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模拟练习7

合集下载

高二模拟测试语文(附答案)

高二模拟测试语文(附答案)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模拟测试一、阅读部分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8分)故都的秋郁达夫①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②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③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④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⑤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高二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高二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毅然决然恍若未然B. 瞒天过海胡言乱语C. 振聋发聩振臂高呼D. 气喘吁吁气壮山河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B.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C.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既要保持冷静,又要积极应对。

D. 这场辩论赛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和团队精神。

3.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B.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C. 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进的道路。

D. 她的笑容如同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心房。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B.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青年一代必须肩负起历史使命。

C. 他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钢琴。

D.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

5.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就像黄鹂的鸣叫,悦耳动听。

B. 那座山犹如一位巨人,屹立在天地之间。

C. 她的笑容如同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心房。

D.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

6.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青山绿水,碧波荡漾。

B. 春风拂面,暖意融融。

C. 月黑风高,寒星闪烁。

D. 画龙点睛,一挥而就。

7.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花儿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向人们招手。

B. 小溪潺潺,宛如一位少女在低声吟唱。

C. 雨滴打在窗户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D. 风儿轻拂,柳枝摇曳,宛如一位少女在翩翩起舞。

8.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嗓音洪亮,可以传遍整个操场。

B. 她的美丽如同天仙,令人陶醉。

高考模拟语文试卷高二

高考模拟语文试卷高二

一、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古代的诗歌,犹如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学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唐代诗人杜甫,以其“诗史”之称,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作,既有对民生疾苦的深刻揭示,又有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怀,展现了高尚的人格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甲】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亲人的思念。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C. 诗歌的结尾“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表现了诗人因忧国忧民而头发斑白、忧虑成疾的形象。

D. 这首诗与杜甫的另一首《春望》相比,主题和情感表达有所不同。

2.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话中“烽火”和“家书”的象征意义。

(6分)3.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6分)二、古诗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昔者,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因:于是,就B. 释:放下C. 冀:希望D. 为:成为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中耕者守株待兔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愚昧无知。

B.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这句话,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兔子意外死亡的情景。

C. “因释其耒而守株”这句话,表明耕者已经意识到兔子不会再出现,但仍然坚持守株。

D. 文章结尾“身为宋国笑”表明耕者的行为引起了国人的嘲笑。

3.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二文科模拟考试卷子语文

高二文科模拟考试卷子语文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jié)B. 沉湎(miǎn)C. 漫不经心(màn)D. 潜移默化(qi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许多科学家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B.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如何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C. 他的言谈举止透露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让人印象深刻。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非常适合儿童阅读。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她的文笔流畅,常被报刊杂志发表作品。

B. 那个地区的居民非常热情好客,常常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C. 那座山峦起伏,峰回路转,景色十分壮观。

D. 她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工作认真,从不迟到早退。

变换后:他从不迟到早退,工作认真。

B. 原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变换后: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珍惜。

C. 原句:他喜欢音乐,尤其喜欢古典音乐。

变换后:尤其喜欢古典音乐,他喜欢音乐。

D. 原句:他站在讲台上,显得格外庄重。

变换后:格外庄重地站在讲台上,他。

5. 下列各句中,没有标点符号错误的一项是()A. 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B. 他喜欢游泳、篮球、足球等运动。

C. 我记得他曾经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

”D. 我很想去旅行,尤其是去西藏。

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古代文化瑰宝是我国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1. 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有哪些?(4分)2. 文章中提到的“古代文化瑰宝”指的是什么?(3分)3.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中华民族智慧的看法。

(4分)三、作文(60分)题目:传承与创新要求:以“传承与创新”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高考高二语文模拟试卷

高考高二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精益求精(jīng yìng jīng yíng)B. 雅俗共赏(yǎ sú gòng shǎng)C. 雨后春笋(yǔ hòu chūn sǔn)D. 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了解将越来越深。

C. 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中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科学知识,又有生动的故事。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星期天,我和小明、小红、小刚一起去了公园。

”B. “这次考试,我得了100分,爸爸妈妈都非常高兴。

”C. “请把这份文件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

”D. “我国科学家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仿佛在欢迎春天的到来。

B. 这座城市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版图上。

C. 他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D. 那条小河像一条绿色的飘带,蜿蜒在田野间。

5.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用电。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得非常出色,可以说是大放异彩。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科学知识,又有生动的故事,让人爱不释手。

D. 他的演讲非常生动,把听众带入了一个奇妙的境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写的词语是:a. 我在学习上遇到了一些难题,感到十分困惑。

()b.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仿佛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科学知识,又有生动的故事,让人爱不释手。

