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幼红细胞贫血的治疗方法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12:神经髓鞘酯蛋白形成
四.临床表现:
1.贫血:一般,髓外造血 2.营养不良:毛黄,虚胖,舌炎 3.神经系统:反应迟钝,智力落后,震颤,类 上运动神经瘫
五.实验室诊断:
1.大细胞贫血
2.RBC形态,巨幼样变,核分叶过多,粒细胞和血小板 3.浓度:B12和叶酸浓度下降 B12含量低于100ng/L 叶酸含量<3ug/L
2.1岁小儿,母乳喂养,未加辅食,近2个月 来嗜睡,反应差,手、足、头震颤,面色蜡黄, 智力倒退,Hb70g/L,RBC3.0×1012/L,诊断为巨 幼红细胞性贫血.以下护理措施哪项不妥? A.增加含叶酸的辅食 B.口服维生素B12 C.加服维生素C D.防止舌咬伤 E.恢复期加服铁剂
3.患儿9个月,因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需口服叶酸,为提高疗效,可同时服用: A.维生素B1 B.维生素D C.维生素B6 D.维生素C E.维生素B12
2.对该患儿进行健康指导时哪项不妥? A.指导家长合理喂养 B.克服不良饮食习惯及时添加辅食 C.向家长讲解本病的病因 D.应进行群体大普查 E.协助家长制定合适的食谱
六.治疗:
1.一般:护理,防感染,营养 2.补充:B12,VitC,叶酸
护理问题
1.营养不足(维生素B12、叶酸缺乏) 2.有受伤的危险. 3.知识缺乏
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耐心喂养,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供 给富含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C的食 品,如蛋黄、瘦肉、肝类、蔬菜等. 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儿,喂养时应注 意避免呕吐,防止误吸.
A3型题
个案:8个月患儿,母乳喂养,3个月起 每天加米粉,近2个月来面色苍黄,表情 呆滞.精神差,有嗜睡,伸舌微抖动,舌 面光滑,心肺正常,肝肋下4cm,脾未触 及.血常规Hb70g/L,RBC2.1×1012/L,红细 胞大小不均,以大细胞为主,中央淡染区 不明显,血清维生素B12降低. 1.护理该患儿时预期目标不妥的是: A.2-6个月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恢复正常 B.一个月内精神症状消失 C.2-6周震颤逐渐好转并消失 D.住院期间不发生受伤 E.3-4周血清铁恢复
口服甲钴胺与肌注维生素B12在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中的疗效比较

完 成整 个治 疗 6例 , 有完整 资料 的患 者为 3 。 9例 13 统计 分 析 采 用 SS 1. 计 分 析 软 件 , . P S15统 配对 均数 t检验 , 组之 间 的 比较 采 用 方 差 检验 , 数 两 计 资 料采 用 Y 检验 。
血色素 ( b (37±1 .)/ , 细胞 ( C (92 u )6 . 04 gL 白 WB )3 . ± .) L 血 / 板 ( i ( 89±2 .)x19 L 9 3 xl / , J 0 、 Pt 9 . ) 7 3 0/ , 红 细胞平 均体 积 ( V)118 .) , 清维 生素 MC (2 . ±98 n 血 B2 (37±2 .)gm , 注组 : 9 . 89 p/ l肌 量 血色素 ( b (58 H )6 .
