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进步 坚持自主创新 实现急倾斜和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参考文本

合集下载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参考文本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参考文本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煤矿安全科技工作的机遇与挑战1.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煤矿安全科学技术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就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作出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确立了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国务院印发了《实施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

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等税收激励政策采取政策性、企业金融支持措施建立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制度,支持自主创新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产学研联合开展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加强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加大对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稳定支持力度。

2.煤矿安全科技工作已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公共安全”列为重点领域。

依靠科技进步

依靠科技进步

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科技兴矿加快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新阳煤矿是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所属的现代化大型主力矿井,原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1992年~2004年经过矿井改扩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00万吨/年,2008年核定生产能力470万吨/年。

矿井井田面积45km2,采用立井、斜井联合开拓,单一水平开采上、下组煤,上组煤现生产采区三个(六、七、十)采区,九采区为准备采区;下组煤生产采区一个(南)采区,准备采区北采区是集团公司双三千万吨重点工程项目。

近几年,新阳煤矿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走科技兴矿道路,实现了矿井高产高效化。

2008年矿井产量400.2万吨,综放面单产282.2万吨,焦煤公司第一。

一、依靠科技进步,综采放顶煤开采产量进一步提升:2005年7月前,新阳煤矿一直采用走向长壁、高档普采的采煤方法,矿井产量徘徊在150万吨/年左右,随着下组煤南采区的投产,使新阳矿人看到了实现高产高效矿井的良机。

下组煤9-10-11#煤层为合并层,煤层平均厚度达9米,且赋存稳定,适合综合放顶煤开采。

2005年初开始对原南采区轨道巷、胶带巷整修,运输设备技术改造,对矿井的提升设备也进行了技术改造,为下组煤生产提供了有利保障。

其次,下组煤综放工作面的设备选型采用国内、国外先进设备,下组煤改造共计投入近亿元,建成了高产高效、技术先进、设备优良的现代化采区。

从2005年8月首采面投产后,矿井产量稳步提升,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随着放顶煤开采技术的熟练掌握,新阳矿开始对综放开采放顶煤规律进行研究,不断总结,改进工艺,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掌握了放顶煤规律,使综放工作面的产量提高。

二、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开展进行“三下”压煤的开采技术研究新阳煤矿1972年投产,截业2003年,矿井上组煤地质储量66245万吨,可采储量24378万吨,而“三下”压煤达17589万吨,全部为低硫低磷主焦煤,上组煤(主焦煤)资源日趋减少,而新阳煤矿所生产的低硫煤是市场紧俏商品,为延长矿井上组煤的服务年限,新阳煤矿在2004年度对“三下”压煤的开采进行了科研主攻,委托北京天地开采所对其进行技术可行性研究。

依靠科技进步 坚持自主创新 实现急倾斜和薄煤层安全高效开全面.全面.全面. 全面.ppt

依靠科技进步 坚持自主创新 实现急倾斜和薄煤层安全高效开全面.全面.全面. 全面.ppt
依靠科技进步 坚持自主创新 实现急倾斜和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
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 总工程师 王寿全 2016年5月6日
1 精选文档
一、川煤集团基本情况
1 集团概况
➢由攀枝花、芙蓉、广能、达竹、 广旺5个矿务局整合而成的国有 独资大型煤炭企业。 ➢共有34对矿井 生产矿井24对 基建矿井10对 ➢设计生产能力2053万吨/年, 核定能力1653万吨/年。
2005年至今,杜绝了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百万吨死亡率 大幅下降,2015年集团百万吨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84.85%。
百万吨死亡率(人/百万吨)
2.54 2.5
在倾角大于45°最大 采高达5.5米的煤层实 现综采一次采全高,平 均月产6.6万吨,最高 月产8.7万吨。该套设 备的液压支架和端头支 架都是自主研发和制造。
10 精选文档
二是实现薄和极薄煤层综采
为解决李子垭煤矿下分层薄煤层(平均煤厚0.85米)综采 技术难题,川煤集团2006年在国内进行了课题公开招标。
同年,广旺公司代池坝 矿和唐家河矿坚硬顶、底 板情况下的急倾斜综采( 大于48°)获得成功,使该 公司矿井综合机械化开采 实现了零的突破。
目前,广能绿水洞煤矿 急倾斜综采局部最大倾角 已突破70°。
9 精选文档
2014年,川煤集团攻克了急倾斜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综合 机械化开采的世界难题,在攀煤公司花山矿获得成功。
攀煤:大倾角厚煤层放顶煤开采、急倾斜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综 采;急倾斜薄煤层刨运机综采。
芙蓉:中厚煤层综采、保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近距离薄煤层 群松软顶底板综采。
广旺:大倾角坚硬顶板综采。
14
精选文档
三、川煤集团机械化取得了显著效果
1 助推了科技治灾,安全保障度大幅提高

