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巩膜加固术治疗儿童进行性高度近视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的应用进展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的应用进展
9 1 % 矫正视力提高 。
3 . 2 手术并发症
不断增长 , 而后极部巩膜的不断扩张变薄 , 对视 网膜脉络膜产 生牵 拉 , 从 而导致一系列高度近视 眼底病 变。 2 后 巩膜 加 固术
2 . 1 后巩膜 加固术 的治疗 机制
术后早期有结膜充血 、 水肿 、 眼球 筋膜 炎 、 个别患者有异物感 、 流泪 、 畏光、 一过性 复视 、 轻度头痛 恶心等症 状 , 均在 1 周 内消失 。极少发 现视 野暗点 、 葡萄膜炎 、 视 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 4 展 望 在当前诸 多治疗病理性 近视 的方法中 , 后 巩膜加 固术被认为是 唯一 可以阻止 眼轴增 长的方法 , 通 过多年 的研究 , 在手术时机 、 术式改 良、 加
复杂的眼部疾病 , 虽然遗传 因素在高度近视 的发生发展 中的决定 性因素
已得到较为一致的公认 , 但 是其确切 的遗传机制 尚不清楚 。
内障手术史的患者。6 ) 合并其他全身严重疾病。
3 后巩膜加 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效 果和并发症
3 . 1 治疗 效果
1 . 4 高度近视眼的病理改变 在眼球 的发 育过程 中,扩 张力和抵抗力 共同作用决 定了眼轴 的长 度 。高度近视眼眼球的扩张力远远大于后极部巩膜 的抵抗 力时 , 眼轴便
引起 1 0 0 度的进 行性 高度近视患者 。2 ) 近视度数超过 1 0 0 0 度并伴 有眼
近视j 变数大于 6 0 0 度, 除视 功能的严重损伤外 , 还常伴有 眼轴 延长 、 眼底
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等眼底改变的屈 光不正 [ 1 ] 。
底黄斑病变的患者。 也有学者认为 , 儿童进行性近视的患者 , 即使视力正
常, 若近视进展得很 快 , 也应 当手术 治疗 ; 并发视 网膜脱离 的高度 近视患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眼机理的力学生物学研究》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眼机理的力学生物学研究》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眼机理的力学生物学研究》篇一一、引言高度近视已成为现代社会中常见的视觉问题之一,其特点为眼球过度增长、视网膜拉薄等。

传统治疗手段虽可控制病情,但对于预防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的疗效尚需提升。

近年来,后巩膜加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手术方式,以其独特的生物力学特性在治疗高度近视方面展现出显著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的机理,从力学生物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二、后巩膜加固术的概述后巩膜加固术是一种通过植入生物相容性材料加固眼球后极部巩膜的手术方法。

其目的是通过增强眼球的稳定性,减少眼轴过度增长,从而降低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的风险。

该手术方法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且被证明对于治疗高度近视有较好的效果。

三、力学生物学视角下的治疗机理从力学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后巩膜加固术的治疗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眼内压稳定:后巩膜加固术能够减轻眼球因眼内压异常引起的压力波动,使眼内压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从而降低视网膜脱落的风险。

2. 眼球形态调整:通过植入生物相容性材料,可以增加眼球后极部的巩膜厚度,有效降低眼轴的过度增长。

这有助于维持眼球的正常形态,改善高度近视的病理生理变化。

3. 增强视网膜稳定性:加固术后可增加视网膜与周围组织的联系,使视网膜的稳定性得到增强,从而降低视网膜脱落的发生率。

4. 生物学因素考虑:所选用的生物相容性材料能够与眼部组织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有利于手术后的恢复和效果。

四、临床研究及效果分析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后巩膜加固术在治疗高度近视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术后患者眼内压稳定,眼轴增长得到控制,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此外,术后患者视力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这些成果为后巩膜加固术在治疗高度近视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五、结论后巩膜加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手术方式,在治疗高度近视方面展现出显著的效果。

