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雨刷传感器课程设计示例分解

合集下载

汽车智能雨刷教学示教装置的设计

汽车智能雨刷教学示教装置的设计

汽车智能雨刷教学示教装置的设计设计了一种汽车智能雨刷教学示教装置,其组成包括红外雨量传感器模块、单片机、雨刷电机控制模块、雨刷电机、雨刷电机信号灯模块、框架和挡风玻璃。

文章介绍了总体设计构思与技术创新点。

该示教装置携带方便,能直接搬运到课堂上演示智能雨刷的工作原理,使得教学生动形象。

标签:雨刷;示教;智能引言雨刷系统是汽车的重要安全设备之一[1]。

目前中高档汽车大多配备智能雨刷系统,通过雨量传感器检测雨量大小,控制雨刷器摆动速度[2],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驾驶者干预,自动保持挡风玻璃清晰,增加了行车安全[3]。

智能雨刷的工作原理是《汽车电器》课中必须讲授的内容,是理论教学的重点。

智能雨刷系统因结构复杂、设计独特造成学生理解困难[4]。

解决此问题最有效办法是进行案例教学,教师直接对着智能雨刷讲述原理结构,给学生直观印象,加深理论理解。

但是实车演示耗费财力物力,学生也不能清楚地看到控制部件与电机工作的情况,致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无法同步进行。

因此本文设计开发了一种能在课堂上演示的智能雨刷示教装置,能直接搬运到课堂上进行演示,使得教学生动形象。

1 系统硬件设计汽车智能雨刷示教装置其组成如图1所示,智能雨刷教学示教装置包括红外雨量传感器模块1、单片机2、雨刷电机控制模块3、雨刷电机4、雨刷模块5、信号灯模块6,以及框架和挡风玻璃。

选择铝合金材料焊接成100cm*80cm*20cm的框架,用PVC板将其裁剪成相应尺寸进行填充。

在PVC板上固定演示用的挡风玻璃,红外雨量传感器模块1安装在挡风玻璃内侧中部,雨刷电机4安装在挡风玻璃内侧中部,雨刷模块5安装在挡风玻璃的外侧中部。

红外雨量传感器模块1、雨刷电机控制模块3、信号灯模块6都与单片机连接,雨刷电机控制模块3连接雨刷电机4,雨刷电机4连接雨刷模块5。

为了搬运方便,在框架下方安装有滚轮,并安装滚轮制动装置。

1-红外雨量传感器模块;2-单片机;3-雨刷电机控制模块;4--雨刷电机;5-雨刷模块;6-信号灯模块2 系统智能设计2.1 工作原理2.2 硬件设计红外雨量传感器模块1由红外线发射元件与红外雨量接收元件组成。

车载雨量传感器课程设计

车载雨量传感器课程设计

车载雨量传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车载雨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构成和功能。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雨量传感器及其在车辆上的应用。

3. 学生掌握收集、分析车载雨量传感器数据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车载雨量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

2. 学生能够运用传感器数据,分析车辆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行驶特性。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与车载雨量传感器相关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物理传感器技术的兴趣,增强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认识到车载传感器在智能交通领域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二年级物理学科选修课程,结合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车载雨量传感器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车载雨量传感器概述- 介绍车载雨量传感器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重要性。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传感器及其应用”。

2. 车载雨量传感器工作原理与构成- 详细讲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构成及分类。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物理传感器”。

3. 车载雨量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 介绍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步骤及调试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

4. 车载雨量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分析- 讲解数据采集方法、传感器输出信号处理及数据分析。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

5. 车载雨量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分析不同降雨条件下,车载雨量传感器在车辆行驶特性中的应用。

检测设计智能汽车雨刷

检测设计智能汽车雨刷

智能汽车雨刷的设计创新的意义:使汽车雨刷实现雨天自动打开雨刷器,晴天自动关闭雨刷器, 能根据雨量大小自动调节雨刷摆动速度的快慢,给司机带来更方便的驾驶空间及良好的视觉效果,从而大大提高雨天驾驶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创新的背景:驾驶员都体会到,一到下雨天,视野就会变得模糊,挡风玻璃上尽管有雨刷在工作,可还是会出现较长时间的视野模糊,还有起水汽等现象,不够智能化。

