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个人所得税的现状及改革方向优秀论文的正文

合集下载

《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个人所得税是国家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征管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然而,当前个人所得税征管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税收征管效率低下、税收逃漏现象严重、信息化水平不足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成因及解决对策,以期为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二、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及问题1. 税收征管效率低下当前,个人所得税征管过程中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方面,税务机关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导致征管工作负担过重,难以全面有效地开展工作。

另一方面,税收征管流程繁琐,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导致征管效率低下。

2. 税收逃漏现象严重个人所得税的逃漏问题一直是税收征管的难点。

部分纳税人通过隐瞒收入、虚假申报等手段逃避纳税,给国家财政收入造成损失。

同时,一些高收入群体的税收监管存在漏洞,使得其逃避纳税的可能性增大。

3. 信息化水平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应更加注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然而,当前个人所得税征管信息化水平不足,导致信息共享不畅、数据质量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征管工作的有效性。

三、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成因分析1. 法律法规不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使得一些新的税收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同时,部分法律法规的条款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导致税务机关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困难。

2. 税务机关管理不善税务机关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化水平不足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税务机关在开展工作时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影响了征管效率。

四、对策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应加快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工作,提高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应加强税收法律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纳税人的法律意识。

2. 优化税务机关管理税务机关应加强内部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税收征管的信息化水平。

个人所得税征税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

个人所得税征税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

个人所得税征税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个人所得税征税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节是促进我国社会公平深入发展的重要渠道,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机制决定其收入调节功能的发挥程度,影响个税税制优越性的发挥。

在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机制存在一定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对如何改进个人所得税的征管进行研究。

鉴于此,本文研究以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机制为研究对象,重点结合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数据分析法等,以我国为例,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问题进行研究。

第一,介绍我给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制度及税收征管机制等,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现状进行分析,从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及征管两个角度分析其发展情况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二,对制约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机制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个人所得税的税制、征管体系及社会基础等第个人所得税征管效果的制约问题;第三,针对限制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改进的因素,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从深化个税税制改革、优化征管机制和完善社会基础等角度,对提升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系统提出个人建议。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税制;征管;社会基础引言虽然我国个人所得税在过去几年的系列调整中逐步完善,但是在收入调控的功能发挥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其根本就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机制并不完备。

要想提升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控功能,必须注重化解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机制存在的不足。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税监管现状1、个人所得税介绍个税也是税收征管机构对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在个税征纳及管理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和法律规范的总成。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我国每一年征收个税的税基是纳税人根据承保经营等所得经营利润、工资和薪金等性质的所得,扣减必要费用(每月扣减3500)后,采取累进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或者在境外取得的所得,可以再扣减1300元后征收个税。

2、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与监管介绍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国税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征收个税,形式对个税征收和管理的法定权责。

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

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

《中国税制概论》理论作业题目: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姓名:李晓庆班级:测控1202学号: 201223030217指导教师:李春明完成时间: 2013.06.06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论文【摘要】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收中的重要税种。

当今世界,个人所得税在缩小贫富差距方面越来越发挥着“调节器”作用。

本文联系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影响,进而从个人所得税制、税率、课征范围以及税收政策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建议与设想。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差别课征;量能征收个人所得税,始创于英国,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对个人获得的各种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个人所得税将成为我国税收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税种,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在组织收入与调节社会、经济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但在现实的经济发展情况下,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因为经验不足,存在税款流失严重,税收政策不合理等,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个人所得税的流失,将会对我国税收制度、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这里就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改革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现状我国最近一次对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是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 000元。

据了解,本次修正是自1980年9月10日个人所得税法通过以来的第五次修正。

此前,个人所得税法曾于1993年、1999年、2005年、2007年6月29日修正过四次。

1980年9月10日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并同时公布实施。

该税法统一适用于中国公民和在我国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

至此,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制度开始建立,在建立初期它起到了调节居民收入和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

1993年10月31日,修正案规定,不分内、外,所有中国居民和有来源于中国所得的非本国居民,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与改进对策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与改进对策

目录摘要 (2)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 (2)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 (4)(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公平缺失的问题 (4)(二)个税免征额的地区无差异带来的问题 (5)(三)提高个税起征点不能缩小贫富差距 (5)(四)税收征管制度不健全,公民纳税意识淡薄逃税、偷税现象比较严重 (6)三、对个人所得税提出了几点建议 (7)(一)选择合理的税制模式 (7)(二)提高征收管理手段,减少税源流失 (8)(三)增强全民的纳税意识 (8)(四)考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个税征收 (8)(五)合理调整应税所得额 (9)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与改进对策摘要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在财政收入规模中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