依靠科技进步 、管理创新 深化矿井高产高效建设

依靠科技进步 、管理创新  深化矿井高产高效建设

采 区 内生 产 的做 法 , 综 采 后 备 战 场 扩 大 到 2至 3个 采 区 , 把
并 采 用 突 出 采 区 和 不 突 出 采 区 相 搭 配 的 方 式 , 先 后 放 出 了 西三采 区和东一 采 区, 将实 施 中央采 区和深部 延深开 拓 , 并 最 大 限 度 缓 解 了 综 采 接 续 紧 张 矛 盾 和 安 全 压 力 。 三 是 优 化 综采 设计 。 设计 人手 , 胆创 新 , 局部倾 角达 4 从 大 将 0多 度 的 72 4 3工 作 面 面 长 设 计 为 2 6米 , 为 集 团公 司 最 长 工 作 面 ,区 , 极 扩 大 综 采 储 量 。 方 面 突 破 综 大 突 积 一 采煤 层必须 是 3 0多 度 以 下 的 禁 区 , 把 局 部 4 5度 以 下 的 煤
水 平 东 大 巷 运 输 皮 带 化 改 造 会 战 。 年 3月份 , 据 一 0 去 根 7 0水 平 东 大 巷 系 统 运 输 能 力 严 重 制 约 矿 井 正 常 生 产 和 系 统 能 力 提 高的现状 , 过 分析论证 , 定对 30 经 决 6 0多 米 的 一7 0东 大 0 巷实 施 运 输 皮 带 化 改 造 ,组 织 了 l 9个 单 位 10 6 0余 人 参 加 会 战 , 安 装 皮 带 机 5部 , 板 输 送 机 2部 , 带 转 弯 装 置 2套 , 共 刮 皮
维普资讯
L a L trn e1a ae n }n 、 l eD ^ = n .me { 1 o h  ̄ s r l

近 两 年 来 , 集 矿 克 服 矿 井 地 质条 件 差 、 炭 开 采 难 度 张 煤 大 、煤 与 瓦 斯 突 出 等 诸 多 因 素 影 响 ,按 照 建 设 高产 高 效 优 强 矿 井 的工 作 思 路 ,坚 持 依 靠 科 技 进 步 ,开 展 技 术创 新 和 管 理 创 新 ,全 面 实 施 生 产 布 局 调 整 和 系统 技 术 改 造 工 程 ,大 力 发 展 机 械 化 。主 要 经 济 技 术 指 标 创 矿 历 史 最 好 水 平 ,初 步 改 变

