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导航设备实时监控系统设计
高级机场场面监视

谢谢!
A-SMGCS的新技术(2/3)
多点定位 (MLAT,Multilateration) 系统,是基于应答机的多点相关监视系 统,它使用多个接收机捕获应答机脉冲 并计算目标位置和标识,可以精确地对 机场场面和周围地区安装有 A/C 模式、 S 模式应答机的飞机和安装车载应答机 的车辆进行监视。
A-SMGCS的新技术(3/3)
A-SMGCS 国内外研究现状(2/2)
国内对 A-SMGCS 系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 阶段。少数几个国际枢纽机场部署了 SMGCS 系统,驾驶员和飞行员不能直接 监视机场场面的运行情况,不能实现自动 相关监视。我国在首都机场、上海虹桥和 浦东机场以及广州新机场几个大型国际 枢纽机场建设有场面监视雷达,主要用于 跑道、滑行道和机场场面移动目标的活动 引导及监视。
A-SMGCS的新技术(1/3)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 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 Broadcast),即航空器自动广播由机载 星基导航和定位系统生成的精确定位信 息,地面设备和其他航空器通过航空数 据链接收此信息,卫星系统、飞机以及 地基系统通过高速数据链进行空天地一 体化协同监视。
A-SMGCS的基本功能
监视 导向
路由
控制
A-SMGCS 的分级
I 级:监视 II 级:告警 Ⅲ级:自动路径选择 Ⅳ级:自动引导 V 级:通常适用于最低能见度条件下
浅谈西北空管局导航设备集中监控的实现

在光 纤通信系统 中, 光纤 中传输的是二进制光脉冲… 0和 … 1, 3 硬 件 安装 它由二进制数字信号对光源进行通断调制而产生 。 而数字信号是对 3 . 1 NM7 0 0 0 B 硬件 安装 连续 变化 的模 拟信 号进行 抽样 、 量化 、 编码 产生 的 , 称 为P C M NM7 0 0 0 BI 1 的 C I 1 7 4 8 和 RC A I 7 5 0 主要 包 含 8 个跳线配置 , ( P u l s e — c o d e — mo d u l a t i o n ) , 即脉冲编码调制 。 围绕成 阳国际机场和航路导航 台光纤传输工程 的建设 , 导航室 这 些跳线 的配置的不同可 以使微型控制器选择不 同的通 讯接 口协 如表 1 所列。 内场组技术人员配合厂家及网络中心对导航设备信号 的传输方式 议 , 进行 了重新设计 , 更好的解决 了导航设备信号远程通信链路质量差 的问题 , 使信号更加稳定 、 可靠、 安全 。 P C M信号传输线路 : 如 图l 所示 , 导航设备 的数据业务 、 语音业 务经过智能P C M终端设备B X 1 O 调制 , 再将数据通过2 M线传人光端 机, 对端 的光 端机将 电信号 转换 为光信号 , 然后 经过光 纤S D H ( s y n c h r o n o u s d i g i t a l h i e r a r c h y ) 专线传输到 的光端机 , 再将光信
一
号转换为 电信号 , 经 ̄ t B X1 0 解调传输到监控室导航设备 远程监控 盒 或者 远 程 P C。 N M7 0 0 0 、 D VO R、 D ME 设备为远程计算机都 已预留了RS 一 2 3 2 通信接 口, 所以物理条件得以实现 。 计算机对接 口的数据处理后 , 通 过传输线路将数据送到监控室, 再通过预先设定的通信协议及相应 的软件 , 在监控室就能完成西安咸阳机场及航路导航设备的维修和 维护 , 形成一个完整的维护网络体系 , 如 图2 所示 。 N M7 0 0 0 B自带 R MM 2 . 5 远 程监 控 软 件 , 具用强大的功能 , 通 过计算机即可完成对设备的操作 、 维护 , 不仅能读取参数的值 , 而且 可远程配 置参数 的 门限 , 完成发 射机 的设 置等 。 值得 一提 的是 , NO RMARC 7 0 0 0 RMM 2 . 5 监控软件还 自带飞行校验窗 口, 极 大地方便了设备 维护人员的操作 。 T HA L E S I L S 、 D VO R4 0 0 0 及DME 设备 , 其 自带 A d r a c s R e -
机场导航台设备监控系统的改造设计

