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血检指标在60例冠心病患者发病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

合集下载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的相关指标检测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的相关指标检测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的相关指标检测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冠状动脉内膜病变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所导致的。

血液检验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检测相关指标来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和病情严重程度。

以下将对冠心病患者常见的血液检验指标进行探讨。

1. 血脂水平:冠心病患者常伴有血脂代谢紊乱,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标的异常。

高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2. 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炎症反应指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冠心病患者血清中CRP水平升高,提示存在炎症反应,可能预示冠状动脉内膜发生病变,并与心肌梗死的预后相关。

3. 心肌酶谱: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I/cTnT)等指标,可以用来判断心肌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这些指标在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会明显升高,可以用于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

4. 血糖水平:冠心病患者常伴有糖代谢紊乱,如糖尿病等。

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检测血糖水平对于评估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5. 凝血功能:冠心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易导致血栓形成,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病变。

常用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等。

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早期发现凝血功能的改变,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血液检验在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对血脂水平、CRP、心肌酶谱、血糖水平和凝血功能等指标的检测,可以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和病情严重程度,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并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单一的指标检测结果仅作参考,临床医生应结合病史、体征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判断。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的相关指标检测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的相关指标检测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的相关指标检测冠心病是指心脏血供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疾病。

对于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可以提供很多重要的指标,帮助医生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冠心病相关血液检验指标。

1. 心肌酶谱:心肌酶谱是检测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包括肌酸激酶(CK)、CK-MB等。

在冠心病发作时,心肌细胞受损释放出这些酶,其浓度升高可提示心肌梗死或心肌缺血。

2. 肌钙蛋白:肌钙蛋白是心肌细胞内的蛋白质,在心肌损伤时释放,其浓度的升高与心肌梗死相关性更强。

与其他心肌酶谱相比,肌钙蛋白可以更早地检测出心肌损伤。

3. 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期蛋白,在体内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时释放。

冠心病患者往往存在慢性炎症状态,CRP浓度升高提示冠状动脉炎症程度增加,也可用于判断冠心病的稳定性和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

4. 血脂指标:冠心病患者往往伴有脂代谢异常,血脂水平的监测对评估冠心病的风险非常重要。

常见的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等。

5. 血糖指标:冠心病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生率较高,血糖水平的监测对于控制糖尿病和预防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

6. 炎症指标:冠心病与炎症密切相关,一些炎症指标如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可以反映炎症反应的程度和稳定性。

7. 凝血功能指标:冠心病患者容易发生血栓形成,凝血功能的异常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常见的凝血功能指标有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等。

8. 心肌标志物:除了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之外,还存在一些特定的心肌标志物,如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

它们对心肌损伤的敏感性更高,可以帮助早期诊断冠心病。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分析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分析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进行检验的价值。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待的69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接待的65例行血液检查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其中研究组血液标本为住院时抽取的静脉血液标本,而对照组则选择的是晨空腹静脉血液标本,对两组被试者相关血液检验指标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

结果:血检结果显示,两组被试者血液红细胞分布的宽度差异性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时,心肌肌钙蛋白与肌酸激酶同工酶数值往往可以当作患者心肌受损诊断的最佳指标,而血液红细胞分布的宽度增加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变化则可以进一步当作预后的危险因素,由此可见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检测及其预后中有着很高的价值。

关键词:血液检验指标冠心病检测价值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45【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469-01冠心病(chd)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的器质性或者功能性病变而造成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需求之间紊乱(不平衡)而引发心肌损害[1]。

ch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对健康人群也造成了威胁,正确的诊断与预后对于治疗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为此我院针对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该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进行了研究,现将相关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待的69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接待的65例健康血液检验人员作为对照组。

其中研究组69例冠心病患者全部确诊,符合《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2],排除严重感染、肝肾功能不全、肿瘤等疾病患者,包括48名男性、21名女性;年龄43~72岁,平均为58.6±4.8岁;病程1~6年,平均为3.2±0.7年。

冠心病患者中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的临床诊断分析

冠心病患者中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的临床诊断分析

冠心病患者中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的临床诊断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中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筛选出我院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诊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筛选出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6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血液检验,对比其检验结果,分析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对比两组的检验结果,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冠心病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T水平均偏高,对这些指标进行检验,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冠心病;血液检验指标;临床诊断冠心病是心血管内科的一种常见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

冠心病的致病因素主要为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心肌出现缺血性痉挛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了较大影响[1]。

