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阅读指导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外国文学名著 阅读指导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外国文学名著 阅读指导

第二单元外国文学名著阅读指导训练要素:1.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2.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例段《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长篇历险小说,但我们通过阅读“梗概”,可以快速、整体地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作品叙述了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在航海中遇险,孤身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

为了生存,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在荒岛上开始了艰苦的生活。

每做一件事, 他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但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

凭着艰苦的劳动,他成功地在荒岛上建起了房舍,开垦了农田,营造了羊圈,并营救了野人“星期五”。

之后,他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变。

经过多年的荒岛生活,他终于脱险,回到了英国。

什么是作品的梗概?所谓梗概,即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进行介绍。

我们在用文字向别人介绍一本书、一部影视作品或推荐一篇文章时,常常会用写梗概的方法。

因为梗概是对原文进行概括性的介绍,所以读者通过读梗概,能对原著有一个整体印象和大致了解。

比如《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中的“梗概”就抓住“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回到英国”几个主要情节作了概括性介绍。

怎样写文章梗概呢?1.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线索和主要情节,关注主人公的命运,把握人物性格,为写好梗概奠定基础。

2.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要介绍的主要情节串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如《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中的梗概就是按鲁滨逊历险的时间来写的。

3.语言要有概括性,尽量少用细节描写。

如何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1.可以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语句,从中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男孩看到大雄鹅要飞走时想到“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并喊道:“你可千万不要飞走啊!”从对小男孩心理、动作、语言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其实是个关心父母的好孩子。

2.阅读名著时可以先大致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这样能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感受人物形象。

外国小说阅读

外国小说阅读

一、“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的区别全知视角:了解所有线索、发展和结局;洞察所有人物的心理及过去、现在和未来;对所有人物随时随地进行情感判断和道德评价;叙事者是局外人,控制读者情感,读者被动接受。

有限视角:遮蔽作者意图,隐藏某些情节;根据需要时而抒发感慨,发表见解;叙事者是局内人,放纵读者情感,读者主动接受;留给读者充分想象空间去推理、判断和评价。

二、“我”叙述与“他”叙述的不同点第一人称“我”第三人称“他”视角有限视角或有限视角或全知视角局内外局内人(参与者)局外人(旁观者)形象既是叙事者又是文中形象仅是叙事者并非文中形象效果①使叙述显得真实真切①冷眼旁观,少亲切感②拉近读者和作者的距离②局外叙述,有距离感③便于抒情议论③叙述自由,无所不知④受限制于所见所闻所感④不受限制于所见所闻所感三、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的作用1.见证者(由“我”来叙事,真实可感)2.贯穿者(“我”是行文线索,贯穿行文始末)3.主旨的揭示者(我随时随地抒情议论,抒发感慨,发表见解:揭示文章主旨)4.主人公的烘托者(“我”是线索人物,“我”是重要人物,但“我”不是主人公,烘托和突出主人公)一、场景描写的作用1.给全篇定调:情节推进的节奏:舒缓或急促情感延伸的基调:昂扬或低沉,喜庆或哀怨2.渲染气氛:渲染欢快气氛,感染人物和读者渲染紧张气氛,制造悬念吸引读者3.导引人物出场:吸引人物和读者注意力4.揭示人物性格(心态、心理),突出文章主题,表现人物精神(品质、境界)5.赋予象征意义,暗含文章主题6.情节产生曲折,情节发展突转7.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风尚二、环境描写。

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对揭示小说的中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对于环境描写的作用,我们可从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 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2. 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3. 象征暗示作用。

4. 揭示或者深化小说主题。

外语阅读方法

外语阅读方法

外语阅读方法
外语阅读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1.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根据自己的外语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初学者可以从简单的儿童读物、教科书开始,逐渐过渡到报纸、杂志、小说等更复杂的材料。

2. 制定阅读计划:为了确保外语阅读的持续性和效果,建议制定一个合理的阅读计划。

可以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或者每周阅读一定的篇章。

3. 学习生词和短语: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单词或短语时,可以查阅词典或使用翻译工具。

为了更好地记忆生词,建议将生词和短语记录在笔记本上,并定期复习。

4. 阅读理解和分析:在阅读过程中,要努力理解文章的意思和结构。

可以在阅读后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分析,例如概括文章的主题、作者的观点等。

5. 多读多练:外语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时间和实践。

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练习,才能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6. 参加阅读俱乐部或小组:可以参加阅读俱乐部或小组,与其他学习者一起分享阅读经验,讨论阅读材料,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7. 创造语言环境:尽量为自己创造一个外语环境,例如看外语电影、听外语歌曲、与外国朋友交流等。