目前 , 我 国的 各 大 机 场 几 乎 都 配 备 了 导 航 台 及 其 相 关 的设 施 。 然而 , 对于 导 航 台 的 的监 控 系 统 来 说 , 却 只 有 某 些 大 型机 场 完 全 具 备 了较 高 科 技 含 量 以 及 自动 化 程 度 小型 的机场来说 , 对 于 导 航 台 的 监 控 唯 有 用 机 场 的 工 作 人 员和 导 航 台 的 值 班 人 员通 过 电话 来 取 得 联 系 来 得 到 相 关 设 备 的运 行 状况。 这 样 来 对 机场 导 航 台进 行 监 控 , 不 仅 无 法 及 时 了 解 导 航 台 各 个 设 备 的 详 细 信 息, 而 且 还 会 因此 无 法 在 第 一 时 间 得 到 设 备 故 障 信 息 而 延 误航 班 , 或 者 即 使 导 航 台
电子 快 门和 成 像尺 寸 : 可 调 节 的 自动 电 子快 门 , 尽 可 能 的 获取 高 清 图 像 。 C c d l / 4 ’ 的成 像 尺 寸 , 其 视 角较 大 , 可 监 测 的 区 域 较
光纤 , 电缆, 网络 从 导 航 台 的值 班 人 员以 及 广 。 云台: 采 用 左 右 水 平 均 可 以旋 转 的 云 造 设 计 导 航 台 监 控 系 统 的 方 法 目前 在机 场 机 场 监 视 器 哪 里 传 人 的 。 台 , 可 以 使 摄 像 机 获 得 全 方 位 的视 角 。 监 控 中 已 经 得 到 了相 应 的 应 用 和 普 及 。
高 新 技 术
S CI E NCE & TE OH N0L0GY I NF ORMATI ON
Q
Q: .
机 场 导航 台 设 备 监 控 系统 的 改 造设 计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29号)《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已于2016年3月24日经第6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4月28日起施行。
部长杨传堂2016年3月28日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以下简称通信导航监视)工作,保障民用航空活动的安全、正常和高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和《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以及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提供通信导航监视服务以及与通信导航监视服务有关的活动。
本规则是组织实施通信导航监视工作的依据。
提供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的单位以及其他与通信导航监视工作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规则。
第三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统一管理全国通信导航监视工作,民航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管理局)负责监督管理本地区通信导航监视工作。
第四条通信导航监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配置和管理相应的人员及设施设备,为民用航空活动提供准确、及时、连续、可靠的通信导航监视服务。
第五条组织与实施通信导航监视工作,贯彻安全第一、保障可靠、服务优质的方针,遵循科学配置、协调运行、集中统一、分工负责的原则。
第六条民航局鼓励和支持通信导航监视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通信导航监视服务水平。
对通信导航监视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七条本规则所用术语的含义在本规则附件一《定义》中规定。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第一节机构第八条通信导航监视服务由通信导航监视运行保障单位提供。
通信导航监视运行保障单位应当在指定的职责范围内提供通信导航监视服务。
第九条通信导航监视运行保障单位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二)具有满足通信导航监视服务保障工作需要的,持有有效执照的民用航空电信人员;(三)具有开展通信导航监视服务保障工作所需的设施设备,以及必备的仪器仪表、备件、器材和工具;(四)具有必备的有关通信导航监视资料。
机场通信导航系统建设及运行管理

