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实用课件

合集下载

李清照《声声慢》ppt课件(43页)

李清照《声声慢》ppt课件(43页)


作者为何不说暴雨? 细雨绵长,细雨
与愁绪相似。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淡酒——借酒消愁 晚风——秋风萧瑟 过雁——流浪、思乡 黄花——容颜憔悴 梧桐——凄苦、丧偶 细雨——与相思愁丝有关。
试赏析结句 “怎一个愁字 了得”。
本句是对前文的概括,“乍暖还寒时候” 风来急”“旧时相识”“满地黄花”等这
•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 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是何其不幸;作为 一个此人,她又是何其伟大。正所谓”国 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之,苦难不 停地擦拭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 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他们 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 的灵魂飞得越高。
• 郭沫若评价: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 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颂千古是著 书。
写对联,赏意境
上联:月满西楼,落花流水寄绵绵 情思 下联:
请同学们据《声声慢》的意境 描写对出下联。同桌可以相互交流。
下联:雁过南窗,梧桐细雨写点点离愁
课堂小结
诗歌鉴赏方法
1、知人论世
前期:美满幸福——闺怨相思离愁——情趣盎然 后期:颠沛流离——亡夫亡国之痛——哀怨凄凉
2、揣摩关键词语
叠 词 形容词
整体感知
叠字,又名迭字、迭词、重言等,是指将两个音节 相同的词或词素重叠起来使用,以表达不同的语气
程度和感情色彩。古诗词中叠字运用是常见的, 试找几例:
明确: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 夏木啭黄鹂”;
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沥沥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欧阳修《蝶恋花》中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
10活还是夫妇分离的相思时刻直到凄凉孤苦的晚年欢乐时思愁时凄惨时她的一生一直也没有离开过酒总结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一代词人中国的酒文化孕育了词人的才思正是酒和文学的不可分隔的渊源也是酒给予了词人以灵性和激情才使得后人能够有幸欣赏到词人情景交融血泪相连的经典作品

《声声慢》 李清照 课件(共15页PPT)

《声声慢》 李清照 课件(共15页PPT)
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
,用“_这___次___第____________,____怎___一___个___愁__字___了!得”代之。
课堂检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感谢聆听
THANK YOU
2.结合背景,讨论下,这些意象到底传递出怎样的愁 呢?


情愁:独居孤寂

国愁:亡国之恨
家愁:丧夫之痛
艺术手法
李清照不以辞采取胜,而是“用浅俗之语,发清 新之意。”通俗中见典雅,具有自然淡雅的艺术 风格,达到朴素之美的境界。
第一句用了怎样的手法?
叠字开:头十四个叠字,极富音乐美。这七组叠词读起
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 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 心至极的人在低声倾诉。开口就有一种莫名的愁绪在 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整体感知
愁 1.这首词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词眼)
2.从哪些句子最能直观体现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3.13—1155.5.12),号易安居士,汉族, 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 “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后嫁宰相之子赵明诚生 活幸福美满。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其夫身亡,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南渡前)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南渡后)多悲 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声声慢》ppt课件19张

《声声慢》ppt课件19张
--曹操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这是一种主观感受。
结论:酒是“愁”的象 征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课文小结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 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 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 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 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 价李清照:
作品有《李易安集》 《易安居士文集》《易安 词》,已散佚。后人辑有 《漱玉集》《漱玉词》。今 有《李清照集》辑本。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 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意象在诗歌中的常用义:
酒:是“愁”的象征。 风:是抒写萧瑟冷凄之感。 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伶仃的晚境。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昨夜凉风又飒然,萤飘叶坠卧床前。 —白居易《凉风叹》