从力学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该手术通过稳定眼内压、调整眼球形态、增强视网膜稳定性等多种途径发挥治疗作用。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少儿期进行近视的可行性分析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少儿期进行近视的可行性分析
可以显著提 高患者- l 盘 床治疗有效性 , 值得推 广。
关 键 词 :后 巩膜加 固术;少儿期进行近视 ;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 号:R7 7 2 . 3 + 3 文献标识码 :A
D 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5 . 3 2 . 0 4 0
5 0

世界卷第 3 2期
临床研究 ・
后巩膜加 固术治疗 少儿期进行近视 的可行性分析
彭玉芬
( 四川省邻水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邻水 6 3 8 5 0 0 )
摘 要 : 目的 分析与探讨少儿期进行近视 中后巩膜加固术的效果。方 法
1 . 4 统计 学处 理 。采 用 S P S S 1 5 . 0处 理数据 ,治疗 有效性 用 n / % 表示 ,以 x 2检验 比较 ,P< 0 . 0 5表示 具有 明显差 异性 , 在 当前 社会 发展过 程 中 ,患者 近视 的年龄越 来越小 ,少 具 有统计学 意义 。 儿 期进行 近视 患者 数量更 是 随之上 升 。 目前关 于少 儿期进 行 近视还 有 明确 的 临床 治疗方 案 ,我院采 用综合 疗法治 疗少 2 结 果 儿期 进行 近视 ,取得 良好效 果 ,以下 为具体 报告 : 对 比两组 患者 的临床治 疗总有 效率 ,其 中观察组 患者 为 7 2 . 5 % ( 2 9 / 4 0),对 照 组 患 者 仅 为 3 0 . 0 % (1 2 / 4 0),两 组 1 资料 和 方 法 差 异显著 ( P <0 . 0 5 )。具体数 据如表 1 . 1 . 1 临床 资 料 。选 取 我 院 眼科 2 0 1 2年 1月 至 2 0 1 5年 1月 表 1 两组 患者 的效果 对比 【 例 ( %) 】 实 施 治疗 的 8 O例 少 儿 期 进 行 近 视 患 者 ,患 者 眼 睛度 数 均 在一 0 . 5 0 O s一 一 5 . 0 0 D s 之 间 ,将 其分成 两组 ,其 中对 照组 4 0 例 患 者 中男 l 6例 ,女 2 4例 ,年 龄 为 ( 7 . 6 4 - 1 . 2)岁 ;观察 组4 O 例患者 中男 1 8 例 ,女 2 2 例 ,年 龄为 ( 6 . 4 -1 4 . 3 )岁。 两 组患者 的基 本资 料差异不 大 ,P > 0 . 0 5 ,具有 可 比性 . 术 前病 例选 择 : 3 — 4岁 屈光 度 达 一 4 . 0 0 D以上 ,眼轴 2 1 mm以 3 讨 论 3 5岁 是 少 儿 视 觉 发 育 敏 感 期 , < 1 2岁 均 为 轻 度 上 ;5 - 7岁屈 光度 > 一 6 . 0 0 D,眼轴 > 2 3 am;8 r 1 2岁屈 光度 >一 7 . 0 0 D,眼轴 > 2 5 m m;1 2岁 以上屈 光 度 > 一 8 . 0 0 D,眼 远 视 状 态 。 从 出 生 到 3岁 为 眼 轴 急 速 发 育 期 , 眼 轴 在 轴 >2 5 mm。 1 6 . 0 — 1 8 . 0 am,3 r 1 8岁 为 眼 轴 慢 速 发 育 期 , 眼 轴 大 约 为 1 . 2 治 疗 方 法 。对 对 照 组 患者 实施 常 规 治疗 ,采 用 托 吡卡 1 9 . 0 — 2 3 . 0 am,7岁 时赤 道前 结 束发 育 ,l r 3岁 后 赤道 后 完成 4岁 ,患者 眼轴 、屈 胺滴 眼液滴 ,在每 天 睡觉 之前 滴双 眼 ,同时引导 患者改 善之 发 育 ,本研 究 所收 集 的患 者均 未超 过 1 光度 等都 比正 常生理 值大 1 。后巩 膜加 固术 以 同种 异体 硬脑 前 的不 良用眼 习惯 ,并佩 戴远用 近视镜 。 常规治疗 基础 上 ,对 观察 组患者 行后巩 膜加 固术治 疗 , 膜 为加 固物 ,具 有较好 的生物 相容 性 ,为 生物膜 范畴 ,抗张 具体治 疗方 法为 :患者全 身麻 醉后 ,实施气 管插 管 ,并 消毒 强 度非常 高 ,在 加压巩 膜黄斑 区方 面 ,可以对 眼轴增长 进行 铺 巾 ,通 过显 微 镜 开展 眼科 手 术 。① 手 术 材料 :修 剪 在 无 机 械性阻 止 ,同种 异体 移植物 结合 巩膜组 织后 ,会 慢慢 在解 水 乙醇 中浸 泡 的硬脑 膜条 为长 4 5 mm,宽 7 mm,并 将其 置于 剖 学组织 层面并 成一体 ,眼球 改善 后极部 血供 营养 ,对 视 细 3 ] 。本 研究 结果显 示 , 2 0 mL生理 盐水 中 ,待 用 ;②手 术 治疗 步骤 :麻 醉状 态 下气 胞 具有兴 奋性 ,有 利于视 敏度 的提 升 [ 管 插管 后 ,开 睑器 开睑 ,顺 着 患者角 膜缘扇 形剪 开 ,巩 膜暴 两 组 患者 的临 床 治疗 总 有效 率 对 比上 ,其 中观 察 组 患 者为 漏 ,下 肢肌 与外直 肌韧带 钝性 分离 ,放入 牵引线 ,对下 斜肌 7 2 . 5 %( 2 9 / 4 0),对 照 组 患 者 仅 为 3 0 . O %( 1 2 / 4 0),两 组 P<0 . 0 5)。由此可 见 ,后 巩膜 加 固术 治疗 少儿 进行完 整钩 离 ,在 斜肌下 放条 带 ,在下肢 肌肌腹 与外 直肌下 差 异显著 (

