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词的艺术美
论文艺术歌曲望月

艺术歌曲《望月》审美特征与演唱处理《望月》是由国风作词,印青作曲的一首优美的艺术歌曲。
其曲调清新,委婉动听,表达了作者对远在天边的亲人无尽的牵挂和思念之情。
本文拟就其审美特征与演唱处理作如下探究。
一、歌曲的审美特征。
歌曲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并再现了社会美。
民族声乐的社会美,就其社会功能来说,指的是民族声乐对人和社会的影响,作用及社会价值。
它所再现的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内容和情感过程,是一种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现象,并揭示其社会产生的效果。
一首好的民族艺术歌曲,在精神上使人感到舒心,同时也可以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比如《望月》的歌声中你仿佛置身于海外他乡,形单影只的你,思乡情浓,海风吹来,人冷心却热,只因海的那边也有亲人和爱人在眺望和牵挂,它会给人以精神的力量,从内在催人奋进,努力拼搏,使小家更美好。
正是这如此美好的歌声让人陶醉,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
二、作品的艺术处理《望月》的艺术处理,主要从情感方面阐述。
首先,正确处理歌曲的情感。
情感是歌唱艺术的髓灵魂。
正确处理歌曲的情感,就要深入理解歌词内容。
歌词中的望着月亮的时候常常想起你,望着你的时候,就想起月亮,是对爱人的赞美,也包含了无尽的忧愁与思念。
后面的世界上最美的是月亮,比月亮更美,更美的你用一种起兴的手法,来衬托出爱人的美爱。
其次,富歌词与情感。
在仔细的把握了作品的曲式的特点基础之后,要有意识的运用在歌唱上,具体的,要清楚歌曲情感基调。
要抓情感特点,适当对比,以更鲜明的表达音乐形象。
在情感上,要在忠实作品基础上,以情带声。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应注意咬字和吐字。
吐字不仅要表达清词义,应感情饱满而且要把句子内涵表达确切。
综上所述,通过对《望月》的审美特征与演唱分析,为演唱者处理声乐作品提出如下实用性建议:当我们拿到一首声乐作品时,不要急着开口就唱,首先应该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审美特征与细节加以了解,对作品的曲式结构加以分析,再次,要对作品艺术处理方面加以细致研究,以及自身必须具备的歌唱基本功底。
论音乐的美

论音乐的美音乐是人类语言之外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让我们可以感知、体会甚至是沉浸于不同情绪和思想之中。
音乐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可以包含歌词、旋律、和声、节奏和各种乐器的演奏和合奏。
音乐变幻莫测,它有着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力,可以将听者引入不同的情绪与状态,这也是音乐之美的一个特性。
音乐之美,当中有许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音乐的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经典元素之一,它有时候像是一个慢慢流淌的河流,有时候像是一只试图打破束缚的鸟儿,不同的欢快、平缓或激昂的节奏都会让人体会到不同的情感,给人带来力量或者安慰。
除了节奏,音乐中的旋律也是美的体现。
旋律是音乐中最容易记忆和感知的部分,它是人们最容易在心中回味和咏唱的元素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首优美的旋律可以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浓重的烙印,让人回想起那些曾经的情感和回忆。
此外,音乐的调性也是音乐之美的体现之一。
调性强调了音乐的音高和音调,这使得它们更加美妙和能够产生情感共鸣。
调性的变化可以引起听者不同的感触,例如,抑扬顿挫的变化可能会让人们产生惊喜和瞬间的激动,而在旋律和和声中体现的凄美和哀愁则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心灵上的触动和共情。
除了这些经典的音乐元素,音乐的演绎方式和音乐家的技能也是音乐之美的一部分。