《声声慢》ppt课件完美版

《声声慢》ppt课件完美版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爱情主题在词中呈现方式
01
02
03
描绘相思之苦
词中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 ,刻画了恋人之间深深的 思念和无尽的等待。
以景寄情
词人巧妙地借助自然景物 ,如黄花、秋风、细雨等 ,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 ,使爱情主题更加鲜明。
抒发忠贞之情
词中展现了主人公对爱情 的坚定和执着,传达了对 忠贞爱情的赞美和追求。
难。
分享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新知 识和新思考,以及这些发现对
自己的启发和影响。
建议:教师可邀请几位学生上 台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其他同学可提问或补充。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思考如何将《声声慢》中的情感和意 境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创作中。
思考如何借鉴李清照的写作技巧,提 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形象塑造比较
东方女性形象
受传统文化影响,东方女性形象 多呈现为温柔贤淑、忍辱负重、 默默奉献的特点。
西方女性形象
在西方文化中,女性形象更加独 立自主,敢于追求自我价值和自 由平等,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
跨文化交流对女性文学创作启示
拓宽视野
01
通过跨文化交流,女性作家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生
存状态和心路历程,从而拓宽创作视野。
借鉴经验
02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文学创作各具特色,可以相互借鉴创作
经验和艺术手法,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平。
促进融合
03
跨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使女性文学作品具
有更加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07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问题一
《声声慢》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9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9张
• 目标回顾:1.背过作者生平,读三遍写作背景。 • 2.翻译本诗并找到意象,分析出他们表达的内容情感。 • 3.分析叠词的作用并学会迁移运用。 • 4.总结出本词艺术特色及中心思想。 • 总结: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叠词作用: • 1、富有韵律,具有音乐美。 • 2、起强调作用,增强感情。(1)全词语言通俗自然,
• 学习方法:借助学习资料,个人朗读分析后小组 讨论交流
• 学习时间:5分钟 • 学习的检测与评价:抢答,按号抽叫。点评,奖
励积分1分。声音大声,大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词作用: 1、富有韵律,具有音乐美。 2、起强调作用,增强感情。
作用:统纳全篇,并突出了诗人百无聊赖, 心神不定的神态,表现诗人悲深愁绝的痛苦心 情, “凄凄惨惨戚戚”更看出痛之深。
乡愁、离愁 怀乡之愁、悼亡之悲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 损,如今有谁堪摘?
花憔悴 人憔悴 以花衬人
隐含生命逝 去的悲哀
帘卷西风,人比 黄花瘦。
花衰 人瘦 以花衬人
少女闺思的 淡淡哀怨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窗 词人对个人空间与心理空间的坚守,
无论是秋天的景致,还是渲染天地 的生息寒暖,秋雁悲鸣,都是透过 窗户看到的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行为 引发
环境
感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注意这句话的内在逻辑顺序
词人在寻觅什么?
哪里冷清?
流亡前安定闲适的生活? 丈夫在世时的情意? 心爱的金石拓片?
环境冷清 内心冷清
似有所寻,不知所寻 无处可寻,无所依托

《声声慢》ppt课件37张

《声声慢》ppt课件37张

话愁
以水喻愁,思绪万千
•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 行》) ——取水源源不断,极言愁长
•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 春》 ——取水承载力,言愁之重
话愁
•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写出了“愁”之广、 “愁”之多、“愁”之密
感悟:雁是离情别恨的寄托,思念音信的企盼。
意象分析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憔悴:词人憔悴瘦损,无心堪摘,无人共摘。
①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②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杜甫《九日》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花盛 花衰
乐景哀情 以花喻人
【写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 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 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 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 的苦痛。
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经繁华、中遭丧乱、晚历凄凉
代表人物 典型意象
题材 艺术特色
对比分析
豪放派
婉约派
苏轼、辛弃疾、陆游
李清照 、晏殊 、柳永、 李煜、秦观、周邦彦
名胜古迹、金戈铁马、英雄豪 风花雪月、才子佳人、 杰、 历史人物、高山大江等 梧桐芭蕉、杨柳细雨等
题材多样:国家大计、民族兴衰、 题材单一:男女相思、离愁别绪、伤春
人民疾苦、个人抱负等
诵读提示:低沉悲戚的语调和较为和缓的语速
任务二:研读鉴赏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3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3张
• 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 迷茫失落的心态。
• 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 乍暖还寒:指秋天的天气,忽暖忽冷,变化无常。 • 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原文翻译
• 我到处寻找,寻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惨。 乍暖还寒的季节,最难忍受。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合作探究
• 词人借由“守着窗儿”调动多种感官表现细腻真挚的情感。请结 合全词简要分析。
• ①“守着窗儿”感受天气“乍暖还寒”,通过触觉写出心绪不宁; ②“守着窗儿”看到菊花铺地,通过视觉写出年华消逝的悲愁; ③“守着窗儿”看到孤雁,通过视觉写出孤单凄凉;④“守着窗 儿”听着雨声,通过听觉写出度日如年的苦闷;⑤“守着窗儿” 借酒浇愁,通过味觉写出愁绪之浓。
合作探究
• 全诗一共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起到什么作用?
• 《声声慢》全诗共有七个意象:晚风、淡酒、归雁、黄花、梧桐、 细雨、黄昏。这几个意象交织共同营造了诗歌整体的基调。最具 代表性的意象当属,淡酒、归雁、黄花、黄昏。
合作探究
• 这首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Fra bibliotek一个愁字了得”,请概括这“愁” 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作者是怎样抒发这愁情的?
艺术特色
• (1)借秋景言愁情,打破上、下片界限,于景物描写上着力,而这些景 物都与愁情有关。
• (2)运用叠字开首运用十四个叠字,如珠玉落盘,声情并茂,谓“创意 出奇”“寻寻觅觅”写若有所失引起之动作,“冷冷清清”写独居 孤凄之环境,“凄凄惨惨戚戚”写难以排遣之悲愁心情,从肺腑流 出。
• (3)语言特色,用日常口语写身边事物,眼前情事,可知“易安体”雅 不避俗,极为当行本色的语言特点。

