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与言语艺术》课程作业评讲
《言语交际》课程作业评讲(2)

《言语交际》课程作业评讲(2)对教材十八大类修辞格,以下举若干实例进行分析,以期同学们在面对具体的语言材料时才能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比如借代修辞格,教材有阐述,我们首先需要区别借代与借喻。
先看以下例子:一、“‘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鲁迅《药》)。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知识点:第五章“修辞格的运用”中“借代”。
2.答题要点:根据教材。
回答是借代,什么词是借代呢,就是“花白胡子”。
又如“七斤虽然住在农村,却早有些飞黄腾达的意思”(鲁迅《风波》)。
这里以七斤代小说中的那位农民,用的就是借贷修辞格。
借贷、借喻的区别可用以下方法判断,借喻本体和喻体间可用比喻词“象”,借代就不行,你不能说那位青年农民象“七斤”,也不能说那位老头象“花白胡子”。
再看关于夸张的实例:二、下面一这首诗包含了什么辞格,并作简要分析。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李白)1.知识点:第五章“修辞格的运用”中“夸张”2.答题要点:1.这首诗用了夸张、暗喻修辞格。
分析如下2.诗人以三千丈形容白发,是扩大夸张,更加突出了“愁”的深重,白发因愁而生,达三千丈,表明作为浪漫主义浪漫诗人擅长用极度的夸张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秋霜”是一种暗喻修辞手法,本体白发,喻体秋霜,但没有出现比喻词。
“何处得秋霜”表明白发的出现十分突然,出于诗人的意料之外。
以三千丈、秋霜形容白发具有很好的修辞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要求我们分析,就不能漏掉。
夸张容易理解,看了以上分析,我们也应当理解什么是暗喻。
关于对偶,古代诗歌中的流水对,这个问题是教材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三、先分析实例,下列诗句中属于流水对的是()。
A.“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毛泽东《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B.“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毛泽东《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C.“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D.“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杜甫《秋兴八首》之二)1.知识点:第五章“修辞格的运用”中“对偶”2.答题要点:我们知道近体诗是要讲对仗的,但总是避免用同字相对,一般要求律诗的中间两联,就是第2、第3联要对仗。
《言语交际》课程作业评讲(3)

《言语交际》课程作业评讲(3)关于教材“修辞格的运用”所讲各类修辞格中的“顶真”,先看二例:“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卷十七乐记》)。
1.知识点:第五章“修辞格的运用”中“顶真”。
2.答题要点:可通过以下分析加以理解。
可以出看第一例各联中上一联后句末尾的词,就是下联上句开头的词。
这个例子比教材上所举的例更加典型。
俗语中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也可视为顶真修辞格。
如果问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就应回答顶真。
如果问:这首诗包含了什么修辞格?请简要分析其修辞效果。
就应这样回答:这首诗最主要的修辞格是顶针修辞格,其次是叠字修辞格,前2句用了叠字修辞格“青青”和“绵绵”。
本诗连续八句中每联的下句与下联末2字,又是下联的开头2字,使两句紧密相联,上下联环环相扣,使意思步步递进,不但音节和谐,朗朗上口,而且文意一气关注,具有很好的修辞效果。
“我祝愿贵报进一步办出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
”运用的也是顶真修辞格。
关于回环修辞格,看下例“风帘一烛对残花,薄雾寒笼翠袖纱。
空院别愁惊破梦,东栏井树夜啼鸦。
”(高启)这首诗又可倒读为“鸦啼夜树井栏东,梦破惊愁别院空。
纱袖翠笼寒雾薄,风残对烛一帘风。
”1.知识点:第五章“修辞格的运用”中“回环”。
2.答题要点:这属于教材所讲回环修辞格,这个例子更加典型。
再看其他方面的问题。
一、下面句子包含了什么辞格,并作简要分析。
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
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1.知识点:第五章“修辞格的运用”中“比喻”。
2.答题要点:首先指出这段文字用了博喻、暗喻修辞格。
《修辞与言语艺术(本科必修)》2010年1月期末试题及答案

《修辞与言语艺术(本科必修)》2010年1月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篇:《修辞与言语艺术(本科必修)》2010年1月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2 8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言语交际试题一、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10分)说明:说法正确在括号中打√,说法错误在括号中打×,不需要说明原因。