高中语文模拟考试题目和答案

高中语文模拟考试题目和答案

高中语文模拟考试题目和答案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踌躇(chóu chú) 说服(shuō fú) 悲切(bēi qiē) 遏制(è zhì)B. 接踵而至(jiē zhǒng ér zhì) 分道扬镳(fēn dào yáng biāo) 循序渐进(xún xù jìn jiàn) 没落(mò luò)C. 恬静(tián jìng) 珠圆玉润(zhū yuán yù rùn) 刚毅(gāng yì) 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D. 的头(dī de) 浑身解数(hún shēn xiè shù) 的一声(dì yī shēng) 大快朵颐(dà kuài duǒ yí)答案:C2.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赴汤蹈火胸无城府举案齐眉奋发有为B. 指鹿为马明察秋毫倾筐倒庋满载而归C. 出生入死南辕北辙东施效颦锦上添花D. 倾国倾城狗尾续貂胸有成竹得意洋洋答案:C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次大会的召开,对于改进我们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B. 老师详细地解释了这个问题,使我们豁然开朗。

C. 他的写作水平很高,每篇文章都见解独到,而且语言精彩。

D. 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大家仍然积极参加户外活动。

答案:B4. 下列诗句,属于《诗经》的是:A.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B.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答案:A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又名《石头记》,是一部神魔小说。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七(答案篇)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七(答案篇)

高二年级语文练习七(共100分)(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A.旌旗粳米菁华泾渭分明数茎华发B.赝品筵席笑靥笔墨纸砚百花争艳C.皈依瑰丽龟裂循规蹈矩岿然不动D.舂米憧憬匆忙冲锋陷阵忧心忡忡答案:A(加点的字都读“jīnɡ”。

B“赝”“砚”“艳”读“yàn”,“筵”读“yán”,“靥”读“yâ”。

C“龟”读“jūn”,“岿”读“kuī”,其他加点的字读“ɡuī”。

D“匆”读“cōnɡ”,其他加点的字读“chōnɡ”。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A.瞻望妍媸必露超凡绝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B.福祉目不暇接芸芸众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C.洗炼风雨剥蚀斩钉截铁万事具备,只欠东风D.喝彩礼尚往来骨梗在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答案:B(A“必”应为“毕”。

C“具”应为“俱”。

D“梗”应为“鲠”。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D )A.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在一次集会上遭到暗杀身亡,此事震惊世界,原本平静的巴基斯坦一时兵荒马乱,局势动荡。

B.历史上罕见的暴风雪侵袭了这个美丽省份的大部分地区。

一时间,风清弊绝,冰冻三尺,大半个云南转眼问就从暖意融融的春天掉进天寒地冻的严冬。

C.北京时间2月27日,姚明左脚部应力性骨折,火箭管理层正式宣布姚明将缺席本赛季剩余比赛。

这个消息来得如此突然,球迷如遭当头棒喝。

D.俄罗斯外长近日表示,科索沃独立是一个可怕的先例,打破了数世纪以来的整个国际关系体系,那些承认科索沃独立的国家终有一天将作茧自缚,自食其果。

答案:D(A兵荒马乱: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

从“原本平静”可以看出这个句子并没有“战时”的语境,因此该成语误用。

B风清弊绝:形容社会风气好,没有贪污舞弊等坏事情。

C当头棒喝: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

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A.国家广电总局17日晚在京为外国使节举行了新年电影招待会,放映了国产新片《集结号》是一部有相当艺术水准的中国影片。

高中语文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高中语文模拟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B.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被取消了。

C. 这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让人印象深刻。

2. 根据题目所给的古文,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B. 子之于子,何如?C. 彼之于子,何如?D. 子之于吾,何如?3.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不择手段,真是不择手段。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真是老当益壮。

C. 他总是一意孤行,真是一意孤行。

D.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真是一丝不苟。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秋天的枫叶像火一样红。

B.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C. 她的眼泪像珍珠一样滚落。

D.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积极生活。

B.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

C. 他工作勤奋,生活积极,学习努力。

D. 他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

6. 下列古文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C.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D. 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嗓门大得像喇叭。

B. 他的力气大得可以举起一头牛。

C. 他的腿长得像竹竿。

D. 他的心细得像针尖。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内心的满足。

B. 他为什么总是这么快乐?因为他有一颗乐观的心。

C. 为什么他总是这么努力?因为他有远大的梦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模拟练习7
(一)阅读这篇小说后回答问题。

走出沙漠
沈宏
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胸前的水壶。

而我的手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夺去。

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

这样的对峙,今天中午已发生过了。

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干裂的嘴唇,我也曾产生这一种绝望,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
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察。

可是在七天前,谁也不知道怎么会迷了路,继而又走进了眼前这片杳无人烟的沙漠。

干燥炎热的沙漠消耗了我们每个人的体力。

食物已经没有了。

最可怕的是干渴。

谁都知道,在沙漠上没有水,就等于死亡。

迷路前,我们每人都有壶水;迷路后,为了节省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

可昨天夜里,肇教授死了。

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交给我说:“你们走出沙漠全靠它了,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千万别动它,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

”这会儿他们仍死死盯着我胸前的水壶。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这片沙漠,而这水壶是我们的支柱。

所以,不到紧要关头,我是决不会取下这水壶的,可万一他们动手呢?看到他们绝望的神色,我心里很害怕,我强作镇静地问道:“你们……”“少罗嗦!”满脸络腮胡子的孟海不耐烦地打断我:“快把水壶给我们。