声声慢 课件(共32张PPT)

声声慢 课件(共32张PPT)

三、整体感知——吟哦讽诵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 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 /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 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四、阅读探究——“怎样入愁”
叠词的作用
1.使描述对象形象化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 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抓住小 草情态,仿佛感受到了草调皮可爱的情态感觉。
2.使情感抒发丰富化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丰富地抒发了词人那种复杂的情感。
3.使语言表达韵律化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 野之苹……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让语言更 加富有韵律。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辛弃疾《声声慢·开元盛日》
三、整体感知——吟哦讽诵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qī)。乍( zhà) 暖还(huán)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 zhǎ)n 淡酒,怎 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cu)ì 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பைடு நூலகம்宋代·王灼——《碧鸡漫志》卷二
一、知人论世——词人简介
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
前期 描写少女、少妇 时期的悠闲生活 清新明快,细腻婉转
《如梦令》《醉花阴》 《一剪梅》
南渡
后期 多悲叹身世,表现为
思夫、思乡、思国 凄苦哀婉,深沉忧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黄花:那曾和她一同消瘦的黄花,如今也和她一同憔悴 了,惨败不堪了,谁还会有兴致赏玩呢?她简直度日如 年。
• 梧桐滴雨的声音又从听觉上强化了一种悲剧色彩,那是 对心灵的敲击,哀婉悲凄愈发浓重,至此气氛渲染已到 无可复加的程度了。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中的“愁”字是词眼。
• 在结构上,整首词定下哀婉凄凉愁苦基调,创 造出悲伤的氛围,使读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
• 在声律上,双音叠词,舒缓有致,节奏韵律感。
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
淡酒 急风 雁 黄花 细雨 梧桐
• 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忆李白》)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 《闻官军 收河南河北》)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酒是“豪迈狂放”的象 征
•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 莫道有酒终需醉,酒入愁肠愁更愁。 --魏子安 •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 •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李清照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
菊是幽独淡雅的象征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是昂扬斗志的象征
黄花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 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黄花是凄婉愁苦的象征。
梧桐
•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 交通。”(《孔雀东南飞》)
半 世 漂 泊
家亡夫死后的内心孤 感
寂落寞、悲凉愁苦的 生
心绪。

总结
直接抒情 (词眼)
1、寻寻觅觅,冷冷 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意境)
Hale Waihona Puke 淡酒急风间接抒情 过雁
(意象) 黄花
梧桐
细雨
声 声 慢
李 清 照
写作背景: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志趣相投 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 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 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 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声声慢》 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品读重点
叠词 意象 词眼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宋·张端义《贵耳集》曰:“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 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是孤独忧愁,离情别绪的象征
意象
淡酒急风雁黄花梧桐细雨
• 山河破碎,家破人亡,在乱世中漂浮如雨打萍的李清照 简直无以慰藉,触处心伤。
• 酒:这可以使人忘忧的杯中物,如今也失去了效力,晚 来风急时,那噬骨的凄苦是酒也无能为力的啊。
• 雁:曾经多少次倚楼翘盼,那天边的雁,是再也熟悉不 过的了,现在它们却再也不会带给她希望和惊喜,倍添 伤感罢了。
• 徐钒《词苑丛谈》谓其音乐之美,“真似大珠小珠 落玉盘也”。
• 万树《词律》云:“其用字奇横而不妨音律,故卓 绝千古”。
寻寻觅觅
动 作 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
环 境 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
感 受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在内容上, 表达了词人国破家亡,夫死孀居的 哀婉凄凉愁苦精神状态。“寻寻觅觅”,侧重 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 侧重写环境感受,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凄 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 苦。三者用“情”贯穿一起。

“雁” 是“思乡怀人”象征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 心因? 为“雁”是“旧时相识”,
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再者 “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 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 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 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在人世, 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 伤心。
•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周敦颐 《爱 莲 说 》)
词眼 :指全词中最精彩和关键性 的字 。
全篇最后归结在一个“愁”字上, 这“愁”字是词人感情的一个凝 聚点,是词眼。全词围绕着这个 “愁”字,逐层推进,就好比一 首热烈缠绵的曲子到最后铿锵一 声终止,袅袅有余韵。
一 般 愁 字 别 样 情
主旨
词人通过描写在 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 营造出冷清悲凉的意 境,抒发其饱经国破
酒是“愁”的象征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 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 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 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鸿雁传书 :汉朝时,苏武出使
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 羊。10年后,汉朝皇帝打猎 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 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 羊。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 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 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