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威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综合训练地理试题二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综合训练地理试题二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综合训练地理试题二 Word版含答案

威远中学高2017届地理综合训练二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1小题共计44分)读“某岛国示意图”,完成第1题。

1.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A.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 B.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C.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D.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了某一时段降水与同期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2012年7月2日~2012年7月31日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单位:%)。

读图回答下列2-3题。

2.从图中可以看出()A.兰州的降水与同期相比增加了50毫米B.宁夏的降水距平百分率由南向北递增C.西宁与兰州的降水量相差25~50毫米D.区域内降水距平百分率随海拔增高而增大3.从整体来看,形成该区域该时段降水特征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全球变暖()A.大气的不稳定性增强B.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C.高纬度地区升温减慢D.中纬西风带风速增强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下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

4.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①湖面低于海平面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④含盐量降低A.①③B.③④ C.①②D.②④5.导致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A.围湖造田 B.绿洲萎缩 C.湖区汇水量减少 D.气候变干读我国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当地气温与降水统计资料,回答6~7题。

6.该地区气候类型最可能是()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高山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7.结合地形的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应以()A.小麦种植为主 B.水稻种植为主 C.山地林、牧业为主 D.淡水养殖业为主读图,回答8~9题。

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黑龙江)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山谷B.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D.山谷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9.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C.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积聚在谷地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积温”图,回答10~11题。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18年高二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18年高二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18年高二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深受喜爱的“三只松鼠”是一家以坚果、干果等网上销售为主的企业。

2016年双十一,三只松鼠全网电商食品销售第一。

9月30日,三只松鼠第一家线下实体店在芜湖正式营业。

第一天人流达到7500人,日营业额110万元。

在店内,货架上除王牌坚果产品,还有各种点心、熟食,多达80款的松鼠周边产品成为该店的最大特色。

“饮品不好喝免费换”、“拆袋不好吃无偿退”、“同款不同价当场补”,优质的服务结合有趣的购物体验,是各年龄段都无法抗拒的。

回答下列问题。

12.芜湖炒货历史悠久,芜湖曾一度以“瓜子城”闻名海内外,三只松鼠把坚果从产地运至芜湖加工的最主要原因是()A.坚果相对炒货而言,更便于长时间保存和运输B.芜湖炒制后销售更靠近消费市场,节省运费C.芜湖炒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集聚效应明显D.现代交通技术的进步,交通通达度的快速提升13.三只松鼠将线上网店和线下实体店相结合的这种经营模式不能体现()A.利用网店知名度,粉丝经济促进线下销售B.有利于保障售后服务,增加品牌的吸引力C.影响范围增大,覆盖年龄广,增加影响力D.线下店服务范围有限,不利于扩大市场参考答案:12.C 13.D12.由材料可知,“三只松鼠”是一家以坚果、干果等网上销售为主的企业,三只松鼠近年来把坚果从产地运至芜湖加工,主要原因是芜湖炒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集聚效应明显,其余选项可排除,坚果保质期较长,芜湖炒制后销售不能节省运费,所以C正确。

13.三只松鼠将线上网店和线下实体店相结合,有利于利用网店知名度,粉丝经济促进线下销售,有利于保障售后服务,增加品牌的吸引力,使得影响范围增大,覆盖年龄广,增加影响力,利于扩大市场,D不能体现,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成本的构成也就不一样。

因此,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不同,工业区位可以分为不同的导向型。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地理试题(定稿)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地理试题(定稿)

中山市高三级 2017—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一致考试文科地理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一定将自己的姓名、统考考号、座号和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 I 卷共 22小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变动,一定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

第 II 卷则用黑色的钢笔(或署名笔)按各题要求答在答题卡相应的地点上。

3.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共44 分)一、单项选择题(22小题,每题2分,共 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红石滩景观是指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体现出红色。

