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盐析沉淀.

合集下载

蛋白质盐析沉淀注意什么

蛋白质盐析沉淀注意什么

蛋白质盐析沉淀注意什么蛋白质盐析沉淀是一种常见的蛋白质分离和纯化方法。

在进行蛋白质盐析沉淀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样品准备1. 蛋白质纯度:蛋白质盐析沉淀通常适用于纯度较低(小于90%)的混合蛋白质样品。

纯度较高的蛋白质样品可能不适合盐析沉淀。

2. 样品浓度:样品浓度越高,盐析沉淀效果越好。

通常建议将样品浓度调整到1-10 mg/mL之间。

二、选择盐类1. 效应盐:常用的盐类包括氯化铵(NH4Cl),硫酸镁(MgSO4),硫酸铵((NH4)2SO4)等。

选择盐类时应考虑蛋白质的特性,如等电点,溶解度等。

2. 盐浓度:盐浓度决定了蛋白质与水溶液中盐发生的相互作用。

通常情况下,建议初始盐浓度为0.2 M-0.6 M。

三、溶液调整1. 缓冲液:选择适当的缓冲液调整pH,以维持蛋白质的稳定性。

2. 添加剂:有时需要添加其他物质来增强蛋白质的稳定性和盐析沉淀效果,如PEG(聚乙二醇),酒精等。

四、操作条件1. 温度:通常在低温(0-10)下进行盐析沉淀,以减少蛋白质的活性丧失和减慢沉淀速度。

但不同蛋白质可能对温度敏感,需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调整。

2. 剪切力:避免过多的搅拌、震荡和搅拌,以减少蛋白质的结构破坏。

五、沉淀收集1. 沉淀形态:蛋白质盐析沉淀可呈现不同形式,如团块状、颗粒状等。

需要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沉淀形态。

2. 沉淀收集:通过一定的分离技术(如离心、过滤等)将蛋白质沉淀从上清液中分离。

收集到的沉淀应及时冷冻或冷藏保存,避免蛋白质的结构和活性丧失。

六、结构和活性分析1. 盐析沉淀后的分离物可以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等技术进行纯度和结构分析。

2. 通过酶活性测定等方法,判断蛋白质盐析沉淀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蛋白质盐析沉淀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分离和纯化方法,它可以通过调整盐浓度和温度等条件,实现蛋白质的高效沉淀。

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蛋白质的性质、溶液的调整、操作条件和沉淀收集等方面。

沉淀反应实验报告-沉淀实验实验报告

沉淀反应实验报告-沉淀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蛋白质的沉淀反应与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掌握鉴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进一步熟悉蛋白质的有关反应。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某种或某些集团可与显色剂作用,产生颜色。

不同的蛋白质由于所含的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完全相同。

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也可产生同样的颜色反应,因此不能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来决定被测物是否为蛋白质。

另外,颜色反应也可作为一些常用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

蛋白质是亲水性胶体,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质点大小、电荷、水化作用有关,但其稳定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破坏了蛋白质的稳定性,蛋白质就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三、实验仪器1、吸管2、滴管3、试管4、电炉5、ph试纸6、水浴锅7、移液管四、实验试剂1、卵清蛋白液: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10-20倍,3-4层纱布过滤,滤液放在冰箱里冷藏备用。

2、 0.5%苯酚:1g苯酚加蒸馏水稀释至200ml。

3、millon’s试剂:40g汞溶于60ml浓硝酸(水浴加温助溶)溶解后,冷却,加二倍体积的蒸馏水,混匀,取上清夜备用。

此试剂可长期保存。

4、尿素晶体5、1%cuso:1g cuso晶体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 446、10%naoh:10g naoh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7、浓硝酸8、0.1%茚三酮溶液:0.1g茚三酮溶于95%的乙醇并稀释至100ml.9、冰醋酸10、浓硫酸11、饱和硫酸铵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硫酸铵至饱和。

12、硫酸铵晶体:用研钵研成碎末。

13、95%乙醇。

14、醋酸铅溶液:1g醋酸铅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15、氯化钠晶体16、10%三氯乙酸溶液:10g三氯乙酸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ml17、饱和苦味酸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苦味酸至饱和。

