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制度--工艺装备管理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工艺装备控制程序

工艺装备控制程序

1 范围为了加强工艺装备的管理,确保产品的符合性,满足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工艺装备控制管理。

2 职责2.1综合技术部负责编制新产品工艺装备明细表以及大型工装费用计划,组织工艺装备的设计和设计评审工作。

2.2 综合技术部负责工艺装备的制造及在用过程管理。

2.3生产部负责对本单位工艺装备的正确使用、日常维护保养与保管,严格执行工艺装备安全操作规程。

3程序内容3.1产品制造、修理工艺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夹具、模具、量具、吊具、铆焊工装、试验装置等的总称,简称工装。

其中检测量具(含样板)按监测和测量装备控制。

a) A类(大型工装):单件造价50000元以上的大型工艺装备及关健工序需加严控制工装;b)B类(中型工装):单件造价在5000~50000元(含50000)的中型工装。

c)C类(小型工装):单件造价在5000元以下的为小型工装。

d)关键工序中的需加严控制工装为关键工装(由工艺制造部确定)。

3.2 工装设计3.2.1综合技术部编制新产品新增工装明细表,组织工装设计,下达大中型“工装设计任务书”;3.2.2大中型工装设计方案,应进行评审,并对工装涉及的环境因素和装置的安全防护进行评审,评审由工艺制造部主持,主管工艺师和制造及使用部门的有关人员参加。

3.2.3 大中型工装设计任务书由工艺人员编制,主管工艺师校核,驻车间现场服务工艺人员会签,工艺制造部负责人审核,主管总工程师批准。

3.2.4工装设计图纸必须经工艺制造部审核,大中型、关键工装设计图纸必须按规定进行校对、审查,工艺和标准化审查并签字,总工程师批准。

3.2.5小型工装由工艺制造部设计,绘制工装图纸。

3.3 工装制造3.3.1综合技术部编制年度、月度大型及专项工装制造计划。

3.3.2生产、采购部根据工艺制造部月度工装制造计划,编制“月度工装生产计划”并组织实施。

3.3.3 采购部根据综合技术部,主管工艺师签认的图纸,委外制造.3.3.4 委外设计制造的工装,供应商设计完的图纸必须先交综合技术部审核,主管工艺师签认后方可制造.3.3.5 工装在制造过程中或制造完后如有改动,须有综合技术部的工艺通知或图纸方可改动.3.4 工装验证3.4.1 A、B类工装使用前必须进行工装验证和工装验收两个阶段:工装本身符合图纸的验收和工装符合产品工艺要求的验证。

汽车质量规章制度模板

汽车质量规章制度模板

汽车质量规章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汽车制造、销售和使用行为,保障汽车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加强汽车安全管理,促进汽车工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汽车制造、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检验监督等活动。

第三条汽车生产企业应当依法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对产品的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强制性质量标准和规定的技术要求。

第四条汽车销售企业应当依法建立产品质量跟踪制度,追溯产品质量问题的来源,积极协助生产企业解决问题。

第五条用户应当按照汽车使用和保养说明书正确使用、保养汽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汽车性能和安全。

第二章汽车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第六条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成品检验等各个环节。

第七条汽车生产企业应当依法组织生产过程中的检验、测试,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

第八条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产品追溯制度,追溯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产品质量问题。

第九条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对产品质量问题提供及时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第十条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加强职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促进企业质量管理的全面提升。

第十一条汽车生产企业应当积极参加国家质量标准的修订和制定工作,推动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三章汽车销售企业质量管理第十二条汽车销售企业应当建立产品验收制度,对进货的汽车进行外观检查、性能测试等,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三条汽车销售企业应当建立产品质量档案,记录汽车的售后服务情况,及时汇报和处理产品质量问题。

第十四条汽车销售企业应当对售后服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十五条汽车销售企业应当建立客户投诉处理制度,对客户的投诉进行及时处理和回复,确保客户满意。

第十六条汽车销售企业应当保持进货渠道畅通,严格要求供应商提供合格的汽车产品,保证销售的汽车符合国家标准。

ISO22163工装管理控制程序

ISO22163工装管理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对公司的工装在设计、制造、采购、验证、维护保养、计量、检查、封存、报废等过程以及工具管理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公司生产的产品质量产品实现满足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工装以及工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3、术语和定义3.1工装: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夹具、模具、专用检具、吊索具、辅具和工位器具的总称。