高度近视眼行后巩膜加固术后的临床观察

高度近视眼行后巩膜加固术后的临床观察

【 要 l 眼典 型的 病理改 变主要 见于 高度 近视 眼 , 为 病理性近视 或 变性近视 眼 。 病 变在 眼球 后极部 , 摘 近视 故称 主要 眼球 呈梨形式 蛋 形, 由
于眼轴过长和持续性的过度牵引, 导致后巩膜葡萄肿形成。 由此加重脉络膜循环障碍, 构成发生脉络膜萎缩和漆状裂纹的基肚, 从而引起
出血 , 出, 渗 疤哀化 等一 系列变化 。 因此进行 性眼轴延长是 高度近 视眼的 病理解 剖基础。 后巩 膜加 固术是从阻止眼 轴进 一 步延长的 角度来达
到防治近视眼 为 目的 的 。0 年前S ra 20 c p就认识 到 了角度 近视眼球 扩张 出现后巩 膜葡 萄肿 。8 6 o r 阐明 了高度近 视的眼 轴增长 与 a 1 5 年V nA l t
1 5 手 术方 法 .
选取 2 0 年 度 中进 行 后 巩 膜加 固 术的 病 人 , 术 眼 :9 , 5 01 手 3 例 4 只眼 , 眼6 , 双 例 男性 2 例 , 性 1 例 , 均 年龄 2 岁(0 2 ; 1 女 8 平 l 1 ~3 岁)对
照眼 :7 ,7 眼 , 2例 2只 男性 l 例 , l 女性 l 例 , 均 年 龄 2 岁 (2 2 6 平 1 1 ~3 岁)如表 1 示 。 , 所 12 手术 适 应 证 .
>3 mm 37 0 ()
视 力 矫 正
平均 04 .
( .6 . ) 0 0 ~1 0
不 同范 围 1 2~-1 92 ) 8 (0 >一1 8 37 ()
6 ~-1 3 (3 2 .3 m 2 37 ) 761(1 ( .2 .) 2 .1 2 1) 6 8 43 ) 00 ~0 2
上直肌 附着点剪开球结膜 , 沿巩 膜 面 钝 行 分 离 下 , , 直 肌 。 外 上 做 直 肌 下 的牵 引 固定 线 (号 线 )在 颞 下 方 动 作 柔 和 分 离 筋 膜组 织 , 1 。 找 出下 斜 肌 , 将 下 斜肌 与外 直 肌 充 分 钝 行 分 离 。此 步 骤是 手 术 并 (