坚持科学发展 加快自主创新 提高煤炭工业发展科学化水平

坚持科学发展 加快自主创新 提高煤炭工业发展科学化水平

业快速 发展 五 年来 , 过重 点开 通 展 大 型 模 块 选煤 关 键 技 术 及 配 套 装备、 高效工 业煤 粉锅 炉 系统 及关 键技术 . 以及 8 3计 划 “ 变 质 烟 6 低 煤 加 氢 增 塑 改 质技 术 ” 煤 的热 溶 “ 及 加氢 液化 ” 等一 系列 重 大研 究项 目 , 炭 洗选 、 洁 转 化 与低 碳 利 煤 清 用技 术不 断取得 突破
来 . 过重 点研 发煤 炭 资源 高效 采 通
选 关键 技术 与 装备 、 大采 高综 放 开
灾等 重大 灾害 防治 和应 急救 援 、 安 施 “ 教兴煤 ” 略 . 应 “ 科 战 适 十二 五 ”
中 煤 工业 21 0 国 炭 0 / 6 1 5
0<m m >I<0 一 敕 威 一 Z Z . nm zl l
七 是 煤 矿 安 全 保 障 技 术 体 系
米 : 巷 、 煤 岩 掘 进 速度 达 月 进 煤 半 尺 6 0米 . 0 为推 进我 国大 型现代 化 煤矿 建设 . 快煤 炭生 产结 构调 整 加
提供 了有力 的支 撑
四 是 高 效 开 采 技 术 与 成 套 装 备 研 发 取 得 进 展 . 矿 综 采 主 要 技 煤 术 指 标 达 到 国 际 先 进 水 平 五 年
势 . 出煤炭科技需求 . 提 明确发展方 示范 工程建设
向和重点 . 具有十分 重要 的意义

科 学化 水平 . 须要坚 持依 靠科 技 必 进 步 . 力 发展 先 进 生 产 力 . 进 大 促 煤炭 工业节 约发 展 、清洁 发展 、 安
全发展 和可持 续发展 在“ 十二五 ” 开局 之年 . 认真 总结 回顾 “ 十一 五 ” 煤炭 科技 发展成 就 . 望 “ 展 十二 五 ”

依靠科技进步 创建世界一流现代化矿井

依靠科技进步 创建世界一流现代化矿井

第三章无机胶凝材料(一)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保持或继续发展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称为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不仅能在空气中,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或继续发展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称为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土木工程中常用的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主要有:石灰、石膏、菱苦土和水玻璃。

第一节石灰天然碳酸岩类岩石——(石灰石、白云石)经高温煅烧,其主要成分CaCO3分解为以CaO为主要成分的生石灰,其化学反应可表示如下:生石灰(堆积密度为800~1000 kg/m3 )一般为白色或黄灰色块灰,块灰碾碎磨细即为生石灰粉。

一.石灰的消化和硬化1.石灰的熟化和“陈伏”工地上使用石灰时,通常将生石灰加水,使之消解为消(熟)石灰—氢氧化钙,这个过程称为石灰的“消化”,又称“熟化”:生石灰烧制过程中,往往由于石灰石原料的尺寸过大或窑中温度不均匀等原因,生石灰中残留有未烧透的的内核,这种石灰称为“欠火石灰”。

第二种情况是由于烧制的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使得石灰表面出现裂缝或玻璃状的外壳,体积收缩明显,颜色呈灰黑色,这种石灰称为“过火石灰”。

过火石灰表面常被粘土杂质融化形成的玻璃釉状物包覆,熟化很慢。

当石灰已经硬化后,过火石灰才开始熟化,并产生体积膨涨,引起隆起鼓包和开裂。

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生石灰熟化形成的石灰浆应在储灰坑中放置两周以上,这一过程称为石灰的“陈伏”。

“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保有一层水分,与空气隔绝,以免碳化。

2. 石灰的硬化石灰浆体在空气中逐渐硬化,是由下面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来完成的:(1)结晶作用:游离水分蒸发,氢氧化钙逐渐从饱和溶液中结晶。

(2)碳化作用: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化合生成碳酸钙结晶,释出水分并被蒸发:碳化作用实际是二氧化碳与水形成碳酸,然后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