18、1%醋酸溶液。

五、实验步骤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一)米伦(millon’s)反应1、苯酚实验:取0.5%苯酚溶液1ml于试管中,加millon’s试剂0.5ml,电炉小心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三、蛋白质的盐析透析

实验三、蛋白质的盐析透析

实验三、蛋白质的盐析透析一、蛋白质盐析(一)目的要求了解蛋白质的沉淀作用,加深对影响蛋白质胶体分子稳定性因素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水溶液中蛋白质分子由于表面生成水化层及蛋白质分子上某些基团离子化而使蛋白质分子表面带有电荷,增加了水化层的厚度而成为稳定的亲水胶体颗粒,水膜和电荷一旦被除去,蛋白质颗粒将由于失去电荷和脱水而发生沉淀。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无机盐(如硫酸铵、硫酸镁、氯化钠等)后,蛋白质便从溶液中沉淀析出,这种沉淀作用称为蛋白质盐析。

其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当除去引起蛋白质沉淀因素后,被盐析的蛋白质仍可重新溶于水中,其天然性质不发生变化。

用不同浓度的盐可将不同种类蛋白质从混合溶液中分别沉淀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分级盐析。

例如蛋清溶液中的球蛋白可被半饱和的硫酸铵溶液沉淀提取,饱和的硫酸铵溶液可使清蛋白沉淀析出。

因此,盐析法常被用于分离和提取各种蛋白质及酶制剂。

(三)试剂及材料1、10%蛋清溶液选新鲜鸡蛋,轻轻在蛋壳上击破一小孔,取出蛋清,按新鲜鸡蛋清1份,九份0.9%NaCl 溶液的比例稀释配制蛋清液,混匀,用四层纱布过滤后备用。

2、饱和硫酸铵溶液称取76.6g硫酸铵溶于100mL 25℃蒸馏水中。

3、固体硫酸铵。

(四)操作方法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0%蛋清溶液5 mL,饱和硫酸铵5 mL,静置5min,观察有否沉淀物产生,沉淀物为何物?2、取其一试管,用点滴管弃去上清夜,加水至沉淀物,观察沉淀是否会再溶解,说明沉淀反应是否可逆。

3、用滤纸把另一试管的沉淀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添加固体硫酸铵至溶液饱和,注意观察溶液有否蛋白质沉淀产生,此沉淀又为何物?注意:把溶液中硫酸铵固体沉淀与蛋白质沉淀区别开来。

二、蛋白质的透析(一)目的要求学习透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透析是利用小分子能通过,而大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原理,把不同性质的物质彼此分开的一种手段。

透析过程中因蛋白质分子体积很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无机盐小分子则能透过半透膜进入水中,不断更换透析用水即可将蛋白质与小分子物质完全分开。

沉淀反应实验报告

沉淀反应实验报告

实验蛋白质的沉淀反应与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掌握鉴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进一步熟悉蛋白质的有关反应。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某种或某些集团可与显色剂作用,产生颜色。

不同的蛋白质由于所含的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完全相同。

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也可产生同样的颜色反应,因此不能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来决定被测物是否为蛋白质。

另外,颜色反应也可作为一些常用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

蛋白质是亲水性胶体,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质点大小、电荷、水化作用有关,但其稳定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破坏了蛋白质的稳定性,蛋白质就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三、实验仪器1、吸管2、滴管3、试管4、电炉5、ph试纸6、水浴锅7、移液管四、实验试剂1、卵清蛋白液: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10-20倍,3-4层纱布过滤,滤液放在冰箱里冷藏备用。

2、 0.5%苯酚:1g苯酚加蒸馏水稀释至200ml。

3、millon’s试剂:40g汞溶于60ml浓硝酸(水浴加温助溶)溶解后,冷却,加二倍体积的蒸馏水,混匀,取上清夜备用。

此试剂可长期保存。

4、尿素晶体5、1%cuso:1g cuso晶体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 446、10%naoh:10g naoh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7、浓硝酸8、0.1%茚三酮溶液:0.1g茚三酮溶于95%的乙醇并稀释至100ml.9、冰醋酸10、浓硫酸11、饱和硫酸铵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硫酸铵至饱和。