后巩膜加固术临床疗效观察

后巩膜加固术临床疗效观察

2023-11-06•引言•临床资料•手术方法•临床疗效观察•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后巩膜加固术是一种治疗近视的手术方法,通过加固后巩膜来减缓近视度数的加深。

随着近视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后巩膜加固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对其临床疗效的观察和研究尤为重要。

研究背景和意义观察后巩膜加固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研究目的收集后巩膜加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前后的视力、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方法02临床资料后巩膜加固术的患者年龄多在4-14岁,平均年龄为8.5岁。

年龄性别近视度数后巩膜加固术的患者男女比例大致相当,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后巩膜加固术的患者近视度数多在500-1000度之间,平均度数为750度。

03患者基本信息0201手术适应症后巩膜加固术适用于近视度数在500度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那些伴有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患者。

手术禁忌症后巩膜加固术禁忌症包括患者年龄过小、近视度数不稳定、眼部其他疾病等。

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手术时间及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后巩膜加固术的手术时间一般在1-2小时左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麻醉方式后巩膜加固术一般采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加镇静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方式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03手术方法用于切割眼部组织手术刀用于手术过程中的精细操作显微镜用于固定巩膜和加强眼部组织结扎线用于支撑巩膜和加强眼部组织硅胶片或聚酯片手术器械和材料手术操作步骤5. 缝合使用手术刀将眼睑重新缝合,完成手术。

4. 支撑加固将硅胶片或聚酯片放置在巩膜上,使用结扎线将其固定在巩膜上。

3. 制作结扎线使用结扎线制作一个环绕眼球的环状结扎线,以固定巩膜。

1. 麻醉首先对眼部进行局部麻醉,减轻患者不适感。

2. 开睑使用手术刀切开眼睑,暴露出手术部位。

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术后处理手术后需要定期更换药物和检查眼部情况,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后巩膜加固术临床疗效观察

