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
论艺术

第四节论艺术艺术是一种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着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与人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并在整个社会产品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艺术价值是很重要的精神价值,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
一、艺术的价值本质艺术的本质就是通过某种特定的媒介符号如绘画、诗歌、音乐、舞蹈、小说、戏剧等来反映和描述事物及其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过程,从而形成人与人对于情感、知识和意志进行交流、诱导、感化和训练。
艺术的价值本质是关于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相组合的复杂信号系统的规则体系。
艺术的价值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物(价值物)、境(价值关系)、理(价值规律)。
艺术所产生的精神境界也可分为三个层次:最浅的艺术境界是模写,它是用直观感觉和相对独立的思维来反映现实的价值物;第二层艺术境界是联想,它是用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来反映价值物之间的联系;最高的艺术境界是抽象,它是用理性的、辩证的观点来反映价值事物的内在规律性。
艺术的形式根据它所使用的物质媒介可归结为“言”、“声”、“象”:言是指文学语言,声是指声音,象是指感性的视觉形象。
绘画就是通过色彩、线条描绘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来表达感情;诗人把许多抽象无形的东西比喻为现实生活中可感知的景物形象,使读者理解和感受到诗人所体验到的感情;音乐是通过音阶、音调与和声来反映人的现实生活和情感世界;舞蹈是以人体的姿态动作来展示某种价值事物及其情感反映。
艺术的欣赏就是人对艺术品的价值进行发现和寻找,是欣赏者、创作者及表演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情感共鸣。
在艺术欣赏过程中,作者或表演者用动作、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把自己所曾经体验过的感情表达出来,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别人体验到同样的感情。
艺术欣赏所产生的情感从表面上看具有超功利性,但它不是对功利性的否定,而是对功利性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肯定。
亚里斯多德论艺术名言

亚里斯多德论艺术名言亚里斯多德是一位古希腊的哲学家,他在其著作《诗学》中阐述了对艺术的思考和观点。
以下是一些他的名言:1. "艺术是人类的心灵活动的产物。
" - Aristotle(Art is the product of the human soul's activity.)2. "艺术是对现实的再创造和反映。
" - Aristotle(Art is a recreation and reflection of reality.)3. "艺术是通过模仿来表现生活。
" - Aristotle(Art is the imitation of life through mimicry.)4. "艺术的目标是揭示真实的本质。
" - Aristotle(The aim of art is to reveal the true essence.)5. "艺术家是天才灵感和技巧的结合体。
" - Aristotle(The artist is a combination of inspired genius and skill.)6. "艺术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感染和激发观众的情感。
" - Aristotle(The value of art lies in its ability to arouse and inspire the emotions of the audience.)7. "艺术是寻求美和完美的过程。
" - Aristotle(Art is a process of seeking beauty and perfection.)8. "艺术是对生活的审视和探索。
" - Aristotle(Art is an examin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life.)这些名言概括了亚里斯多德对艺术的看法和思考,他强调了艺术的表现力、反映现实和揭示本质的重要性。
谈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的三大理论

■ 宋 馥 利 陕 西师 范 大 学 美 术 学 院
摘要: 本 文 简 单论 述 了康 定斯 基 《 论 艺 术 的精 神 》 一 书 中所 阐释 三 大基 本 理 论— — “ 金 字塔 ” 理论 、 “ 内在 需 要 ” 理论和“ 通 感” 理论 , v Y , “ 内在 需要 ” 理 论 为 主要 出发 点 , 讨 论 了康 定斯 基 所 谓 的 艺术 的 音 乐性 , 以及抽 象艺 术 的本 源和 表 现 。
关键 词 : 《 论 艺术 的 精 神 》 三 大理 论
被 世界 公 认 为 “ 现 代 绘 画 的启 示 录 ”
绘画 音乐 选 择 也 得 从 内在 需 要 的原 则 出发 ”
现 代 绘 画 史 上 的 第 一 幅 抽 象 绘 画 是 康定斯基于 1 9 1 0年创 作 的 。画面 上 没 有 具 象的轮廓 . 只 有 不 同 大 小 的点 。 不 同 力
一
调, 伴 随着其他音 的起伏 , 呈现 出不 同的 感 情 画面 无 数 色 彩 重 叠 与 变 化 . 犹 如 一
个 复杂的和声 . 时 而 让 人 紧张 . 时 而 让 人
般 震 慑 人 的 心 扉
总之 。 康 定 斯 基 认 为 绘 画 与 音 乐 的 本
认为. 艺术 的实质在于精 神 . 艺 术 家 只 有 真 切 的感 受 到 金 宇 塔 顶 端 所 含 有 的 内 在
《 论 艺 术 的精 神 > 首 先 提 到 的 理 论 是
“ 金字塔 ” 理 论. 康 定斯 基 认 为 艺 术就 像 一 个如 同金 宇 塔 般 的三 角 形 . 金 字 塔 的底 和
点. 画面 中 的节 奏 还 较 为 单 一 . 旋 律 也 没 有和声 , 更 多 的是 单 音 的演 奏 。 而 他 的另
论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论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互相影响和相互依存。
艺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表达形式,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可以反映出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同时艺术也能够丰富和提升生活的品质。
艺术能够丰富和提升生活的品质。
艺术作品能够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
当我们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被忧伤或喜悦的旋律所感动;当我们欣赏一幅优美的画作,被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所吸引;当我们观看一出戏剧作品,被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所打动,我们的心灵就会得到滋养和升华。
艺术可以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美好和快乐,提高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感。
艺术与生活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借鉴的关系。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家们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和素材。
艺术作品往往以生活为基础,在艺术家的视角下进行创作。
艺术家将生活中的各种元素进行加工和组织,再通过其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展现出新的艺术形象和美感。
与此艺术也能够影响和改变生活。
艺术作品通过其独特的视觉、听觉和表达方式,能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能量,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想象力。
艺术作品可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伙伴,给予人们力量和鼓励。
艺术与生活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艺术是艺术家的创造物,是对生活的加工和提炼,具有一种超越生活的特质。
艺术作品往往不局限于表面的现实,而是通过艺术家的想象和创造力,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艺术的表现形式与生活也有所不同,它更加追求独特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强调对形式和结构的探索。
而生活则更多侧重于实际和真实,注重细节和实用性。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是互相渗透和影响的。
艺术通过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将生活中的美与真实展现给人们,丰富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生活则是艺术的源泉,给予艺术家灵感和素材。
艺术与生活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依赖,使得人们能够通过艺术来更加全面地认识和感受生活的美和哲理。
关于艺术的议论文(共5篇)