3.2工装设计任务书:由工装设计人员根据相关要求对工装设计提出并经评审、批准的指导性文件,是工装设计人员进行工装设计的依据。

3.3工装验证:验证工装符合工装设计任务书,满足工艺及使用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的过程,主要包括工装入库鉴定与生产验证。

3.4工装鉴定书:记录工装入库鉴定结果的一种文件。

3.5工装验证书:记录工装生产验证结果的一种文件。

3.6工装周期检查:按规定的周期对工装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尺寸和功能等进行检查。

3.7在用工装完好率:指在用完好工装数量占在用工装数量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在用工装完好率=(在用完好工装总数/在用工装总数)×100%。

3.8公司工装分为生产工装、实验工装和安全类工装(如吊索具)三大类。

3.9其余术语和定义采用GB/T19001-2015《质量管理体要求》、ISO22163《技术规范》、IATF16949:2016《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GJB1405A-2006《装备质量管理术语》中的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采用GB/T19000-2008、IRISRev04标准附录5、附录6和GJB9001C标准附录D、GJB1405A-2006《装备质量管理术语》及IATF16949中的术语和定义。

4、职责4.1工艺技术组负责生产工装的归口管理与安全类工装的部分管理工作。

4.1.1负责建立、健全公司生产工装管理制度;4.1.2负责提交公司生产工装的需求计划;4.1.3负责建立公司生产工装管理台帐;4.1.4负责公司生产工装的封存(启封)、调拔、外借,并报公司领导审批;4.1.5负责指导和考核各班组生产工装的管理;4.1.6负责公司生产工装费用的管理;4.1.7负责组织新购单件关键生产工装配件及新开发生产工装的鉴定、验证;4.1.8负责编制公司生产工装周检计划,并组织相关职能组部门与生产班组进行周检;4.1.9负责库存生产工装的维护、保养;4.1.10负责设计的生产工装图纸的整理工作,并交产品开发组存档;4.1.11负责生产工装的报废工作。

车辆质量管理制度

车辆质量管理制度

车辆质量管理制度1. 引言车辆质量管理是汽车制造厂家和经销商为保障产品质量和客户利益,确保车辆安全和性能的一个重要工作。

车辆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保证车辆的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质量管理。

本文将结合汽车制造厂家和经销商两方的视角,分别讨论车辆质量管理的制度建设。

2. 汽车制造厂家的车辆质量管理制度2.1 质量管理组织架构汽车制造厂家应设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组织架构,确保车辆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质量管理组织应包括质量管理部门、生产部门、质量检验部门、供应商管理部门等职能部门,每个部门应明确质量管理的职责和任务。

2.2 质量管理制度汽车制造厂家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等文件。

这些文件应明确规定车辆设计、生产、检验、验收、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求和管理方法,确保车辆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3 质量管理流程汽车制造厂家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流程,包括产品开发流程、生产流程、质量检验流程、售后服务流程等。

各个流程应有明确的工作程序和控制点,确保车辆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可控可靠。

2.4 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汽车制造厂家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质量数据采集、分析和反馈等功能。

这些信息系统应能够实现对车辆设计、生产、质量检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数据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为质量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汽车经销商的车辆质量管理制度3.1 质量管理组织架构汽车经销商应设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组织架构,确保车辆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质量管理组织应包括质量管理部门、销售部门、售后服务部门等职能部门,每个部门应明确质量管理的职责和任务。

3.2 质量管理制度汽车经销商应落实汽车制造厂家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经销商自身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等文件。

这些文件应明确规定车辆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求和管理方法,确保车辆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装管理控制程序

工装管理控制程序

第1页共14页文件编号:日期章节修订内容摘要修订后版本制/修订人核准人1.1通过规范工艺装备设计、创造、验证、移管、周检维护、维修、报废管理工作中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以及相应过程段内的主要工作内容、方法和步骤,确保设计创造 的工艺装备满足产品生产需要,保持工装能力,以使其加工的产品特性符合设计、工 艺要求。

1.2本规范合用于全部工艺装备从设计、创造、外协、验证、移管、周期检查、维护、维修到报废全寿命周期的管理。

ISO/TS16949:2022 质量管理体系—汽车生产件与相关维修零件组织应用 ISO9001:2022 的特殊要求3.1 工艺装备:简称工装,包括模具、夹具、工位器具、专用刀具、专用工具、专用检 具、样板、样架。