机场通信导航系统建设及运行管理摘要:伴随着新技术、新手段、新设备等快速发展,机场通信网建设水平、规模及发展速度还不能完全达到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需求,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发展对于机场通信保证需求,本文即对机场通信导航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展开了深刻的探究。
关键词:机场通信导航;系统导航系统建设;管理运行1机场通信导航系统建设1.1要求和设计思路航空运输,在中国逐渐增长的出行方式与运输中肩负起了重任,那么机场空中安全的监督就变得尤为重要。
运用通信导航系统开展安全航行,增强安全预警体制,关系到乘客与飞行员安全问题,依据精准的机场实时通信导航机制,优化机场通信导航系统中的使用操作问题,得出精准的数据,预防空中事故等产生,对建设安全机场的空中运输非常重要。
机场的通信导航系统即是包含协调作业、通信联络、指挥控制、组织调度等。
导航重点是指对航班进行近进引导与进场着陆等,导航区域包括地面、机载、空中等地点。
重点操作即采用无线与有线的通信设施,及时的传输数据信息来确保沟通的顺畅与时效性,在飞行过程之中需要依据控制中心与塔台指示与调度进行安全航行,确保地空通信与地地通信畅通。
因此设计思路如下:设施配置与通导技术的参数应当达到国际民航的组织中附件十的标准以及民航总局的标准要求;全天日现代化通信能力;有利于通航之后管理与运行。
1.2设备造型与建设为达到上述设计思路,实现设计需求,各项设施地选择与建设就成为重中之重,尤其是进口的设备,假若选型不合适,对其通航后的安全与畅通就少了些许保证,因此,在通导机制设施的选型与台站建设中,需要依据以下标准:(1)为达到仪表飞行程序等标准,需要对各台站进行合理标准配制。
(2)为达到业务要求标准,需要对各个系统进行合理标准配制。
(3)为达到技术标准,需要对设备厂家反复认真咨询,实地考察,确保设施先进与规范性,争取达到十年内不落后。
(4)要选择优质安装团队,确保工程优质性。
(5)对资金严格把控,不可以超出预算。
民用航空机场场面监视系统综述

民用航空机场场面监视系统综述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带动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民用航空航班数量在不断的增多,地面和空中交通拥堵现象在不断加剧。
在机场中飞机与飞机以及飞机与车辆出现冲突的现象概率大幅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航运输业的发展。
尽可能降低地面交通拥堵程度是增大航班数量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民用航空;机场场面;监视系统引言目前,机场的拥挤率极大增加,解决这一问题有两种方案:第一、适量增加机场跑道的数量,扩大规模。
第二、在进场安装监视系统,实时监控机场情况,提高机场的运行速率。
有效地解决机场交通拥堵的问题。
1对场面监视系统的具体设计内容1.1系统结构场面监视雷达设备根据其主要监视功能及部位可分为天空反馈系统、收发系统、雷达头信号接收系统、机场雷达信号监视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传输设备等。
其中天空反馈系统中包含的天线塔和天线ACU可实现对天空中的信号进行监视和接收,收发系统则是场面监视系统中最重要的接受、发送信号的关键部分,其主要部分为2个收发柜;雷达头信号接收系统中包含的4部收发机主要对信号进行接收和发送,并对接收到的视频信号等进行进一步处理,对信号中的无用部分和噪声进行删除后将该处理过的信号传输给其他系统中,保证监视系统的正常运行;机场雷达信号监视系统需要将接收到的视频信号在雷达头中显示,并通过系统对视频接受信号的程度以及各个模块的工作状态等进行分析,利用系统软件对雷达的运行参数进行适当调整与修改,保证信号接收的强度。
1.2针对系统功能的设计第一,定位功能,该系统应当及时对管制人员提供机场内部跑道、滑行道、停机桥、机坪以及其他部位等重点监视位置的信息,同时对现场内飞机、车辆、人员以及其他物体的位置、速度等进行定位捕捉,将信息进行传输,保证完成监视工作。
第二,告警功能。
一方面该系统应当能够对飞机跑道上的飞机的动作、速度等进行预判,对是否会发生碰撞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告警功能向管制人员发出信号,另一方面需要对滑行道上的飞机等进行预判,根据其移动速度、方向等对是否发生碰撞进行分析并向管制人员发出告警信号,降低危险的发生率。
机场导航监控和维护岗位标准化作业程序

步骤
岗位
工作内容/
应急处置
标准或结果
1.
