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

合集下载

八大沉淀化学式

八大沉淀化学式

八大沉淀化学式由于八大沉淀中有些沉淀涉及到多种药品反应,在此只列举比较典型的几种情况。

1. 硫酸钙沉淀化学式:Ca2+ + SO42- → CaSO4↓CaCl2 + Na2SO4 → CaSO4↓ + 2NaCl该反应是以硫酸钠和氯化钙为反应物的双盐类反应,其中生成的CaSO4为无色不溶于水的沉淀。

2. 碘化钾沉淀化学式:Ag+ + I- → AgI↓KCl + AgNO3 + KI → AgI↓ + KNO3 + KCl该反应是以硝酸银、氯化钾和碘化钾为反应物的阳离子交换反应,其中生成的AgI为淡黄色不溶于水的沉淀。

3. 碳酸钙沉淀化学式:Ca2+ + CO32- → CaCO3↓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该反应是以碳酸钠和氯化钙为反应物的双盐类反应,其中生成的CaCO3为白色沉淀。

4. 氟化铵沉淀化学式:Mg2+ + F- → MgF2↓MgCl2 + 2NH4F → MgF2↓ + 2NH4Cl该反应是以氟化铵和氯化镁为反应物的双盐类反应,其中生成的MgF2为白色不溶于水的沉淀。

5. 活性氧化铝沉淀化学式:Al3+ + OH- → Al(OH)3↓AlCl3 + 3NaOH → Al(OH)3↓ + 3NaCl该反应是以氢氧化钠和氯化铝为反应物的酸碱反应,其中生成的Al(OH)3为白色胶状沉淀。

6. 氢氧化铜沉淀化学式:Cu2+ + 2OH- → Cu(OH)2↓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该反应是以氢氧化钠和硫酸铜为反应物的酸碱反应,其中生成的Cu(OH)2为蓝色沉淀。

7. 硅酸钠沉淀化学式:SiO32- + Ca2+ → CaSiO3↓Na2SiO3 + CaCl2 → CaSiO3↓ + 2NaCl该反应是以氯化钙和硅酸钠为反应物的双盐类反应,其中生成的CaSiO3为白色沉淀。

8. 硫酸亚铁沉淀化学式:Fe2+ + SO42- → FeSO4↓FeCl2 + H2SO4 → FeSO4↓ + 2HCl该反应是以硫酸和氯化亚铁为反应物的酸碱反应,其中生成的FeSO4为淡绿色沉淀。

沉淀 汉语词语

沉淀 汉语词语

沉淀汉语词语
(实用版)
目录
1.汉语词语“沉淀”的定义和含义
2.“沉淀”在汉语中的使用场景和例子
3.“沉淀”的重要性和价值
正文
汉语词语“沉淀”指的是在液体中,由于重力或者其他因素,使得固体颗粒逐渐下沉到液体底部的过程。

它也可以用来比喻在社会、文化、知识等领域中,经过时间的积累和筛选,留下来的宝贵经验和知识。

在汉语中,“沉淀”这个词语经常被使用在各种场景中。

比如,在科学实验中,我们会用“沉淀”来描述化学反应中产生的固体物质。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们也会用“沉淀”来描绘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沉淀”来表示在历史长河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和经验。

“沉淀”的重要性和价值在于,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

通过“沉淀”,我们可以从大量的信息和经验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同时,“沉淀”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和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传统。

总的来说,汉语词语“沉淀”不仅是一个科学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

第1页共1页。

沉淀是什么意思

沉淀是什么意思

沉淀(chén diàn)从字意上理解,沉淀是指有一种物质由于密度比它所在的体系大且又不溶于它们从而沉了下去。

发展到现在沉淀一般有以下3种常见的意思。

释义1.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释出。

例句:物质的沉淀和溶解是一个平衡过程。

释义2.从溶液中释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

例句:透明的高档保健食醋,且放置6个月无沉淀。

释义3 比喻凝聚,积累。

例句:
所有的生命都必须经过沉淀才有厚度,叶子的掉落其实是对完整生命的阐释。

落叶悠扬,只是完成生命的沉淀。

化学里沉淀的释义:
沉淀是从液相中产生一个可分离的固相的过程,或是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的难溶物质。