音乐家在演奏时可以带给听众更为深刻和具体的感受,通过含蓄而有力的演绎来传递情感,让听众沉浸于音乐的世界之中。
音乐演奏者的技巧和创造力,在演奏时加入个人特色,使得音乐具有更加生动、全面和独特的呈现形式。
总之,音乐之美是多方面的,它可以通过不同的音乐元素和演奏方式来表达出来。
无论是轻快欢快的旋律,深沉哀愁的和声,或是技巧和创意的演奏方式,都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独特的美感和情感体验。
音乐之美不仅可以引发听者的情感共鸣和内心的启示,而且可以在人们的思想和感知中引发深度的思考,在不同阶段留下不同的美好回忆和经验。
《鸟儿在风中歌唱》的歌词意境、曲式曲调及演唱-音乐论文-艺术论文

《鸟儿在风中歌唱》的歌词意境、曲式曲调及演唱-音乐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鸟儿在风中歌唱》是我国着名词作家樊孝斌和作曲家刘聪老师创作的一首当代优秀花腔女高音艺术歌曲。
该歌曲讲述了鸟儿在面对人类捕杀时的无助与凄惨,唤醒人们对越来越恶劣的生态环境的深入思考,倡导人类要爱护鸟类,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
要想处理好这首作品,使听者与歌者产生共鸣,并有强烈感染力,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和处理。
一、歌词意境的分析《鸟儿在风中歌唱》这首艺术作品的歌词,如同戏剧一样描写一对鸟儿的爱情悲剧,歌词不长词句简洁,但寓意非常深刻,鸟儿、山岗、笼子、新娘、猎枪这五个典型的画面,把一个可悲的场景刻画得淋漓尽致,使人凄凉之感油然而生。
词作者以拟人的手法,用一只小鸟的口吻和独特的视觉角度去诉说出他(她)对在现实生活中遭受猎(捕)杀时的无助、忧伤、挣扎、呐喊,从而想唤起人类的良知。
在这首歌中有两句歌词特别引人深思,一句是有谁能理解它的忧伤,另一句是有谁能把它带回故乡,这两句是谴责,是祈求,更是呼唤。
全曲的高潮部分,用了大段的啊来表现鸟儿此时催人泪下的哀叹和绝望,仿佛是用鸟儿的哭泣来唤醒人类的觉醒。
整首作品通过拟人的手法,通过鸟儿的自述,写出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而产生的悲惨故事。
在演唱这首作品时,应该尽量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歌词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又一幅鲜活的画面。
鸟儿在凛冽的寒风中,不停地歌唱,不停地飞翔,却不能回到故乡。
演唱者应当把自己化作成那只歌唱的小鸟,置身于这悲戚的画境中,在演唱中做到情感的张弛有度、出神入化、丝丝入扣,才能震撼听众内心深藏的情感,才有那种凄美效果。
二、曲式曲调分析深入解读作品的曲式结构对演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作曲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情感都蕴藏在每个音符中,当拿到这首作品时都应该认真发掘和领会,只有对作品的理解越深,感受越深,在演唱时表达才会越纯真,越完美,越动听。
试论湖南民歌《放风筝》的艺术特色

试论湖南民歌《放风筝》的艺术特色1. 引言1.1 湖南民歌《放风筝》的背景湖南民歌《放风筝》是一首反映湖南民俗风情的经典曲目。
这首歌叙述了一个关于放风筝的故事,歌词朴实无华,却道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心情。
湖南民歌一直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音乐风格而闻名。
《放风筝》作为湖南民歌的代表之一,承载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内涵。
湖南民歌《放风筝》的背景故事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湖南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探湖南人民心灵世界的窗口。
这首歌曲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湖南民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引领着人们走进湖南的音乐世界。
1.2 湖南民歌的悠久历史湖南民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
