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题:第3单元单元综合测评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练习:单元综合测评3 第3单元+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练习:单元综合测评3 第3单元+Word版含解析

单元综合测评(三)第三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16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数罟..不入洿池数罟:许多网B.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的地方C.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A[数罟:细网。

]2.下列各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45412089】①序八州而朝同列②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③商人重利轻别离④问君西游何时还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⑥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A.⑤⑥⑦B.①③⑤C.③⑥⑦D.②④⑤A[①序:名词用作动词,排列座次;②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③重、轻: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轻视;④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七十者可以....食肉矣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会盟....而谋弱秦D.宽厚而爱人C[会盟:古代诸侯间会面和结盟的仪式。

A项,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许可。

B项,古义:特指长江、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D项,古义:两个词,爱,爱护;人,人民/今义:指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男女的一方。

]4.下列语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45412090】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④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A.①⑤⑧/②/③⑥/④⑦B.①⑤/②⑧/③⑥/④⑦C.①⑤/②/③⑥/④⑦/⑧D.①⑤⑧/②/③/④⑥⑦C[①⑤为宾语前置句;②为定语后置句;③⑥为被动句;④⑦为状语后置句;⑧为判断句。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4分)【导学号:45412091】(1)《荀子·劝学》中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训练:第3单元测评(附答案)

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训练:第3单元测评(附答案)

第三单元测评(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演练(21分)1.下列对通假字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答案:A解析:“无”通“毋”,不要。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树.之以桑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天下云.集响应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答案:C解析:C项,名词用作状语;A、B、D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

3.下列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七十者可以..者..食肉矣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闻道有先后答案:D解析:A项“可以”,古义为可以凭借,是两个词;今义是一个词,表示可能、能够、认可、同意之意。

B项“寄托”,古义为安身;今义为托付,或者指把希望、理想、感情等放在某些人或事物上。

C项“博学”,古义为广泛地学习;今义指学识渊博,学问丰富。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答案:C解析:A项“而”,前者为连词,表转折;后者为连词,表递进。

B项“于”,前者为介词,比;后者为介词,表示引进动作的对象。

C项“之”均为结构助词,的。

D项“其”,前者为语气副词,表揣测,大概;后者为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

5.下列句式属定语后置的一项是(3分)()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答案:A解析:B项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被动句;D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6分)(1)不违农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______,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______________,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综合测试习题(带解析)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综合测试习题(带解析)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综合测试习题(带解析)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综合测试习题是人教版第四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考试常出现的内容,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综合测试习题拿来练练手,一起来看看吧!二、阅读鉴赏(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习题。

(15分)柯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

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

可是,他滚下楼的时候,偏巧华连卡回来了,带着两位女士。

她们站在楼下,怔住了。

这在别里科夫却比任何事情都可怕。

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

是啊,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

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说不定又会有一张漫画,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吧。

……等到他站起来,华连卡才认出是他。

她瞧着他那滑稽的脸相,他那揉皱的大衣,他那雨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来的,就忍不住纵声大笑,笑声在整个房子里响着:“哈哈哈!”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

他没听见华连卡说什么话,他什么也没有看见。

一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从桌子上撤去华连卡的照片;然后他上了床,从此再也没起过床。

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

我们都去送葬。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

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

局面并没有好一点。

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6.“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但为什么“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却“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4分) 【答案】这正表明了环境的恶劣、人们的恐惧,不敢流露真情实感,正是专制统治的结果。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1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饿殍(piǎo) 逡巡(qūn) 弃甲曳兵(yè) 丢三落四(luò)B、中绳(zhòng)句读(dòu) 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C、庠序(yáng) 氓隶(méng) 度长薭大(duó) 抛头露面(lù)D、供养(gōng) 经传(zhuàn) 贻笑大方(yí) 间不容发(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B、迁徙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崛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D、谪戍孝悌锲而不舍人才汇萃3、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日出江花江胜火D、引人入胜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危(高)乎高哉凡六百一十六言(字)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C、合从(通“纵”)缔交赢粮而景(通“影”)从D、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南(向南,动词)取汉中5、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B、序八州而朝同列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6、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心一也用心:使用心力B、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C、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单元综合测评(一) 第一单元(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A.网络文学走过十年之路,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B.德国诗人歌德作《浮士德》延续六十年之久,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一切优秀的作品,都不是侥幸偶得之物,而是不辞艰辛惨淡经营....的成果。

C.相信只要有踌躇满志....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一抓到底的作风,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当前困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取得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新胜利。

D.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E.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解析】A项,冰山一角:原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现在多用作事物暴露出来的部分。

不合语境。

B项,惨淡经营: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也形容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C项,踌躇满志:对自己的现状或者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不能形容精神,使用对象错误,根据语意应用“志在必得”。

D项,尘埃落定:比喻事情经过许多变化,终于有了结果;或经过一阵混乱后将结果确定下来。

运用正确。

E项,崇论宏议: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

运用正确。

【答案】A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劳动者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九成行业周工时超过40小时,隐藏其后的事实就是众多劳动者休息权利无情剥夺。