1.人际交往,离不开言语交际。
2.文艺语体具有形象性和丰富性特点。
3.言语的民族风格,体现在一种语言的各个要素方面4.言语的时代风格突出地表现在语音方面。
5.交际类型中的正式型,言语使用往往以书面语为主。
二、综合分析题(40分)1.请从词语锤炼的角度分析下面一段话中词语运用的特点。
(提示:词语锤炼的目的是“准确明白、简洁有力、稳妥和谐、形象鲜明、新鲜生动”)(12分)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装才罢,盈盈地上了柳梢头。
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出落得更加精神了。
2.分析下面一段话句式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12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3.分析下面一段话使用的修辞格,简要说明表达效果。
(16分)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自己第一。
三、案例分析题(20分)下面的两组对话的词语运用有没有问题?请你根据礼貌原则中的相关准则进行简要分析并纠正。
第一组甲:我的意见就是这些,欢迎各位斧正。
乙:你的那些管见,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第二组甲:我马上要乔迁新居,欢迎大家去做客。
乙:我们几位一定会光临寒舍参观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要说明言语交际的基本要求。
2.举例说明会话含义。
3.什么是言语交际的协调原则(策略)?包括哪些内容?试卷代号:1 28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言语交际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10分)1.√2.√3.√4.×5.√二、综合分析题(40分)1.请从词语锤炼的角度分析下面一段话中词语运用的特点。
《修辞与言语艺术》形成性作业

《修辞与言语艺术》形成性作业说明:《修辞与言语艺术》是12秋汉语言文学本科的必选课,作业共6次,大家要认真完成作业,务于12月15日前把作业交给任课老师。
要求:1、作业可以是纸质的,也可以在网上交作业。
2、纸质作业封面上注明:《修辞与言语艺术》形成性作业专业:--年(春、秋)汉语言本科姓名--- 学号---- 班级:直属班。
电子版的作业,在主题栏注明:年级姓名学号。
《修辞与言语艺术》形成性作业一一、填空:1、中国第一部修辞学专著是( ),作者是( )。
2、标志中国现代修辞学建立的著作是( ),作者是( )。
3、()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
4、孔子主张:“”,是指内容与形式应该力求做到完美统一。
5、唐钺先生1923年出版的《》一书,是研究修辞格的开山之作。
二、什么是修辞?什么是修辞学?三、什么是语境?请举例说明。
四、为什么说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请举例说明。
五、修辞主体的修养主要应包括哪些方面?六、下面的宣传安全的口号,两种说法你看哪种好?为什么?(1)窗关好门锁好安全防范不可少(2)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外出时要关窗锁门七、下面是一则报道的标题,两种说法,你看哪种说法好?为什么?(报道说的是:杭州红十字医院为晚期癌症病人实行“安乐活”手术,让病人不再感到剧烈的疼痛,不再要求“安乐死”。
手术所用方式是有针对性地阻断病人感觉疼痛的神经。
这种手术只能止痛不能起治疗作用。
)(1)晚期癌症病人可以做手术止痛(2)“安乐活”挑战“安乐死”《修辞与言语艺术》形成性作业二一、为什么词语锤炼要求生动形象?请举例说明。
二、词语修辞的主要方法有哪些?三、成语活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四、下面是一则报道的标题,两种说法,你看哪种说法好?为什么?(报道说的是著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将作《21世纪科学的挑战》的大型学术报告,报告将从中国古代科学开始,说明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开发产品的关系,并提出21世纪人类将面临的一些重大挑战性的科学课题。
修辞言语艺术答案

修辞言语艺术答案《修辞与言语艺术》复习指导一、出题情况说明《言语交际学》是现代语言学中研究语言应用的一门新学科, 是文科各专业省开的必修课( 或选修课) 。
使用由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胡吉成主编的《修辞与言语艺术》。
基本题型为: 填空题( 10题, 共20分) ; 单项选择题( 5题, 共10分) ; 名词解释( 2题, 共10分) ; 简答题( 3题, 共30分) ; 分析题( 2题, 共30分)二、综合练习一、填空题1、句子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
2、修辞格特定结构形式的功能包括定势功能; 形成形式美。
3、女性语体的特点是文雅性、敏感。
4、词语锤炼的最高境界是恰当自然, 各具风格。
5、根据交际环境和语言特点的不同, 口头语体可分为交谈体、演讲体。
6、老年语体的特点是怀旧性、重复性、情味性。
7、孔子主张: ”文质兼备”, 是指内容与形式应该力求做到完美统一。
8、”朱元璋出身贫寒, 是地道的‘红五类’。
”运用的修辞格是短语仿拟9、唐钺先生1923年出版的《《修辞格》》一书, 是中国研究修辞格的开山之作。
10、选择词语, 要适应言语环境, 这是词语选择的基本原则。
11、言语风格大致可分为民族风格、时代风格、个人风格、表现风格四种类别。
12、《文心雕龙》的问世奠定了中国古代修辞学的基础。