疗 巨幼红细 胞性贫 血 , 国外 在 这 方面 的研 究取 得 一
患者 每 周 检 测 血 常规 , 血小 板 , 织 红细 胞 ; 网 月末 , 对患 者采用 放免 方法 测定 血 清 维 生 素 B , 常规 , 】血 血 小 板 及 网 织 红 细 胞 用 Cu 全 自动 血 细 胞 分 析 ol t
维普资讯
浙江实用 医学 2O 年 1 月第 1 07 2 2卷第 6
口服 甲钴 胺 与 肌 注 维 生 素 B2 治 疗 1 在
巨 幼 红 细 胞 性 贫 血 中 的疗 效 比 较
孔宏伟 毛 力 非
( 州市人 民 医院 , 江 衢 州 340 ) 衢 浙 2 00
2 结 果
定进展 , 少见 有 这 方 面 的报 道 , 文 主要 是 比较 但 本
口服 甲钴胺 与肌 肉 注射维 生 素 B 治疗 巨幼红 细 , 在
贫血的种类及治疗方法

贫血的种类及治疗方法贫血是临床上一种因多种因素或疾病所致的病症,主要指的是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相对比同年龄、性别以及地区的正常标准更低。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膳食结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这使得国内贫血疾病发生率日趋上涨,人体如若长时间处于贫血状况,不仅会危害身体健康,还会影响生活质量。
想必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但依旧对贫血相关知识不甚了解,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贫血的种类及治疗方式。
一、贫血的种类及治疗方法临床根据红细胞形态或是诱发贫血的相关因素及病理生理综合对贫血进行分类,总共分为五类,分别为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以及失血性贫血。
1.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主要指的是机体内铁贮存不足或是缺乏所致血红蛋白无法正常合成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存在于机体中,其体积是呈大小不对等的状态,铁存在的作用是为人体造血过程中必须的微量元素,大多数缺血性贫血病人均存在铁代谢异常状况,机体因此缺乏铁元素合成,机体内铁贮存会不断降低或是铁元素严重缺乏,人体因长时间处于缺铁的状态,极易引发缺铁性贫血,由于每个患者诱因不尽相同,所以铁代谢水平也会存在明显差异。
临床上对缺铁性贫血患者是根据引起缺铁的病因予以针对性的治疗,同时联合法国 BNSWHO(胞源)治疗,法国 BNSWHO(胞源)中富含维生素B12、叶酸等元素,可予以患者充分的铁元素补充,从而起到根治缺铁性贫血的效果。
1.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因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以及相关不明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病症特征主要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造血干细胞损伤等。
临床症状多表现为严重感染、出血、贫血。
在临床实验室检查中可见骨髓穿刺物中骨髓颗粒和全血细胞减少,脂肪滴会出现增多的现象。
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是予以成分输血、控制感染以及止血等。
另外,还可以采用免疫抑制剂、雄激素、骨髓移植和造血细胞因子抑制等方式进行治疗,还需要口服BNSWHO营养元素。
巨幼细胞性贫血

实验室检查
骨髓象
骨髓增生活跃,以红细胞增生为主。以粒 系、红系、巨核系三系细胞均出现巨幼变 为特征。巨幼变明显且重要,具有诊断价 值。
巨幼红细胞形态特征: ①胞体大于同阶段的幼红细胞 ②胞核大,染色质疏松、淡染③核浆发育 不平衡,“幼核老浆”现象。
鉴别诊断
叶酸:亦称碟酰谷氨酸,由喋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组成。 ◆水溶性B族维生素,易被光和热分解。 ◆人体不能合成叶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十二指肠及空肠近段被吸收 ◆人体叶酸贮存量5~10mg,主要由尿和粪便排出,每日排出
约2-5ug。人体每日需要量200μg。 ◆富含叶酸食物:绿色蔬菜、新鲜水果、肉、蛋类食物。
2、叶酸或维生素B12 缺乏时,细胞核中的DNA合成速度减慢,胞浆中的RNA 仍继续合成,RNA和DNA的比例失调,造成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产生“核幼浆 老”现象。细胞体积大而核发育幼稚,这种变化称为巨幼变。这种改变也发生在 粒细胞和巨核细胞。
3、维生素B12的第二个作用:腺甘钴胺能使甲基丙二酰辅酶A转变成琥珀酰辅 酶A,如果维生素B12缺乏,大量的丙二酰辅酶A堆积,影响神经髓鞘的形成, 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大细胞性贫血还可见于: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某些急性失血、某些 溶血、肝病、甲状腺功能减退。
鉴别诊断
全血细胞减少: 1.再生障碍性贫血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3.药物性骨髓抑制 4.结缔组织病-免疫性血细胞减少
治疗
一、原发病治疗 有胃肠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合并的巨幼贫,应积极控 制原发病。
二、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 1.叶酸缺乏 口服叶酸 5mg 每日 3次 2.维生素B12缺乏 肌注维生素B12或口服甲钴胺、腺苷钴 胺。有神经系统表现者维持半年到1年。恶性贫血者终生 维持。
巨幼细胞性贫血诊治

巨幼细胞性贫血(诊断与治疗)辅助检查一、血液检查周围血象最突出的表现为:红细胞容积增大,平均容积超过110fL。
大卵圆形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血片中红细胞大小不匀很明显,以椭圆形的大红细胞较多。