B.截至目前,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1.7万公里,动车组列车运营数量达1 800组,每年发送旅客9.1亿人次,均位居世界第一位。

C.我们曾经推崇鲁迅怀疑、批判和抗争的精神,然而在当下,不但这种精神没有被很好地继承,而且被很多人遗忘甚至铲除。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卷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检测(二)(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共8题,每小题3分,合计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弃甲曳.兵(yè)舟楫.(yī)崤.函(xiáo )万乘.之势(chéng )B、跂.而望矣(qì)驽.马(nǔ)句读.(dú)亡矢遗镞.(cù)C、庠.序之教(yáng )跬.步(guǐ)行.伍(háng )六跪二螯.(áo )D、锲.而不舍(qiè)孝悌.(tì)郯.子(tán )割地赂.秦(lù)2、下列句子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②数罟不入洿池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④振长策而御宇内⑤涂有饿莩而不知发⑥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⑦輮使之然也⑧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⑨赢粮而景从⑩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①②③⑤⑥⑦⑨⑩B、②③④⑤⑦⑧⑨⑩C、①③⑤⑦⑧⑨⑩D、①③④⑤⑥⑧⑨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B、古之学者..必有师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4、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1)例:秦孝公据崤函之固.()A、君臣固.守以窥周室B、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2)例:将数.百之众()A、数.罟不入洿池B、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C、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D、数.不胜数(3)例:以.五十步笑百步()A、申之以.孝悌之义B、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C、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D、斧斤以.时入山林(4)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A、锄櫌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5、从下列句子中选出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考试指南报·高一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山东省兖州市第六中学 272100 景波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参.省(cān)驽.马(nǔ)弃甲曳.兵(yè)庠.序之教(xiáng)B.作难.(nàn)跬.步(kuǐ)木直中.绳(zhòng)金石可镂.(lòu)C.行.伍(háng)逡.巡(jùn)万乘.之势(shèng)六艺经传.(zhuàn)D.饿莩.(piǎo)数.罟(cù)瓮牖.绳枢(yǒu)度长絜.大(qiè)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青年人担负着时代的使命,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B.这个罪犯的父亲就是横行乡里的痞子,如今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他的父亲还坏。

C.他和瑞丰的表现都很好,他欣赏瑞丰的表现也只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D.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灯会,夫子庙地区进行了改造,北口的一些商业楼被拆除,气宇轩昂....的状元楼前辟出了一片绿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不同层次的各类人才来保证,既需要一大批企业家和科学家,也需要数以千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B.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的羡慕、崇敬,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是否做出贡献。

C.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一经面世,便大受欢迎;其图案设计与色彩运用,都凝结着美术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

D.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说,伊拉克拒绝了英国提出的释放被伊海军扣押的15名英国士兵。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008年奥运会会徽的正式名称是“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推荐下载】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推荐下载】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键入文字]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为大家推荐了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语文基础知识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舟楫(yī)曳兵(yè)跬步(guǐ)鸡豚狗彘(tún)
 B、强谏(qiáng)骐骥(jì)逡巡(qūn)金石可镂(lòu)
 C、屏息(bǐng)纤腰(xiān)爪牙(zhuǎ)亡矢遗镞(cú)
 D、鞭笞(chī)劲弩(nǔ)藩篱(fān)万乘之势(chéng)
 答案:1.B(A楫jí跬kuǐC爪zhǎo镞zúD弩nú乘shèng)
 2、下列各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颓圮修葺脍灸人口青出于兰而胜于兰
 B.寒喧饿俘铤而走险揭竿而起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综合测评(三) 第三单元(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东割膏腴之.地D.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解析】A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

B项,介词,比/介词,表示引进动作的对象。

C项,“之”均为结构助词,的。

D项,语气副词,表揣测,大概/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

【答案】 C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罟..不入洿池数罟:许多网B.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C.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解析】A项,数罟:细网。

【答案】 A3.下列语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39282112】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④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A.①⑤⑧/②/③⑥/④⑦B.①⑤/②⑧/③⑥/④⑦C.①⑤/②/③⑥/④⑦/⑧D.①⑤⑧/②/③/④⑥⑦【解析】①⑤为宾语前置句;②为定语后置句;③⑥为被动句;④⑦为状语后置句;⑧为判断句。

【答案】 C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天下云.集响应D.外.连衡而斗诸侯【解析】A、C、D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B项,名词作动词。

【答案】 B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2)七十者衣帛食肉,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答案】(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黎民不饥不寒(3)吾未见其明也二、阅读理解(3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16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贾生名谊,洛阳人也。

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

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征见。

孝文帝受釐[注],上因惑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注】釐: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数年怀王骑/坠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B.居数年/怀王骑/坠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C.居数年/怀王骑/坠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D.居数年怀王骑/坠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解析】“居数年”为表示时间的词语,显然应该单独隔开,排除A、D两项。

“无后”是指梁怀王没有留下后人,应该单独断开,排除B项。

【答案】 C7.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廷尉”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

