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物质溶解的量

合集下载

7.2.2 溶解度-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

7.2.2 溶解度-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
2.下列几种物质①硝酸钾②熟石灰③氧气④二氧化碳
C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④ 只有①
3. 20℃时,把36克氯化钠放入64克水中,使其充分溶解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对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
错误的是( C )
A.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B.溶液中Na+和Cl﹣个数一定相等 C.溶液质量为100克 D.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9:25
20℃
0.01g 1g
10g
其中,难溶物又称为不溶物,不溶是相对的,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
四、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语言直叙法: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2)列表法:
如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 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3)溶解度曲线
溶 解 80 度 70 /g 60
50
40
30
20
10
KNO3 A
B C
0 10 20 30 40 50 60
Q1:根据曲线,硝酸钾的 溶解度随温度如何变化? Q2:30℃下硝酸钾的溶解 度大致为多少? Q3:图中A、B、C点分别 有何含义?
求:此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 m质 :m剂 :m液 =36:100:136 m质 :m剂 :m液=S : 100 : (S+100)
①20℃,18gNaCl溶解到50g水中恰好制成饱和溶液,求20℃时NaCl的溶解度 。 36 g
②在0℃时,113.3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13.3g硝酸钾,求0℃时硝酸钾溶解度。 13.3 g

物质溶解的量 一九年级下册化学科粤版(2012)

物质溶解的量 一九年级下册化学科粤版(2012)

7.2 物质溶解的量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1 ℃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t2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为甲>乙D.25 g乙物质完全溶解于100 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t1 ℃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条件下制氧气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D.一定质量的白磷在密闭的容器(内含空气)中燃烧3.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化学知识的应用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海水“晒盐”的过程利用的是蒸发结晶B.氧气能用于钢铁冶炼和金属焊接,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C.钙片最好嚼服,这样可以增大钙片与胃液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D.打开汽水瓶盖,会喷出大量泡沫,是因为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逸出所致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不能是液体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喝汽水后打嗝,主要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D.均一、稳定的物质就是溶液5.小明同学在家里自制汽水(加入的白糖全部溶解),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中所得白糖溶液的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1B.℃中溶液为碳酸氢钠的不饱和溶液C.℃摇匀放入冰箱后无碳酸氢钠析出D.℃摇匀放入冰箱后气泡增多6.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溢出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C.拧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D.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气泡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氯化钠溶液蒸发适量水B.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C.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D.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8.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A .加热一定质量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B .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钾固体C .氢气燃烧生成水的质量D . 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 9.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 .地壳中元素含量:O Al Si −−−−→由高到低B .氮元素质量分数:323 NaN NaNO NaNO由大到小−−−−−−−−→ C .金属活动性顺序:Fe Al Cu由强到弱−−−−−→ D .物质的溶解性:()322CaCO Ca OH CaCl由大到小−−−−−−−−−→ 10.图中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B.向盛有MnO2烧杯中不断滴入H2O2溶液C.分别向等质量金属Mg和A1中加入足量等浓度稀硫酸D.取等质量的金属X、Y、Z分别与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则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为:Z>Y>X11.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2℃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小于乙C.分别将t2℃时的甲、乙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D .t 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4℃51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 .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 .溶液一定是液态D .溶液一定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13.将固体X 加入水中,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是43NH NO ,Y 是3KNOB .X 是NaOH ,Y 是3KNOC .X 是CaO ,Y 是3KNO 水D .X 是43NH NO ,Y 是()2Ca OH14.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所以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B .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C .化合物中含有不同元素,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 .H 2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则CO 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发生爆炸 15.下列各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图甲: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 .图乙: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C .图丙:溶质种类也是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D .图丙:探究不同催化剂对 H 2O 2分解速率的影响二、填空题1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图。