校
飞
前
通
信
导
航
室
特殊、投产校验需向中国民航飞行校验中心提前申请。
提前1个月完成校验申请公文的审批并报送。
受领中国民航飞行校验中心下发的《关于导航设备校验的通知》,确认飞行校验计划日期、机组电话。
根据中国民航飞行校验中心下发的《关于导航设备校验的通知》提前3天与校验机组取得联系,确定校验飞机到场时间。
3.正常室温15℃-25℃,室内湿度低于90%;
4.空调正常送风;
5.综合环境监控显示面板显示正常;
6.电话通话正常;
7.消防显示面板无告警;
8.设备、桌面无灰尘,地面无垃圾泥渍;
9.记录清晰、完整。
应急处置:
1.当设备故障时,按信息通报流程上报;
2.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修;
3.设备恢复后,值班领导将维修情况进行上报。
3.值班班长06:30上报在岗情况;
4.确保该岗位有人值班。
导
航
监
控
员
工作内容:
1.导航设备运行参数进行截屏保存;
2.检查机房综合环境监控系统,电压、温湿度是否显示正常,视频监控是否正常;
3.利用视频监控和电话检查远台人员到岗和台站情况。
1.每天10:30-11:30、
16:30-17:30两个时段设备参数截屏保存;
无红色告警灯,台账记录清晰、完整。
导
航
维
护
员
1.对T2航站楼运行控制室、配载调度室VHF电台和语音记录仪进行检查。查看VHF设备告警日志,并随机调取语音记录仪3个或3个以上语音记录内容;
浅析机场导航站集中监控系统的设计

c ) 数据库 应用服务器 : 机 场导航站集 中监 控系 统所采 集 的数据量与系统所底层连接 的监控设备多少成正 比例关 系, 所 以对于具有众 多监 控设备 的监控 系统而言, 分布式数 据库是一 种较好 的数 据存储结构 。 本 文设计 的系统就是使 用了分布 式数 据存储技术 , 数据库与监控中心客户端直接 的连接是 通过D C O M
. 2系统组成 能够 安全飞行 以及安 全着 陆。 此外 , 导航 站中的设备还 配有备 3 a ) 监 控 中心客户端 : 所 谓监控 中心客户端 , 实际上 就是一 份动力系统以及 空调系统等部件, 这些部件工作时对于所处的
环境有着一定的要求 。 譬如周围环境 的温度、 湿度、 工作 电压、 个安装运行机场导航站集 中监控 系统的计算机 , 监控人员可以 并对 这些信息进行集 工作 电流等。 传统的监测方式均 是由工作人 员对 设备进行直 接 通过 这个客户端获取所需要 的监控信息, 而且, 不同的监控中心客户端相互之 间可 以独 立运行。 查看 , 这样 不仅工作效率低 , 而且不能够 实时掌握 导航 站设备 中管理。 通过 局域 网或 运行 的情 况, 一旦出现 问题 不能够及 时进行解 决, 极大 的影 响 监控 人员可 以在计算 机中运行 多个监控 客户端, n t e r n e t 实现与监控现场D V E S 的连接, 掌握底层监控设备运 着飞机 的安全飞行。 为了能够实现 对导航站设备运行情 况的实 者I 此外 , 系统还可 以使用D C O M 技 术对系统 时监控 , 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文设计了一种机场导航 站 行过 程中的任 何数据。 的监控记录进行分布式保存 , 进一步完善监控 系统数据库 。 集 中监控 系统。 下面就该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简要的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引言机场导航设备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记录以及正常运行率的统计对保障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可作为设备保障有效率与发生事故时设备工作正常的凭据。
为此,机场导航队希望建立一个完善的设备集中监控记录系统。
本监控系统要求前端单片机能全天候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同时具有上位机和单片机共同监控设备的功能,上位机根据单片机送来的数据驱动前部界面,而监控界面则用于显示设备的实际工作情况,以使监控人员明确了解设备工作情况。
当航班结束时,上位机关闭,单片机则继续独立监控设备,记录设备异常时的设备号、告警日期和告警时间。
以备需要时可以从单片机中下载历史记录,了解上位机关闭时设备的异常工作情况。
1系统组成本系统的结构方框图如图1所示。
整个系统要求运行稳定、响应及时、准确,并应具有一定的自检报错能力。
单片机可在检测信号发生变化时记录设备类别,包括故障日期和时间,容量可达500条,并应根据上位机的要求将记录的数据发送到上位机。
联机时,上位机也可以实时监控下位机发送的数据,当数据发生变化时,同样要记录数据,其容量可达数十万条。