秦汉至北齐主管军事的最高官吏。

B.“博士”在古代指专精某种技艺的人,也指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C.中国的“公卿”是“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公”即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

D.“太傅”,中国古代职官,为辅导太子的东宫官。

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

【解析】“廷尉”是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

【答案】 A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谊十几岁时就因能诗善文闻名当地。

为官之初,曾得到同僚们的肯定,也深得皇上的赏识,一度被破格提拔。

B.贾谊受到皇上的重用,奉命制定出许多新的法令制度,但遭到朝中绛、灌等人的忌妒,诽谤他年轻学浅,总想着擅权弄事。

C.贾谊从长沙被召回,当时皇上正在虔诚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便详细地向他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

D.贾谊多次上奏疏给皇上,陈述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解析】B项,“奉命制定”错误,根据原文,他只是修订各项法令的提议者。

【答案】 B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1)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

(3分)译文:(2)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4分)译文:【答案】(1)(贾谊)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因为是被贬谪离开,内心非常不愉快。

(2)梁怀王是孝文帝的小儿子,最受孝文帝宠爱(文帝最宠爱他),又喜欢读书,(文帝)因此才让贾谊当他的老师。

【参考译文】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

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诗作文闻名当地。

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召他到衙门任职,特别恩宠他。

孝文皇帝即位之初,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为全国第一,旧时和李斯同乡并且曾经向李斯学习过,(皇上)于是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

吴廷尉就向孝文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年轻有才,很精通诸子百家的书。

孝文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

当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同僚中年纪最轻。

每次皇帝下令让臣子们讨论问题,各位老先生们都无法应对回话,而贾谊就替他们一一应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

各位老先生们都认为贾生很有才能,自己比不上他。

孝文帝也非常喜欢他,破格提拔他,贾谊一年之内就升任到太中大夫。

贾谊认为汉朝从建立到孝文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国家安定团结,正是应该修正历法、变易服色、制订法令制度,确立官职名称、振兴礼乐的时候。

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尊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

孝文皇帝刚刚即位,多谦让而无暇变法改制。

但后来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这些主张都是贾谊提议的。

于是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让贾谊担任公卿之职。

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妒嫉他,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

”此后,皇帝也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就派他去担任长沙王的太傅。

贾谊辞别皇帝后前往长沙赴任,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因为是被贬谪离开,内心非常不愉快。

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了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

贾谊担任长沙王太傅有三年,被召进京城拜见皇帝。

当时孝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文帝因为有惑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

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

到半夜时分,孝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时移动坐席向前靠拢。

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超过他了,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

”过了不久,孝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是孝文帝的小儿子,最受孝文帝宠爱(文帝最宠爱他),又喜欢读书,(文帝)因此才让贾谊当他的老师。

孝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为列侯。

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就要从此兴起了。

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但是孝文帝不肯听从。

几年之后,梁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

贾谊认为这是自己做太傅没有尽到责任,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

贾谊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17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导学号:39282113】沈焕,字叔晦,定海人。

试入太学,始与临川陆九龄为友,从而学焉。

乾道五年举进士..。

召为太学录,..,授余姚尉、扬州教授以所躬行者淑诸人,蚤暮延见学者,孜孜诲透,长贰①同僚忌其立异。

会充殿试..考官,唱名日序立庭下,帝伟其仪观,遣内侍问姓名,众滋忌之。

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焕曰道与职有二乎引《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言路②以为讪己,请黜之,在职才八旬,调高邮军教授而去。

后充干办浙东安抚司公事。

高宗山陵③,百司次舍供帐酒食之需,供给不暇,焕亟言于安抚使郑汝谐曰:“国有大戚,而臣子宴乐自如,安乎?”汝谐属焕条奏。

充修奉官,移书御史,请明示丧纪本意,使贵近哀戚之心重,则茇舍菲食自安,不烦弹劾而须索绝矣。

于是治并缘④为奸者,追偿率敛者,支费顿减。

岁旱,常平使分择官属振恤,得上虞、余姚二县,无复流殍。

改知婺源,三省类荐书以闻,遂通判舒州。

间居虽病,犹不废读书,拳拳然以母老为念、善类凋零为忧。

卒,丞相周必大闻之曰:“追思立朝不能推贤扬善,予愧叔晦,益者三友,叔晦不予愧也。

”焕人品高明,而其中未安,不苟自恕,常曰昼观诸妻子,夜卜诸梦寐,两者无愧,始可以言学。

追赠直华文阁,特谥.端宪。

焕之友舒璘字元质,奉化人。

璘乐于教人,尝曰:“师道尊严,璘不如叔晦,若启迪后进,则璘不敢多逊。

”(节选自《宋史·沈焕传》,有删改) 【注】①长贰:指官的正副职。

②言路:指言官。

③山陵:此指营造陵墓。

④并缘:相互依附勾结。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焕曰/道与职有二乎/引《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B.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焕曰/道与职有二乎/引《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C.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焕曰/道与职有二乎/引《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D.或劝其姑营职道/未可行也/焕曰/道与职有二乎/引《孟子》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