所以这个作用不能在没有水分的全干状态下进行。

二.建筑石灰的技术指标建筑石灰的技术指标有细度、CaO+MgO含量、CO2含量和体积安定性等。

依靠科技创新 建设安全高效矿井

依靠科技创新 建设安全高效矿井

n
U
易燃煤层高产 高效 综放面 瓦 斯 综 合治理 技术研 究 与应 用 " 项 目 。 获2 0 0 5 年国家科技进 步二 等奖。 该项 成 果 的应 用 , 使 阳煤 集 团基 本解 决 了 综 放工 作 面 的两 大 难题 — — 综 放 工 作 面 瓦 斯 问题 和 自燃 发火 问题 , 在 阳 泉矿 区 特 大 瓦 斯 条 件 下 , 综 放 工
使 综 放 开 采 工 艺在 高 瓦 斯 易 自燃 煤 层 的 高产 高效
成为现 实。
治等方面 积 累 了 丰富的经 验 , 取得 了重 大成就 , 为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 发挥 了重
要 作 用 。 先 后 有2 0 多项 科研 项 目达 到 了 国 际 、 国 内领 先 水 平 , 获得 了局 瓦 斯 综合治理 技术的
研 究 " 项 目, 针对阳煤集 团各煤层 开 采 的通 风 、 抽放方式进行 了深 入 、 全面 、 系统的研 究并广泛 应 用和 推广 , 取得 了重 大 的研 究成 果 。 “ 高瓦 斯
国家科学技术进 步奖
证书
为 表 彰 国 家科 学技 术 进 步 奖 获 得 者 , 特曩 发此 证 书。 项 目名称 ; 高瓦 斯 易燃 煤层 高产 高效 综 放 面
瓦斯 综合 治 理 技 术研 究与应 用
奖励 等级 : 二 等 获 奖 者 : 阳 采煤 业 ( 集 团 ) 有限 责任 公 司
作面具 备 了 日产 万 吨 以上 、 年产4 0 0 万 吨 的水 平 ,
依靠科技创新 建设安全高效矿井
阳 泉 矿 区 是 全 国 闻 名 的 高 瓦 斯 矿 区 , 主 采 煤 层 有 突 出危 险 和 自燃 倾 向 。 为 此 ,
阳煤集 团投入 大量经 费 , 组 织 专业 科研 队伍 , 开 展 瓦 斯治理 与通 风 技术研 究 , 经 过

浅谈科学技术进步与煤矿的安全发展关系

浅谈科学技术进步与煤矿的安全发展关系

浅谈科学技术进步与煤矿的安全发展关系——观看了《终极幻想》与《智能机器人》有感张红义20130578 两部片子,由此想到了人类的潜能确实是无穷的,对于科学技术的研究确实佩服哪些科学工作者对于人类各项活动研究想象力是多么伟大而超前,人类社会各项活动离不开科技进步,而对于我们煤矿来讲安全发展、科学发展是多么重要,多么迫切,在安全发展这一道路上,瓦斯防治尤为重要,从2009年的屯兰2.22特大事故到今年的阳煤1.7瓦斯爆炸事故,可以说后果是严重的教训是深刻的,长此以来煤矿在科学发展这一道路上走的不是太好,没有去真正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其内在本质规律,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所以加快煤矿的科学技术研究是解决煤矿安全的重中之重。

一、实现煤矿企业科学发展,安全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我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煤炭总产量的37%左右,但事故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煤矿死亡总人数的70%左右,虽然近年来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但事故的总量依然偏大。

与其他煤矿事故类型相比,煤矿瓦斯事故危害性更大,一直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杀手”,一次事故往往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

建国以来发生的24起煤矿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中,瓦斯煤尘事故21起,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88%和90%。

由此全社会基本形成了“煤矿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瓦斯治理又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共识。

科技是煤矿安全的技术保障,在政府投入的带动下,煤炭企业逐步加大对安全科技的投入,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支撑煤矿基本实现安全高效发展。

2006至2010年,国家投资150亿元用于以煤矿瓦斯防治为重点的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993亿元,大大提高了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水平。

2011年,煤炭产量同比增加7.65%的情况下,煤矿事故总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9.3%和15.1%。