后巩膜加固术临床疗效观察
后巩膜加固术临床疗效观察
2023-11-11
目录
• 引言 • 方法和材料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01
引言
后巩膜加固术背景介绍
01
02
03
手术原理
后巩膜加固术通过加固眼 球后部的巩膜,提高视网 膜的附着力,防止视网膜 脱离。
适应症
后巩膜加固术主要用于治 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高 度近视引起的视网膜病变 等。
不同年龄段视力改善情况
年轻患者视力改善幅度普遍大于中老年患者。
3
不同初始视力患者的改善情况
初始视力较差的患者在手术后视力提升更为明显 。
手术前后眼部结构变化
巩膜厚度变化
手术后巩膜厚度明显增加,加固效果显著。
眼轴长度变化
多数患者眼轴长度在手术后有所缩短,有利于视力的改善。
角膜曲率变化
手术对角膜曲率影响较小,基本保持术前状态。
分组方法
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手术组 和对照组,确保两组间具有可比
性。
手术方法和过程
术前准备
详细描述术前准备事项,如患者术前检查、 眼部消毒等。
术中注意事项
强调手术过程中的关键注意事项,以确保手 术安全顺利进行。
手术步骤
详细介绍后巩膜加固术的手术步骤,包括麻 醉方式、手术切口、植入物选择等。
术后处理
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患者隐私和数据安 全,确保研究符合伦理规范。
03
结果
患者基本情况描述
年龄分布
患者年龄分布广泛,从青少年到中老年人均有涉 及。
性别比例
男女比例大致相当,无明显性别差异。
初始视力情况
患者初始视力状况各不相同,多数存在明显的视 力障碍。
手术前后视力变化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进行性近视的临床研究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进行性近视的临床研究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进行性近视的临床研究龙永华;余腾;高小明【摘要】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同术治疗进行性近视的疗效.方法将50例(92眼)进行性近视患者采用消毒灭菌的异体巩膜行后巩膜加固术,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眼轴、视网膜动脉前期允盈时间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形态的变化.结果 50例(92眼)患者术后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及眼轴长度均要好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视网膜动脉前期的充盈时间为(15.02±0.05)s,术后为(14.43±0.5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眼合并有黄斑变性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无一例出现巩膜穿孔及血管破裂出血并发症,5例术后出现球结膜水肿,3~6个月后消失.结论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进行性近视安全有效.【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年(卷),期】2011(023)001【总页数】2页(P102-103)【关键词】近视;后巩膜加固术【作者】龙永华;余腾;高小明【作者单位】315020,宁波,宁波市光明眼科医院;315020,宁波,宁波市光明眼科医院;315020,宁波,宁波市光明眼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8.1+1后巩膜加固术是由 20世纪初Kruger开创,在我国开展已有20多年历史,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进行性近视患者。

进行性近视又称变性性近视或恶性近视,属于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眼轴进行性延长,眼球后极部扩张形成后巩膜葡萄肿等眼底后极部的病理变化[1]。

近年来,宁波市光明眼科医院采用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进行性近视,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来行后巩膜加固术的进行性近视患者50例(92眼),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3~50岁,中位年龄29岁。

裸眼视力为手动/眼前至0.2,最佳矫正视力为0.6~1.2;屈光度为―15.50~―24.00 D,眼轴为25.62~32.51 mm。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庞春华
【期刊名称】《实用防盲技术》
【年(卷),期】2007(002)004
【摘要】目的观察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应用同种异体硬脑膜对38例(73只跟)高度近视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观察其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近视度数稳定或减少者占93.2%,眼轴稳定者占93.2%,矫正视力稳定或提高者占93.2%,无远期手术并发症.结论后巩膜加固术是控制高度近视恶化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并且手术安全.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庞春华
【作者单位】241000,安徽,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
【相关文献】
1.饼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J], 刘雪芳;程鹭;丁延宁
2.高度近视眼行后巩膜加固术后的临床观察 [J], 帕尔合提·木合买提;祖丽菲娅;美丽尼杀沙
3.巩膜外垫压术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观察 [J], 张华;刘金华;陈梦平
4.改良的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评估及护理 [J], 刘亚妮; 赵小莹; 唐蓓;
张茜; 何瑨; 王文娟
5.后巩膜加固术(PSR)后ICL植入术矫正成人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J], 陈珣;王晓瑛;周行涛;褚仁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 J Ophthalmol and Otorhinolaryngol ,July 2012,Vol 12,No.4·临床研究·后巩膜加固术治疗儿童进行性高度近视的疗效观察金小琴 彭志华 杜东成 熊凤珠 【摘要】 目的 探讨对进行性高度近视患儿施行改良型Snyder⁃Thompson 式后巩膜加固术的疗效。

方法 对<14岁28例(52眼)进行性高度近视患儿手术前后采用IOL Master 测定眼轴长度,散瞳验光屈光度矫正视力和眼底检查,应用配对t 检验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眼轴长度术前为(28.47±2.36)mm ,术后为(28.77±2.44)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28,P <0.05)。

