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企业管理智慧》道法自然易道智慧

合集下载

企业管理中的国学智慧

企业管理中的国学智慧

企业管理中的国学智慧企业管理中的国学智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国学中蕴含的哲学智慧与现代管理相结合,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强烈呼声,并且在实践上做出了各种形式的有益探讨。

下面是yjbys店铺分享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首创置业:文化靠企业来落地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抓住文化复兴大势,实现中国的企业的腾飞。

中华民族五千年屹立于世界之林,是伟大民族之一,很重要的是我们的中华文化,因此实现我们民族复兴,根本是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

国学是我们中国的根本,也是我们中国企业的文化的根本。

刘晓光认为,文化靠企业来落地,企业靠文化传承来支撑。

文化不是空的,文化是实实在在的,我们的企业也承担了文化落地的功能,我们很多企业靠着企业的文化让企业文化落到企业。

也可以依靠企业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将文化落到各个方面。

刚才讲了我们有中国文化论坛基金,是靠企业家的力量,来支持文化大师出书,也支持他们研究中国的国学。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企业也是靠文化传承下来的,阿里巴巴的马云的企业文化,实际上我们历史上同仁堂的企业文化,包括IBM的企业文化,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百年常青。

刘晓光强调,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靠着改革开放与人口的弘历我们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创作了GDP,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有了我们在座各位成为成功的企业家,物质生活丰富的'时候我们精神上也应该要丰富。

天泵集团的“和”思想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制度建设相当于“礼”,文化建设相当于“乐”。

实践告诉我们,完美把握这二者的相辅相成,是建设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的基本原理,按此原理操作会使企业受益匪浅。

天泵集团始建于1956年,一直以来是我国螺杆泵业公认的排头兵企业。

2000年前后的六年间,由于重组背上了三个亏损企业的包袱,加之一度频繁更换企业经营者,给企业发展和员工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天泵集团于2005年实施了从体制到机制的全面深化改革,仅在企业管理层面,精简机构50%,减少中层干部60%,用人用工分配完全绩效制,修订和完善100多项管理制度,再造管理流程。

《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朱越民老师

《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朱越民老师

《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朱越民⽼师《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中⾼层管理者的国学智慧主讲:朱越民(沐馨)中华⽂明千年传承绵延⾄今,其中包含了华夏民族特有的哲学⽂化和修⾝智慧,将国学智慧圣贤经典思想与当下的管理者个⼈素养相结合,与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格局境界相结合,是把传统国学智慧发扬光⼤的⼀种体现,也是每⼀位企事业单位中⾼管的必修课。

本课程围绕中国⽂化儒释道核⼼智慧展开,系统深⼊⼜浅显易懂地讲解三家智慧的精髓要义,并与管理者当下的⼯作实际相结合,与现代社会的现实实际相结合,使学员在了解国学⽂化知识的同时,能提升个⼈素养、团队建设能⼒和领导⼒⽔平。