13、陈望道先生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使修辞格这个术语广为流传。
14、言语交际中角色原则包括两个准则: 定位准则、风格、准则。
15、”一个阔人说要读经, 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
”运用的修辞格是词语仿拟。
16、修辞格一般也称之为辞格、修辞方式, 它是在语音、语汇、语法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规律性的特殊表示格式。
17、言语的时代风格最突出地表现在语汇上。
18、现代修辞学的建立以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为标志。
19、奇问, 它不需要回答, 也无法回答, 只是用疑问的格式表示某种思想情感, 也能够称作”虚问”。
20、语体是根据言语风格的异同划分出来的类别。
修辞与言语艺术

修辞与言语艺术、课程说明《修辞与言语艺术》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文科汉语言文学专科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
本课程使用的文字教材是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胡吉成主编的《修辞与言语艺术》。
本课程科内学时为五十四课时,三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初步具备现代汉语修辞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修辞理论的理解,增强言语活动中的修辞技巧,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汉语修辞鉴赏能力。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修辞概说[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修辞和修辞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尤其是知道修辞对于言语交际的重要意义;修辞有自己的规律,在修辞活动中必须遵循修辞的基本原则;认识修辞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而且具备相关学科的知识;最后,学习本章须懂得如何学习修辞,更重要的是能在实践中运用。
第一节修辞及修辞的原则一什么是修辞 1 古代“ 修辞立其诚。
” 2 现代 a 修辞就是如何调整和修饰语言,把话和文章说得更正确,明白,生动,有力的方法。
b 修辞是运用恰当的表达手段,为适应特定的情境,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
一般修辞含义界定在三个方面: A 、指修饰文句使表达更加准确生动的言语行为 B 、使语言运用达到理想效果的手段方法或规律. C、指以修辞活动修辞规律修辞方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我们认为,修辞就是依据一定的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语言材料,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二、修辞的原则 1、满足交际目的 2、适应言语环境 3 、坚持不断创新第二节修辞与相关学科一、修辞与心理学修辞与心理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修辞本身就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心理活动过程,修辞主体的修辞行为和修辞对象接受修辞成果都伴随着心理活动第二、修辞活动会受到修辞主体和修辞对象双方心理因素的制约。
第三、修辞活动是修辞活动参与者心理互动的结果。
二、修辞与逻辑学修辞与逻辑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修辞活动要遵循逻辑规律。
第二、修辞可以突破逻辑的限制。
《修辞与言语艺术》课程作业评讲(1)

《修辞与言语艺术》课程作业评讲(1)责任教师寇欣伟《修辞与言语艺术》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汉语修辞的基本知识和言语运用的基本原则,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在不同语言环境下正确使用语言进交际的能力。
为帮助同学们做好平时作业,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现将第一次作业中的部分习题作一提示性解答,供学习时参考。
下文中,黑色字体是问题与答案,绿色是说明和解释。
一.填空题这道题是对第一、二章一些常识性知识点的考核。
答题时要求准确,没有错别字。
二.名词解释这道题是对第一、二章一些基本概念的考核。
答题时要求简洁、准确。
不要求阐述。
三.简答题这道题是对第一、二章所涉及的一些基本原则的考核。
有些问题实际上是标题性的,答题要求简洁,全面,对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不要遗漏。
如果题目规定举例,则应用实例对问题作适当解释。
1.简述修辞应注意的基本原则。
P4~132.举例说明为什么修辞需要适应一定的言语环境。
P73.修辞格是一种固定的表达格式,为什么还需要创新?试举例说明。
P84.举例说明修辞活动与心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P145.举例说明修辞活动与逻辑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P156.举例说明借鉴积累修辞知识的具体途径。
P207.举例说明词语锤炼的目的。
P28~39四.句子用词比较。