上位机数据库具有查找、删除、输出等功能。
2数据采集电路对模拟电压/电流取样时,必须将输入信号电平值保持住,同时要能跟踪反映输入信号的改变,这是数据采集电路的主要功能。
本系统要求绝对不能影响原设备的正常工作,对设备的干扰应接近于零,因此,根据导航设备的实际情况,本文设计了图2所示的数据隔离取样电路。
本数据采集电路的作用是将输入电压大小不等的信号转变为单片机可以接收的电压,以反映输入信号的变化。
由于采集的信号都为开关电压信号,因此,可采用集成射随器,它们比继电器体积更小、且反应快。
实践证明,该电路能有效地将不同电压值的输入信号转化为0V和5V,因而具有较大的驱动能力,可隔离设备与单片机间的干扰,真实、迅速的反应采集信号的变化。
这里要特别注意,电阻R1是一个匹配电阻,改变此机场导航设备实时监控系统设计童克文1,钱军2,罗军2(1.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2.安徽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导航队,安徽合肥230051)摘要:给出了用AT89C51单片机采集导航设备开关量数据的系统设计方法。
该方法可在数据异常时读取DS12887的日期、时间等数据并保存,同时保存设备代号,然后通过RS-232接口把数据发送给上位机,从而完成对所有设备的监控。
关键词:实时数据采集;AT89C51;DS12887;RS-232收稿日期:2007-02-12图1系统结构框图ElectronicComponent&DeviceApplicationsSep.20072007年9月电阻可以改变输入电压的动态范围。
由于部分设备会发射甚高频信号,可能通过线路对系统产生强烈干扰,而系统取样的又是直流开关量信号,因此,该部分取样电路设计中加入了光电隔离器。
而光信号不受电场、磁场的干扰,因而能有效隔离电磁干扰信号。
采用光耦隔离的取样电路如图3所示。
3对单片机软件编程单片机是本系统的核心,系统选用ATMEL公司的AT89C51单片机。
该单片机的功能和51单片机完全一样,并加入看门狗电路(WatchDog)、芯片加密等功能。
是性价比很高的一款芯片。
对AT89C51采用ASM51汇编语言进行编程的执行效率很高。
图4给出了主程序设计的大致流程。
由于用户的设备种类较多,大部分设备的状态又分为预警、告警两种状态。
因此,系统的输入状态多达16个,现场检查数据全部可以转换为开关量表示。
这样,输入I/O口至少需16个。
本设计使用8255芯片的PA口和AT89C51单片机芯片的P1口作为输入口。
发送接收数据采用异步串行通讯方式。
AT89C51单片机的I/O口有三种状态: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态。
“高电平”和“高阻态”都被单片机认为是“1”态。
由于设备的正常状态应该是唯一的,因此,可用“低电平”代表设图2数据隔离取样电路图3光耦隔离取样电路图4单片机数据处理程序备的正常状态,前端数据采集后将送到单片机中进行处理,如果异常,则从DS12887日历时钟芯片中读取当前的日期与时间记录并保存到E-PROM芯片中。
如果收到上位机的请求,则将E-PROM中保存的数据全部发送出去。
另外,可利用定时器中断不停的发送设备信息,以便PC机进行实时监控。
PC机从COM口接收到数据后,会将数据分离以判断设备正常与否,并将状态在前面板显示出来。
告警时,则把数据记录到数据库中。
当用户要察看历史事件记录时,可向单片机会发出指令,单片机立刻关闭中断,以发送保存的数据记录,发送完毕后再开中断。
上位机收到数据后,则处理显示异常及恢复的情况。
这就是本系统的设计思想。
AT89C51经过初始化后,即可执行主程序。
此时如果检测口没有变化,则不断循环检测。
而当数据发生变化时,则保存变化的端口的识别号、日期和时间,从出口经过一定的延时程序再回到入口,如此反复。
下面是部分汇编代码:NAMEData_collect……预置程序RESTART:MOVR7,#00H;R7是设备号寄存器全局变量MOVA,P1;取P1口的数据MOVB,AXRLA,R0JZPA8255;P1口数据和以前的数据R0相同跳到8255PAMOV20H,R0;不同则R0的数据放入20H中和B中的数据比较MOVR0,B;不同则新数据放到R0中ACALLDISTINGUISH;调用判断子程序PA8255:MOVDPTR,#1111010000000000BMOVXA,@DPTRMOVB,AXRLA,R1JZRESTARTMOV20H,R1MOVR1,BACALLDISTINGUISHAJMPRESTART……MOVA,P1;发送程序MOVSBUF,AJNBTI,¥CLRTIMOVDPTR,#1111010000000000BMOVXA,@DPTRMOVSBUF,AJNBTI,¥CLRTI……MOVA,SBUF;接收程序CLRRIXRLA,#06H;是06H吗?