这有助于提高对外语的兴趣和敏感度,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8. 保持耐心和毅力:学习外语阅读需要耐心和毅力。

在学习过
程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可以不断提高外语阅读能力。

通过以上方法,相信外语阅读能力会得到有效提高。

外国小说阅读教学设计

外国小说阅读教学设计

外国小说阅读教学设计导言:外国小说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阅读材料,如何设计有效的外国小说阅读教学成为了每位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外国小说阅读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在这一部分,我将简要介绍为什么外国小说阅读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以及教师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

同时,我将提到教学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和原则在这一部分,将详细阐述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原则,确保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目标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外国小说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

我们希望通过外国小说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阅读速度和阅读策略等方面的能力。

目标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外国小说的阅读,我们不仅希望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经典作品,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

原则一: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差异化教学的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原则二:启发性教学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来探索和发现外国小说中的内涵和艺术特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和策略在这一部分,将详细介绍一些适用于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方法一:预读法在学生阅读外国小说之前,提前给学生一定的背景知识和阅读导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

方法二:文本分析法教师可以通过对外国小说文本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结构、主题和情节等,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方法三: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拓宽他们对外国小说的认知。

方法四:写作反思法要求学生在阅读外国小说后进行写作反思,总结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思考水平和表达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评估和反馈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和反馈,以确定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九年级语文下 名著导读:《简 爱》外国小说的阅读

九年级语文下 名著导读:《简 爱》外国小说的阅读

简·爱藐视财富、社会地位和宗教的威仪,她认为,“真正的幸 福,在于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纯洁的心灵”。她的信念和行动展现 出来的力量,深深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使生活在金钱万能的 社会中的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简·爱是一个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 着理性认识的女性,一个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追求的女性, 一个不再只是盲从于男人和世俗要求的女性,一个对自己的价值和情 感做出了独立判断的女性。简·爱发出了一个属于女性自己的声音— —对于平等、独立、完整、自由的坚持和追求。
在当时,美貌和财富是女人用来交换婚姻的资本,简·爱平凡的 外表和卑微的出身让她在婚姻中处于弱势地位。但是,简·爱却勇敢 地揭示出一个被当时社会中的世俗男女所忽视的人生真谛:彼此相爱 是婚姻幸福的基础。她尽管没有漂亮的外表,但有知识,有工作,有 经济收入,有思想上的独立和以相爱为基础的婚姻,相信这样的生活 肯定是幸福的。
经典片段
小径的一边栽种着黄杨、苹果树、梨 树和樱桃树,另一边是一长溜花坛,里面 长着各种各样常见的花草,其中有紫罗兰、 石竹、报春花、三色茧,夹杂着青蒿、多 花蔷薇和各种香草。在四月接连不断的晴 雨交替之后,紧接着又是一个明媚的春日 早晨,使这些花草这会儿显得娇艳欲滴。 太阳刚在霞光灿烂的东方出现,阳光照耀 着枝叶缠绕、露珠闪烁的果树,洒落在树 下静悄悄的小径上。
4.小说的主题思想: 人的价值=尊严+爱。
专题探究
专题一:探究简·爱形象
简·爱是这篇小说的灵魂人物。从多个 方面对她的形象进行探究,分析她的人生经 历和性格特点,为她写一篇人物评传。
探究示例:
我看简·爱
襁褓中父母双亡的简·爱被舅舅收养,舅舅死后,舅母一家人百 般虐待她,然而,她并没有绝望,她并没有自我摧毁,并没有在侮辱 中沉沦,相反,换来的却是她的无限信心,坚强不屈的精神, 一种不 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高中英语小说类文章阅读理解教案

高中英语小说类文章阅读理解教案

高中英语小说类文章阅读理解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高中英语学生提高对小说类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教学,学生将了解小说类文章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并学会运用相应的阅读技巧,从而能够准确理解和分析小说类文章,提取重要信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案目标:1. 了解小说类文章的基本特点和结构;2. 掌握针对小说类文章的阅读技巧;3. 能够准确理解和分析小说类文章,提取重要信息;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Introduction)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即小说类文章的阅读理解;2. 引入话题,例如“你喜欢阅读小说吗?你认为阅读小说有什么好处?”二、预测(Prediction)1. 教师展示一幅小说类文章的封面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图片推测文章的内容和主题;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提出各自的预测,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三、阅读指导(Reading Guidance)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类文章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2. 学生分析已学过的小说类文章,掌握其常用的叙事方式和描写手法;3. 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关键词和重要细节,帮助理解整个故事情节。