√ 在宏⼤的历史背景中理清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精髓;√ 以儒家⽂化做好⾃我管理和团队管理;√ ⽤道家思想提升思维拓展⼒和领导⼒⽔平;√ 借佛家智慧提⾼⼼态调整⼒和情绪把控⼒;√ 明⽩当下管理⼯作中融⼊国学智慧的重要性;第⼀讲:国学复兴进⾏时1、国学是什么时代呼唤国⼈⾃⼰的精神家园简析中华⽂化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当下国学热背后的社会启⽰⽂化⾃信背景下的民族精神觉醒⼈⼼浮躁道德滑坡后的痛定思痛3、物质⽂明与精神⽂明如何同步提升物质满⾜≠精神快乐⼈的幸福感提升离不开精神层⾯的升华4、中华⽂明⼀枝独秀千年传承的秘密中华⽂化的韧劲与张⼒体现在哪⾥中国⼈的信仰⽂化分析5、国学智慧精髓思想的社会现实作⽤净化⼼灵,规范道德,回归根本借古喻今,传承发扬,重塑⾃信第⼆讲:儒家⽂化思想概述1、百家争鸣在争什么春秋社会转型期的集体思考为何最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儒学思想创始⼈与后继⼈孔⼦的⽣平与【仁】的核⼼思想历代儒家学者的继承与发扬3、儒家思想在国际上的地位各国名⼈论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普世价值观4、儒家经典著作的影响⼒四书阐释的儒家思想精髓五经奠定中国社会⽂化基础5、儒家⽂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效务实,关注现实社会⼤公思想,倡导责任担当第三讲:儒家内圣外王与礼乐兴邦的修⾝启⽰1、儒家基本道德⼋项修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构建以孝悌为基础的道德修养2、儒家领导⼒⼋纲⽬格物/致知/诚意/正⼼/修⾝/齐家/治国/平天下君⼦慎独,⾃我管理你做到了吗3、管理者⾃省⼒培养君⼦三省,我是⼀切的根源⾏有不得者,皆反求诸⼰4、礼序乾坤天地井然礼者,天下之序也,君⼦有礼⾛天下打造组织内部礼仪⾏为秩序5、乐和天地万物安宁乐者,天下之和也,⼼灵宁静的润滑剂⾼尚的企业⽂化活动凝聚⼈⼼第四讲:儒家德政思想与仁爱精神的管理启迪1、德治与法治的⽐较道之以德,⽤企业⽂化感召员⼯齐之以刑,⽤绩效制度监管员⼯2、领导⼒之德风建设君⼦之德风,⼩⼈之德草,⾏胜于⾔⾝正令⾏,管理者的垂范效应3、儒家⽂化【仁】的核⼼精神仁的五个维度:恭宽信敏惠⼰所不欲勿施于⼈:同事关系相处之道4、组织上下级关系相处之道君使⾂以礼,⾂事君以忠民为贵,员⼯关怀第⼀5、中庸之道⽅法论给“中庸”正名:中不偏,庸不易中庸既是道德标准,也是解决问题的最⾼智慧第五讲:道家思想的境界1、关于⽼⼦其⼈从历史⼈物到仙教传说守藏史是个多⼤的官⼉2、《道德经》的影响⼒被道教吸收精华,诞⽣本⼟宗教欧洲⼈对《道德经》的追捧3、道家核⼼思想释解道者,宇宙⾃然最⾼法则揭⽰天地⽞妙,倡导遵循规律4、道法⾃然是⼈类⼀切⾏为的准则上善若⽔,夫唯不争管理者柔性领导⼒的彰显5、动反之道的辩证思维法看到事物的两⾯性,看懂事物的变化性居安思危,审时度势第六讲:道家思想管理启⽰1、遵循事物变化的规律道可道,⾮常道管理理念⽅法也要与时俱进2、团队管理之道⽆为⽽⽆不为,有效授权让下属成长不上贤,使民不争,弱化利益驱动3、制度管理之道治⼤国若烹⼩鲜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作于细4、做受下属欢迎的上级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为⽽治,领导⼒最⾼层级5、中⾼层管理者个⼈修为要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守持⼈⽣⼤道之三宝第七讲:佛学智慧的⼼灵开⽰1、佛教诞⽣在古印度的背景特殊历史⽂化孕育佛教产⽣阿育王的幡然悔悟促成佛教传播2、佛家思想何以能与中国⽂化兼容善与仁:⼈性本善,⼈⼼向善空与⽆:参透事物运⽤原理3、佛家智慧核⼼思想世间之法缘起性空,真空⽣妙有涅槃寂静解脱⽣死,⽆常是⾃然4、解读佛家因果论了悟四圣谛,知因果实相⽤今天的付出,获取明天的回报5、勘破红尘,六度修⼼⼤乘之道,布施常喜悦六度修⾏,证般若智慧第⼋讲:佛学理念的管理启迪1、你的员⼯皈依企业了吗当企业⽂化变成企业信仰有归属感才能留住员⼯2、企业⽂化⾝⼝意习惯的养成企业价值观意识建设⼝号要贯穿于⽇常⾏为3、消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苦⽣抱怨,调整⼼态增加幸福感掌控情绪做主⼈,定能⽣慧4、三世轮回珍惜当下有缘在⼀起,珍惜团队同事关系以同理⼼相处,吃亏就是福5、企业永续经营的法宝从⼩乘到⼤乘,企业最终实现社会责任担当企业永续经营的法宝:⽂化、制度、⼈才【朱越民(沐馨)⽼师简介】中国⼗⼤⼥性培训师 /⼼灵成长导师国学智慧哲学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者企业EAP⾼级执⾏师/ DISC性格⾏为学顾问荣膺IPTS“中国⼗佳魅⼒培训师”称号荣膺前沿⾦坛奖“中国⼗佳培训师”称号朱越民⽼师,⼜名沐馨,别号观⼼堂主⼈,资深媒体⼈,知名培训师。