这道题是考查对第二章一些基本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需要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仔细体会不同词语所产生的不同表达效果,从而提高自己遣词用句的能力。
答题时只需说明改句在表达上的具体效果即可。
不作详细分析。
五.判断和分析这道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如何使词语表达更加生动的问题。
此题重点应放在对“为什么会好”的分析上。
答题时要首先指出哪一种说法更合适,然后对此作适当阐述。
可分二个步骤回答:1.自己对两种说法的基本判断。
2.简单分析两种说法的特点:如第一小题,第一种说法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但过于直白,且语意消极,色调灰暗。
2011修辞言语艺术答案

2011修辞言语艺术答案《修辞与言语艺术》复习指导一、出题情况说明《言语交际学》是现代语言学中研究语言应用的一门新学科,是文科各专业省开的必修课(或选修课)。
使用由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胡吉成主编的《修辞与言语艺术》。
基本题型为:填空题(10题,共20 分);单项选择题(5 题,共10 分);名词解释(2 题,共10 分);简答题(3 题,共30分);分析题(2题,共30 分)二、综合练习一、填空题1、句子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
2、修辞格特定结构形式的功能包括定势功能;形成形式美。
3、女性语体的特点是文雅性、敏感。
4、词语锤炼的最高境界是恰当自然,各具风格。
5、根据交际环境和语言特点的不同,口头语体可分为交谈体、演讲体。
6、老年语体的特点是怀旧性、重复性、情味性。
7、孔子主张:“文质兼备”,是指内容与形式应该力求做到完美统一。
8、“朱元璋出身贫寒,是地道的‘红五类 '。
”运用的修辞格是短语仿拟9、唐钺先生1923 年出版的《《修辞格》》一书,是我国研究修辞格的开山之作。
10、选择词语,要适应言语环境,这是词语选择的基本原则。
11、言语风格大体可分为民族风格、时代风格、个人风格、表现风格四种类别。
12、《文心雕龙》的问世奠定了我国古代修辞学的基础。
13、陈望道先生1932 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使修辞格这个术语广为流传。
14、言语交际中角色原则包括两个准则:定位准则、风格、准则。
15、“一个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
”运用的修辞格是词语仿拟。
16、修辞格一般也称之为辞格、修辞方式,它是在语音、语汇、语法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规律性的特殊表达格式。
17、言语的时代风格最突出地表现在语汇上。
18、现代修辞学的建立以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为标志。
19、奇问,它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只是用疑问的格式表达某种思想情感,也可以称作“虚问”。
20、语体是根据言语风格的异同划分出来的类别。
二、单项选择题1、专家、学者从事科学研究时常用的一种语体形式称为(C )A 科学语体B 事务语体C 专用语体D 书面语体2、“盲流就是有活干就‘忙',没活干就‘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与言语艺术》
课程作业评讲(1>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庞国栋
本期开设地言语交际课程是开放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地一门选修课.本课程使用地《修辞与言语艺术》教材是由胡吉成主编、2005年8月由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
教材体例上比较新,也有一些新观点.特别在修辞格地划分上,一共有十八大类,因此同学需要理解各类修辞格才能真正掌握,也需要在深入领会各类修辞格地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在面对具体材料时才能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以下举若干实例进行分析,以期对同学们有帮助.
比如博喻修辞格,属于比喻这个大类,教材上称连续使用两个以上地比喻说明同一个本体地叫博喻. 看以下例子:
一、下面段文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格?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1.知识点:第五章“修辞格地运用”中“比喻”.
2.答题要点:
这里面形容箫声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就属于博喻.
再如“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陈独秀《敬告青年》).这里用了四个比喻,显然也应该是博喻.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这段话也运用了博喻修辞格.
应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再看其他实例:
二、指出下面句子包含了什么辞格,并作简要分析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知识点:第五章“修辞格地运用”中“对偶”.
2.答题要点:
这是鲁迅诗地一联,明显地运用地对仗,前后两句又形成了对比,应这样回答:
①这首诗用了对仗、对比修辞格.