四、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1. 学生独立阅读一篇小说类文章;2. 学生回答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包括主旨、人物、情节等方面;3. 学生将回答的问题进行整理,形成文章摘要或概括。

五、讨论与交流(Discussion and Communication)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互相交流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摘要;2.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

六、总结与拓展(Summary and Extension)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说类文章的阅读技巧;2. 教师提供更多小说类文章的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后拓展阅读。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小说类文章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还学会了阅读技巧,增强了对小说类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

外国小说阅读指导课件(共3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外国小说阅读指导课件(共3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1.拖延乃光阴之窃贼。 2.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 3.我这样的人,悲痛绝不会使我软弱,只会教我坚强。 4.回首往事是徒劳无益的,除非这对于当前的事会发生什么影响。 5.知足的茅草屋要胜过冰冷华丽的宫殿。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6.我当时实在比鲁滨逊还要孤单,因为他虽然也孤单,却没有人 看着他,没有人看到他的孤单。

1.以大组为单位,结合本单元

的四篇选文,围绕“孤独“与
“成长”主题词,复盘选文内

容,谈谈这两个词在作品中的

体现。 2.四个大组各负责一篇课文,

每个大组分为两个小组交流讨 论,整理出讨论成果后展示。

1.写出四本书中你最喜欢的语句。

2.分享这句话带给你的启迪。


《大卫·科波菲尔》名句推介:

形 象
大卫:善良、乐观、坚强、直面困难挫折……
罗曼·罗兰评价说:“《复活》 是托尔斯泰艺术上的一种遗嘱, 这是最后的一峰,最高的一 峰。”
《复活》节选部分概括内容:聂赫留朵夫在做陪审员
情 节
的时候遇到玛丝洛娃,到监狱探望,并且请求她原谅 当年自己抛弃她致使她落入风尘,被拒绝之后,经历 思想上的斗争,决定即使被玛丝洛娃利用,也要最终
扁平人物的作用
扁平人物是作者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典型人物, 因为性格的单一,往往能让人过目不忘,他们的性 情品质并不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历经坎坷, 却依然故我。如《大卫·科波菲尔》中的米考伯, 不管是在困窘时,还是在监狱中,都表现出乐天安 命的性格来;圣地亚哥作为扁平人物的典型,他的 “硬汉子”形象令人记忆深刻,永久难忘。
《百年孤独》名句推介:
1.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2.谎言说得越来越真诚,最后连她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安慰。 3.百年一参透,百年一孤独。 4.别错过机会,人生比你想象中的要短。 5.时间是治疗心灵伤痛的最好良药。忘掉刻骨铭心的伤痛,忘掉痛彻心扉 的感情,你才会在拐角处遇见幸福。 6.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盘,忧愁 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新)部编版语文九下《名著导读 《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 教案》公开课(教案)

(新)部编版语文九下《名著导读 《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  教案》公开课(教案)

名著阅读《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1.了解《简·爱》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3.利用“读书方法指导〞所介绍的方法,更好、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

老师前段时间已经要求大家阅读了原著,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阅读理解,一起走进这部作品,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二、讨论交流,概括情节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回忆这本书的故事情节。

明确:苦难的童年:简·爱出生不久便父母双亡,被舅舅收养,但不久舅舅也亡故了。

舅妈(里德太太)一直视简·爱为一家人的负担,十分讨厌她,还把她关进舅舅入殓的红屋子里,把她吓病。

表姐蔑视她,表哥打骂她。

有时候简·爱也会对抗,每次在受到虐待时,她会告诫自己“保持健康,不要死掉〞。

后来因为她的还击,气得舅妈将她送到洛伍德孤儿院。

艰难中成长:洛伍德孤儿院是一个教规严厉、条件艰苦的地方。

简·爱刚来这里便碰上了瘟疫,她的好友海伦·彭斯在这场瘟疫中离世。

后来学校改善了生活条件,简·爱在这里做了六年学生、两年老师。

谭普尔小姐成为简·爱敬仰和感谢的老师和挚友。

在谭普尔小姐离开之后,她也选择了离开。

体验爱情:简·爱来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学生是不到十岁的女孩阿黛拉·瓦朗(罗切斯特是其保护人)。

