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禽学》大纲

合集下载

养禽学-第一章-绪论

养禽学-第一章-绪论

养禽学第一章绪论家禽养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家禽产品一直是人们提高生活水平的标志。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规模化养禽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尤其是规模化养鸡业的发展更是世人瞩目。

首先要明确几个概念:鸟、家禽、特禽和禽。

禽:包括家禽和特禽。

经人类长期驯化和培育而形成的、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能生产肉、蛋等产品的鸟纲动物(鸟类)。

鸡、鸭和鹌鹑常作为肉用和蛋用;肉用的主要有鹅、火鸡、鸽、珍珠鸡、雉和鸵鸟。

一、为什么发展养禽营养很丰富;养殖食用没有忌讳;产品味道鲜美;养殖效率较高;是致富的途径。

几种畜产品的蛋白质价格比较(农业部,2009年4月27日回龙观批发价格)二、现代家禽生产的特点1.技术合成2.规模大3.人工环境控制,均衡生产4.高效率5.高水平6.专业化三、现代家禽业的支柱1.良种繁育体系2.饲料工业体系3.禽病防治体系4.畜牧工程设施5.科学的经营管理6.产品加工销售体系四、我国家禽业养殖现状1.发展速度快,数量基本饱和据中国农业部的统计,2004年我国禽蛋总产量2700万吨,2008年禽蛋总产量约3000万吨。

人均占有禽蛋量已超过20公斤(其中鸡蛋约15公斤),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蛋鸡存栏量达到20多亿只,肉鸡年出栏80亿只。

蛋鸡和肉鸡在数量上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如果不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效益就会降低。

我国禽蛋产量的发展变化(FAO)2.水禽绝对控股我国的水禽在上世纪末得到快速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禽(鸭鹅)生产和消费国,2001年鸭存栏数6.36亿只,鸭肉产量185万吨,分别占世界总量的69.5%和68%(FAO)。

鸭肉产量从1990年的57.5万吨增长到2001年的185万吨,10年增长3倍多,发展速度非常快。

2001年鹅存栏数2.07亿只,占世界总量的85.9%(FAO)。

3.小规模大群体的饲养方式农村小规模、大面积养禽,多采用简易禽舍,设备条件和防疫条件较差,但是由于管理细致,仍然能够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

养禽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养禽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养禽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审定稿)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养禽技术》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注册学生开设的养殖类专业的专业课,也可作为其他科类专业的选修课程。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建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或掌握养鸡的目的和意义、鸡的品种与生产性能、鸡场规划与建设、鸡的营养需要与饲料、蛋鸡的饲养管理、肉鸡的饲养管理、鸡场的卫生与防疫、人工孵化技术以及人工授精和初生雏鸡人工鉴别技术。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以文字教材为基础,结合养禽生产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通过观看录像教材,了解、掌握有关的技术要求和各种措施,并在生产实际中多观察、多思考。

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作为专业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有关养禽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并具有应用这些基础知识、理论,说明、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据此,本课程的考核着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两方面的考察,大致分为了解、掌握和重点掌握三个层次。

考核难度及题量的梯度对应于教学要求的三个层次,未作具体要求的教学内容不作考核要求。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初步方案一、学时分配本课程为5学分,总学时90学时,其中录像教学13学时(含2学时课程学习指导),实习45学时。

具体分配如下:章次教学内容课内学时录像学时第一章发展养禽业的意义 2 1第二章家禽的品种与生产性能 4第三章养鸡场规划建设与环境控制技术 6 1第四章家禽的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合技术 6 2第五章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5 2第六章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5 2第七章家禽人工孵化技术 5 1第八章鸭饲养管理技术 4 1第九章鹅饲养管理技术 4第十章禽场场的卫生与防疫 4 1实习45合计90 11+2(课程学习指导)二、教材1.文字教材为《养禽技术》。

本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录像教材的基础。

2.录像教材录像教材以重点内容讲授为主,并通过插入图片、示意图及实际操作等方式介绍生产实际中操作性强的、教材中不易表达的内容,目的是帮助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归纳和总结。

《养禽学》课程标准

《养禽学》课程标准

《养禽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养禽学》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参考学时:52学分:3就业岗位:各养禽和孵化企业场长、场长助理(生产场长)、技术主管、车间主任、饲养员、操作员、人工授精员适用对象:三年制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一课程定位1. 课程地位:《养禽学》是根据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开设的专业核心课。