沉淀作用表示一个新的凝结相的形成过程,或由于加入沉淀剂使某些离子成为难溶化合物而沉积的过程。

产生沉淀的化学反应称为沉淀反应。

沉淀的四种类型及其特点

沉淀的四种类型及其特点

沉淀的四种类型及其特点沉淀是一种物质在溶液中慢慢沉下的过程,通常是通过去除悬浮颗粒或者通过析出形成。

根据溶解度和浓度变化的关系,沉淀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可溶沉淀、不可溶沉淀、重积稳定沉淀和重积非稳定沉淀。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一种类型的特点。

1.可溶沉淀可溶沉淀指的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溶解度相对较高的物质,在溶液中以细小颗粒的形式存在而不沉淀。

它的特点是溶解度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浓度越高,其溶解度越大。

可溶沉淀通常是溶液的饱和度很高,即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所以不容易沉淀。

当溶液浓度下降或环境条件改变时,可溶沉淀会逐渐析出出来。

2.不可溶沉淀不可溶沉淀指的是在溶解度很低的条件下,在溶液中沉淀出来的物质。

不可溶沉淀的特点是溶解度随浓度的变化而基本不变,无论浓度如何变化,都不会重新溶解回溶液中。

不可溶沉淀通常是由于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使得其溶解度非常低。

不可溶沉淀常常发生在溶液的饱和度较低的情况下,当溶液浓度超过其饱和度时,会出现可见的沉淀。

3.重积稳定沉淀重积稳定沉淀指的是在溶液中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稳定存在的沉淀。

重积稳定沉淀的特点是在一定条件下(如溶液的饱和度、溶液pH值、温度等)沉淀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重积稳定沉淀通常是由于溶液中存在一种控制沉淀溶解平衡的离子或化学物质,使得沉淀的溶解和析出达到动态平衡。

典型的例子是钙盐的沉淀,在适当的条件下,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会形成稳定的钙碳酸盐沉淀。

4.重积非稳定沉淀重积非稳定沉淀指的是在溶液中沉淀出来,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如溶液的饱和度、溶液pH值、温度等)会逐渐溶解的沉淀。

重积非稳定沉淀的特点是沉淀的溶解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重积非稳定沉淀通常是由于溶液中存在一种不稳定的离子或化学物质,使得沉淀的溶解和析出无法达到动态平衡。

典型的例子是氢氧化铁的沉淀,当溶液中的氧气充分供应时,氢氧化铁会逐渐氧化为不溶性的氧化铁水合物,但当溶液中的氧气供应不足时,氧化铁水合物会逐渐溶解回溶液中。

初中化学九大沉淀

初中化学九大沉淀

初中化学九大沉淀
初中化学九大沉淀,指氢氧化铁,氢氧化铜,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碳酸钡,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银。

一、常见沉淀
1、白色沉淀: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氢氧化镁;
2、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3、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二、氯化银
氯化银是一种无机物,分子式为AgCl,分子量为143.32。

外观为白色粉末,不稳定,易见光分解变紫并逐渐变黑。

25℃时水中溶解度为1.9mg/L,盐酸能减少其在水中溶解度,能溶于氨水、氰化钠、硫代硫酸钠、硝酸汞溶液。

不溶于乙醇和稀盐酸。

三、硫酸钡
硫酸钡,本品为X线双重造影剂。

系高密度胃肠造影剂,可制成不同比例混悬液单独使用,但通常与低密度气体一起使用,以达到双重造影的目的。

常用于消化道造影,据国内使用者报道,粗细不匀型硫酸钡,优于细而匀的硫酸钡。

慎用于肠瘘管形成及容易产生穿孔的某些肠道病,如阑尾炎、憩室、溃疡性肠炎、寄生虫感染等。

四、氢氧化镁
氢氧化镁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Mg(OH)2,白色无定形粉末或无色六方柱晶体。

别名苛性镁石、轻烧镁砂等,溶于稀酸和铵盐溶液,难溶于水和醇,在水中的悬浊液称为氢氧化镁乳剂,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水溶液呈弱碱性,几乎不溶于水。