3.2 工装设计任务书:由工艺人员根据工艺要求对工艺装备设计提出并经审核、批准的 指示性文件, 是工装设计人员进行工装设计的依据。

第2页 共14页文件编号:3.3 工装验证:验证工装符合工装设计任务书,满足工艺及使用要求,确保产品质量 的过程。

3.4 工装验证书:记录新工装验证结果的一种工艺文件。

3.5 工装周期检查:按规定的周期对工艺装备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尺寸和功能等进行检 查,简称周检。

4.1 创造中心生产管理部:工装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工装的制作、保管、发放、日常 维护、周期检定、维修、报废等管理工作;负责工装台帐的管理工作,负责工装年度 周检计划制定,并对工装周检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催促、检查。

4.2 创造中心工艺技术部:负责工装需求计划的提出;工装设计;出具工装验收标准、 周期鉴定方法及标准;负责组织工装验证;负责指导工装创造;负责组织工装管理及 维护工艺纪律检查,对违反相关规定的,按《工艺纪律检查管理办法》规定进行考核。

4.3 创造中心精益管理部:负责对工装的日常监管工作,负责对本程叙文件执行情况进 行检查,并通报检查情况;负责自制工装成本统计工作。

4.4 创造中心生产车间 :负责按照像关技术文件要求,进行自制工装的加工创造; 参预 工装验证; 实施生产管理部下达的《工艺装备年度周检计划》;负责工装在使用过程中 的保管和保养工作。

GJB9001C最新完整版《工艺装备管理制度》

GJB9001C最新完整版《工艺装备管理制度》

GJB9001C最新完整版《工艺装备管理制度》工艺装备管理制度编制:校对:审核:批准:XXXXX科技有限公司文件更改记录1、目的明确公司工艺装备的采购、进厂验收、领用、周期验证、报废、保管等及顾客工艺装备的相关要求,加强工艺装备的管理。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型号产品实现过程中所使用工艺装备的管理。

3、职责3.1技术部负责有能力设计加工的专用工艺装备技术资料的提出,并对其正确性负责。

3.2生产部负责本公司无能力设计制造的专用工艺装备制作计划的提出。

3.3生产部负责提出通用工艺装备采购计划,采购部按计划进行采购。

3.4生产部负责本公司有能力制造的专用工艺装备的生产安排,如存在问题,需立即返工、返修或重制,直至验证合格。

3.5质检部负责对所有专用工艺装备的验收、周期校准。

3.6生产部工具库负责对所有专用工艺装备建账、保管、发放与归还、周期校准计划的编制、报废处理。

4、专用工装的管理4.1公司的工艺装备分为通用工艺装备(以下简称通用工装)和专用工艺装备(以下简称专用工装)两大类。

4.2专用工装的管理4.2.1 专用工装分为:1.本公司有能力设计制造的专用工装。

2.本公司无能力设计制造的专用工装。

4.2.2专用工装的提出技术部根据产品实现过程中各岗位对各种专用工装的需要情况进行设计(更改),并对其正确性负责;无能力设计与制造的,生产部按采购流程执行。

4.2.3专用工装的制作4.2.3.1 生产部负责本公司有能力制造的专用工装的生产安排。

4.2.3.2无能力设计与制造的专用工装采购部根据制作计划,及时联系有能力的供应商进行制作,并对其质量负责。

4.2.4专用工装的管理4.2.4.1专用工装由生产部工具库进行管理。

4.2.4.2专用工装需建立《专用工艺装备台账》。

4.2.4.3在库专用工装均有良好的防锈措施,并使其正确有序摆放,防止在库工装在存储过程中失准。

4.2.4.4生产部工具库凭《专用工艺装备领用台账》和《工艺装备报废通知单》发放和收回专用工装,报废的专用工装应隔离存放、定期处理。

车辆工艺管理制度

车辆工艺管理制度

车辆工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车辆生产过程,保证产品质量,确保车辆安全、环保、高效、经济的使用,加强对车辆工艺管理的监督和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生产的所有车辆,包括汽车、客车、货车、工程车等。

第三条车辆工艺管理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守行业标准,确保生产过程符合标准要求。

第四条车辆工艺管理应保证车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密切配合车辆设计、制造和质量验证,确保车辆的性能、质量和外观符合相关标准。

第五条车辆工艺管理应加强技术管理,通过创新技术、优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车辆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第二章生产工艺管理第六条生产工艺管理部门负责车辆生产的工艺流程管理、检验和改进工作,配合设计、制造、质量检验等相关部门,确保产品质量。

第七条生产工艺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车辆生产过程文件管理体系,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图、工艺文件、工艺规范、检验记录等。