因此就想,要是下雨时,能自动开启汽车的挡风玻璃下方的雨刷,并且雨量大,雨刷来回摆动的越快就好了。

当下雨时,驾驶者通常是以人为判断前挡风玻璃模糊程度,而采用手动方式调整雨刷启动按钮,如此不仅使驾驶者分心,也会使玻璃清晰度不一,两者均与驾驶安全有关,所以想到一种智能的方法,利用自动雨刷系统可以减少驾驶者于行驶间的分心,确保玻璃落雨量刮除保持定量,以提升车辆的安全性。

创新的思想:要理解雨水感应式自动雨刷系统是怎么样工作的,最好的方式是观察系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以及根据所得信息需要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想要实现雨刷器自动化的功能,仅仅知道当前正在下雨是不够的,还要知道雨量有多大,雨是在增大还是在减小。

软件根据传感器信息来判断是否在下雨或者下雪。

如果落在挡风玻璃上的水并不是雨水,系统需要对这种情况做出正确的反应。

为了达到以上效果,我产生了一个设想,建立一个智能汽车雨刷系统。

如何设计:由于下雨天和晴天玻璃的见光度是不同的,通过光学式传感器检测光线的强弱来判断雨水的存在,从而决定是否开启雨刷。

当挡风玻璃上没有雨水时,几乎所有的光都会反射到一个光学传感器上,当下雨时,挡风玻璃上就会存在雨水,一部分光线就会偏离,这就造成了传感器接受到光的总量的变化,从而检测了雨水的存在。

接着运用光电接受装置对雨量大小的检测,并把信号输入系统。

在一定的截面上,均匀的布置相同的光电接收头,由于雨量的不同,残留在挡风玻璃上的雨水量也就会不同,相应的一定截面内的反射度也就会不同,通过判断放大后的信号来判断雨量的大小,从而调整雨刷的速度。

自动雨刮教学设计方案

自动雨刮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自动雨刮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

(2)掌握自动雨刮的安装方法和操作步骤。

(3)熟悉自动雨刮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知识。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自动雨刮的安装和调试。

(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根据不同天气情况调整雨刮速度和角度。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敬业的精神。

(2)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认识到正确使用和维护自动雨刮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自动雨刮的基本原理2. 自动雨刮的组成部分3. 自动雨刮的安装方法4. 自动雨刮的操作步骤5. 自动雨刮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自动雨刮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其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自动雨刮的安装和调试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掌握操作步骤。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4.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自动雨刮的故障原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自动雨刮在汽车安全驾驶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知识教师讲解自动雨刮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安装方法和操作步骤,结合图片和视频进行演示。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自动雨刮的安装和调试,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4.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自动雨刮的故障原因,讨论解决方法。

5.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熟练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检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维修专业教材》2. 辅助教材:《汽车维修技术手册》3. 实物教具:自动雨刮、汽车、工具等4. 多媒体资源:图片、视频、课件等通过本教学设计方案,旨在使学生全面掌握自动雨刮的相关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传感器雨刷课程设计

传感器雨刷课程设计

传感器雨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传感器的定义、种类和工作原理,特别是雨量传感器的应用。

2. 学生能描述雨刷的工作机制以及传感器在雨刷系统中的作用。

3. 学生掌握基本的电路知识,能分析雨刷控制电路的组成和功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雨刷控制系统。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学会组装和调试基础的传感器雨刷装置。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分析传感器雨刷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增强对工程设计和创新实践的热情。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交流、协作。

3. 学生通过了解传感器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对提升生活质量的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设计,旨在通过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仅掌握传感器的理论知识,还能通过设计雨刷系统这一具体实践,提升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明确,便于学生理解课程的重点,同时为教师提供了清晰的教学方向和评估标准。