在这里,简·爱邂逅了罗切斯特,发现她的主人是个性格忧郁、喜怒无常的人,对她的态度也是时好时坏。

桑菲尔德庄园的整幢房子沉郁空旷,有时还会听到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奇怪笑声。

一天,简·爱在睡梦中被这种笑声惊醒,发现罗切斯特的房间着了火,简·爱叫醒他并帮助他扑灭了火。

一次家宴上,罗切斯特为了试探简·爱对自己的感情,向一位名叫英格拉姆的漂亮小姐大献殷勤。

后来,简·爱容许了罗切斯特的求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注意文章中的标志性语言,这包 括:反复出现的词句、议论抒情语 句、段中富有哲理或意蕴深刻的语 句、过渡句等。 • (4)重视题干信息。
• 分析人物形象一般可从四个方 面去把握:
• 1、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 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 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 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 特征。
外国小说阅读
中国小说只有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
外国小说则有八个基本元素: 叙述、场景、主题、人物、
情节、结构、情感、虚构。
• 如何把握小说主题?
• (1)留意文章的标题。一般来说,标 题可表明写作对象、写作范围,也能 暗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感情倾向。 • (2)关注文章的首尾段。一般来说, 文章的首尾段具有引出话题、开宗明 义、遥相呼应、卒章显志、升华主题 的作用,因此它能揭示出文章的主题。
• 理解虚构对于小说的重要意义
• 从情节、细节或人物本身分析小说所 虚构的内容,分析小说通过想象、夸 张、变形等手段营造的或映射或荒诞 的艺术效果,从而更深地揭示小说的 特定主题。
• ②生活的横断面。将时空浓缩到一个 小小的点上,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漫 长的时间和立体的无限空间。
• ③意识流结构。它打破了时间这一恒 常的维度,是按照心理时序而展开, 让人物的意识在超时间的空间里任意 往来。
• 体悟小说情感及其处理方式
• 小说情感的把握,主要关注细节、 情节与情感的关系,情感与人物的 关系以及情感与主题的关系。具体 的作答还须联系具体文本作具体分 析。
• 3、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 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 它们放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 解。 • 4、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 小说家为了更好地创造小说的艺术效 果,往往会注重情节安排技巧的运用, 常见的技巧有:
• ①注重节奏。做到情节的进展张弛有 致,起伏有序,缓急有度。 • ②突转。即情节演进的突然转折,事 件的结局、人物的命运往往由此而改 变。
• ③悬念。悬念是一个不断造成读者疑 惑、猜想、思索与期待的问号,它无 疑是为情节高潮铺垫道路、蓄积动能 的有效手段,最终结局的出现、事实 真相的揭示往往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 撼,并引起读者持久的回味,深入的 反思。
• ④巧合。巧合也是常见的情节组合方 式,它应当是在必然性基础上出现的 偶合,并由此产生一定的情节效果。
• ⑤串联。串联是将两个或多个并无时
空联系的事件组合起来,在相互对比
映衬之中构建内容互补的情节,这实
际上与电影的蒙太奇很相近。如果两
个事件的组合没有生成超越两者的第 三种意蕴,这一串联就不能算成功。
• ⑥并联。并联是指将两个或多个 相关的事件系列组合为一个整体 结构,在叙述中可以“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但两者之间存在则 会时离时合、互动相成的复杂关 联。
• 小说的情感及其处理方式特别:它对情感 的节制胜于放纵,让小说情节和人物自己 说话,随着情节的发展自然展露,从而受 到更深层次地打动人的效果。小说的情感 讲究酝酿,保持一种蓄势待发的态势。体 会小说的情感,需要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 敞开自己的心扉,让自己的心神随着小说 情节展开或人物命运的沉浮,与故事、人 物和作者“相遇”,真正融入文本之中。 然后,用心揣摩作者对情感的处理艺术, 关注融入作者情感的细节,品味表达情感 的语言。
• 鉴赏小说结构艺术
• 先整体分析小说属于情节性小说、生 活横断面式小说还是心理小说,从而 辨识该小说属于何种结构模式,然后 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结构安排的特点 及其艺术效果。
• 传统小说通常以时空为本位的线性结 构模式。而外国现代小说在结构上赋 予小说更多的变化,主要有三种常见 结构模式:
• ①“延迟”式结构。作者竭力给故事、 人物、心理的紧张设置障碍,又不使 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 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 说的结构张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