与十五初期(2001年)相比,2008年煤炭产量增加16.26亿吨,增长149.17%的情况下,死亡人数下降52.24%,百万吨死亡率下降80.59%,为1.18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实现急倾斜和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实现急倾斜和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川煤集团基本情况
川煤集团是由攀枝花、芙蓉、广能、达竹、广旺5个矿务局整合而成的国有独资大型煤炭企业。

集团共有34对矿井,其中生产矿井24对,基建矿井10对。

设计生产能力2053万吨/年,核定能力1653万吨/年。

川煤集团资源赋存条件差,煤层特点是“一大一薄”。

“大”指煤层倾角大,倾角大于35°的大倾角和急倾斜煤层资源量占45%;“薄”指煤层厚度薄,1.3m以下的薄和极薄煤层占60%(其中,0.8m以下的极薄煤层占30%)。

矿井地质构造复杂,断层、陷落柱、褶曲多,节理、裂隙发育,煤层结构复杂,顶、底板稳定性差。

水、火、瓦斯、煤尘、硫化
氢等各种灾害严重,34对生产和基建矿井中,有高瓦斯矿井10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8对。

二、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实现急倾斜和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
川煤集团成立11年来,克服了煤层赋存条件差、地质构造复杂、灾害严重等困难,采煤机械化得到快速发展。

川煤集团的机械化之路,起源于煤炭市场走入低谷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

当时的华蓥山广能集团面临和现在相似的情形,在困难面前,广能集团坚持了创新发展理念,与西安科技大学合作,攻克了大倾角综采的世界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扭转了安全被动局面,也使华蓥山广能集团摆脱了困境,为川煤集团走向机械化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xx年川煤集团成立之初,受装备和技术限制,急倾斜煤层采用倒台阶、柔性掩护支架等采煤方法,薄煤层和
极薄煤层采用炮采或人工采煤方法,导致机械化水平低(全集团综采率仅23.2%)、安全状况差(百万吨死亡率高达2.54人/百万吨)、用人多、效率低、效益差。

我们认识到,川煤集团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实现急倾斜和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要实现急倾斜和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机械化是唯一出路。

在国内外研究较少,没有成熟的装备和技术的情况下,我们决定以自主创新为主,开展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

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构建了科学的技术创新体系。

一是建立了完善的三级技术创新机构。

分别是属于国家级技术中心的川煤技术中心本部、包含5家省级技术中心的各子公司技术中心和各矿厂技术开发部门。

二是建立了完善的科技管理制度。

在科技方面形成了全过程的激励机制和创新考核机制,激发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创造性。

三是建立了完善的自主研发基地。

在广能嘉华机械公司建立了大倾角和急倾斜煤层、薄和极薄煤层“三机”装备的自主研发基地,研制成套设备,探索机械化采煤工艺。

(二)大力攻克机械化开采技术难题。

一是实现急倾斜煤层综采。

川煤集团从20xx年起开始攻克急倾斜(大于45°)综合机械化开采这一世界级的难题,当时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没有急倾斜煤层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开采的先例。

借鉴大倾角综合机械化开采经验,川煤集团下属的广能嘉华机械公司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急倾斜综采“三机”装备,20xx年率先在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实施,在平均倾角50°,局部最大倾角56°的工作面开采获得成功,之后又在李子垭煤矿获得成功。

在此基础上,20xx年广能公司李子垭南二井“三软”急倾斜煤层试采成功,平均倾角达56°以上。

同年,川煤集团研发了广旺
公司代池坝矿和唐家河矿坚硬顶、底板情况下的急倾斜(大于48°)综合机械化开采装备及工艺,使该公司矿井综合机械化开采实现了零的突破。

目前,广能绿水洞煤矿急倾斜综采局部最大倾角已突破70°。

20xx年,川煤集团攻克了急倾斜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开采的世界难题,在攀煤公司花山矿获得成功。