在湖南地区,民歌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民间情感和文化传统。
湖南民歌的传承历经千年,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
通过代代口传的方式,湖南民歌《放风筝》等经典曲目一直流传至今,触动人们的心灵。
这些民歌反映了湖南人民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观,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湖南民歌的悠久历史为这一地区的音乐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2. 正文2.1 歌曲中展现的湖南文化特色湖南民歌《放风筝》作为湖南省的地方民歌,深刻展现了湖南的独特文化特色。
这首歌曲以轻快欢快的曲调展现着湖南人民的乐观豁达和勤劳朴实。
在歌词中,歌颂了湖南美丽的风景和勤劳的农民,体现了湖南人民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歌曲中还融入了湖南特有的方言和口语,更加贴近生活,更具地方特色。
歌曲中还融入了湖南传统音乐元素,如二胡、琵琶等乐器的运用,让整首歌曲显得更加浓厚的湖南风情。
通过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的融入,歌曲展现出了湖南文化的魅力和特色,让人们感受到了湖南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情趣。
通过这首歌曲,可以深刻领略到湖南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让人们更加了解和热爱这片美丽的土地。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舒伯特(Franz Schubert)是19世纪早期的奥地利作曲家,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
他以其深情的旋律、细腻的表达和质朴的情感而闻名,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将从旋律特点、歌词选择、表达技巧以及艺术歌曲的形式结构等方面来论述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其旋律优美、线条流畅而著称。
他擅长创作富有感染力的旋律,这些旋律线条流畅、旋转自如,给人以深远而富有表现力的印象。
舒伯特的旋律富有抒情色彩,通过音乐语言来表达情感,给人以深深打动的感受。
舒伯特的歌词选择极为精准。
他对词曲的结合非常重视,因此挑选的诗歌大多取材于知名作家的诗作,如歌曲《鱼儿之歌》选自歌德的作品,这使得他的艺术歌曲更加高雅、文化内涵丰富。
舒伯特通过对词语的运用和歌词的选择,使得音乐和歌词之间产生了深层次的相互呼应,既保持了诗歌的表现形式,又兼顾了音乐的要求。
舒伯特善于运用表达技巧,通过音乐的形式来刻画情感。
在他的艺术歌曲中,常常运用声乐技巧来表达歌曲的内在情感。
他经常使用跳音、速度变化和动态变化等手法,以突出歌曲的重要情感,增添无法言表的情感色彩。
在他的艺术歌曲中,绝大多数都有感情的高潮和转折,这些技巧性手法使得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更加生动、感染力更强。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在形式结构上也有独特之处。
他创作的艺术歌曲包括带伴奏的独唱和合唱两部分,其中合唱部分多数为男声合唱。
他的艺术歌曲结构多样化,采用了复调、和声、对位法等形式,丰富了音乐的层次感和情感表达。
他也运用了丰富的变奏技巧,通过对旋律、和声、节奏进行变化和发展,使得歌曲更加引人入胜,充满变化和惊喜。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其旋律优美、歌词选择精准、表达技巧独到以及形式结构多样化而闻名于世。
他通过对音乐和诗歌的结合,将抽象的情感通过音乐语言来表达,使得艺术歌曲的内涵更加丰富、情感更加深远。
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艺术才华,更深刻地表达了人类情感的精华和内涵。
《论艺术歌曲《锦瑟》的艺术特征及演唱技巧》

《论艺术歌曲《锦瑟》的艺术特征及演唱技巧》一、引言艺术歌曲,是音乐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而《锦瑟》便是其中的璀璨明珠。