国学与企业之道学习心得

国学与企业之道学习心得

国学与企业之道学习心得第一篇:国学与企业之道学习心得国学与企业管理之道学习心得4月24日上午,集团邀请了长春大学人文学院金海峰教授为全员讲授《国学与企业管理之道》知识讲座,通过学习,使我们对企业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找到了从自身出发提升的实际途径。

金海峰教授用历史事实衍生到现在管理制度和思维模式解析,给大家启发和顿悟,下面详细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金海峰教授主要传达了儒家思想在企业管理的作用,从解读汉字“企”入手,认为“人”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企业中的人是奠基,其中“人”在“止”上,就是垫脚看的人,阐述了核心人才要立足瞻远,带领群众团结一心,奋发进取。

结合实际,集团发展在董事长的带领下从经营业务稀少且连年亏损的现状,转变为集团目前下设所有子公司全部实现扭亏为盈,形成了一个融资市场化、经营多元化、管理规范化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发展格局,完全演绎了“企”字的核心价值及重要性,同时带给我更大的信心加入到集团是正确的选着。

然后金海峰教授引入“道、德”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阐明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职业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

企业重视人才必须先重视人本身,在培养人力作为资本要素,同事也要注重为员工提供一个有利于价值发挥空间,领导者要在给予员工提供必要的资源,也赋予员工责任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授权,通过鼓励员工不断的提高职业能力以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同时,金海峰教授还指出了管理者品德和管理制度的问题,要提升和加强管理者的道德素养,才能管理和培养处更加优秀的人才。

作为企业管理者反腐倡廉、廉洁从业是对我们管理者基本要求,传达了有才致小富,有德兴国家的中心思想。

通过这次国学与企业管理之道的学习培训对我们的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对我们企业发展的未来更是有跨越式的提高。

让我们跟随企业领航人,把执行精神当做一种常态,道德修养作为一项习惯乃至一种素养,参透到我们和谐共进,有限城开,无限事业的工作中,以自身为起点践行企业制度,推动企业实现现代管理模式的跨越。

运用国学智慧促进企业管理

运用国学智慧促进企业管理

运用国学智慧促进企业管理运用国学智慧促进企业管理运用国学智慧促进企业管理前段时间有幸听了翟鸿教授的”国学之大智慧”系列讲座。

翟教授的讲课语言诙谐幽默、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其中关于“沟通、修身养性、成功、团队”等方面的观点新颖而深刻,听后感悟良多、发人深醒,让人久久思索。

作为企业管理人员来说,这些国学大智慧对于我们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华夏五千年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精粹博大精深、璀璨夺目。

儒家的进取、道家的无为、周易的精妙、法家的权谋其实国学是包括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等学术思想和医学、书画、星相、数术、戏剧、音乐、建筑等等一切中国之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

实际上,国学更是一门修身养性、治国理民之学,从人性论开始,由修身而达天下治;国学在天下管理、社会管理及自我管理方面的大学问、大智慧至古至今都贯穿于中国社会的行政、经济、文化、军事、家庭及各种组织的各个方面及各个层面。

企业的管理便是管人的工作。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各种沟通是一件非常普遍而常态的事情。

大家也许都曾经遇到由于沟通不到位而影响工作的现象,现在看来主要还是我们对沟通技巧掌握的不够。

我们学习国学的目的在于运用国学大智慧来解决日常管理中的各种问题。

翟教授在讲解关于沟通时说道:人际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

要学习《亮剑》中李云龙的笑。

笑能改变自己,笑能给人以力量。

沟通的5个基本步骤:点头、微笑、倾听、回应、做笔记。

沟通的5个心:喜悦心、包容心、同理心、赞美心、爱心。

同流才能交流,交流才能交心,交心才能交易。

高品质的沟通,应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情绪上,沟通从心开始。

这些观点简单易学、实用有效。

企业管理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

在企业内部,不仅需要制度化、标准化的刚性管理,更需要人性化的柔性管理没有文字规定,而人们又能自觉遵守的无形制度,包括企业文化、个人的行为准则等。

《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

《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
5
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
• • • • • • 我是谁? 我是谁? 未曾生我谁是我? 生我之时我是谁? 如何找到自己的本心本性? 如何找到自己的本心本性? 不要让我们的心在外流浪。 如何不被外物所迷? 如何不被外物所迷?