在我国主要散布在四川西部、云南北部、西藏东南部和南部,海拔一般在 2000~ 4000 米之间。

研究发现,红石上的藻类属“约利橘色藻” ,依赖生擅长没有泥沙附着的“新鲜” 、“洁净”的石块表面,而有泥沙附着的石块上常常有地衣和苔藓生长,不会生长橘色藻。

据此达成1-3 题。

1.适合红石滩景观的藻类生计的自然环境是A .暖和湿润B.低温湿润C.低温少雨D.高温多雨2.大面积的红石滩景观存在A .河谷低地B.高峰冰川C.绝壁峭壁D.背风峡谷3.红石滩景观中石块的根源与某一自然灾祸相关,该灾祸可能是A .地面塌陷B.地震C.滑坡D.泥石流高三地理试卷第1页(共9页)泥石流可分两种种类:一种是泥石型,石头里面有大量的泥土,当泥石流停止时,有很多泥沙与石头混在一同,或许留在石头表面;还有一种是水石型,这类泥石流暴发时,石头多,泥沙少,途中还有大量的清水加入,当泥石流停止时,泥沙尽去,石头独留,这种泥石流事后,会在河谷中聚积和铺展起满河满谷的大大小小的表面干洁净净的石头。

高三地理试卷第2页(共9页)扎日南木错位于藏北高原南部高寒草原地带,湖水湛蓝,透明度好,水生生物只存在湖体局部地域。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威远中学校高2018届第5期第1次月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命题:吕开友胡红梅欧涛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读某地区地形图,乙地建有一25米高的楼房,完成1—2题。

QM1.乙地楼房顶部与山顶的最大高差可能为A.350米B.399米C.199米D.409米2.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P地为洼地B。

Q地为山脊C。

M地为瀑布D。

N 地为峡谷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北京时间2016年9月4日15:00在杭州隆重开幕。

回答3-4题。

3.伦敦的华侨观看杭州G20峰会开幕式现场直播当地时间为A.9月3日15:00 B.9月4日8:00 C.9月4日7:00 D.9月4日23:004.杭州G20峰会召开期间(9月4日—5日)A。

杭州树木纷纷落叶 B. 我国东北地区日出东南C. 太阳直射北半球,杭州的昼长短于北京D。

杭州太阳高度渐大,气候温和下图是某季节甲洋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5—7题.5.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6.甲洋流形成的动力是A. 东北风B. 西北风C。

东南风D。

西南风7.甲洋流附近海域鱼群相对较多,主要是因为该海域A. 处于寒暖流交汇处B. 位于大河入海口C. 夏季深层海水上涌D. 季节变化很显著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8-9题。

8.图中A、B、C、D四点位于西半球的点有A.1个点B.2个点C.3个点D.4个点9.一架飞机沿最短航线从图中D点飞行到B点,其航向是A。

先向南再向北 B. 先向西南再向西北C.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D。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读图完成10-11题。

10.Q地风向为A. 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11.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

尼罗河进入丰水期C。

印度半岛吹西南季风D。

P地昼长夜短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36.左图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高考地理三模试卷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高考地理三模试卷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高考地理三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4题;共20分)1. (4分) (2017高二下·巴彦淖尔期中) 读图和表,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图甲岛屿西部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 暖流增温B . 寒流降温C . 山脉阻挡D . 太阳辐射(2)影响图乙岛屿西部1月降水多于东部的主要因素是()A . 暖流增温B . 地处沿海C . 冬季风迎风坡D . 夏季风迎风坡2. (6分) (2018高三上·哈尔滨期末) 下图为北半球沿海某区域等值线图(图中数据表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