其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仅承载了古典的诗篇,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演唱技巧在中国艺术歌曲的海洋中独树一帜。
本文旨在探讨艺术歌曲《锦瑟》的艺术特征及演唱技巧,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艺术歌曲《锦瑟》的艺术特征1. 诗词与音乐的完美融合《锦瑟》的艺术特征首先体现在诗词与音乐的完美融合上。
该曲以李商隐的诗作为歌词,通过音乐的形式将诗的情感和意境完美地呈现出来。
其旋律富有诗意,情感深沉,如泣如诉,将李商隐的诗意和情感通过音乐传达给听众。
2. 独特的音乐结构《锦瑟》的音乐结构独特,旋律优美。
其以古典音乐为基础,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使得整首歌曲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感。
同时,其音乐结构严谨,各部分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使得整首歌曲在情感上达到了一种完美的统一。
3. 情感深沉、内涵丰富《锦瑟》的另一大艺术特征是其情感深沉、内涵丰富。
整首歌曲以一种哀怨、沉思的情感贯穿始终,通过音乐将诗的情感和意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同时,其歌词富有深意,引人深思,使得整首歌曲在传达情感的同时,也给予了听众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演唱技巧1. 声音的运用在演唱《锦瑟》时,应注重声音的运用。
首先,要运用优美的音色来表现歌曲的诗意和情感。
其次,要注意音量的控制,使声音在保持清晰的同时又不失深情。
此外,还需注意音色的转换和运用,如通过对音色变化的巧妙处理来表现歌词中的情感变化。
2. 情感的表达演唱《锦瑟》时,情感的表达至关重要。
应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基调,以深情、哀怨的情感来演绎整首歌曲。
同时,要注重情感的层次感,通过细腻的情感变化来表现歌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深度。
3. 呼吸的控制呼吸是歌唱的源泉,也是演唱《锦瑟》时必须掌握的技巧之一。
在演唱过程中,要注意呼吸的控制和运用,使呼吸与旋律、情感相协调。
在关键的地方适当换气或停顿,以保持声音的稳定和连贯性。
论乔羽的歌词艺术成就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艺术百家 21 年 第 8 总第 17 00 期 1 期
HUNDRED CH 0OLS I ARTS S N
口
文 章 编 号 :0 3—90 2 1 )8— 3 9—0 10 14(0 0 0 0 6 2
论 乔 羽的歌 词艺术 成就
林铁 简德 彬 ,
L N i 。JAN De—b n I Te I i
乔 羽先生集剧 作家 、 诗人 、 作 家于 一身 , 电影 、 词 在 电视 、
歌剧 、 诗歌 、 文 、 散 歌词及文艺理论诸 领域成 就卓越 , 歌词 成就
( 94 中的歌词 。这一 时期 的作 品主要 表现 为歌颂 新 中 国, 16 )
( . 首大 学 文学 院 , 1吉 湖南 吉 首 46 0 ;. 10 02 吉首大 学 张 家界 学 院 , 湖南 张家界 470 ) 200
摘 要 : 羽 先 生 一 生 创 作 6 乔 0余 年 , 新 中 国 每 一 个 重 要 的 历 史 时 期 都 留 下 了伟 大 的 在 词 作 经 典 。他 的作 品 , 终 保 持 时代 的 先 进 性 、 美 的 现 代 性 、 富 的 民 族 性 以 及 亲 和 的 大 始 审 丰 众 性 , 艺 术 成 就 , 新 中 国社 会 主 义 文 艺创 作 实 绩 的 一 个 被 广 泛 认 可 的 标 杆 。 其 是
(9 4 、 思念》 18 ) 《 18 ) 《 ( 9 7 、 说聊斋 》 18 ) 《 阳红》 19 ) (9 7 、 夕 (93 、 《 爱我 中华 》 19 ) 《 (9 3 、 金色 的小 月亮》(9 7 、 黄 果树 瀑布》 19 ) 《
(9 9 、 小糊涂仙浪漫 曲》(0 2 等 。这是 全面 开花佳作 连 19 ) 《 20 ) 连 的创作喷发期 ,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 背景下 , 乔羽先 生的作 品
论艺术歌曲《幽兰操》的艺术特征及演唱技巧