二、教学内容1. 传感器基础知识:- 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

- 雨量传感器的构造、原理及其在雨刷系统中的应用。

2. 雨刷系统原理:- 雨刷的工作机制及功能。

- 传感器在雨刷速度控制中的作用。

3. 电路基础知识:- 基本电路元件及其功能。

- 雨刷控制电路的组成和原理。

4. 实践操作:- 设计简单的雨刷控制系统。

- 组装和调试雨刷传感器装置。

5. 故障分析与解决:- 传感器雨刷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 探索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课时:传感器基础知识及雨量传感器介绍。

第二课时:雨刷系统原理及传感器在其中的应用。

第三课时:电路基础知识及雨刷控制电路分析。

第四课时:实践操作,设计并组装雨刷控制系统。

第五课时:故障分析与解决,总结反馈。

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传感器雨刷相关知识。

雨刮系统设计介绍

雨刮系统设计介绍

雨刮系统的性能要求

02
03
清除效果
雨刮系统的性能要求应考 虑清除效果,即雨刮器应 能够在不同的速度和角度 下都能有效地清除雨水。
噪音
雨刮系统的性能要求还应 考虑噪音,即雨刮器在工 作时应尽可能地减少噪音 的产生。
耗能
雨刮系统的性能要求还应 考虑耗能,即雨刮器在工 作时应尽可能地减少能源 的消耗。
雨刮系统设计介绍
contents
目录
• 雨刮系统概述 • 雨刮系统的设计要素 • 雨刮系统的设计流程 • 雨刮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 雨刮系统设计案例分析
01 雨刮系统概述
雨刮系统的定义
• 雨刮系统:雨刮系统是汽车的重要安全部件之一,主要用于清 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雪和灰尘,确保驾驶者的视线清晰。
方案评估
对构思的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考虑技术实现、成本预算等因素,确保方案具 有可行性和竞争力。
设计实施与优化
详细设计
根据评估通过的方案,进行雨刮系统的详细设计,包括绘制图纸、建立三维模型 等。
优化改进
在设计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改进,以提高雨刮系统的 性能和可靠性。
设计验证与测试
模拟验证
利用仿真软件对设计的雨刮系统进行模拟验证,检查系统是 否满足设计要求。
实车测试
将设计的雨刮系统安装到实际车辆上进行测试,验证系统的 实际性能和可靠性。
04 雨刮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趋 势
雨刮系统的应用场景
1 2 3
汽车
雨刮系统是汽车的重要安全部件之一,用于清除 挡风玻璃上的雨水、污垢和冰雪,确保驾驶视线 清晰。
感谢您的观看
案例三:环保型雨刮系统设计
总结词
环保性、节能性

多功能雨刮器课程设计

多功能雨刮器课程设计

多功能雨刮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多功能雨刮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及其在交通工具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多功能雨刮器涉及的科学原理,如物理学中的力学和电学知识。

3.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多功能雨刮器的材料特性及其在制造过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多功能雨刮器模型。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并解决多功能雨刮器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对现有多功能雨刮器进行改进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情,认识到科技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沟通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科技发展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小学高年级科学课的实践探究活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生特点:小学高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好奇心,喜欢探索新事物。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多功能雨刮器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知识点:雨刮器的组成、电路原理、运动原理等。

- 教材章节:第五章《简单电路》和第六章《物体的运动》。

2. 多功能雨刮器的材料特性与制造过程:- 知识点:不同材料的特性、材料的加工与制造、环保材料的选择等。

- 教材章节:第四章《物质的性质》和第七章《科技与生活》。

3. 多功能雨刮器的创新设计与实践:- 知识点:设计原则、创新思维、团队合作、模型制作等。

- 教材章节:第八章《设计与制作》。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一周:学习多功能雨刮器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进行课堂讲解和实践操作。

雨滴传感器设计说明书

雨滴传感器设计说明书

----雨滴传感器设计说明书产品名称:班级:小组成员:指导教师:一、实现功能:1.汽车在雨天或雪天行驶时,车窗易被雨滴、雪片遮盖,阻碍驾驶员的视线。

设置自动刮水系统,其中的雨滴传感器用于检测出雨量,并利用控制器将检测出的信号进展变换,根据变换后的信号自动地按雨量设定刮水器的间歇时间,以便随时控制刮水器电动机,确保了行车的前方视野。

