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如何测定?
肾小球滤过率作用知识点(一)

肾小球滤过率作用知识点(一)肾小球滤过率作用什么是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是评估肾脏功能的指标之一,用于测量单位时间内肾小球滤过的血浆容积。
它反映了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水平,是评估肾脏健康的重要参数。
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血流动力学因素•血压:肾小球滤过率与血压呈正相关关系,血压过低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流量成正比,肾血流量降低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肾小球滤过膜因素•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越高,肾小球滤过率越高。
•肾小球滤过膜的表面积:肾小球滤过膜的表面积越大,肾小球滤过率越高。
肾小管重吸收因素肾小管对尿液中的物质进行重吸收,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包括: -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重吸收功能越强,肾小球滤过率越低。
- 钠重吸收:钠的重吸收会导致水的重吸收,从而影响滤过率。
其他因素•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肾小球滤过率会逐渐下降。
•性别:男性的肾小球滤过率通常比女性高。
•药物:某些药物可以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如利尿剂和肾毒性药物。
如何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常见的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方法包括: 1. 血清肌酐值:肌酐是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常用指标,血清肌酐值越高,肾小球滤过率越低。
2. 血肌酐清除率:通过测量尿液和血液中的肌酐浓度,计算肾小球滤过率。
3.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物质测量肾小球滤过率。
4. 全球肾小球滤过率(eGFR):通过血清肌酐、年龄、性别等因素计算出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意义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它可以用来判断肾脏是否正常工作,筛查和诊断各种肾脏疾病,评估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监测肾脏疾病的进展情况。
结论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脏功能的关键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
了解肾小球滤过率的作用和相关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肾脏的工作机制,并进行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第三讲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生理学第八章第三讲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尿液生成的第一步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除蛋白质分子外的血浆成分被滤过进入肾小囊腔形成超滤液。
无蛋白质无细胞☐概念◆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单位时间(每分钟)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ml/min)。
•与体表面积(S)有关,S=1.73m2的正常成年人,GFR=125ml/min每天滤过量-->180L菊粉(inulin)用于测定GFR,其在体内可以自由通过滤过膜,既不被重新收也不被分泌。
☐概念◆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 FF)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成为滤过分数。
即血浆流过双肾有?%变成原尿。
FF=GFR/RPF=125/660×100% =19%流经肾的血浆大约有1/5由肾小球滤出到囊腔中变为原尿。
扩展阅读:菊粉用于测定GFR,其在体内可以自由通过滤过膜,既不被重新收也不被分泌。
菊粉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十分广泛,某些真菌和细菌中也含有菊粉,但其主要来源是植物。
双子叶植物中的菊科、桔梗科、龙胆科等11个科及单子叶植物的百合科、禾本科中很多种植物均含有菊粉。
菊粉一、有效滤过压(一)定义:有效滤过压促进超滤的动力与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是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
与四个因素有关(动力、阻力):◆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肾小囊胶体渗透压(0)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一、有效滤过压=45-(25+10)mmHg(二)滤过平衡随着超滤液的生成,血浆中的蛋白浓度逐渐增加,自入球端向出球端血浆胶体渗透压逐渐升高。
因此有效滤过压逐渐降低。
当有效滤过压下降到零,就可出现滤过平衡,滤过就停止。
故:肾小球毛细血管不同部位的有效滤过压是不同的。
滤过平衡点EFP=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一)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一般不变化,受交感神经调控<80mmHg,交感兴奋,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下降,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和有效滤过压下降,GFR下降。
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各项检查方法

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各项检查方法肾小球的主要功能为滤过作用,反映其滤过功能的主要客观指标为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min) 从双肾滤过的血浆的毫升数。
GFR 不能直接测定,只能通过某种标志物的清除率的测定而得知。
测定GFR 的标志物有两大类: (1) 外源性标志物:①多糖类:如菊粉。
②放射性核素标记物:水溶性标记螯合物如51cr - EDTA(51铬- EDTA) 、99m Tc - DTPA(99m锝- 二乙烯三胺五醋酸) ;125 I (125碘) 或131 I 标记的造影剂,如泛影酸盐和脑影酸盐。
③非放射性标记的造影剂:如碘海醇。
(2)内源性标志物:是指体内存在的物质,如肌酐、尿素、Cystatin C 等。
一、外源性标志物1、菊粉清除率( Cin)菊粉( Inu lin) 是由果糖聚合而成的一种多糖,人和动物体内不含有它。
静脉注射后不被机体分解、结合、利用或破坏。
其分子量小( 5 200), 可自由透过肾小球滤过膜, 既不被肾小管重吸收, 也不被肾小管排泌, 故Cin 能准确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 是测定GFR传统的标准方法。
参考范围: 成人按1. 73m2标准体表面积计算, 男性为( 125 ±10) m l/m in、女性为( 118 ±10) m l/m in。
C in随年龄老化而降低, 40 岁以后每年减少1.16 m l/min( GFR 每年约降低1% ) 。
60岁以上老人接近青年期的1 /2。
Cin检测过程需持续静脉点滴及输尿管插管留取尿液,试验过程中需要多次取血留尿计算其肾清除率,测定方法繁琐,因此临床不做常规使用,一般仅限于实验研究。
2、99m Tc- DTPA清除率( CI99m Tc):肾清除率的放射性核素法测定一般使用51 Cr- EDTA、99m T c- DTPA、125 I 或131 I标记的泛影酸盐等。
肾小球滤过功能范文