6
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
• • • • • • 我从何处来?我要向何处去? 我从何处来?我要向何处去? 也就是说从此岸到彼岸。 此岸是什么?彼岸又是什么? 此岸是什么?彼岸又是什么? 此岸是现在波若(智慧), 彼岸是波罗蜜多(到彼岸), 菩提娑婆诃(成就至高无上的觉悟)。
21
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
• • • • • 采日月之气: 采日月之气: 接受日月的光辉,阳光灿烂,接到光明, 男采日,为天德,天助德润,万物生长。 女采月,为月德。月助德润,万物生长。 让你生长,阴阳相生,才能日月同辉。 让你生长,阴阳相生,才能日月同辉。

• • • • • •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福德之方拓复拓,子子孙孙受荣乐。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 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之渠, 覆巢毁卵则凤凰不飞翔翅展。
26
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
• 五福德就是: 五福德就是:
• • • • • 其人所生则得长寿,是为一福德; 其人所生即得大富饶财多宝,是为二福德; 其人所生即端正无比,是为三福德; 其人所生即名誉远闻,是为四福德; 其人所生即聪明大智,是为五福德。
3
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
• 一命? 一命? • 问命改运, 问命改运, • 解惑知天。 解惑知天。

4
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
• • • • • • • 我是谁? 我是谁? 我从何处来?我要向何处去? 我从何处来?我要向何处去? 我的方向? 我的方向? 我的方法? 我的方法? 我的使命? 我的使命? 我的价值? 我的价值? 我的未来是什么? 我的未来是什么?

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

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

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中国博大精深的军事战略思想与百家传统思想的经典智慧结晶,在当代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这些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和精粹思想却在日本和西方的政商界被广泛研究、引用与发扬,他们都在研究《孙子兵法》、《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甚至于《老子》、《易经》中的战略思想,并实用于外交与政商界取得辉煌成果。

而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做这样研究的有多少呢?而能正确理解并善于运用的又有几人呢?本来我们自己就是玩高端战略的祖师爷,可是如今,我们做什么都很喜欢事事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屁大点事也要出国考察学习学习(当然这只是个公费旅游的好借口),以至于自甘堕落成“人家都是高端,我们都是弱智”的局面。

对此,我们何其悲哀啊!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如果有些人,将其解读为“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就不免令人疑惑:为何不作长远的考虑(远虑),很快就会面临危机(近忧)?反而应该是今天不作长远思考(近虑),未来便会爆发危机(远忧)。

若单纯从表面的字义解释,这句话似乎是本末倒置了。

今日的忧愁是昨日所致。

昨日的哪些相关决定思虑不够周详,行动不够正确,才造成今日的苦果?倘使重新来过,哪些错误是可以避开的?进而去认知、体悟这些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重新检讨下来,不但学得教训、经验,不致重蹈覆辙,并能强化对事物相关影响的认知,增长决策判断力。

俗语说,“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正确理解是,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忧愁),是肇因于以前没有深思熟虑的作为;同样的,今天的作为如果未经长远的深思熟虑,未来必会尝到苦果。

所以,这句话除了提醒我们要深谋“远虑”,还点出一个要点:凡事必是“自作自受”,这是每个人都要有的认知。

重新品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除了警惕自己、要对今日的事物深思熟虑外,还应对将来作出打算,即所谓的企业“愿景”。

很多企业之所以总是做不大,在财务上捉襟见肘、关键岗位上人才奇缺、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产品积压严重等等,都是由于没有企业长远发展战略规划造成的。