术后与术前相比,平均眼轴增长(0.31±0.35)mm 。

矫正视力术前为0.45±0.25,术后为0.61±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2.61,P <0.05)。

术后眼底未见1例并发症。

结论 改良型后巩膜加固术有可能延缓儿童高度近视眼轴的增长。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2,12:232⁃233,236)【关键词】 儿童;高度近视;后巩膜加固术;眼轴;矫正视力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osterior scleral reinforcement on childhood progressive high myopia JIN Xiao⁃qin ,PENG Zhi⁃hua ,DU Dong⁃cheng ,XIONG Feng⁃zhu.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Ophthalmology ,Aige Ophthalmology Hos⁃pital ,Wuhan 430019,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Jin Xiao⁃qin ,Email :jingxiaoqing74526@【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improved Snyder⁃Thompson posterior scleral reinforcement on childhood progressive high myopia.Methods Th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ocular axial lengths (OAL )(meas⁃ured by IOLMaster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CVA )(corrected with cycloplegic refraction )and fundus examination were compared in 28children (52eyes )aged less than 14years old by paired t⁃test.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OAL was longer (0.31±0.35mm )than the preoperative OAL significantly (28.77±2.44mm vs.28.47±2.36mm ,t =6.28,P <0.05).And the postoperative CVA was better than the preoperative CVA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0.61±0.26vs.0.45±0.25,t =12.61,P <0.05).There was no vitreoretinal complication heppening.Conclusions Posteriorscleral reinforcement may delay the OAL progress of childhood high myopia.(Chin J Ophthalmol and Otorhinolaryngol ,2012,12:232⁃233,236)【Key words 】 Child ;High myopia ;Posterior scleral reinforcement ;Ocular axial ;Corrected visual acuity作者单位:武汉艾格眼科医院小儿眼科 武汉 430019通讯作者:金小琴(Email :jingxiaoqing74526@ ) 儿童时期发生的进行性高度近视,随着病程的发展、近视性屈光度的不断加深、眼轴的不断延长,势必会出现一系列病理性近视的眼底改变,诸如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及黄斑出血等并发症,最终导致中心视力严重下降。

而且在儿童视觉发育的敏感期,过早发生高度近视容易导致弱视,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和学习。

目前对于后巩膜加固术治疗儿童进行性高度近视已经具有一定的经验和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争议。

为了探讨儿童进行性高度近视施行改良型Snyder⁃Thompson 式的后巩膜加固术疗效,本科对28例14岁以下儿童进行术前、术后疗效观察,随访时间1~4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2006~2010年本科对28例(52眼)进行性高度近视患儿进行了改良型Snyder⁃Thompson 式的后巩膜加固术,其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3~14岁,平均(10.14±3.88)岁。

术前、术后眼部检查:常规检查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眼压、眼前节及散瞳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用前置镜检查眼底,IOL Master 、相干光断层扫描、屈光检查≤6岁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7岁用后马托品散瞳。

手术病例的选择:3~4岁的儿童屈光度>-4.00D ,眼轴>21mm ;5~7岁的儿童屈光度>-6.00D ,眼轴>23mm ;8~12岁的儿童屈光度>-7.00D ,眼轴>25mm ;12岁以上的儿童屈光度>-8.00D ,眼轴>25mm 以上。

1.2 方法 全身麻醉,采用气管插管后常规消毒铺巾,在眼科手术显微镜下进行。

一次手术双眼全部完成,先右眼、后左眼。

①材料准备:将浸泡在无水乙醇232万方数据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2年7月第12卷第4期中已剪成宽6~8mm,长约45mm硬脑膜条带取出,将其放入消毒的生理盐水20mL加妥布霉素8mg溶液中浸泡,待用。

②手术步骤:全身麻醉采用气管插管,用开睑器开睑后,沿角膜缘扇形剪开9:00~5:00或3:00~7:00处,暴露巩膜,钝性分离外直肌、下直肌节制韧带,置牵引线,完整钩离下斜肌。