2.二、工作原理:1、.zigbee板介绍zigbee开发板是一款旨在开发、演示各种Zigbee相关产品应用的强大zigbee开发板,支持CC2430、CC2431等芯片的zigbee开发,但并不局限于此,板上丰富的硬件资源允许用户评估、开发、演示其它类型的射频产品等。

配套的zigbee母板是国内首款将zigbee协议分析仪、图形点阵LCD显示屏、语音电路、Joystick及多种传感器等硬件资源集成于一体的高性能zigbee开发板,其构造紧凑,性价比很高。

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该套件的硬件资源和配套的zigbeestack协议栈源码、例如C51源码及各种评估软件等快速开发自己的应用系统。

该zigbee开发板也可用于教学、实验等。

1.采用TI最新一代ZIGBEE芯片CC25302.支持基于IEEE802.15.4的ZIGBEE2007/PRO协议3.采用WXL标准的20芯双排直插模式接入网关主板和感知节点实物图:2、传感器模块传感器介绍:1、传感器采用双面材料,大面积5.0*4.0CM,并用镀镍处理外表,具有对抗氧化,导电性,及寿命方面更好的性能;2、比拟器输出,信号干净,波形好,驱动能力强,过15mA;3、配电位器调节灵敏度;4、工作电压3.3V-5V5、输出形式:数字开关量输出(0和1)和模拟量A0电压输出;6、设有固定螺栓孔,方便安装7、小板PCB尺寸:3.2cmx1.4cm8、使用宽电压LM393比拟器.原理图:实物图:实物图:实物图:实物图:实物图:实物图:实物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文理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专业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智能汽车雨刷控制系统设计论文作者:朱在沥学号:201108069010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国 重庆2013年12月目录摘要 (3)0 引言 (4)1 设计方案 (5)1.1 信号采集部分 (5)1.2 信号处理部分 (8)1.3 结构规划部分部分 (11)2 参考文献 (13)摘要针对现在国家提倡节能的的号召,本文介绍了一种由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以及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的的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因学校的教室在很多情况下因为没有人而日光灯开启而浪费电的现象,现对于学校的电能节约理念设计一种节能的日光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中主要应用了数字、模拟电子技术中的众多元器件,且基于传感器技术原理这门课程的原理而设计。

主要应用到光敏红外二极管,以及ATMEL80C51单片机芯片,应变式电阻传感器,光敏二极管以及电阻、异步加法、减法计数器等。

关键词:ATMEL80C51集成电路芯片;74191异步计数器;光敏传感器;步进电机;雨量传感器。

0 引言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现代汽车正从一种单纯的交通工具朝着满足人们需求和安全,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下雨下雪时,因为雨雪覆盖挡风玻璃遮挡视线从而增加安全隐患极易发生事故。

为了满足人们对汽车日益提高的要求,汽车研发及生产机构必然要将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应用到汽车上。

传统的机械雨刷需要驾驶员手动操作,这会让驾驶员分心更加增加安全隐患,即使有传统机械传动设备,与电子传感器器件相比,也有诸多不便。

开发出在汽车行驶中检测到雨滴后雨刷器就自动工作的智能雨刷系统,至少可以将现在的雨刷器减少了3个开关。

这样,不仅驾驶员就无需调节雨刷器设置来迅速停止刮片的运动或者的高更好的视角。

而且当不需要雨刷工作时也能自动停止工作。

一、设计方案及思路1.1信号采集本数据采集系统主要由外界条件的采集、数据的传输组成(见图1)图1 汽车自动雨刷控制系统结构框图1.2 元件分析雨量传感器与光电传感器原理相似如图所示,光电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光的变化,再通过光电元件把光量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一种测量装置,雨量传感器是基于光强变化的原理。

、图2 雨量传感器实物模拟图图3 步进电机内部结构图4 雨水传感器内部结构二﹑雨量传感器工作原理1﹑雨量传感器的基本理论(1)、光学原理光线射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当一部分光线射入另外一种介质时,光线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称为折射。