12、硫酸铵晶体:用研钵研成碎末。

13、95%乙醇。

14、醋酸铅溶液:1g醋酸铅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15、氯化钠晶体16、10%三氯乙酸溶液:10g三氯乙酸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ml17、饱和苦味酸溶液:100ml蒸馏水中加苦味酸至饱和。

18、1%醋酸溶液。

五、实验步骤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一)米伦(millon’s)反应1、苯酚实验:取0.5%苯酚溶液1ml于试管中,加millon’s试剂0.5ml,电炉小心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

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

“盐析沉淀蛋白质的原理实际上就是通过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从而使得蛋白质凝聚,最终从溶液中析出。

蛋白质的沉淀其实就是将蛋白质分子聚集,使得它从溶液中析出的一种现象。

”各种蛋白纯化分离大集合!一、沉淀法1、盐析实验原理:中和蛋白质表面电荷并破坏水化膜。

蛋白质易溶于水,因为其分子的-COOH -NH2和-OH都是亲水基团,这些基团与极性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水化层,包围于蛋白质分子周围形成1~100 nm大小的亲水胶体,从而削弱了蛋白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当大量盐加到蛋白质溶液中,高浓度的盐离子(如硫酸铵的SO42- 和NH4+)有很强的水化力,可夺取蛋白质分子的水化层,使之"失水",于是蛋白质胶粒凝结并沉淀析出。

2、等电点沉淀法:实验原理:利用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而各种蛋白质又具有不同等电点的特点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其分子净电荷为零(即正负电荷相等),此时蛋白质分子颗粒在溶液中因没有相同电荷的相互排斥,分子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减弱,其颗粒极易碰撞、凝聚而产生沉淀,所以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其溶解度最小,最易形成沉淀物。

注意点:不同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等电点。

同一种蛋白质在不同条件下,等电点不同。

3、有机溶剂沉淀法实验原理:加入有机溶剂使水溶液的介电常数降低,因而增加了两个相反电荷基团之间的吸引力,促进了蛋白质分子的聚集和沉淀。

有机溶剂引起蛋白质沉淀的另一种解释认为与盐析相似,有机溶剂与蛋白质争夺水化水,致使蛋白质脱除水化膜,而易于聚集形成沉淀。

影响因素:(一)有机溶剂的选择(二)温度的控制(三)pH值(四)离子强度用此法析出的沉淀一般比盐析法易过滤或离心沉降,分离后的蛋白质沉淀应立即用水或者缓冲液溶解,以达到降低有机溶剂的浓度的目的。

此法在血液制品的制备过程中较多使用。

盐析沉淀蛋白实验报告

盐析沉淀蛋白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盐析沉淀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盐析沉淀蛋白质的实验操作步骤。

3. 分析盐析沉淀蛋白质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盐析沉淀蛋白质是一种利用中性盐溶液降低蛋白质溶解度的方法。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蛋白质溶解度降低,最终从溶液中沉淀析出。

盐析沉淀蛋白质的原理如下:1. 中性盐与蛋白质争夺水分子,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膜,降低蛋白质溶解度。

2. 中性盐中和蛋白质表面的电荷,降低蛋白质之间的静电斥力,使蛋白质分子聚集,从而沉淀。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蛋白质溶液(如鸡蛋清、牛奶等)- 中性盐(如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 双缩脲试剂- 滤纸- 离心机- 移液管- 试管- 恒温水浴锅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移液器- 烧杯- 酒精灯- 烧杯夹- 铁架台四、实验步骤1. 准备蛋白质溶液:取一定量的蛋白质溶液,加入适量的中性盐,充分搅拌,使中性盐溶解。

2. 盐析沉淀:将蛋白质溶液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如60℃),保温一段时间(如30分钟),使蛋白质充分沉淀。

3. 过滤:将保温后的蛋白质溶液用滤纸过滤,收集沉淀。

4. 洗涤:用蒸馏水冲洗沉淀,去除未沉淀的杂质。

5. 干燥:将沉淀置于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

6. 检测:取一定量的沉淀,加入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变化,判断蛋白质的存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蛋白质溶液逐渐出现沉淀,沉淀物呈白色或乳白色。