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具有特征性,当血中5叶以上的中性粒细胞超过5%,或找到6叶以上的中性粒细胞,或计算100个中性粒细胞的核叶平均超过3.5,或5叶以上和4叶以下的中性粒细胞的比率超过0.17,均具有诊断价值。
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大多轻度减少。
偶见巨幼红细胞及幼粒细胞,说明可能在肝、脾有髓外造血。
二、骨髓检查骨髓呈增生象,骨髓细胞特别是红系增生显著,粒:红比率降低,红系细胞呈明显的巨幼细胞特点——细胞体积增大,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疏松分散,形成一种特殊的间隙,胞浆之发育比胞核成熟,形成“核幼浆老”的现象。
这种现象可于特效药物治疗后24小时内消失,粒细胞系统和巨核细胞系统中亦有类似的改变,但当适当治疗后可减少。
三、叶酸与维生素B12测定血清叶酸正常参考值为13.6~47.6nmol/L(6~21ng/ml);红细胞叶酸正常参考值为362.6~1450.2nmol/L(160~640ng/ml);血清维生素B12正常参考值为148~664pmol/L(200~900pg/ml)。
血清叶酸低于6.8nmol/L(3ng/ml),红细胞叶酸低于227nmol/L(100ng/ml),血清维生素B12低于74pmol/L(100pg/ml),即可确定叶酸与维生素B12缺乏。
红细胞叶酸可反映体内贮存情况,血清叶酸易受叶酸摄入量的影响,因此前者的诊断价值较大。
四、放射性维生素B12吸收试验(Schilling试验):第一部分,受试者口服放射性钴(57Co或Co)标记的维生素B120.5微克,2小时后肌肉注射未标记的维生素B121毫克,然后测定24小时内尿排出的放射性钴。
维生素B12吸收正常者,24小时内能排出摄入的放射性钴超过7%。
巨幼细胞性贫血

但是,如果病因未得到及时 治疗,可能会导致贫血持续 存在或反复发作
预后和复发
Part 10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定期检查: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常规等检查,以监测贫血症状是否得到改善或是否出 现复发 调整饮食: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整,保证足够的叶酸和维生素B12摄入。同时,也需要 避免影响叶酸和维生素B12吸收的食物和药物 适当运动: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来增强身体素质,但是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 疲劳 心理支持:患者需要得到心理支持,以缓解心理压力 及时就医:如果患者出现贫血症状加重、持续不缓解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20XX
巨幼细胞性贫血
演讲者:xxx
-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11 章章章章章章章章章章章
症 状
病 因
诊 断
治 疗
预 防
饮 食 建 议
运 动 和 康 复
心 理 支 持
预 后 和 复 发
注 意 事 项
特 别 关 注
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MA)是一种血液系统疾病, 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DNA合
Part 6
饮食建议
饮食建议
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应该注意饮食调整,以下是一些饮食建议
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叶酸主要存在于绿叶蔬菜、水果、豆类等食物中。患者可以多 吃这些食物来补充叶酸 多吃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肉类、鱼类、禽 类等。患者可以多吃这些食物来补充维生素B12 避免影响叶酸和维生素B12吸收的食物:一些食物可能会影响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吸收 ,如咖啡、茶、某些药物等。患者应该尽量避免这些食物和药物 适当控制饮食中的脂肪和糖分摄入: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饮食可能会影响叶酸和维生素 B12的吸收,因此患者应该适当控制这些物质的摄入 遵循均衡饮食的原则:患者应该遵循均衡饮食的原则,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 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这样可以保证身体的正常运转
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导读】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一种贫血病,指的是因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贫血,它主要是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者叶酸导致的。
这种疾病以山西和陕西省等西北地区较为多见,好发于妊娠期妇女和婴儿期。
巨幼细胞性贫血对人体具有极大地伤害,那么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是什么、有何治疗方法呢?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贫血,主要是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亦可因遗传性或药物等获得性DNA合成障碍引起。
这种疾病的特点是呈大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内出现巨幼红细胞系列,并且细胞形态的巨型改变也见于粒细胞、巨核细胞系列,甚至某些增殖性体细胞。
该巨幼红细胞容易在骨髓内破坏,出现无效性红细胞生成。
其实,巨幼细胞性贫血并不可怕,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那么就可以很快痊愈了。