2. 前修课程:《动物解剖生理》、《动物微生物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家畜繁殖技术》、《兽医基本技术》、《动物诊疗技术》3. 后续课程:《动物检疫》、《规模养殖企业经营管理》、《畜禽产品营销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家禽养殖的相关知识,独立完成孵化、育雏、育成、产蛋岗位的工作任务,成为禽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

同时具有考取家禽饲养工、家禽繁殖工等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基础。

此外,在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活动中,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对工作任务的分析、计划、实施能力,自主分析并解决禽生产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1.设计理念(1) 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以畜牧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对禽类生产知识与技能需求为目标,秉承“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内容”的指导思想,密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

(2) 突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采取“课堂一养殖场”、“工学交替”、等多种教学模式,学习情境设计要反映出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方式和工作要求等,建设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开放性的课程体系。

2.设计思路(1) 分析禽类生产过程,遴选出关键的工作岗位禽类生产与猪生产有很大的不同,禽是一个很大的门类,包括鸡、鸭、鹅、鸽等多种动物。

通过专业调研,在眉山现阶段的禽类生产主要以鸡、鸭养殖为主,以鹅、鹌鹑、鸽和其他经济禽类为辅。

通过本项目组成员、企业一线技术专家共同分析,遴选出了家禽品种识别、家禽配种与孵化、禽场的规划设计、蛋鸡生产技术、肉鸡饲养技术、鸭鹅生产技术等六个关键工作内容。

养禽学 第九章 鸭饲养管理技术

养禽学 第九章 鸭饲养管理技术

养禽学第九章鸭饲养管理技术第一节水禽生产概况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禽生产和消费国。

2001年鸭存栏数6.36亿只,鸭肉产量185万吨,分别占世界总量的69.5% 和68% (FAO);发展速度快: 鸭肉产量从1990年的57.5万吨增长到2001年的185万吨,10年增长3倍多;2001年鹅存栏数2.07亿只,占世界总量的85.9% (FAO)。

一、水禽品种的起源(一)鸭的起源家鸭起源于河鸭属中的绿头野鸭和斑嘴鸭。

我国是家鸭的主要驯化地之一。

瘤头鸭,在我国俗称番鸭,属栖鸭属。

无论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均与河鸭属的家鸭有很大的差异。

该鸭在美洲驯化,经东南亚传入我国。

瘤头鸭与河鸭属的家鸭杂交是属间杂交,其一代杂种称为半番鸭,因不能繁殖后代故又称骡鸭。

(二) 鹅的起源家鹅起源于雁属中的鸿雁和灰雁。

中国家鹅品种中,除原产于新疆的伊犁鹅起源于灰雁外,其它品种都是鸿雁的后代。

欧洲鹅绝大多数来自灰雁。

中国家鹅欧洲鹅来自鸿雁的家鹅典型形态特征是:头部有明显额疱,颈细长呈弓形,前驱抬起与地面保持明显角度。

而来自灰雁的家鹅则头无额疱,颈粗短而直,前躯几乎与地面呈水平状态。

二、水禽的生活习性家禽生活习性的形成与其野生祖先和其驯养驯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因而鸭、鹅等水禽与鸡、火鸡等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1、喜水性鸭、鹅善于在水中觅食、嬉戏和求偶交配。

因此宽阔的水域、良好的水源是饲养水禽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

对于采取舍饲方式饲养的水禽,需设置一些人工小水池,以供水禽洗浴之用。

但要求在干燥场所栖息和产蛋,以保证种禽的健康和种蛋的清洁。

2、合群性水禽的野生祖先天性喜群居和成群飞行,此习性驯化家养之后仍未改变。

经过训练的鸭、鹅群可以招之即来,呼之即去。

鸭、鹅在放牧中可以远行数十里而不紊乱。

如离群独处,则会高声鸣叫,彼此应和归群。

这种合群性使水禽适应大群放牧饲养或圈养,也比较容易管理,便于集约化饲养。

3、耐寒性水禽的羽毛比陆禽更贴身,绒羽层更厚,发达的尾脂腺分泌油脂到羽毛上,能有效地防水御寒,具有更强的防寒保暖作用。

家禽学教学大纲

家禽学教学大纲

家禽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S1030228课程名称:家禽生产学专业:动物科学学制:四年总学时:60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家禽学是畜牧学的专业课,它是研究家禽的生物学和经济学的特征,遗传,育种,饲养管理和产品处理加工等理论与生产过程的科学.它的任务在于不断的总结国内,外家禽的生产实践的经验和运用其他有关科学的先进成果,指导和促进家禽业的发展,使学生基本掌握从事家禽生产,科研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及必要的基本知识。