通过双缩脲试剂检测,沉淀物中存在蛋白质。

2. 实验分析:- 盐析沉淀效果与中性盐的种类、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中性盐均能有效沉淀蛋白质。

- 盐析沉淀效果与蛋白质溶液的浓度有关。

蛋白质溶液浓度越高,盐析沉淀效果越好。

- 盐析沉淀效果与保温时间有关。

保温时间越长,蛋白质沉淀效果越好。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实现了蛋白质的盐析沉淀,验证了盐析沉淀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盐析法实验报告

盐析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蛋白质的盐析原理及其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2. 掌握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学习通过改变盐浓度来控制蛋白质的沉淀和溶解。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在溶液中处于溶解状态时,其表面带有电荷,使得蛋白质分子相互排斥,保持分散状态。

当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盐时,盐离子会与蛋白质表面的电荷发生中和作用,减少蛋白质分子间的静电斥力,从而使蛋白质分子聚集形成沉淀。

这种现象称为盐析。

盐析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沉淀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条件温和等优点。

通过调节盐浓度,可以控制蛋白质的沉淀和溶解,实现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 牛血清白蛋白(BSA)- 氯化钠(NaCl)- 0.1mol/L盐酸- 0.1mol/L氢氧化钠- 蛋白质浓度测定试剂盒- 移液器- 离心机- 75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 配制蛋白质溶液:将BSA溶解于0.1mol/L盐酸溶液中,配制成浓度为1mg/mL的蛋白质溶液。

2. 配制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将氯化钠溶于蒸馏水中,配制成0.1mol/L、0.5mol/L、1.0mol/L、1.5mol/L和2.0mol/L的盐溶液。

3. 加入盐溶液:分别取1mL蛋白质溶液,加入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充分混合。

4. 观察沉淀现象:观察蛋白质溶液在加入不同浓度盐溶液后的沉淀情况,记录沉淀出现的盐浓度。

5. 离心分离:将混合后的溶液以3000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进行蛋白质浓度测定。

6. 蛋白质浓度测定:使用蛋白质浓度测定试剂盒,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测定沉淀前后的蛋白质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沉淀现象: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蛋白质溶液的沉淀现象逐渐明显。

当盐浓度为0.5mol/L时,蛋白质开始出现沉淀;当盐浓度为1.5mol/L时,沉淀现象最为明显。

2. 蛋白质浓度:通过离心分离和蛋白质浓度测定,可以发现,沉淀前后蛋白质浓度基本保持不变,说明盐析过程中蛋白质未发生变性。

生化实验实验三-蛋白质颜色反应及沉淀反应

生化实验实验三-蛋白质颜色反应及沉淀反应

实验三蛋白质颜色反应及沉淀反应一、目的1、掌握鉴定蛋白质的原理及方法。

2、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3、进一步掌握蛋白质的有关性质。

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的某种或某些基团与显色剂作用,可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不同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种类不同,颜色反应亦不同。

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亦可产生相同的颜色反应,因此不能仅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决定被测物质是否是蛋白质。

颜色反应是一些常用的蛋白质定量测定的依据。

多数蛋白质是亲水胶体,当其稳定性被破坏或与某些试剂结合成不溶解的盐后,即产生沉淀。

三、实验器材1、鸡蛋白2、试管3、吸管4、滴管5、水浴锅等四、实验试剂1、卵清蛋白液:将鸡蛋白用蒸馏水稀释20-40倍,2-3层纱布过滤,滤液冷藏备用。

2、0.1%茚三酮溶液:0.1g茚三酮溶于95%乙醇并稀释至100ml。

3、10%氢氧化钠溶液:10g氢氧化钠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

4、浓硝酸:比重1.42。

5、1%硫酸铜溶液:硫酸铜1g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

6、饱和硫酸铵溶液:蒸馏水100ml加硫酸铵至饱和。

7、95%乙醇。

8、结晶氯化钠。

9、1%醋酸铅:1g醋酸铅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

10、饱和苦味酸溶液。

11、1%醋酸溶液:冰醋酸1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五、操作1、颜色反应:A、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肽键,与两分子尿素经过加热形成的双缩脲的结构相似,能与硫酸铜结合成红紫色的络合物。