目前,部分病情较轻,由偏食、挑食、烹调不当和婴儿喂养不合理引起者,改变偏食、挑食习惯,正确烹调和合理喂养婴儿,可自愈,有严重的心血管合并症者,如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巨幼细胞性贫血容易引发以下并发症:1、严重的贫血可使心肌缺氧而发生心力衰竭。
心肌能量来源的激活需要借助于Vit B12的作用,如果Vit B12缺乏,则能影响ATP的激活,而加重心肌的障碍,促使心力衰竭的发生。
因此对严重的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在治疗开始时,应注意有无心血管疾病。
如果有,那么一定要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出血。
血小板减少及其他凝血因子的缺乏,巨幼细胞性贫血病出血者并不少见,有时也可发生脑出血或其他部位出血。
3、痛风。
严重的巨幼细胞贫血,可见骨髓内无效造血引起的血细胞破坏亢进,致使血清内尿酸值异常升高,引起痛风发作,但极为罕见。
4、精神异常。
严重的巨幼细胞贫血不仅可发生外周神经炎,还会有发生精神异常者,如兴奋不安、忧郁寡言,甚至梦游症等。
这可能与Vit B12缺乏所致的脑神经组织异常有关。
贫血的治疗方法与护理

贫血的治疗方法与护理1、药物治疗:这种贫血的治疗方法切忌滥用补血药,必须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适应症。
例如维生素及叶酸适用于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铁剂仅用于缺铁性贫血,不能用于非缺铁性贫血,因会引起铁负荷过重,影响重要器官如心、肝、胰等的功能。
2、输血:输血主要的优点是能迅速减轻或纠正贫血,对贫血的治疗十分有效。
因此必须正确掌握输血的适应症,如需大量输血,为了减轻心血管系统的负荷过和减少输血反应,可输注浓缩红细胞。
3、病因治疗:采取适当措施以消除病因,同样是很好的贫血的治疗方法。
很多时候,原发病比贫血本身的危害严重得多例如胃肠道癌肿,其治疗也比贫血更为重要。
在病因诊断未明确时,不应乱投药物使情况复杂,增加诊断上的困难。
轻度的贫血也不算什么大问题,一旦出现也不要过度惊慌,从改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开始,多吃些益气养血的食物。
加强体育锻炼来让自己抵抗疾病的能力不断增强。
对于贫血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当然也要根据自己贫血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对策。
1.对造血的影响经小肠吸收的食物铁或衰老红细胞破坏释放的铁经运铁蛋白转运至幼红细胞及储铁组织。
幼红细胞摄取的铁在线粒体内与原卟琳结合,形成血红素。
后者再与珠蛋白结合形成血红蛋白。
因此,铁是构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严重铁缺乏必然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人体血红蛋白铁约占机体总铁量的70%。
余下的30%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储存在肝、脾、骨髓等组织称储存铁,当铁供应不足时,储存铁可供造血需要。
所以铁缺乏早期无贫血表现。
当铁缺乏进一步加重,储存铁耗竭时,才有贫血出现。
故缺铁性贫血是缺铁的晚期表现。
2.对非造血系统的影响体内许多含铁酶和铁依赖酶,如细胞色素C、过氧化酶、单胺氧化酶、腺苷脱氨酶等。
这些酶控制着体内重要代谢过程。
其活性依赖铁的水平。
因此,铁与组织呼吸、氧化磷酸化、胶原合成、卟琳代谢、淋巴细胞及粒细胞功能、神经介质的合成与分解、躯体及神经组织的发育都有关系。
铁缺乏时因酶活性下降可开始出现于缺铁的早期,导致一系列非血液学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巨幼红细胞贫血的治疗方法
导语:贫血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往往都是由于我们没有合理的搭配好我们的日常饮食,以及我们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尤其是体内一旦缺少
贫血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往往都是由于我们没有合理的搭配好我们的日常饮食,以及我们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尤其是体内一旦缺少叶酸和维生素B12就特别容易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而且贫血总是会让我们出现头晕以及浑身无力等症状,这对我们的正常生活也都有一定的影响,下面一起了解下巨幼红细胞贫血的治疗方法。
巨幼红细胞贫血的治疗方法
1.治疗基础疾病,去除病因。
2.营养知识教育,纠正偏食及不良的烹调习惯。
3.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
(1)叶酸缺乏:口服叶酸5~10mg,3次/d。
胃肠道不能吸收者可肌内注射四氢叶酸钙5~10mg,1次/d,直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一般不需维持治疗。
(2)维生素B12缺乏:肌内注射维生素B12 100μg 1次/d (或200μg,隔天1次),直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恶性贫血或胃全部切除者需终生采用维持治疗,每月注射100μg 1次。
维生素B12缺乏伴有神经症状者对治疗的反应不一,有时需大剂量500~1000μg/(次·周)长时间(半年以上)的治疗。
对于单纯维生素B12缺乏的患者,不宜单用叶酸治疗,否则会加重维生素B12的缺乏,特别是要警惕会有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或加重。
(3)严重的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在补充治疗后:要警惕低血钾症的发生。
因为在贫血恢复的过程中,大量血钾进入新生成的细胞内,会突然出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