在倾角大于45°最大采高达5.5米的煤层实现综采一次采全高,平均月产6.6万吨,最高月产8.7万吨。

该套设备的液压支架和端头支架都是自主研发和制造。

二是实现薄和极薄煤层综采。

为解决李子垭煤矿下分层薄煤层(平均煤厚0.85米)综采技术难题,川煤集团20xx年在国内进行了课题公开招标。

因为课题难度太大,没有单位能够解决,导致招标失败。

在国土资源部、省科技厅等上级部门支持下,川煤集团自主研制了薄煤层骑铲板悬臂式采煤机综采成套装备,实现0.8-1.3m薄煤层双
滚筒采煤机综合机械化高效开采。

项目于20xx年获得成功,在平均煤厚0.85米的李子垭煤矿下分层工作面,月产量达3万吨。

解放了难利用的李子垭下分层约1040万吨煤炭资源,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约9年。

与有关单位合作,还解决了极薄煤层因空间狭小配套困难的世界性难题,研制成功爬底式电牵引采煤机,20xx年在达竹公司斌郎矿实现了极薄煤层?v0.8m以下?w综合机械化开采。

(三)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元化机械化技术方案。

在发展机械化过程中,我们确定了根据地质条件,实行“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的总体方针,坚持“大功率、高强度、低故障”的“三机”配套原则,在综采装备及“三机”配套方案选择上多样化,使综采达到最佳效果,形成了川煤集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元化综采技术方案:
广能公司:大倾角和急倾斜煤层综采;急倾斜煤层伪俯斜综采、0.8-1.3m薄煤层骑运输机铲板采煤机综采;
达竹公司:0.5-0.8米极薄煤层爬底板采煤机综采、悬机身采煤机综采;
攀煤公司:大倾角厚煤层放顶煤开采、大倾角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综采;
芙蓉公司:中厚煤层综采、保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近距离薄煤层群松软顶底板综采;
广旺公司:大倾角坚硬顶板综采。

三、川煤集团机械化取得了显著效果
川煤集团采煤机械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安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助力科技治灾,安全保障度大幅提高。

依靠薄和极薄煤层机械化开采技术,实施保护层开采,实现煤(岩)与瓦斯共采,助推瓦斯治理,提高了安
全保障度。

20xx年至今,杜绝了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百万吨死亡率大幅下降,20xx年集团百万吨死亡率比20xx年下降84.85%。

(二)综采率大幅提高。

川煤集团20xx年机采率只有36.3%,综采率仅23.2%;2015机采率达84.7%,综采率达80.3%。

(三)工作面数量和用人大幅减少。

川煤集团20xx年共有23对生产矿井,采煤工作面102个。

20xx年共有24对生产矿井,采煤工作面减少到62个,减少了39.2%。

采煤人数由20xx年的8711人减少到20xx年的5729人,减少34.2%。

(四)产量逐步提升,效率大幅提高。

回采工效由4.60吨/工提高到20xx年的8.38吨/工,提高82.17%。

公司煤炭产量从20xx年的950万吨/年,提高到20xx 年的1297.9万吨/年,提高36.62%。

(五)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

20xx年以来,川煤集团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1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87项;获国家专利471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

(六)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制造产业
川煤集团自主研发、制造的急倾斜综采和薄煤层综采“三机”设备,为复杂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提供了装备,在川煤集团的嘉华机械厂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制造产业。

产品远销黑龙江、新疆、河北、云南、贵州、重庆等省市煤矿。

10余年来,川煤集团通过对急倾斜煤层和薄煤层综采装备及工艺的探索研究,为全国同类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积
安全文书样本 QCT/FS-ZH-GZ-K431累了一些经验。

同时也证明了采煤机械化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安全保障度、减人提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资源回收率,更能够给煤炭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今,面临去产能的市场行情,我们相信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创新发展,才能解决煤炭企业面临的困境;我们相信必须坚持机械化自动化道路,才能保持煤炭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相信通过在座煤炭行业各位领导、专家的共同努力,中国煤炭行业面貌必将得到改观,我们相信煤炭行业的明天会更好!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第2页/总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