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PPT课件

合集下载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1.背诵本词。 2.、对比阅读李清照《一剪梅》,
分析两首词情感表达的异同。
这种写愁的手段叫?
小结诗歌
思考:词人为何而愁,她的愁有哪些 ?
情愁 颠沛之悲 独居之苦
家愁 丧夫之哀 孀居之悲
国愁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总结全文,提升感悟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秋风、淡酒 过雁、黄花 梧桐、细雨
借景抒情
叠 词 运


奠定哀婉凄凉的 感情基调
首尾呼应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中国古典诗词很多是通过意象 来传情达意。那么李清照在写作愁情的时 候主要借助了哪些意象呢?
淡酒 急风 大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为何说是“淡酒”?
风为何用 “急”?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黄花”有何象征意义?
酒-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 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 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赵明诚孤身赴任,身 染重病,八月十八日 去世。
1151 1156
李清照没有子嗣,凄 然一身,悲苦地离开 人世。无人知道死于 何时,葬于何处。
欢乐自由的少女生活
平静悠闲的少妇生活
颠沛流离的孀居生活
南 渡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
愁 感受
心情
表情
凄凉惨淡
1.形式上,具有节奏感、音乐美,增强语气。 2.(本文)内容上,七组叠词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心 情;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研读诗歌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 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 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 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台。
——杜甫
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半世漂泊感生平 一般愁字别样情
主旨
词人通过描写在 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 营造出冷清悲凉的意 境,抒发其饱经国破 家亡夫死后的内心孤 寂落寞、悲凉愁苦的 心绪。
诵读诗作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 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 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 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二、间接写愁
借景抒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表达上有何特点?作用是什么?
特点:运用叠字 作用:
1、形式上,⑴音乐美、音韵美
⑵增强感情 2、内容上,奠定悲苦愁绝的感情基调
间接抒情
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30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30张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低沉舒缓,低沉中有激情,舒缓中有快慢缓急 。
第贰章
通晓愁意
疏通愁意

悲愁哀伤的处添样子 加 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题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抵挡
忽暖忽冷,形容 气候变换无常
调养、休息
疏通愁意
菊花
枯萎殆尽
此 处 添
《醉花阴加标》 题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比较探究
词名
意象
酒、黄花、秋 《醉花阴》 风、薄雾、浓
云、瑞脑