加热到350℃失去水生成氧化镁,氢氧化镁的天然矿物水镁石,可用于制糖和氧化镁等。

因氢氧化镁在大自然含量比较丰富,而其化学性质和铝较相近,因此使用者开始用氢氧化镁来取代氯化铝用于香体产品。

用做分析试剂,还用于制药工业。

初中化学十大沉淀

初中化学十大沉淀

初中化学十大沉淀初中化学是一门让人充满好奇和兴趣的学科,其中沉淀反应是我们学习化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沉淀反应指的是在化学反应中,溶液中的某些离子相互作用形成沉淀物的过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初中化学中的十大沉淀吧!第一种沉淀是氯化银(AgCl),它的沉淀过程非常经典。

当氯离子与银离子结合时,它们会形成白色的沉淀物。

这个现象在实验室中被广泛应用,我们经常用它来检测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第二种沉淀是碳酸钙(CaCO3),它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

当我们将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放在一起时,它们会结合形成白色的固体沉淀。

碳酸钙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比如海洋中的珊瑚和贝壳就含有大量的碳酸钙。

第三种沉淀是氢氧化铜(Cu(OH)2),它是一种蓝色的固体。

当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时,它们会形成这种美丽的沉淀。

氢氧化铜在实验室中常被用作催化剂和染料。

第四种沉淀是氯化钡(BaCl2),它的沉淀过程非常典型。

当钡离子和氯离子结合时,它们会形成白色的沉淀物。

氯化钡在实验室中常被用于检测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第五种沉淀是氧化铁(Fe2O3),它是一种红色的固体。

当铁离子与氧气结合时,它们会形成这种美丽的沉淀。

氧化铁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比如红土和某些矿石就含有大量的氧化铁。

第六种沉淀是氧化银(Ag2O),它是一种黑色的固体。

当银离子与氧气结合时,它们会形成这种特殊的沉淀。

氧化银在实验室中常被用作催化剂和染料。

第七种沉淀是磷酸钙(Ca3(PO4)2),它是一种白色的固体。

当钙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结合时,它们会形成这种沉淀。

磷酸钙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比如牙齿和骨骼就含有大量的磷酸钙。

第八种沉淀是氢氧化钡(Ba(OH)2),它是一种白色的固体。

当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时,它们会形成这种沉淀。

氢氧化钡在实验室中常被用作催化剂和染料。

第九种沉淀是硫酸钡(BaSO4),它是一种白色的固体。

当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时,它们会形成这种沉淀。

沉淀的四种类型及其特点

沉淀的四种类型及其特点

沉淀的四种类型及其特点沉淀是一种物质在溶液中逐渐沉淀下来形成固体颗粒的过程。

在化学、地理、环境等领域中,沉淀的四种类型有差别。

以下是这四种类型及其特点:1.物理性沉淀物理性沉淀是指物质以粒子的形式从溶液中沉淀下来。

这种沉淀通常是由浓度或温度的改变引起的。

物理性沉淀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只是改变其形态。

特点如下:-物理性沉淀的沉淀物通常是固体颗粒,可以被滤纸或过滤器分离出来。

-沉淀物的形状和颗粒大小与溶液中的物质有关,通常呈现出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物理性沉淀的速度常常较慢,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沉淀过程。

2.化学性沉淀化学性沉淀是指通过化学反应使得物质从溶液中沉淀下来。

这种沉淀是由于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产生的。

特点如下:-化学性沉淀通常是通过加入其他物质或改变溶液中的条件来触发的,如改变pH值或温度等。

-沉淀物的形态和性质与原溶液中的化学物质有关,通常呈现出特定的晶体结构。

-化学性沉淀的速度通常较快,沉淀物的形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3.生物性沉淀生物性沉淀是由于生物活动而引起的物质从溶液中沉淀下来。

这种沉淀是由于生物体代谢、分泌物或死亡而形成的。

特点如下:-生物性沉淀主要是有机物质的沉淀,如微生物、植物遗物或动物骨骼等。

-生物性沉淀通常发生在水体或其他液体环境中,生物活动的存在是沉淀形成的重要条件。

-生物性沉淀的速度通常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较大的沉淀物。

4.放射性沉淀放射性沉淀是指放射性物质从溶液中以固体的形式沉淀下来。

这种沉淀是由于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衰变而造成。

特点如下:-放射性沉淀通常发生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溶液中,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会产生辐射。