及时诊断、积极治疗,是确保临床疗效的基本前提。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血液检验结果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基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冠心病患者中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的临床诊断价值,筛选出我院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诊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展开研究,见如下总结汇报。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筛选出我院诊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证实,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悸、心慌、心律失常等症状;患者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为47~84岁,平均(61.5±8.3)岁;病程2~14年,平均(9.5±3.2)年。

另筛选出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6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为47~84岁,平均(61.5±8.3)岁。

冠心病的血液生化指标分析

冠心病的血液生化指标分析

冠心病的血液生化指标分析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和缺氧。

为了准确诊断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医生通常会检查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冠心病的一些常见血液生化指标,并解释其与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关系。

1. 血脂类指标血脂类指标是评估患者血液中脂质代谢状况的重要参数。

其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常见的血脂类指标。

冠心病患者往往有较高的TC和LDL-C水平,而HDL-C水平较低。

高TC和LDL-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而HDL-C水平的降低则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因此,血脂类指标的监测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 血糖类指标血糖类指标是评估患者糖代谢状况的关键指标。

其中,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G)是常见的血糖类指标。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及时监测和控制血糖水平至关重要。

高血糖水平会导致血管损伤和炎症反应,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

3. 乳酸类指标乳酸类指标主要用于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缺氧状态。

当心肌供氧不足时,心肌细胞会通过无氧酵解产生乳酸。

乳酸水平的升高可以反映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缺氧的严重程度。

常见的乳酸类指标包括血乳酸(Lac)和乳酸脱氢酶(LDH)。

这些指标在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评估和治疗监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4. 心肌损伤指标心肌损伤指标是评估患者心肌损伤程度的关键指标。

其中,肌钙蛋白(cTn)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常用的心肌损伤指标。

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缺氧会导致心肌细胞的坏死和损伤,释放出cTn和CKMB等心肌标志物。

这些指标的升高提示心肌损伤的存在,有助于确定诊断和病情评估。

除了上述指标外,还有其他一些血液生化指标如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和凝血功能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等)也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研讨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研讨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研讨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早晨空腹静脉血进行检测,分析两组血检数据。

结果研究组患者心肌钙蛋白(cT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积压(PCT)、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血小板参数、血液中红细胞分布情况可诊断冠心病康复及预后情况,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钙蛋白水平可诊断患者心肌是否受损,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冠心病;诊断价值冠心病好发于老年人群,我国老龄化加剧的同时各种老年疾病发病率均有一定上升趋势[1-2]。

研究显示我国冠心病发病率每年呈上升趋势,对我国老年人群造成极大威胁,患者生命无法保障,健康差,生活质量下降[3-4]。

故而冠心病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十分重要,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键。

若患者诊断及治疗不及时,其致残率及死亡率极高,因而临床高度重视检测该病[5]。

有文献研究发现,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可帮助判断冠心病患者病情及预后等,诊断价值极高[6]。

笔者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与50例健康者分组研究不同血液检验指标价值,现报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66岁~81岁,平均年龄(73.25±4.62)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46±1.35)年;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65岁~83岁,平均年龄(73.29±4.60)岁。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的相关指标检测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的相关指标检测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的相关指标检测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所致。

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检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能够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的相关指标检测,希望可以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一些参考。

一、血生化指标1. 心肌酶心肌酶是心肌细胞在缺血缺氧状态下释放的蛋白酶,通过检测心肌酶的水平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发生了心肌损伤。

常见的心肌酶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I/cTnT)。

在冠心病的发作过程中,这些心肌酶的水平会显著升高,因此通过检测心肌酶可以及时诊断和监测冠心病的病情发展。

2. 血清脂质冠心病患者往往伴有血脂异常,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的异常。

这些异常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通过检测血清脂质可以及时干预和治疗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异常,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3. 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蛋白,其水平的升高与炎症反应和血管内膜损伤密切相关。

在冠心病的发作过程中,炎症反应的加剧会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加重血栓形成和心肌缺血的程度。

通过检测C反应蛋白可以了解冠心病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为治疗提供参考。

二、血液常规指标1.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负责携氧运输和二氧化碳释放。

冠心病患者往往伴有贫血的情况,其血红蛋白水平偏低。

贫血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加重心绞痛的症状。

通过检测血红蛋白可以了解冠心病患者的贫血程度,及时进行贫血的治疗。

2. 血小板计数冠心病患者往往伴有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过多或者功能亢进会导致血栓的形成,从而加重心肌缺血的程度。

通过检测血小板计数可以了解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功能状态,及时干预和预防血栓的形成。

