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枸杞质量标准(省所复核版)13.11.22

合集下载

辨别黑枸杞好坏的方法与诀窍

辨别黑枸杞好坏的方法与诀窍

辨别黑枸杞好坏的方法与诀窍黑枸杞相对于红色的日常枸杞功效会更加的强,现在很多人都会使用它进行泡水食用了,但是还是需要鉴别清楚它的真伪好坏,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辨别黑枸杞好坏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辨别黑枸杞好坏的方法1、酸碱性水质中颜色辨别:黑枸杞所含的花青素(OPC)是一种有着特殊分子结构的生物类黄酮,在碱性水中会呈现出蓝色,中性水质呈现出紫色,酸性水质呈紫红色。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家中自来水和矿泉水分别浸泡后辨别颜色,一般自来水中会呈现蓝色,矿泉水会呈现紫红色,如果两种水质中颜色没有变化,则怀疑是染色干果。

花青素是水溶性分子,在不同水质中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在酸性水中呈紫红色,在碱性水中呈蓝色,染色的黑枸杞一般是做不到的。

2、黑枸杞水中看丝珠:将几颗黑枸杞撕破或掰开,放入50°C左右温水中观察,其花青素会在水中呈拉丝云雾状自由下沉。

花青素含量越高其云雾颜色越浓,云雾越明显,说明这个黑枸杞的质量越好。

3、以白刺果掺假的辨别:黑枸杞呈黑色,98%以上带柄,内含8粒左右的果籽,黑枸杞泡水颜色很浓,含糖量低,水微甜,青海黑枸杞一斤在800-3000左右;白刺果呈暗红色,没有果柄,只有一个很大的核,白刺果泡水颜色很淡,含糖量较高,口感偏甜,白刺果一斤只需20元左右。

4、以蓝莓掺假的辨别:黑枸杞呈黑色,带果柄,果粒口感微甜不酸,黑枸杞泡水颜色很深;蓝莓呈紫黑色,无果柄,果粒口感酸甜,泡水颜色很淡含糖量较高,口感偏甜。

黑枸杞的功效与作用(1)有助于预防多种与自由基有关的疾病,包括癌症、心脏病、过早衰老和关节炎;(2)通过防止应激反应和吸烟引起的血小板凝集来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3)增强免疫系统能力来抵御致癌物质;(4)降低感冒的次数和缩短持续时间;(5)具有抗突变的功能从而减少致癌因子的形成;(6)具有抗炎功效,因而可以预防包括关节炎和肿胀在内的炎症;(7)缓解花粉病和其它过敏症;(8)增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弹性;(9)保护动脉血管内壁;(10)保持血细胞正常的柔韧性从而帮助血红细胞通过细小的毛细血管,因此增强了全身的血液循环、为身体各个部分的器官和系统带来直接的益处,并增强细胞活力;(11)松弛血管从而促进血流和防上高血压(降血压功效);(12)防止肾脏释放出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所造成的血压升高(另一个降血压功效);(13)作为保护脑细胞的一道屏障,防止淀粉样β蛋白的形成、谷氨酸盐的毒性和自由基的攻击,从而预防阿尔茨海默氏病;(14)通过对弹性蛋白酶和胶原蛋白酶的抑制使皮肤变得光滑而富有弹性,从内部和外部同时防止由于过度日晒所导致的皮肤损伤等等。

黑枸杞质检报告

黑枸杞质检报告

黑枸杞质检报告一、引言黑枸杞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为了确保黑枸杞的质量,进行质检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黑枸杞质检的步骤以及相关结果。

二、质检步骤以下是黑枸杞质检的步骤:1. 采样首先,从黑枸杞的供应批次中随机采集样品。

采样过程应遵循科学、公正、合理的原则,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 外观检查将采样得到的样品进行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主要包括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的评估。