将条带放于下斜肌下,依次平铺于外直肌和下直肌肌腹下,使其完全紧贴黄斑区投射的后巩膜处,条带的两端分别与角巩膜缘垂直固定于外直肌的颞侧、下直肌鼻侧的巩膜上;再次确认条带位于下斜肌止端与视神经之间后,连续缝合球结膜,双眼加压包扎。

术后常规滴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滴眼液2~3周,4次/d。

手术前后行眼科常规检查:测视力、散瞳验光、测眼压。

采用IOL Master测眼轴的长度(mm)。

常规的眼底检查:用裂隙灯加前置镜详查后极部,尤其是赤道部及周边部视网膜的情况。

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黄斑部视网膜厚度,有无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征象。

术后戴镜、遮盖。

术后随访1~4年,平均随访2.5年。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手术前后眼轴长度和最佳矫正视力比较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眼轴长度术前为(28.47±2.36)mm,术后为(28.77±2.4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P< 0.05)。

术后与术前相比,平均眼轴增长(0.31±0.35)mm。

矫正视力术前为0.45±0.25,术后为0.61±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1,P<0.05),术后较术前提高视力0.17±0.09。

术前屈光度为(-12.88±5.28)D,术后屈光度为(-13.14±5.08)D,术后较术前增长了(-0.26±0.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 05,P<0.05)。

患者术眼高度近视眼底保持稳定,未见视网膜脱离、复视、斜视、眼球运动障碍和脉络膜新生血管[1⁃2]等并发症。

3 讨论儿童视觉发育敏感期为3~5岁,12岁以前均系轻度的远视状态。

眼轴快速发育期是出生到3岁,眼轴为16.0~19.5mm;眼轴慢速发育期3~18岁,眼轴为19.5~23.0mm。

而巩膜发育时胶原纤维呈网状加板层排列,赤道前在7岁时发育完善,赤道后在13岁之后发育完成。

我院收集的病例均属于14岁以下儿童,患者的屈光度,眼轴均大于正常生理值。

管玉颜等[3]通过对照组随访观察得出,未经后巩膜加固术组的儿童进行性高度近视比施行手术组的眼轴和屈光度明显增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因巩膜未发育完善,故眼轴易增长,屈光度易增加,易形成进行性高度近视并向病理性近视发展。

因此后巩膜加固术虽不能缩短眼轴,但能有效控制眼轴增长,缓解眼球向后延伸的压力,从而延缓了近视屈光度的加深,本研究收集的28例(52眼)行后巩膜加固术后,屈光度术后较术前增长了(-0.26±0.61)D,视力均有提高,平均为0.17±0.09。

术后眼轴和屈光度仍有少许增长,但本研究未进行对照研究。

如管玉颜等的研究,可能该增长属正常眼轴发展之列。

后巩膜加固术的加固物为同种异体硬脑膜,系生物膜,生物相容性好,抗张强度高,对巩膜黄斑区的加压,能够机械性阻止眼轴进一步增长。

再则后巩膜加固术的加固物属组织移植范围,同种异体的移植物与巩膜组织结合后,经过若干时间后,在解剖学组织学层面融为一体。

同时也可促进眼球后极部新生血管长入,改善眼球后极部血供营养,引起视细胞的兴奋,提高了视敏度。

刘秀铎等[4]通过对照组长期观察随访得出,后巩膜加固术对儿童进行性高度近视发展的阻滞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本文收集的28例患者,全部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操作,操作细致轻柔,对眼球的扰动较小,加固条带松紧适宜,术后未出现排斥反应,复视、感染及压迫视神经等并发症。

随访期间也未发生视网膜脱离及高眼压等,采用自制的同种异体硬脑膜加固材料未见脱落。

本手术的关键在于:①条带必须放在下斜肌止端与视神经之间,这样才能阻止眼轴的进一步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