肾小球滤过功能范文首先是滤过过程。
血液从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经过毛细血管壁的滤过膜,将血浆中的水、电解质、有机物等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排除到肾小球腔内形成滤液,大分子物质如血细胞、大蛋白等则被滤过膜所阻隔,不进入滤液。
滤过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表示单位时间内肾小球滤过的血浆量。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滤过率约为120ml/min。
接着是重吸收过程。
滤液进入肾小管系统后,通过肾小管壁上的微绒毛状上皮细胞进行重吸收。
这些上皮细胞上有丰富的微绒毛状结构,称为肾小管上皮的绒毛状突起,它们增加了上皮细胞表面积,便于重吸收。
重吸收作用发生在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主要是对滤液中的水、电解质和有机物进行选择性重吸收,如葡萄糖、氨基酸、尿酸等。
重吸收过程能够保留体内所需的物质,避免大量的水和溶质丢失。
最后是分泌过程。
肾小管上皮细胞对一些物质进行分泌,将它们从血浆中转运至滤液中。
分泌过程主要发生于近曲小管和隐球下的连接部位,如对药物、代谢产物和血液中剩余物质的排泄起到重要作用。
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调节主要由肾小球及其毗邻的肾血管及神经体液平衡、激素等多因素共同调控。
当体内处于失衡状态时,肾小球通过调节滤过率来保证体内稳定和恢复平衡。
例如,当人体缺水时,滤过率减小,减少尿量,以保证体内水分的平衡。
总结起来,肾小球滤过功能是肾脏对血液进行过滤和清除废物的能力。
滤过过程将血液中的废物、过滤液排除到肾小球腔内,重吸收过程保留体内所需物质,分泌过程将血浆中的一些物质转运至滤液中。
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调节多由肾小球及其毗邻的肾血管及神经体液平衡、激素等多因素共同调控。
这一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于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排除废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肾小球滤过率的名词解释

肾小球滤过率的名词解释
肾小球滤过率是一个重要的生理指标,表明肾脏的功能运行状态以及其肾小球对血液滤过
负荷的能力程度。
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生理指标,可以有助于诊断和治疗各种肾脏疾病。
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 rate,GFR)是肾脏滤过质量的指标,可以检测肾小
球滤过功能,衡量血液中溶解物质(如蛋白质、尿素等)的排出量,可以评估肾小球过滤能
力的大小,从而评估肾功能的状况。
GFR的测定方法很多,一般根据临床需要,结合放射学,化学和生物学技术,以及人体表
面标记物等方法,行血液检查或放射学引物法,结合放射学成像(如超声、CT、核磁共振等),可以得出准确的GFR结果。
以上说明,GFR是保持正常肾功能很重要的指标,如果GFR偏低,表明肾脏可能有功能障
碍或其他肾脏疾病,后续应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在肾功能障碍初期可以有效控制。
因此,
与早期发现肾脏功能障碍有关的相关检查,都需要GFR的测定,以按时发现肾脏功能障碍,维护个人健康。
肾小球滤过功能名词解释

肾小球滤过功能名词解释
肾小球滤过功能是指肾小球对血液中的物质进行筛选和过滤的能力。
肾小球是肾脏的一个重要结构,由毛细血管丛和被称为Bowman囊的袋状结构组成。
在肾小球内,通过毛细血管壁上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足细胞,将血液中的水、电解质、代谢产物等分子通过筛选和过滤作用排出体外。
具体来说,肾小球滤过功能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只有分子量较小、电荷中性或正电荷的物质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Bowman囊。
而大分子如蛋白质等则被阻挡在毛细血管壁之外。
这种筛选和过滤作用不仅可以清除体内废物,还可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酸碱平衡。
肾小球滤过功能通常用GFR(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来表示,即单位时间内经过肾小球的总体积与时间之比。
正常成人GFR约为每分钟125毫升左右。
当GFR降低时,就会导致尿量减少、血液中废物和毒素积聚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
总之,肾小球滤过功能是肾脏的一项重要功能,它通过筛选和过滤作用对血液中的物质进行清除和调节,维持体内环境稳定。
肾小球滤过率标准