合格的黑枸杞应具有均匀的颜色、完整的形状和适当的大小。

3. 水分含量测定水分含量是黑枸杞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称量一定重量的样品并在恒定温度下干燥一段时间,然后重新称量样品,根据质量差值计算得到水分含量。

4. 残留农药检测黑枸杞种植过程中可能使用农药进行保护,因此需要进行残留农药的检测。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技术,对样品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存在不合格的农药残留。

5. 微生物检验黑枸杞是一种植物材料,容易被微生物污染。

因此,进行微生物检验是保证黑枸杞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等指标的检测,评估样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6. 化学成分分析黑枸杞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黄酮类、黄酮醇类等。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可以评估黑枸杞的品质和功效。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

7. 包装标签检查最后,对黑枸杞的包装标签进行检查。

包装标签应包含黑枸杞的产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三、质检结果经过以上步骤的质检,我们得到了黑枸杞的质检结果如下:•外观检查:黑枸杞颜色均匀,形状完整,大小适中。

•水分含量:黑枸杞水分含量符合标准要求,为12%。

•残留农药:黑枸杞不含有任何残留农药,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微生物检验:黑枸杞微生物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未检出不合格菌落。

•化学成分分析:黑枸杞中多糖和黄酮类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符合优质黑枸杞的要求。

•包装标签检查:黑枸杞包装标签信息齐全,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青海黑枸杞检测报告

青海黑枸杞检测报告

青海黑枸杞检测报告一、引言青海黑枸杞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草药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为了确保消费者购买到优质的青海黑枸杞,本文将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对青海黑枸杞的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

二、检测项目本次检测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项目:1.外观检测:包括枸杞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等方面的观察。

2.水分含量检测:水分含量是衡量干货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3.残留农药检测:检测是否存在农药残留物,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4.重金属含量检测:检测是否存在铅、镉等重金属元素,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三、实验流程1.外观检测:将一定数量的青海黑枸杞取出,观察其颜色、形状和大小,进行外观评估。

2.水分含量检测:根据国家标准方法,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在恒温烘箱中烘干,然后称重,计算出水分含量。

3.残留农药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青海黑枸杞样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

4.重金属含量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对青海黑枸杞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外观检测:经过观察,青海黑枸杞的颜色为深紫红色,形状呈长圆形,大小均匀一致,符合正常的外观特征。

2.水分含量检测:经过烘干和称重,计算出青海黑枸杞的水分含量为8.5%,符合国家标准范围内。

3.残留农药检测:经过HPLC检测,青海黑枸杞中未检出任何农药残留物,表明该批次的黑枸杞无农药污染。

4.重金属含量检测:经过AAS检测,青海黑枸杞中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限量,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五、结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青海黑枸杞的外观特征符合正常标准,水分含量适宜,无农药残留物,并且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限量。

因此,该批次的青海黑枸杞质量良好,可以放心购买和食用。

六、建议为了进一步确保青海黑枸杞的质量和安全性,建议生产商在种植、收获和加工过程中加强管理,确保无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

消费者在购买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和有信誉的品牌,注意查看产品的检测报告和合格证明,以确保购买到优质的青海黑枸杞。

(完整版)黑枸杞-出厂检验报告

(完整版)黑枸杞-出厂检验报告
Q/QHJY006S-2016
具有黑枸杞的色泽,允许有轻微褐色。 味甜,无异味
组织形态
Q/QHJY006S-2016
片状、片形完整、片厚均匀
杂质
Q/QHJY006S-2016
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2
技术指标
水分/%
GB 5009.3
≤8.0
3
灰分/%
GB 5009.4
≤7.5
4
大肠菌群(MPN/100g)
GB 4789.3)
GB 4789.2
≤700
6
霉菌(cfu/g)
GB 4789.15
≤30
7
致病菌(沙门氏菌)
GB 4789.4
不得检出
8
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GB 4789.10
不得检出
结论
备注
检验人:复核人:签发人:
签发日期:年月日
检验报告
报告编号:
样品名称
包装规格
生产日期
生产批号
批量
抽/送样方式
抽/送样人
客户编号
注:以上样品信息由委托方提供,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检验项目
感官、水分、灰分、微生物、致病菌
接样日期
样品数量
样品状态描述
检验类型
检验编号
始验日期
报告日期
序号
项目/(单位)
检测依据
判定指标
检测结果
单项判定
备注
1
感官
色泽、滋气味