一、概述《幽兰操》是一首经典的艺术歌曲,由著名作曲家梅丽创作,广受欢迎。
这首歌曲以其动人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而闻名,被广大音乐爱好者喜爱和演唱。
在我国传统音乐中,艺术歌曲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其演唱技巧与艺术特征更是引人注目。
本文将探讨《幽兰操》这首歌曲的艺术特征及演唱技巧,旨在深入挖掘这首经典艺术歌曲的内涵与魅力。
二、《幽兰操》的艺术特征1. 深情的旋律《幽兰操》的旋律深情动人,充满深沉的情感。
通过旋律的起伏和抒情的表达,歌曲传达了一种沉郁迷人的氛围,引人忍不住沉浸其中。
2. 精妙的词曲配合歌词与旋律的完美结合是《幽兰操》的一大特色。
歌词表达着深情的思念和眷恋之情,而旋律则将这些情感诠释得淋漓尽致,使得整首歌曲既有情感的宣泄,又有音乐的魅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 典雅的表现形式《幽兰操》在表现形式上典雅大气,体现了我国古典音乐的特色。
其独特的旋律和歌词展现出典雅高贵的气质,为这首歌曲增添了诗意的韵味。
三、《幽兰操》的演唱技巧1. 情感的把握在演唱《幽兰操》时,演唱者需要准确把握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通过婉转柔情的唱法,将歌曲中所传达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2. 声音的控制《幽兰操》的演唱中,需要掌握声音的抑扬顿挫,灵活运用音调变化,使声音在表达情感的更好地契合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语言的处理歌曲中的语言处理也是很重要的一环,需要用柔美的语音去表达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让听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境。
四、结语《幽兰操》作为一首经典的艺术歌曲,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其深情的旋律与精妙的词曲配合,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特征,而在演唱技巧上,情感的把握、声音的控制以及语言的处理也是关键。
期望本文的分析内容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演绎《幽兰操》,使更多人能够欣赏到这首经典艺术歌曲的魅力。
五、《幽兰操》的情感表达1. 深情的思念《幽兰操》所传达的情感主题主要包括深情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歌词中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关怀,以及对故乡美好回忆的眷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第1期 201 1年3月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J0URNAL OF EDUCAT10N INS1'1.I1ITE 0F TAlYUAN UNIVERSnTY Vo1.29 No.1
Mar.20l l
论歌词的艺术美 雷 丽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山西太原030001)
[摘要】作为一种与音乐结合的语言艺术,歌词既具有音乐属性,又具有文学属性。这就使得它一方 面必须适合曲调的表现:另一方面又必须坚持语言的诗化,要求凝炼、准确。 [关键词】歌词;音乐艺术美;曲调;文学艺术美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016(2011)01-0107—03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各自的表现特点与创 作规律。歌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是通 过词、曲的有机结合来共同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的。 一、歌词的音乐艺术美 歌曲是歌词与曲调的结合。或者说是文学与音 乐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它不仅通过音乐,而且通 过诗的语青共同表现思想内容,创造形象。 