关于艺术的议论文(共5篇)每个人都有写作文的经历,都很熟悉,尤其是写作中最根底、最常见的议论文。
议论文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讨论,主要是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说明作者的观点或者澄清真相,或者反驳别人的观点,指出其谬误。
这种类型的作文应该怎么写?以下是边肖精心组织的关于第五条的议论文,欢送大家分享。
以艺术为题的议论文1艺术无处不在,它能陶冶人的情操。
吉他也是一门艺术。
五年前的一天,我在一家乐器店门口停下来,盯着里面的吉他。
不知不觉,我走进去,拿着吉他开始了一段美好的旅程。
一开始我想练根本功。
有人觉得无聊,我觉得好玩。
一年过去了,老师开始教我们唱歌。
我想退让,因为手起水泡,又疼又痒,连弦都压不紧。
一年后,有一件事让我彻底爱上了吉他。
第三年转到电吉他班,开始了漫长的电吉他生涯。
不久后,我参加了明星乐队,并在许多地方表演。
站在舞台上看着这么多观众,成就感油然而生。
听着雷鸣般的掌声,我喜欢上了陪伴我的吉他,喜欢上了演出时那种澎湃的感觉。
第四年,老师收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名单,让我们在迷笛音乐节上表演,教了我们一首新歌。
老师教我这首歌的时候,我是有方案的,但是一开始的推弦就有问题,让我越来越没有自信。
之后学得一塌糊涂,老师和伙伴抚慰我,我才重拾信心,努力练习,五个月后去了苏州。
路上紧张到总觉得自己打不好。
转念一想,我想:努力练习,一定会有收获。
我不能输,我不能!带着这样的信念,我们在舞台上充满气场,充满火力,演出圆满成功。
老师感谢地看了我们一眼。
现在,吉他不是我的工具,而是我的知己,是我生活的一局部。
"鲍剑锋经过磨砺,梅花来自苦寒."我会继续努力,在弹吉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以艺术为题的议论文2什么是艺术?艺术是能让人欣赏和赏心悦目的东西,但每个人对艺术的看法都不一样,各有千秋,艺术是一种美好的体验。
大自然的美,大自然创造了人,而人体也是一种美。
有人主张收集所有人的美,拼出最美的人。
但是,有人觉得一个人很美。
艺术论文:论艺术

