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1节力第1课时力的作用效果与三要素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1节力第1课时力及力的作用效果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1节力第1课时力及力的作用效果

第1节力第1课时力及力的作用效果知识点1力1.力是________对________的作用,它的单位是________,简称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2.用手压弹簧,弹簧被压弯,施力物体是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力B.只要有物体,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C.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D.孤立的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4.托起下列哪种物体所用的力最接近1 N()A.两个鸡蛋B.一张学生用的课桌C.一枚大头针D.一块砖知识点2力的作用效果5.图7-1-1中的情景表明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________表明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________表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均选填“甲”“乙”或“丙”)图7-1-16.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图7-1-27.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关闭发动机后继续向前运动的汽车B.汽车匀速转弯C. 正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跳伞兵D.钟摆来回摆动8.如图7-1-3所示,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图7-1-3A.图甲:鱼线对钓鱼竿的拉力使钓鱼竿发生形变B.图乙: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C.图丙: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D.图丁:脚用力踢足球,能使足球飞出去,说明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9.各电视台经常报道车祸的发生,大部分车祸是酒驾所致,交警常用酒精测试仪测驾驶员呼气的酒精浓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被撞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车被撞变形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C.力只能使物体发生形变D.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0.用绳子系着水桶,手拿绳子从井中向上提水,此时水桶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

11.2018·张家界足球场上,守门员将球扑出禁区,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莉在橡皮泥上印上漂亮的指印,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1节力第1课时力和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作业ppt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1节力第1课时力和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作业ppt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5.(哈尔滨中考改)小明放学回家坐在匀速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当看到路边的景 物向左移动,说明车向___右___拐弯,此时车的运动状态___改__变___(选填“改变”或 “不变”);当车到站刹车时,速度越来越慢,是因为车___受__到___(选填“受到”或 “不受”)力的作用。
知识点3 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分别是__大__小____、___方__向___、___作__用__点___,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 果。
A)
14.用如图所示的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A___(选填“A”或“B”, 下同)处;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___B___处。
15.如图所示是我国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阻拦索的作用下停下 来的情景,阻拦索能使战机停下来,说明力能__改__变__物__体__的__运__动__状__态_____;战机对 阻拦索作用力与阻拦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___不__同___(选填“相同”或“不 同”)。
1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的关系,使 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形变,所用力大小之间关系是 F1=F3=F4<F2。
A
B
C
D
(1)比较图___A___和___D___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2)比较图___A___和___B___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3)比较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小明通过C、D两图比较,C图的效果明 显得出结论,他的方法是__错__误____的,因为___没__有__控__制__力__的__作__用__点__相__同_____。应该 比较图___A___和___C___。
6.(教材P4上图)如图所示,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 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D )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1节《力》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1节《力》教案

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1节《力》一、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

2. 力的计量单位:牛顿(N),1N等于1kg物体受到1m/s^2的加速度。

3.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力的示意图: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称为力的图示。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计量单位,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2. 学会画力的示意图,能够正确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3. 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2.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计量单位,力的作用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器材。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推门、拉抽屉等,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讲解力的概念,力的计量单位,力的作用效果。

通过示例和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并尝试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4. 讲解:讲解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引导学生正确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5.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计量单位:牛顿(N)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示意图: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七、作业设计(1)用力推门;(2)用力拉抽屉;(3)用力踢足球。

(1)为什么推门时需要用力?(2)为什么拉抽屉时需要用力?(3)为什么踢足球时足球会飞出去?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的理解较为顺利,但在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上还存在一些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加注重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力的表示方法。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第7章第1节《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第7章第1节《力》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1节《力》一、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涉及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力的概念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包括推、拉、提、压等。

力的分类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等。

作用效果有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分类和作用效果。

2. 培养学生运用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力的实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难点:力的实质和作用效果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气球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力的现象,如推门、拉抽屉等。

2. 概念讲解:介绍力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 分类讲解:讲解力的分类,如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等,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类型的力。

4. 作用效果讲解:讲解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力是如何作用在物体上的,并产生相应的效果。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7. 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六、作业设计1. 请简要描述力的概念。

2. 列举三种力的分类,并说明其特点。

3. 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让学生掌握了力的基本知识,但在力的实质和作用效果的判断方面,部分学生可能仍存在疑问。

课后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深入了解力的实质,以及如何判断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通过观察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了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深入理解了力的实质。

通过随堂练习,提高了学生运用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整体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反应积极。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课时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课时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课时训练(含答案)概念填空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在产生力的过程中,施加力的作用的物体叫_________物体,承受力的作用的物体叫____________物体。

