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东汉的灭亡介绍

合集下载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件ppt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件ppt

这件陶城 堡模型反映 了东汉时期 南方小型庄 园建城堡自 卫的情况。 从模型上看 四周有高墙, 四角建有角 楼,可以了 望和防卫。
东汉庄园中普 遍出现大型的 藏粮仓库,都 开有风窗,保 持通风,但风 窗都开在高层, 防止粮食被窃, 而地层还有围 墙、阙形门等 以便防御。
汉代庄园中常 见的望楼,高 坐的顶楼上悬 挂大鼓,并有 武士巡视了望, 一有敌情,实 行防御。从这 件望楼模型可 以了解当时豪 强地主称霸一 方、拥兵自保 的情景。
四、黄巾起义
1、原因:政治腐败,

税严重,灾荒连年
2、时间:184年
3 、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 治,使其一蹶不振
3、黄巾起义的口号
——
岁苍
在天
甲已
子死
,,
黄 巾 军 预 言
天黄 下天 大当 吉立 。;
你能解释这则 语言预言是含义 吗?如不明白可 问同学老师。
张角创立太平道,以宗教的方式笼络人 心,在贫苦农民中树立了威望,信众多 达数十万。张角利用他在民众中的威望, 将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 州的信众分为三十六方 ;大方万余人,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 小组讨论: 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 (1)统治者都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 教训;
• (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 • (3)统治者善于用人; • (4)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
家统 一,行之有效的政策长期坚持 等。
一、东汉的建立
1、时 间: 公元25年 2、建立者:刘秀(光武帝) 3、都 城: 洛阳
刘秀(公元前6年—
公元57年)南阳蔡阳人,
西汉宗室后代。王莽篡汉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C 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 D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三、外戚和宦官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争斗,使社 会混乱,人民遭殃,最终导致
A 外戚的权力膨胀 B 宦官得宠,把持朝政
C 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D 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
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帝几乎都是幼年即位,皇帝身边的宦官、外戚开始相互残杀, 交替专权。
材料二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什么时期的政治状况?它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权的政治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是哪一起义的口号?文中的“甲子”指哪一年?“苍天”和“黄天” 各指代什么? (3)材料二中涉及的这次起义的领导者是谁?起义有何突出特点? (4)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无联系?为什么?
《后汉书·刑法志》记载:在光 武和明帝时期,人民免去了“兵革 之祸”,而有“乐生之念”。 “五谷登衍”“蚕麦善收”“吏称 其官,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 安平”的景象。
社会安定 经济好转
光武中兴 学习内容1
三、光武中兴
实例:
光武帝初年,全国户籍人口仅有1000多万,到光 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统计,已达2100万,又经 明帝、章帝,到了和帝十七年(公元105年)时,耕地 面积达730多万,户籍人口达到5300多万,已接近西 汉盛世水平(5959万),这个人口数字与后来的盛唐 时期不相上下。
一、西汉后期政局——西汉灭亡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 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 外戚势力坐大,西汉帝国日衰。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西汉政权。 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光武中兴 学习内容1
二、东汉建立
前因: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

七年级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

七年级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 中兴”的繁荣局面。概括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 因?
1、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 农民负担 3、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节俭等
东汉陶制 院落模型
陶院落特点 城堡庭院深邃 楼台重叠错落
外有高墙,边有角楼
韭菜的由来
据说,刘秀在一次与王莽的大战中兵败,军队溃散。逃跑 中的刘秀慌不择路,来到一处村寨即亳州泥店村。他饥渴难耐, 寸步难行,便爬向一家茅庵,说明来意。茅庵主人夏氏老汉闻声 相迎,见刘秀银盔银甲,相貌堂堂,觉得此人非同一般,就把刘 秀扶进庵中,可因家中贫穷,少饭无菜,夏老汉便到庵外割野菜 烹调让刘秀充饥。饥不择食的刘秀一连吃了三碗野菜,方缓过神 来,便问老汉这么好吃的菜是什么菜,夏老汉如实回答,刘秀便 说既然是无名野菜,今天它救了我的命,就叫它“救菜”吧。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 致使朝政腐败,社会秩序混乱,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 向衰亡。
叁 黄巾起义 大汉江山谁主沉浮
1、原因
东汉末年,朝中大臣上书提出:“张角所以能兴兵作乱,万人所 以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在皇帝左右侍候的宦官)多放义兄、 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辜榷(搜刮)财利,侵掠百姓。百姓之 冤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
1、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 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2、通过整顿吏治,官场风气 为之一变。故《后汉书·循吏 传》有“内外匪懈,百姓宽息” 之誉。
影响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
城堡模型
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
读 图 学 史:

历史信息?
汉 彩 绘
展现了汉代高 超的雕塑艺术

有助于我们了解

当时的文化生活
说 唱 俑
增加了我们对说 唱人的直观感受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的民 间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
猜猜“我”是谁?
汉景帝
经过汉高祖、文帝和我的共同努力,汉朝社会 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出现了“文景之治”

起义者头绑黄巾,
被称为“黄巾”
时间: 184年 人物: 张角等 特点: 有组织,有准备 结局:被镇压,但余部坚持斗争了20多年 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东 建立: 公元25年 ,刘秀,以洛阳为都城
东 汉 的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的 建
措施:((32))合允并许郡北县方,少裁数减民官族员内,加迁强,对缓官和吏民的族监矛盾。
他创立的太平道,以黄天为至上神,认为 黄神开天辟地,创造出人类。又信奉黄帝和老 子,认为黄帝时的天下是太平世界,是人类最 美好的事情。张角创立太平道的目标十分明确, 即借用宗教旗帜,争取民心,组织群众,推翻 腐败的东汉王朝。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黄巾起义口号: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6.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 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 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 D.都使当时的统治者一蹶不振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皇帝 即位年龄
和帝 10岁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灭亡》PPT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灭亡》PPT课件

目标导学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外戚是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后和 皇后的家族;
宦官是指在宫中服饰皇帝和皇室家族的阉 人。
皇和 殇 安 顺 冲 质 桓 灵 少 献 帝帝 帝 帝 帝 帝 帝 帝 帝 帝 帝 即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位 年 龄 寿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命
(2)干支纪年法
(3)公元纪年法: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
课堂小结
东汉的兴亡
光武中兴 刘 秀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黄巾起义 张 角
随堂训练
1.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下列措施与
B 他无关的一项是( )
A.下令释放奴婢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惩处贪官污吏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C 2.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
使用光武帝年号“建武”纪年,是年号纪 年法,它是帝王纪年法之一。
(1)帝王纪年法:包括国君纪年法和年号纪年法。 ①年号纪年法:西汉武帝时正式建立年号,年
号作为一项制度被历代皇帝继承下来。年号制度形 成后,年号纪年取代了国君纪年。
②国君纪年法:是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早在春 秋时期就普遍使用,是按照国君在位的年数依次纪 年。
对比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与西汉的“修养生 息”政策
“柔道”治理天下
(建武十七年)幸章陵……时宗室诸母因酣 悦,相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 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是!”帝闻之,大笑曰: “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后汉书·光武帝纪》
问题探究
比较一下光武中兴和“文景之治”的异同, 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算一算,这些东汉皇帝即位的平均年龄是什么? 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课件 (共2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课件 (共29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1、西汉后期政局 西汉灭亡的时间: 公元9年
“新” 人物: 外戚王莽建立 ______朝
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 结果: 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
2、东汉的建立 东汉建立的时间: 公元25年
东汉 人物: 刘秀(光武帝)建立______
D
2.“光武中兴”与下列哪 个皇帝有直接关系(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光武帝 D.汉明帝
C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东汉建立:公元25年 ,刘秀,以洛阳为都城
东 汉 兴 的 兴 亡

光武中兴措施: 结果: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 的负担,减轻刑法;(2)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 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 迁,缓和民族矛盾。
概括出光武帝巩固 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统治的措施。
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 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 东汉政府把羌人内迁,把南匈奴内迁,把乌桓内迁,把鲜 卑内迁,“鲜卑大都、光武中兴的背景
西汉王朝
公 元 前 202 年
公 元 9 年
王莽 西汉后期政治 篡政 东汉王朝 日益腐败,土 地兼并问题愈 加严重,社会 公 动荡不安,刘 元 姓皇统在社会 25 上开始逐步丧 年 失威望。
推各王 翻地莽 。农的 民施 起政 义加 。剧 王了 莽社 政会 权动 被荡 农, 民引 起起 义了
3、结果:失败(历时9个 月)
4、影响:沉重打击了东 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件(共19张PPT)