(二)确定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1 、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家禽生产学》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杨宁主编)为讲课的主要内容。

同时, 增加了一些现代的饲养管理新技术。

2 、统编教材是针对全国的, 内容比较全面,由于讲课学时所限,我们备课时,根据具体饲养的分布情况,地区特点有所选择.我们地处北方,对火鸡,鹌鹑,肉鸽生产应用少,因此,在确定讲课内容时,这些章节就不讲,而对家禽育种、蛋鸡生产、肉鸡生产、鸭鹅的综合利用可适当增加内容和学时。

3 、在国内外养禽业发展的速度很快,先进的理论,饲养管理技术及科研成果不断的涌现出来,因此,在讲课内容时就会随时得到添充。

(三)教学建议1 、家禽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 要求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时, 要打好家畜的基础课学习, 如动物生化、动物生理、家畜遗传、育种学、饲养繁殖学等,而且要结合生产实践(在现场)来讲授课程的内容。

同时, 要多上实验课,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

2、统编教材的篇幅大, 内容多, 但我们的讲课时数有限,因此, 要有重点突出, 对实用性强的部分多讲, 一些基础理论(在基础课涉及到的)内容就不讲。

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家禽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按照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应该是实践—理论—实践的方法.因此,对本课程的学习也应遵照这一原则。

在上课前应生产实践(生产实习抽出一部分时间去养鸡场),授课时适当安排实践实习(去养鸡场孵化厂)参观。

养禽学 第四章 养鸡场规划建设与环境控制技术

养禽学 第四章 养鸡场规划建设与环境控制技术

第四章养鸡场规划建设与环境控制技术目前,影响我国养鸡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除了病之外,就是饲养环境太差,设备和生产工艺落后。

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养鸡以农村小规模、大群体为主导,农民养鸡普遍缺乏资金,另一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养机设备简陋、环境恶劣。

造成高产优良鸡种发挥不出应有的遗传潜力。

应当重视鸡场的环境控制设备更新,使其尽可能接近鸡的最适需要。

第一节鸡场建设一、场址的选择按照国家畜禽场环境标准的要求,养鸡场不能受到污染,同时又不能污染环境。

选择场址的原则是方便生产经营、交通便利且防疫条件好、建设鸡场的投资最低。

根据上述原则,在选择场址时主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1.水电供应条件现代工厂化养鸡需要有充足的水电供应,机械化程度越高的鸡场对电力的依赖性越强。

由于养鸡场距离城市的距离一般较远,很少能够利用自来水公司的供水,因此需要自辟深井以保证供水,自备深井的水质要符合国家畜禽饮用水标准。

许多农村养鸡专业户也自备水井,由于各方面的限制,井的深度一般不深,而且位置离鸡舍较近,容易受到污染。

虽然我国电网的覆盖面积已经很大,但是许多地区的电力供应仍然十分紧张,鸡场的附近要有变电站和高压输电线,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建场投资,而且电力供应有保障。

机械化鸡场或孵化厂应当双路供电或自备发电机,以便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或停电检修时能够保障正常供电。

2.环境条件现代养鸡的一个特点是工厂化高密度,高密度容易引发传染病。

鸡本身的生物特点要求其饲养环境必须保证它能健康生长,而又不能影响周围的环境。

因此在选择场址时必须注意周围的环境条件,一般应考虑距居民点3~4公里以上,距其它家禽场10公里以上,附近无大型污染的化工厂、重工业厂矿或排放有毒气体的染化厂,尤其上风向更不能有这些工厂。