黑枸杞(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黑枸杞(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黑枸杞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黑枸杞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黑枸杞干为原料,经分选、称量、包装而成的黑枸杞(水果干制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19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 5009.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 18672 枸杞NY/T 2640 植物源性食品中花青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13.1 原料要求黑枸杞干:黑枸杞干无霉变、无虫蛀,应符合GB 2762和GB 2763的要求。

枸杞质量等级的标准

枸杞质量等级的标准

枸杞质量等级的标准枸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和保健品,其质量等级的划分对于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枸杞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枸杞质量等级的标准,以便消费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枸杞产品。

一、枸杞质量等级的分类根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枸杞可以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三个质量等级。

具体分类标准如下:1. 一级枸杞:果实饱满,外观色泽鲜艳,色泽均匀,无霉斑、虫蛀、变质等现象。

果肉柔软,质地细嫩,无异味或异味较轻微。

果皮厚实,富有韧性,不易破碎。

2. 二级枸杞:果实形状规整,外观色泽较一级枸杞稍差,但整体色泽均匀,无霉斑、虫蛀、变质等现象。

果肉较为柔软,质地细腻,无明显异味。

果皮较一级枸杞稍薄,但仍具有一定的韧性。

3. 三级枸杞:果实形状较为规整,外观色泽较二级枸杞稍差,但整体色泽均匀,无明显霉斑、虫蛀、变质等现象。

果肉较为柔软,质地较细腻,无异味。

果皮相对较薄,但能保持一定的完整性。

二、枸杞质量等级的评定标准1. 外观评定:根据果实的外观色泽、形状和完整程度进行评定。

一级枸杞应具有鲜艳的色泽、规整的形状和完整的果实;二级枸杞外观稍差于一级枸杞,但整体仍具有较好的色泽、形状和完整性;三级枸杞外观较为一般,但仍需保持整体的色泽均匀和形状规整。

2. 质地评定:主要评定果肉的柔软度和细腻度。

一级枸杞的果肉应柔软细嫩,质地均匀;二级枸杞和三级枸杞的果肉也应该具有一定的柔软度和细腻度,但相对一级枸杞会略有差异。

3. 异味评定:通过嗅闻果实的气味来评定其是否有异味。

一级枸杞应无异味或异味较轻微;二级枸杞和三级枸杞也应无明显异味,但相对一级枸杞可能会有轻微的异味。

4. 果皮评定:评定果皮的厚实程度和韧性。

一级枸杞的果皮应厚实,具有较好的韧性;二级枸杞和三级枸杞的果皮相对较薄,但仍需保持一定的韧性。

三、如何选购符合质量等级标准的枸杞1. 外观:选择外观色泽鲜艳、形状规整、完整无损的枸杞,避免有霉斑、虫蛀或变质的现象。

黑果枸杞2(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黑果枸杞2(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黑果枸杞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黑果枸杞的原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黑果枸杞干【Lycium ruthenicum Murr.】为主要原料,经筛选、烘干、杀菌、包装等工序制成的黑果枸杞。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480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 18672 枸杞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NY/T 2640 植物源性食品中花青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SN/T 0878 进出口枸杞子检验规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要求黑果枸杞干:无霉变、无虫蛀,应符合GB 2762和GB 2763的要求。

黑枸杞质检报告

黑枸杞质检报告

黑枸杞质检报告一、引言黑枸杞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草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并备受人们的喜爱。

为了保证黑枸杞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质检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对黑枸杞的质检报告进行详细介绍。