各地税务机关开展了纳税人自行申个人所得税的工作,完善了全员全额扣缴申治理,有效地堵塞了税收漏洞,抑制了偷漏税现象,促进了个人所得税收入的提高。

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应当针对造成问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问题、对策2011 年 6 月的最后一天,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税起征点上调到 3500 元。

修改后的个税法将于 9 月 1 日起施行。

通过这次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真的完善了吗?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追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个人所得税体制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际通行做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探讨了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方向。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今年以来,受个人所得税法修改的政策效应影响,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大幅下降。

国家税务总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10月,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实现4974亿元,同比下降7%,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38.2个百分点。

其中,工薪个人所得税实现3084亿元,同比下降11.4%;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个人所得税实现490亿元,同比下降15.5%。

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及改革的思考

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及改革的思考

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及改革的思考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工具,其地位日益凸显。

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税制设计不够合理、征管手段相对落后、税收监管不够完善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概述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包括税制结构、税收规模、税收负担等方面的情况。

本文将重点分析当前个人所得税征管面临的主要问题,如税源不清、税收监管不到位、税收优惠政策滥用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议,包括完善税制设计、加强税收监管、优化税收服务等方面,以期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推动个人所得税制度更加公平、合理、有效,为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分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现状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

从税源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税源日益丰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规模也在稳步增加。

与此税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给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带来了挑战。

从税制结构来看,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分类税制,即将所得分为不同的类别,每类所得适用不同的税率和扣除标准。

这种税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征管流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同类别之间的税负不公平、难以体现税收的公平性原则等。

再次,从征管手段来看,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主要依靠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方式。

源泉扣缴是指由支付单位在支付工资、薪金等所得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自行申报则是指纳税人自行计算并申报应纳税额。

由于一些纳税人缺乏诚信意识,自行申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待提高。

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还存在一些制度性和技术性问题。

例如,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导致税务部门难以获取全面的纳税人信息;征管力量不足,难以对大量的纳税人进行有效的监管;税法宣传和教育不到位,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有待提高等。

《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个人所得税是国家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征管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和社会公平正义。

然而,当前个人所得税征管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征管效率低下、税收流失、纳税人遵从度不高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高个人所得税征管水平提供参考。

二、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及问题(一)征管制度不够完善当前,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关法规虽然经过多次修订,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个人所得税税制结构复杂,税前扣除项目繁多,给纳税人带来了较大的申报难度,同时也增加了税务机关的征管成本。

此外,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权限分散在多个部门,导致信息共享不畅,影响了征管效率。

(二)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不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税务机关已经逐步实现了电子申报、网上缴税等信息化管理。

然而,在个人所得税征管方面,信息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一方面,税务机关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尚不完善,无法实现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另一方面,纳税人的信息化素养参差不齐,部分纳税人仍采用传统方式申报纳税,影响了征管效率。

(三)税收流失问题严重由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存在漏洞,导致税收流失问题严重。

一方面,部分高收入群体通过隐匿收入、转移财产等方式逃避纳税;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存在偷逃税款的行为。

这些问题不仅造成了国家财政收入的损失,也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

三、对策建议(一)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关法规应进一步简化个人所得税税制结构,减少税前扣除项目,降低纳税人申报难度。

同时,应明确税收征收管理的权限和责任,加强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提高征管效率。

此外,还应加强对个人所得税法的宣传和普及,提高纳税人的遵从度。

(二)提高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税务机关应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

同时,应提高纳税人的信息化素养,推广电子申报、网上缴税等便捷的纳税方式。

此外,还应加强对信息化系统的维护和更新,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浅析个人所得税现状及对策

浅析个人所得税现状及对策

浅析个人所得税现状及对策作者:秦海梅魏淑华来源:《时代经贸》2014年第07期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一)个人所得税的职能定位我国个人所得税在个人收入分配调控方面是处于很尴尬的局面。

按照税收理论,某一税种经济调控职能的发挥是以税收组织财政收入职能的实现程度为基础的。

2010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4837.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同比增长22.5%,但只占了整个税收的6.6%。

如此规模之小的税收收入功能,决定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在个人收入分配调控上的作用有限,难以达到人们对其所给予的过高期望。