采用果树林中间建鸡场或在鸡场周围栽种林带,可有效改善鸡场环境。

3.交通运输条件鸡场的产品需要运输出去,鸡场需要的饲料等需要不断运进来。

鸡场的位置如果太偏僻,交通不便不仅不利于本场自己的运输,还会影响客户的来往。

养禽学

养禽学

1.家禽是经过人类长期驯化培育而成,在家养条件下能正常生存繁衍并能为人类大量提供肉、蛋等产品的鸟类。

主要包括鸡、鸭、鹅、鹌鹑、鸽子、火鸡、珍珠鸡、鸵鸟等。

2.家禽的祖先: 1、鸽的祖先: 鸽的祖先为鸽属中的岩鸽或野鸽2、鸡的祖先:鸡的祖先为红色原鸡,属于雉科3、鸭的祖先:鸭的祖先是绿头野鸭4、鹅的祖先:鹅的祖先是鸿雁或灰雁5、火鸡的祖先火鸡的祖先为火鸡属中的墨西哥野火鸡6、鹌鹑祖先鹌鹑的祖先为鹌鹑属中的野鹌鹑3.体斜长(皮尺):锁骨前上关节到坐骨结节间的距离4.气囊:装空气的膜质囊,一端与初、次级支气管相连,另一端与四肢骨骼及其它骨骼相通,共9个。

气囊壁由单层扁平上皮组成,无血管,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当打开胸腹腔时,可在内脏器官上见到一种透明的薄膜,即气囊。

锁骨间气囊1个,颈气囊2个,前胸气囊2个,后胸气囊2个,腹气囊2个。

(2)气囊的功能:А、贮存空气:全部气囊比肺容纳的气体要多5-7倍。

B、增加空气利用率C、散发体热:靠呼出水蒸气完成。

D、增加浮力:气囊充满空气,减轻体重,利于飞翔或漂浮。

5.鸡的标准品种:1、白莱航2、洛岛红鸡3、新汉夏4、横斑洛克鸡5、白洛克鸡6、浅花苏塞斯7、澳洲黑8、白科尼什鸡9、狼山鸡10、九斤鸡11、丝毛乌骨鸡配套系6.定义:配套系是在标准品种的基础上采用现代育种方法培育出来的。

具有特定商业代号的高产群体,也称为商用品系,有时在生产中也称为商业品种。

配套系与标准品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标准品种是经育种阶段的产物,强调品种特征:而配套系则是现代育种结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对标准品种的继承和发展。

配套系的形式:两系配套、三系配套、四系配套四系配套示意图纯系 A B C D祖代A♂×B♀C♂×D♀父母代AB♂× C D♀商品代ABCD7.开产日龄:个体开产日龄是该个体产第一个蛋时的日龄;鸡群体开产日龄一般是指全群产蛋率达50%时的日龄。

而肉鸡群开产日龄指全群产蛋率达5%时的日龄。

养禽学自学考试大纲

养禽学自学考试大纲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养禽学课程代码:1051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养禽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畜牧兽医专业的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

养禽学是在学生较为完整地学习了本专业各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开设的,是应用各科专业基础理论,阐述家禽生产实践的课程。

除育种、孵化等特殊生产环节以外,将生理、环境、营养与饲料、管理等融入到各类家禽不同生长或生产阶段之中,使学生能够系统、完整而且连贯地掌握家禽生产的全过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1、了解蛋鸡、肉鸡、水禽生产的主要特点。

2、理解家禽培育生产的技术原理。

(二)基本要求:1、熟悉健康家禽的生命活动现象。

2、掌握家禽的饲养管理技术要求。

3、掌握家禽场的疫病综合防制。

三、与本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与畜牧兽医专业开设的繁殖、育种、药理等课程密切相关。