”说着一步一步向我逼近。

他身后的三个人也跟了上来。

完了!水壶一时让他们夺去,我会……我不敢想象那即将发生的一幕。

突然,我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不要这样!你们想想教授临死前的话吧。

”他们停住了,一个个垂下脑袋。

我继续说:“目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沙漠,而眼下我们就剩下这壶水了。

所以不到紧要关头,还是别动它,现在离黄昏还有两个多小时,乘大家体力还行,快走吧。

相信我,到了黄昏,我一定把水分给大家。

”大伙又慢慢朝前艰难地行走。

这一天总算又过去了,可黄昏很快会来临。

过了黄昏还有深夜,还有明天,到时……唉,听天由命吧。

茫茫无际的沙漠简直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任你怎么走也走不出,当我们又爬上一个沙丘时,已是傍晚了。

走在前面的孟海停了下来,又慢慢地转过身。

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

那景色是何等壮观!夕阳下的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就像要展开一场生死的决斗。

我想此时已无路可走,还是把水壶给他们。

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就在我要摘下水壶时,只听郁平叫道:“你们快听,好像有声音!”大伙赶紧趴下,凝神静听,从而判断出声音是从左边的一个沙丘后传来的,颇似流水声。

我马上跃起:“那边可能是绿洲,快跑!”果然,左边那高高的沙丘下出现一个绿洲。

大家发疯似地涌向湖边……
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各种芬芳的野花。

孟海他们躺在花丛中,脸上浮现出满足的微笑。

也许这时他们已忘掉了还挂在我胸前的那个水壶。

可我心里却非常难受,我把他们叫起来:“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

为什么我一再不让你们喝这壶水呢?其实里面根本没有水,只是一壶沙子。

”我把胸前的水壶摘下来,拧开盖。

霎时,那黄澄澄的细沙流了出来。

大伙都惊住了。

我看了他们一眼,沉重地说:“从昨天上午开始,我们已没有水了。

可教授没把真相相告诉我们。

他怕我们绝望,所以在胸前挂了一个水壶,让我们以为还有水。

为了不被我们看出是空的,他偷偷地灌上一壶沙。

最后,教授知道自己不行了,因为他已好几天不进水了,他把
自己的一份水都给了我们。

教授把事情告诉我并又嘱咐,千万别让大家知道这水壶的真相。

它将支撑着我们走出沙漠。

万一我不行了,你就接替下去……”
我再也说不下去了。

孟海他们已泣不成声。

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中几次提到“水壶”的时候都说“这水壶”,而不说“这壶水”,这一说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暗示性。

B.小说对肇教授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有利于形成情节上的悬念,同时也产生了“含不尽之意尽在言外”的效果。

C.文中的“我”是小说的主人公,孟海是处于“我”对立面的一个人物,小说通过语言、行动描写刻画了他的性格。

D.“天边的夕阳……殷红的,如流淌的血”,此处以景物描写来预示将要发生一场为争夺水而进行的流血斗争。

E.“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我要摘下水壶”,由此小说的情节发展达到了高潮。

(2)“水壶”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中的肇教授是怎样一个人物?结合故事情节简要分析。

(6分)
(4)这篇小说,故事情节紧张感人,不同的人物性格鲜明,请从这两方面结合全文,探究作品的创作意图。

(8分)
参考答案:
(1)C、D(C、“我”不是主人公,主人公是肇教授;D、说“预示将要发生一场为争夺水而进行的流血斗争”不当,小说的情节发展中不会出现同事之间的流血斗争。

因为壶里装的是沙子,维护它只不过是维持一种信念。

全答对5分,答对一项得2分)
(2)1)线索作用,用“水壶”串联起明暗两条线索(或说“两个故事”),肇教授与“我”的故事和“我”与其他几人走出沙漠的故事由水壶关联起来;2)是叙事的焦点,全篇围绕“水壶”叙事,考察队员的品格由生死攸关时的一壶“水”得以显现;3)制造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悬念”,揭开了“水壶”的谜底,也就明白了事情的全部真相。

(每点2分,共6分)肇教授是一个在生死关头具有先人后己的崇高献身精神和机智沉着的性格特点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在面对死亡“一壶水”的主意来支撑大家走出沙漠,挽救了考察队队员的生命(一项2分;情节说明2分,共6分)
(4)探究示例:
1)小说故事情节启示我们:人在任何逆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精神,人没有信念和精神就不能走出困境。

2)从肇教授人物设计安排“一壶水”最后挽救了考察队员的生命这个具有崇高献身精神和机智沉着性格特点的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伟大的一面,这是任何时代、任何情况下都需要的。

3)从孟海人物设计的言行上,我们也看到了人性利己的一面,可以引发人们对伟大与渺小、奉献与自利的思考。

4)从“我”人物设计认真履行肇教授的重托,带领大家走向希望的言行中,我们坚信这种崇高的人类精神是永远可以发扬光大的。

(上面的4点仅供参考。

只要阐发的道理符合文本即可,就情节与人物的某一点探究即可,不必强求一律)曾黎明工作室Dawn Studio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