第八条生产工艺管理部门应组织开展工艺流程的评审和改善工作,不断优化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九条生产工艺管理部门应配合质量控制部门进行生产现场的技术指导和检验工作,确保生产现场的质量和安全。

第三章质量控制第十条质量控制部门负责车辆生产过程和成品的质量控制工作,配合生产工艺管理部门,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一条质量控制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检验标准、检验程序、检验记录等。

第十二条质量控制部门应组织开展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检验工作,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监控。

第十三条质量控制部门应建立和维护产品质量档案,记录和分析产品质量数据,不断改进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四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车辆生产过程和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配合生产工艺管理部门和质量控制部门,确保生产安全。

第十五条安全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等。

第十六条安全管理部门应对生产现场进行安全监督和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进行整改。

汽车制造质量控制管理规章制度

汽车制造质量控制管理规章制度

汽车制造质量控制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汽车制造质量控制管理规章制度(以下简称“规章制度”)是为了确保汽车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障汽车品质,提高用户满意度而制定。

该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的汽车制造环节,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执行。

二、质量管理责任1. 公司领导层应设立质量管理部门,并明确主管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的责任。

2. 质量管理部门应制定并贯彻执行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各制造环节符合规定要求。

3. 各部门应积极配合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确保制造过程中的质量可控。

三、质量控制流程1. 设计阶段1.1 设计部门应对汽车设计进行全面评估和验证,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国家和公司的相关规定。

1.2 设计变更需经过设计变更评估和批准,确保变更后的设计方案仍然符合相关要求。

1.3 设计部门应建立设计变更跟踪制度,及时掌握和处理设计变更。

2. 采购阶段2.1 采购部门应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法资质,且供应的零部件符合质量要求。

2.2 采购部门应建立供应商评价机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并及时处理不合格供应商。

2.3 采购的零部件应提供合格证明,确保零部件符合相关要求。

3. 生产制造阶段3.1 生产制造部门应建立生产制造记录,详细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操作。

3.2 生产制造部门应设立严格的零部件入库检验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零部件。

3.3 生产制造部门应进行产品工艺过程分析,确保每个制造环节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4. 检测验证阶段4.1 质量管理部门应对生产车辆进行全面检测和验证,确保每辆汽车都符合质量要求。

4.2 检测记录应进行归档保存,作为质量问题追溯和解决的依据。

4.3 不合格产品应及时追踪处理,以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四、问题处理1. 质量管理部门应及时处理生产中发现的质量问题,采取措施消除质量问题的影响。

2. 质量问题发生后,相关部门应组织调查,找出问题根源,并进行整改。

3. 产品召回和质量投诉应及时受理和处理,确保用户权益不受侵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装备管理控制程序
版本号: B 修改码: 0 LC/CX-8.5.1.6-20
1 目的
保证工艺装备的制造、验收、使用、和管理有序进行及工艺装备保持良好的受控状态,实现工艺装备的合理配置,满足工艺和产品质量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技术研究院工艺部开发的模具、夹具、检具的管理(手工模具、自制夹具不适用于本程序)。

3 术语和定义

4 职责
4.1 工艺部负责工艺装备的开发、验证、验收、交付工作;负责工艺装备技术状态的确认及实物状态的管理及考核;负责工艺装备维护标准的制定;负责监督使用部门的使用状态、维护状态及考核;负责根据产品检测情况,适时提出二次工装开发需求。

4.2 设备动力部为工艺装备能源供应的接口部门,负责工艺装备安装前、后的能源设施建设工作;负责工艺装备的动力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负责工艺装备辅助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维护管理工作;参与工艺装备的预验收、终验收工作。

4.3 使用部门为工艺装备的存放、使用、管理部门,负责工艺装备的日常管理;负责工艺装备使用中按照规定进行保养维护工作;参与工艺装备的预验收、终验收工作。

4.4 财务部负责开发的工艺装备款项的支出,负责工艺装备报废、处理的监督、审核。

5 程序
5.1 工艺装备开发
5.1.1 工艺装备的设计依据:三维数据或图纸、工艺规程、有关工艺装备设计的技术标准。

5.1.2 工艺装备结构设计尽量采用成熟的设计方案,使工艺装备设计具有继承性;尽可能采用标准结构和标准件;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结构简单;保证具有较好的加工工艺性和装配工艺性;调整和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安全可靠等。

