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治疗

合集下载

ICD+CRT+CRTD的临床应用

ICD+CRT+CRTD的临床应用

ICD+CRT+CRTD的临床应用ICD+CRT+CRTD的临床应用概述ICD(心脏去颤除颤器)和CRT(心脏复律起搏器)以及CRT-D (心脏复律起搏器与心脏去颤除颤器联合应用)是现代心脏治疗中的重要工具。

它们通过电刺激和除颤来治疗心律失常等疾病,并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ICD、CRT和CRT-D的临床应用。

一、ICD的临床应用1.1 ICD的原理与功能ICD是一种植入于患者体内的设备,能够监测心脏节律,并在发现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时提供除颤治疗。

ICD的主要功能包括心律监测、心电复律除颤和心脏起搏。

1.2 ICD适应症ICD适用于有高度危险的心律失常(如室颤、室速等)的患者,以及已经经历过心脏骤停、心室扑动等危急事件的患者。

具体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心室颤动、心室扑动、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

1.3 ICD的植入及操作ICD的植入需要经过手术,通常在胸部埋藏一个金属电极和设备。

植入手术需由专业医生进行。

ICD的操作通常通过外部程序器进行,可以调整设备的参数和监测患者的心律。

二、CRT的临床应用2.1 CRT的原理与功能CR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脏起搏器,通过同时刺激心室内的两个区域来改善传导障碍和心室异步收缩。

CRT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同步起搏来纠正心室传导阻滞,改善心脏功能。

2.2 CRT适应症CRT适用于存在心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等病情的患者。

具体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心室传导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等。

2.3 CRT的植入及操作CRT的植入需要经过手术,通常在胸部埋藏一个或多个电极和设备。

植入手术需由专业医生进行。

CRT的操作通常通过外部程序器进行,可以调整设备的参数和监测患者的心律。

三、CRT-D的临床应用3.1 CRT-D的原理与功能CRT-D是将CRT与ICD功能进行整合的设备,可以同时提供心室起搏、心室去颤除颤和同步起搏功能,用于治疗心室传导阻滞,心脏功能不全和危险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的CRT治疗

心力衰竭的CRT治疗
ARB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6
部分患者心衰药物治疗效果不好
原因? 原因之一-心脏不同步
7
室间不同步: 左室-右室
心脏机械收缩失同步
房室不同步: 左房-左室 心室内不同步: 室间隔 - 游离壁
8
心脏不同步的表现1—完全性 束支传导阻滞
9
心脏失同步恶化血流动力学
心室舒张充盈时间缩短 +
心室收缩不充分 +
显著减少心衰症状,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心衰恶化死亡和猝死均下降,反映了心脏功 能改善带来的益处
19
CRT治疗指南解读
欧美不断对CRT治疗心衰的指南进行修订,现已将其 列为I类适应证
我国电生理与起搏学会也起草并公布了CRT治疗指南
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严重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建议
2008年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指南 ACC/AHA/HRS
Right Ventricular Lead
16
CRT治疗的循证医学
CRT改善症状
CRT降低死亡率
Cumulative Patients
4,000 3,000 2,000 1,000
0
MIRACLE ICD MIRACLE MUSTIC AF
CARE HF MIRACLE ICD II
MUSTIC SR PATH CHF
49%
24%
QRS < 120 ms
QRS > 120 ms
N=669
11
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治疗含义和机制
12
Cardiac Resynchronizating Therapy---CRT
为心脏病领域近年来最令人瞩目的进展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Contents1CRT的治疗心衰来自制2CRT的适应症
3
CRT的手术及并发症
4
CRT的术后无反应处理
Contents
1
CRT的治疗心衰机制
2
CRT的适应症
3
CRT的手术及并发症
4
CRT的术后反应
心衰流行病学
中国成人患病率为 : 0.9% 估计中国心衰总人数约为 585万
选 择 靶 静 脉
植 入 左 室 电 极 左 室 电 极
右 房 右 室 电 极 植 入
靶静脉选择
可接受的左心室的起搏电极导线参数为:起搏 阈值≤3.5V且不会因起搏电压过高引发膈肌跳动, R振幅≥5mV,阻抗300~1000欧姆。
男性 0.7 % ; 女性 1.0% 北中国:1.4%;南中国:0.5% 城市人口:1.1%;农村人口:0.8%
在西方国家,心衰患病率在1.5%-2%之间,美国有 4.5百万心衰患者,每年新增40-70万
心衰患者电激动异常: 心衰患者常见窦房结功能不全和房性心律失常 超过一半患者会发生病理性房室传导 约1/3心衰患者出现心室传导异常,最常见LBBB
心衰患者心脏失同步的发生率
QRS波≥120ms: 25%-50%
左束支阻滞: 15%-27%
房室失同步:
35%
衰竭心脏电活动不同步:
• 房室不同步 • 左、右心室不同步 • 室内各壁不同步
导致
• 心输出下降 • 二尖瓣反流 • 心脏重构
不同步引起心输出量减低机制:
室间、室内失同步使心脏失去同向收缩,室间隔收 缩提前,左室游离壁收缩延迟,室间隔反常运动和血液 在心室的分流,房室不同步使舒张期充盈时间缩短,充 盈下降,心输出量减少。