意境
处 添


轻烟袅袅、天题气初凉
和菊花吐蕊的清新寂
静的意境
愁情
表达的只是离别
此 处 添 加 标 题


大雁
黄花
梧桐

意象 酒 风 雁 黄花 梧桐 雨
抒情意象
特点 寡淡 劲急 南飞 憔悴 凄凄 绵密
作用

处 象征浓重的愁情
添 加
标题用清冷的秋风渲染愁情
象征离愁、怀乡之思、物是 人非之痛
象征女子憔悴的容颜、孤苦 飘零的晚境
象征悲凉孤寂
象征愁思绵密
抒情手法
将整首词的感情基调升到最高潮。
文章主旨
这首词从早晨写到黄昏,通过描此处写秋日清晨的咋暖还寒 添 加
和秋日黄昏的丝丝细雨,天上的标题大雁、地上的的黄花等 景物,再现了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 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 之思。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1、1旧.丧时夫相之识痛。:北“雁雁南”归是,信词使人,也它是让从词北人方回流想落起当年和丈夫鸿雁传书 的南日方子,而如今,丈夫已逝,谁再给她捎信?她又捎信给谁呢?睹物思 人2,、雁传是信人使非者,。更大感雁绝曾望为和她悲和哀丈,夫增传添递了相词思人,心如中的无限凄凉。
今大2.雁故依国旧之而思收:信“人雁却过不也人”世中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 方常常见到的,之所以说是“旧时相识”,是因为词人想借此表达自己 浓重的相思之情。
中期
1.世事反复难得知,回黄转绿无定期
刚回汴京第二年,大观元年(1107年)赵家在党争中 败下阵来。赵家败阵却是李清照幸福生活的开始李清 照和赵明诚屏居青州10年
2.归来堂中读书乐,赌书消得泼茶香
夫妻俩在青州的“归来堂”猜书、斗茶。赵明诚撰写 《金石录》,李清照则陪伴身旁,心情舒畅,甘心终 老。在这期间 她完成了一件在词坛上有“补天”之 功的大事。为诗词之别首创界碑,写出了“别是一家” 的《词论》。
《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时所见 所闻所感,抒发了“我”(作者李清照)因 国破家亡、沦落天涯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 凉愁苦的心情。
词如生命 你的文字若不渗透你这个个体生命的个性、 思想、情感和灵魂,那么,文字就如同你的头皮 屑,没有带上你生命的温度与活力,它是死的, 只是一种代谢物。而好的文字,应当是作者生命 的延伸。 王国维《人间词语》云:“尼采谓以血书者 也”。李清照的词也同样是“以血书”的。她将 生命个性、生活情趣、身世之感、家国之恨融入 词中,她的文字生动地表现了她的人生,集喜怒 哀乐、悲欢离合、国破家亡、民族之悲、身世之 感于一体,意境深远。她的作品都是她生命历程 的真实记录,也是时代的见证。
结论:“黄花” 孤独愁情的寄托。
二 找出词中的意象,并谈谈该意象有何特点。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3张(2024)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3张(2024)
莱宫会见唐玄宗使者的情形。
20
05
跨文化对比:东西 方女性文学形象比 较
2024/1/26
21
中西方女性文学形象概述
中国女性文学形象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形象往往被塑 造为婉约、柔美、含蓄内敛的。她们多 愁善感,情感丰富,但又受到封建礼教 的束缚和压迫。
VS
西方女性文学形象
相比之下,西方女性文学形象更为多元和 开放。她们可以是独立自主、勇敢追求自 我价值的现代女性,也可以是充满反叛精 神、挑战社会规范的“新女性”。
2024/1/26
4
《声声慢(寻寻觅觅)》创作背景
•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有人认为作于 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 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 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 慢》。有人则认为此词是别后相思之作,抒发了作者对丈夫的 思念之情。
文学传统差异
中西方文学传统对于女性形象的 塑造也有不同的偏好和倾向。中 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多具有一种 悲剧色彩,而西方文学则更注重 展现女性的独立精神和自我意识 。
2024/1/26
24
06
课堂互动环节
2024/1/26
25
学生朗读、背诵比赛
学生自愿报名或老师指定,进行《声 声慢(寻寻觅觅)》的朗读或背诵比赛 。
的氛围。
通过分享交流的方式,提高学 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加
深对词作的理解和感悟。
2024/1/26
28
07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 置
2024/1/26
29
重点知识点总结回顾
声声慢的词牌名、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9.3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ppt

9.3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ppt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宋代〕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 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 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 “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 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确解。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 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 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
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表达出来。 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对比,什么渲染,什么赋比兴了,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 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相形之下,连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失色。 一江春水虽然无穷无尽,但毕竟还可形容得出。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自然稍胜一筹。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具体写作时间待考,多数学者认为是作者晚年时期的作品,也有人 认为是作者中年时期所作。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 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明诚家在青州,有书 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 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 尝颠沛流离之苦。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 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

《声声慢》ppt课件

《声声慢》ppt课件


少女不知愁滋味
• 公元1127年,金人攻破洛阳,徽、钦二帝被掳, 高宗即位,建立了南宋小朝廷。不久,李清照一生的 收藏几乎全部被焚毁。两年后,赵明诚不幸病死,这 时李清照四十六岁,从此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的 悲惨旅程。她的作品也失去了年轻时清新可人、浅斟 低唱的风格,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对亡夫赵明诚 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慢》便是这时 期的代表作。

中年识尽愁滋味
首,
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 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
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 一帜,她的词作被称为“易安 体”。
代表词集《漱玉词》。代表 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 梦令》《夏日绝句》《醉花阴》
二、初读·感知“愁”情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

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⑹ 概括本词主旨。
本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 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悲凉愁苦,展现了词人失落 、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
四、豪放派与婉约派创作特色上的区别。
①意象选择方面: 豪放”。
②意境营造方面: 豪放派注重营造宏大沉雄之意境。 婉约派注重营造柔和婉转含蓄之格调。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③思乡借醉的《菩萨蛮》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④愁苦无眠的《添字丑奴儿》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 不惯起来听!
李清照,你无限的悲愁, 要经历几番风雨才能消解?
李清照,你绝代的才情, 又岂是几番风雨所能消磨!
• 4、“愁”,是《声声慢》的主旋律,这无处可寻、 无处不在、无可奈何的忧愁,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 词人是怎样写愁心、愁绪、愁情的?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6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6张