外 戚
你身边的 小宦官
你是一位刚刚登基的 东汉小皇帝 太后临朝主政 若想坐稳皇位你会依靠?
一个大臣? 但那是谁?宝宝不 太认识……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母后临朝
外戚专权 君权旁落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宦官得宠 把持朝政
诛杀外戚 夺回君权
皇帝长大 依靠宦官
外戚
宦官
交 替 把 持 朝 政
政治腐朽
社会混乱
人民遭殃
没钱! 有钱!
没安宁! 有安宁!
光 武 中 兴
相关史事
外戚梁冀立了3个皇 帝,独揽朝政20余年。他 一家人全都当官封侯,横 行霸道,把数千平民当做 自己的奴婢,各地上贡朝 廷的物品要先送到他家后 才敢献给皇帝。年幼的汉 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 是“跋扈将军”,梁冀居 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 死了他。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2016年4月,官方公布:南昌海昏侯墓已出土珍 贵文物2万余件,包括…金饼285枚、马蹄金 48枚、麟趾金25枚、金板20块,黄金总重量 超过80公斤,铜钱 10余吨,200多万枚。文物展 现了高级贵族奢华的生活。
西汉的灭亡
原因: 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 时间: 公元9年 标志:
东 汉 走 向 衰 亡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 曲如钩,反封侯。”
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最后沦落天涯, 曝尸路旁;而不正直的奸佞小人,反倒封 侯拜相,享尽荣华富贵。
领导人: 张角
黄 巾 起 义
爆发时间: 公元184年
有组织、有准备的 特点: 农民起义 结果:失败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 影响:治,使其一蹶不振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马上抢答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灭亡 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灭亡 公开课课件

东汉后期政治腐朽不堪,时局动态但不稳,贫民流离失所, 自然灾害频发;创立太平道的张角,拥有信徒数十万。
2、概况:
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 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起义军头裹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 王朝发起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
3、结果: 历时九个月,最后被镇压下去。黄巾起义主
3
一 东汉的建立
3 建立
公元_9_年,西汉灭亡。公元_2_5_年, 刘__秀__称帝,定都_洛__阳,史称东__汉__。 刘秀就是光__武__帝__。
4
二光武中兴 光 武 中 兴
1、原因: 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局面 2、光武帝采取的措施: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合并郡县,裁剪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2016年秋最新人教版七上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十三课 东汉的灭亡
1
学习目标导航
1
知道东汉的建立,了解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2
知道东汉灭亡的原因
2
一 东汉的建立
1 西汉的灭亡
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权, 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2背景
王莽的施政加剧复循环,形成了东汉后 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7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宦官得宠
诛杀外戚
外戚专权 皇帝长大
8
三 外戚官宦交替专权 危害 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9
大规模农民战争爆发,东汉名存实亡
10
11
四 黄巾起义 黄 巾 起 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黄 巾 起 义
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 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起义军头裹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 王朝发起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
3、结果: 历时九个月,最后被镇压下去。黄巾起义主
力虽然失败,但其余部坚持斗争了二十多年。
4、影响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了东汉后期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外戚专权
宦官得宠
诛杀外戚
皇帝长大
三 外戚官宦交替专权
危害
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大规模农民战争爆发,东汉名存实亡
四 黄巾起义
1、背景:
2、概况:
东汉后期政治腐朽不堪,时局动态但不稳,贫民流离失所, 自然灾害频发;创立太平道的张角,拥有信徒数十万。
一 东汉的建立 3 建立
9 年,西汉灭亡。公元___ 公元__ 25 年, ____称帝,定都___ ,史称 ____。 刘秀 洛阳 东汉 刘秀就是光武帝 ______。
二光武中兴
1、原因: 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局面 2、光武帝采取的措施:
光 武 中 兴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合并郡县,裁剪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3、表现: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 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展,史称“光武中兴”。
三 外戚官宦交替专权
原因
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 能主政,大权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
三 外戚官宦交替专权 表现
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权利膨胀。
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便依赖身边的宦官 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
2016年秋最新人教版七上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十三课 东汉的灭亡
学习目标导航Βιβλιοθήκη 1 2知道东汉的建立,了解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知道东汉灭亡的原因
一 东汉的建立
1 西汉的灭亡
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权, 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2背景
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引起各地农民起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