观察,能看到多少个细胞?六、视野中异物排除法:此异物可能在目镜、物镜或装片上,但不可能在反光镜上,反光镜只起到反光的作用,看到的异物必须是光线穿过时被他遮挡了部分光线造成的。

1、移动装片,如果看到异物在动,说明此异物在装片上;如果异物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可能在目镜或物镜上。

2、将目镜在镜筒上做圆周转动,如果异物动就说明在目镜上,不动就只能在物镜上了。

七、显微镜的倒像原理1、如果看到有一个细胞在视野的左上角,如何移动装片使其移到视野中央?2 、如果在视野中看到一个“F”,那么其实质在装片上的情况是怎样的?显微镜下看到细胞的结构及细胞质流动的情况如下,那么实质是怎样的?八、重要知识点及例题: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放大倍数指的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例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A.体积B.表面积C.像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答案:D】例2.如果使用10倍的目镜和10倍的物镜,在视野中央观察到一个细胞。

在只换40倍物镜的情况下,该细胞的物象比原先观察到的细胞直径放大了()A.4倍B.16倍C.100倍D.400倍【答案:A】2、掌握目镜和物镜的结构特点以及镜头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目镜是无螺纹的,物镜是有螺纹的;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就越小;物镜越短,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就越大。

例1.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内有2个镜头,甲的一端有螺纹,乙无螺纹,甲乙分别为()A.目镜、物镜B.物镜、目镜C.均为物镜D.均为目镜【答案:B】例2.显微镜头盒中的4个镜头。

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丙、丁皆无螺纹。

甲镜头长3厘米,乙镜头长5厘米,丙镜头长3厘米,丁镜头长6厘米。

请问:使用上述镜头观察某装片,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装片之间距离最近的是;在同样的光源条件下,视野中光线最暗的一组镜头是。

解析: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可知,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为物镜。

丙、丁无螺纹,为目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工作距离越短,即与装片之间的距离越近。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在同样光源条件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光线越暗。

【答案:乙;乙和丙。

】3、显微镜成像的特点:(1)显微镜下成倒像(上下左右同时颠倒)。

(2)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举例:物像在视野右下方,仍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3)低倍镜、高倍镜下成像特点:例1.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b”,那么在视野中看到的是()A.b B.d C.p D.q【答案:D】例2.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偏向左上方,在换高倍镜观察前应该把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说法是()A.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B.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C.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D.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答案:A】例3.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视野变小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暗,视野变大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视野变大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视野变小【答案:D】4、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例1.在光照明亮的教室里,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中能够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内容物。

为便于观察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答案:D】5、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第一种情况: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10×10时视野中有8个细胞10×40时视野中有2个细胞第二种情况: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关系:例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2个B.4个C.16个D.32个【答案:A】例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在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分生组织细胞中的()A.2个B.4个C.8个D.16个【答案:B】6、分析视野中的污点的位置转动目镜,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若不动,再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标本上,若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也可用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若污点消失,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若污点还在,说明污点在目镜或玻片标本上,还需进一步确定) 注意:污点决不会在反光镜上。

例1.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

那么污物在( )A.玻片上B.物镜上C.目镜上D.反光镜上【答案:C】7、显微镜使用注意问题1、取送方法要正确。

因为反光镜是通过镜柄插放在镜臂下面的,目镜是插放在镜筒上端的,所以,它们很容易滑落而损坏。

取送显微镜时一定要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用一只手提着显微镜。

另外,也不准许学生取下反光镜和目镜乱照乱摸。

2、镜头的保护。

目镜和物镜平时放在显微镜箱内的专用的盒内。

上实验课期间,为了防止落上灰尘,要制作专用的塑料袋或布袋,课间时要随时罩好。

镜头脏了,只能用专用的擦镜纸擦拭,擦时要顺着一个方向擦。

如果擦拭不净,最好蘸一点二甲苯继续擦。

注意,决不能把镜头放到二甲苯中浸泡,这样会使镜头开胶,镜片脱落。

3、粗、细准焦螺旋的使用和防止镜筒下滑。

一般地说,粗、细准焦螺旋各转动一周,可以使镜筒分别移动10 mm和0.1 mm。

要使镜筒下降时,一定要用眼睛直接看着物镜,使镜筒缓缓下降。

否则,很容易砸坏物镜和玻片标本。

九、针对性训练1、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能调节视野亮度的部件是()A.目镜和物镜B.镜筒和转换器C.载物台和镜筒D.遮光器和反光镜2、显微镜上镜头可分为和。

3、镜筒的上端是安装的地方,调节镜筒升降的结构是,载物台中间的圆孔叫,遮光器上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孔叫。

4、右图所示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填出该部分在图中的位置和名称。

[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握镜的部件是[ ] ,稳定镜身的部件是[ ] 。

(2)调节光线强弱的部件是[ ] 和[ ] 上的。

(3)放置玻片标本的部件是[ ] ,中央有,两旁各有一个。

(4)要使镜筒在较小范围内升降的部件是[ ] 。

(5)安装物镜的部件是[ ] ,用眼观察的镜头是[ ] 。

5、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内有2个镜头,甲的一端有螺纹,乙无螺纹,甲、乙分别为A目镜、物镜B.物镜、目镜C.均为物镜D.均为目镜6、下面是用三台显微镜(编号为A.B.C)分别观察同一装片的洋葱表皮细胞。

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号。

(2)观察到的个体细胞面积最大的显微镜是号。

微镜。

7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发现()A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B.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减少C.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多D.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增多8、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进光量,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A较大的光圈,平面镜B.较大的光圈,凹面镜C.较小的光圈,平面镜D.较小的光圈,凹面镜9、将字母“d”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中看到的物像与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分别是()A d和P B.b和d C. p和b D. b和P10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从侧面看着物镜,并旋转粗准焦螺旋,将镜筒下降,从侧面看着物镜的目的是()A.使物镜降到能看清物像B.使物像对准光源C.防止物镜碰到玻片,造成损伤D.防止污染镜头11、使用显微镜对光时,下列哪些结构应在一条直线上()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B.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C.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D.目镜物镜转换器反光镜12、安装显微镜时,要把显微镜放在自己面前的实验台上,略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