特别是生理学、病理学、环境卫生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等都与本课程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家禽的类型及现代家禽业的生产特点及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家禽与现代家禽业(一般)识记:家禽的定义及类型;家禽的特点;现代家禽业理解:现代家禽生产的特点;现代家禽业的支柱第二章家禽的生物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家禽的外貌特征,家禽骨骼、肌肉的构成及特点,掌握家禽的生理特点及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分析家禽的解剖特点与抗病力,根据鸡头部的状态及发育程度判断鸡的健康状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家禽的外貌特征(重点)识记:家禽的一般外貌特征;鸡头部的组成及特征(二)鸡的外貌特征(次重点)识记:鸡颈部的特征;鸡体驱的特征;鸡四肢的特征;禽类羽毛的类型(三)其他家禽的外貌(一般)识记:鸭的外貌部位及特征;鹅的外貌部位及特征;鸡冠的类型(四)家禽的体尺测量(重点)应用:家禽体尺测量的指标及方法(五)家禽的生理解剖特点(重点)识记:家禽骨骼、肌肉的构成及特点;家禽消化系统的组成;法氏囊理解:家禽的生理特点;家禽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作用;家禽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家禽营养需要的关系;家禽的生理特点在生产管理中的意义;泌尿系统的特点应用:分析家禽的解剖特点与抗病能力的关系;根据鸡头部的状态及发育程度判断鸡的健康状况(六)家禽的生理解剖特点(次重点)理解:家禽皮肤羽毛的特点及作用;家禽感觉器官的作用;气囊的作用(七)家禽的生理解剖特点(一般)识记:家禽泌尿、生殖系统的组成理解:家禽内分泌器官的组成及作用第三章家禽品种和育种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家禽的分类,理解蛋鸡育种的早期选择和两阶段选择,掌握育种工作的非遗传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禽学(6713)自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家禽生产学是动物科学及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

主要内容是阐述现代家禽生产中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从事家禽生产及其技术指导、教学、科学研究工作,并适应家禽业发展的需要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实用性强,技术性强及综合性强,要求专业基础扎实。

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多,基本理论少。

生产实际要求较高:要求能较熟练地掌握基本的家禽生产技术,较熟练地使用理论知识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灵活使用所学知识。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家禽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专业的实用技术课,它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为知识前提,以家禽生产实践为目的。

本课程的任务是熟练掌握家禽生产有关的理论、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研究进展。

其主要作用为以后家禽业生产服务。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自学考试者要按照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学生的要求进行水平合格考试,检查考生对家禽生产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基本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服务于家禽业生产实际。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以本专业设置的动物解剖、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家畜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家畜饲养管理学、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动物遗传育种学、畜牧微生物学等课程为基础,是将以前课程的理论应用于家禽生产的过程。

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的基础知识是:1、动物化学。

2、家禽解剖生理学。

3、动物学。

重点是:1、家禽孵化技术。

2、家禽的环境及调控。

3、家禽的生产。

难点是:家禽生产的环境调控及禽场综合防疫措施。

疑点是:各种家禽胚胎发育的特殊点。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1、一般了解:(1)我国家禽业的概况。

(2)世界家禽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一般掌握:(1)家禽业的特点。

(2)现代家禽业的特点及生产水平。

3、熟练掌握:家禽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家禽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第二节我国家禽业发展概况第三节现代家禽业的特点及生产水平第四节世界家禽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三)考核知识点1、发展家禽业的意义2、家禽业的生产特点(四)考核要求1、识记:家禽、家禽业、家禽学的概念。

2、简单应用:(1)家禽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2)现代家禽业的生产特点。

第一章家禽的品种和繁育(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一般了解:(1)家禽的品种。

(2)家禽质量性状的遗传。

(3)现代家禽育种方法。

2、一般掌握:(1)通过羽速和羽色自别雌雄。

(2)类、型、品种、品变种概念。

3、熟练掌握:(1)家禽的几个数量性状。

(2)家禽的人工授精。

(3)家禽自然交配繁殖技术。

(二)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家禽的品种第二节家禽育种知识第三节家禽的繁殖技术(三)考核知识点1、家禽品种的分类、品种介绍2、家禽重要性状的遗传3、家禽的繁殖技术(四)考核要求1、识记:(1)鸡按经济性能品种分类。