在第二种介质中折射光线和分界面法线n 0的夹角称为折射角。

入射角i 和折射角r 有下述关系:Sin(i)/sin(r)=n 21式中, n 21 —第二种介质对第一种介质的相对折射率。

光从光密介质(折射率n 较大)射入光疏介质(折射率n 较小)时,如果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完全消失,光全部反射回原来介质,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折射角变成90°时 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全反射的条件是,光从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入射,入射角等于大于临界角。

设计的传感器就是根据全反射光学原理制成。

空气的折射率是1,水的折射率是1.33,玻璃的折射率是1.5。

根据式计算得出,光从玻璃入射到空气中的临界角是42°,光从玻璃入射到水中的临界角是63°。

(2)、工作原理雨水传感器由红外光发射电路和红外光接收电路组成。

如图4所示。

图5 雨水传感器原理图由红外光发射元件发出的红外光以全反射角度在挡风玻璃的外表面反射,其角度必须在42°(玻璃-空气)和63°(玻璃-水)之间。

如果在挡风玻璃上有水,一些光会双倍射出,且这会引起红外感光元件接收到的反射光减弱。

从发射元件发出的光反射到接收装置的挡风玻璃区域被称之为传感器的“敏感区域”,仅当雨水滴到这个区域时,才可以被探测出来。

为使系统灵敏可靠,挡风玻璃区域和灵敏区域之间必须要有一个较好的比例。

雨量传感器的基本实现电路2﹑雨量传感器的电路设计(1)、红外发射电路红外发射管采用硅光电二极管,它具有暗电流小,噪声低,受温度影响小,价格便宜等优点。

红外发射管三个并联,采用脉宽调制驱动,工作在38kHZ 的频率下。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发射电路的功耗。

脉冲发生器采用555电路构成。

如图3所示,经式(1) (2)(3)计算,得出R 1、R 2、C 1值。

微调节R 2,使脉冲频率为38kHz 。

由于红外光线肉眼看不见,所以电路中加入LED 指示灯来指示红外发射管是否在工作。

i p1=0.7(R 1+R 2)C 1 (1)i p2=0.7R2C1 (2)i=1/T=1.44/(R2+2R1)C1 (3)(2)、红外接收电路红外接收电路通常由光接收二极管、放大电路、带通滤波器、检波电路等组成。

放大电路的任务是对光脉冲信号进行线性放大和整形。

带通滤波器的任务是进行频率选择,滤除干扰信号。

检波电路滤掉载频后检出的原始信号。

因而电路比较复杂,体积也比较大。

设计的接收电路采用德律风根公司(Vishay)的红外专用集成接收芯片TK1838,将各功能电路封装在一起,以实现接收脉冲编码信号调制的红外光信号,塑料封装可滤除可见光。

内部结构如图4所示。

1脚为输出,2脚接地,3脚电源接+5V。

TK1838只有接收到38kHz的脉冲信号才会作用。

它具有微型一体化塑料封装、体积小、可靠性高、内部屏蔽、抗干扰光能力强、5V供电、功耗低、输出信号灵敏、价格便宜等优点。

内部集成了放大、滤波、解调及其控制电路,1脚直接输出高低电平。

当TK1838接收不到38kHz的脉冲信号时,1脚输出高电平;当接收到38kHz的脉冲信号时,1脚输出低电平。

(3)、控制电路图6一般情况下采用2~4个红外发射管,与红外发射管串联的电阻取值要保证红外发射管发出的光强满足本设计的要求;红外发射管的角度要保证红外光在挡风玻璃的外表面形成全反射;R5、R6取值满足输入到单片机的脉冲信号幅值满足要求。

当有雨滴落在挡风玻璃的“敏感区域”时,1脚输出一串脉冲波,小雨时,脉冲波的数量少;大雨时,脉冲波的数量多。

我们使用的雨刮电动机有低速挡和高速挡,用单片机AT89C2051来检测脉冲波,根据给定时间内脉冲波数量的多少来控制雨刮器工作。

三、过程原理控制过程如图:自动雨刷的控制电路如下图7所示:图7四、软件设计部分系统软件的设计包括主程序的设计、电机转速设置程序设计、各中断服务等程序设计组成。

1 主程序设计本设计的单片机控制程序采用51单片机汇编语言编写,在编写的过程中,尽量向结构化、模块化的方向编写,整个程序的清单会在后面。

本章将对该系统的程序做具体分析。

MCS-51系列单片机复位后,(PC )=0000H ,而0003H~002BH 分别为各中断源的入口地址。

所以,编程时应在0000H 处写一条跳转指令。

当CPU 接收到中断请求信号并予以响应后,CPU 把当前的PC 内容压入堆栈中进行保护,然后转入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处执行。