2.使情感抒发丰富化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丰富地抒发了词人那种复杂的情感。
3.使语言表达韵律化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 野之苹……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让语言更 加富有韵律。
怎么写愁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该如何理解?
——表面埋怨天气冷暖不定,令人身体不适,实际上说生活的变故际遇 令人沉沉浮浮,忧喜不定。想想夫唱妇随、共赏拓片的欢乐时光犹在眼前,
失殆尽,孑然一身,饱受国破家亡之痛,在辗转流离中度过凄苦的晚
年。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 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乡、思国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经奉化、上宁海至三门,入章安,至黄岩,具舟入海,奔温州。自台州、明州回越州, 次年赴杭。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声声慢
(写于1151年左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 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动 作 收藏、故园)
冷冷清清
环境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
感 受 命运凄惨,
沉痛凄厉
1、音韵上:叠词加强音乐美,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2、内容上:加深意境,奠定哀婉、凄凉、悲凉的氛围 3、情感上:增强感情,加强语气,表现愁苦的心情
四、阅读探究——“怎样入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
靖康之变后,44岁的
她和丈夫被迫从北方
逃难到江南,1129年
8月,丈夫染病身亡
,同年9月,金兵又
犯南宋,孤苦的她继
续辗转流离于江南,
只身经历国破家亡的
痛苦,在辗转流离中
度过她的晚年。
2021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结论:秋风20渲21 染—愁—情曹丕《燕歌行》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在诗词中,以雁写思因为大雁定期南飞,尤其是春天来临,大雁奋力飞回故 巢,很容易引发那些归期未定的人形成对比,从而触发无尽的愁思。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在本词中,雁的寓意;结合课文注解,古有雁足传书之说,词作者当年曾寄《一 剪梅》词给丈夫赵明诚,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 ,如今丈夫已逝,家乡难回,故云“伤心”
声 声李 慢清

2021
知析明 作意主 者象旨
2021
知作者
2021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 山东济南人 南宋杰出的女词人。 婉约词派代表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2021
人物生平大事年表
18岁:与赵明诚结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 度过了此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42岁: 北宋末日,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43岁: 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金石书画被毁。 46岁:其夫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后去世,终年49岁。 47岁: 李清照为其夫解不白之冤,各地漂泊。 48岁: 居于浙江,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 49岁: 再嫁张汝舟,可惜并非良人与其离婚
2021
淡酒
细雨

梧桐

黄花
淡酒
三杯两盏淡酒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
结论:酒是“愁”20的21 象征
淡酒
为何说是“淡酒”?
2021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特别是秋风,会为人添几分凉意。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结论:雁象征离愁、象征悼亡、怀乡之情 2021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黄花多指落花,菊花,让人联想到萧瑟的秋景,添悲伤之情。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暗喻作者孤苦飘零的晚境。
2021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常常让人感到孤独忧愁。风吹落叶,雨滴梧桐,凄清景象, 梧桐就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
闲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 反映战乱痛苦,表现思夫、思乡、思国之情。 浓愁-沉郁凄凉
2021
本词写作背景
当时,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病死 ,南渡过程中夫妻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 颠沛流离的痛苦。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 《声声慢》,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 所感,抒发自己的愁苦。
2021
本词的“愁”,具有什么社会意义?
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也是当时 无数流离失所的妇女的共同情感。作 者的遭遇与痛苦是时代造成的。是情 愁、家愁与国愁集于一身,何其悲怆 凄凉。
2021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 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 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2021
词人是通过哪 些意象表达自 己“愁”的?
析意象
2021
意象: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 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 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 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 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 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021
2021
她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的 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2021
李清照18岁时和赵明诚
结婚。赵明诚爱好金石 学,且能诗词。婚后夫 妻恩爱,有共同的爱好 和兴趣,使他们成为志 同道合,相敬如宾的爱 侣,过着平静而富有诗 意的生活
——杜牧《清明》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此时的细
雨不仅仅只滴在梧桐叶上面,更是滴在
作者心扉上。
2021
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但 却言有尽而意无穷,欲说还休, 此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
2021
她为什么而愁?

亡故颠独丧 国国沛居夫 之之之之之 恨思苦悲痛
经历了一场再嫁人、离异系狱的灾难。 53岁: 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71岁:凄然一身,悲苦地2离021开人世。
创作风格
李清照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
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公元1127年,(李清照43岁时)北方金族攻破了汴 京,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
2021
南渡前: 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2021
朗诵
2021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 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 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 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 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021
思考:
本词词眼是什么?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是悲凉、20孤21 寂、牵愁的象征。
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雨通常会给人以一种阴冷的感觉,连绵不断。增加愁思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