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管中药物配伍变化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合集下载

临床静脉输液配置常见问题及分析

临床静脉输液配置常见问题及分析

临床静脉输液配置常见问题及分析摘要为分析临床静脉输液配置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为临床合理配置静脉输液提供参考。

通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相关关键字,查询有关静脉输液配置的相关文章。

同时查阅相关门/急诊处方审核记录、住院药房医嘱审核记录、临床药师查房记录、药品不良反应报表等,对其中不合理的静脉输液配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如下结论:静脉注射药物在配置过程中,主要存在溶媒选择不当、药物配伍禁忌、药物配置浓度过高、药物配置后放置时间过长、输液配置器具选择不当、输液配置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结论:临床静脉输液配置应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严格遵照药品说明书、药物手册等法定文件的要求去做,现配现用,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静脉输液;配置;配伍;问题;分析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可显著提高血药浓度,进而提高疗效,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如果输液配置不当就可能导致药物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溶液微粒超标、热原超标、pH值改变、药物发生沉淀和变色、生成新的化学物质等,从而导致过敏、休克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危及患者生命。

本文收集了国内文献报道及临床输液配置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期对临床合理配置静脉输液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以“输液”、“配伍”、“溶媒”、“配置”及各种药品的通用名称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献,收集静脉输液配置的相关文章,同时查阅相关门/急诊处方审核记录、住院药房医嘱审核记录、临床药师查房记录、药品不良反应报表等,对其中不合理的静脉输液配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存在问题归纳如下:2.1 溶媒选择不当静脉注射用药物溶媒选择不当是临床输液配置较易出现的问题,笔者将注射用抗菌药物、其它常用化学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在此方面出现的问题分别了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见表1、表2、表3。

2.2 药物配伍禁忌临床上因治疗方便经常将2种或2种以上药物混在同一溶媒中使用,有些药物虽然分在不同溶媒中但输液时同经一条输液管,结果使混合后的药物发生理化变化,导致输液出现微粒增加、热原增加、变色、浑浊、沉淀等现象,本文总结我院临床曾出现及文献报道的药物配伍禁忌,结果见表4。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药物输液管内的配伍变化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药物输液管内的配伍变化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药物输液管内的配伍变化输液治疗速度快,不受吸收等因素影响,成为临床尤其是住院患者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但由于静脉注射直接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直达人体重要器官,因此在合理的医嘱、合理的调配、护士的正确执行任一环节稍有疏忽,均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混合时发生在输液管类的配伍变化已引起重视,但两组(袋)输液续接输注时发生在输液管内的配伍变化往往被忽略。

PIV AS药师通过对医嘱适宜性进行审核确保合理的医嘱,合理的调配以外,还关注到多组输液连续输注时输液管内的配伍变化,并且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临床治疗原则、时辰治疗学、药代动力学结合药物配制后稳定性等因素合理安排输注顺序。

本文通过查阅药品说明书、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出我院PIV AS续接输注时所产生的配伍变化,为临床护士换瓶续滴时提供参考。

表1、常用药物续接输注配伍变化表药品通用名连续使用药物配物禁忌解释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复方氯化钠白色沉淀复方乳酸钠白色沉淀维生素B6注射液白色沉淀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白色沉淀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白色沉淀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白色絮状物西咪替丁注射液白色浑浊酚磺乙胺注射液浑浊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乳酸钠注射液沉淀维生素B6注射液白色沉淀β-内酰胺类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浑浊地修米松注射液絮状沉淀注射用美洛西林钠维生素B6注射液絮状沉淀氨基糖苷类絮状沉淀万古霉素沉淀氨茶碱注射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乳白色沉淀碳酸氢钠注射液絮状沉淀注射用昂丹司琼氟尿嘧啶注射液白色沉淀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白色沉淀注射用硫普罗宁黄色沉淀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含钙溶液产生浑浊复方氨基酸、氨甲苯酸注射液棕红色沉淀酚磺乙胺注射液棕红色沉淀中药注射液(丹红、舒血宁)棕红色沉淀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沉淀三磷酸腺苷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白色沉淀维生素C注射液低分子左旋糖苷注射液浑浊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白絮状沉淀灯盏细辛注射液浑浊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浑浊盐酸左氟沙星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变色浑浊氨甲苯酸注射液变色浑浊硝酸甘油白色沉淀莫西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复方丹参絮状沉淀银杏达莫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絮状物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注射用头孢哌酮钠沉淀注射用青霉素沉淀灯盏细辛注射液喹诺酮类浑浊沉淀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浑浊沉淀维生素C注射液浑浊沉淀盐酸左氟沙星注射液浑浊黄芪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浑浊絮状物在成品输液的接续中,对于中药注射液尤应注意。