诗歌与歌词都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实际 上.最早的诗歌就是歌词。诗歌本质上就是能唱的 歌词,以我国最甲.的诗歌总集《诗经》为例,它 “最初都是乐歌.只足I11于古乐失传。后人已无法 了解风、雅、颂各自在音乐上的特色了” ,而之 后的乐府民歌。包括我同诗歌发展最辉煌}J寸期的唐 诗、宋词、元IfI1,也全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歌词。 但必须明确的一点足:歌词,f:不仅仅是涛歌,它还 具有音乐属性.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一首好的歌 词应该是一首好诗.似一首好的诗. 不一定足一 首好的歌词”。f}1于歌词必须与曲调结合才能完成 它的功能.这也就决定了歌词必须以llI{调为主.它 的语言要尽可能明快简沽.韵律:}卜奏要尽可能紧凑 整齐。作为听觉的艺术,它要求通过内心的直接感 受去渲染情感.要求凄者的瞬间领悟,而不是像诗 歌一样川典故或者复杂的哲理.可以让读者慢慢领 会。所以对歌词来说.它必须结构严谨、短小精 悍、凝炼集中、以少总多。而作为一个有机的整 体,歌词的作川必须通过适合的IIll凋来文现。二者 的完美结合.可以使歌词表达的思想或者情感更加 收稿日期:2010一l1—3O 作者简介:雷丽(1978一),女,山西平遥人,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助教。 深刻地体现出来。以《唱支山歌给党听》 (焦萍 词,践耳曲)为例,歌词通过深切的比喻与鲜明的 对比。形象地抒发了人民对党的无限深情和对旧社 会的无比仇恨。歌词语言本身就已经刻画了鲜明生 动的艺术形象,但它却并不能代替歌曲的整个艺术 形象。只有当我们演唱这首歌曲时。才体会到诗的 语言通过音乐的旋律、:}了奏等特有的表现手段.产 生了更为深刻的艺术效果: 螳 I 2一I 5356 l1.一2 I 35鑫765 I6 唱支山 歌 }占党 听・ 我把 觉来比母 亲, 歌曲一开始就以优美质朴的旋律和舒缓深情的
节奏,展现了无限深情、无限亲切的意境。lIl1凋着 莺抒发了“我把党来比母亲”这一句。音调【h低处 涌向 实有力的主音1.而后转到优美的6 7音。委 婉之中又爽朗,平易之中又深情,更加突出了诗的 语言形象。下面两旬:
l叵l I 2。I oI3l I叫 I 母亲 只生了我 的身・ 觉的 光 库 照我心 随着感情的深化与对比。曲调进一步突山了
“党的光辉”这一句的语言形象.有力地倾诉了对 党无限热爱的感情。然后:
’一 66 7 一 旧社
I Lo l l l 彝l 一
赣 --7- 抽我舅. 舍恨 甘淋 潞. 这深沉的『¨1调.是痛苦的回忆与强烈的控诉。 “鞭子”两字的休止符运用。突出了这种感情的抒发。 紧接着}¨{调以激昂的旋律、铿锵的节奏来表现:
一107— 2011年 雷 丽:论歌词的艺术关 第1期 , l l 3一l l2一 璺l ̄9_o3__0.o i 9 1蝉
菇产 觉 号召巍嗣董爵, 夺谴,It子 捧数人.菇产嵬 导召我
6 565f2f5一lf 3一f 丝f 量 f垒6 2f 5一f
同一语句的曲调变化再现.犹如进军的号角, 嘹亮激越。展现了党给予人民的无穷无尽的力量。 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语气变化.而且极大地增强人物形 象的表现力。最后llfI调主题的再现与结尾处的变化:
. f 45 654l叫I 党的光 挥 照我 心. 这句加深了对党热爱的感情.突出了所要歌颂
的主题。尤为体现了歌词的音乐艺术美。 综上分析可见.歌词是说明表现什么.而乐曲 则说明怎样表现;歌词的内容借助音乐加以渲染, 形象更加鲜明;乐f¨1的感情通过歌词的说明则更加 具体而明确。两者有机地结合.达到词lflI) 茂、完 美统一的要求,就更能激动人心,富有表现力。 二、歌词的文学艺术美 情.对于任何艺术表现的蕈要性都是不容置疑 的。而对于诗,尤其是音乐文学的歌诗,它的本体 从属于诗体,以抒情为主旨。但同时它又作为音乐 的从属体的歌词,则更需要适应音乐的强烈抒情 性。如《我热恋的故乡》 (广征词,徐沛东曲), 这首歌一般赞美故乡美的常态——去铺陈瑰丽的山 水景色和堆砌华美的辞藻佳句,而并不避讳“我的 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外水,一条时常于 涸的小河。依恋在小村的周同”。尽管在“忙不完 的黄土地上”男人累弯了腰,女子紧锁愁眉,在 “贫瘠的土地上”年年辈辈仍然收获甚微……然而 面对严酷的现实,人们并不气馁,而足一往情深地 抒发着: 哦!故乡.故乡! 亲不够的故乡土. 恋不够的家乡水, 我要川真情和汗水.把你变成地也肥呀水也 美.