-放射性沉淀过程需要严格的防护措施,以降低对人体和环境的辐射危害。

-放射性沉淀的速度通常与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有关,半衰期越长,沉淀速度越慢。

综上所述,沉淀的四种类型及其特点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了解沉淀过程、提取沉淀物以及环境治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初中常见的八大沉淀

初中常见的八大沉淀

初中常见的八大沉淀沉淀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指溶液中的某种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固体物质。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常见到的有八大沉淀,它们分别是:石蕊试剂沉淀、硫化物沉淀、氯化物沉淀、碳酸盐沉淀、氢氧化物沉淀、氧化物沉淀、磷酸盐沉淀和氨基酸沉淀。

石蕊试剂沉淀是我们在进行离子反应实验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沉淀。

它是一种白色沉淀,通常用来检验阳离子中的钡离子。

当我们向溶液中加入石蕊试剂时,如果有钡离子存在,就会生成白色的钡硫酸盐沉淀。

这种沉淀对于初中来说比较特殊,因为它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沉淀之一。

硫化物沉淀是指溶液中存在的硫化物离子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的沉淀。

在初中学习中,我们常见到的硫化物沉淀有黑色的硫化铅、棕色的硫化铁等。

这些硫化物沉淀通常用来检验金属离子的存在,通过观察沉淀的颜色和形态变化,我们可以推断出金属离子的种类。

氯化物沉淀是指溶液中存在的氯化物离子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的沉淀。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我们常见到的氯化物沉淀有白色的氯化银、黄色的氯化铁等。

这些沉淀的生成与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种类有关,通过观察沉淀的颜色和形态,我们可以判断金属离子的存在。

碳酸盐沉淀是指溶液中存在的碳酸盐离子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的沉淀。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我们常见到的碳酸盐沉淀有白色的碳酸钙、棕色的碳酸铁等。

这些沉淀的生成与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种类有关,通过观察沉淀的颜色和形态,我们可以判断金属离子的存在。

氢氧化物沉淀是指溶液中存在的氢氧化物离子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的沉淀。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我们常见到的氢氧化物沉淀有白色的氢氧化铝、蓝色的氢氧化铜等。

这些沉淀的生成与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种类有关,通过观察沉淀的颜色和形态,我们可以判断金属离子的存在。

氧化物沉淀是指溶液中存在的氧化物离子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的沉淀。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我们常见到的氧化物沉淀有褐色的氧化铁、黑色的氧化铜等。

这些沉淀的生成与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种类有关,通过观察沉淀的颜色和形态,我们可以判断金属离子的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1 1 已知Ag2CrO4的溶解度为4.74g·L-1 ,求其溶度积Ksp解:Ag2CrO4的溶解度S= 4.74 / 331.74 = 0.0143 (mol/L),Ksp = 4s3 =4×(0.0143)3 = 1.17×10-5 (题给条件有错)2 已知Ca(OH)2的Ksp=5.5×10-6,计算其饱和溶液的pH值。

-)= 2S = 解:)L/mol(10 11.14 10 5.54 KS2 3 6 3 sp c(OH2.22×10-2(mol/L) pOH- = 1.65 pH = 12.353 根据Ksp值计算下列各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1)Mg(OH)2在纯水中,(2)Mg(OH)2在0.01 mol·L-1 MgCl2 溶液中,(3)CaF2在pH=2的溶液中。