三、炎症指标1.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其水平的升高往往伴随着炎症反应的加剧。

冠心病的血液检查和生化指标分析

冠心病的血液检查和生化指标分析

冠心病的血液检查和生化指标分析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准确诊断冠心病,血液检查和生化指标分析是非常关键的手段之一。

本文将就冠心病的血液检查和常见生化指标进行详细解析。

一、冠心病血液检查的重要性血液检查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检测方式,可以提供很多有关机体功能和代谢状态的重要信息。

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血液检查能够为医生提供一些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通过对血液中各种成分和指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冠心病患者的身体状况,辅助医生进行正确的诊疗决策。

二、冠心病中常见的血液检查指标1. 血脂类指标冠心病患者常常伴有血脂异常,如胆固醇的升高和甘油三酯的增加。

因此,测定血液中的胆固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标对于冠心病的判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2. 循环炎性因子冠心病的发生与内源性炎性反应有关。

因此,在冠心病患者的血液中,常常可以检测到炎性因子的升高,如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和白细胞计数等。

这些指标的升高可以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3. 心肌酶谱冠心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和心绞痛,严重时甚至引发心肌梗死。

因此,心肌酶谱的检测对于判断冠心病的程度和严重性至关重要。

常见的心肌酶谱指标包括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yo)和心肌肌钙蛋白(cTnI)等。

4. 血糖类指标与冠心病相关的糖代谢紊乱常常伴随着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

因此,测定血糖类指标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血糖类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

三、生化指标分析的意义与应用生化指标是利用生物化学分析手段对人体组织、细胞和血液中的某些物质进行测定和分析的指标。

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生化指标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1. 心肌损伤标志物冠心病患者心肌受损后,血液中的一些生化指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血检指标在60例冠心病患者发病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
作者:张淑彦
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6年第01期
[摘要]目的:探讨血脂、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患者发病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60例住院患者入院次日晨空腹采血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尿酸(UA)、和血脂(TC、TG、LDH-C及HDL-C),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纽TC、TG、LDL-C、UA、Fib均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组间TC、LDL-C、Fib有差异(P 〈0.05),且稳定型心绞痛组的TC、LDL-C显著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而急性心肌梗死组的Fib显著高于心绞痛组,血脂、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三者间均无相关性;结论:尿酸、血脂、及血浆纤维蛋白原能互相影响,参与冠心病的发病与发展,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冠心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冠心病;血脂;纤维蛋白原;尿酸
冠心病发病因素错综复杂,其中血脂异常、UA和血浆Fib升高都被认为是CHD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通过测定CHD患者的血脂、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分析三者的相关性,以了解它们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有益思路。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从本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心内科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符合WHO诊断标准的60人,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8~82岁,平均(63.8±5.9)岁。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32例(A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28例(B组)。

所有AMI患者入院前均未使用过抗凝、抗血小板、抗尿酸及溶栓等药物,并排除急性和慢性感染、痛风、肝肾功能不全及血液系统疾病。

对照组:选自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51~82岁,平均(64.8±7.8)岁。

两组的性别与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检测方法:患者住院次日晨空腹抽静脉血,用东芝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尿酸,用SF-8000血凝仪检测血浆显为蛋白原;所用试剂均为原装配套。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均以±s表示,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t检验,血脂、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

以P
2、结果
冠心病组TC、TG、LDL-C、Lp(a)、 UA、Fib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显著性(P
3、讨论
近年来冠心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氧化的LDL可刺激机体产生大量的粘附分子、化学趋化分子、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细胞毒素等,进一步加速动脉粥样化的形成和发展[1]。

本研究显示,冠心病组TC、TG、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纤维蛋白原(Fib)是凝血因素中唯一确定的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因素[4]。

Fib升高,红细胞、血小板的聚集性增强,血液精度增高,动脉血栓发生率增加,并促进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本研究中冠心病组Fib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急性心肌梗死组(AMI)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和稳定型心绞痛组(SAP),说明Fib上升将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

尿酸(UA)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已被广泛证实,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有研究认为UA通过增加血小板的聚集,促进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

本文冠心病组UA明显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许琳;李蕤;余庭华.高血压患者血尿酸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探讨.国际检验医学杂
志.2011,(11):120-121.
[2]成民;崔新娟;陆建国.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检测结果分析.中华保健医学杂
志.2009,(04):52.
[3]黄穗霞;黄益;尹金柱;曾育辉.血脂水平及血尿酸含量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当代医学.2009,(12):71-72.
[4]李观同,李燕,梁一波.冠心病患者血脂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及临床意义.河北医学.2009,15(3):293-296.
[5]李莺.冠心病患者血尿酸与血脂相关性研究.江西医药.2009,(12):67-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