完成下面小题。

(1) 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A . 600mB . 1400mC . 400mD . 1000m(2)七月份,当a地气温为20℃时,则()A . b地温度为16.4 ℃B . b地温度为23.6℃C . b地温度到c地温度差别不大D . c地温度比a地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b区域可能是山谷B . b区域可能是大陆坡C . a地是板块交界处多地震D . c地一定是海岭3. (6分)(2017·辽宁模拟) 下图为世界某大板块边界(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及局部地质作用示意图,图中下半部分表示1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右上部分表示③地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板块各地的叙述,属实的是()A . ①处多海岭和岛弧链分布B . ②处两侧属于同一大洋,不属于同一板块C . 与②处比较,一般③处岩石年龄较新D . ④处属板块生长边界,附近多有海沟(2)与图中右上部分局部地质作用示意图相关的地质事象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a侵蚀面的侵蚀作用②b岩石的侵入作用③c岩层产生褶皱④d断层的发生⑤e岩石形成⑥f岩层形成A . ①⑥③④②⑤B . ①③⑥④②⑤C . ③①④②⑤⑥D . ③①⑥②④⑤(3)在右上图找寻或开采自然资源时,有关资源地点与事故防范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在甲处采矿要防止瓦斯爆炸B . 在乙处野外生存可找寻水源C . 在丙处开采铜、铁金属矿产D . 丁处适宜承载大型工程4. (4分) (2017高二下·长春期末)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用地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四川省2018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2018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2018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6年11月6日17时27分,一架载有92吨蓝莓和樱桃的包机经过28个小时飞行后,从南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70。

39'W)机场抵达郑州市新郑国际机场。

水果在机场经检验合格后再分拨配送到市内、北京、上海等地。

郑州航空港已成为国内进境水果的主要集散地之一。

据此完成1~3题。

1.该架水果包机从圣地亚哥机场起飞时,当地正值A.黎明时分 B.正午前后C.黄昏时分D.子夜前后2.我国商人选择11月~12月从智利进口水果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较低,水果易保存 B.半球不同,水果错季成熟C.春节临近,市场需求旺D.气流稳定,适宜航空飞行3.与国内其他大城市相比,郑州航空港成为国内进境水果主要集散地的有利条件是A.装卸成本更低廉 B.航空运输更便利C.地理位置更优越D.检验技术更先进公交等时线是指从某一地点出发,利用公突出行,所用出行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成的平滑曲线。

图1为广州市某日以市中心天河城为出发点的公交等时线(单位:秒)。

据此完成4~5题。

4.从天河城出发,50分钟时间内的平均公交车速最慢的是A.华师方向 B.广州东站方向 C.动物园方向 D.珠江新城方向.5.图示区域南部可能有A.河流流经 B.高速公路穿过 C.工业区布局 D.大片农田沙丁鱼是冷水鱼,喜欢14~20℃的水温。

当一股较深、更冷、营养丰富的水流冲击浅海沿岸时,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便在南非沿海开始一年一度向产卵地大迁徙,沿海渔民开始大规模出海捕鱼。

图2为非洲南端沙丁鱼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沙丁鱼迁徙的月份最有可能是A. 2~4月B. 5~7月 C.8~l0月 D.11~次年1月7.沙丁鱼迁徙的路线是A.① B.② C.③ D.④8.此时,渔民大规模出海捕鱼最有可能遭遇的风险是A.盛行西风 B.台风 C.地震 D.暴风雪在覆盖层较厚、坡度较大的坡地,沿等高线修筑水平沟,可以拦截坡地上游降雨径流,防治水土流失。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威远中学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读某地区地形图,乙地建有一25米高的楼房,完成下列各题。

1. 乙地楼房顶部与山顶的最大高差可能为A. 350米B. 399米C. 199米D. 409米2. 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P地为洼地B. Q地为山脊C. M地为瀑布D. N地为峡谷【答案】1. A 2.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的判断,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为等高距,通过等高线判断海拔高度和坡度。

1. 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可知等高距为100米,乙地海拔为200-300米,山顶的海拔高度为500-600米,山顶与乙地最大高差为400米,最小高差为200米。