常见注射剂配伍变化的原因

常见注射剂配伍变化的原因

常见注射剂配伍变化的原因一、引言注射剂配伍变化是指在用药过程中,不同的注射剂之间配伍规则的改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药物研究的深入,常见注射剂的配伍规则也在不断调整和更新。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常见注射剂配伍变化的原因。

二、药物相互作用1. 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新的相互作用信息不断涌现,这导致了注射剂配伍规则的不断变化。

例如,某些药物在配伍时可能会发生相互不良反应,例如药物在一起使用可能会导致沉淀、氧化、分解等现象,这就需要调整配伍规则,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有些药物之间可能存在药理学上的相互作用,例如药物A的效果可能会影响药物B的疗效,或者两种药物在配伍时可能会产生不良的药理效应。

这就需要对配伍规则进行调整,以避免潜在的危险。

三、药物稳定性1. 注射剂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在配伍时是否会发生分解、降解或失效。

随着药物研究的深入,我们对药物的稳定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些药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分解或降解,这就需要调整配伍规则,以避免影响药物的疗效。

2. 注射剂的稳定性还与药物的pH值、温度、光照等因素有关。

当药物的稳定性发生变化时,我们需要调整配伍规则,以确保药物在配伍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四、治疗策略的变化1.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治疗策略也在不断变化。

一些新的治疗策略可能需要不同的药物组合,这就需要调整注射剂的配伍规则,以适应新的治疗需求。

2. 某些药物的疗效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就需要调整配伍规则,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五、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1. 临床实践中,医生和药师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发现一些新的配伍规律或者调整原有的配伍规则。

这些经验的总结可能是基于临床观察、药物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等多个方面的证据。

2. 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可能会导致注射剂配伍规则的变化,以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疗效。

六、药物市场的变化1. 药物市场的不断变化也会影响注射剂配伍规则的变化。

中药注射液中出现配伍变化的原因分析

中药注射液中出现配伍变化的原因分析

龙源期刊网
中药注射液中出现配伍变化的原因分析
作者:冯瑞敏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14期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注射液出现配伍变化的原因及其处理方式。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中药注射的临床应用情况,对引发其配伍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探讨临床应对措施。

结果产生配体变化的原因为主要为:混合液性状发生改变、配伍后有效成分有影响、pH 变化对配伍的影响及出现混合性微粒。

结论中药注射液配伍过程中易出现有效成分改变,混
合液稳定性下降、热原与不溶性微粒递增等不良反应,需加强临床应用时的监测。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配伍不当;合理用药。

静脉输液配伍异常分析

静脉输液配伍异常分析

静脉输液配伍异常分析发表时间:2013-11-13T11:35:54.4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9期供稿作者:杨燕[导读] 护士反映配制的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溶液出现浑浊现象。

杨燕(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661000)【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临床科室在配制静脉输液及静脉输注药物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发现并找出引起药物发生变化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查阅药品说明书、药学书籍和相关文献,证实在药物输注或配制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及配伍禁忌等问题。

结果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溶媒选择错误、配制浓度过高、给药途径不合理等原因均可导致药物配伍异常。

结论应加强学习药物知识,采取各种措施加以避免,从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静脉输液配伍异常配伍禁忌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132-02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在抢救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在护士配制输液或序贯静脉输注药物时常常会出现变色、浑浊、析出结晶等异常现象。

本文通过对我院各临床科室向临床药学室所反映的异常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发现并找出引起药物发生变化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及改进措施,并及时反馈给临床医生及护士,加强规范用药和合理用药,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1.资料与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各临床科室在配制药物及静脉输液中所出现的异常问题,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了解药物应用情况,根据查阅中国药典、药品说明书、药学书籍和相关文献,对引起药物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

2.结果在反映及报告的15例药物异常现象中,其中5例可能是由于护士在配制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所导致,10例均存在不合理用药及配伍禁忌等问题,主要为表现为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配制浓度过高、给药途径不合理、溶媒选择错误等问题。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陈美艳 毛竹青 李清华 蒲香君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长沙 410007[摘要] 静脉输液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使用也比较广泛。

这是最基本的给药方法,却也是相当重要的护理内容。

对于静脉输液,我们一定不能大意,有效的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可以提高医护质量,也能促进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我们经过研究分析,针对静脉输液配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展开了讨论。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 静脉输液;药物配制;护理;管理[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3)07(a)-0061-02作为临床治疗中基本的给药方法、重要的护理内容,静脉输液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病情。

静脉输液是利用打点滴的形式把盐分、葡萄糖等营养物质或药物输送到人体内,可以充分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营养物质,还可以改善微循环,有利于患者对药物的吸收。