解:L-1) (2)设Mg(OH)2在(1)4 3 12 3 sp10 12.14 10 61.54 KS (mol·0.01 mol·L-1 MgCl2溶液中的溶解度为S OH2Mg )OH(Mg22 0.1+S 2S Ksp=(S+0.01)(2S)2 =5.61×10 -12 ∵S+0.01≈0.01 ∴S=1.18×10-5 (mol·L-1) (3) CaF2+2H+ Ca2+ +2HF Kj= 2 a sp2 22 2 2KK) F(c)F(c) H(c) HF(c)Ca (c≈2 4 102 2 2) 10 53.3(1046.1) 10 ()s2(s s3.08×10-3(mol·L-1) 4 欲从0.002 mol·L-1 Pb(NO3)2溶液中产生Pb(OH)2沉淀,问溶液的pH至少为多少?解:c(Pb2+) = 0.002 mol/L,c(Pb2+)c2(OH-)> Ksp才能产生Pb(OH)2沉淀。

c2 (OH-)> Ksp/c(Pb2+ ) c2 (OH-)> 1.42×10-20/0.002 = 7.1×10-18 c(OH-)> 2.66×10-9(mol/L) pOH < 8.58 pH > 5.425下列溶液中能否产生沉淀?(1)0.02 mol·L-1 Ba(OH)2溶液与0.01 mol·L-1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2)0.05 mol·L-1 MgCl2溶液与0.1 mol·L-1氨水等体积混合,(3)在0.1 mol·L-1 HAc和0.1 mol·L-1 FeCl2混合溶液中通入H2S达饱和(约0.1mol·L-1)。

解:(1)等体积混合浓度减半c(Ba2+ )=0.01mol/Lc(CO32-)=0.005 mol/L QB= c(Ba2+)·c(CO32-)=0.01×0.005=5×10-5 QB>Ksp(2.58×10-9 ) 故有BaCO3沉淀生成(2)c(OH--4 mol/l c(Mg2+)=0.025 mol/L)= 5 a10 77.105.0Kc9.41×10QB=c(Mg2+)·c2(OH-)=0.025×(9.41×10-4)2=2.21×10-8 QB>Ksp(5.61×10-12) 故有Mg(OH)2沉淀生成2 (3)Ac离解出的c(H+设c(S2- )为x mol/l H2S 2H+)=35103311076110 ...(mol/l)+ S2- 平(mol/l)0.X 1.33×10-3 +2X x 因离解出的很小,可作近似处理,则0.x≈0.1 1.33×10-3+2x ≈ 1.33×10-3 Ka1×Ka2-8×1.1×10-12 x=5.66×10-15 (mol/l)= 1 010 3312 3 .) .(x =9.1×10QB=c(Fe2+) ·c(S2-)=0.1×5.66×10-15 =5.66×10-16 QB>Ksp(FeS=1.59×10-19 ) 故溶液中有沉淀生成 6 将50ml 0.2 mol·L-MnCl2溶液与等体积的0.02 mol·L-1氨溶液混合,欲防止Mn(OH)2沉淀,问至少需向此溶液中加入多少克NH4Cl固体?解:等体积混合后,c(Mn2+ ) = 0.1(mol/L) c(NH3·H2O) = 0.01(mol/L) 无Mn(OH)2沉淀,c(Mn2+)c2(OH-) < Ksp ,)L/mol(...)OH (c6 13 10 4411 010 062 NH3·H2O = NH4+ + OH- 0.01.44×10-6x+ 1.44×10-6 1.44×10-6 Kb = (x+ 1.44×10-6 )( 1.44×10-6)/( 0.01.44×10-6)= 1.77×10-5 , x = 0.123 (mol/L) 至少加入NH4Cl = 0.123×0.1×53.5 = 0.658 (g)7 将H2S气体通入0.1 mol·L-1 FeCl2溶液中达到饱和,问必须控制多大的pH值才能阻止FeS沉淀?解:方法一Fe2+ + H2S = FeS + 2H+0.1 0.1(饱和) x62901 0102 22222 .KK..x ) S (c)S(c) SH(c)Fe (c) H(cKsp aj , x = 0.079(mol/L), pH = 1.10 方法二c(Fe2+)c(S2-) < Ksp 无FeS沉淀,c(S2-) <Ksp/c(Fe2+) = 1.59×10-18(mol/L) H2S = 2H++ S2- 0.1.59×10-18 x 1.59×10-1819 2 18 10 011 010 591 ..x ).(Ka x = 0.0793(mol/L) pH =1.10 8 在下列情况下,分析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为什么?(1)在pH=4时用Mohr法测定Cl-,(2)用Volhard法测定Cl-时,既没有滤去AgCl沉淀,又没有加有机溶剂,(3)在(2)的条件下测定Br- 解(1)在pH=4时用Mohr法测定Cl-时,分析结果偏高。