(二)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式分类所得税制最早创始于英国。

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制选择的是分类税制模式。

分类所得税制,亦称“分类税制”或“个别所得税制”,它是指将各种所得分为若干类别,对各种来源不同、性质各异的所得,分别以不同的税率计税的一种所得税课征制度或所得税课征模式。

分类税制的立论依据是对不同性质的所得项目应采用不同的税率,分别承担轻重不同的税负。

(三)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方面第一、定额扣除法。

定额扣除法是对所得项目,无论其数额大小,都规定一个固定的费用数额予以扣除的方法。

其目的是为了照顾所得额较少的纳税人,使低于一定数额所得收入的纳税人,少交或不交个人所得税。

第二、定率扣除法。

定率扣除法是对项目规定一个费用扣除比例进行扣除的方法。

定率扣除法的优点是扣除额随着所得的多少而有一定的差异。

一般而言,收入多,费用扣除多,较好体现合理负担与公平税负原则。

第三、定额和定率相结合的扣除法。

这种扣除方法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对一些所得项目采用定额扣除,而对另一些所得采用定率扣除。

其二是对同一所得项目,在一定数额以下采用定额扣除法,而对超过一定数额以上的该项所得采用定率扣除法。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中存在的问题(一)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律体系不完善,目前税制模式已不适应我国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将个人所得税课征模式分为三大类:分类所得课征,综合所得课征和混合所得课征。

个人所得税论文-论中国个人所得税制的现状与改革

个人所得税论文-论中国个人所得税制的现状与改革

论中国个人所得税制的现状与改革摘要: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在中国税收体系中,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税制改革的变化,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通过对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和完善,更好的发挥税收的调节经济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就个人所得税的职能、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革方向等提出几点认识。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职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个人所得税改革方向个人所得税是一个年轻的税种。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政策和经济发展状况,我国自1980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其增长迅速,在税收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

个人所得税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以及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核心税种之一。

个人所得税的主要职能有三个方面:1、筹集财政收入个人所得税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2、调节经济,促进经济增长个人所得税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对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调节收入分配由于市场经济机制的缺陷,在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个人所得税作为重要的调节手段,通过政策的调整和征管力度的加大,可以起到有效的收入分配作用,既要做到拉开差距又要防止贫富过分悬殊。

一、中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中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分类征收中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采用分类所得税制,将个人取得的各种所得划分为11类,分别适用不同的费用减除规定及高低不等的税率和优惠办法。

2、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累进税率体现公平,调节收入水平。

比例税率体现效率,以实现普遍纳税。

3、采用定额和定律两种方法减除费用中国目前对工资、薪金所得和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等项目,每月减除费用2000元;其他收入采取定额和定率两种方法减除费用,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扣除800元的费用;每次费用收入4000元以上的,按收入的20%减除费用,如劳动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等;但对股息、红利、偶然所得等非劳动所得,计算纳税时不扣除费用[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个人所得税的现状及改革方向摘要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即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它不仅能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后,而且在调节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观世界各个市场经济国家,个人所得税都是最重要的税种之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税制建设、税收征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个人所得税在公平社会财富分配、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经济运行的功能远未得到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组成65%来自工薪阶层,真正的高收入群体不是很多,利用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缩小个人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呼声日益高涨。

个人所得税迫切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因此,从税法制度建设角度对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进行探讨,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税率设置、费用扣除这三个方面出发,通过对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特点,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存在的不足,同时将这三个方面与国外进行比较,最后得出适合本国国情的所得税发展道路这一主线,旨在找出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所得税的发展道路,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健康快速发展献言献策。

围绕这一目的,论文共分五个部分展开研究: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意义、目的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为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部分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制定适合我国国情所得税改革的构想。

第五部分是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税率设置税费扣除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e of Hubei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 be reduced to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determines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also determines the pa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finance and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is the same. The paper is probe to Hubei economic,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their relationship,and give some advice on how to give full scope to the role of financ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 support to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finance and economic.The paper includes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on the background, method and studying situations of China and abroad. The second part 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inan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ubei Province .The forth part is to discuss and analyses the problems about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economy and finance of Hubei Province. The fifth part is to put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on how to promote the finance development of Hubei province.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sionKeywords: the finance of hubei the develop of the economics advice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3)1绪论 (4)1.1 选题背景 (4)1.2 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5)1.3 文献回顾………………………………………………………………………………….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湖北省金融发展现状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商业银行的状况 (8)2.2 上市融资能力增强 (9)2.3保险规模逐步扩大……………………………………………………………………..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湖北省资产金融化程度纵向比较……………………………………………………..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湖北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 (14)3.1实证分析方 (14)3.2样本数据的收集及解释 (15)3.3实证分析过程 (15)3.4计量分析的主要结论 (15)4 促进湖北省金融发展的建议 (15)4.1完善湖北金融市场体系 (15)4.2加快湖北地区金融改革和创新 (15)4.3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16)5 结束语 (16)参考文献 (16)1绪论1.1 研究目的及意义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它不仅能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后,而且在调节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观世界各个市场经济国家,个人所得税都是最重要的税种之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税制建设、税收征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个人所得税在公平社会财富分配、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经济运行的功能远未得到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组成65%来自工薪阶层,真正的高收入群体不是很多,利用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缩小个人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呼声日益高涨。