取一支试管,加蛋白质溶液10滴,再加10%NaOH溶液10滴及1%CuSO4溶液2滴,混匀,观察是否出现紫玫瑰色。

B、黄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氨基酸。

遇硝酸可硝化成黄色物质,此物质在碱性环境中变为橘黄色的硝苯衍生物。

于一试管中加蛋白质溶液10滴及浓硝酸3-4滴,加热,冷却后再加10%NaOH溶液5滴,观察颜色变化。

C、茚三酮反应:蛋白质与茚三酮共热,则产生蓝紫色的还原茚三酮、茚三酮和氨的缩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
(一)盐析沉淀
【实验原理】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无机盐(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浓溶液会使蛋白质析出,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盐析作用。

当盐浓度不同,析出的蛋白质也不同。

如球蛋白可在半饱和硫酸铵溶液中析出,而清蛋白则在饱和硫酸铵溶液中才能析出。

降低盐溶液浓度后,由盐析作用获得的蛋白质沉淀能再溶解,因此蛋白质的盐析作用是可逆过程。

盐析法分离蛋白质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制品的制备和个别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实验材料】
1.蛋白质溶液:5%卵清蛋白溶液或鸡蛋清水溶液(新鲜鸡蛋清:水=1:9);
2.饱和硫酸铵溶液;
3.固体硫酸铵
【实验方法】
1.取锥形瓶一个,加入蛋白质溶液5.0ml,再加等量的饱和硫酸铵(半饱和硫酸铵)溶液,混匀后静置数分钟,则析出球蛋白。

将混合液转移至两离心管(等量)中,2000rpm离心5min,小心将上清夜转移至小烧杯;向沉淀中加少蒸馏水,观察是否溶解,为什么?
2.向小烧杯中上清液添加硫酸铵粉末,边加边摇,直至不再溶解为止,此时析出的沉淀为清蛋白。

转移至两离心管(等量)中,2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向清蛋白沉淀中加少量蒸馏水,观察沉淀的再溶解。

蛋白质溶液 5.0ml
饱和硫酸铵 5.0ml
放锥形瓶中,混匀,
静置数分钟
至两离心管中(等量)
离心5min
取上清液至小烧杯球蛋白沉淀
添加硫酸铵粉末,加少量H2O
边加边摇?再溶解
至两离心管中(等量)
离心5min
弃上清清蛋白沉淀
加少量H2O
?再溶解
思考:1.盐析后球蛋白沉淀加水再溶解后,加热,再加水,是否溶解?
2.清蛋白沉淀加水后再溶解,用何方法可再沉淀而不变性?
(二)茚三酮反应
【实验原理】
除了脯氨酸、羟脯氨酸和茚三酮反应生成黄色物质外,所有α-氨基酸和蛋白质都合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

具有氨基或能释放氨的化合物都有此反应,但尿素、马尿二酮吡嗪和肽键上的亚氨基不呈现此反应。

因此,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茚三酮反应不是特异性反应,在定性定量测定中,应严防干扰物存在。

该反应十分灵敏,1:150 000浓度的氨基酸水溶液即能出现反应,是一种常用的氨基酸定量测定方法。

【实验材料】
1.蛋白质溶液:5%卵清蛋白溶液或鸡蛋清水溶液(新鲜鸡蛋清:水=1:9);
2.0.5%甘氨酸溶液;
3.0.1%茚三酮水溶液:
4.0.1%茚三酮乙醇溶液
【实验方法】
1. 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和甘氨酸溶液1ml,再加入0.5ml0.1%茚三酮水溶液,充分混匀后,在沸水浴中加热1~2min。

观察颜色由粉红色变为紫红色再变为蓝色。

2.取小块滤纸,加一滴0.5%甘氨酸溶液,用电吹风吹干后在原处加一滴0.1%茚三酮乙醇溶液,再用电吹风烘干显色,观察紫红色斑点的出现。

混匀后,沸水浴中加入1~2min。

观察结果:粉红色→紫红色→蓝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