二、质检方法黑枸杞的质检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和微生物检测三个方面。

2.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通过肉眼观察黑枸杞的外部特征来判断其质量。

合格的黑枸杞应具有以下特点: - 枸杞颗粒饱满,大小均匀。

- 枸杞表面有光泽,无明显油脂渗出。

- 枸杞颜色深黑,无杂质、霉斑等。

2.2 化学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是通过测试黑枸杞中的营养成分来评估其质量。

常用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等。

分析结果表明,黑枸杞中富含多种有益成分,如多糖、黄酮类化合物、蛋白质等,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2.3 微生物检测微生物检测是为了评估黑枸杞中是否存在病菌和有害微生物。

通过采用培养基培养、菌落计数法等方法,可以判断黑枸杞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合格的黑枸杞应无致病菌和有害微生物。

三、质检结果经过上述质检方法的检测,黑枸杞的质检结果如下:3.1 外观检查结果经过外观检查,发现黑枸杞的颗粒饱满且大小均匀,表面有光泽,无明显油脂渗出。

颜色深黑,无杂质、霉斑等。

根据外观检查结果,可以判断黑枸杞的外观质量良好。

3.2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通过HPLC和GC等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发现黑枸杞中多糖、黄酮类化合物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

这些成分对人体具有促进免疫力、抗氧化等作用,符合黑枸杞的药用价值。

3.3 微生物检测结果经过微生物检测,发现黑枸杞中无致病菌和有害微生物,符合卫生标准。

这意味着黑枸杞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卫生条件。

四、结论通过对黑枸杞的外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和微生物检测等质检方法的应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黑枸杞的外观质量良好,颗粒饱满、大小均匀,无明显瑕疵。

2.黑枸杞中富含多糖、黄酮类化合物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具有药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枸杞
Heigouqi
LYCII RUTHENICI FRUCTUS
本品为茄科(Solanaceae)枸杞属(Lycium L.) 植物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 ) 的干燥成熟果实。

夏、秋季果实成熟时呈紫黑色时采收,带有果梗,热风烘干,或晾至皮皱后,晒干,除去枝条、树叶等杂质。

【性状】本品呈球形或类球形,皱缩,直径4~9mm,表面呈紫黑色,顶端略有凹陷,下端带细果柄,果柄黄棕色至棕色。

果体柔软,果皮薄。

种子10~30粒,扁圆形或偏肾形,长1.5~2cm,宽0.8~1.5cm,表面棕褐色至紫黑色。

气微,味甘。

【鉴别】(1)本品粉末紫黑色或黑褐色。

外果皮表皮细胞表面呈类多角形或类方形,常与中果皮薄壁细胞相连。

中果皮薄壁细胞呈类多角形或类圆形,壁薄,界限不甚分明,胞腔内含紫红色或蓝紫色球形色素粒。

种皮石细胞成片分布,表面观呈不规则多角形,外围亮绿色,胞腔内紫红色,壁厚,波状弯曲。

内胚乳细胞呈多角形,含橙色黄色脂肪油滴及糊粉粒。

网纹导管可见。

(2)取本品粉末0.5g,用70%乙醇20ml,冷浸30分钟,再超声30分钟,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散,加石油醚(30~60℃)20ml振摇提取,分取水层加乙酸乙酯20ml振摇提取,分取水层再加水饱和正丁醇20ml振摇提取,分取正丁醇层,取5ml的正丁醇层溶液挥干溶剂,残渣加丙酮5ml的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黑枸杞工作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甲酸-水(3.2:1: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用热吹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下以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斑点或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超过13.0%(《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H 第一法,温度为80℃)。

总灰分不得过9.5%(《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X K)。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4%(《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X K)。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应不少于51.0%。

【性味与归经】甘,平。

归肝、肾、心经。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清心热。

用于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两眼昏花,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心热病,心脏病,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停经等病症。

【用法与用量】6~15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闷热,防潮,防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