这里没有虚幻的夸饰.没有空泛的壮语,有的 是“真情和汗水”.有的是一腔赤子之情。人们赞 赏这首歌.认为这首歌像是“|}I华大地上一幅幅真 实古朴的画卷从我们心头掠过.一种难以川语言表 达的感情,激起了阵阵狂澜,撞击着我们的心扉, 摇撼着我们已感到疲惫的思想肢体。高扬起了我们 ~1{)8--
真正的骨气和自尊。”并以“朴素、豪迈的意蕴与 风格……震动了千万人的心灵。人们听着它。唱着 它.身心涌起股股热流。牵动起对祖国民族和自我 的无限思虑,唤起了对生命的强烈意识。” 就是 真情的审美效应与力量 诗情的渗透,自然并不意味着敞作深奥,也不 意味着词多才意深.翻来覆去.没完没了。精深。 既是精粹也是精炼,有时诗思来潮,捕捉住一点着 意开掘,同样可以达到情深意切的艺术效果。如: 我爱你.塞北的雪. 飘飘洒洒漫天遍野 . 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 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 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呦。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 春天的使节。
我爱你。塞北的雪. 飘飘洒洒漫天遍野。 你川那白玉般的身躯. 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 你把生命融进土地呦,滋润着返青的麦苗,迎 春的花叶。 啊. 我爱你.塞北的雪, 塞北的雪……
——王德《我爱你,塞北的雪》 这是一首情深意叨、清新隽永和充满诗情画意 的精美词作。美在它的立意精深。它为大自然的一 般雪景注入了生命。那足;五人化的雪的精灵,那飘 然轻盈的舞姿,那沽白纯净的心灵.作为春雨的亲 女H妹、春天的使节.t}=她飘飘洒洒漫天遍野地创造 了一个“飞雪迎春到”的美妙情境;让那冷峻的寒 冬预示了春意盎然、大地回春的前景;使那高洁素 雅、鲜明生动的美的雪人,扑进了每个人的情怀, 拨动你的心弦,震撼你的情思……但词作并未至此 止步,如果说词的第一段是“雪的迎春”的话,那 么第二段则是“雪的献身”.它是词义与阋情的深 化,足景与情的升华。它H】品莹清白的身躯去装点 闪光的世界,}卜那无私奉献的生命融进辽阔无垠的 大地。她i卜大地回春,她使大地生辉.她川自已的 生命所“滋润”的何止是“返青的麦茁。迎春的花 叶”,而是整个大地春天的生命。而就歌词的形象 表现特点来看,实际上只有以抒情为主或叙事为主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 1(总第98期) 两火类.即抒情歌词与叙事歌词, Ill t嗣的内容与 形象的丧』=!{!不同.在音乐形象L的衷现也就有了njJ 显的蓐片,同【il』也就i¨现丁表现不同音乐形象的歌 IIfl休裁。如颂歌、战歌、进行『Il1、劳动歌fff{、歌舞 fII{、抒情歌Il;I、叙事歌IIlI等 除叙鸯干歌lljl外.其他 体裁也者I5足以抒情为 的歌If『J 为丫提高歌iq0:,l作 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须丁解币lI掌握各种体裁在音 乐彤象0:'J'11- ̄ 的特点。 抒情歌词以直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表现革 命愿望与崇高埋想 见长 ,它没有完整的故事情 和具休的人物形象。