(2)家禽、家禽业、家禽学、类、型、品种、品变种等概念。

(3)主要优良品种。

2、领会:(1)蛋品质包括的内容。

(2)输卵管的组成部分。

(3)精液的稀释与保存。

-2-(4)人工授精的好处。

(5)家禽自然交配公母比例及配种方法。

3、简单应用:(1)现代良种鸡具有的特点。

(2)影响产蛋量家禽本身的生理因素。

(3)采精的注意事项。

(4)输精要求。

4、综合应用:影响产蛋量的因素。

第二章家禽的孵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一般了解:(1)种蛋的运输。

(2)胚胎发育中的物质代谢。

(3)中国传统孵化法。

(4)孵化场初生雏禽处理。

2、一般掌握:(1)鸡蛋的构造。

(2)鸡蛋的形成。

(3)种蛋的选择方法。

(4)胚胎发育照蛋特征。

(5)看胎施温技术。

3、熟练掌握:(1)孵化效果的检查与分析。

(2)胎膜的形成及作用。

(3)熏蒸消毒方法。

(4)种蛋孵化条件。

(5)影响孵化率的因素。

(6)影响家禽孵化期的因素。

(7)种蛋的贮存条件。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种蛋管理第二节家禽的胚胎发育第三节孵化条件第四节孵化方法及管理第五节孵化效果的检查分析第六节孵化厂初生雏禽处理(三)考核知识点1、鸡蛋的构造2、种蛋的选择3、种蛋的熏蒸消毒方法4、种蛋的贮存5、种蛋孵化的条件6、影响孵化率的因素7、孵化效果的分析8、孵化期、人工孵化、落盘、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死胎率等概念。

(四)考核要求1、识记:(1)人工孵化概念。

(2)鸡蛋的构造。

(3)输卵管构造。

(4)孵化期概念。

(5)胚外膜种类。

(6)孵化的环境条件。

(7)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范围。

(8)落盘的-3-概念。

(9)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死胎率等概念。

2、领会:种蛋贮存时间、温度、湿度。

3、简单应用:(1)种蛋的选择。

(2)种蛋的最佳贮存条件。

(3)种蛋的熏蒸消毒方法。

(4)胚外膜的作用。

(5)影响孵化温度的因素。

(6)湿度的作用。

(7)翻蛋的作用。

(8)孵化时照蛋次数及胚胎特征。

4.综合应用:(1)孵化率降低的原因。

(2)看胎施温的技术要点。

(3)孵化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第三章家禽的环境及其调控(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一般了解:(1)影响舍温的因素。

(2)禽舍内的空气成分。

(3)通风换气的方式。

(4)舍内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控制。

(5)禽舍内噪音、气压、空气中的微粒、蚊蝇及老鼠的控制。

2、一般掌握:(1)通风换气的作用。

(2)光照的种类。

3、熟练掌握:(1)家禽的生物学特性。

(2)家禽的生理特点。

(3)环境温度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4)光照对家禽的影响。

(5)控制禽舍内温度及光照。

(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家禽的生物学特征第二节环境温度第三节通风换气第四节光照第五节其他环境因素(三)考核知识点1、家禽的生物学特性2、家禽的生理特点1、环境温度对家禽的影响2、通风换气的作用3、光照对鸡的作用4、湿度对家禽的影响(四)考核要求1、识记:(1)光照种类。

(2)光照周期的概念。

(3)通风换气种类。

2、领会:光照制度。

1、简单应用:(1)家禽的生物学特性。

(2)家禽的生理特点。

(3)舍内有害气体-4-的控制。

(4)光照对生殖机能的影响。

(5)光照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6)影响舍内相对湿度的因素。

2、综合应用:(1)环境温度对家禽的影响。

(2)鸡舍通风换气有什么作用。

第四章养禽设备选型及禽场规划设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一般了解:(1)养禽设备的规格。

(2)禽场筹建程序。

(3)建场投资预算。

2、一般掌握:(1)养禽需要设备的类型。

(2)场址的平面布局。

3、熟练掌握:(1)养禽需要的设备。

(2)禽舍设计场址选择。

(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养禽设备选型第二节禽场的规划设计(三)考核知识点禽场的设计(四)考核要求1、识记:(1)不同阶段鸡舍的适宜比例。

(2)鸡舍的类型。

2、简单应用:(1)场区规划的总体原则。

(2)场址选择条件及分区。

第五章家禽的营养需要及饲料配合(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一般了解:(1)家禽饲养标准。

(2)家禽饲养标准的合理应用。

2、一般掌握:(1)家禽常用饲料及特点。

(2)商品饲料的类型。

(3)饲料配合方法。

3、熟练掌握:(1)家禽的消化系统。

(2)家禽的生理代谢特点。

(3)饲料配合原则。

(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家禽的营养需要第二节家禽的饲料与饲料配合(三)考核知识点1、家禽需要的营养物质2、家禽常用饲料特点3、家禽的饲料配合(四)考核要求1、识记:(1)家禽需要几大营养物质。