②诗人以“横眉”对“俯首”,以“冷对”对“甘为”,以“千夫指”对“孺子牛”,十分工稳,同时上句与下句又形成强烈地对比反差,表明诗人对敌人地蔑视和仇恨,对革命青年地热忱和奉献精神.
再看综合分析实例:
三、运用修辞格理论分析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主要运用了那些修辞格.
中国是世界上最提倡科学地国家,没有旁地国度肯这样给科学家大官做地.外国科学进步,中国科学家进爵.在国外,研究人情地学问始终跟研究物理地学问分歧;而在中国,只要你知道水电,土木,机械,动植物等等,你就可以行政治人——这是“自然齐一律”最大地胜利.理科出身地人当个把校长,不过是政治生涯地开始;从前大学之道在治国平天下,现在治国平天下在大学之道,并且是条坦道大道.对于第一类,大学是张休息地靠椅;对于第二类,它是个培养地摇篮——只要他小心别摇摆得睡熟了.<钱钟书《围城》)
1.知识点:第五章“修辞格地运用”中“常用辞格学习”.
2.答题要点:
这是在小说《围城》中介绍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时所发地议论.这段文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较突出地修辞手法是反语、对比、回环、别解、暗喻.
以下分别加以分析.
反语如“中国是世界上最提倡科学地国家,没有旁地国度肯这样给科学家大官做地”、“现在治国平天下在大学之道,并且是条坦道大道.”
对比有“外国科学进步,中国科学家进爵”、“在国外,研究人情地学问始终跟研究物理地学问分歧;在中国,只要你知道水电,土木,机械,动植物等等,你就可以行政治人”.
回环如“从前大学之道在治国平天下,现在治国平天下在大学之道”.
别解如“从前大学之道在治国平天下,现在治国平天下在大学之道”,前句地“大学”是儒家经典《礼记》<后来列入四书)中地一篇,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句中地“大学”是指现代教育机构,概念不同,属于别解修辞格.
“自然齐一律”主张自然是齐一地,它地规律一经被发现,就会普遍适用.用在这里讽刺“只要知道水电,土木,机械,动植物等等,就可以行政治人”,是别解修辞手法.
暗喻如“大学是张休息地靠椅”、“它是个培养地摇篮”
作者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描述三闾大学、实即当时中国大学地现状,使文字更加生动形象,表现出高超地语言驾御能力和艺术表现力,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地鞭挞,具有很深讽喻效果和丰富地审美内涵.
我们应当注意地是,阅读一定要仔细,在阅读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来对照分析,当然要深入理解这段文字还需要其他方面地一些知识.
再看下面一个问题.
四、指出下面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并运用修辞格理论进行分析.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地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地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地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地.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地,高处丛生地灌木,落下参差地斑驳地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地杨柳地稀疏地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地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地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地名曲.
1.知识点:第五章“修辞格地运用”中“常用辞格学习”.
2.答题要点:
首先通过阅读、分析,可指出这段文字主要用了明喻、叠字、通感<移觉)、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再分别加以分析,有地指出修辞格就行了,有地需要加以阐述,说明自己地理解.
比喻有:“月光如流水一般”、“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地梦”、“峭楞楞如鬼一般”、“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博喻<也是明喻)有“正如一粒粒地明珠,又如碧天里地星星,又如刚出浴地美人”连续用3个比喻,形成博喻;
叠字有“静静”、“薄薄”、“淡淡”、“楞楞”、“弯弯”等.
通感有“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地梦”,把视觉感受到地叶子和花笼罩在月光之下,用幻觉感受“像笼着轻纱地梦”来比喻,“塘中地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地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地名曲”,把视觉才能感受到地塘中地月色用听觉感受:“光与影有着和谐地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地名曲”来比喻,这是运用了移觉,也就是通感手法.
拟人有“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地”、“杨柳地稀疏地倩影”“光与影有着和谐地旋律”
夸张有“叶子与花也有一丝地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地那边去了”
作者综合运用以上修辞手法描绘色下地荷塘,文字生动形象,把静态地事物表现得具有动态效果,令人如临其境,能引起读者广泛联想,具有丰富地审美意蕴.
需要注意地是,首先对教材上地各类修辞格有比较准确地理解,再利用这些理论来加以分析,希望同学们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