肾小球滤过率标准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肾小球滤过血液中的废物和水分的能力。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肾小球滤过率应该在正常范围内,否则可能会出现肾功能障碍或其他疾病。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测定血肌酐、尿素氮、肌酸酐清除率等。
其中,测定血肌酐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血肌酐是由肌肉代谢产生的一种废物,通过肾小球被过滤出来,随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因此,血肌酐的浓度可以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高低。
根据国际肾脏病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Nephrology,ISN)和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的建议,成年人的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范围为90-120毫升/分钟。
如果肾小球滤过率低于90毫升/分钟,则可能表明肾脏功能已经受损。
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毫升/分钟则被认为是肾功能不全的标志。
同时,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毫升/分钟则被认为是肾衰竭的标志。
此外,在评估肾小球滤过率时,还需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因素。
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计算结果。
例如,年龄越大,肾小球滤过率越低;女性的肾小球滤过率比男性略低;体重较重的人的肾小球滤过率可能会偏高等。
虽然血肌酐是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常用指标之一,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血肌酐的浓度受到肌肉质量、饮食、年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可能存在误差。
此外,血肌酐的测定还需要考虑个体差异、测量方法、实验室标准等因素。
总之,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范围为90-120毫升/分钟。
在评估肾小球滤过率时,还需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因素。
尽管血肌酐是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常用指标之一,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因此,我们需要综合多种指标来评估肾脏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的参考范围

肾小球滤过率的参考范围1.引言1.1 概述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是一种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肾小球在单位时间内对血液中废物和溶质的清除能力。
简单来说,肾小球滤过率是衡量肾脏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参数。
通过测量血液中特定物质的清除率,可以计算出肾小球滤过率。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使用内源性物质(如肌酐、尿素等)或外源性物质(如荧光素、锚定剂等)来评估肾小球滤过率。
这些物质被注射到体内后,通过测量其在单位时间内从血液中清除的量,可以推算出肾小球滤过率的数值。
肾小球滤过率的参考范围是指正常人群中肾小球滤过率的平均水平。
根据多项研究结果,成人的肾小球滤过率通常在90-120毫升/分钟/1.73平方米(mL/min/1.73m²)之间。
然而,这个参考范围并非完全固定,因为肾小球滤过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体重、身高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
肾小球滤过率的参考范围对于判断个体的肾功能是否正常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肾小球滤过率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肾功能不全或疾病存在。
另一方面,超过正常参考范围的肾小球滤过率可能意味着一些疾病或生理状态的存在,例如糖尿病或妊娠等。
总的来说,了解肾小球滤过率的参考范围对于评估个体的肾脏功能、诊断疾病以及制定治疗方案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测量和监测肾小球滤过率,可以及早发现肾功能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维持肾脏的正常功能和整体健康。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的结构是指整篇文章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和安排的框架,它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论点。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组织: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引言部分,作者将介绍肾小球滤过率的背景和重要性,概述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简要介绍文章的结构。
引言的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兴趣,让读者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图。
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主要包括肾小球滤过率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小球滤过功能,是指循环血液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和分子大小不同的溶质,滤入肾小囊形成超滤液(原尿)的功能,即肾脏清除代谢产物、毒物和体内过多的水分的功能。
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主要是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临床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
1.血清肌酐浓度(sCr):清晨空腹抽血化验。
正常值:男性0.6~1.2毫克/分升(mg/dl)或53~106 微摩尔/升(μmol/L),女性0.5~1.0毫克/分升(mg/dl)或44~88微摩尔/升(μmol/L)。
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产物,经血循环到达肾脏,从肾小球滤过后再从尿中排泄。
当肾小球滤过功能明显下降(往往下降50%左右)时,血肌酐浓度就会开始升高。
由于血清肌酐浓度受体内肌肉容积的影响,故血清肌酐水平个体差异较大。
例如,青壮年男性、运动员、体力劳动者,肌肉发达,或进食大量瘦肉者,血清肌酐浓度相对偏高;女性、长期卧床者、老年人、体力活动很少、肌肉萎缩者,则血清肌酐偏低。
因此对于老年人、体瘦者、长期卧床者,尽管血肌酐水平仍在正常范围,实际肾功能可能已有轻度降低。
2.肌酐清除率(Ccr):正常值:90 ± 10(80-100)毫升/分钟(ml/min)。
Ccr 能较早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程度。
在多数成人中,当Ccr下降50%左右时,血清肌酐才会开始升高。
但由于血清肌酐水平个体差异较大,而且Ccr各种计算方法均可能有一定误差,多数往往容易偏低,因此不能仅仅通过一次Ccr结果来评价肾功能。
3.同位素法测GFR:根据核素肾动态显象可测出双侧肾脏各自的GFR。
但其结果受同位素衰减以及操作人员经验的影响,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正常值一般90 - 100毫升/分钟
4.血清尿素氮浓度(BUN):正常值 6~20mg/dl(2.9~7.5mmol/L)。
BUN在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影响因素较多,因此不能仅仅通过血中BUN浓度判断患者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