(2)家禽的能量来源。

(3)家禽的必需氨基酸种类。

(4)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等概念。

(5)商品饲料的类型。

-5-2、领会:(1)蛋鸡粗蛋白的计算方法。

(2)各阶段鸡的钙磷比例。

3、简单应用:(1)家禽的代谢特点。

(2)饲料中能量与家禽采食量的关系。

(3)家禽维生素需要量的影响因素。

4、综合应用:(1)影响能量需要的因素。

(2)配合原则。

第六章蛋鸡生产(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一般了解:(1)蛋鸡饲养制度。

(2)雏鸡培育的目标。

(3)雏鸡的运输与安置。

(4)育成鸡培育的目标。

(5)转群要求及准备。

(6)蛋鸡的生产标准。

(7)蛋鸡生产中的其他有关问题。

2、一般掌握:(1)雏鸡育雏方式。

(2)雏鸡供温方式。

(3)育雏前的准备。

(4)养雏鸡的管理。

(5)垫料平养雏鸡的管理。

(6)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7)转群时间。

(8)转群后的管理。

3、熟练掌握:(1)蛋鸡的生理阶段划分。

(2)雏鸡的生理特点。

(3)雏鸡的选择要领。

(4)雏鸡适宜的环境条件。

(5)雏鸡的断喙技术。

(6)雏鸡的饲养管理。

(7)本章相关概念。

(8)提高育成鸡整齐度的措施。

(9)育成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10)转群的注意事项。

(11)产蛋规律。

(12)鸡生产性能指标。

(13)产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14)蛋用种鸡饲养管理要点。

(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蛋鸡的生理阶段与饲养制度第二节雏鸡的培育第三节育成鸡的培育第四节预产阶段的饲养管理第五节产蛋鸡的饲养管理第六节蛋用种鸡饲养管理要点(三)考核知识点1、蛋鸡生理阶段的划分2、雏鸡的生理特点3、育雏前的准备工作4、雏鸡的管理5、雏鸡的饲养6、育成鸡的饲养管理7、产蛋规律-6-8、产蛋期的饲养管理9、蛋鸡的强制换羽10、蛋用种鸡生长期及繁殖期的饲养管理11、均匀度、转群、产蛋率、饲料转化率、死淘率等概念(四)考核要求1、识记:(1)雏鸡的饲养方式。

(2)雏鸡适宜的环境温度。

(3)均匀度、转群等概念。

(4)转群时间。

(5)产蛋时期的划分。

(6)鸡的饲养方式。

(7)产蛋率、饲料转化率、死淘率等概念。

(8)饲养方式。

2、领会:(1)确定育雏时间。

(2)育雏数量的确定。

(3)断喙时间。

(4)初饮、开食时间。

(5)育成鸡的光照要求。

3、简单应用:(1)雏鸡的选择技术。

(2)断喙前后鸡群的管理。

(3)育成鸡体重的控制。

(4)育成鸡的光照管理。

(5)育成鸡的培育目标。

(6)转群注意事项。

(7)减少应激措施。

(8)种鸡饲养管理目标。

(9)种鸡生长期饲养管理要点。

4、综合应用:(1)雏鸡的生理特点。

(2)雏鸡适宜的环境条件。

(3)雏鸡的日常管理工作。

(4)雏鸡合理的饲喂方法。

(5)提高育成鸡均匀度的措施。

(6)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7)蛋鸡的产蛋规律。

(8)产蛋鸡的适宜环境条件。

(9)产蛋鸡的日常管理程序。

(10)减少饲料浪费。

(11)降低蛋鸡的破蛋率措施。

(12)降低热应激的措施。

(13)强制换羽的方法。

(14)种鸡繁殖期饲养管理要点。

第七章肉鸡生产(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一般了解:(1)肉鸡业的发展概况。

(2)现代肉鸡的类型。

(3)鸡群周转、生产规模。

(4)分段饲养与饲养标准。

(5)防止肉鸡腹水症措施。

(6)体成熟和性成熟的估测。

(7)体重标准曲线的修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