新编文档-7.2 第1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精品文档

新编文档-7.2  第1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精品文档
9.如图7-2-3所示,烧杯中盛有一定量的水,试管中盛有一定
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并有少量固体存在),在饱和溶液中悬浮着
一只塑料小球,现向水中加入少量的
氢氧化钠固体,则试管中的小球会( A )
A.上浮
B.下降
C.位置不变 D.无法确定
7.2 物质溶解的量
【解析】 向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因为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 度升高,而硝酸钾的溶解能力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因此硝酸钾溶液的 密度增大,所以小球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即小球上浮。
7.2 物质溶解的量
【解析】 改变温度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的组成不变,浓度 不变;不同条件下物质的溶解能力差别很大,未指明温度,饱和溶液的浓度 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某物质完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 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7.2 物质溶解的量
知识点 4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
8.如图7-2-2所示的四个圆分别表示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的集合。(1)A、D集合分别表示: A___饱__和_浓__溶_液_______;D___不__饱_和__浓__溶_液______, 从图中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 液的关系是_饱__和_溶__液__可_能__是_浓__溶_液__,__也_可__能_是__稀__溶_液__。
7.2 物质溶解的量
10.2017·绍兴 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7-2-4所示,不 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B ) A.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②③中溶液的浓度不相同 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 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7.2 物质溶解的量
【解析】 ②中有蔗糖固体剩余,说明该溶液不能再溶解该物质,属于饱和 溶液;③中溶液没有蔗糖固体剩余,不能确定溶液是否饱和;②中没有溶解 的蔗糖固体加热后溶解,所以③中溶解的溶质比②中多,溶液的浓度较大。

科学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溶液》7.2.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科学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溶液》7.2.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夯实基础·逐点练
【点拨】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故A项错;向饱和溶 液中再加入该溶质,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溶液质量也不会 增加,故C项错;对同一种溶质而言,只有在同一温度下, 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故D项错;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和改变温度等方法转化为饱 和溶液,只有增加溶质的方法才会使溶质质量增加,其余 两种方法不会使溶质质量改变。
夯实基础·逐点练
(4)将50 ℃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10 ℃,则 溶液变为硝酸钾的__饱__和____溶液。
(5)向20 ℃时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 g水,则溶液 变为硝酸钾的__不__饱__和__溶液。
夯实基础·逐点练
6.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变为
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D )
4.【中考·丽水】20 ℃时,在两只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分 别加入30 g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两烧杯中的溶液浓度相等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夯实基础·逐点练
【点拨】由图可知,NaCl固体未完全溶解,所得 溶液一定是20 ℃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小 于80 g;而蔗糖完全溶解,所得溶液可能刚好饱 和,也可能不饱和,其浓度比NaCl溶液浓度大。
夯实基础·逐点练
5.用“饱和”或“不饱和”填空。 (1)把硝酸钾固体放到硝酸钾溶液中,固体减少, 则原硝酸钾溶液为_不__饱__和___溶液。 (2)将常温配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80 ℃,变 成_不__饱__和___溶液。 (3)10 ℃时的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固体, 则该溶液为硝酸钾的___饱__和___溶液。

《精品》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2物质溶解的量2学案无答案新版粤教版4

《精品》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2物质溶解的量2学案无答案新版粤教版4

7.2 物质溶解的量(2)【学习目标】1、了解固体溶解度涵义;【课前预习】二、固体溶解度:1、定义:指在,某固态物质在里,达到时,所_________________如:(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是指在_____℃,______g水中,溶解硝酸钾_______,溶液就达到________状态。

2、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自我检测】1、判断正误(1)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3)把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恒温蒸发20 g水,把析出的晶体过滤后,所剩的液体仍是饱和溶液。

()(4)泥水是一种溶液,其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5)现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为了除去一氧化碳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

()2、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稀硫酸______;澄清的石灰水______;稀盐酸______;酒精的水溶液___ _ __;锌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得到的溶液______;铁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得到的溶液________。

3、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说明下列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实例:__ _溶液,不是无色的;(2)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实例:_________可做溶质,但不是固体;(3)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实例:___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4、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40g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该合金放人烧杯中,逐渐加人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硫酸100g,烧杯内剩余固体27g。