这类歌词基本上是集体肜象的 高度概括.它对 型形象的 造要求更富有艺术感 染力 而j面过“我”等的直接抒发感情的歌词.u土 同样不是某个人的具体形象.而足具有 型 的集 体彤象的反映 : —颗 I:心一卡I:枪. 我为 l团守边疆 肛l沙斋 了 J{毒占 刀. 雨水为我洗军装。 脚_1 “I路j :比京. 红心永向红人… 要 战 f:责任是什么? 保] 伟火报团紧握予 l・枪。 ( 贵、_人为: 《保卫祖 紧握枪》) 叙事歌词足在叙述敞事中来展观具体的人物形 象的 它以叙事为主,但Ⅱ土具有强烈的抒情成分。 它与小说、戏剧不同,没有复杂的情: 变化,没有 激烈的矛厢冲突.情= 可以有较人的跳跃,更集【fJ 地选抒・个她型的 卜f。 侧面去刻 人物.在有 的 篇幅 仍然能 造碘型的彤象,、以<老房东“查 铺”》 ( 祥、刘薇词)为例,这 短的二十四句 歌词给我们iJl=述丁一一段多么动人n 炙事。 敞事的" ,作者函 先给我们介纠了故事的 型环境、时问(半仪)、地点(老房东家)_fj景物、 以及 心事件 查铺)与 人公.在我ffJ面前出现 了一・个怀着尤限深情的革命母亲的形象 “星儿『人j 坠夜空\门儿弯弯挫IlI顶\老房尔半夜= 更来查 铺\于 捧着一盏灯。”之后足故事的整个经过和 老房东“查铺”的具怵情节..通过她型细节 狲写 刻画人物I,l勺形象。第二段丌头,足两句鲜f{JJ的刘‘ 比句, “胸rII的情 r斤承\JJfJJ步迈得鹅j巳轻”, 也 娘深传/f 眠.求 战 H门烧炕、 一 这胸 -Il火热的阶级爱。真是“下f ”lJ5lT『!似她义 Il吵 醒战十们, “鹅毛轻”则形象地勾勒了这一・动人的 情景。第 段既足舣事的发展 补进,也足“老房 东”尤限深情的内心独自。“战:f ffJ r坐:米野营\爬 过了多少山哪越过了多少岭啊\ 天练走又练打\ 梦里还在喊杀声 ”既生动地表现丁战:卜们的战 激情,义揭开了“老房东”想笑又・…笑出卢的谜 底。生动地捕写发挥了“虚”rll有“实”、 “静” l_fll有“动”的效果。第四段涵过回忆对比.使“老 房东”无限喜悦与赞美的深情涌上心头。 “举起红 灯仔细瞧\越看心里越高必\一个个郝像老八路\ 多好的战十多好的兵 ”揭示了人民军队继承了光 荣的革命传统.表现山老火娘在抗I__I战争和解放战 争fI’f期就曾足为人民军队服务过的“房东”.为下 而的描写 F了伏笔。第五段是故事发展的高潮. 把老火娘的形象表观得更l』JII高大丰满.把人民军队 人民群众的m肉关系揭示得更加深刻有力。 “人 民的战一I:人民爱\老房东还屉7JI;革命的老传统啊\ 掖好了被角添旺了火\慈母心啊阶级的情。”老人 娘给子弟兵带来的“温暖”正体现丁“人民军队人 民爱”的伟大阶级深情 最后一段: “星儿 闪缀 瘦空.川儿弯弯抻IlJ顶”两句简 的前后照应的闻 句,足作者居高临下俯视着那弯月星空深傻的山 村,从一家“老房东”看到了下家万户的“老房 东”:从“也房东”于里捧着的一盏红灯,看到了 丁万盏红灯;从“老房东”一颗热爱人 子弟兵的 红心,看到厂下万颗火热的红心。 “一盏盏红灯一 颗颗心,处处都足军民情”.从形象的 遍性的描写 中进一步增强了形象的 型性.使上题的深化与强烈 感情的抒发达到了更加完美的境地。 总之.歌词的艺术慨括既要抓住具有典型说服 力的生活事件与细节,义要省略不必要的段、句。 把偶然的干¨次要的现象抛弃.把水质和特殊的现象 综合起来,才能在歌涮』 特有的篇幅和容量中,表 现更加丰富的内容.出.才可能使歌词的内容与形式 达到完美的结合.体现歌i二J的文学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