是调用发送历史记录程序JNZEXIT_BRACALLSEND_350EXIT_BR:SETBES……DISTINGUISH:MOVC,B.0;判别子程序ANLC,/20H.0MOV21H.0,CMOVC,20H.0ANLC,/B.0ORLC,21H.0JNCNEXT1;ACALLSAVEDATE;C=1有变化调用保存子程序保存7字节……SAVEDATE:MOVA,R7;保存日历、设备号子程序MOV@R0,AINCR0MOVDPTR,#1111011100000000BCYC1:MOVXA,@DPTRMOV@R0,AINCDPTRINCDPTRINCR0DJNZR2,CYC1MOVR2,#03HMOVDPTR,#1111011100000111BCYC2:MOVXA,@DPTR||ElectronicComponent&DeviceApplicationsSep.20072007年9月MOV@R0,AINCDPTRINCR0DJNZR2,CYC2MOVR2,#7MOVDPL,R5MOVDPH,R6CYC3:DECR0MOVA,@R0MOVX@DPTR,AINCDPTRDJNZR2,CYC3MOVR5,DPLMOVR6,DPHINCR4……END4上位机通信程序VisualBasic的通讯控件具有功能强大,速度快、易于掌握等许多优点。
当数据通讯量不是很大时,用VB开发单片机的上层通讯软件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因此,本设计选用VB来实现微机的串行口通讯。
首先从VB工程菜单的部件项中添加Mscomm32.ocx控件,把控件加载到控件箱。
这时,控制箱中会增加一个电话图标按钮。
这便是通讯控件Mscomm。
然后选择串行通讯控件的图表,在窗体上建立一个串行通讯按钮。
Mscomm控件隐藏了大部分串行口通讯的底层运行过程。
它支持查询方法和事件驱动通讯的机制,其中事件驱动通讯是交互方式处理串口事务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为了提高程序的工作效率,可采用OnComm事件接收数据。
当接收字符达到一定的数量时,系统便会触发OnComm事件。
此时便可在On-Comm事件中接收数据。
使用OnComm事件应定义通讯协议,一般选用RTS/CTS协议。
由于串口通讯是以字节收发的,因此,InputMode最好设为二进制形式。
采用这种收发形式后,接收数据必须用动态数组完成,而发送数据则必须用静态数组完成。
由于OnComm事件可处理检查通讯错误。
因此可采用事件来接收数据。
下面给出通信程序中核心的一部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只是程序其中的一小部分:PrivateSubForm_Load()'使用COM1,应该设一个全局变量来设置MSComm1.CommPort=1'9600波特,无奇偶校验,8位数据,一个停止位。
MSComm1.Settings="9600,N,8,1"MSComm1.InputLen=4'告诉控件读入整个缓冲区IfMSComm1.PortOpen=FalseThenMSComm1.PortOpen=True'打开端口EndIfMSComm1.InputMode=comInputModeBinaryMSComm1.RThreshold=4'收到4个字节触发Oncomm事件MSComm1.SThreshold=1MSComm1.RTSenable=TrueEndSubPrivateSubMSComm1_OnComm()OnErrorGoToerror_disposeIfMSComm1.InBufferCount>0ThenRx_temp=MSComm1.Input'Rx_temp为动态接收数据的变量数组Dispose(Rx_temp(0))'Dispose是我编的函数Dispose(Rx_temp(1))EndifExitSuberror_dispose:MsgBox"数据中断"&Err.DescriptionEndSubPrivateSubCmdsend_click()DimOutbuf(0)asbyte'发送必须用静态数组Outbuf(0)=6Mscomm1.output=Outbuf(0)EndSub本系统的上位机程序界面如图5所示,上位机接收数据后的数据库编程(下转第41页)3软件设计本系统的软件主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
该软件可在KeilC51开发平台上运用C语言编写调试。
系统上电后,首先初始化单片机端口为标准输入输出口,然后对水温进行检测并显示温度值,接着判断自吸泵是否开启。
如果开启,相应的引脚给直流继电器输入高电平以控制自吸泵接通,然后用同样方法开启锅炉。
当自吸泵和锅炉都开启后,系统再判断水压是否正常。
如果不正常,则停止锅炉和自吸泵并发出语音报警信号,以提醒维修人员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