请完成下列计算:(1)40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2)生成氢气的质量。

【难点突破】1、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要素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么,20℃时,把40 g氯化钠放到100 g水中,是否所有氯化钠都溶解?_____所得溶液的质量是(3)20℃时,在50g水中能溶解36g氯化钠吗?______,那么可以最多溶解____g氯化钠。

《7.2 物质溶解的量》获奖教学设计下载(甘肃省县级优课)

《7.2 物质溶解的量》获奖教学设计下载(甘肃省县级优课)

《物质溶解的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了解物质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2)会利用表格或溶解度曲线,查找相关物质的溶解度;(3)了解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4)学习用溶解度知识对一些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2)初步学习分析溶解度曲线,体验数据处理过程,学习数据处理方法,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典型物质的溶解度,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2)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知识学习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初步学会查阅溶解度曲线图。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应用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概念,学会运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温度与溶解度的变化关系。

三、学情分析:前面已经学习了溶液的知识,学生对溶液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溶液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

对生活中的现象虽熟悉却不一定会解释,如家里冲糖水时,加到一定量时就不再溶解了等等,所以本节课通过一些生活中实例引入本课的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再精心设计几个小问题加深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教材分析: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

在上一课中,已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质放到溶剂中时的一些情况。

但是在一定量水中是不是能大量溶解某一物质呢?本节课就要研究物质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限度的问题。

五、教法与学法1.教学方法:导学法。

2.学法指导:探究、讨论。

六、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设计。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溶液7.2物质溶解的量授课课件科粤版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溶液7.2物质溶解的量授课课件科粤版
不饱和溶液浓
感悟新知
解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 知1-练 该溶质,已经溶解的物质可能多也可能少,因此饱和溶液 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同理稀溶液是指溶液中 已经溶解的物质比较少,但它可能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 也可能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因此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 液;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 浓,不同种溶质的溶液,由于溶解性不同,一种物质的饱 和溶液可能比另一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稀。
D. 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题秘方:对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 一是注意强调两个条件,二是明确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可 以溶解其他物质。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析:向KNO3 饱和溶液中加KNO3 晶体,KNO3 晶 体不再溶解,溶液质量不变;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 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原溶质,若温度、溶剂量发 生改变,它可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继续溶解原溶质;在 一定温度下,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但 能再溶解蔗糖,A、B、C不正确。
感悟新知
易错提醒:
知2-练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因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不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中
溶解能力不同;外因是温度。
当溶质、溶剂确定时,就只能通过改变温度来改变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搅拌只能加速溶解,不能改变固体
的溶解度。
感悟新知
题型3 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
知2-练
例7 将3 g 某物质在20 ℃时溶于200 g 水中,恰好形成饱
C. Ⅱ和Ⅲ对比——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相同
D. Ⅲ和Ⅳ对比——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2021春科学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7章 7.2.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021春科学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7章 7.2.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一般情况)
饱和溶液
升温、加溶剂
不饱和溶液 蒸发溶剂 结晶
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冷却
请完成《点拨》剩余习题
【视频播放】氯化钠与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知1-导
问 题(一)
将氯化钠和硝酸钾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观察到什么现 象?
问 题(二)
什么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问 题(三)
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归纳
知1-导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 种溶质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 种溶质的溶液。
(来自《点拨》)
知1-练
1.20 ℃时,在两只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 g 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两烧杯中的溶液浓度相等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知1-练
2.判断某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一般有两个步骤: (1)观察溶液底部是否有没有溶解的溶质,如果有未溶解的
第七章 溶液
7.2 物质溶解的量
第1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 饱和溶液
1 课堂讲解 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理解与判断、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课后 作业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条件下,溶质能不能无限的溶解在溶剂里?溶液能“吃饱” 吗?
知1-导
知识点 1 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理解与判断
知1-讲
解析:向 KNO3 饱和溶液中加 KNO3 晶体,KNO3 晶体不 再溶解,溶液质量不变;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一定 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原溶质,若温度、溶剂量发生改 变,它会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继续溶解原溶质;在一定 温度下,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但能再 溶解蔗糖,A、B、 C 不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