国学与企业管理智慧

国学与企业管理智慧

第三
▪ 三、与善仁——巽卦——关系的智慧
§ 残忍的慈悲和慈悲的残忍 § (1)最大的仁慈是不仁慈 § 实践运用:富过三代———洛克菲勒家风秘
密 § (2)仁义之君与残暴之君 § 实践运用:口碑第一——曹操为什么被骂 § (3)团队凝聚力的精神核心 § 实践运用:和钱没关系——东山再起的秘密
第四
▪ 四、言善信——兑卦——沟通的智慧 ▪ 1、上下同欲者胜——沟通是为气血通 ▪ (1)有声与无声:沟通的秘诀 ▪ (2)目标的排序与聚焦:少则得、多则惑 ▪ 实践运用:士气第一 —— 伟人的演说力

▪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 ▪半日读书 半日静坐 ▪止-定-定→慧

▪ 上善若水 ▪ 道法自然 ▪ 为而不争 ▪ 功成身退 ▪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
万经之王
▪ 道德经 ▪ 帝王之道 ▪ 修心之法 ▪ 御人之术
孔子问礼于老聃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
易道本一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 阴而抱阳。
易有太极,是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 卦。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
易 道
易贯儒释道(一) 道统天地人(心)
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 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 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 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 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 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 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5.《国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大纲

5.《国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大纲

国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收益:1、了解国学的内涵,掌握国学的应用,指导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2、理解中国式管理的魅力,运用中国思想对中国的企业进行管理;3、从国学中学习系统力,找到西方思想的优缺点;4、在企业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做到国学为体,价值为相,西学为用。

形式:讲授法、案例研讨、视听技术法等对象:企业董事长、总裁、高级管理者以及对国学感兴趣的人士规模:不限人数时间:1天(6小时)场地及设施要求:投影设备、电脑外接音频线、无线话筒、桌椅可分组排放课程大纲:第一讲管理概述一、管理的定义二、现代管理的现状三、中国式管理(三分法思维)第二讲中西文化思想溯源一、中国诸子百家(儒家、道家、法家等)之间的关系1、易经、道家、儒家、法家2、新儒家与中国式管理二、中西文化之概述1、轴心时代(中国、印度、中东、希腊)2、中国梦(天时、地利、人和)第三讲国学智慧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一、新儒家的实质(车轮哲学)1、儒家的正;法家的刚;道家的柔2、儒家:大学之道(修齐治平),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庸之道。

例:反思孔子周游列国,为何不得志?(理想主义)3、法家:有法可依(合理),有法必依(宽恕是一种放纵)例:商鞅、李斯4、道家:上善若水(顺势而为,为而不争,外柔内刚)例:文景之治;姜尚,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二、企业文化建设1、企业需要制度化,但不是最根本例:秦王朝的鼎盛及衰败2、企业做强、做大、做久,不如企业做得有价值3、企业文化的内涵1)精神文化:例:蒙牛的精神文化建设2)制度文化:有法可依(立规矩,简单、合理;制流程,标准);有法必依(宽恕即是纵容)3)行为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如何选育用留;)领导与管理的不同: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4)物质文化:细节决定成败,例:九牧王西裤;青岛啤酒5)形象文化例:晶苑针织;海尔大厦;阿迪达斯与耐克三、易经智慧与产品迭代1、四象:少阳、老阳、少阴、老阴2、企业产品发展的四个时期3、用易经智慧管理产品的迭代【总结与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放下屠刀 • 立地成佛 • 明心见性 • 戒→定→慧

• 上善若水 • 道法自然 • 为而不争 • 功成身退 •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
万经之王
• 道德经 • 帝王之道 • 修心之法 • 御人之术
孔子问礼于老聃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桞,周守藏室之史
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 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 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 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 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 风云而上天。
第六
• • • • • • 六、事善能——乾卦——人才的智慧 1、发现人才 (1)人才标准:将才与帅才 (2)人才配置:阴阳互补 (3)相由心生:相人之术 实践运用:刘备让团队死心塌地的法宝
第七
• • • • 七、动善时——震卦——运营的智慧 (1)时机的创造和把握 (2)顺天养生秘诀传授 实践运用:现场演示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 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 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 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
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
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 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
易道本一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 阴而抱阳。 易有太极,是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 卦。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
第三
• 三、与善仁——巽卦——关系的智慧
残忍的慈悲和慈悲的残忍 (1)最大的仁慈是不仁慈 实践运用:富过三代———洛克菲勒家风秘 密 (2)仁义之君与残暴之君 实践运用:口碑第一——曹操为什么被骂 (3)团队凝聚力的精神核心 实践运用:和钱没关系——东山再起的秘密
第四
群经之首
• 易经——源头/主干
一源三流
一源
• 伏羲氏—作八卦(先天八卦
千年) 七千年)
• 周文王—演六十四卦(易经 三 • 孔夫子—作十翼(易传
两千五百年)
三流
• 儒 正心:无忧之乐(存心养性)
• 释 明心:解脱之乐(明心见性) • 道 清心:逍遥之乐(修心炼性)
儒 • 仁者不忧
• 智者不惑 • 勇者不惧 • 半日读书 半日静坐 • 止-定-静-安-虑-得