高差楼高为25米,所以山顶与乙地楼房顶部最大高差为375米,四个选项中350米最合适,选择A。

2. 根据“小于小的,大于大的”原则,P地为高地,A错;Q地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B 对;M地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不会形成河流,不可能为瀑布,C错;N地等高线稀疏,应该为宽谷,D错。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北京时间2016年9月4日15:00在杭州隆重开幕。

回答下列各题。

3. 伦敦的华侨观看杭州G20峰会开幕式现场直播当地时间为A. 9月3日15:00B. 9月4日8:00C. 9月4日7:00D. 9月4日23:004. 杭州G20峰会召开期间(9月4日—5日)A. 杭州树木纷纷落叶B. 我国东北地区日出东南C. 太阳直射北半球,杭州的昼长短于北京D. 杭州太阳高度渐大,气候温和【答案】3. C 4.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生要掌握时间的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3. 利用“东加西减”方法计算时间,伦敦相对北京时间(120°E)向西差8个时区,伦敦时间是9月4日15:00减去8个小时,即9月4日7:00,选择C。

4. 杭州为常绿林,树木不会落叶,A错;9月4日—5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东北地区日出东北,B错;太阳直射北半球,越向北昼越长,杭州的昼长短于北京,C对;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杭州太阳高度渐小,D错。

四川威远中学高三(补习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四川威远中学高三(补习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根据题目要求选出一个最佳选项。

)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衍生出来的一项竞技体育项目。

它集竞技、健身、观赏、挑战于一体,有“岩壁芭蕾”之称。

我国某省区甲地的地貌为攀岩提供了极佳的场地,一个个独立的山峰鳞次栉比(下图),每一座独峰都有陡峭的岩壁,岩壁节理发育,因风化多凸点、坑洞、拐点、裂隙等,而且表面非常粗糙坚硬。

攀岩爱好者评价这里说:“这是上帝专门为攀岩爱好者创造的天然攀岩圣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的典型地貌为()A.雅丹地貌B.喀斯特地貌C.丹霞地貌D.岱崮地貌2.该地山体岩壁表面较为粗糙坚硬的原因是()A.峰顶多植被,保护作用强B.岩体为石灰岩,质地坚硬C.岩壁上的风化物被雨水及时冲走D.岩体为花岗岩,质地坚硬3.从利于攀岩的自然因素考虑,在该地举办“攀岩节”多选择在每年的()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水是影响村落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我国某村落始建于明清时期,大部分建筑材料取自村落附近.村中有引水渠贯穿村巷(如左图所示)。

右图示意该村落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村落修建引水渠的主要目的是()A.提供饮食用水B.提供洗涤用水C.排放生活污水D.灌溉农田菜园5.该村落建筑外墙基部大量使用砖石,其主要作用是()A.保温隔热B.防震减灾C.防雪防雹D.防潮防蛀暑假,某中学一学习小组前往福建省松溪县某立体养猪场开展社会调查。

下图为该养猪场外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据养殖场负责人介绍,养猪场配备自动通风、喂料、排粪、温控等设备,初步形成了“健康养殖、科技养殖.生态养殖”三位一体的养猪模式。

与平面养殖场养猪相比,立体养猪最大的优点是()A.更节省土地资源B.机械化程度更高C.污染物排放更少D.疫病防治难度小7.与养殖场负责人进一步交流,同学们了解到,养猪场内采用全进全出模式,即同一批猪在同一天转进同一栋猪舍,养成后又在同一天转出,不同批次的猪不能相互混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远中学2017-2018学年地理综合训练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1小题共计44分)
读“某岛国示意图”,完成第1题。

1.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
A.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 B.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
C.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D.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了某一时段降水与同期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2012年7月2日~2012年7月31日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单
位:%)。

读图回答下列2-3题。

2.从图中可以看出()
A.兰州的降水与同期相比增加了50毫米
B.宁夏的降水距平百分率由南向北递增
C.西宁与兰州的降水量相差25~50毫米
D.区域内降水距平百分率随海拔增高而增大
3.从整体来看,形成该区域该时段降水特征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全球变暖()
A.大气的不稳定性增强
B.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
C.高纬度地区升温减慢
D.中纬西风带风速增强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下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
意图。