5.1.3 新项目工艺装备的开发按照公司总体项目开发需求和计划,工艺部进行开发。

5.1.4 量产车型需要增加开发的工艺装备由使用或需求部门提出申请,经中心副总及总经理审批
后,交工艺部开发。

5.2 工艺装备的标识
5.2.1 标识要求固定在工艺装备易于查看的部位,不得影响正常的操作和检测。

5.2.2 标识材料选用铝板,内容采用刻字方式,要清晰。

5.2.3 标识中内容包含:车型名称、需方单位名称、供方单位名称、制造日期、工装编号、名称、
尺寸、重量(模具要区分上、下模重量)、工序名称、顶杆布置图(模具专用)及参数、坐标值。

5.3 工艺装备使用与维护
5.3.1 工艺装备使用管理要求
5.3.1.1 使用部门应建立在用工艺装备台帐,对工艺装备使用、维护进行管理。

5.3.1.2 操作人员应正确使用工艺装备,保持工艺装备的完好,做好日常保养清洁工作,夹具、
检具方面任何部室和车间不得调整和拆卸工装的任一零部件;模具方面车间在进行拆卸维护后要
按照定位点复位并紧固到位。

5.3.1.3 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工艺装备损坏,不能保证工序质量要求时,应报告班组长或主管技术人员处理,并及时采取措施。

5.3.1.4 暂时停止使用的工艺装备,应及时防护后登记存放。

5.3.2 工艺装备使用维护要求
5.3.2.1 自主保全维护自主保全以非基准类元件的清洁、润滑、紧固、保养,由工装的使用车间或
部门按照下发的《工
艺装备管理办法》,对要求点检维护的部位按照周期和要求进行维护保养。

新增工艺装备需在工
艺装备安装完成后由使用部门进行日常保养、维护,外协制造的工艺装备由外协厂商提供维护标准,使用部门执行。

5.3.2.2 专业保全维护专业保全以电气、气路、水路、动力部分为主,由设备动力部负责,按照
规定定期点检。

5.3.2.3、技术标准维护技术标准维护主要是当车身质量出现波动时由品技中心提供正确的问题检测分析报告(同类型不少于 3 份)和结果,上报工艺部,由工艺部负责对工装状态进行检测与调整。

检查标准依据:《工艺装备管理办法》、《硬点检测报告》,使用检具、三坐标、卡尺、高度尺
等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检测。

5.3 工艺装备验收与报废
5.3.1 工装验收
5.3.1.1 验收依据:按照《工艺装备管理办法》进行验收,有特殊要求的按照项目签订技术协议中的标准进行验收。

5.3.1.2 验收部门:验收由项目负责部门组织,使用部门(车间)、设备动力部参加,在项目达到规定的验收条件情况下(合同或技术协议约定)开始进行验收。

5.3.1.3 预验收流程:确定预验收时间在制造厂按照标准逐一检查列出不符合项
开预验收会议制造厂家整改主要问题整改到位
5.3.1.4 终验收流程:工装联调确定终验收时间
列出不符合项开终验收会议制造厂家整改
交付使用部门(车间)。

5.3.2 验收内容及交付物
5.3.2.1 工装图纸验收及其他技术性文件归口工艺部。

5.3.2.2 工装的动态与静态项,具体内容见《工艺装备管理办法》。

5.3.2.3 工装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归使用部门和设备动力部验收,发现的问题由工装开发部门进行问题属性判定,参与验收的公司或部门执行。

5.3.2.4 转交使用部门输出物为《模、检、夹供应商明细表》及实物,易损件清单及实物,以及参与验收部门提出的其他输出物需求。

对于验收具体内容结果出现异议的由开发部门进行判定。

5.3.3 工艺装备的修理、报废
5.3.3.1 对于修理和定期校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工艺装备,由工装开发部门负责处置。

5.3.3.2 需要修理的工艺装备,由工装开发部门负责提出修理技术要求,使用部门负责安排修理。

经过修理的工艺装备对于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由工艺部、整车质量管理部共同进行验证检验,合格后才能重新投入使用。

5.3.3.3 需要报废的工艺装备,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工装开发部门确认,总经理审批后,办理报废手续。

报废工艺装备应隔离存放,并做出红色标识,以免误用。

5.4 工艺部负责不定期对工装的使用部门进行维护使用状态检查。

6 相关文件
6.1 LC-YF-15 《工艺装备管理办法》
7 相关记录
7.1 GY-JL-21A 模、检、夹供应商明细表
7.2 LC-JL-7.3.3-04-06 车身硬点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