3、力的三要素是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力的作用点。

4、在国际制单位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__,简称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__。

5、力的示意图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具体做法是: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___________,线段的起点或者终点表示力的_________,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______________。

6、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__________改变和运动__________改变。

7、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表明了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的。

一、选择题1、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船浆B.湖水C.同学D.龙舟2、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3、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

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鸟受到的力大B.飞机受到的力大C.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4、下列四个事例中,其中与另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A.人对拉力器的作用力可使弹簧伸长B.杆对台球的作用力可使台球由静止开始运动C.守门员对足球的作用力可使运动的足球静止D.拦网队员对排球的作用力可使排球改变运动方向5、不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A.力的作用点 B.力的方向 C.力的大小D.力的单位6、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1节《力》精品课件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1节《力》精品课件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力”……
人推车 人用了力 车受到了力
双手拉弹簧 人用了力 弹簧受到了力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力”……
人提水桶 人用了力 水桶受到了力
人举杠铃 人用了力 杠铃受到了力
其他物体也可以对别的物体施力……
推土机推土 推土机施力 土受力
磁铁吸引铁钉 磁铁施力 铁钉受力
第一节
一、力是物体对物 体的作用。
3.一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 方向 不断发生改变,从空中 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 速度大小 发生改变。
4.下列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 B.有施力物体就一定有受力物体 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D.彼此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知识技能
自学检测
F =10N
45°
课堂练习:完成《能力》第1页例题3中作图
小实验
将质量相等的磁体和铁块分 别放在两个相同的小车上, 将两个小车离开一定距离放 手,观察现象。
磁铁吸引铁块,铁块受力,向前运动;磁 铁也向前运动,说明磁铁也受到了力。
请一个同学穿上旱冰鞋推 墙,观察发生的现象。
人推墙,墙受力 但人后退,说明人受到向后的力。 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力用符号F 表示, 单位牛顿,简称牛, 符号N。

人 双手 人 人 推土机 磁铁 推 拉 提 举 推 吸引
作用
车 弹簧 水桶 杠铃 土 铁钉
施力物体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 N。 举起一个初中生所需力大约是500N
受力物体
讨论一下 1.单独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吗? 你能把自己举起来吗?
运动状态改变
思考: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有哪些?
如何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呢?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1节《力》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1节《力》课件
图5
知识点拨 1.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叫做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的特点: 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异体),大小相等(等大),方向相反(反向),在一条 直线上(共线),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同时性)。
1.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孤掌难鸣”是因为一只手掌的力太小 B.力的单位是以科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C.托起一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2 N D.只要有物体,就一定会产生力
图2
知识点拨 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三要素中任意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 探究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时,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知识点 力的示意图
例4 如图3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F推车,请画出推力F的示意图。 如答图1所示
图3
答图1
例5 (传统文化)“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图4是 小朋友放风筝的情景,风筝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对风筝的拉力 为20 N,请画出这个拉力的示意图。如答图2所示
知识点 力的概念
例1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B.只有人能做施力物体
C.有力的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知识点拨 1.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即发生力的作用时, 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两个物体。
2.一个物体可能同时与几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 3.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没 有力。
5 . 物 理 学 中 通 常 用 __带__箭__头__的__线__段____ 表 示 力 。 箭 头 表 示 力 的 ____方__向____;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__作__用__点____;线段的__长__度____ 反映力的大小。

第七章第1节《力》课件第1课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七章第1节《力》课件第1课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攀岩者仅靠手脚灵活运用抓、撑、蹬等动作,
用“力”实现身体的平衡。
什么是力呢?
新课教学

生活中我们常常提到“力”
人举起杠铃 人用了力 杠铃受到了力
人拉弓 人用了力 弓受到了力
新课教学

生活中我们常常提到“力”
推土机推土 推土机施加力 土受到了力
地球吸 引月球 地球用了力
月球受到了力
新课教学


杠铃
是一位英格兰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 和炼金术士。
主要成就
>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 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
>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 在光学上,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发现了光的色散。
>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 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
第1节
第1课时
第七章 力
目录
CONTENTS
① 预习检测 ② 素养目标 ③ 导入新知
新课教学 ⑤ 课堂小结 ⑥ 课堂练习
学习内容导览

力的作 用效果
力的三 要素和
示意图
力的作用 是相互的
预习检测
1.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_。
物体形状改变
C.手拉弓箭弦,弓箭变形了
物体形状改变
D.落到地面的篮球,被弹开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课堂小结
力及力的 作用效果
施力物体 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受力物体
力 符号: F
单位:牛顿 (N)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