艺术论文:论艺术艺术是人类认识和享受世界最重要的方式,通过充满情感的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来实现。
艺术又是一种表达,通过这种表达,艺术家的想象和情感转化为艺术表现形式。
艺术还能给人以审美享受的具体视觉或听觉形象,但这形象必定具有突出、鲜明、生动的特点。
艺术探索有两种形式,即形象性和象征性,即直接感受与精神表达。
艺术离不开和谐,和谐离不开对立物的相似,相似物的类比。
艺术既是主观的、激情的、精神的,同时又是客观的、理性的、物质的,应给观者的视觉或听觉带来审美享受或理性思考。
艺术需要灵感,灵感源于真诚,真诚离不开兴趣,也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艺术之魅力,在于使人过目不忘,百看不厌,耐人寻味,并使精神得到净化和愉悦。
艺术要巧不掩拙,厚不掩薄,实不掩虚,表不掩里。
彼此相互衬托,相映生辉。
艺术靠典型体现,但艺术典型是不可重复的,它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视觉、听觉形象,是用个别表现普遍,特殊体现一般。
艺术充满着动态性和变化性。
艺术美的因素只承认相对和变化,绝对和僵化是非艺术的。
艺术贵在表现性,也只有表现性的艺术才具备震撼人心、高度概括、内涵深刻的特点。
艺术应表现作者对世界的理解、思想和精神,反映我们的良知和激情,应是我们幻想的开始和客观现实的终结。
艺术需要宽容。
宽容是心境,是涵养,是境界,是立身之本,也是成功的美德。
艺术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注重切身感受,强调有感而发,标新立异,独持偏见,撞到南墙不回头,才是成大就的秉性。
艺术不能面面俱到,追求多才多艺,其结果必然少才无艺。
只有让出一片天空,才能赢得整个世界。
艺术不应仅限于审美,也要审悲、审苦、审丑,但绝不能审恶心。
尽善尽美的境界来自于对艺术的真诚,思维的单纯,手法的简洁。
美术是美的艺术,必须具有审美要素,离开了审美要素,抑或成反“美”的东西,只能定性或定名为“丑术”。
高尚的艺术,应具有严肃理性与灵动激情的双重要素,不是世俗情感的发泄,而是升华现实的理想神化。
关于艺术的论文4篇

关于艺术的论文4篇艺术体现和物化着人的一定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艺术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篇1:关于艺术的论文艺术观念与艺术表现摘要:在现代主义之后,艺术不再是拥有高超的绘画技能的代名词,西方教育界普遍将其定义成“视觉艺术”,使艺术外延到一切可使用的艺术手段和材料,艺术家充当思想家和科学家的角色得到延续。
自从1964年4月安迪沃霍尔在纽约首次举办的雕塑展上展出了他的著名作品“布里洛包装盒”后,在美国著名艺术评论家阿瑟丹托的内心产生巨大的震动,在他的笔下,“布里洛包装盒”跨越时间、历史、地域的界限,成为推动艺术发展史进程的象征物,并发出“艺术终结了”的呼喊。
这种观念不断引发人们对艺术的定义及其本质的重新思考,如何平衡艺术品中的观念与技术成为艺术家们开始探索的新课题。
关键词:观念;艺术表现;时代语境;同一性促使我写这篇论文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笔者发现,在学习油画的过程中学生提问最多的问题就是油画的技法是什么?二是大多数人在看过越来越多的现当代艺术品后都会质疑,看似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艺术作品何以有如此成就?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查阅资料,从出现在现当代艺术转折点上的艺术品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在过去7年的学院式教育环境成长过程中,我们更多接触到的是19世纪以前,更确切地说是梵高以前的艺术,对于梵高之后知之甚少,学院教育索性很少提及这段历史,学艺术的学生敏感一些的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这种空白感。
为了在艺术这条路上更好、更稳地走下去,我们不能跨越任何空白,这个空白或许会成为艺术道路上的阻碍。
因为20世纪的艺术完全打破了旧有的绘画模式,观念艺术的范围除了绘画还延伸到雕塑、摄影、装置艺术、环境艺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等等。
笔者希望可以通过对20世纪部分艺术的研究,解答艺术家是如何平衡艺术品的观念与技术,并达到一定艺术高度的问题。
整个20世纪发生了两次轰动全球的世界大战,一战造成了欧洲势力的衰弱和分裂,美日随之兴起,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艺术也随之发生变化。
论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论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艺术源于生活,同时也以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和引导着生活。
艺术与生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能够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情感的寄托。
艺术来源于生活。
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体悟,找到了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创造出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
生活是创造的源泉,艺术是生活的产物。
艺术家以独特的视角去感知和描绘生活中的美好、痛苦、挣扎和无奈,通过艺术作品将这些情感传递给观众。
艺术作品的主题和素材通常都来自于生活的点滴,艺术家将其进行提炼和加工,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艺术也反映和折射着生活的现实和问题。
艺术家通常会选择一些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和素材,通过艺术作品来反映社会状况、人类关系和存在方式。
艺术作品往往能够揭示社会的弊端和人们的痛苦,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艺术家常常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或对人生意义的反思,唤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科技的进步,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音乐、绘画、雕塑、舞蹈等传统艺术形式不断演化和创新,各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如电影、摄影、数字艺术等也不断涌现。
这些艺术形式在与生活的互动中不断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束缚,使得艺术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和现实。
生活的变化也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素材和表现方式,艺术家们能够更好地借助生活的变化来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和社会意义的作品。
艺术与生活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家借助于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来创作出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
艺术丰富和引导着生活,艺术作品通过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给予人们心灵的滋养和情感的寄托。
艺术也反映和折射着生活的现实和问题,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不断创新,生活的变化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素材和表现方式。
艺术与生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好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