心脏起搏器ICD及CRT区别与护理

心脏起搏器ICD及CRT区别与护理
ICD(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设备, 它能够检测并纠正异常的心律。ICD通常比CRT更小,更轻,因为它主要关注于心律失常的 检测和纠正。
CRT(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设备,它 通过同步左右心室来改善心脏功能。CRT通常比ICD更大,更重,因为它除了起搏功能外, 还具有同步心室的功能。
心脏起搏器icd及crt区别与护理
目录 Contents
• 心脏起搏器icd及crt概述 • icd与crt的区别 • icd及crt的护理 • icd及crt的并发症与处理 • icd及crt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心脏起搏器icd及crt概述
定义与功能
心脏起搏器ICD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主要用于治疗有症状的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 心动过速或室颤,预防猝死。
适应症差异
适应症概述
CRT适应症
ICD和CRT的适应症存在明显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治疗的心脏疾病类型和 患者人群上。
CRT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尤 其是那些心脏收缩不协调的患者。 CRT适用于患有慢性心力衰竭且QRS 波增宽的患者。
ICD适应症
ICD主要用于治疗有猝死风险的患者 ,尤其是那些有严重心律失常病史的 患者。ICD适用于特定类型的心律失 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
03
icd及crt的护理
术后护理
01
02
03
伤口观察
定期检查手术部位的伤口 ,注意是否有红肿、渗出 等异常情运动,以免对伤口造成 刺激或引起不适。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进行 复查,以便及时了解起搏 器的工作状况和身体的恢 复情况。

CRT手术治疗心力衰竭

CRT手术治疗心力衰竭

CRT手术治疗心力衰竭
作者:暂无
来源:《健康博览》 2014年第8期
心力衰竭又称心功能不全,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其5年生存率低于恶性肿瘤的患者。

在心力衰竭的患者中,约有1/3 的患者存在心脏的不同步收缩,对于此类患者除优化药物治疗外,通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使心室同步收缩,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心功能,延长患者生命。

一位65 岁的女性,患扩张性心肌病,出现心功能不全伴心脏不同步收缩。

浙医二院心内科和心脏大血管外科专家联手,为其进行了心外膜左室电极植入的CRT 手术。

术后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显示出CRT 的肯定疗效。

随着科技发展和起搏器技术的进展,心外膜电极可以直接螺旋旋入心肌固定,无需缝合,减小了切口和创伤,并且心外膜电极可以选择最理想的靶部位,有利于提高CRT 的反应性,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方序)
编辑/朱建平。

心力衰竭的CRT治疗课件

心力衰竭的CRT治疗课件
但2005年, CRT 治疗心力表竭已成为I类适应证,证据水平 为A级。
13
心脏再同步治疗含义
1. 房室同步 2. 左、右心室同步 3. 心室内同步 · 通过顺序起搏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纠正心脏原
有的机械收缩失同步,是药物治疗的最佳补充
14
心脏再同步
CRT 的 机 制
室内同步
房室同步
室间同步
个dP/dt,个EF,个CO ↓二尖瓣返流
● 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CRT临床试验:
● NYHA I/II
·与传统右室起搏比较 ·预测CRT疗效的入选参数如超声指标等
18
心脏再同步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
·显著降低全原因死亡率 · 显著降低全原因死亡率或主要心血管原因住
院的联合终点达37%
·显著减少心衰症状,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 心衰恶化死亡和猝死均下降,反映了心脏功 能改善带来的益处
● SCD-HeFT 试验表明ICD可使中度心衰(NYHAⅡ-II 级 ) 患者病死率较未置入的对照组降低23%,而胺碘酮 不 能改善生存率。 MADIT-II试验入选AMI后1个月、 LVEF≤30% 的患者,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 ICD 减少 31%的死亡危险。而另外2项研究入选AMI 后早期 (≤4od)患者, ICD治疗未获益,因而推荐ICD仅用于 AMI后40 d 以上患者。对于非缺血性心衰, ICD的临床 证据不如缺血性心衰充足。
2. 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LVEF<=35%,NYHA 心功能III级 或 IV级的心力衰竭患者, 若长期依赖心室起搏,接受CRT 治疗是合理的(证据水平: C)
23
2008年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指南
ACC/AHA/HRS IIb类适应证:

慢性心衰的解决之道-“CRT”心脏再同步治疗ppt课件

慢性心衰的解决之道-“CRT”心脏再同步治疗ppt课件

2007年中国慢性心衰治疗指南 CRT/CRT–D治疗的适应证
Ⅰ类
凡符合以下条件的慢性心衰患者,除非有禁忌证,均应接受CRT
LVEF≤35% 窦性心律 LVEDD≥55mm 心脏不同步 (QRS>120ms) 尽管使用了优化药物治疗,仍为NYHA III- IV级 (Ⅰ类,A级)
Ⅱa 类 NYHAⅢ~Ⅳ级、LVEF≤35%且QRS>120 ms的症状性心衰可植入 CRT-D, 以改善心性猝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Ⅱa,B级)
640
192
27
1 MERIT-HF Study Group.Effect of metroprolol CR/XL in chronic heart ncet.1999;353:2001-2007.
2 CIBIS Investigations and Committees.The cardiac insufficiency bisprolol study II (CIBIS-II).Lancet.1999;353:9-13.
波最窄的病人群,死亡的相 对风险增加5倍!
Cumulative Survival
100%
QRS Duration (msec)
90%
<90
90-120
80%
120-170
170-220 70%
>220 60%
0 60 120 180 240 300 360
Days in Trial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 PR间期延长,心房收缩处于心室舒张的早期或中期,心室 舒张期末心室内压力高于心房内压力,造成二尖瓣舒张期 返流,同时心室舒张充盈时间缩短
• 计算左室舒张充盈时间/R-R间期,可初步判断房室不同步 是否存在

CRT医学名词解释

CRT医学名词解释

CRT医学名词解释
CRT医学名词解释
CRT是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的缩写,即心脏再同步
治疗的英文简称。

CRT是一种临床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法,也是心脏疾病的补充治疗方法。

CRT 通过安装在患者的胸壁上的电脑
控制的胸部植入物,可以恢复心脏的自动节律,重新协调它的工作,
从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CRT是一种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或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有效技术,用于减少心律失常和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

CRT安装在患者胸前的植入物可以检测并输出心脏节律,并根据心脏的收缩力来改变治疗方案,
以调节心脏的节律和心脏的收缩力,避免发生室性早搏。

CRT通过对心脏中不同部位的电信号进行监测并及时调整,来调整心脏节律,从而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减少心功能不全症状。

CRT植入物可以根据患者心脏收缩力执行调整,以达到最佳心脏功能加强治疗效果。

虽然CRT在治疗心律失常、心源性心衰患者时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
是对于其他疾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确保安全有效。

CRT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从而减轻症状,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CRT也不是万能的,该技术不适用于所有心律失常患者。