个人所得税迫切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因此,从税法制度建设角度对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进行探讨,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税率设置、费用扣除这三个方面出发,通过对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特点,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存在的不足,同时将这三个方面与国外进行比较,最后得出适合本国国情的所得税发展道路这一主线,旨在找出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所得税的发展道路,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健康快速发展献言献策。

1.2文献回顾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缺陷不足一直是国内经济学家思考与研究的重心。

有关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向问题,也成为了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

以下为国内外经济学家对该问题的各方面的研究,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提供依据做出了贡献。

1.2.1 国外研究成果从研究成果来看,西方国家关于个人所得税的研究比较早,研究成果主要有:一是关于“所得”的定义,主要有英国早期学者弗里茨纽马的“来源说”只有一个可以获得固定收入的永久性“来源”中取得的收入,才应被视为应税所得;德国的范·尚茨的“净值说”所得包括所有的净收益和由第三者提供劳务以货币价值表现的福利、所有的赠与、遗产、中彩收入、投保收入和年金、各种周期收益,但要从中扣除所有应支付的利息和资本损失;美国的黑格和西蒙斯的“增加说”收入是个人在一个时期内消费权力的净增加的货币价值,等于个人在该时期内实际的消费再加上财富净增加额。

二是对所得税制的研究。

比利时经济学家尔文·R·F·普拉斯切特研究了所得税的分类综合及二元课税模式,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米尔利斯和美国经济学家W·维克里都对所得税的制度研究有较大影响。

三是研究所得税对经济的影响。

各国经济学家和财政专家都更深刻地分析了课税的经济影响。

计量经济学研究了与税收参数有关的纳税人的劳动和储蓄供给弹性,供给经济学的出现己提高了人们对纳税人反映的注意,福利经济学也对课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从研究方主要方向看,西方国家对个人所得税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效率为主—公平为主—效率为主。

第一阶段是是以效率为主来研究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功能,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他们都属于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第二阶段则以公平为主来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研究,其主要代表人物为历史学派经济学家瓦格纳、谢夫勒及后来的马歇尔、道尔顿等。

第三阶段则又重新回到了效率为主的研究阶段,主要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米尔利斯和维克利。

其中米尔利斯把公平和效率两者同时考虑进来,提出了最优所得税理论,丰富了西方的税收理论。

西方学者对个人所得税的研究历史充分反映了个人所得税在不同时期的差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人所得税在税制结构中的地位、税收制度的完善以及征管手段等方面在各个时期均不相同,从而使西方学者对个人所得税的研究在不同时期有所的侧重。

个人所得税的成长发展过程是一种经济制度的成长和完善的过程,有其运行、发展和变化的一般规律,主要为:(1)从一种临时性税种发展为固定税。

早期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国家如英、美、法、德、日等大都是作为临时的筹集收入的一种手段,经过长期发展逐步稳定下来,成为固定的税收。

(2)从比例税演化为累进税。

(3)从分类所得税向综合所得税转化。

(4)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功能由筹措财政收入向调节收入分配转化。

个税由早期的增加政府收入以弥补战争经费不足,转变为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经济、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稳定等多种功能的复合体,迄今已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发展和完善过程,备受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青睐。

目前,它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税制结构中最为重要的税种。

1.2.2 国内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对个人所得税的研究,首先是对个人所得税所具有的职能的研究。

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是理论界公认的个人所得税的两大基本职能。

但是对于个人所得税应该发挥什么样的职能,理论界却存在着分歧:一种观点为“收入功能优先论”,即组织财政收入应该是我国现阶段个人所得税的首要定位。

刘尚希、应亚珍(2003)在《个人所得税:功能定位与税制设计》一文中指出组织财政收入的职能应是个人所得税首先的注重的目标,因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水平以及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依然还停留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