可以有效促进病情的好转。

在临床治疗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笔者探讨了如何将治疗药物准确输入患者体内,旨在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存在的问题1.1 不注重对微粒的控制医护人员往往会忽略对微粒的控制或者对其的重视不够,而微粒却可以严重损坏脑、肾、肝等重要器官,造成血栓,引起过敏。

必须严肃对待,强烈重视起来。

1.2 可见异物的检查方法不当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往往会影响静脉输液的效果。

有较大一部分护士检查液体时习惯使用倒置输液瓶,对光观察法。

这样做实际上是不科学的。

如果没有恰当的光照度,就容易造成漏检。

而倒置输液瓶的使用也容易产生气泡,影响观察结果的可靠性。

1.3 一次性注射器使用不够规范进行静脉输液严禁使用不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等注射用品。

其针头是否弯曲、针筒是否透明、包装是否破损、活塞是否存在缺陷等都影响着输液的成功。

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前细心检查好一次性注射用品,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1.4 配液时需小心谨慎由于药液是直接被注射到患者的身体的,医护人员在进行配液时务必要小心谨慎。

产生配伍变化的原因

产生配伍变化的原因

产生配伍变化的原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产生配伍变化的原因配伍变化是指不同类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导致其疗效、副作用或药代动力学发生改变的现象。

造成配伍变化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药物相互作用、生理环境改变、个体差异等因素。

1.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给药过程中,因相互作用导致其中一种或几种药物在生理和药效上产生改变的现象。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是药物之间的药效相加、相乘、相抵或相反等作用。

当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疗效增强或减弱,副作用加重或减轻等不同效果。

医师在开具处方时需谨慎选择药物并合理搭配,以避免不良的配伍变化。

2.生理环境改变生理环境的改变也可能导致药物之间的配伍变化。

患者的代谢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功能不全或者疾病状态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都可能导致药物的浓度增加或减少,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医师在给药时应根据患者的生理环境做出合理的药物选择和用量调整,以避免不良的配伍变化。

3.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是指不同个体在药物代谢、吸收、分布和排泄等生理过程中存在差异性。

即使是相同药物,不同个体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反应和效果。

有些人对某种药物过敏或不耐受,有些人则可以耐受同样的药物剂量。

在给药时,医师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做出合理的用药选择和用量调整,以避免不良的配伍变化。

4.药物特性药物本身的特性也可能导致配伍变化的发生。

有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十分复杂,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时可能产生不可预测的效果。

有些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特殊,如生物利用度低、剂型特殊等,容易受到其他药物的影响而导致配伍变化。

在选择药物时,医师需考虑患者的病情、用药史、体质等多种因素,并根据药物的特性进行合理搭配,以避免不良的配伍变化。

配伍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医师在给药时需全面考虑患者的生理环境、个体差异和药物特性等因素,以避免不良的配伍变化,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药物在输液配伍过程中的变化

药物在输液配伍过程中的变化

药物在输液配伍过程中的变化1 输液配伍过程中药物的变化输液配伍是指多种药物在特定条件下混合制成一种制剂,以便于患者使用。

在输液配伍过程中,药物的性质和稳定性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需要仔细考虑。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药物在输液配伍过程中的变化。

2 药物溶解在输液制剂中加入药物时,首先需要将药物粉末或液体溶解于溶液中。

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是制剂最基本的特性之一。

不同药物在不同的溶液中的溶解度也是不同的,因此,在选择溶解剂的时候需考虑药物的特性,以避免药品稳定性的降低。

3 pH调节药物在不同的 pH 值环境下具有不同的物化性质。

因此,在制剂中,需要调节 pH 值来保证药物的稳定性。

例如,一些药物在酸性环境中不能很好地溶解,导致药效下降;而在碱性环境中,某些药物会发生分解反应,从而降低药品的活性。

4 相互作用不同的药物在相互作用下也可能发生变化。

例如,某些药物在特定环境下容易与其他药物结合,影响其药效。

因此,在输液配伍中,需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防止药物之间的相互干扰。

5 氧化与还原药物在输液配伍中还会遭受氧化或还原反应,从而降低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例如,某些药物在氧化反应后易分解,而另一些药物则在还原反应后容易分解。

因此,在输液制剂中,需注意药物的氧化还原特性。

6 结晶某些药物在输液配伍过程中会发生结晶,从而降低药效或产生不适反应。

因此,在输液配伍中,需要控制药物的浓度和干扰因素,以避免药物结晶。

在输液配伍中,对药物性质和稳定性的了解至关重要。

只有合理的药物配伍方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