因此,在接受CRT之前,必须先进行专业的体检,以确定CRT对特定心脏病
患者的适用性。

同时,患者必须遵守医嘱,积极配合治疗,以获得最
佳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机械的非同步:负荷和压力造成室壁运动异常
1. Tavazzi L. Eur Heart J 2000;21:1211-1214
Leadership i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October 2002
心衰程度越重,束支阻滞越严重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All (1)
Leadership i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October 2002
室内传导障碍的影响
R1 R2 R1 R2
P
Q
T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Time
P
Q
T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Time
P
Ventricular Atrial Contraction Relaxation TimeTime
P
Ventricular Atrial Contraction Relaxation Time Time
October 2002
Leadership i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 - 优化房室间期
R1 R2 R1 R2
P
Q
T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Time
3. Iuliano et al. AHJ 2002;143:1085-91
Leadership i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October 2002
传导障碍的发展
(ms)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0 20 30 40
PR
Start of QRS mc ao ac mo
IVRT Filling
LBBB
IVCT
Ejection
• • • • •
减少左室充盈时间 1,2 增加二尖瓣返流 1,2 影响收缩功能 (降低 dP/dt) 3,4 室间隔运动异常1 机械非同步 4
mc = 二尖瓣关闭; ao = 主动脉瓣开启; ac = 主动脉瓣关闭; mo = 二尖瓣开启
舒张期充盈时间(DFT) Diastolic Filling Time
LBBB
CRT
Courtesy of Ole-A. Breithardt, MD
Leadership i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October 2002
Doppler: Mitral-Inflow
+ 收缩期后的局部收缩3
=心排出量降低
Courtesy of Ole-A. Breithardt, MD
1. Grines CL, et al Circulation 1989;79: 845-853 2. Xiao HB, et al Br Heart J 1991;66: 443-447 Leadership i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3. Søgaard P,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2;40:723 –730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广东省人民医院 陈泗林
Leadership i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心衰是全球性的心血管挑战
每年新发病例
心衰患病总数
年死亡率
U.S.
400,000
5.0 million
Increased Filling Time
Decreased Presystolic Time
BiV Pacing P
Atrial Contraction Time
P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Time VentricularAtrial Contraction Relaxation Time Tim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Time
Atrial Contraction Time
Ventricular Atrial Contraction Relaxation TimeTime
Leadership i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October 2002
心脏再同步化(CRT)
R1 R2 R1 R2
P
Q
T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Time
P
Ventricular Atrial Contraction Relaxation TimeTime
Atrial Contraction Time
Ventricular Atrial Contraction Relaxation Time Time
October 2002
心室非同步的发病率及预后
宽QRS波增加总死亡率
Pd 8% LVSF (1)
49%
Impaired LVSF (1)
24%
34%
Mod/Sev HF (2)
38%
QRS < 120 ms
QRS > 120 ms
1. Masoudi, et al. JACC 2003;41:217-23 2. Aaronson, et al. Circ 1997;95:2660-7
1. Havranek E, et al. Am Heart J 2002;143:412-7 2. Aaronson et al. Circulation 1997; 95:2660-2667
38%
15%
Moderate/Severe (2)
Leadership i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P
Q
T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Time
P
Q
T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Time
P
Ventricular Atrial Contraction Relaxation TimeTime
Atrial Contraction Time
Ventricular Atrial Contraction Relaxation TimeTime
P
Ventricular Atrial Contraction Relaxation Time Time
October 2002
Leadership i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心室非同步对心功能的负性作用
减少舒张期充盈时间1 + 降低收缩功能 2
+ 延长二尖瓣返流 2
室间非同步 左室射血前间期(LVPEI)
LV Pre-ejection interval
Courtesy of Ole-A. Breithardt, MD
Left ventricular pre-ejection interval (LVPEI) = 166ms October 2002 Leadership i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心室间非同步 右室射血前间期(RVPEI)
RV Pre-ejection interval
Courtesy of Ole-A. Breithardt, MD
IVMD = LVPEI – RVPEI = 166 – 126 = 40 ms Leadership i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250,000
Europe
580,000
6.5 million
300,000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worldwide markets, clinical status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New Medicine, Inc. 1997:1-40. Wilkerson Group Survey, 1998.
增加充盈时间, 优化收缩功能
BiV Pacing
减少收缩前时间
P
Atrial Contraction Time
P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Time Ventricular Atrial Contraction Relaxation Time Tim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Time
– 在西方国家,心衰患病率在1.5%-2%之间,美国有4.5 百万心衰患者,每年新增40-70万
Leadership i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 31(1):3-6
October 2002
心室非同步
• 心室非同步1
– 结构的非同步: 心肌胶原组织的破坏影响电的传导和机 械的运动 – 电的非同步: 心室间和/或心室的传导延迟
Leadership i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October 2002
中国心衰流行病学状况
• 中国成人患病率为 : 0.9% • 估计中国心衰总人数约为 585万
– 男性 0.7 % ; 女性 1.0%
– 北中国:1.4%;南中国:0.5% – 城市人口:1.1%;农村人口:0.8%
Aorta
88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