一般应在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处写一条跳转指令,并以跳转指令的目标地址作为中断服务程序的其实地址进行编程。

MCS-51系列单片机复位后,除SP 为07H ,P0~P3口为FFH 外,其余给内存单元内容均为00H ,所以应对IE 、IP 进行初始化编程,以开放CPU 中断,允许某些中断源中断和设置中断优先级等。

系统设计电路原理图如下(图8)图8RST 1P302P313XTAL 14XTAL 25P326P337P348P359GND 10P3711P1012P1113P1214P1315P1416P1517P1618P1719VCC 20U1AT89C2051G N D 1R E S T2E N A B L E 3O S C4C W /C C W5C L K 26C L K 17M 18M 29R E F I N10M O11N C 12VC C 13N C 14VM B 15B 16P G B 17N F B18B19A 20N F A 21P G A22A 23V M A24N C25U2TA8435HR110kC110u fC2CAPE C3CAPEY112M HZ C43300R222kR30.5R40.5C5104C6100u fVCCVCC+12VVCC1234J 1CON4D1RF307D2RF307D3RF307D4RF30712345678J 2CON812J 3CON2键盘雨滴感应传感器123J 4CON3VCC+12V步进电机2信号处理部分前面已经介绍了信号的采集系统,当信号被应变式传感器采集之后传送到单片机内,所以,单片机可以识别出进教室还是出教室。

这里用到使用Atmel 80C51单片机,用以控制数据的加或者减的计数。

处理部分结构框图如图8。

图9汽车雨刷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程序清单;EN BIT P3.1 CWW BIT P3.0 RST BIT P1.2 CLK BIT P3.2ML BIT P3.3 ORG 0000HAJMP MAINORG 000BHAJMP TIME0050HORGMAIN: MOV SP,#67H MOV TMOD,#51H MOV TH0,#0D8H MOV TL0,#0F0H MOV TH1,#0MOV TL1,#0MOV 30H,#00MOV 31H,#00MOV 32H,#00MOV 33H,#00MOV 40H,#00SETB EASETB ET0SETB PT0 START:SETB EN SETB M1ACALL DIANJI SJMP STARTTIME0:CLR EA CLR TR1CLR TR0PUSH PSWMOV TH0,#0D8HMOV TL0,#0F0HMOV A,TH1CJNE A,#1,EXIT1JC GOSJMP NEXT4GO:MOV A,TL1CJNE A,#80,NEXT1NEXT1:JC NEXT2CJNE A,#161,NEXT3NEXT3:JNC NEXT4MOV A,#5SJMP NEXT5NEXT4:MOV A,#1SJMP NEXT5NEXT2:MOV A,#10NEXT5:MOV 38H,AMOV TH1,#0MOV TL1,#0POP PSWSETB TR0SETB EASETB TR1RETDIANJI:JNB P3.7,LOOPJB P3.7,DIANJILOOP:SETB EACLR CWWCLE EN ;启动电机LCALL DELAY1SSETB ENLCALL DELAY1SSETB CWWCLR ENLCALL DELAY1SSETB ENLCALL WAITSJMP DIANJIWAIT:MOV R4,38HW3:LCALL DELAY1SDJNZ R4,W3RETDELAY1S:MOV R7,#4 ;延时1sL3:MOV R6,#250L2:MOV R5,#250L1:NOPNOPDJNZ R5,L1DJNZ R6,L2DJNZ R7,L3RETEND车窗有覆盖物车窗无覆盖物单片机得信号单片机得信号执行动作命令执行停止命令传感器五、安装与调试1 、电路图的绘制(1).在Protel中先新建一个文档,把所需要的元件载入到文档里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