因为Ag2CrO4+H+=2Ag++HCrO4- 使Ag2CrO4过迟出现。

酸性太强,甚至不生成沉淀,无法指示终点。

(2)用Volhard法测定Cl- ,既没有滤去AgCl沉淀,又没有加有机溶剂,分析结果会偏高,甚至得不到终点。

因为在计量点后,剧烈振荡,会使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并破坏Fe(SCN)2+,使红色消失,得不到终点。

(3)用Volhard法测定Br-时,既没有滤去AgBr沉淀,又没有加有机溶剂,对分析结果无影响。

因为测定时不存在沉淀转化的问题。

(五)沉淀滴定1.用佛尔哈德返滴定法测定Cl-时,试液中先加入过量的硝酸银,产生氯化银沉淀,加入硝基苯等保护沉淀,然后再用硫氰酸盐进行滴定。

若不加入硝基苯等试剂,分析结果会( b )。

3 A、偏高B、偏低C、准确2.荧光黄的710 aK,曙红的210 aK,用法扬司法测定Br- 时,若定液的pH≈5,选择哪种指示剂为宜?(a)A、曙红B、荧光黄C、两者都可以3.用法扬司法测定Cl-时,用曙红为指示剂,分析结果会( b )。

A、偏高B、偏低C、准确4.在pH≈4时,用莫尔法测定Cl-时,分析结果会(a )。

A、偏高B、偏低C、准确5.化合物Ag2CrO4在0.001mol·dm-3 的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0.001mol·dm-3 的K2CrO4溶液中的溶解度( b )。

A、较大B、较小C、一样1-25l 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NH4CNS标准溶液滴定Ag+时,应在下列哪种条件下进行?A.酸性;B.弱酸性;C.中性;D.弱碱性;1-260 下列哪条违反了非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B.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C.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D.沉淀宜放置过夜,使沉淀熟化;1-263 下列哪些要求不是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A.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B.相对分子质量要大;C.颗粒要粗大;D.要稳定1-269以SO42-沉淀Ba2+时,加入适量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离子沉淀更完全。

这是利用A.盐效应;B.酸效应;C.共同离子效应D.溶剂化效应;1-270以H2SO4作为Ba2+ 的沉淀剂,其过量的适宜百分数为:A.10%;B.10~20% C.20~50%;D.50~100%; E.100~200%1-274重量分析中使用的“无灰滤纸”,是指每张滤纸的灰分重量为:A,没有重量B.<0.2mg;C.>0.2mg;D.等于2mg E这是北师大等校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教材中的一个实验项目。

为体现出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宗旨,从提高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出发,编写者为这个实验项目设置了较多的思考题和实验习题。

其中一些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有必要给出一个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思考题1. 取1ml 0.1mol•L-1氨水,加1滴酚酞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再加醋酸铵固体少许,观察颜色的变化,解释上述现象。

若加氯化铵固体(代替醋酸铵)会发生什么现象?在这一实验中加何者更合适?为什么?解:(1)对加醋酸铵后酚酞红色变浅的一般解释用“同离子效应”来解释:弱电解质氨在水中有一电离平衡,NH3 + H2O = NH4+ + OH-。

加入易溶的醋酸铵固体后,溶液中的NH4+离子浓度会增大,使氨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NH4+离子结合OH-的方向),使OH-离子的浓度降低。

用等温方程来解释:原氨水中达平衡时有对“电离平衡和沉淀平衡”实验思考题和习题的解答。

加入醋酸铵固体后,[NH4+]增大,使浓度商Qc > Kb。

所以平衡要向[NH4+]和[OH-]减小的方向、电离平衡的逆反应方向移动。

(2)对加醋酸铵后酚酞红色变浅现象的更全面一些的解释考虑到这是一个醋酸铵浓度(在1ml水中加固体醋酸铵)远大于氨水浓度(0.1 mol •L-1)的体系,是否应该在考虑NH4+离子作用的同时,也考虑到Ac-离子的影响呢?定性地看,由于Ac-离子的水解反应为Ac- + H2O = HAc + OH-,要产生出OH-离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