易贯儒释道(一)
道统天地人(心)
修心法门:阴阳合一
• 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和谐
• 人我合一 人与人的和谐 • 形神合一 身与心的和谐
易道:洗心法
• 观象洗心
• 无思也 无为也 • 寂然不动 •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上善若水 ——管理者八大心性修炼
上 动善时
• • • • • • • • •
毫末生合抱,足下始千里。难事作于易,大事为于细。 大国若小鲜,下流静如牝。罢兵不祥器,配天古之极。 至柔骋至坚,知足大有益。功成身自退,寂寥复抱一。 易道皆空寂,涅槃本无意。无住而生心,不即亦不离。 大象本无形,无味是道体。本无名可名,强求道早已。 当下心清净,天下大神器。鱼不可脱渊,国莫示利器。 无言无瑕谪,无行无辙迹。微明而袭明,无一物需弃。 孩之不责人,善人无左契。天网疏不失,圣人为不积。 昏昏弃仁义,闷闷绝巧利。无智亦无圣,天下自定矣!
内容涉及
《易经》-----群经之首 不学易不可为将相,不学易不可言太医,
不学易经商不利。
《道德经》-----万经之王 不读《道德经》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望学员提前预习!
易道智慧
易道本一体,阴阳转太极。八卦法自然,天人原合一。 • 上善真若水,大智反若愚。无为无不为,赤子致虚极。 • 无身忘荣辱,福祸空相倚。柔弱甘处下,抱朴化正奇。 • 无事取天下,食母观希夷。不争亦不厌,慈俭固根蒂。 • 不为天下先,弗居骤风雨。大道至简易,下士知我希。 • 慎终恰如始,张弓损有余。常怀天下心,绝学无忧矣! • 无易莫谈道,离道不言易。六尘入八识,性相本如一。 • 真空亦妙有,烦恼即菩提。天心即吾心,知古识道纪。 • 大易本禅心,禅性即道心。万法无可得,惚恍混为一。
心善渊 言善信 事善能 不争
第一
• 一、居善地——坤卦——定位的智慧
• • • •
1、人生究竟归向何处。 2、地低为海人低为王。 3、仁者无敌,如何化解不共戴天的仇人。 实践:克林顿的秘诀
第二
• • • • • • • • • • 二、心善渊——坎卦——修养的智慧 1、心性 (1)三大圣人都安什么心? 2、三学 (1)戒——敬畏心 实践运用:乐天知命与怨天尤人 (2)定——如如不动心 实践运用:喜怒不形于色 (3)慧——扫心第一 实践运用:反求诸己
• • • • • 四、言善信——兑卦——沟通的智慧 1、上下同欲者胜——沟通是为气血通 (1)有声与无声:沟通的秘诀 (2)目标的排序与聚焦:少则得、多则惑 实践运用:士气第一 —— 伟人的演说力
第五
• • • • • 五、政善治——艮卦——管理的智慧 无为而治的心法 (1)领导为什么累 (2)领导如何不累 实践运用:做最无能的领导——领导三大 最高境界
第八
• • • • • 八、不争——离卦——文化的智慧 不争之争 (1)员工心中的好上级 (2)退一步,海阔天空 实践运用:功成身退的智慧——汉初三杰人 生归宿
易道智慧的实战应用
国学思维
• 中西方思维的差异
阴阳
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 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堪舆,占卜等。 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两者是 种属关系.阴阳五行国学之本,看似简单,却知者甚少, 知而能守其道者更是少之又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