4.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①湖面低于海平面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④含盐量降低
A.①③B.③④ C.①②D.②④
5.导致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 B.绿洲萎缩 C.湖区汇水量减少 D.气候变干
读我国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当地气温与降水统计资料,回答6~7题。

6.该地区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高山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7.结合地形的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应以()
A.小麦种植为主 B.水稻种植为主 C.山地林、牧业为主 D.淡水养殖业为主读图,回答8~9题。

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黑龙江)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山谷
B.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D.山谷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
9.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C.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积聚在谷地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积温”图,回答10~11题。

A.东高西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北高南低 D.南北高,中间低
11、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水热条件最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多生长在近海滩涂、低河漫滩草层植被的优势种群,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的辽河三角洲、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华北平原的白洋淀等地区。

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不仅可以用于造纸行业,近年来还可用于生物制剂。

图8所示是世界上最大的辽河三角洲芦苇分布区,20世纪70年代,该地苇场每年大约需要劳动力3万人,90年代末外来雇工人数达5万人。

2004年前后芦苇收割开始普遍使用割灌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近年来芦苇已成为该地重要的栽培经济作物。

(1)简析图示地区成为世界面积最大芦苇荡的自然原因。

(6分)
(2)说明芦苇近几年才成为该地栽培经济作物的原因。

(4分)
(3)简述该地大力发展芦苇种植的意义。

(6分)
(4)收割后的芦苇塘会在春节前后放火“炼塘”来提高产量,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6分)
13.(24分)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玛卡是一种原产拉美地区4000米以上高山的野生植物,忌高温和涝洼积水,因其生存条件恶劣,使其大量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形成品质极佳药材。

近年来,我国云南的某些
坝子地区采用人工栽培技术,引进玛卡种植,其产
出的玛卡药材品质不及原产地。

图9示意玛卡原产
地所在国家的位置示意图。

图10为玛卡。

(1)概述图9所示国家东西部地区河流特征的差异。

(6分)
(2)比较分析甲、乙、丙三地气候的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10分)
(3)简述该国玛卡种植地区,并比较分析该国与我国云南所产玛卡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8分)
右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4.6℃。

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
综合题:
12.(1)地处温带,温度适宜;(2分)大凌河和双台子河汇水区域,地势低洼,形成面积广阔的浅水区域;(2分)河流下游泥沙有机质沉积丰富(或河流下游地区为盐碱土壤,适于芦苇生长)。

(2分)
(2)近年来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或机械化取代人工收割);(2分)随着芦苇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2分)
(3)芦苇为造纸、建材和制药工业提供原料,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2分)大面积的芦苇不仅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中污染物。

或所形成的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也为鸟类提供栖息,觅食,繁殖的家园。

(生物多样性)创造良好的生态价值:(2分)促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2分)
(4)赞同:可以消灭病虫害;(2分)提高地表温度利于春芽萌生;改善地表生长环境。

(2分)
不赞同:不利于秸秆还田,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2分)产生大量的烟尘,污染大气(易引发火灾)。

(2分)
13.(1)东部地区河网密布,西部地区河流短小、众多;(2分) 东部河流自西向东流动,西部自西向东注入海洋,(2分) 东部河流水量大,西部河流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小。

(2分)
(2)气温:甲丙气温高,乙地气温低原因:(2分)乙地为山地,地势高,气温低。

(2分)降水:甲地降水少,乙、丙降水多(2分)原因:甲地地处信风带背风坡,降水少;乙地区为山地,多地形雨;(2分)丙地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富。

(2分)
(3)种植地区:种植在该国的中部山地地区;
14.【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2分)长时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4分)降水过多且强度较大,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易引发洪涝灾害。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